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掌故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61
颗粒名称:
掌故传说
分类号:
I057
页数:
60
页码:
153-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南蔡村镇掌故传说的情况。其中包括乾隆爷行宫戏对、“一溜羊坊”与乾隆皇帝的奇缘、乾隆爷微服为义女送嫁、北蔡村有个皇子“干殿下”、傻小子劫粮船、大总统与小村童、运河蛤蟆不叫之谜、南蔡村侯家轶事等。
关键词:
南蔡村镇
掌故传说
内容
乾隆爷行宫戏对
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爷第四次下江南。一路上赈济灾民,视察坝闸,观潮阅兵……留下了许多佳话。在“巡视完天津,周览河堤闸淀”后,乘龙舟沿御河,踏上了返京归途,宿于武清八孔闸行宫。
八孔闸行宫在武清地面的北运河、龙凤河交汇处二里许的宝稼营村旁,建于顺治年间。行宫四周,碧水环绕,翠柳成荫,风景如画。圣驾莅临的消息传到了武消县衙,知县吴翀率衙署大小官员,早早来到行宫前迎候,就见龙舟浩浩荡荡驶进码头。乾隆爷在随行人员的簇拥下,泊舟登岸。在一片跪迎的人群中,一眼认出上次驻跸武清时曾与其戏对的知县吴翀。吴翀的机敏聪慧曾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礼毕,一行人簇拥着乾隆爷踏着玉石甬道,缓缓步入宫门,乾隆爷驻足正殿阶下。只见两侧四棵龙爪槐相对而立,像四条彬彬有礼的蟠龙,既古朴苍郁,又奇形壮硕。于是情趣顿生,将吴翀叫到近前道:“今儿朕高兴,这样吧,咱俩对个联儿,我出上联,请你接对下联如何?”
吴翀哪里敢吐个不字,就见乾隆爷开口道:“宫前群龙揖让,有情才得邂逅!”
吴翀想,在圣驾面前,提龙道凤都是避讳的,皇上随便说说可以,我岂敢妄谈,弄不好就有杀头之罪。他正犹豫着不知如何应对,视线不知不觉移向了六孔闸外的点点沙丘,恰巧一群仙鹤在上面嬉戏,其中一只在空中翩翩起舞。有了!吴翀来了灵感,从容地对出下联:“天上孤鹤盘桓,无意也在翱翔。”
乾隆爷爷听了赞道:“好!恰切恰切!你这知县确实文思敏捷,我就再出一对:白水为泉,泉流润地,地灵人杰。“这联是二字合一字,不但合出了“泉”,且泉与泉,地与地顶针,文气连贯,下联要对得好谈何容易!正在大家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之时,吴翀灵机一动,开口道:“日月方明,明君治国,国泰民安。”
乾隆爷一听对出了“明”,且明与明,国与国,嬗递对无懈可击,遂龙颜大悦,道:“武清在辇毂之下,得国脉御河之恩,一片沃土,虽无山青,却有水秀,人杰地灵,不错!不错!”他心情舒畅,面对行宫内外的美好风光,兴致盎然,脱口又出一联:“龙凤河边龙爪槐,龙爪槐上栖龙凤。”这是个顶针对儿,也叫嬗递对儿,即联中的下一句承接上一句,要求不仅准确,且巧妙自然。吴翀连连得到皇上夸奖,灵性正处在高峰上,神思一动便联想到被称为武清八景之一的“凤凰台”,稍加思索便拟出下联:“凤凰台外凤仙花,凤仙花中舞凤凰。”
皇上一听,暗暗道了声:厉害!便连珠炮般地又拟出一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吴翀两个眼珠子一转,马上应答:“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乾隆爷道:“对得好!不过风风雨雨……看来知县心境不佳啊!”
吴翀道:“皇上圣明,微臣的心事逃不过圣上的慧眼!”
乾隆爷道:“今儿个行宫阶前无等级,有什么事儿你说吧!错了朕也不怪罪!“吴翀动了感情,想到自己上任以来,北运河武清段连连决堤垮坝,两岸附近多有村庄被淹,县民流离失所,不禁感叹道:“臣在任二十余载,牢记圣上教诲,不敢怠慢政事。今武清永庆升平,全托皇上洪福;唯有北运河之水患,虽经不断治理,仍时常毁堤肆虐,百姓深受其害,微臣竭心尽力,却至今也没有根治的妙方。”
皇上一听,这是下属在讨锦囊妙计!他没正面回答,只是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这个知县绝顶聪明,不要手捧金盆银碗要饭啊!”
吴翀一愣神:“请圣上明训!”
