乡风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668
颗粒名称: 乡风民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51
页码: 093-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乡风民俗的情况。其中包括传统节日、漫话年俗、诞生习俗、成年之礼、婚嫁风俗、诞辰祝寿、民间信仰、禁忌之说、流传歌谣、农耕用具、河北屯大集等。
关键词: 李大人庄村 乡风民俗

内容

传统节日
  李大人庄地处中国北方华北大平原的京津走廊之间,受华夏文明和京都文化的影响,古老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民俗流传至今。当地的民俗节日主要有:
  一是春节。从传统节日上看,春节为一年中规模最大、人们最重视、也最隆重的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在这一天设香烛酒果,拜祭天地、祖宗,燃放鞭炮,穿新衣、吃水饺,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未成年儿童压岁钱,初一早饭后,乡邻们要相互拜年,贺词大多为过年好、见面发财、恭喜发财等。初二以后,亲友带着礼物拜年,祝福平安。
  二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灯节,各家各户均食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幼皆穿着盛装街游,称为“走百病”,孩子们到村外拾柴火,迈火堆、扔火把,称为“烤百病”。节日期间还有小车会、高跷会等各种花会逐街表演,十分热闹。
  三是添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寅时在院内或室内用土灰画圆圈,称为”打囤”,内放钱布或五谷杂粮,用砖压盖,称为添仓或饱食美肴,另有“添仓十二五,小米干饭熬豆腐”,之乡俗。
  四是龙头节。即农历二月初二早,有以土灰撒地至水边,称为“引龙”,此日食用煎饼和水饺,称为“食龙鳞、食龙耳”。
  五是清明节。有踏青扫墓吃水饺的习惯,在节前5-7日开始,乡民至祖先墓地添土、上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祭奠祖先。此习俗延续到现在。
  六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七是“谷秀”节。即农历六月初六,民间多在此日晾晒衣服。
  八是伏日。暑热期间有三伏,每伏十天,有时中伏二十天。当地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说。
  九是乞巧节。即阴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此日相会于天宫鹊桥,乡间少女多在此日向织女乞求智巧。现代也有“情人节”之说。
  十是麻姑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也叫中元节,民间多设奠祖考,称为“麻颗”,焚烧纸钱以进行对死者亡灵的超度。
  十一是立秋日。民间多吃肉饺和饼,称为“添秋膘”。
  十二是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此日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
  十三是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日,旧时人们都进行蒸糕,文人名士多登高赋诗。现在已改称老人节,表彰尊老爱老行为,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
  十四是寒衣节。即阴历十月初一日,又称“鬼节,,,民间多在此日焚烧纸钱、纸衣以祭奠祖先,又称为“送寒衣”。
  十五是腊月诸节。进了阴历腊月后,节日多了起来。腊月初八,民间多于清晨吃腊八粥,以祭奠万物之神,并用此粥抹于果树,喂食禽畜,以祈祷谷丰畜旺;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日,旧时传说为灶王上天宫之日,也称为小年。从此日起,象征年的到来;三十是除夕,即腊月的最后一天,此日午饭均食肉,晚上祭祀祖宗和神灵,合家团聚,终夜不眠,俗称守岁。门上贴春联和门神,黄钱、吊钱,除夕夜秽土污水不能随便倾倒,灯火点亮通宵,夜半祭神,各家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张宏)
  漫话年俗
  说年俗,也就是春节期间的风俗。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风俗也最为繁杂。李大人庄所在区域春节的“年俗”,计算的时间一般要从每年年前的农历腊月初八说到年后的正月十五。主要习俗有:
  腊八指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把准备好的红豆、大米、红枣等多种五谷杂粮熬粥吃,俗称“腊八粥”,以期春节的到来。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过去,人们信奉的神灵里有一位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每年都要从集市上请来一张灶王爷像,然后贴在灶膛前的墙壁上,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专设佛龛,把灶王爷恭恭敬敬镶进镜框。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要回天宫汇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送灶时,人们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用麦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仪式结束后,竹竿挑着灶王爷像,从下端点燃,送灶王爷上天,嘴里还要念叨着一路走好等一些吉祥话。灶王爷上天的时间是七天,除夕夜他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人们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与送神基本相同,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腊月二十四 扫房日。举行过祭灶后,灶王爷上天了,家里没了监督,人们也随便了,便开始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烟尘的“尘”与陈旧的“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磨豆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听了汇报,并不完全相信,还要于腊月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人间善恶,是否如灶王爷汇报的那样,以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列入春节内容,是因为旧时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经济体制时期,这一天,也是生产队的杀猪日,将饲养一年的肥猪,统一宰杀,按人头把肉分给社员。非农业有肉票,可以到肉店去买。农民没有肉票,有钱也买不到,只有靠生产队杀猪分肉。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风俗。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另外也有二十七宰公鸡习俗,也是为春节饭桌上的丰盛做准备。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把面发。打糕是蒸年糕,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蒸馍是蒸馒头,二十八,把面发,要的是那个“发”字,发财、发福祈求吉祥。蒸馒头,是这一天家庭妇女的主要劳动,要一锅连着一锅,把整个节日的馒头全都蒸出来。而且家家户户蒸,空气里迷漫的全是馒头味。
