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651
颗粒名称: 古村史话
分类号: K292.1
页数: 51
页码: 041-0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大人庄村史话的情况。其中包括李大人庄探源、流传千古的李大人、漫话萧太后运粮河、宋辽代始建的地域村落、薄姓人家的兴衰往事、状元桥的传说、村中那座关帝庙、古槐花开香满村、青龙湖的神话、神奇古井变迁记、村党政组织建立与发展、四十村民共赴全国解放战场、英勇保护土改干部的少年张安庆、武工队里牺牲的小英雄潘忠、救战友壮烈牺牲的时宝才、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杨守山等。
关键词: 李大人庄村 古村史话

内容

李大人庄探源
  李大人庄坐落在武清北青龙湾河畔,由于其地处京都附近,又有河北省香河县与天津市武清区交界处的地缘特点。说起它的建村及其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属地多方座谈了解、大量史料考证,说法较多,至少有这样三种说法:
  其一,有关李大人庄建村的历史记载,现存史料不多。据1995年版《武清地名志》上说:李大人庄是“明朝中叶此处为北京一李姓官吏佃地,招来佃户租种,成村后得今名。”距今大约700余年。曾在武清地名办公室工作的张洪生先生著《武清地名趣谈》中把“明朝中叶”改为“明朝末期”,是“以佃主的敬称命名”,虽然大同小异,但情况渐趋合理。其建村历史距今也有600余年。
  其二,如果把建村的时间推衍到唐朝以前,李大人庄建村的历史将达两千余年。
  首先从李大人庄尚未建村时的战国燕时起,这里无论后来的武清、香河,乃至三河同属一个大泉州、后来的一个大雍奴,唐天宝时武清、香河仍同属一个大武清。所以,香、武两地在一起至少有一千年。直到辽会同元年(938),分出武清的孙村等地建起了香河县,当时的李大人庄因与香河联片,所以纳入了香河地界,从此香、武两兄弟分手便是千年。直到1958年,李大人庄才正式回归武清,其间历1020年,这又是一个千年。说起回归,当然并不是李大人庄一个村落。1946年1月,李大人庄等河北屯一带22个村划归武清县,但仅过了几个月,当年8月份又复归香河;1948年4月,李大人庄这22个村再归武清;但这次仍然没过一年,1949年3月,这22村复归香河;到了1958年11月,李大人庄(含刘怀庄)等36村、计18500余人最终划归武清县。这过程堪称一波三折、三起三落后才尘埃落定。
  村民座谈中有一种说法引人注意。李大人庄自辽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千年之内原属香河,所以与香河渊源深厚。因此,这里后来的建村、立名的时间、地点多与香河的史情相关。香河历史上很多村的立名都与唐太宗东征相关。如安平、东西延寺为太宗东征前后所盖寺庙成村;岭子、黄营、中营是因东征所扎营盘成村;梁家务、安抚寨分别是太宗麾下大将薛仁贵等征东时所建城堡成村等。现在,李大人庄隔青龙湾河对面有村名中营,距离很近,早在唐初时两地还都属雍奴县(武清的前身),中营对李大人庄村名的来历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
  当年唐太宗东征经停雍奴之地,手下一员大将名叫李靖。这时李靖正离开大帐领兵巡营,军兵恰有紧急军情禀报,来到大帐,遍寻主将不在,情急之下急呼李大人何在?军营多处传呼李大人。后聚此地而居者便以李大人庄命名。
  此征东传说如果和史实较一下“真”的话,或许“李大人”另有其人。李靖在唐太宗时曾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官职,但李靖大概没有参加过太宗的征东之举。《旧唐书·列传》中有一段太宗与李靖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十八年太宗将伐辽东,招靖入阁,赐座御前,谓曰:“公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唯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对曰:“臣往者凭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若不弃,老臣病期瘳矣。”太宗愍其羸老,不许。二十三年,薨于家,年七十九。
  即是说,太宗的东征李靖并未参与。李靖来过此地的一个可能是在征讨东突厥的时候。这不得不提起与其同时的另一位“李大人”——李勣。李勣不但早期即在此地纵横,而且参加了唐对高丽的东征。
  说起李勣的本名更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李勣本姓徐,原名世勣,字懋功,其后流传的评书、小说《隋唐演义》更让徐懋功(后来的李勣)名闻遐迩。他曾从翟让起义于瓦岗,随李密归唐后有功被高祖李渊赐姓李氏,为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后从李世民打窦建德、俘王世充、破刘黑阙、徐元朗,这些战事很多都发生在河北这一带战场。太宗继位后,李勣曾从李靖灭东突厥,封英国公。这是两位“李大人”一起来至此地的一次可能。李勣参加的东征高丽是在高宗李治期间,乾封元年(666)起兵,总章元年(668)攻克平壤,灭了高丽。其间,武清、香河等地应是大军的行经之地。
  李大人庄村东沿青龙湾河岸曾挖出许多人骨,众口相传这里曾是古战场,但具体是什么年代的事情,还有待于将来考古证明。村里民众一致认为李姓、张姓来村最早,村中心地带原是李富家的坟地,建村是在前街的这块地方。老薄家是从距村不足十里的香河庆功台搬来的,相对较晚,但经十几代发展成了村里的大姓。
  其三,有说李大人庄最近的一次建村是在明末清初,也在情理之中。正如前面所说,无论是传说中的唐代还是明朝的建村,贯穿起来看历史的变迁与沿革,那也挡不住天灾人祸、战乱频仍、朝代更迭,好多村庄都是屡破屡建的。为此,说李大人庄最近的一次建村是在明末清初,也不足为奇。
  那时这里是北京、香河李家的佃地,有少数的土著和一些佃户。在清康熙的时候,三河县出了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人称的白马李七侯。后来李家在京东三河、香河、.武清一带多有土地经营。清代有一本通俗话本小说《彭公传》在民间影响巨大,更使得李七侯名闻遐迩。书中称李七侯“乃是京东有名的英雄,住家在三河县所管大道李新庄,姓李名七侯,外号人称白马李,乃是四乡中豪杰,行侠仗义,专杀贪官,竟诛恶霸,喜义气、怜孤寡,取的是不义之财,济的是贫寒之家,北五省驰名”。
  距李大人庄北十数里有时属香河的顾家屯村,据说村建于明初,原名北务。清康熙年间,李七侯的兄弟李八侯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且意图谋反,朝廷已侦知,其罪在灭村。其兄李七侯得讯后恨其弟所为,又悯家乡父老无辜遭难,遂星夜报知消息,使村人择地暂避幸免于难。为感谢李七侯顾念家乡之情,村名改北务村为顾家屯。李大人庄世代所租土地据说也是李家的,为表示对白马李七侯义气的尊敬,遂定村名为李大人庄。
  (王毅)
  流传千古的李大人
  说起李大人庄村,人们自然问起“李大人”何许人也?凭啥令后人以其尊称定村命名,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这可说来话长啦。
  话说在大明永乐年间,距京城百里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对孤儿寡母,母亲李氏带着十几岁的儿子李代仁一起艰难度日生活。李代仁的父亲生前是村内私塾的塾师,因其人品端方,学问通彻,不嗜烟赌,而又不作辍、不惮烦、勤于讲解,深得百姓爱戴,村中学童多由其开蒙。不幸的是,一个冬天,李老先生身染重疾,卧床两个月最后还是留下母子撒手而去,一时间母弱子幼难以为继。村中百姓素来怜贫惜弱,又感念李先生平日为人,对李氏母子多有照顾。李氏帮人纺织、浆洗,李代仁年龄尚小,但也开始帮人做一些简单活计。母子二人在族人和乡邻的帮衬下也能勉强度日。
  李代仁自幼聪敏好学,李氏不顾劳苦,让儿子入书馆继续读书。李母告诫儿子,要想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只有读书科举。父亲在世时,代仁就随父亲学习四书五经,家中又有大量存书,李代仁对母亲非常恭敬,听从母亲的话,朝夕苦读,寒暑不辍,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到了二十几岁,李氏认为儿子学业精进了,便鼓励他参加科考,李代仁果然一举成名,皇帝钦点在京城为官。