乾隆爷道:“请听好!金运河,银运河,金银运河运金银。妙计就在其中。”
吴翀真是聪明到家了!侧目一瞥瞅见了一旁的皇太后,灵性的火花一闪,朗声道:“龙乘舟,凤乘舟,龙凤舟中乘龙凤。”皇太后和乾隆爷几乎是同时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乾隆爷龙颜大悦,下旨跟随圣驾的内务府官员,拔帑银八千两给武清,用以治理北运河水患。
县令与乾隆爷的一场戏对,对出了治理北运河水患的八千两帑银。真可谓生动有趣、意味深长。
“一溜羊坊”与乾隆皇帝的奇缘
古往今来,体验大运河魅力的最佳方法就是乘船游览。不过,万千过客中,唯有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的话题流传最广。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康熙、乾隆二帝沿运河南下江南,多次在武清作或长或短的停留,因而武清流传着不少关于乾隆下江南的故事。
乾隆下江南每次都是从大运河坐船走的,一路上留下传奇故事无数。而他下江南吃喝玩乐当然是少不了的,但不是主要意图。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乾隆不会这么眼光短浅。更不是小说家演义的寻找生母之类的无稽之谈。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视察河工。而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南蔡村镇濒临漕运重地,向为交通要冲、必经之地。因此,也流传有乾隆下江南途经此地的不少故事。
在南蔡村镇,靠近运河北岸有6个村落,自西向东一字相连,分别是:刘羊坊、张羊坊、苏羊坊、肖羊坊、韩羊坊、翁羊坊。因村名都有“羊坊”二字,当地人称“一溜羊坊”。
提起这“一溜羊坊”,还和乾隆皇帝有一段奇缘呢。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正值初秋时节,乾隆皇帝乘龙船沿运河南下,去江浙一带视察水利。这一天,船行至武清县蔡村地段,他坐在船头遥望前方,见河面宽广,水面清澈,鹅鸭成群,两岸绿树掩映,郁郁葱葱,一个挨一个的小村庄点缀其间,犹如一幅硕大的工笔风景画。乾隆帝一时心情大好,便下令停下船来,弃船登岸。乾隆帝和随行的大小官员一干人等从北蔡村登岸,沿田间小路一直向东,边走边看,但见不远处的水草鲜绿如绒毯,肥壮的羊群缓缓地游动于鲜草之中。再向前远望,是大片大片的蔬菜园,鲜嫩的黄瓜、豆角挂满秧蔓,翠绿欲滴。鲜红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更是诱人驻足,美不胜收。再看看脚下,水清田秀,渠渠的细沙,覆盖着蒙金的土地,竟有如此富饶美丽的景象,乾隆皇帝心情舒展,格外高兴。正在高兴之时,说来也怪,羊群中的那个领头羊见着乾隆就一个劲地“咩——咩——”欢叫,好像是说“欢迎皇帝到此视察”。紧跟着,上百只羊一齐发出“咩——咩——”的欢歌。
此时,闻讯赶来的武清县令以及本地贤绅也纷纷拜见皇帝,在三拜九叩之后,乾隆帝问:“此处风水宝地叫什么地名?”县令忙向皇上禀奏道:“此地为一溜羊坊,前面的村子叫韩羊坊,村里有一高姓大户,宅院还算宽敞、干净,望皇上屈驾品尝一下乡间野宴。”皇帝听了龙颜大悦,欣然接受。于是随行的大小官员、御林军卒,鸣锣开道,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威武雄壮,直奔韩羊坊而来。其他邻近的刘、张、苏、肖、翁的五个羊坊的老百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赶来看热闹。知道是大清朝皇帝乾隆来到了自己的家乡以后,大家都自觉地跪在了地上,热情迎接当朝皇帝的到来,足有上千人。乾隆皇帝爱民如子,热情地和乡民们打招呼,有一位大臣搬来了龙椅,乾隆皇帝坐在了人群正中间,和邻近的老百姓拉家常,地方官让人打来运河里的鱼,献上羊坊饲养的肥美的羊肉和各种鲜嫩的蔬菜瓜果,做了满桌子当地风味的特色菜。席间,乾隆皇帝对此地产的鲜活食品大加赞赏,说道:“都说三鲜为食中上品,看来此地才是三鲜物产之地也,可作为皇家食品御用之地。”皇上的话可谓一言九鼎啊,从此,“一溜羊坊”饲养的羊、种植的蔬菜和瓜果,就成了皇家御用食品的供应之地。为了运输方便,后在乾隆皇帝登岸之地——北蔡村运河边还修建了码头,使此地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表,另行撰文记载码头由来以及繁荣盛景。
直到如今,“一溜羊坊”生产的各种蔬菜和瓜果仍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受到京城居民的青睐。
乾隆爷微服为义女送嫁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爷沿运河微服私访,早春三月,垂柳吐绿,小草钻芽,清风徐徐,阳光明媚。这日龙舟来到武清南蔡村附近,见天色己晚,遂泊舟登岸,打算就近找家客店住下。正在岸边走动,忽见河畔老树下立着个妙龄女郎,正面对缓缓流淌的河水,默默垂泪,似欲寻短见,夕阳晚照,俊俏的脸颊可怜楚楚。