  腊月二十九 贴倒酉。“贴倒酉”就是把酉字倒贴。酉字在地支中排第十位,属金,酉字倒贴就是金子到了,这与二十八把面发的“发”字一样,是“有财”和“发财”的意思。到了二十九这天,各家里外都收拾干净了,就该开始贴吊钱、窗花、喜帖,窗框上贴吊钱:喜庆有余、四季太平,窗户眼贴窗花:聚宝盆、和平万象,满屋子的箱箱柜柜都贴上“福”字,水缸上是福字,厨房里是福字,有的还故意倒着贴,寓意福到家了。街门贴门神,屋门贴肥猪拱门,也有贴金马驹的,出门对面贴出门见喜,大门框上贴抬头见喜,红纸金色,把原本清贫的家装点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满目祥和一片。贴福字还有一讲,就是贴里不贴外,为什么?你想啊,要是贴在门外头,不就把福字挡在门外,进不来了吗,所以大门以外的门芯板上得贴招财进宝、日进斗金之类的喜帖。年画品种很多,喜庆类的如:八仙祝寿、儿孙祝福、吉利喜兴等,神话故事的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腊月三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年三十,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之意。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年夜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虾的“鱼”和剩余的“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思。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一夜连双岁之际,鞭炮响起来,这时,也是迎全神、接灶神、祭祖先、拜尊亲的时候,贴上灶王像,点燃香独迎新年,灶王爷也就算回家了。然后饺子下锅。
  然后就该给压岁钱了。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除夕夜,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破碎的“碎”谐年岁的“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的央视春晚,成为除夕之夜人们必看的文化大餐。
  春节(正月初一)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过春节又名过年,“年”在中国古时候是一种怪兽的名称,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春节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故此,民俗中有过年躲避“年”兽的伤害之说。贴红色春联、燃放鞭炮又有驱赶“年兽”等鬼神之意。
  春节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计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姑爷节”。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因为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家里需要招待饭菜,婆家还有好多事儿等着儿媳干呢,但也有儿媳不管不顾,借此机会在娘家一住好几天。
  正月初三 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正月初四 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辞职“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人们要用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要清垃圾,要将过年期间所制造的垃圾清扫干净,谓之“送穷,,,否则会带来穷困。将灶灰及清扫房屋的垃圾送出门外,再放炮驱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穷困,迎来富裕和幸福。
  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俗称“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 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天训孩子。
  正月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是八仙下凡神游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祭天活动。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旧时民间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 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夕卜,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五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何加阳)
  诞生习俗
  古代习俗,生男婴,叫“弄璋”(璋是一种美玉);生女婴叫“弄瓦”(瓦指原始的纺锤),瓦当然不能和玉相提并论。生男婴在大门左边“悬弧”,挂一张弓;生女婴在大门右边“设悦”挂一佩巾。如今这种习俗很少见了。
  (一)三天。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旧时称“三朝”,俗称“喜三”。这天要给婴儿洗浴,在热水中放入花椒、艾草、槐枝,试好水温后,由婴儿的父母或接生婆为婴儿洗身沐浴。一边洗一边口念祝词:“洗洗头,长大做王侯;洗洗腰,辈辈高;洗臊蛋,做知县;洗尿沟,做知州。”洗完后用红布将婴儿身上擦干,用姜汁擦擦各关节,给婴儿去污去风,驱疫避邪,表示新生婴儿脱离了孕育状态的残余,开始了人生,进入了社会。
  过“三天”,主要亲戚邻里前来祝贺。婴儿的外祖母家送鸡蛋、小被褥等礼物,亲友邻里多送鸡蛋、挂面、红糖、小米。如今也有送营养品的,主要是让产妇吃好,多生乳汁,哺育婴儿健康成长。
  (二)十二天。武清还有给孩子过十二天的习俗。产妇分娩后,三日不许下炕,十二天可在屋内走动,一个月之内不许出门。多由产妇的母亲、婆婆伺候。为庆贺母子平安,产妇娘家在十二天又送来米、面、肉、鸡蛋等,以保产妇奶水充足。亲友送贺礼钱。这天,产妇家要招待大伙儿吃喜面。