  李母深明大义,嘱咐儿子进京为官要尊君为民,清廉有为。李代仁铭记母亲教导,在京十数年一直忠直勤勉,为君解困分忧,深得皇帝嘉许。他几次接母亲到京城居住,享受儿孙绕膝之乐,但李母故土难离,舍不得离开村庄和乡亲。眼看母亲年纪渐老,身体日益衰弱,便奏请皇上恩准其回乡侍母。当朝的宣德皇帝念其一片孝心,特恩准他回乡为官,并赐百亩良田。
  李代仁回乡上任后,谢绝地方官员及豪绅对他的招待及馈赠,深入民间私访,体察民情。他不辞辛劳,或骑马或步行奔波于乡间田野、村镇集市,发现民生凋敝,经济落后,百废待兴。
  李代仁地域为官,体恤百姓辛苦。乡间百姓也愿意和这位李大人述说疾忧,把他当做“知心人”。一次,在乡下调查民情时,听到有乡民为了供应里长的摊派而倾家荡产的事。他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是由于上官敲诈里役,造成里役敲诈甲长、甲长敲诈乡民,导致乡民苦不堪言。李代仁非常生气,设立里长是叫他们治理乡里的,他们却目无法纪,吸民膏血。李代仁果断地裁减了里甲人员,对贪污者予以严格查办,稳定了当地百姓的人心。
  走访中,他还发现,农民在正常缴纳官府规定的税粮外,还有很多额外的负担,如税粮在运输过程中形成的损耗,也由百姓来承担,而“耗米”的数额是由地方官员来掌控的。在运送粮食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的豪门大户不肯交纳“耗米”,与官府串通一气,转嫁到普通百姓的身上。如此种种,赋税成了农民们不能承受之重。有的农民交不出税,为了逃避惩罚,甚至背井离乡,导致地方上劳动力的流失,进一步导致土地得不到耕种。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欠税现象越来越严重。李代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措施,去除不合理摊派,打击乱纪的官员和富豪,妥善安抚流离的百姓,极大地保护了劳苦民众的利益。
  李代仁还善于教化治民。他时常到地方上与当地老年人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对老年人以礼相待。嘱托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尊老爱幼,和睦乡邻,不可纵情任性,做个善良的百姓。老人们也要以身作则,做子女的榜样。李代仁还十分尊重妇女,一个村庄里的妇女赵氏向李代仁告状,她的丈夫要休妻另娶。李代仁经调查得知,赵氏17岁与丈夫成婚,相夫教子,孝敬公婆。近年,她的丈夫做生意赚了钱,见妻子年过四十,年老色衰,便百般看不上,坚决与妻解除婚约。李代仁查明真相后,严厉批评谴责了赵氏的丈夫,为他讲“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根据《大明令·户令》中“七去三不去”的条例,不准双方离婚,并警告男方若今后刁难妻子将予以重罚。赵氏的丈夫听了李大人的教训,想到妻子多年为家付出甚多,十分羞愧,连连道歉,承诺再不生二心。李代仁因其自身经历,十分重视教育。他尊重知识分子,广纳贤士,兴建学堂,鼓励贫家子弟读书,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使“簧宫焕然一新”,一改地方上多年学风不振之局面。
  李代仁到地方官任的第三年,境内发生洪涝,河道溃败,大水漫灌,田里庄稼颗粒无收,饥民满道。各村广欠田赋,无力缴纳。众多百姓无粮果腹,一时间民不聊生。他直接减免官粮,减轻百姓负担。亲往各地视察后,向朝廷力请赈恤。他一面组织赈济,一面劝民耕织,使百姓赖以度过灾荒。李代仁平日宽厚慷慨,常有旧日相熟的乡亲向他借钱借粮。遇到如此天灾,欠债人家更是走投无路。他不忍心再向大家索要以往亏欠,当着父老乡亲的面,把村民以前向他借钱粮的借据当众烧毁。他自言,岁厄如此,不忍相迫呀!他自家的田地同样受灾,但他免去了佃户当年的田租,并打开自家粮仓,取出粟谷赈灾。还在路边开设粥场,赈济四方往来的贫困饥饿灾民。受到帮助的民众感激涕零,对他的义举无不敬服。被迫外出的百姓也纷纷回乡。李代仁名声也因此愈广。
  洪灾过后,满目疮痍,治理水患成了当务之急。李代仁率工程人员踏勘灾区,查看河道地形。泛滥的河道为自然形成,因岁久壅塞,旱涝成灾,多年来常引发灾患。李代仁决定兴修水利,将患河改为利民之河。秋冬水枯之际,李代仁率领民工起早贪黑,对河道进行清淤、开凿、改道、疏浚,样样亲力亲为。沿河百姓群情振奋,自觉出工献料。水利兴修工程持续三年之久,河道整修之后,内蓄溪流,外疏洪水,灌溉良田,受益万亩。大大减少了自然灾害的侵蚀,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李代仁家乡在任12年,殚精竭虑,与民同忧共乐,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李母去世后,李代仁奉旨到外省为官。临行前,他将自家田地悉数分与佃农和贫寒人家,成为名扬乡里的“李大善人”。再度异乡就职上任,众百姓洒泪送别,依依不舍,送行队伍绵延数里,送了一程又一程。
  李代仁离开家乡后,又辗转各地做官,再未回过家乡。最后,虽逝于他乡,但李大人的为官功德、行善之举却长久地留在家乡人的心中。人们逐渐将他的家所在的村庄称为“李大人庄”。斗转星移,年代远去,李大人的故事还在乡间不断流传,李大人庄淳朴、善良的民风,也一代一代延续传承下来。
  (林沐)
  漫话萧太后运粮河
  历史上的京津冀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辽代萧太后的轶事与传说。一条自辽以来关系北方国计民生的漕河,即民间所谓的萧太后运粮河更是影响巨大、代代相传,至今已历千载。李大人庄村北依然流淌的青龙湾河与辽的萧太后运粮河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是,这条河自辽以来在正史中鲜有记述。直到明崇祯年间,
  刘侗等所著《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才首有提及:“(白云观)西南五六里为萧太后运粮河,泯然漶灭无问者。”其实,辽以后至元、明,大运河已全面贯通并形成了完整的漕运体系,而辽时仅限于北方的半壁江山,统治者为了向辽南京(今北京西城区一带)提供粮食和物资,因此修凿贯通这条河,京津冀三地的百姓在民间以萧太后来称名这条河并世代相传,足见萧太后作为一名统治者、政治家和传奇人物的良好口碑和巨大的影响力。
  箫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父亲名萧思温,是辽北府宰相。他对自己这个女儿十分看重。果然,燕燕长大后做了皇后、皇太后,协助儿子圣宗抗击宋朝,屡建奇勋。后来。她促成了与宋的“澶渊之盟”,使南北边界出现了近百年相对安定的局面。《辽史》“列传”中有载: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女,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唯后洁除,喜曰:“此女必成家!”帝即位,选为贵妃。寻册为皇后,生圣宗。
  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后与斜轸、德让参决大政……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辽自建国后先后设立“五京”:上京(今内蒙古赤峰林东镇)、中京(今内蒙古宁城)、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南京(今北京市)。为了解决南京的粮食物资供应,辽选择了河海兼运的方式,先从海上把东北一带的粮物运到渤海北塘河口,然后通过内河水路转运,辗转运到南京。这条水路即是民间所称的萧太后运粮河。因地域广及京津冀,有地方称为太后运粮河、萧后运粮河、萧太后河,也有简称为运粮河的,但其意相同。为了保障漕运之需,辽在东京、西京借木材之便设有船坞和造船管理机构,并在南京的香河县设有造船基地。
  辽时的武清境内太子务(又称太子坞)地处洼淀,运粮河又从这里经过,朝廷在这里设置了船坞,开凿运粮河将此地拓广加深,所挖泥土筑成高阜名“凤凰台”,又称“缑岭”,上建行宫别墅和寺庙,下为船坞和层叠的午桥。传箫太后曾亲临此地。明弘治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陕西提学副使、武清卫人孙清有《凤台春晓》一诗述及此事:
