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津门名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93
颗粒名称:
津门名吃
分类号:
TS972.14
页数:
28
页码:
281-3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南蔡村镇津门名吃的情况。其中包括津门三绝、白记饺子、果仁张、崩豆张、王致和与臭豆腐传奇、天津茶汤、杨村糕干、贴饽饽熬小鱼、煎饼馃子、素卷圈等。
关键词:
南蔡村镇
津门名吃
内容
说起南蔡村镇的饮食文化,同大运河一样年代久远、底蕴深厚、名吃多多。它既有京津两大都市的传统特征,也融入了大运河从南到北的风味特点。现将在南蔡村镇能品味到的津门和镇内传统的部分名吃介绍如下。
津门三绝
说起天津的饮食文化,狗不理包子、桂发祥(十八街)的大麻花、耳朵眼炸糕堪称“津门三绝”,这一美誉名扬世界。
津门三绝之一:狗不理包子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游者的遗憾。刚出屉的热气腾腾爽眼舒心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狗不理包子好吃关键在于选料、配放、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是有一定的绝招儿,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已有百余年历史,店主叫高贵有,他的乳名“狗子”。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
其名。他的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卖包子忙的顾不上与顾客说话,人们取笑他:“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日久天长,喊顺了嘴。包子出名了,高贵有的大名反倒被忘记了。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许多国家都已经“输入”了“狗不理”。
附:
“狗不理”传奇
天津人有句俗谚叫“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就等于到北京没登上八达岭长城”。“狗不理”包子,不仅是天津,也是全国闻名的传统风味小吃。而这闻名中外的“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就是武清人。说到它的来历,这里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传说,清朝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下朱庄村有个名叫高贵有的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狗子长到十四岁那年,父亲托人把他带到天津去学徒,当了一家刘姓蒸食铺的小伙计。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别看狗子他人小,却十分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像,一学就会,店里的师傅们都很喜欢他。店主便责专人教他专做包子。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手好活,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又快,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有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并取了个雅致的牌号叫“德聚号”。由于高贵有手艺好,做事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们都前来吃包子,一时生意特别红火,以致都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一天,高贵有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经营新点子:他在店内桌上搁一个大铜罐,人们只需往里面扔大铜钱,他就按听到的响声给包子,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做“狗不理包子”,而高贵有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日久天长,都叫他“狗不理”。