  婆婆、婶子、大妈再三叮嘱产妇坐月子的禁忌: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衣物,忌开窗户,防冷风吹进屋,落下“月子病”。婴儿的尿布洗净搭在屋里晾干,不要晾到院子里,防把冷气带进屋。十二天后,“月子人”也不要到邻居去串门,认为产妇血污未净,会给人家带去秽气。忌夜间出门,怕冲犯神鬼。若去厕所,须在厕所墙上贴一张红纸条,插三炷香。
  (三)满月。婴儿长到30天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叫“过满月”或“做满月”。这一天,婴儿的外祖母家要送各种食品、衣物。重要的是打一挂“长命锁”,意思是把孩子锁住。外祖母家送的东西多,还要请两个人抬着,有的要雇吹鼓手吹吹打打,以示夸耀。女婿家人要迎到村口。婴儿的姑姑、姨给孩子缝制老虎枕头,老虎帽(男孩),鱼帽或莲花帽(女孩),或蒸面狮子、面羊,给婴儿的母亲吃。也有送长命锁、手镯、脚镯的。“满月”这天中午,主人要为客人摆几桌丰盛的酒席。亲友送来的礼品,主家全部留下,不能用做回礼,以免产妇奶水“回去”。
  满月这天,要给婴儿举行剃发礼和取乳名,剃发时男孩儿后脑勺处留一撮头发,叫“舅舅毛”。给孩子取乳名,一般都取吉利的字眼儿:大吉、大富、大贵、大祥……有的则专取贱名,以反其义,如狗蛋、铁球、丑丫、小狗、小牛、傻小儿、胡叫等等,外人听起来似乎不雅,对其家人来说则是爱称。此乃古代“贱名长寿”之遗风,为的是孩子容易抚育,免灾去病,顺利成长。
  满月过后,娘家要把女儿和外孙接去住几天,俗称“挪臊窝”。
  (四)百日。婴儿诞生一百天,要“过百日”或“过百岁”,含有祝婴儿长命百岁之意,但没有过满月那么隆重。旧时农村缺医少药,婴儿过了满月还常夭亡,如能度过百日,则成人有望,父母亲不再担惊受怕。在百日这天要举行庆贺礼仪。
  (五)周岁。孩子一周岁的礼仪,民间很重视,视同满月那样隆重,俗称“贺周岁”。姥姥家要为外孙蒸制白面石榴、面佛手,取音“留住”“有福”之意。
  姥姥还要给外孙做黄腰黑肚的坎肩(前心用黑色布,后背用黄色布);舅妈要做红腰黑裤(红色坎肩黑色裤),裤腰上要多打褶;姑姑要做鞋;姨姨要送袜,有“姑姑鞋,姨姨袜,舅妈的裤儿百合褶”的谚语。
  还有做“连身鞘”衣服的,即将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用黄色布缝制,后背上缝一条老虎脊梁骨,还有翘起来的尾巴。再配上老虎帽,老虎鞋,孩子在炕上爬,真像是一只小老虎,一家人看着开心。民间视老虎为兽中之王,把孩子打扮成小老虎模样,是希望孩子长得虎虎有生气,有避邪免灾、祈求平安健康的含义。
  过周岁礼仪最为有趣的是“抓周”,以预测孩子将来的志向:将纸、笔、书、算盘、炸果子、脂粉、首饰等放在桌子上,大人抱着孩子随他任意抓取,无论抓到什么,大人们都要借题发挥,祝贺一番。如抓到书、笔,就说孩子长大会念书,将来做大官;抓到算盘,就说孩子将来会经商;如抓到脂粉首饰,父母就有点不高兴,说他长大会像贾宝玉似的,爱跟女孩子扯在一块儿;如孩子抓炸果子,则认为长大没出息,能吃不能做。孩子每抓一件,都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其实“抓周”的习俗,就是为了制造喜庆气氛而已。
  周岁过后,全家每年都要给孩子过生日,亲友不再参力口。农村给孩子过生日,一般给孩子煮两三个鸡蛋,全家吃一顿长寿面。近几年,有给孩子买生日蛋糕的,也有学西方礼仪插燃蜡烛、许愿,唱《生日快乐》歌。唯有12岁生旧要过得隆重一些。孩子长到十二岁,表示人生的开端,诞生礼仪全部通过,开始向成年期过渡了。
  (张宏)
  成年之礼
  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丁,有壮健之意。《史记·律书》载:“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成丁的年龄,各朝各代规定不同。隋开皇三年(583年)成丁龄始为21岁,唐天宝三年(744年)更为23岁。男子成丁后就得按官府规定服户役。成年礼,古代又称“加冠礼”和“加笄(ji)礼”。《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冠是一种帽子。男子到20岁时,称“冠军”。加冠的程序是:先戴用黑布做的缁布冠;接着戴用鹿皮做的皮弁,也叫“武冠”;再戴爵弁,也叫“文冠”,成了文武双全的成年人。实际上加冠的年龄各代或各地均有不同,过去一般在15—25岁,有的则在结婚前夕举行仪式。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叫“加笄礼”,也叫“上头礼”。“笄”就是民间说的簪子。女子15岁盘发插簪,叫“加笄”,也要举行仪式。
  同时还有开锁礼俗。开锁旧时婴儿过“三天”“十二天”“满月”“百日”“周岁”等,姥姥、姑姑、姨妈等赠送给婴儿较贵重的礼物要算是金锁、银锁了。锁,寓锁住生命之意。每块挂锁上都铸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百庆”“麒麟送子”等吉祥字语或图案。锁上或配项圈项链,或配红线绳,挂到婴儿的脖子上。孩子平时不戴,满月、周岁、三岁生日,拣贵重的锁一定要佩戴。家人往往还根据“锁”字,给孩子起名,如金锁、银锁、铁锁、宝锁、石锁……有些则叫“住”字:拴住、锁住、保住等,也含有锁住之意。总之,婴儿性命宝贵,关系传宗接代,起的名字,都带有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祈盼。孩子长到12岁时,举行庄重的开锁仪式。一般把历年来亲友送给的锁都挂在孩子脖子上,再挂一把月牙式铜锁,请孩子拜认的干爹、干妈用钥匙将锁打开,即为“开锁”。古有“开锁成丁”之说,象征孩子长大了。孩子要跪在神灵像前,拜谢神灵的保佑。仪式主持人口中念颂词,边念边用笤帚在孩子身上扫几下,祝孩子顺顺当当成长。
  (张宏)
  婚嫁风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闹出笑话。”男女结合,建立家庭,不光是男女二人一生幸福的关键,还是家族、亲族得以延续兴旺的大事。因此,婚礼被视为人生礼仪中最隆重的大礼,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婚嫁礼仪,从择偶到结婚,仪式繁琐,有的地方竟有十几项程序。自周朝、秦汉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婚礼主要是因袭《周礼》所制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当地婚嫁风俗可大致分为婚前、婚嫁、婚后三个阶段。
  一、婚前
  (一)纳采。古代,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一点礼物,这就是婚前礼仪中的纳采,俗称“说媒”、“提亲”。旧时,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谚语说:“无媒不成婚。”媒妁有“媒公媒“媒婆”,农村中普遍称“媒人”,如今称“介绍人”。
  古代纳采所备的礼物是一只雁,雁是候鸟,冬天南飞,春天北往,不失时节,象征守信。大雁群飞时列队有序,象征人类有序,即夫妻有序,长幼有序。大雁雌雄有情,一配而终,半途失偶后不再择配,象征忠贞不二和白头偕老。由于这三层原因,古人对雁十分看重,但大雁不能随时捕捉到,就捉一只家鹅代替。那时一听谁家有鹅的叫声,就知道要聘姑娘了。
  现代婚姻取其双方自愿,媒人还起一定作用,有的男女青年本来是自由恋爱,大都请出个媒人或者是双方都相识的人给“介绍介绍”,起个牵线搭桥作用。如果男女双方有结亲的意思,介绍人分别引领到对方家中看看,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