  邑南半舍古遗台,闻道当年有凤来。仰止若山临梵宇,高登如阜近僧斋。城边芳草随时长,路侧幽花逐景开。劳筑不知谁创始,一游一豫一舒怀。
  清康熙十年(1671)到武清任知县的广西全州人邓钦祯也有一首《凤台春晓》诗,告诉我们父老传说这里曾有凤来仪,说了这里的别墅、孤城、春楼、缑岭神仙(出家人)和纵横交错在水面上的船坞架桥:
  巍巍台址映春明,父老曾传集凤鸣。一骑晓云穿别墅,半蓑烟雨冷孤城。春楼萧史人何在,缑岭神仙韵自清。来往崎岖缘底事,悠然回首午桥横。
  “凤凰台”世传是因为萧太后的凤驾到过这里,父老相传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萧驾台”。武清这里南北多有辽的遗迹。像陈嘴的鱼儿里、王庆坨的苇淀,都是辽主捺钵渔猎的地方;黄花店的省抑宫和寺庙,那是辽皇家的宫苑;青坨的辽城,太子务的船坞,都与朝廷的事务相关。包括一些看似普通的村落,以河北屯一镇来说:河北屯,以在萧太后运粮河北岸命名;南、北口哨,因萧太后运粮河流经所设保护漕运的军事哨所命名;洞上三村,是因为此地乃萧太后存粮建囤之所;另外像王马街、前韩口、艾家庄、亢家庄、塔园等均为辽时开拓建村。这里的人多有浓浓的萧太后情结。
  各地的方史研究多为区划所囿,故此各说各话较多。如北京说萧太后运粮河只讲其主流自东南护城河东南流,到通州张家湾入凉水河就算“最终”了。通州则依据清康熙的《通州志》,说饮羊河即萧太后运粮河:“与牧羊台相近,在州城南,俗传苏子卿牧锹处,或云即萧太后运粮河。”另据清人震钧《天咫偶闻》所记,指十里河为萧太后运粮河:“八里庄之西二里,有河名十里河,又名萧太后运粮河。东岸有土城,闉都宛然,土人名萧太后城。”
  辽的海运粮物到达北塘是先经武清而香河,再潞县(通州)而南京(北京)的。河北香河一带大抵把北运河也称作萧太后运粮河的。《香河县志》曾刊载该县宣教寺村北残碑上有这样一首诗:
  避雨入观宣教寺,辽时初刻定光佛。
  夜闻寺北花壶古,萧后遗留镇运河。
  诗只是一般记实,但让我们知道这里原有辽时所塑定光佛,寺北有花壶古迹,那是萧太后留下保佑运粮河平安的镇物。这与武清可谓一脉相承。也难说,香河正是在辽会同年间才刚从武清分出去,此前千载,香河都属于武清,两县本属一家。
  武清的萧太后运粮河在辽时有3条:一条是由南、北洋码头分航,北行柴家铺,经赵家湾、西老口、西护路、南口哨、武洞上、河北屯、八间房、李大人庄、东王庄、良官屯、西王庄入北运河;另一条在鲫鱼淀分航,西行经曹子里、朱家码头、掘河等村从杨村入北运河;第三条是从物村分航,西北行经大南宫、太子务、新庄、吴堤、小海子、东柏等村镇直达南京南海子。由此可知,辽时北运河也成了运粮河的组成部分。
  官方文献清《畿辅通志》对武清境内的青龙湾引河(又名王家务引河,即今青龙湾减河)有记载:“王家务引河,旧名青龙湾引河。《长安客话》:香河县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县界入七里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今王家务引河即因其旧而更张之也。”
  这条青龙湾引河的大致走向曾是辽萧太后运粮河的重要一段,历经辽、金,年久淤平,只存故道。清雍正九年(1731)循旧迹开挖而成。此河北起香河县土门楼闸,流经香河、武清、宝坻、宁河,东南汇入蓟运河,至北塘入海,在武清境内53里,从下伍旗刘皮庄北入境,至崔黄口镇东粮窝村东出境。
  1973年开挖“引青入潮减河”,河流改道入潮白河,较旧时走向发生了改变。
  明、清人的笔记中出现有对当年萧太后运粮河的描绘:“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如果人们了解武清在辽以前地含香河、宝坻、宁河及海河以北的疆域,武清本是水乡泽国、境内的雍奴薮称雄东南数千载,那么对于这里曾经出现的北国江南的胜景,就不会那样莫名惊诧了。
  (王毅)
  宋辽代始建的地域村落
  武清地域的村落大都在元、明时期建村,而在李大人庄附近却早在宋辽代便留下了建村的印迹。据史料记载,其所属的河北屯镇内就有河北屯、石薄庄、冯庄、三里屯、南口哨、北口哨、武洞上、西洞上、后洞上、王马街、塔园、前韩口、亢家庄、艾家庄等14个村。
  河北屯村:李大人庄东南5公里的河北屯村(现为镇政府所在地)就出现在宋辽代的版图中。据《天津市武清地名录》记载:公元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萧太后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运粮大军经河流到此处,发现此地土地肥沃,水运便利,并在此设立军事哨所,军屯立村,因位于辽代运粮河(萧太后运粮河)北岸,故名河北屯至今。
  石薄庄:辽代有石姓、薄姓人家来此居住得名石庄、薄庄。1958年因两村距离较近,合并一村称石薄庄。
  冯庄:辽代有冯姓一家来此定居,故此得名冯庄。
  三里屯:辽代因村宅于绣针河古河道以北三里,得名三里屯。
  南口哨、北口哨村:距离李大人庄东北部9公里处的南口哨、北口哨村,传说尚属于宋辽代建成的村落。据曾经多年从事武清地名研究工作的张洪生所著《武清地名趣谈》一书记载:南口哨、北口哨村建村初期,因地处九河下梢之地,取名大口下梢村。辽代,自萧太后运粮河流经以来,为保护漕运曾在此处设立军事哨所,村民遂改称大口哨。至清朝光绪年间,因开挖青龙湾河,将旧河堵死。1947年以旧河故道为界分成两个村,此村位于旧河故道以南,称南口哨,故道以北的村称北口哨。
  武洞上、西洞上、后洞上:距离李大人庄东南6公里处的武洞上村,也属于宋辽时期建成的村落。此地北滨萧太后运粮河,是萧太后存粮囤积之所。最初,经管主事潘、蒋两家首先落户,成村后得名囤上村。后来,潘家修筑一座土城,村名俗呼“城里”。历经多年演变,“囤”谐音演变为“洞”,称洞上村。明朝永乐年间,部分居民西迁另建新村,称西洞上;后又有一部分居民迁往洞上村北重建新村,遂称后洞上。1947年,三村曾划归香河县。1958年,洞上三村划归武清管辖。
  王马街:辽代有王、马姓定居于此的村名。
  塔园:辽代因村宅建于一佛塔西侧,故称塔园。
  前韩口:辽代一韩姓人家来此居住,加之村宅建在萧太后运粮河堤决口处南侧,故称前韩口。
  亢家庄:辽代有亢姓人家来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为名。
  艾家庄:辽代有艾姓人家在此定居成村。以姓氏得村名。
  (艾闻)
  薄姓人家的兴衰往事
  家与国相连,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总会与国家的兴衰命运紧密相连。李大人庄村内的薄姓人家的兴旺与衰落,也留下了时代发展的印迹。
  一、薄姓家族
  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西北端的青龙湾河南岸的李大人庄,就是一个拥有六七百年历史的村落。其中薄姓是村里的大户人家。
  薄姓,在中华姓氏之中是一个稀少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64位。至新中国建立后的2014年5月统计,薄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及皖北等地为多,人口总数列全国第290位。据村内薄姓族人介绍说,薄姓人家,原来是个大户,薄家十个门,厚道薄家是根,传言是从山西过来的。薄姓人家在李大人庄,人口占全村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其家族辈分排列,过去按照“铁、万、玉、艳、德、廷,同、福、林、通、江”字排列。如今,这种辈分排序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无序可言。另据说,薄姓人家老宅原本在村东。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地域的拥挤,一些薄姓人家又选择了到村西头建设宅院。
  二、古宅史话
  如今,这里仍然保留着一处有3。0多年历史的薄姓富户人家的古民宅。古宅坐落在李大人庄的西部。这所宅院坐东朝西,与当地民房坐北朝南的建筑风格有些格格不入,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房子抢阴。有知情者说,过去村子里的建筑都是沿着村里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弯道而建。其住宅建筑风格与村内其它住宅的差异,也可能与原村内一条东南西北流向的小河有关。