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有一天,几位外埠客人专程来品尝“狗不理”包子,一进门就问:“老板,这儿是‘狗不理’吗?”高贵有听后,不急不恼,一指门上的牌匾示意来人:咱这儿有招牌。客人们一看,是“德聚号”,不是“狗不理”,转身出门,找了一圈,一询问,才知道“德聚号”就是“狗不理”,就又转回,对高贵有说道:“人说这就是‘狗不理’呀?”高贵有哭笑不得,看来这个绰号是怎么也抹不掉了,现在连外埠人也知道了,没有办法,只好任人家叫去吧。就这样,“狗不理”的名号越传越广,“狗不理”包子也越来越被人们喜欢。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狗子去世后,他的儿子子承父业,此后又经营了20多年。和很多传统品牌一样,“狗不理”靠的是家族传承。但是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1947年,它的经营中断了。1956年,新中国政府恢复了“狗不理包子”这一品牌,巧合的是,第一任店经理也是武清人,老师傅还在,独特的技艺还在,“狗不理”从此走向了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且越开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兴隆。他们还接待过一批又一批国外旅游者。西哈努克亲王到天津时还特地约请“狗不理”包子铺的厨师到他的住地,为他制作“狗不理”包子,并且按照这家包子铺的传统吃法,吃了稀饭和酱菜。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他任前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也曾慕名来天津品尝“狗不理”包子。
时至今日,“狗不理”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变迁、变革发展,己经是闻名遐迩、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可谓久盛不衰。
津门三绝之二:桂发祥麻花
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津门三绝之三:耳朵眼炸糕
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炸糕,却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店主刘万春,人称“炸糕刘”,在北门外大街窄小的耳朵眼胡同租店铺,尽管挂上“增盛成”的牌匾,但人们仍称为“耳朵眼炸糕”。由于这种炸糕皮酥脆嫩,馅细腻香甜,很受食客的欢迎。
白记饺子
白记饺子久负盛名,是天津传统特色风味食品。白记饺子制作精细,选用上好新鲜肥肉,剁成肉泥。适当加入鲜嫩白菜末、特制酱油、小磨香油等调拌成馅,面和好放软,制作成的饺子,皮薄、边小、馅大,是群众喜爱的常用食品。
果仁张
果仁张是中华老字号,其果仁制品创制已有160余年历史,是天津市的著名特产之一。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其种类繁多,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净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优质产品。
崩豆张
“崩豆张”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在古文化街设分店、王顶堤设加工厂,生产煳皮正香崩豆、去皮夹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儿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分高、中、低三个档次,共16大类76个品种。产品销至天津、北京、武汉、南京、贵阳、杭州、合肥、大连等地,1990年作为天津市的名、特、优、新产品,指定在亚运会期间进京展销。
煳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质、47%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
附:
崩豆张
——从宫廷小吃到中华老字号
提起“崩豆张”,天津人都知道,是与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一样,全国闻名的天津特色小吃。许多人都会想起那种表皮煳煳的,咬上去很硬、吃起来却很香的“煳皮崩豆”。这种崩豆除了好吃,还具有清火消食的功用,被国内外友人称为“食品一绝”。可以说是天津人爱吃想吃的“那一口”。然而,“崩豆张”乃武清人创立的品牌这一点,恐鲜为人知。