一身便装的乾隆爷动了恻隐之心,走上前去,以关切的口吻让少女回答为何如此悲伤,受了谁的委屈?天色己晚,若再不回家,家人会惦念的。少女抬头见一陌生老者立在面前,面颊涌起一抹羞涩之色,起初不想回答,只是独自垂泪,被问不过,又见乾隆爷慈眉善目,像个让人信任的可敬长者,这才掏出手帕擦了把泪眼,将一肚子的委屈如实讲了出来。原来两年前,媒婆上门牵线,要去少女的生辰八字,请先生看阴阳,与邻村一穷秀才定了亲,不想去年底秀才考赶考中举,在京城脚下做了一名知县。七品芝麻官,在朝廷里不算什么,可是在乡下人眼里,那就是了不起的县太爷了。开始嫌弃少女出身寒门,家中贫苦,放出口风如若答应不了他们提出的苛刻条件,便要了断这档婚事,往后找个门当户对的结秦晋之好。少女觉得被无端抛弃,没脸见人,便也不想再活下去了,运河水将她养大成人,她没有别的回报,只想把自己的青春交付给母亲般的运河。
乾隆爷听后连连摇头,左一个不值得,右一个不应该,不就一个七品芝麻官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何必为此再搭条性命。你也不用悲伤,回去把那些苛刻条件都答应下来,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少女半信半疑地将这个好心的长者领进家门。她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见此人眉宽目阔,一副大富大贵相貌,又得知是他在河边救了女儿性命,感激得硬拉女儿跪地磕头,四朝八拜认做义父。
第二天,母亲便托人去男方家问询,让他们将条件——列出。男方料定她家孤女寡母,又祖辈没离开庄稼地,能拿出两件粗布衣做陪嫁就不错了,还能拿出什么贵重陪嫁来。于是列出一纸清单:陪嫁中,除了满箱的绫罗绸缎外,送亲人中,还要有在官府中当差的。有就结亲,没有就退婚。这不光是苛刻,简直就是刁难了,姑娘家祖祖辈辈没离开过黄土地,哪里去找当官的亲戚?再有那绫罗绸缎,别说满箱,她家连一件也拿不出来。
乾隆爷听后哈哈一笑道:就这些呀,好办,好办。答应他们,到时候想着给我提个醒就行了。
日月更迭,婚期眼瞅着到了。这日,乾隆爷依旧一身素装,骑一头大白驴送亲来了。他吩咐随身小童送上嫁妆,只几件简单梳洗用具一块方镜、一把梳子、一个脸盆、一只肥皂盒。然后,没了。男方家人正要露出鄙夷之色,忽然发现这些陪嫁都是纯金做成,这才没敢小瞧,将送亲人领入客房。只是身为知县的新郎官仍眉头紧锁,责难道:事先说好送亲人里要有官府中当差的。我这里前来祝贺的不少是州县大人,你们那边却连个穿官服的都没有,这让我的脸往哪儿搁?
新娘道:你小瞧别人可以,小瞧我干爹可不行。
新郎官家人鄙夷道: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有几个小钱吗,能买出个什么官来?
一句话若恼了随身小童,愤然道:什么官,说出来能把你们吓死。他是咱们的当朝皇帝乾隆爷!
“乾隆爷”三字,如同晴空一声霹雳,不但知县心抖手颤,前来贺喜的州县官吏全如腿脚抽去大筋,“咕咚”跪倒一片,一个个山呼万岁万万岁!
从此以后,乾隆爷认义女事在武清运河边一带传开,至今一些上点年纪人提起来还津津乐道。
北蔡村有个皇子“干殿下”
大清乾隆年间,乾隆爷坐着龙船沿着运河南巡。
这一天,乾隆又南行了,皇上一行可非同小可,乘坐的是披红挂绿的龙舟,陪驾随行的有文武大臣,太监宫女,护卫兵勇等不下数百之众,就连当朝的一品大员刘墉,也要随驾一行。
龙舟行至武清县的北蔡村,但见运河东岸,人群来往,车水马龙,有挑担卖菜的,打摊算卦的,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还真是够热闹的!原来这位皇帝很喜欢乡土民情,他见到了乡村小市这一热闹景象,就叫龙船停下。船一靠岸,呼啦一下就来了好多百姓,人们可不知道是皇上来了,都知道这是一位当大官的,要不怎么这样气派呢?
这时有几个十来岁的孩子,从大人的胳肢窝底下挤到了前边来。“不准往前挤!”有几个手持长枪的护卫喊了一声,吓得孩子直往后缩,正好让乾隆看在眼里,他看到这些孩子光着屁股,梳着小辫,穿着红兜肚,怪逗人的,就叫护卫不要拦阻,叫他们到河边来玩。孩子们先是胆小,他们玩了一会儿,见那些护卫都乐呵呵的,胆子也就大了,他们追着、闹着,惹得乾隆帝止不住发笑,孩子们的胆子更大了,他们竟来到乾隆的帝的船板上,忽然有个胖小子身子一歪,险些落水,乾隆一惊,不禁脱口而出:“哎呦,我的儿!”急忙伸手去扶小孩,这时船下边有一个太监早把小孩抱住了。乾隆才出了一口气。这时站在乾隆帝旁边的刘墉说:“小孩儿,还不快给皇上磕头?”小孩睁大眼睛望着船上的皇上看了一会儿,挺机灵“扑通”,跪倒在地上说了声:“谢皇上。“乾隆看到这小孩如此聪明可爱,就上前扶起小孩,摸着孩子的头,端详着孩子的脸,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长得是富贵相!”说着就叫人取来一件黄马褂给小孩子穿上了。这小孩子就是北蔡村人,姓周,取名士全,那时他才五六岁,是穷人家的孩子,从此这个孩子便被人们称为“干殿下”。
十几年后,这位“干殿下”长大了,他想:“我遇见过皇上,如今万岁爷真认我这个干殿下,那我可就成人啦!”