  (一)问名。俗话“议亲”,过去叫“讨八字”。即由媒人询问和告知对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和属相等。双方请算命先生算算二人的命相相合还是相克。相克亦称犯相,这门亲事就不能做。其实,是原始人多神崇拜遗俗,被封建统治者和算命先生所利用罢了。旧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容易被迷信思想所诱惑,一听相冲相克,心里别扭,婚事就做不成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信那一套了。
  (三)纳吉。在古代是到宗庙问卜祖先,让祖宗“显灵”决定这门亲事可做不可做。如可做,将合婚的相法告诉女方,叫“纳吉”,俗称“订婚”、“定亲”,对于女方来说,叫“许亲”。
  过去,订婚要举行换帖仪式。所谓“帖”,又叫“庚帖”、“八字帖”,帖上要写明籍贯、兰代(曾祖、祖父、父亲)姓名、双方年庚(出生年月曰时)、乳名、官名。将帖互相交换后,作为定亲的凭证,庚帖多为大红色。媒人择良日,举行换帖仪式。那天,男方要备礼物送到女家,还要举行盛宴招待媒人及亲友。宴后,将女方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供奉三天,其间以家人是否发生吵嘴、打架、摔破盆碗等意外事故为征兆,预示婚姻成否。
  (四)纳征。又叫“纳聘财”。民间俗称“送彩礼”或“送财礼”。这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由于女家将要把闺女嫁到男方,女方失去了劳动力,男方送财礼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一般女方家庭在不宽裕的情况下,向男家要些财礼是合乎情理的。另外,男家花一些钱也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送财礼也含有不能轻易悔婚之意。唐代的法律曾规定:“聘财无多少之限,即受一天之上,并不得悔。”彩礼包括衣物、首饰、金钱等,取“双”数,忌“单”数,表示吉利祥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陪嫁彩礼曾实行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俗称“三转一响”。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村婚俗中的彩礼也渐次发生变化。聘金(财礼)数目有了上升,一般涨到近万元,城镇涨到两三万元,俗称“万里挑一”。近年来彩礼升至楼房、汽车、高档家电等。民谚有“高级家电高级床,高价姑娘辫子长”之说。
  二、婚嫁
  (一)请期。是男方择定娶亲的日期,要征求女方家同意,俗称“定日子”。民间一般定两个日子,上半月一个,下半月一个,目的是错开女方来月经的日期。具体日子一般选择逢三、逢六、逢九,过了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之前,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古人认为,冬去春来,阴阳交接,万物始生,兴旺发达,宜于婚配。《周礼·地宫》中载:“仲春之日,令会男女,于是时也。”近代人们认为,秋季是万物成熟之际,举行婚配也很适宜,象征婚姻成熟美满。如今,在城镇中,多有以“五一”、“十一”、元旦(新年)为结婚吉日,还有在“五四”青年节举行集体婚礼的。
  女方在定亲后,出嫁前,有“催妆”的习俗。男方要送米面肉酒给女方,俗称“离娘肉”、“离娘面”。女方在女儿出嫁前一天将嫁妆送到男家,俗称“送嫁妆”,所送的物品都要红布包裹,或贴红喜字。昔时嫁妆也论“抬”,送六抬、八抬、十二抬、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的不等。“抬”的样式似长方形桌儿,四面有红围桌布挡上。上面四周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二人抬。担与食盒的“抬”不同,嫁妆如小轿子,两边两根抬杆,双手或双肩抬着。一般嫁妆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掉瓶一对,烛台一对,茶叶罐一对等,脸盆、脚盆、尿盆是必需的。还有衣服、首饰箱子。有钱人家还陪木器、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
  (一)出嫁。女儿出嫁前要请一位“全福人”给姑娘“开脸”,也称“剪脸”。所谓“全福人”是指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全福人与姑娘对面盘腿而坐,用细红丝线饺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将眉毛修细修齐,再用煮熟去皮的热鸡蛋敷面,昔日的黄毛丫头顷刻变成了面若桃花的美女,是出嫁始做媳妇的标志之一。标志之二是梳头,有的地方叫“上头”。一般在出嫁前夕由梳头喜婆仔细梳整,将原先的辫子盘成发髻。开脸、梳头结束后,就意味着女儿是人家人了,娘家从此要以礼相待。这天要做一桌丰盛的酒席,女儿坐上首席。请本族和邻里乡亲作陪,对姑娘表示祝贺。嘱咐她到婆家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个好儿媳。
  姑娘在上轿前,要穿戴打扮一番,俗称“穿嫁衣”。昔日,嫁衣一般由五件套组成,从里往外:上身穿一件绣花红兜肚,上绣“鸳鸯戏水”、“孔雀牡丹”等吉祥图案,兜肚外面穿一件绣花的无袖衫褂,形似今天的背心。再穿棉衣棉裤,’俗称“上轿小衣裳”,即便是夏天也得穿,要做得薄一些,取将来日子过得丰厚之意。棉衣外穿一件红长衫或旗袍,也有穿裙子的,取骡马成群之意。脚上穿红缎子绣花鞋。
  出嫁女在上轿前,要哭一阵,俗称“哭嫁歌”。表达姑娘离开父母及兄弟姐妹时的痛苦、留恋之情,以及对婆家各种礼教的忧虑与恐惧,媒人、全福人说是给娘家“掉金豆子”(眼泪)。有“大哭大发,不哭不发”的说法。姑娘上轿前,吃下母亲煮的几个鸡蛋,为的是耐饥耐渴,预想下轿后女儿要应付很多复杂的礼仪,不能按时吃饭喝水。
  (三)迎娶。亦称“迎亲”,俗称“娶媳妇”。大体上是三程序:迎亲上轿、拜堂合香、入洞房。
  亮轿。迎亲头一天,新郎穿戴整齐:头戴礼帽,上插金针银花,身穿长袍马褂,披红挂花,俗称“小登科”,有“终身为民,一日为官”之誉,称“新郎官”,坐在四人抬或八人抬的花轿中,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在村中大街小巷走一趟再回到家。意思是让全村人都知道,这家要娶新媳妇了。
  响房。亮轿当天晚上,鼓乐手要在布置好的新房内吹打一番,名曰“响房”。响房后,新房不能离开人,由新郎官或未婚的子侄看守睡觉,俗称“压炕”。
  娶亲。迎娶的队伍仪式隆重,由旗(彩旗)、锣(开道锣)、伞(万民伞)、扇(日照扇)、灯(红纱宫灯)组成仪仗队。花轿居中,紧随迎娶宾客殿后。娶亲人一般由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叔婶、兄嫂担当。迎娶队伍进村,鼓乐大作,乡邻都拥到街上围观。花轿到了女方家大门前,女方父母亲友迎出。花轿落在院中,男方迎亲者向女方长辈道喜,女方父母要给男方迎亲者晚辈散发喜钱。
  上轿。姑娘上轿之前,还要招待男方迎娶的人,一般为省时间,摆果茶。姑娘上轿由其兄抱着,脚不能沾地,俗语说:“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辈辈。”又云:“姑娘脚沾地,把娘家的财运带跑了。”姑娘家要有与迎亲人数相等的人送亲,还要跟护轿的。发轿后,一路上花轿不准落地,轿后系一水壶,沿路滴水不断,直到男方家门口,寓意两缘相结永不中断。若路途远,用车娶亲,女方家要指派一名儿童提茶壶,浇车车古辘,也是此寓意。