话说崩豆张的创始人名叫张德才,生于清朝中期,武清运河西沙河屯人。
清乾隆末年,张德才在宫中御膳房供职。当时,乾隆皇帝有磨牙的嗜好。张德才悉心揣摩,精心实践,制作出多种干果,如“煳皮正香崩豆”・“豌豆黄”及果仁、瓜子等供皇上品尝,皇上尤喜崩豆,对张德才很是赏识。
到了嘉庆年间,张德才去世,崩豆张第二代传人张永泰兄弟三人携妻带子回天津定居,这一宫廷食品随之也被带到了津城。张氏兄弟首创“崩豆张”总号,并先后在丁公祠和小药王庙开设两家分号“永泰成”、“永德成”。从此,“崩豆张”在天津名声大振,家喻户晓。
“崩豆张”第三代传人张相兄弟二人继承祖业,在南市建物大街、大罗天(今天津日报社旁)先后创立了多家字号,因技术精湛、口味纯正赢得老百姓的青睐,人送绰号“崩豆张”,并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国28年,崩豆张第四代传人张国华14岁随父学艺,在滨江道、教堂后两地建厂开店,1956年公私合营,他转入到和平区干果加工厂工作。在“文革”期间,“崩豆张”产品被视为“四旧”,张国华亦被迫辞职,崩豆张产品从此断档。“文革”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张国华,他精神大振,重操旧业,恢复了祖传清宫风味的豆类干货小食品,在南市食品街内设立门市,使“崩豆张”的名声再度传播四方,1990年还被选作北京亚运会指定食品,1993年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崩豆张”特色小食品不仅走俏津门,行销全国,而且跨出国门,远销海外。去皮夹心崩豆因是宫廷御品,全用手工制作。必选用上乘蚕豆,用水清泡一天,上锅蒸约七、八成熟后去皮,将自制的桂花豆沙馅夹在中间,再以熬制好的砂糖浇汁封口,吃起来有咬劲、馅软绵、满口芳香。去皮甜崩豆、去皮夹心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香酥豆果等,品种多样,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要。1985年袁世凯之女给《世界大观》写的《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还提到:“袁世凯倒台后,时常命家人上街买煳皮正香崩豆吃。”可见,“崩豆张”确实名不虚传。
1996年,张有全及张福全、张桢全、张样全、张大全兄弟五人,作为第五代传人从父亲张国华手中接过了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为更好地发扬光大祖业,在天津市政府的推荐下,在闻名于国内外的“南市食品街”创建了“崩豆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煳皮正香崩豆、去皮夹心崩豆、桂花稣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儿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分高、中、低三个档次,共20大类80多个品种。产品销至天津、北京、武汉、南京、贵阳、杭州、合肥、大连等地,“煳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它的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质、47%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崩豆张”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地推陈出新,使这一老字号得以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至今,“崩豆张”始终保持着传统的色香味俱全的特色,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王致和与臭豆腐传奇
武清有许多土特产品,而最富盛名的莫过于王致和的臭豆腐了,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一个“臭”字名扬万里,响誉全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今,民间仍流传着王致和与臭豆腐的故事。