后来,他听说北蔡村北边的西崔庄有个姓张的老公,在北京城给皇上做太监。“若能找他帮忙,事情兴许会好办得多。”想到此,他决心
进京。
这一日,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北京城,也不知打听了多少地方,终于找到了张太监,他先给张太监磕头,口称:“张公公,我可找到您了!”张太监听说是自己的老乡来了,就把他让进屋里,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坐下。问他有什么事?他便把十几年前万岁爷认他做干儿子的事说了,张太监听了又惊又喜。可想了一会儿又摇摇头说:“事隔这么多年了,万岁爷还记得吗?弄不好惹来麻烦反倒不美了?”“干殿下”拿出皇上赐给的黄马褂,张太监这才答应给办。
就这样,这位十五六岁的“干殿下”和皇上攀上了亲,从此后这位“干殿下”进北京,可骑马入午门,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皇上赐给他百亩良田,赏给他金银绸缎,这位平民百姓的孩子,只受了皇上金口玉言,便从此平步青云。
地方官府听说北蔡村出了个“干殿下”,也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富家豪绅也都巴结他。就连运河上行驾的官船也要停下来,给这位“干殿下”卸下大米、白面、精盐等。各条船一进入聂咀河湾,离北蔡村还有三里地,便不许喊船号子。
在“干殿下”宅院东边,是他家的打麦场,为抖威风,摆阔气,用松木板铺成场面,在木板底下挂上铜铃,轧场时,骡马跑起“哗哗啦啦”,能传出好几里地远,被人们称为“响铃场”。
“干殿下”死后,葬在北蔡村北边的大堤东边。葬后,几次遭盗,直到解放后兴修水利时,这个“干殿下”的坟才被挖开,有人见到,土坑四壁用方木砌成,内放棺木一口,两头都有窟洞,里面只有骨头,随葬品已被盗窃一空了。
傻小子劫粮船
北运河岸边的砖厂村,有个皇上的干儿子,这是当地百姓引为美谈的一件事。但是皇上怎样认的干儿子却其说不一,皇上干儿子扣皇船的事更是鲜为人知。
那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事,武清县遭受严重的旱灾,到五月,地里还没种上庄稼,人们逃荒、讨饭、吃草根、树皮,可苦了,有的人饿死在路旁,都没有人认领。运河里的船少了,一是河水浅船难行驶,二是过往的商船常被强人抢劫。
一天傍晚,一只从浙江嘉兴运皇粮的太平船溯河北上,行到砖厂村附近搁浅了。船上当家的姓黄,名荣,是嘉兴白粮帮的帮头。白粮即今天的糯米,当年嘉兴白粮专供宫廷里食用,黄荣见船工和纤夫实在太累了,决定在此打尖,休息一夜,第二天再走。
万没想到一夜之间,船上200石皇粮和一大批珠宝玉器被抢劫一空。这可急坏了船主黄荣。他带人从搬运皇粮的脚印找到砖厂村里。估摸是砖厂村人干的。黄荣作为嘉兴白帮二十一帮的总帮头,在官府是个打腰的人物,在全国128帮半中也叫得响。他不急不躁,把砖厂村的几位头面人物请到船上,指着桅杆上的大旗说:“你们看,那是皇上赐给我的龙旗。”从腰里掏出一沓‘火票’(交递运粮的凭据)说“这是皇上御赐的龙凤火票,你们再看船蓬上写的是什么:
皇粮进贡流千古,
五湖四海任船行。
那是皇上的御笔……”黄荣的言外之意是,你们村里人胆子太大了,敢劫皇船?
砖厂村几个头面人物并不示弱,挑头的是个大高个儿,白白净净的,嗓门响亮,他说:“俺不管皇船民船,有粮就抢,不能饿着等死!”另几个人也帮腔:“眼下老百姓都快饿死了,也该赈济俺们呀。”
黄荣一看跟他们说不清楚,就派人告到县衙,知县吴翀听了,立即备轿,赶到砖厂村,一见村中那几个人,心里明白了大半。觉得这事很难办。他对黄荣说:“这村的头面人物姓程,名万年。他是当今皇上的干儿子,卑职得罪不起呀!”黄荣怀疑地问:“皇上为何认他干儿子呢?”
吴知县知道黄某也是个通天的人物,干脆实话实说。便把黄荣叫到一边讲了起来。
三年前,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砖厂村,村里正在跳高跷会,人们听说皇上的龙船到了,就上大堤上跳去了,意思是给皇上看看。果然皇上坐在船上,老远看见大堤上穿着各色衣裳、扮演各种角色的村民翩翩起舞,龙颜大悦。最抢眼的是“傻儿子”,除跟傻子妈逗哏外,还有硬功夫,蝎子爬、跳八仙桌、向后弯腰叼碗等,皇上越看越高兴,下旨停船。身边的内阁大学士刘墉、军机大臣和珅随驾下船,到岸上去看。当走上跳板时,因颤颤悠悠,皇上不敢迈步,恰在这时,堤上跳会的演员跑下来了。冲在最前面的是“傻儿子”,他一只高跷腿子正踩在跳板上,“叭喳”来个单腿跪,险些掉进河里,乾隆皇上惊叫一声:“哎哟。我的儿!”一把拉住了他。正搀着皇上的刘墉怕皇上发怒忙插话:“还不快谢主隆恩,皇上认你为干儿子啦!”