  宅院门口是个青砖门楼,大门下有两个石礅,上面饰以盘龙、花草等吉祥图案,雕刻精美,形象逼真,极具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可惜,历经多年风吹雨淋,石礅均已破损,图案已不完整。走进门楼,里面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院内长着一棵年代久远的古松树。房屋为青砖、青瓦,古朴庄重。仔细观察,房子底层所设置的防潮层与众不同,是约10厘米左右厚的青石板,根基坚实牢固。过去在武清一般村民家里的住房防潮层,大都使用价格低廉的芦苇做材料,芦苇本身虽然具有防潮、防碱的性能,但容易腐烂和变质,因此减少房屋的寿命。由此可见,这座建筑之所以保存了300余年,是与用青石板做防潮层分不开的。此房屋布局结构是武清民间典型的“一明两暗”格局,有堂屋(外屋)和两个居室。屋内所使用的材料比较传统,有土炕、有锅台,尤其是房屋顶部上设有房柁,看上去既美观又坚实牢固。
  据说,这座古建筑的主人原是村里一个少有的乡绅大户、诗书人家。其后人大多生活在京津一带,还有不少人定居在海外,宅院长期由薄姓主人的亲属代管,现在早已无人居住。
  三、富户兴衰
  据村内老人们介绍,过去曾有一位叫薄万震(人称“八先生”)的人家,早年迁居北京,在京城开木厂、做建筑生意。由于善于经营,收入颇丰,积累了丰厚的家业、资产,成为京城屈指可数的富户人家。当年,其工人靠企业财大气粗之势,在北京大栅栏一带拉运木料,即使在马路上横着走,警察也不敢阻拦。多年来,附近的大良、河北屯镇在京津地区搞建筑,装修人员居多,成为地域特色产业之一。其原由应与薄姓富户在京城经营建筑、建材业有关。
  但是,薄姓富户人家在京也有与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相关的兴衰之痛。曾有过“十八杆烟枪没有抽倒薄家、十八个吸食鸦片的’白面鬼’却败了薄家”之说。新中国成立前,先是一批在京的薄姓富家子弟抽大烟、吸鸦片(俗称“白面儿”吸毒),不仅使一批薄姓家人祸及身体,还财钱散尽、企业倒闭,走上了败家之路。
  据传,薄姓过去也曾有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的美誉。薄姓人家过去曾有人在外地做过县长,但时间只有八天,后来村里人戏称为“薄八天”。民国八年(1919年),薄家还曾获得部分绅士、名流赠送的写有“德孚众望”的匾额。现今,仍有许多薄姓有识之士在国内外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李汉东)
  状元桥的传说
  村北不远的青龙湾河与李大人庄村内的小河一脉相连,村内涓涓流淌的小河上有一座乳白色汉白玉的“状元桥”。据说,如在这桥上走一走,
  就会沾上福气,获得人丁兴旺、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心想事成的鸿运。说起这座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呢。
  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南的一张姓富户公子,自幼聪颖好学,读书有过目不忘之功。父亲为他请的几任先生皆赞其才智超群,将来可成大业。果然,张公子弱冠之年后经过童试、乡试连连得中。
  这年冬天,张公子打点行装上路进京,准备参加次年的春闱会试。
  临行前,张老爷为儿子准备路上所用的银两和衣物用品,并让一个办事机灵名叫刘之的年轻仆人跟随照料。择日,主仆二人舟车北上,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但世事难料,平日里品性淳厚、衣食无忧、父母慈爱、一心读书的张公子,没有防备世间险恶、人心叵测的能力,而惨遭不测。
  随行的刘之虽头脑敏捷,办事麻利,但有个赌博的恶习。路上,每到一地落脚住下,他就趁着公子休息之时寻找赌场赌上一把,自是输多赢少。转眼主仆二人离家已经三个月,京城不日可到。那刘之到这时才猛然想到,所带的银两已经所剩不多,完全不够余日所用,但他仍赌心难收。这天傍晚,主仆到一处集镇店内住下,刘之安顿好张公子,便偷偷携了全部银两扎进店内赌场。结果,很快输个精光。刘之觉得再无法陪公子上路赶考,回去也无颜面对主家,只得丢下公子趁夜深人静一逃了之。
  第二天一早,张公子醒来久久不见随行的刘之,几经打听方知刘之输光银两后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张公子翻看行李果然银两全不见,不禁大吃一惊。无奈,身无分文的他只得独身一人,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继续艰难地赶往京城参加会试。自小养尊处优哪里经历得了这番磨难,没几日便一无所有潦倒不堪了。这天迷迷糊糊中,张公子迷失了方向来到一个村庄,走到一座破败的桥边时,已是头昏眼花,寸步难行,一个趔趄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张公子奄奄一息之际,村里一薄姓老翁外出拾柴,发现了桥边蜷缩晕倒的张公子,大吃一惊。走近呼唤几声不见回应,试探鼻息发现气若游丝,就急忙将其背回家中。这老翁夫妇虽然家境贫寒却是心地善良之人,老翁将张公子放在炕头儿上,盖上两重棉被后,忙命老伴儿烧水、煮粥。张公子在老夫妇的热炕上沉沉躺了两个时辰才缓上气来,守候在身边的老翁见此忙端来热水给他喝下。站在一旁的老伴儿也把早已煮好的粥,满满盛了一大碗端到了张公子的面前。张公子已多时不进水米,端起粥可谓狼吞虎咽,没了以往的斯文,喝完粥才想起感谢恩人,连声道谢并想起身,被老翁一把按住说,身子未好不要多礼。薄家夫妇俩见年轻人醒来十分高兴。老伴儿见他面红耳赤,摸摸额头直烫手,知是冻饿交加引起的风寒,让他快快躺下、盖上棉被,并在他额上放了凉手巾降温,要他有话明日再说。
  第二日天光大亮,公子才醒来,身上已轻松了许多。吃过早饭,张公子才将自己的身世和这一路经历向老夫妇一五一十道来。说道自己遭难险些命丧此地,幸得老人家相救,不免感激涕零,说着跪倒在地,向老两口磕头,被老翁连忙扶起。老两口听了张公子的遭遇唏嘘不已,忙说:“公子若不嫌弃,就在老朽家中住上一段时日,调养好身子再做打算。村舍虽然寒陋,但尚可吃饱穿暖。”张公子听了连连作揖致谢。又问老翁这村庄为何名,老翁笑呵呵地告诉他,本村叫“李大人庄”,虽叫“李大人庄”,却以薄姓人家居多。
  这薄姓老夫妇膝下本无儿无女,靠种田为生。见这年轻人谦恭有礼,面目和善,心里十分喜爱。从此,尽家中所有照料这个落难的公子,甚至杀掉下蛋的母鸡为其煮汤补养。不几日,村里的人们得知来了个落难举子,纷纷前来探望,有的送来自家儿郎的衣服,有的送肉,有的送菜,家境不甚宽裕的人家也你送来一碗米,他送来一捧豆,令张公子感动不已频频道谢。
  不消十日,张公子便恢复了健康,要继续赶路赴京。薄老夫妇竟有几多不舍,但知公子会试要紧不可再留。临行前,公子又扑通跪倒在地,说:“多亏二老相救,若不嫌弃请收下我为义子,日后也好报答一二。”薄老夫妇又惊又喜,边扶起公子边连声答应。热心的村民们听说张公子要走,也相继赶来送行。此处已离京城不远,村民们仍凑出一些散碎银两、干粮供张公子赶路之用。张公子推辞不掉,只得收下,洒泪告别义父义母和村民。心中暗想,日后若能取得功名,决不负村中众乡亲此番情义。
  张公子顺利到京后住进供本省举子安身的会馆。经会试、殿试,如愿得中状元,受到皇帝丰厚赏赐,授官翰林修撰。功成名就的张公子,京城安顿后对李大人庄救助自己的义父义母和村民念念不忘。这一日,曾经落魄的张公子头戴乌纱,身着官服,仪表堂堂,在众随从的陪同下,风风光光骑马来到李大人庄感谢恩人。
  一阵寒暄过后,新科状元将随身带来的礼品——分发给义父义母和村民们。接着,又来到险些丧命的桥边,手扶破旧桥栏感慨万千。命人将皇帝赏赐的银两交与村中乡老,嘱咐村人修建一座结实的新桥。一时间,村民振奋,拊掌称颂。张公子走后,乡老与村人很快便请来石匠采石建桥。当地百姓,献物出工,附近乡民也纷纷出力。薄老翁更是在现场日夜不舍,严督建造质量。历经几个月,石桥告竣,广通舟楫,四方称便。此桥被百姓称为“状元桥”。
  状元桥落成后,不但便利了两岸行人,还成为村中一景,十里八乡的百姓前来观看,更有学子专程来桥上走一走,摸摸,以期沾沾状元的福气,更给自己带来一份从容和自信。