关于王致和是哪里人氏,有两个版本,一是相传清咸丰年间,王致和家居武清河西务村(现河西务镇),另一说法是王致和祖籍豆腐之乡安徽,因进京赶考,屡试不中,盘缠用尽,无法回乡,只得客居距离京城很近的武清县河西务村。但不管王致和出生在哪,王致和在武清发明的臭豆腐,这一点确切无疑。王致和按照幼年时从父亲处学来的磨豆腐手艺,购买了一台手推小磨,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他一边卖豆腐,一边还继续苦读诗书备考,生活非常艰苦。
这一年,一个炎炎夏日的早晨,王致和正要挑担外出卖豆腐。不料,一位远房亲戚闯进家门,说要娶媳妇,请他去帮几天忙,他不好推辞,便去了。几日后回家,发现雪白的豆腐已变成豆青色,还生了一层毛,并且一股臭气扑鼻而来。按常理,这些豆腐肯定要被扔掉,但以勤俭持家为本的王致和,看着这么多豆腐,实在舍不得扔。
“不管怎么着,先尝尝再说。如果实在不能吃了,再扔也不迟呀。”抱着这一想法,王致和几乎是捏着鼻子尝豆腐的。
也许是神灵保佑,让饱受苦难的王致和在绝境中重生。他尝了第一口之后,便感觉到一股独特的香味,越咂摸香味越浓。而且是越下边的捂得越透,吃着越香。王致和鼻子也不捏了,他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味觉出了问题,于是马上送给邻居品尝。结果邻居也大呼好吃。这可真是歪打正着,乡亲们建议他就这样出去卖。王致和喜出望外,除去豆腐上的绿毛,挑着担子来到街上,开始根本没有人光顾,大家都捏着鼻子从他身边匆匆走过。
王致和一看,心想:这怎么行,得想个办法。于是,他大声吆喝着:“卖祖传的臭豆腐喽。这豆腐虽然臭,但吃起来香。欢迎免费品尝,要是不香,我倒赔您钱。”他这么一吆喝,倒招来几个好奇的人。一试之下,果然味道独特,于是不住口地称赞。如此一来,品尝的人便增加起来。大家都说,这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却香,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王致和的臭豆腐被作为一件奇事,迅速在京城传播。许多人的好奇心被勾引起来,纷纷前来购买。品尝之后,马上成为臭豆腐的忠实顾客。有的人吃了,还起到开胃助食的功效。这样,王致和的豆腐买卖越做越大,而且白豆腐、臭豆腐兼营,并在京南卫北渐渐出了名。臭豆腐由此也成了饭桌上的美味珍馐。后来,王致和臭豆腐传入皇宫,慈禧太后品尝后,连声叫好,亲自赐予王致和臭豆腐以“御青方”的雅名。王致和臭豆腐因此登上大雅之堂,不仅进入清宫御膳房,而且风靡全国,成为妇孺皆知的一道名菜。
斗转星移,到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经乡贤推荐,王致和应试顺天府。考题为“知味下车”。他灵机一动,写了一首诗,盛赞自己发明制作的臭豆腐。诗文为:
明言臭豆腐,名实不相当。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
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素醇饶回味,黑臭蕴芬芳。
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既能饫饕餮,更可佐酒浆。
餐馔若有尔,宴饮亦无双。省钱得实惠,赏心乐未央。
主考官看后,不悦,说王致和玩世不恭,胆敢玷污考场,应予治罪。此时,巧遇张之洞经中缓颊,他对主考官说:“‘知味下车'之题,考生千篇一律皆论‘酒’,岂不乏味?唯王生之臭豆腐一诗别开生面,且诗意豁达,故应重新裁定为是。”王致和险中遇救,得中第一百零七名举人,放任铁岭县,后升任卫辉知府。后来,王致和辞官,在北京前门外延寿街开办了一家臭豆腐铺。其大门对联为“可与松花相媲美,敢同虾酱做竞争”,横批为“臭名远扬”,成就了一段古老而鲜活的神话。
“王致和”臭豆腐从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间,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到如今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中华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天津茶汤
茶汤简介:天津的茶汤也是津门名吃之一。它起源于明朝末年,因用水冲熟,如沏茶一般(并不是用茶叶),故名茶汤。天津茶汤特点为色泽粉红、质地细腻、香甜润口。时至今日,茶汤在天津鼓楼、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等处,常能见到用奇特的龙嘴大铜壶冲茶汤卖的情景,这是颇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场面。
茶汤是一种甜饮食,和藕粉相类,原料能是糜子面。用开水冲食。但它有一套冲制的技巧,非熟手不能。茶汤从起源来说是北京小吃,但在天津也有老字号,老味道。茶汤因用龙头嘴的壶冲制,又叫龙嘴大铜壶。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