“傻儿子”趁势趴地上大喊“谢主隆恩!请受干儿子一拜。”
皇上是金口玉言呀,当着众人面也不能再改口了,便认下这个干儿子。乾隆皇帝临走时,赐干儿子一件黄马褂。船老大黄荣一听,这干儿子善不了。他想起宫廷有一个张太监是武清人,黄荣跟吴知县说,可否让张太监出头调解此事。吴知县说巧得很,张太监正在家中给老母亲过八十大寿,他家在北蔡村,与砖厂村一河之隔。吴知县便领黄荣到了张太监家,张太监欣然前往砖厂村。可是,皇上干儿子顶板了。他说:“您看看南蔡村大财主侯家,人家捐出四十石棒子开个舍粥棚,救济穷人:您比侯家阔,可瓷公鸡——一毛不拔,看见讨饭的饿死在您门口都不管,还有脸管我们?”
张太监恼羞成怒,指着皇上干儿子说:“明儿个咱到皇上面前去说理,皇上若不把你定个死罪我不姓张!”皇上干儿子也喊了起来:“我告你贪赃受贿横行乡里,皇上若不定你欺君之罪我不姓程。”
可程万年到底心里没底呀,他想,皇上还认我这个干儿子吗,若不认,我不自去送死吗?”
村里一个好友说:“你穿上黄马褂,进京先去找刘罗锅子刘大人,当年不是他一句话就让你成了皇上的干儿子吗?他一定记得此事。”
又一个好友说:“你再带上从船上劫获的那对龙凤宝瓶,请刘大人明察是不是走私的。”
程万年说:“对,一不做二不休。”当晚,他穿上黄马褂儿,包好龙凤宝瓶背在身上,借一匹全村最好的马——“一声雷”,“啪啪”两鞭子,就朝进京大道奔驰而去了。
北蔡村张太监是当晚坐船走的,两天才能到北京。程万年第二天一大早就进了京城。刘墉大人果然很热情地接待了他。程万年把劫皇船的来龙去脉一说,刘大人说,“你是皇上干儿子了,就理直气壮地向皇上说吧。我断定这是和珅张太监走私的船,我想皇上是不会怪罪你,反而会追查他们的。”
程万年见了皇上,跪地就磕头:“皇阿玛在上,受干儿一拜!”乾隆皇上还真一时想不起是谁了,经刘墉一提醒,才想起来。赐坐后,问干儿有何事进宫见朕。程万年把劫皇船的事从头道来,然后请皇阿玛治罪。
乾隆皇帝说:“劫皇船理应治罪,可你是为救乡亲,当是仁义之举,朕就不治罪了。”接着又说:“看到这对龙凤宝瓶朕断定这船不是真送皇粮的船,是以送皇粮为名的走私船,朕正为屡禁不止的走私而大伤脑筋,你为朝廷追查走私船提供了重要线索。”皇上转身对刘墉说,“刘爱卿定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刘墉欣然领旨。
程万年再三向皇阿玛谢恩。
不久,和珅、张太监受到了查办。
次年,乾隆皇上巡视北运河水情路过砖厂村时,干儿子迎驾,乾隆御赐干儿一块九龙匾,上书“义贯千秋”。封干儿子为料砖厂总管,散官七品。从此程家发了大财。皇上的干儿子劫皇船的事也就传开了。
大总统与小村童
清朝末年,北洋军阀头领曹银率部镇压农民起义运动,惨败后连夜南逃,进入武清后己是月残星稀,天色放亮,此时的曹银只想尽快逃命,哪里还顾得上饥肠辘辘。他用几个大钱从当地农民手里买了身破旧衣服,也把自己打扮成了整日在田里劳作的农民模样以遮耳目,来到北运河边,奔跑了一夜的两条腿便再也不想往前迈步了。正这时,从上游过来一条小船,曹锟呼喊着将小船拦住,讲定价钱便跳了上去。
小船不紧不慢,沿着运河顺流而下。上船前,曹锟的感觉只是一个字:累,现在,饿的感觉又逐渐占了上风,而且越来越让他难以忍受。他想让小船停靠岸边,自己上去买点吃食,一摸衣袋,除了付给船费,竟连个大子都没了,没办法,忍着吧。这样硬强又忍了个把时辰,干瘪的肚肠却再也不听他的摆布,而且开始摆布他了:两腿打颤,两眼发黑,他不得不泊舟上岸,找寻吃食。
下了船才发现,这里却是不靠村不挨店,早春三月,寒风料峭,小草都没敢拱破地皮,只是岸边的榆树,不管不顾地开始挂钱吐绿。一个十来岁村童,两腿叉开骑在树杈上,一朵一朵地将刚刚绽放的榆钱捋下来,放进贴身的肚兜里。曹馄走过去,指着不远的村庄问村童这是哪里。
村童说:“蔡村呀。不远了,您沿着这条小道一直往前走就到了。”
曹锟眼下最想的是吃点东西,他求村童赏给点榆钱充饥。许是同病相怜吧,村童答应得非常爽快,不但给他榆钱吃,还将曹锟领进家门,给他饭吃。村童的家也不靠村,只是一片荒地上的一间废弃的草棚子,连个像样的门窗都没有,胡乱钉着几块破旧木板。村童说他没家,和母亲讨饭来到这里,就住下了。
村童的母亲刚刚从外面讨饭回来,见儿子领来个中年男子,虽然同样的破衣烂衫,但言行举止,气度不凡,想来不是寻常之辈,本来就心地善良的她,这时更想拿出百倍的热情来,无奈母子一贫如洗,能拿出手的仅仅是讨来的那点残羹剩饭,于是上锅煮了煮,尽数让给了曹锟,并讲述了自己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与儿子沿街乞讨的窘境。饭后,恐曹锟再饥,又打发儿子沿街讨要来一些,作为他下顿的“干粮”。母子二人的热诚令曹锟感激不尽,表示自己今后一定要知恩图报。