  状元桥下,青龙湾清澈的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也福泽着从这座桥上走过的一代代学子。仅就近代而言状元桥周边地区更是名人辈出。他们从这里走出,在文化、科学、军事、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学大师张中行的家是距此几公里远石薄庄村。著名表演艺术家杨立新的家在村东几公里的杨家街。著名书法大家刘炳森的家则在近邻大良镇海子洼村。张中行和刘炳森都居住在北京,刘炳森先生出版专著就由乡友张中行先生作序。张中行与刘炳森两位大师在一起时常常回忆家乡,怀念家乡的河,家乡的桥,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也不免提起这“状元桥”的传说。村中也人才辈出,出了一大批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远去的年代,似乎早已把古老的状元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李大人庄人缱绻在历史回廊里的记忆从未散去。状元桥的传奇故事、美好的寓意和崇文向善的村风,将永远流传在这片土地上。
  (林沐)
  村中那座关帝庙
  如今,说起村中那座关帝庙,什么年代建的,发生过哪些故事?村中的中青年没有记忆,只有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时常提起,说起来津津乐道。
  据史料记载,关帝庙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他为人仗义、英勇善战、忠诚于君主、为国捐躯。关羽去世后,历朝历代对其多有褒封,宋、元、明、清时期,对“武圣”关公虔诚崇拜的人遍及中华大地。关公被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敬仰缅怀纪念关羽的庙宇遍布全国。清代中叶,仅京城之内,拜祀关公的庙宇,便多达百余座。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总数超过3万座。其中,以日本和马来西亚居多,总数达千座之多。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
  明清时期的武清,也曾有过“无庙不成村”之说。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祭拜孔子和关公成为中国社会传统的普遍文化现象,李大人庄关帝庙的始建年代也应于此。原关帝庙占地约5亩,有大殿三间,并有后殿、耳房等,院中植有槐树。新中国建成后,关帝庙曾做过村小学校之用。眼下,村中关帝庙原貌没有保留,周边也只留下一些残墙断壁,古槐尚在。但关帝庙给村上人留下的历史文化、正义果敢的偶像、淳朴善良的民俗民风,还没有间断,代代传承。据村上老人们回忆,早年间村中信奉关公的人很多,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香火不断。
  英雄远去,精神长在,影响巨大。多少年来,关公正义凛然的民族气质,忠厚仁义的品格,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精神,在李大人庄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村中发生的桩桩往事,也得到了印证。从明清时代的李大善人,到新中国建立前解放战争中40名村民为解放全中国共赴战场的壮举。从战争年代7位烈士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到参加抗美援朝、西沙保卫战、对越反击战的英勇气概,无不体现着“关公”之魂在村中的精神传承与发扬光大。
  此外,村偏西有庵堂5间,有尼姑在此修行,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电磨房。位于刘怀庄与村东之间,还有一所俗称和尚庙的佛寺,寺内有小塔林,一大七小。
  (方欣)
  古槐花开香满村
  村中有棵180多年树龄的古槐,树干足有几搂粗壮,高20多米,树冠覆盖面积达数百平方米。每到花开季节,槐花香味四溢,几乎整个村子都能闻到古槐清新自然的淡淡花香。
  古槐是生灵,见证着小村发展的历史,记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经历,述说着村中古往今来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古槐坐落在原关帝庙内。哪一年栽植?植树人是谁?已无准确记载。春绿、夏花、秋落叶,四季更迭,一年又一年。它知冷暖、懂阴晴,每到雨季,树干、枝叶总有个灵性,给人们做出阴雨即将来临的“天气预报”。古槐旁的古庙曾一度作为村小学校,每到盛夏,孩子们下课、放学,古槐下就成了孩子们乘凉、游戏的好去处。
  据说,古槐还有“功臣树”的故事。1947年秋的一天,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和几名土改工作队员在古树旁的关帝庙里开会。附近的“还乡团”得知后,立即带上枪支弹药,悄悄溜进村里古庙附近,准备抓捕村干部和土改工作队员。面对荷枪实弹的“还乡团”,村党支部书记一面让土改工作队员从后门迅速转移,一面与敌人周旋掩护土改队员撤退。看到土改工作队员安全转移后,村支书灵机一动,爬到古槐茂密枝叶处躲藏。“还乡团”赶到后,破门而人,却不见了村干部和土改工作队员的踪影,只得败兴而归。就这样,古槐也让村党支部书记躲过了一劫。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也不知道是何人,竟为古树编了顺口溜在村中传播:“学生摸一摸古树,学习天天有进步;农民摸一摸古树,风调雨顺粮满库;买卖人摸一摸古树,从此走上富裕路;外来人摸一摸古树,今后不用去药铺。”
  前些年,一个从京城来的“土豪”,要以百万元的高价买走这棵古槐。村干部说:“古树是我们村上传家宝,你就是给一个亿也不卖。”
  (陈雪)
  青龙湖的神话
  在李大人庄村内有一汪湖水,人称“青龙湖”。倘若乘飞机从空中向下俯瞰村中的“青龙湖”形状,如同一条卧龙蜿蜒曲转于村中。说到这“青龙湖”,还有个神话传说呢。
  据说,天宫中掌管天地间行雨大权的是龙。而掌管李大人庄地域行雨权力的是一条整天吃喝玩乐、醉意醺醺、不务正业的黑龙。黑龙每天在宫中饮酒作乐,时常酒醉后多日忘了行雨,酿成地方久旱无雨、大面积粮田、蔬菜果园干枯减收。有时,黑龙醒来行雨又忘了叫停,带来洪涝之灾。旱涝又造成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各路神仙纷纷到天宫为百姓请命告状,玉帝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黑龙召回天宫,将其发落到东北一条江河之中做劳役。从此,东北有了一条“黑龙江”之说。
  黑龙被贬后,天宫又派来青龙到李大人庄地域掌管行雨之事。青龙到任后,解民情、随民意,尽职尽责。旱了,及时行雨,普灌干渴大地粮田、蔬菜瓜果园田。涝了,就引雨水入青龙湾河排水患于大海之中。青龙的到来,从此风调雨顺,让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据传,那时的青龙,每天忙于各地体察民情、行雨治水,晚上就住进李大人庄村内的河流内。久而久之,李大人庄村内的小河就有了“青龙湖”之称。(陈雪)
  神奇古井变迁记
  李大人庄村头,一个鸭蛋形水塘里,碧绿的荷叶围满四周,亭亭玉立的荷花,向游人展示着艳丽的身姿。紧挨水塘的东侧,一座古朴的亭子下,保护着一眼古井。井口上立着一个不知使用了多少年代的辘辘,瘢痕累累,缠绕着几圈井绳,铁摇把锈蚀严重,向游人展示着岁月的沧桑。
  古井始建年代不详,口小肚大烟筒形,四壁甃以青砖,年代的久远,青砖早已改变了原貌,满布着黑绿色的苔藓,映衬得水面亦呈墨绿色,距地面约有四五米深浅。当地老人讲,这里的水井一般都是这个深度,再往深处打,进入流沙层,不但给甃砖增加难度,而且会影响水井的使用寿命。
  关于水井,村里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老人讲,早先村中有座姑子庙,坐落在一棵大槐树的旁边,始建明末清初年间,青砖灰瓦,为当时村里唯一一座砖木结构建筑,两个外地小尼姑常年在这里住持,靠四处化缘和地方大户人家施舍解决一年四季的吃穿用度。可是吃用水问题却要两小尼姑自行解决,身小力单,哪里挑得起两只沉重水桶,只得用扁担抬,两人抬一只大木桶,又好脸面,怕被乡民瞅见耻笑,所以总是早早地起来,一前一后抬起水桶,顶着星星月亮出门。那时村里能够食用的甜水井只有一眼,而且远在二里开外的河堤下,一去一回,快走也要用去一炷香的时间,虽然起个大早,抬水到家天也即将放亮了,有时也就难免会遇见那些早起去水井挑水的乡民,瞧风景似的瞅着两小尼姑扭动着纤细腰肢,一前一后袅袅娜娜走步,并在背后指指点点引以为笑。为了免去被人瞅见,两尼姑便尽量早起以避开众人的眼目。