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目前天津茶汤有多种味道可以选择,栗子面、巧克力、油茶面、杏仁面、莲子面、黑糯米、糜子面…1…
生成历史:明朝初年,(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设光禄寺为礼仪祭拜之地,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禄寺研制了一个以稷(小米)为基底的粥,命名为茶汤。在祭祀拜天之时,赐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后逐渐列入明朝宫廷小吃,有时谣为证:“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光禄寺茶汤,武库司刀枪。”文武或药食并列,而食推茶汤,可见其风靡朝野,脍炙人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茶汤主要有山东茶汤和北京茶汤,北京茶汤因用龙头嘴的壶冲制,又叫龙茶。茶汤更是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北京正宗的茶汤,有“聚元斋”和天桥的“茶汤李”。
后来,由于历史动迁的原因,茶汤于明末传入天津,并在天津生根发芽,“杨巴茶汤”更是凭借杨巴的一张好嘴,将天津茶汤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在天津鼓楼、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等处,冒着热气的龙嘴大铜壶依然熠熠生辉,招揽八方来客。
文化渊源:看过《四世同堂》电视剧的观众,都会记得齐老太爷到地摊上买兔儿爷的场面,其中有一镜头,就是卖茶汤的在吆喝。一把大茶汤壶冒着热气,大铜壶金光锃亮,壶身铸有游龙,壶嘴是一个龙头的造型,龙头上面系着两朵丝绒花球,显示它的古雅。大铜壶肚膛内点煤炭,沿着肚膛盛水,茶汤就用烧得滚开的水直接冲入放有茶汤原料的碗内。盛水的大铜壶有40公斤重,冲茶汤的手艺人不仅要有劲,而且要有熟练的技巧,否则茶汤冲不好,还要被烫伤。一般都掌握不好,因此需要下大功夫练。清宫光禄寺的御膳房内就列有茶汤。冲茶汤要技术,茶汤原料也很讲究。它要用糜子面放碗内,用热水调匀,然后用铜壶的开水冲入碗内冲熟,撒上一层红糖,中间放一撮白糖。它的质量要求是,冲得的茶汤把碗反过来朝下,立即下坠,挂在碗边,用手拍动,松软抖动,不能从碗内掉下。茶汤供应,似乎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原因在于没有或买不到真正的糜子。糜子属禾本植物,属黍类的黍稷型。糜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五谷之一,也称穄,穄子,赤黍。《吕氏春秋·本味》载:“饭之美者……阳山之穄,南海之糜。“秦代李斯《仓颉篇》说:“穄,大黍也,似黍面不粘,关西谓之糜。”糜形如小米,色淡黄,磨粉可作糕。中医认为其味甘,微寒,可止泻,利烦渴,除热,治咳,逆上气。穄也就是糜子,由于产量低,种植不多,故市场供应甚少。
茶汤除用糜子外,还可用白粘高粱磨成粉作为原料,但质量不如用糜子好。儿童喜食茶汤。《故都食物百咏》中有诗为证:“大铜壶里炽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果腹,香甜最好饱婴孩。”并附往称:“茶汤有摆摊者,有挑担者,其唯一之标识,则大铜壶是也。此物尚甜,咸食者殊不见,小儿多喜食之。”茶汤味甜,筋道可口。
杨村糕干
产品简介:杨村糕干是天津市地方民间糕类小吃,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源于云片糕,是典型的运河文化的产物。
杨村糕干采用优质大米、白糖为原料,经过浸泡、碾轧、罗筛、搅拌、发酵、成形、加热等十余道程序加工制作而成。杨村糕干外观洁白,不粘牙、不掉面、绵软筋道、味道独特,且以易消化、健脾胃、松软可口而著称。
历史渊源: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杨村万全堂茯苓糕干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荣获三等“佳乐”铜质奖章;2007年,杨村糕干制作工艺入选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杨村糕干创始人杜金、杜银兄弟因生活逼迫,二人携家眷由浙江绍兴沿运河来到杨村北郑庄村定居,在那开了一个糕干店,靠卖糕干为生。他们把米碾成面,和以白糖蒸成糕干,沿街叫卖。当地人品尝后也很喜欢,杜家制作的糕干别具风格,买卖开始兴隆起来。