1911年直系首领冯国璋死后,曹锟成为直系大头目,与皖系军阀段祺瑞、奉系军阀张作霖争权夺利,连年混战,茅草棚里许下的诺言,早抛到爪洼国里去了。
1923年曹锟以5000元一票的代价,贿买国会议员590人,被选为民国大总统,真可谓志得意满。这日,大总统闲来无事,在京城一处园子里赏花观景,遇见两名警察正在轰赶伸手讨要钱财的一群小乞丐,猛然间回想起自己落魄时在武清南蔡村近旁的一处草棚里所受到的礼遇和自己许下的诺言。曹不忘旧恩,遂打发手下到南蔡村接母子二人进京过好日子。
不料村童命短,进京不久便身染重疾,没几日便不治身亡。尊其母意愿,曹锟将村童厚葬于南蔡村近旁那座娘儿两个曾一度栖身的茅草屋前。陪葬品里,有一棵价值连城的国宝——玉白菜。是曹锟利用他大总统的权力,从皇宫里窃取的。据说,这样的国宝,当时皇宫里仅有8棵。解放后兴修水利工程,北运河南蔡村段裁弯取直,岸边的无主村童坟被挖,这棵埋没多年的国宝玉白菜才又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运河蛤蟆不叫之谜
在南蔡村大运河两岸,素有“运河蛤蟆不叫”之说。这里既有传闻故事,又有科学道理。
据传,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夏天,乾隆皇帝乘龙舟巡视天津,周览河淀堤闸,由北运河上行驻跸筐儿港行宫,书“导流还济运”碑文。虽然身边左右近臣忙前忙后,更有众多随行人员里外打点,几天下来,乾隆爷仍感身心疲惫,晚饭己毕,便早早上床,吩咐近臣无事不得打扰,他要给龙体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休息休息。正在合目养神,忽听窗外传来阵阵“咕一呱”、“咕一呱”的叫声,连绵不断,停一阵叫一阵,而且恰恰在他倦意袭来之际将他吵醒,直吵得乾隆爷烦上心头,睡意全无,便换上便装,步出行宫,去看个究竟。
乾隆爷驻跸的行宫紧靠在运河的岸边,繁星闪烁,明月高悬,波光鳞鳞,微风送爽,夜晚的北运河如同一条银色的缎带,抖动着伸向看不见的尽头。来自河边的“咕呱”叫唤声将乾隆爷的脚步吸引过去。他瞅见岸边坐着个驼背老者,尽情享受着小南风的吹拂,一边心不在焉地甩竿垂钓。一条小鱼上钩了,老者猛地一甩竿,小鱼在半空中划了个漂亮的孤形,乾隆爷伸手接住,给老者送过去,一边问:“方才河里的阵阵叫唤声,是从这些鱼儿们的嘴里发出的吧?”
老者抬眼看看乾隆爷,虽然不认得,但也猜得出他绝不是本地的庄稼人,庄稼人,哪有连蛤蟆叫都听不出来的。便含笑地问道:“你听见过鱼儿的叫声吗?”
乾隆爷问:“除了鱼儿,水里还能有什么?”
老者依旧将笑纹挂在脸上:“除了鱼儿,水里的活物多了去了。刚才的叫唤声,是蛤蟆。”
乾隆爷来了兴致,要求老者钓上一只给他看:“朕有钱,不会让你白钓的,一块大洋,总行了吧?”
驼背老者轻蔑地摇摇头:“你就是给我十块大洋,我也不会钓的。蛤蟆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凡是朋友,都应该爱护。”
乾隆爷问:“一个小小的蛤蟆,为何敢如此大胆,发出孤寡之声,莫非它也想做皇帝不成?”
老人哈哈一笑,手拈胡须吟道:
小小蛤蟆似虎形,
咕呱咕呱得意鸣,
如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作声我先吃掉你,
为民除害一英雄。
乾隆爷越听越来气,小小蛤蟆,也胆敢犯上做乱。
老人说:“此物虽小,作用可大,能保护庄稼。时有馋嘴之徒捕而食之,故而,便发出了‘孤寡’之声,意在告诫世人,应当像敬重孤家寡人的皇上一样敬重它们才是。”
乾隆皇帝听了很是不悦,此时此刻又不便龙颜大怒,只是在心里嗔怪:“此等小小蠢物,怎敢与朕比肩,分享朕的德威!如不加以制止,岂不要天下大乱吗?”
第二天便发下一道御旨:“将运河里的蛤蟆,全部打捞捕捉,除掉。”
因为蛤蟆是益虫,帮助人类除害,所以即便头上有圣旨,当地人们还是不忍心杀掉,打捞上来后,又偷偷放入田地里,所剩不多的几只,便再也叫不出声来了。后来,当地便流传一句歇后语:“运河里的蛤蟆——不咕呱了。”意在讽刺那些平时高声鼓噪、夸夸其谈,稍遇风吹草动便销声匿迹的人。
其实运河里的蛤蟆不叫是有原因的。一是蛤蟆喜在静水、多水草、多蚊虫的地方生长繁殖,而运河水是流动的,又是涨落无常。水草蚊虫无法生存,蛤蟆没有食吃,也就很少在河边栖息。二是河里的嘎鱼、鲶鱼、水蛇等又是蛤蟆的天敌。所以,运河里的蛤蟆很少,形不成气候,哪里还能鼓噪得起来呢?