  这天两个人起得更早些,那时又没有钟表,计算时间看月光,瞅星星。月圆之夜,又有众多星星在天上眨着醉眼,通往河堤下井台的小路,如同铺上了一层银粉,亮似白昼。两小尼姑踏着和缓的月色,抬起水桶款款地往前迈步,还没来到井台,其中一个吃惊地发现井台上有人,一个银须飘然的驼背老者。近了才看清,驼背老者须发皆白,瘦削的面颊如同老树皮样沟壑纵横,布满沧桑。老者单手握住一根细小竹棍,如同钓鱼样将菌麻叶做成的水袋慢悠悠挑出井口,双手捧起,仰起脸颊,大口大口喝下肚去,惬意地喘口大气,拍拍肚皮,畅快地说道:“好甜的水,好甜!”尼姑中的一个想到抬水的艰难,接茬道:“水再甜,无奈离家远,二里多地呢,抬到家,剩的没有洒的多。”老者举目打量了一下两尼姑,瘦弱的身体,小小的年纪,动了怜悯之心,开口道:“想近便些?容易得很。”两小尼姑头摇得拨浪鼓一样,哪里相信,又见老者仙风道骨,料知并非村野凡夫,便用激将法对老者道:“不信您老人家能把水井挪移到我们的小庙院里去。”老者哈哈一笑说:“这个呀,太容易了,举手之劳。”就见他用小竹棍围着井口画了个圆圈,道一声:“跟我走吧。”竟将整个水井从地下拔起,身子一弓背在背上,轻松得如同背起一筐干柴。让两个小尼姑前面带路。两尼姑全沉浸在意想不到的高兴和新奇里,不相信自己眼睛似的,往前走几步回头看看身背水井的老者,这样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把时间耽误了,还没进村,庄子里的公鸡打鸣了。老者一闻鸡鸣声,顿时慌了手脚,连说:“不行,不行,天将放亮,我该回去了!不然要受处罚的。”说着,就见一阵风起,平地卷起一片烟尘,人影不见了。在两个小尼姑的脚下出现了一眼水井,与河堤下的一个模样。水井离小庙有百十丈左右,虽然未能完全如愿,将水井迁移至庙内,但比起二里地开外的河堤下,毕竟近便多了。
  此后,李大人庄的乡民,吃水便不用再多跑路了,更为新奇的是,自打有了这眼甜水井,方围左近的地下水也全都改变了水质,由咸变甜了,随便打一眼就可饮用。一时间,村里的吃水井竟增加了几眼,而田里浇地用的水井,最多时竟达数十眼。多年来,在村民生活用水、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丰产丰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说,喝了村中那眼古井水还有健身增寿的作用。问起村上耄耋老人、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他们纷纷说和喝这古井水有关。更有甚者传言,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这里,还喝过古井的水,称水清新自然、甜味可口。还口谕此井为“长寿井”,命地方官员加以保护。然而,这一传说并无记载,无据可查。
  (何加阳)
  村党政组织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后,李大人庄的村级党、政组织,是在河北省与天津市行政区域管辖不断更迭的情况下,不断建设发展的。
  一、管辖区域变化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路南武清县全境解放,路北武清地区,北运河东及河西务以北,北运河西大沙河至高村一带村庄,为武宝宁(武清、宝坻、宁河),香武宝(香河、武清、宝坻),三通香(三河、通县、香河)联合县武清武工队开辟的游击区。
  1945年12月,中共冀东区委员会和行署决定在路北武清地区单独建立武清县,李大人庄则由第十八地委组成路北中共武清县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管辖。
  1946年1月,接收武宝宁、香武宝、三通香联合县武清武工队开辟的地区。1946年3月,路北中共武清县工作委员会扩建为路北中共武清县委员会。当时李大人庄隶属于香武宝联合县第三区,区址在与附近青龙湾隔河相望的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路北中共武清县工作委员会和武清县委建立后,领导群众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运动和群众性的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斗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同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1946年7月29日,国民党军勾结侵华美军制造“安平事件”,国民党急调九十二军进攻香河解放区,国民党武清县自卫总队也乘机侵扰路北武清县解放区,村级党政组织也遭到了破坏、工作停滞。
  194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东军区十四军分区主力部队,在武清军民配合下,开展武清战役,一举消灭掉大部侵入我解放区的敌人,溃不成军的敌人余部,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村级政权又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1948年春,李大人庄以及附近的河北屯、杨家场、张辛庄、桐高村等36村划归武清县第十一区,区址在河北屯村。
  同年十月,区划再次变更,李大人庄村划归香河县第七区,区址在刘宋镇。
  1958年9月,李大人庄村划归河北省武清县管辖。同时划归的还有:罗庄、刘皮庄、刘辛庄、朱庄、前段子庄、段庄、褚庄、神机马房、马神庙、柴庄、李胡庄、丁庄、东王庄、刘怀庄、桐高村、张辛庄、杨家场、艾庄子、亢庄子、三里屯、肖赶庄(肖庄、赶庄)、裴庄、石薄庄(石庄、薄庄)、冯庄、河北屯、马庄、小黄庄、九池元、后洞上、洞上、小杨庄、小崔庄、李辛庄、韩家口共36村。
  1958年10月,河北省武清县与安次县合并称武清县。
  1978年8月,河北省武清县与宝坻、蓟县、宁河、静海五县划归天津市,李大人庄隶属天津市武清县管辖。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市武清县撤县建区,李大人庄隶属于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管辖。
  二、村党政组织
  1942年秋,村党小组建立。当时,抗日时期的河北屯还有日伪警察分驻所,日伪警备队。李尚武,鲁夫(杨殿臣)等地下党组织来河北屯一带发展党员。当时有关顺、才万玉、徐和、杨军、李坤、李元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大人庄建立了党小组。成员:才万玉、吴顺、徐和、杨军等。到此开辟根据地指导工作的还有上级领导:王士林、向荣、坤刚、铁华、宋大军、杜景兴等。同时建立党组织的村还有:杨家场、张辛庄、桐高村、李大人庄、艾家庄、亢家庄、三里屯、肖赶庄、冯庄、石薄庄、小黄庄、李各庄、九池元、小杨庄、西洞上、后洞上、李辛庄、王马街、小崔庄。
  1945年,村政权建立。当时,河北屯还有日伪大边乡,办公地址在河北屯火神庙。清明节前后,区长宋大军建立了河北屯村政权村公所,村长徐和、副村长杨军、杨俊德。建立政权的村还有:杨家场、张辛庄、桐高村、李大人庄、艾家庄、亢家庄、三里屯、肖赶庄、冯庄、石薄庄、小黄庄、李各庄、九池元、小杨庄、西洞上、后洞上、李辛庄、王马街、小崔庄。
  是年,河北屯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分区部队来到河北屯,武宏率部歼灭了警察分驻所、日伪警备队和柳小五一分中队,宣布河北屯解放。
  1948年,中国共产党李大人庄村党支部建立。
  至今(2021年),村党支部更换九届,历时73年。
  三、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及任期时间
  第一任:刘树林(1948年——1952年)
  第二任:黄贵(1953年——1966年)
  第三任:于昆(1967年2月——1967年10月)
  第四任:薄德林(1968年——1974年)
  第五任:黄德贵(1975年——1986年)
  第六任:芦振义(1987年——1995年)