清康熙年间,第五代传人杜馥之在杨村镇运河西岸置办铺房,经营糕干铺并逐渐发展壮大。康、乾二帝都曾亲口品尝并大加赞誉,御笔亲书“妇孺恩物”,赏赐龙票一张,可以凭票购买官价白米,许以杜氏专卖专利并列为贡品,永不停业。杜馥之将乾隆御笔刻成匾供奉堂上,正式定名为万全堂杜馥之糕干老铺。老铺于咸丰十年(1860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后遭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践踏、焚烧,乾隆御赐“妇孺恩物”匾额被烧。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万全堂糕干铺由第十二代传人重建,恢复糕干老铺。
清末民初,仅杜姓开设的糕干店就有万全堂、万胜堂、万金堂、万顺堂、万源堂多家。再加上外姓人经营的糕干店,最多时用法十几家。这些躲干畅俏全国各地,远销海内外,人们统称杨村糕干。
趣闻佳话:建国前的天津市市长杜建时(1906—1989)就是杨村糕干杜家十三世传人之一,他时常带些家乡特产给朋友分享,所以熟悉他的人戏称他为“糕干市长”。
1956年,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来杨村参观,杨村糕干成了招待贵宾的佳品。亲王和夫人都盛赞杨村糕干好吃,周恩来总理连说:“不减当年,不减当年。”
1958年,杜氏杨村糕干第十三代传人杜建基响应政府公私联营的政策,把杨村糕干的制作工艺传授给了外姓人姜学刚。现代化的设备,加上古老传承的配方及工艺,使得杨村糕干至今远销海外。
贴饽饽熬小鱼
品种简介:贴饽饽熬小鱼是极具天津地方特色的大众化风味小吃。贴饽饽是以玉米粉加水和面,用手拍成一个个长圆形厚饼,贴在灶火铁锅的周围烤制而成。用这种方法制做的饽饽呈金黄色,味美适口,特别是饽饽下面的焦面,又香又脆。贴饽饽用的是玉米面,玉米面的蛋白质属于不完全蛋白质,其中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不但数量少,而且品种不全。鱼蛋白质则是优质的完全蛋白质,如果与贴饽饽同时吃,可以补充玉米面中蛋白质含量的不足和缺少的氨基酸,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熬小鱼一般选用小鲫鱼,去掉内脏洗净,沾上面粉或鸡蛋清放进油勺内炸至金黄色,然后将一条条小鱼码放在锅内,撒上葱、姜、蒜、大料,倒入用料酒、醋、酱油、糖、面酱、味精和适量水调成的汤汁,微火炖焙至鱼松软,淋上少许芝麻油取出。将热气腾腾的贴饽饽和熬小鱼一起食用,鲜香无比,味道极佳。
如今,在南蔡村镇内运河岸边大大小小的餐馆都有这道菜,居民家中也常做这道传统菜,用来改善生活或招待客人。
传说轶事:天津卫都知道“贴饽饽熬小鱼”是一道美食佳肴,但是人们却很少知道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叫“佛手糕千眼鱼”。
乾隆年间,太平盛世。天津南运河畔小稍口一带,有李姓父女二人以卖茶、卖菜维持生活,为人忠诚厚道,来往于京津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歇脚喝茶聊天。
有一天,茶摊上来了位气派不凡的大商人,坐在茶摊上喝茶水,一边称赞御河水的清澈甘甜,一边和李老汉聊天赞美沿途的景色,越说越有兴致,不觉到了晌午吃饭时间。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粗衣素装,俊俏伶俐,颇惹人喜欢,端着盛有金黄色饽饽的盘子,饽饽上面还留有姑娘纤细的手印,碟子里盛有无数条二寸来长的头尾交错的熬小鱼。商人拿起一个饽饽咬上一口,又脆又香,甜滋滋的,好吃极了,然后他又夹起一条小鱼放到嘴里,咸淡可口,鱼鲜味美,吃得津津有味,便问道:“此饭何名?”李老汉答道:“便饭、便饭。”商人看了看像双手合掌的饽饽,又看了看碟子里无数条横七竖八像麦穗一样大小的鱼,便说:“叫它‘佛手糕千眼鱼'吧!”
后来,人们知道在李老汉家吃贴饽饽熬小鱼、又赐名“佛手糕千眼鱼”的商人就是乾隆皇帝。于是,沿河两岸纷纷仿效,在屋前房后用土砖坯垒起灶,再放上一口铁锅。人们用玉米面与豆面和好后,一个个拍成手掌大小的饼贴在烧开水的锅里,然后再把从河里捞上来的新鲜小鱼放到开水锅里,撤上点盐,待到饽饽熟了的时候,锅里的小鱼也熬熟了。人们吃着饽饽,嚼着新鲜的小鱼连刺都不用吐,喝御河的甜水真是香甜可口美极了。
如今,“贴饽饽熬小鱼”已经成了天津一道传统特色风味的地方美食,也驰名全国各地。其实它的做法也很简单,随着时代变迁和环境的变化也有些改进。熬小鱼已经不是麦穗小鱼,而是鲜活的鲫鱼,掏净内脏洗净后,贴面用油煎透;然后用葱、姜、蒜、腐乳、醋、酱油略放些糖配制的佐料放锅一烹,再用温水火焅一下即可食用。饽饽用玉米面再掺上点用黄豆磨细的面和好,放到铛上贴好,金黄色的嘎儿均匀吃起来香脆。也有的用锅蒸,形状像个小金字塔,叫窝头。香喷喷的饽饽,鲜美的熬鱼吃起来香甜爽口,越吃越想吃。