  新娘下轿。娶亲的轿子来到男方大门前,大门忽然紧闭,其意是避煞气,不叫不开门。轿夫把轿子抬进大门,停在二门门口。此时,穿戴整齐的知客托着果盘子高声喊:“今天玉堂双璧合,月里嫦娥下轿来!”将盘中的豆粒、谷草(剪成小节)、花生、红枣等撒在地上,并高声唱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家门。”“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儿。”当日晚上,在明灯蜡烛的堂屋,一对新人在女知客高声喊唱下,给亲友上拜,亲友受礼后给喜钱,俗称“磕头钱”。之后,新人进洞房吃饺子,婶子大妈特意不把饺子煮熟就捞出来,待新人吃时,高声问:“生不生?”必答“生!”众人哈哈一笑,寓意生孩子之意。
  闹洞房。结婚的当天晚上,无论长幼,都可与新郎新娘嬉戏逗趣儿。俗话说:“新婚三天不分大小。”特别是青年伙伴,别出心裁,花样繁多。如用一根线绳吊一个苹果或一块糖,让新郎新娘同时啃吃,二人碰头碰嘴,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不但不急,还要给闹房者敬茶点烟,伙伴们故意把水弄洒或吹熄火柴或说些俏皮话,有人还提议让新婚夫妻“摸跳蚤”、“摘黄瓜”,虽然不雅,但以取乐为主,起哄嚷闹,笑声不断,尽欢而散。有些农村还有听房习俗,伙伴们蹲在窗户下,偷听新婚夫妻说话,或捅破窗户纸偷看,或故意闹出点响声来,让新郎新娘又惊又喜又无奈。总之,这些形式和礼仪都是“捉弄新媳妇”,借助于闹房、听房、偷房等习俗,让新郎新娘在戏谑中相互熟悉,消除紧张,同时增加热闹欢乐气氛。
  拜公婆。次日清晨,新媳妇梳洗完毕,与丈夫一起拜见公婆,要行跪拜礼。礼后,儿媳将娘家父母馈赠给亲家的糕点送上。婆婆将婚礼上的上拜钱全部或部分交给儿媳。还照儿媳娘家给的压腰钱再给一份,寓意儿媳带来财运,婆家会加倍发财。
  三、婚后
  (一)回门。新郎新娘婚后一同回到女方家,称“回门”,俗称“回四”。回门是新姑爷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主要是认亲分辈。对于新郎来说,是一件愉快却不很轻松的事。首先要带一份份礼物,一般是酒、糕点,俗称认门,以后就互相来往了。一般四五家,多至十几家,主要是新娘的叔、伯、姨、姑、舅家。女方家摆席招待,新女婿在女方亲友面前,被品头论足不说,女方的弟妹们还要别出心裁地戏耍他。民谚云“闹得越邪乎,显得越高兴”、“姐夫小舅儿,闹起没够”,一般当日返回。
  (二)接单九。婚后第八天,岳父亲自登门将女儿接回家,连住九天,俗谚“来八去九,两家都有”,九天后母亲将女儿送回,谓之“爹接娘送”。
  (三)拜年。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新婚夫妇要到双方的主要亲戚家去拜年。如舅、姑、姨家和本家大伯、叔叔家,新婚夫妇都要带些礼物,亲戚家都热情招待,还要给女婿、媳妇钱,女婿、媳妇要给对方孩子钱。
  (四)结婚纪念。结婚一周年称“纸婚”,五周年称“木婚”,十周年称“锡婚”,十二周年称“皮婚”,十五周年称“晶婚”,二十周年称“瓷婚”,二十五周年称“银婚”,三十周年称“象牙婚”,四十周年称“羊毛婚”,五十周年称“金婚”,六十周年称“钻石婚”。其中,以“银婚纪念”和“金婚纪念”较为流行。尤其知识界,其好友、学生赠送花篮、字画等表示祝贺与敬意,有的在饭店酒楼设宴,欢聚庆饮。
  (张宏)
  诞辰祝寿
  当地民间有祝寿的习俗。一般从50岁开始,逢50岁、60岁、70岁、80岁的寿诞之日,都要较隆重地庆贺一番。祝寿那天,家人要置办酒席,老人寿数愈高,规模愈盛大。其家要布置寿堂,堂屋内高悬“福禄寿”巨幅中堂,两侧为大红洒金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亲戚和客人一般送长寿面、寿桃、酒肉等,也有给钱的。
  祝寿仪式在午宴前举行,先由受礼的老寿星带领全家人,向自家的祖匣、祖像焚香祭拜,其意不能忘本。然后,众人像众星捧月似的请老寿星坐上太师椅,如二位老人都健在,并为上座。孙媳在椅子后侍立,子孙磕头祝寿,亲友行鞠躬礼。祝寿时,还有的请鼓乐伴奏助兴,气氛欢快热烈。宴席名为“八仙庆寿”。八碟八碗,鸡鸭鱼肉,酒醉而尽兴。民间讲究“早面午席”,即早饭要吃长寿面,寓“福寿绵(面)长”,午饭摆置寿宴,必须摆上蒸好的寿桃,每人吃时将红色桃尖捏下放入一只盘中,敬献给做寿的老人,名曰“献寿”。晚间,富户还有唱堂会的,彳艮为隆重。
  如今,为老人祝寿的风气仍很盛行,但较过去要简单多了。除寿桃、寿面外,还有长寿蛋糕。城镇居民多在生日的头天晚上吃饺子,第二天中午到饭店设宴庆贺,尚有吃“长寿面”之说。(张宏)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起源于远古原始人的蒙昧时期,其遗风遗俗流传至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农业生产对气候的信仰,居住建房对河流土地的信仰,经商事业对财神及祖先的信仰,人生命运对生辰八字的信仰等。从思维特征上看,民间信仰是原始宗教“万物有灵,天人合一”观念的遗存与变异。由于古人对自然界万物认识低下,科学知识不全,把人的命运、国家兴衰、农业丰歉、家庭起落、事业成败、婚姻养育、疾病好坏,都归结于神鬼的主宰,受神鬼的掌握和干预。由于此地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地区,众多少数民族虽然基本上汉化,但许多信仰诸神鬼魂至今还有所遗存。
  当地的民间信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佛
  老天爷 被民间认为是一个主宰宇宙万物的全能大神。
  土地神亦称“宅神”。在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村村都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有“无庙不成村”之说。
  河神靠近运河、凤河边上的村庄多建有河神庙,祈求不要有水患,保人们平安。
  名贤神将历史上对国家、对百姓有巨大贡献的贤士敬为神,如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被历代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倡导建庙供奉,建有孔庙。再如关公,即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以忠义勇武留名。又如鲁班,是春秋时期著名工匠,本名公输班,由于创造如云梯、战船、磨、碾、钻木、弋等,由一个历史人物衍化成传说人物,此地木匠、瓦匠等能工巧匠崇拜为神。在李大人庄村内就曾有过关帝庙,新中国成立后,也曾改为学校。
  宗教神 主要是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并以观世音菩萨居多,说她神通广大,能降雨济世,能送子护嗣,展示一个救世主的形象。
  二、植物
  松柏 象征长久、长寿。
  桃 认为桃树、桃枝有逃过灾难之意,桃木可以避邪。桃果象征长寿。
  石榴 象征多子多福。
  枣和 栗子象征“早立子”。
  花生 意在妇女又生男孩又生女孩。
  柿子 意在事事如意。
  葫芦 意在多子多福。
  荷花 意在和合美满。
  三、物品
  石头石与实同音,取结实耐久,在古时民间建房中,门有门墩石,房有柱脚石、台阶石,作为房宅结构部件。
  瓶 取平安如意之意;镜子,可以避邪、御魔,意在“平静”,并可用于梳妆打扮。
  朱砂、红布、红纸 有避邪纳福之意,在春节和家有喜事之时,红布、红纸大有用处,此时在红纸上书写吉祥文字,如春联中的抬头见喜、出门见喜、吉星高照、黄金万两、福字等,有良好祝愿的深层含义,还有对文字修辞的信仰与崇拜的含义。
  (张宏)
  禁忌之说