  第七任:孙国喜(1996年——2010年)
  第八任:于学军(2011年——2012年)
  第九任:薄秋锋(2012年——)
  (杨振关)
  四十村民共赴全国解放战场
  李大人庄是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炮声隆隆的解放战争打响之际,李大人庄竟有40名青壮年同时参军入伍,做出了共赴解放全国战场的雄壮之举。
  1946年,在壮大冀中、冀东八路军,扩大武工队,开辟根据地的同时,广泛开展了扩军征兵运动,为解放全中国积蓄力量,做好准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解放区政府召开动员大会,统一干部认识,启发群众觉悟,充分发挥各种团体,尤其是村武委会、抗联会、贫协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以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吸引青壮年踊跃参军。此次扩军运动,李大人庄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夫、村干部率先报名、青壮年争先参军的动人场面。一个只有上百户的村庄,同时有40人光荣参军入伍,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家家都有人拿起武器杀敌报国。
  时至今日,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了,然而,为了解放全中国40名青壮年共赴战场的事迹,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名字,永远深深地记在了每个村民的心里。据村里老人们回忆,当年应征参军入伍的青壮年的名字分别是:潘钊、潘忠、薄德福、薄德才、薄德海、薄德忠、薄德全、薄德士、薄雁利、薄延相、白启龙、王永信、王永树、王德胜、石芹、徐广田、梁万福、丰永祥、孙发、孙文芳、孙元礼、孙元鹏、孙文启、尚永清、刘德福、李学增、李瑞芳、李瑞生、黄德明、杨润清、杨守山、杜长卿、时保才、燕启凤、夏友发……
  这些青壮年参军后,大都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部队。不久,这支部队就以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之势,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据有关部门记载,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李大人庄一起参军参战的40人中,有6人为全中国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一人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这些英烈的名字分别是:时保才、杨守山、李瑞生、潘忠、黄德明、燕启凤、夏友发。他们的名字将永记在共和国英烈的光辉史册里,也深深记在了李大人庄村民们的心里。
  (杨振关)
  英勇保护土改干部的少年张安庆
  解放战争时期,少年张安庆誓死保护土改干部的事迹,至今被传为佳话。
  1945年,李大人庄一带虽然宣布解放,但尚属敌我双方割据地区。1946年7月29日,国民党军勾结美军制造了“安平事件”,乘机进攻我解放区。当地党政组织随之遭到了破坏,开展的土改工作也陷入停滞状态。
  一天,驻守在李大人庄附近的一队国民党驻军得知,有土改工作队在村里召开商议发动群众恢复土改的会议,很快包围了整个村庄。经过一番搜查,敌人没有抓到开会的土改工作队员,仍不甘心撤退。就把村里百姓集中到村关帝庙旁的一个坑塘边,询问土改干部隐藏的开会地点。村民们虽然知道土改工作队员开会的地点,却无一人说出。这时,敌军中有个当官模样儿的人发现人群中有一个年龄十来岁叫张安庆的孩子,满以为孩子幼小,会说出土改干部的下落,就把孩子拉出人群,连着问了几遍,张安庆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敌人见孩子不说,就命人上前拳打脚踢,甚至用枪托拍打,直打得张安庆遍体鳞伤、鲜血直流,可他还是紧咬牙关,回答“不知道”。敌人见连个十来岁的孩子也问不出土改干部隐藏的开会地点,只得败兴离去。敌人走后,乡亲们把受伤的张安庆抱回家,赶忙为他洗去身上的血污,敷上药。有人心疼地问张安庆为啥不说出土改干部开会的地点?张安庆回答说:“土改工作队是咱们的恩人,就是打死我也要保住他们。”
  (方兴)
  武工队里牺牲的小英雄潘忠
  战争年代的李大人庄村,有一个小英雄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年仅17岁的小英雄潘忠。
  1946年,李大人庄成为解放区。村民们分得了土地,分得了房屋,过上了新生活。但是,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刚刚打响。为了全国的解放,党和新建立的地方政权号召村上青壮年入伍当兵上战场,杀敌立功,建立新中国。村上一对兄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同日报名参军的事儿传为佳话。这对兄弟,哥哥的名字叫潘钊,弟弟的名字叫潘忠。哥哥如愿以偿,被编入正规部队奔赴战场。弟弟潘忠因不满十八岁,留在了地方,在香河县(当时李大人庄村隶属香河县管辖)所属的武工队当了一名武工队队员。
  潘忠成为武工队员,这时附近驻扎着国民党的第九十二军,日本投降后留下来的匪军也躲在明碉暗堡里负隅顽抗威胁着地方的安全,还有还乡团、土匪昼伏夜出地伤及百姓。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武工队着便装,不暴露身份。一次,潘忠等几个武工队队员,化装成给敌人修建碉堡的民工,混进戒备森严的炮楼。潘忠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战斗,没经验。他的紧张,让炮楼里值勤的匪军产生了怀疑,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领,问道:“你从哪儿来的,是不是八路军?”潘忠正不知如何回答,一旁的武工队小队长说肘迟那时快,嗖地从腰间抽出手枪,顶住匪军腰眼,低声喝道:“少废话,你若敢出声,我一枪毙了你!”吓得那个匪军立刻成了哑巴。那次,他们没放一枪,成功地端掉了敌人炮楼,缴获了一挺机关枪,二十几杆大枪,还有一门小钢炮,二十几名匪军也都乖乖地做了俘虏。
  1947年的深秋,国民党第九十二军进犯香河。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香武宝(香河、武清、宝坻)联合县政府被迫转移到偏僻地带,武工队的活动也多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打麻雀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这一天,潘忠与小队长去执行一项任务,他俩化装成进城卖柴的农民,潘忠挑着一担干树枝,小队长挑着两捆苇草。两人来到桐高村,还没进村,就见从村里冲出一队国民党军,后面还跟着一群伙混还乡团,敌人也发现了他俩,虎视眈眈迎面走来。小队长一见不好,要潘忠顺着一条渠沟往东快跑。潘忠问:“你呢?”小队长说:“甭管我,我把敌人引走。”说着从草捆里抽出手枪,朝迎面而来的敌人“砰砰”就是两枪。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正要举枪还击,目标不见了。一个被打断了一条腿的敌人痛得一手捂着断腿,一手指着一个方向说:“往那边跑去了!”敌人黄蜂似的扑了过去。
  已经脱离危险的潘忠哪里忍心小队长受困,他要把敌人引过来,于是从腰间掏出手榴弹,朝敌人的背后甩了过去,“轰”的一声,手榴弹在敌人群里开了花。就听一阵乱嚷:“八路军在那边,那边!”潘忠放开腿,朝附近的一个村庄跑了过去。
  敌人包围了村庄,将村民轰赶到一片大空场,要村民指认谁是八路,老百姓异口同声,指着一条小胡同说,扔手榴弹的小八路进村后又从那里跑没了踪影。敌人哪里肯信,可又束手无策。有个被释放掉的匪军,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九十二军的一员,他从人群里认出了潘忠,言之凿凿地对头目谄媚道:“他就是八路!”