南蔡村侯家轶事
提起南蔡村侯家,在清末民初称得上是武清界内有名的大财主,可谓家喻户晓。侯家在南蔡村镇建有占地七十余亩的豪宅,包括十几进院落,上百间房屋。飞檐斗拱,磨砖对缝,雕梁画栋,前廊后厦,蔚为壮观。相传侯家有田地双千顷,并挂有双千顷牌,可谓富甲一方。在徐官屯孔官屯西北和大孟庄南,分别建有两处侯家祖坟地,坟茔砖砌,并有人专门看护。
据说,侯家祖先是明代随燕王朱棣扫北从南方迁居北方,后燕王成为明成祖定都北京后,侯家看中南蔡村田间秀美,土质肥沃,又靠近北运河而迁居于此。由于勤于劳作,持家节俭,努力教育子女攻读诗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有一子,天资聪颖,诗文出色,高中进士,被朝廷指派四川某地当了知县。由于办事勤勉,巧理民务,官风甚好,荣升知府,从此南蔡村侯家广置田产,家业逐步兴盛,到明朝末年,有家田近万亩。
然而到了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末代皇帝崇祯吊死煤山,明朝灭亡,同年,明将吴三桂又引清兵入山海关,李自成被迫退走,清廷皇城从沈阳迁至北京,史称顺治元年。由于顺治帝之母孝庄皇太后详知华夏文化,允许汉族地主“带地投旗”,清初,侯家祖先侯松林,为防止承受清初“圈地政策”之苦,主动去北京与清朝廷上层人士商妥,率全家带地投旗,成为汉八旗的一员,使祖业得以保全。后来,由于侯松林知晓经商大略,被清廷封为盐运使衔道员,候补知府。从此,南蔡村侯家更加兴盛,新修了豪华的家宅,又请当时的风水先生在运河西,现大孟庄镇侯坟村附近新立祖坟,地势呈轿杆式,砖砌,有封土堆,同时仍然广置田亩,至清末,南蔡村侯家成为独霸一方的首富。
据乡间传闻,侯家虽富,口碑却好,是善财主,待人和气,乐善好施。此外还存有一段传闻轶事,很叫人称奇。且说在清朝初期这一代,侯家有一待嫁小女,正值豆蔻年华,清纯美艳且受过良好的家学教育,举手投足间颇有大户人家女人的风范,谈婚论嫁时自然要门当户对。在她年满十八岁时,由媒人牵线,嫁给了东北某地一官家二少爷为妻。这位二少爷比侯家小女小两岁,公子哥味儿很浓。按照旧时风俗,要“回四”。就是说过门四天,女儿要带女婿回娘家。这一天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女儿女婿向父母请安,母亲很高兴,只是略微觉得女儿好像有心事。说了一会儿家常话,母亲便拉着女儿来到女儿闺房,迫不急待地追问道:“婆家待你如何?”女儿说:“婆家待我还好。”原来这小姐虽贵为富家小姐,但毕竟出身乡野,言谈话语中还是担心夫家是官宦之家,家境殷实,日后会小看她;又担心夫君虽聪敏却不思进取,也没有雄心壮志。她只想在那个远离娘亲陌生的时空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她只渴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如此而己。母亲得知原委,把女儿的小心思迅速转告给了她的父亲,父亲答道“这事好办。”并想出一计,让女儿回婆家后依计行事。女儿回到婆家后,整天闷闷不乐、哭哭啼啼,公婆及丈夫看后十分着急,不知道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
这天晚上,丈夫问妻子:“你整天闷闷不乐,是不是我们家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妻子答道;“并非如此,只因我爹妈给我陪嫁的玉手鐲不见了。”丈夫听后十分着急并告诉了自己的父母。第二天全家一起寻找,找了半天,终于在自家祖先牌位后面找到了。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孝庄皇太后御赐的玉手用玉制黄金盒装裹着,上书“皇太后贺婚”字样,另有锦书一封道:“侯家小女,豆蔻芳华,贤良淑德,哪位贤良君子慧眼识金,迎娶家中实乃一生之幸也。”公公婆婆及全家老少人等吃惊不小,随后行三拜九叩礼,高呼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从此,小女转忧为喜,在公婆面前表现得愈发贤淑孝顺,她操持家务,善识商机,对丈夫柔情倾心,又时时不忘敦促其求上进,长本事。在她的调教下,纨绔少爷华丽转身,又知疼知暖,真心对她一人俯首。当然她明白丈夫并非因为自己贤良淑德而特意膜拜自己。但不管怎么说,她争取到了那个时代以及后来也鲜有的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和平等之敬。以上轶事只是一种传闻,但是,足可以看出南蔡村侯家与当时清廷上层关系非同一般。
红蟒精与三里浅村
相传,很早以前,北运河岸边住着一户人家,老两口,没儿没女,靠磨豆腐为生。一天,老头儿担水把腰扭伤,躺在炕上不能动弹。老婆婆只好一手提着水筲,一手拿着水瓢,乍巴着小脚到河边半筲半筲地往家里提水,她一个人推水磨磨豆腐。