  禁忌之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日常的行为规范积累,也是每个地域民间日积月累地方习俗的历史文化。尊重地域的禁忌习俗,按照所在地域的禁忌行为做事,有利于人们的和谐相处、融入生活。当地民间禁忌是比较繁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婚娶方面:如迎亲送亲有“姑不迎姨不送,姥姥舅妈全不用”之说,禁忌孕妇迎亲,禁忌孕妇进洞房,禁忌新娘子三日内过道。
  生育方面:禁忌妻子临盆时丈夫进产房。
  丧葬方面:禁戴孝者进非亲族家,禁忌外姓人吃辞灵饺子,禁忌死者配偶随灵车进墓地,禁忌死者咽气时兄弟姐妹在场。
  节日方面:一年之中以正月初一为禁忌最多。
  1.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2.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
  3.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吉。
  4.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5.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脚病疾缠身,吃药不断。
  6.早饭忌吃荤,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这一顿吃斋,其功用等于一年“素净、平安”;另一种是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
  7.初一初二为“水神生日”,不要洗衣、晒衣,全家人洗澡换下来的衣服先留着,过了初二以后再拿出来洗,以免得罪水神。
  8.不要杀生或动刀剪,杀生易引灾祸,动刀剪恐招致破败不祥之事。
  此外,还有禁忌正月里剃头、推磨、做鞋,禁忌正月初五日动剪刀,禁忌除夕睡通宿,禁忌妇女到他人家梳头。
  礼仪方面:禁忌下午或晚上看望病人。
  生活方面:禁忌在就餐时用筷子戳戳点点,禁忌壶嘴对人,禁忌男女衣裤混穿。
  饮食方面:禁忌包饺子、蒸馒头25个的数字,其数量是与祭奠贡品摆放时5盘,每盘5个的数量相同。禁忌接新女婿第一天吃饺子,有捏嘴之意。禁忌两个人吃一个梨,避开“梨”别。禁忌带药品到别人家停歇和存放。
  住宅建造方面:禁忌宅门开在西南方。禁忌新房正南正北。禁忌新房低于两邻。禁忌院门正对着房椅角和墙椅角。禁忌厕所猪圈建在宅院东侧。
  语言方面: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禁忌说出口。
  行为方面: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话,如“碎碎(岁岁)平安”等。
  (张宏)
  流传歌谣
  —、儿歌
  (一) 小板凳儿三条腿
  小板凳儿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
  奶奶嫌我脏,我给奶奶擀面汤。
  奶奶嫌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俩头。
  (二)小耗子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儿,
  偷油喝,下不来,
  吱吱吱吱儿叫奶奶。
  奶奶不理,大肚子痞,
  劈两半儿,挂门扇儿,
  门扇高,买把刀,
  刀不快,切韭菜,
  韭菜青,买个弓,
  弓没弦,买只船,
  船没底,买个笔,
  笔没头,买个牛,
  牛没鞍,买个鞭,
  骑个大马上西山。
  西山路,扯白布,
  白布稀,买只鸡,
  鸡不打鸣儿,买个虫儿,
  虫儿咬手,买个狗,
  狗不会看家,
  杀巴杀巴过腊八。
  (三) 点牛眼
  点呀点,点牛眼。牛眼花,买菜瓜。
  菜瓜苦,买盐卤。盐卤咸,买只船。
  船没底,买只笔。笔没头,买头牛。
  牛没甲,买匹马。马没鞍,骑着骆驼上西山。
  西山有个老皮猴,专咬小孩手指头。
  (四)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
  接闺女,叫女婿,小外孙儿也要去。
  先搭棚,后挂彩,牛肉包子往里摆。
  牛肉片儿,好大块儿,鸡蛋打卤过水面儿。
  二、喜歌
  (—)盖房喜歌
  这块宝地圣人留,周公动土鲁班修。
  伯温看的风水地,主家盖的万年楼。
  小小瓦刀七寸长,老君炉里加过钢。
  加钢不为别的事,为给主家盖新房。
  盖完南房盖北房,雕梁画柱多漂亮。
  南房盖的阁楼府,北房盖的祖先堂。
  东房盖的金银库,西房盖的万年仓。
  金银库里有财宝,万年仓里有余粮。
  (—)上梁喜歌
  脚登云梯步步高,手攀花枝摘仙桃。
  要问徒儿哪里去,我上金梁走一遭。
  眼望高高一条龙,摇头摆尾往上行。
  行到空中定了位,单等主人来挂红。
  挂红挂在九龙头,年年五谷大丰收。
  挂红挂在九龙尾,为官爱民清如水。
  正念喜,抬头观,来了福禄寿三仙。
  增福仙,增寿仙,还有刘海撒金钱。
  金钱撒在宝梁上,富贵荣华万万年。
  (三)结婚喜歌
  点喜炮,放喜鞭,喜糖喜酒加喜烟。
  远近亲友来相贺,新郎新娘真美满。
  龙凤呈祥多般配,好像鸳鸯并蒂莲。
  正对喜,喜无边,喜临门,拜三元。
  喜见红梅生贵子,祝贺东家子孙富贵荣华万万年。
  三、顺口溜
  东西走向一条河,开凿运粮为萧德。
  囤积成村在河北,地域归属是辽国。
  赶庄一宅有二主,
  雍阳淑阳都负责。
  刘家街庙三县管,
  一点定界不能挪。
  行岐隶属区变化,
  青龙湾水来公隔。
  注:这个顺口溜说的是古代河北屯镇的地域特点。
  (张宏)
  农耕用具
  农耕用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发展历史文化的记录之一,即为“农耕文化”。如今,多年来使用的传统农耕用具已被现代化机械所取代,人工与牛拉的春种秋收改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独轮车、小拉车、马车等运输工具被改为汽车,碾米、磨面的石碾、石磨已被加工厂取代。这里介绍当地一些传统农耕用具,以飨读者。
  犁以骡马牛驴牵引用于翻土,犁铮、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20世纪80年代后,辖区多已机耕,尚有少量农户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
  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再配上一个横8形的犁辕,无论是入土角度,还是翻土曲线的牵引点的选择,完全符合力学原则。木犁一般分旱犁和水犁两种,旱犁的俗名为“箭犁”,粗大牢固,有一个形状为“箭”的构件,因此而得名;水犁的构造简单、轻便,俗名叫“独犁”。
  据史料载,早在明清时期,辖区便有木犁的记载。那时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高水平。木犁有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耠子 耠子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常用农具。用于翻土,使土变得松软以便于种植农作物,使其更好生长。
  耠子可以代替锄头等农具。耠子的结构与犁基本相似,只是耠子向两侧翻土,而犁是把土地犁出一道沟,向一侧翻土。犁地后,施底肥,然后进行靶地,把翻出来大土块用耙
  耙平整、细土。再播种埋上,整个过程就是种地。耠子、犁一般都用驴、马、牛拉着工作的。
  耠子一般用于农作物长出后进行翻土、二次追肥使用。比锄头锄草松地要快得多。