  潘忠被捕了。敌人要潘忠交出他们此行的目的,交出武工队在哪里,交出他的小队长。皮鞭蘸凉水,坐老虎凳,严刑拷打,潘忠回答的就是三个字:“不知道。”敌人见从潘忠嘴里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气怒之下,将他拉到一个水坑旁枪杀了。牺牲时,他年仅17岁。
  (何加阳)
  救战友壮烈牺牲的时宝才
  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有一名为救战友而英勇献身的壮士,他就李大人庄村的时宝才。
  时宝才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三团的战士。1948年9月16日,辽沈战役中,锦州战役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对据守辽宁省锦州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战斗异常激烈。时保才所在的第十二师三团,承担着包围锦州外围义县的任务,在与敌人争夺一处高地的战斗中,时保才不幸左腿中弹,腿肚子被打穿,鲜血滚滚流淌,卫生员急忙赶来要给他包扎。眼看战友们生龙活虎地在战地冲杀,立功心切的他哪里顾及伤口的疼痛,没等卫生员打开药包,起身跳出战壕,与战友们一道冲入敌人阵地。
  9月29日,第四纵队十二师参加攻克兴城的战斗,时保才所在的班,奉命拔掉前面200米开外的一个敌人碉堡。碉堡里驻守着一个排的兵力,两层楼高的钢筋水泥建筑,四周的枪眼里,轻机枪、重机枪突突地喷吐着火舌,战士们的几次冲锋都被打了下来,伤亡一次次增多。最后一次,时保才与四名战友,身背炸药包,抬起一张小方桌,方桌上围着三张浸了水的厚棉被,每人抱住一根桌腿,在机枪掩护下一步步往敌人的碉堡移动。碉堡里的敌人发现后对准目标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浸了水的厚棉被枪弹打不透,然而小方桌在敌人的强大火力下却难以承受,有几次险些被掀翻。危急关头,战友们咖里还考虑到个人生死,时保才与另一名战友,索性将棉被掀开一条缝隙,咬开手榴弹的保险盖甩了过去,“轰轰”两声巨响,在一阵硝烟中,小方桌移到敌人的碉堡下,选好合适位置后,拉断导火索,四个炸药包同时起爆,一声巨响,敌人视为固若金汤的碉堡炸掉了,里面顽抗的整排敌人全被送上西天见了阎王。
  1948年10月7日,攻打锦州城的战斗打响。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时保才和战友们,一个个小老虎一样冲锋在前,云梯架在敌人据守的城墙下,战士们一次次爬上去,又被上面的敌人一次次打下来。伤亡在不断增加,看到战友们一个个倒下,打红了眼的时保才恨不得身生双翅,飞到城墙上,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从腰间拔出手榴弹,奋力甩了上去,在爆炸声中,城墙上的敌人乱作一团。接着,他又将倒下的云梯扶起架好,一手握枪,噔噔噔爬了上去,一梭子弹过去,将正要举枪还击的敌人打了下去。战友们也都冲了上来,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血肉横飞。缺口打开了,城上的敌人溃败下去,战士们乘胜追击,喊杀声响成一片。
  巷战开始了,每一条小街,每一个胡同都有战斗,敌人龟缩在坚固的暗堡里,凭借着工事的优势,负隅顽抗。冲在前面,肩负着爆破任务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了,时保才从一个倒下的战友身上捡起炸药包,在火力掩护下,继续向前,就要接近敌人暗堡时,一枚手榴弹从敌人暗堡里飞出,在时保才身前滚了两滚,引线嗞嗞地喷射着恐怖的火花,眼看就要爆炸,时保才眼疾手快,飞身跳起,一把抓住喷火的手榴弹,甩向敌人暗堡。爆炸声中,他夹起炸药包,飞快地向暗堡冲了上去,将炸药包塞进敌人喷吐着火舌的机枪的暗堡里。敌人的据点被端掉了。战友们乘胜追击,越战越勇,敌人躲在越来越小的包围圈里,东蹿西突,乱成了一团。
  就在战友们一路冲锋陷阵,打得正猛时刻,忽然,时宝才觉得有个飞行物从头顶掠过,扭身一看,是敌人甩来个四十八瓣手雷,已落在身侧的战友脚旁,想给战友提醒已来不及了。就在手雷落地的一瞬间,时保才跑到战友身前,他奋不顾身地抓住手雷,想甩向敌阵,可惜没容出手,手雷爆炸了,为保护战友,时保才在锦州战役胜利的前夕英勇牺牲。
  (杨振关)
  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杨守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有一名敢打硬拼,英勇善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李大人庄人。他就是保和平、为祖国、保家乡、血洒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杨守山。
  在抗美援朝大规模的几次战役中,杨守山先后经历了飞虎山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他出生入死,杀敌立功,壮烈牺牲。
  飞虎山战役,是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1951年11月4日,我志愿军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经过浴血奋战占领了飞虎山。杨守山所在的三连,在炮火支援下,攻克了飞虎山右侧的一个小山头,利用敌人的工事,打退了多于我数倍的南朝鲜军一次又一次凶猛的反扑。敌人多次攻上山头,前面的打下去,后面的又潮水般涌上来。战地上,我志愿军伤亡在不断增加,战士们全将生死置之度外,跳出工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厮杀之中的杨守山,身上多处负伤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字:杀!杀死一个够本,杀死两个赚一个,直杀得敌人狼狈逃窜,屁滚尿流溃退下去。敌人再次发起猛攻,密集的炮火炸得小山头没有一块净土,三连最后仅剩下八名战七,而且全都挂彩受伤。然而,就是这八位战士,在小山头上阻击了敌人的数次进攻,让战旗始终在阵地上高高飘扬。这次战役,整整持续了五天五夜,我防守部队承受着南朝鲜第七师和美军联合部队的立体攻击,在毫无防空力量支援的情况下承受了80余架美机及大炮的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肉搏战,歼敌1800余人。直到11月8日,部队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
  1952年4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美军向上甘岭地区志愿军第十五军防守的阵地发起进攻,战役历时43天,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围绕两个高地表面阵地展开激烈争夺。美军依仗军事上的优势,天上飞机炸,地上炮火轰,对我军阵地展开猛烈攻击。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杨守山所在的部队阵地山头被削平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成一片焦土。第二阶段,表面阵地为美军占领,志愿军与敌人展开坑道战。为阻断我军后援,敌人集中猛烈炮火,轰炸我军后方补给线,供给前方将士们的食品绝大部分在运送的途中被敌人的炮火吞没。坑道里的战士们没有粮食,没水喝,忍受着难熬的饥渴与敌人奋勇拼搏。战士们从俘获的南朝鲜兵嘴里得知附近有条小溪,如获至宝。却不料小溪被敌人严密封锁,几次派人取水都有去无回。杨守山和他的班长还有几名战士再次出发,他们身上背着水壶、汽油桶改装成的水桶,还没到小溪边,就有两名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中倒下了,杨守山身背的水桶,也被炸弹洞穿,里面滴水不剩,只有怀抱着的小水壶,完好无损,战士们轮流润润干渴的嗓子,谁也不舍得痛快地喝一口。第三阶段志愿军发起决定性反击,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迫使敌人停止进攻。
  在金城战役中,杨守山所在的连队,配合工兵部队担负架设桥梁的任务。
  1953年6月,正当参战各方准备签字实现停战时,6月18日凌晨,发生了李承晚蓄意破坏谈判协议的事件,派兵偷袭我方阵地。为保证朝鲜停战后形势的稳定,我军决定再打一仗,选定了金城以南南朝鲜军的阵地作为攻击目标。南朝鲜军在金刚川河流沿线布置重兵据守,美军派飞机炸毁原金刚川河上的所有桥梁,以阻止我军南进。架设桥梁,确保志愿军大部队顺利通过,已成为夺取金城战役全面胜利的关键。为此,杨守山和他的战友们日夜奋战,白天在水里打桩,敌机飞来,他们就把头埋在水中,掩护自己,迷惑敌人。晚上日落后,他们又以最快的速度在木桩上铺设木板,待天将亮大部队通过后又将木板拆除,用以麻痹敌机,给敌人以金刚川上的桥梁还在修建中的错觉,从而减少轰炸的次数。战士们还架设了水中桥,桥板距离水面半尺深,敌机白天发现不了,我志愿军晚上却畅行无阻。金城之战,至7月27日结束。志愿军共消灭敌人5.3万人,巩固占领阵地160余平方公里。在这次战役中,杨守山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抗美援朝的壮烈赞歌。
  (杨振关)

知识出处

李大人庄轶事

《李大人庄轶事》

出版者: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新村漫游、古村史话、乡风民俗、乡贤名人、地域名吃、旅游链接等六部分,记录了李大人庄的古今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大人庄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