煎饼馃子
品种简介:煎饼馃子是天津人的小吃。它是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油条或者薄脆的“果篦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辣椒酱(可选),腐乳(可选)作为佐料,口感咸香,如今的煎饼馃子原料已经不仅限于绿豆面摊成的薄饼,还有黄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种选择。
馃子属于油炸食品。在煎饼(加鸡蛋)里裹上油条(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山东北部的庆云县乐陵市等地称之为馃子),所以叫“煎饼馃子”。
如今,制作煎饼馃子简单快捷,方便人们购买。在南蔡村镇煎饼馃子的马路边或者社区里的早点摊上都能见到。小摊主要就是制作和出售煎饼馃子的小推车,制作一套煎饼馃子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产品历史:关于煎饼馃子的来历,比较严肃的考据是源于安徽蚌埠固镇,六百多年前天津建卫之初煎饼馃子已经出现。
相传清朝末年,在山东省内,一人绰号老刀。擅长十八般武艺,最擅长使刀,可谓是出神入化,无人能及。老刀本人是个小生意人,是一个很温顺的人,是一个非常讲究武德的人,是一个很有耐性的人。
一日,老刀在家中午休。突然门外传来嘈杂的打斗声。老刀侧侧身,打斗声更加惨烈。老刀起身,抿了抿嘴,走出房门。
两个壮汉正在捶打一个瘦弱的老汉。老刀实在看不过去,大声喝住两个壮汉。“你敢管闲事?”“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兄弟,为何欺辱一个老人呢?”两个壮汉看看老刀笑了,“那你来管吧。”说着,一拳直扑老刀的面门,老刀也不含糊,侧身躲过拳风,回手劈出一掌。壮汉挥臂撞开,另一壮汉飞起一脚,正想踢中老刀前心。老刀一看,心念这我要是被踢到,必然会被二人按倒在地,到那时我非死即伤,学武之人岂能受此侮辱,好!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老刀怒向胆边生,仓啷哪抽出腰中空刀,三下五除二将两个壮汉斩杀。
当老刀冷静下来,思考发生的一切,后悔已经没有用了。老刀失去了自己熟悉的家园。开始了背井离乡的逃亡生活。
一日,老刀实在饥饿难忍,看到手中的一小袋面粉和捡来的两根“炸秦烩”,心中思索着如何饱腹。这时,老刀看到对面走来一人,看面相,就知道此人必为奇人。那人手中握着一个馒头,但其上有八摺。老刀问“此为何物?”那人答曰“包子,我用面粉和肉裹起来做的,看你腹中饥饿,咱们一起起灶吃了它吧。”
老刀这时有所沉思。
他的刀在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芒。老刀暗想,他做了包子,我就不能想点别的什么的?老刀想到了饼,想到了煎饼。刀片子就是火灶,趁着余热,老刀将面汤倒入刀面,即刻成型。老刀心头释然,欲吃,又想到煎饼卷大葱。于是,将捡来的“炸秦烩”包入其中。
由于饥饿,老刀三两口吃了一大半。回味产生了,如果有酱,辣酱,一定更有滋味。老刀构思着,应该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煎饼,裹着。”嗯,就这么叫了。
这就是煎饼果子的前身,“煎饼裹着”。它起源于青岛,由于老刀最后定居于天津卫,加上语言上的音变,就读成了“煎饼馃子”。据传,老刀一直在叫“煎饼裹着”。
素卷圈
品种介绍:炸素卷圈是南蔡村镇运河两岸的传统风味小吃。该小吃以豆皮作皮,用绿豆菜、香干、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酱、腐乳、香油、姜末等佐料调拌成馅,然后再将馅放在皮上卷起来切成段,两头粘面糊在油锅内炸制而成。
炸熟后的素卷圈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清淡适口。目前素卷圈一般在早点铺与店内烧饼和米粥、豆浆、豆腐脑、云吞等一起出售。人们吃上一套烧饼加素卷圈和米粥或豆浆、云吞,是一顿清香可口、风味独特的早餐。
食谱制作:1、事先准备好绿豆菜,香干,粉皮,香菜,豆皮,芝麻酱,腐乳,香油。调味料可视自己的喜好适当添加。2、韭菜切寸段,鸡蛋炒熟,剁碎,虾皮过油,粉丝切碎,香干切细丝,绿豆菜择干净,去根,整根不要切,粉皮用开水泡软,切丝,香菜切寸段,加调芝麻酱、腐乳、香油、姜末,盐,糖,味精搅拌成馅。3、将馅放在豆皮上卷起来切成段,然后入锅炸到金黄色,火要大些。4、最后就是好好的享受劳动成果了。
嘎吱盒