  耧 耧是旧时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其农具为现在播种机的前身,用耧播种。耧也叫耧犁。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两脚髅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桃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旧时,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耧车不仅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辖区内还有许多生产队在使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机械化的实现,毯的使用越来越少。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耙 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由木把、耙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虽然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运用,许多传统农具都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铁耙作为农家必备农具之一,现在仍有所使用。
  常用的耙主要有圆盘耙、钉齿耙等。
  圆盘耙:以成组的凹面圆盘为工作部件,耙片刃口平面同地面垂直并与机组前进方向有一可调节的偏角。作业时在拖拉机牵引力和土壤反作用力作用下耙片滚动前进,耙片刃口切入土中,切断草根和作物残茬,并使土堡沿耙片凹面上升一定高度后翻转下落。作业时能把地表的肥料、农药等同表层土混和,普遍用于作物收获后的浅耕灭茬、早春保墙和耕翻后的碎土等作业,也可用作飞机播种后的盖种作业。按耙组的配置形式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对
  置式和偏置式三种。
  钉齿耙:以成组的钢制钉齿为工作部件,用于犁耕后平整地面,破碎地表的土块或板结层,以减少水分蒸发;也可用于覆盖撒播的种子和肥料,以及苗期除草、疏苗等。耙深5〜6厘米。耙齿断面有方形、圆形、椭
  圆形、菱形和刀形。刀形耙齿又称刀齿耙。方形、菱形和刀形耙齿有良好的松土、碎土能力。
  碾子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渣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辖区内解放初期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它了。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盘和碾滚上分别由石匠凿刻着很有
  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
  由长约70厘米、直径约60厘米的圆柱形碾石它子(也称碾砣或碾滚子)和承载它的直径约170厘米的碾盘构成。碾盘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为了使碾石它滚动时不从碾盘上掉下来,碾石它以两个轴与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连接。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
  碌碡 碌碡又称“碌轴”,农业生产用具,是一种用以碾轧的畜力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
  旧时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辖区内大量使用。
  一般而言,光有碌礴是不完整的。必须有配套的木框才算完整。碌碡在田里随用随弃,农民收工的时候,只是把木框带回家中即可。
  拉碌碡分为人拉、畜拉和拖拉机牵引等。以前在晒谷场用牲畜拉的较多,人拉的较少,基本全部改成拖拉机等机器拉。还有一种方式,把碌礴把拴上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住一条木棍,一人抱住木棍的末端,其他人推着木棍转,碌碡便绕着一个很大的半径飞速旋转,功率得以提高,可花费的人力也多。这种集体拉碌碡的方式很热闹,喜欢这活的人都是年轻好动的小伙子,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碌碡却飞快地旋转,他们身上的汗水也不停地挥洒。有时也用畜力拉碌碡,这要给牲畜戴上“笼嘴”(竹蔑子或者铁丝编制的半球形器物),蒙住眼睛,以防牲畜吃粮食。牲畜拉碌碡倒是很轻松,可是走得慢吞吞的,功
  率低下。
  砘子 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轧以利出苗的石制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砘子把松土压实。
  砘子是石头做的,有两种:一种重20斤
  左右,和现在的举重杠铃比较相似,不过中间连接的是木头,两边是专门打做的圆石头,每片直径20厘米左右,宽约6厘米,根据播种的楼腿的距离设计碗子的宽度,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轧实,起保墙的作用;另一种重30斤左右,与比碌轴小一些,形状是中间圆粗,两头圆细,宽度在30厘米左右,它主要是给用犁串的沟或其他工具挑的沟里的盖上一层土的小麦种子通过滚动压实,起保墒作用。砘地时人拉着顺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地轧实。
  铡刀 铡刀由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般是用榆木),一把带有短柄的生铁刀,此刀的刀尖部位插入木槽里固定。铡刀是专
  门给牲畜铡饲草的,一人把草平铺到木铡板上,另一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地被切断了。铡刀属于传统农具,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却凝聚了人的智慧,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铡刀最新改良款,主要加长刀柄,演化出刀桥,增加固定条凳、塑料底板。由《三侠五义》里的包公故事引申的有包公三口铡刀,龙头铡刀,专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刀,专斩大臣;狗头铡刀,用来斩平头百姓。包公乃历史舞台人物形象,其三口铡刀铡过无数犯罪的权贵,赫赫有名。
  粪箕子 农民常用的一种农具。用紫穗槐编成,可运
  垃圾、拾粪、背草、割猪菜、割牛草、拾庄稼等。因其主要用途在于拾粪(在过去,农村没有无机化肥时,农民经常背着粪箕拾庄子里的狗、牛、马、驴等家畜排泄的粪便,来作为庄稼的有机肥)。形状似簸箕又似筐子,比簸箕深一些,比筐子浅一点,中间一根提梁,一般是用荆条、白蜡条和棉槐条编成,也有用柳条编的。手艺好的编得细致密实,不大不小,比例匀称,背梁与鼻子梁粗细过度合理,不深不浅,背在身上舒适耐用。那年月,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只甚至多只粪箕子。粪箕子的作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要种地,先积肥。土地所用的肥料来源基本上除了人畜粪便,再就是家家积攒的一些灰土。除了人为因素外,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庄稼就长不好,年年粮食不够人吃,能喂得起猪的没有几家,喂养牛马驴骡的就更不用说了,更是少得可怜。于是一年四季背着粪箕子捡拾粪便,就成了庄稼人是否勤俭、是否会过日子的重要标志,随时随地肩背着一只粪箕子,俨然一位勤劳人佩戴的徽章一般,如果哪个出门忘了背上粪箕子或者背上粪箕子里面没有捡拾到多少粪便,是会被人耻笑的。
  这项农家极其重要的活计都是捎带着去做的,只要出门,就手背上粪箕子,下地干活,赶集上店,顺便捡拾肥料,如穿衣吃饭一般的习惯。还没长全身量的半大孩子,也学大人模样,背上育拉到小腿肚的粪箕子,长长的粪叉子身后一甩,铁制的叉头搭在粪箕子鼻梁儿下端的筐沿子上,木柄的那一头儿的半截掖在胳肢窝里,老远处一瞅分明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庄稼汉子了。
  锄头 传统的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属于万用农具,是农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使用时以两手握柄,做回转冲击运动。
  锄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锄刃”,就是用来松土、除草的地方。锄刃形状是扁扁长长的,就像菜刀一样。也有些比较特别的,像是长方形、狭长形、梯形等等。
  “柄”是第二部分,是一根圆形木棍,常用硬木制成,用来装在锄刃的后面一个孔内来支撑锄刃,长短从八十厘米到一百六十厘米不等,但长的会比较方便,因为这样农人就不必把腰弯得特别低。锄头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但工作效程较低。
  锄头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板锄宽20厘米至30厘米左右,高比宽略长。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土地的松土翻种。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其高度小于宽度。较板锄略轻、略薄,有铁柄,用于与长木柄的衔接。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除地面的杂草,收拢地面散乱的谷物或沙土等。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常用于土质坚固的地方,也常用来挖掘埋藏在土壤里的块茎植物木薯、马铃薯、甘薯等。
  钉耙 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地农具,曾经是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杷,由木把、杷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
  松。虽然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运用,许多传统农具都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铁耙作为农家必备农具之一,现在仍有所使用。
  三齿耙 别名:三齿,三齿耙子,三齿子。三齿耙一头是铁制的,一头是木制的。木制部分是用双手前后分开同时握住的把柄,就像我们所拿的铁锹或镢头的后部;铁制部分一头有一个圆环或方孔扣在木制部分上面,或者是个可将木柄一头削尖后插入其中的圆筒鞘,铁制部分的另一侧是三个排列整齐的、比较锋利的、相互相隔一定距离的三个尖齿。
  使用时两手一前一后,在前一手用力向下刨,可将较密实的土块儿挖起,亦可将较松散的土壤搂得更疏松。
  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多用于翻地、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虽然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运用,许多传统农具都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铁耙作为农家必备农具之一,现在仍有所使用。
  镰刀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上世纪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之一。
  镰刀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
  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稻谷,现在一些农村还被广泛使用着。
  (何加阳)
  河北屯大集
  每旬阴历的五、十日为武清区河北屯镇的集期。
  河北屯镇是武清、宝坻和香河三县交界处,有“一河穿三县”之说。该镇位于武清区东北部,西接下伍旗镇,南与大良镇相邻,东南靠崔黄口镇,东北与宝坻区大口屯镇隔青龙湾河相望,北与香河县刘宋镇接壤。全镇面积4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另设有武清华福工贸园区。拥有人口3.14万人,耕地面积4.75万亩。如今,河北屯本村人口已过四千,每至集期,东西向约3华里长的崔霍公路主街之上可谓人山人海。
  旧时的河北屯大集,张中行在《流年碎影》曾记述他小时候所见到过的情景:“镇靠南中心有个空场,想是为集日可以容纳摊贩。其东其北是住宅区,相当大。商店围在中心四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说,日常所用,都
  可以买到。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家所谓杂货铺,路南偏西名福源号,路北名福利号,主要卖食品和日用品,如糕点、香油、酱油、醋等皆自做,料精工细价公道,远非现在凭广告吹而兼骗的种种所能及。福利号东邻有个最大的商店,双泉涌烧锅,即造酒厂,制品远销北京。其时我们未成年的人不许喝酒,与这个商店的因缘,也只是过其门,感到有一种酒糟味往鼻子里钻而已。商品,幼年最喜欢的是年节前,东南角牲口市卖的鞭炮,街南关帝庙卖的年画。买鞭炮,主要图的是除夕提灯游长街的一夕之欢,年画贴在壁上则可以经常看。年画喜欢故事的,因为可以多容纳遐想。”
  今天的河北屯镇大集,在河北屯路以东的崔霍公路两侧以及西洞上村北口对面的一块空地上。崔霍路两侧都是二层小楼,绵延二三华里。两侧店面林立,超市、药店、饭店、土产店、五金店、美发店等,应有尽有。走进北侧农贸市场的空地上,有一种别有洞天感觉,这里有成排的卖衣服的摊位,也有蔬菜、土产专区,价格非常便宜、实惠。有一些饮食摊点集中在南部的一个区域内,有包子、炸糕、肉饼等,还有卖板面和大果子的。
  悠久的历史,整洁的街道,繁荣的街市,发达的经济,朴实的老百姓,田园般的生活,这就是古今的河北屯镇及其大集给我的美好印象。
  (侯福志)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李大人庄轶事》

出版者: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新村漫游、古村史话、乡风民俗、乡贤名人、地域名吃、旅游链接等六部分,记录了李大人庄的古今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大人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