品种简介:嘎吱盒是京津两地、南蔡村镇内乡村常见的一种素食油炸传统小吃。据说,民间也有夹肉馅的嘎吱盒,但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转变,大都做素食嘎吱盒。它是用鸡蛋饼做皮、中间夹馅、过油炸熟后吃。做好的嘎吱盒即可食用、或烩菜食用。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脆可口、味道鲜美。在当地居民还有逢年过节做成后馈赠亲朋好友之用。
食谱制作原料:鸡蛋,香菜,胡萝卜,面粉。
配料:油,香油,鸡精,淀粉,盐,五香粉,胡椒面。
做法:1、摊鸡蛋饼。首先把4个鸡蛋打入碗中打散,然后加入少量清水,逐渐加入面粉,调成糊状,然后依次在饼铛中摊成鸡蛋饼。
2、切鸡蛋饼。将摊好的鸡蛋饼对齐,摞好,切去边沿,切成正方形,一定要对齐,这个就是嘎吱盒的上下盒盖了。
3、把胡萝卜擦成丝,香菜切碎,把刚才切下的边沿切碎,加入盐,鸡精,香油,胡椒粉,五香粉,拌成馅。
4、将淀粉和面粉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调成粘稠的浆糊。
5、取一块刚才切好的正方形鸡蛋饼,平铺在案板上,均匀的抹好刚才调好的浆糊,然后将准备好的馅料平铺在蛋饼上。
6、再取一块鸡蛋饼同样平铺在案板上,均匀的抹好刚才调好的浆糊,贴在步骤(5)铺好的馅料上,用手轻轻的压实。
7、用刀切成正方形,或菱形的小块。这个就看大家的喜好了,怎么切都行,只要切开就行。这样嘎吱盒就准备好了。
8、炒锅上火,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等有达到5成热的时候,五成热就是将手放在油面上方空气中,感觉油已经开始有点烤手了。
9、将准备好的嘎吱盒,慢慢的沿着锅沿放入油锅中,小火炸至金黄色出锅,稍微放凉即可使用。
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具有独特风味的小吃,在南蔡村镇的早点铺处处可见。其口感柔软滑润,清素芳香,可作早点或正餐,同芝麻烧饼一起食用味美适口。煎饼馃子和锅巴菜都是热吃的,夏天也如此,它们都是以绿豆为主料,佐以小米,所以能解毒清热,开胃健脾,化淤滞,疗便秘,有益健康,百吃不厌,而且酒后可解酒。
在天津锅巴菜同煎饼馃子一样,皆风行津门不衰。但是,绝不可把锅巴菜,与炒菜或蔬菜的“菜”字联想。天津的锅巴菜,在口语中称为“嘎巴菜“。一是锅巴菜一定要加香菜、辣子,而且是辣糊才有味儿。锅巴菜都用纯素的卤子(用清油煽茴香、葱姜末,加盐、酱油、芡粉、水制成卤汁),加入煎饼(豆浆摊成的薄片,切棋子块),经卤汁浸过,盛入碗中,再添加麻酱、腐乳汁、香菜(喜辣者加辣糊)即可食用。锅巴菜一要煎饼摊得薄,二是打卤要用洗面筋洗出来的浆粉。
驴打滚
“驴打滚”在南蔡村镇由来已久,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地方民间传统小吃之一,也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这一小吃成品后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乡村野外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为最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春卷
品种介绍:春卷是南蔡村镇内民间传统的一种小吃,有荤、素之分。近些年来,附近的泗村店镇还建起了春卷专业生产厂家,其产品销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春卷又称春盘、薄饼。是中国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目前流行于中国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传统民俗风情由来已久。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也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之吉兆。
做法简介
【主要材料】春卷皮12张,五香豆干200克、猪肉150克、卷心菜100克、胡萝卜80克、淀粉适量、调料、食用油500克、酱油1/2大匙、精盐2小匙。
制作过程
1.五香豆干洗净,卷心菜拨开叶片、洗净,胡萝卜洗净、去皮,均切丝备用。
2.猪肉洗净、切丝,放入碗中,加入酱油、淀粉拌匀并腌制10分钟。
3.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猪肉丝炒熟,盛出。
4.用余油把其余馅料炒熟,再加入猪肉丝及精盐炒匀,最后浇入水淀粉勾薄芡即为春卷馅。
5.把春卷皮摊平,分别包入适量馅卷好。放入热油锅中炸至黄金色,捞出沥油即可。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