一连三天过去了,老婆婆累得直不起腰来。没想到第四天一大早,老婆婆又去提水,见缸里的水满满的,便问老头子是怎么回事。老头儿摇摇头“我的腰还没好,谁给担的水呢?”老两口都感到奇怪。夜里,老两口睡不着觉嘀咕这事,忽听屋外有脚步响,还有往缸里倒水声。老婆婆用舌尖舔破窗纸细看,啊!月光下一个穿红衣裳的姑娘在给他家担水。老婆婆想问个明白,趁姑娘弯腰倒水的工夫,一步踏了出去,站在了姑娘的身后。姑娘来不及躲闪。老婆婆问:“姑娘为何半夜三更给俺家担水呀?”姑娘答
“我见大伯病了,大娘提水很吃力,就来帮帮二老。”
老婆婆问:“你是哪村的?家里几口人呀?”姑娘哽咽着说:“我本是天上王母娘娘身旁的侍女,前些日子犯了天规,被打入人间,让我在这河里修行。如今我也不想回天上去了,想在人间跟您二老过安静日子。”老婆婆很高兴,心想,我不管什么神的鬼的,心善就好。她对姑娘说:“若不嫌俺家穷,就在这住下吧,帮俺磨豆腐,攒点钱,往后俺帮你找个如意郎君。”姑娘跪在老婆婆面前:“谢谢大娘搭救之恩,请受女儿一拜。”从此一家三口过着平静的日子。
一天夜里,姑娘又去河边挑水,皇上下江南的龙船回来了,灯笼火把,鼓乐喧天。姑娘浑身一阵哆嗦,原来皇上身旁有个半人半仙的张天师,看见姑娘身上耀眼的鳞甲,断定是天上的妖孽变成红蟒精在河中作怪,忙向皇上禀告。皇上下令火速捉拿妖孽。张天师立即登台做法,禀告天上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下界捉妖。顿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姑娘一看不好逃进屋,对二位老人说:“爹、娘,他们捉我来啦,你们躲在屋里千万不要出来!”大娘说:“孩子,别出去!我关上门。”姑娘喊:“我不怕他们!”说完担起水筲跑到河边儿,这时天兵天将己经下界,将姑娘团团围住。姑娘施展法术,弯腰左提一筲水,右提一筲水,担起两筲水,腾空而起,像一朵红云在空中飘荡。老两口跑到河边,惊呆啦:河里没水了,河底露出了三里多长的浅沙滩,皇上的龙船一动不能动地呆在那儿。抬头望望天上,姑娘担着两桶水正与天兵天将周旋,直到公鸡报晓。眼看姑娘就要逃脱了,突然,一个天将手舞长矛刺破水筲,水从天空洒到河里,龙船渐渐漂起了。此后,红蟒精与三里浅滩的故事在北运河两岸传开了。如今,三里浅村还在运河岸边。
传说毕竟是传说,实际是三里浅村在明清时曾是运河岸边的一个浅铺,住有浅官、铺官。随时招募浅夫(通纤夫)、铺夫,疏通河道,帮漕船拉纤,浅铺是管理河道的常设机构。后发展成村落。
四郎探母之地——西杨凤庄
在武清南蔡村镇,有一个小村庄,叫西杨凤庄。据村里老人讲,很久以前,“西杨凤庄”名叫“杨凤庄驸马庄”,此村名据说与宋代杨家将有关,还有一段家喻户晓的四郎探母的传奇故事。
大家都知道杨家将的故事。说的是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绎出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宋朝大将杨继业是忠君报国之士,他熟读兵法、武艺超群,娶妻余赛花(后称余太君),余赛花更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两人婚后生有七子两女,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每个人都能带兵打仗,独当一面。其中,杨四郎(杨延辉)长得一表人材,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在几个兄弟中间,最得父母的喜欢。他们寄希望于四郎,日后统率杨家将的非他莫属。然而谁能想到,金沙滩一场恶战,却改写了他的人生命运。
公元980年,由于宋辽两朝的国土之争,杨继业被宋朝派出征讨辽国,在金沙滩双方遭遇一场会战,由于粮草不足,宋军大败,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上。他的儿子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先后战死,杨七郎被敌军擒获,乱箭穿身而死,杨五郎逃出后到五台山当了和尚,杨六郎被救,逃回宋营,杨四郎被俘后被押往燕京(现在的北京),准备听从萧太后发落。既己被俘,杨四郎己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不过他不甘心,他时刻准备返回宋朝,和各位兄弟一起为国尽忠。于是,当萧太后问他叫什么时,他说了一个假名:穆义。萧太后见这个穆义长得相貌堂堂,又让他试了试武功,甚为满意。便让大臣作媒,把铁镜公主嫁给了他。从此杨四郎当上了辽国驸马,婚后两个人相亲相爱,感情很深,后来生有一女。杨延辉在辽国期间多次觐见萧太后,奏请萧太后要善待汉人,使人民安居乐业,并允许每个人都有配偶,开垦耕种荒田,萧太后采纳了杨延辉的意见,从此辽国不断强大起来。
一晃15年过去了,杨延辉由一个青年变成了己届而立的中年人。他摸摸下巴的胡须,再看看自己的一身北国装束,一阵悲痛油然而生。这天,听说统兵萧天佐在雁门关摆下一个大阵,让人上书宋朝,说是若破得了大阵,北番甘愿伏首称臣;若破不了大阵,宋朝江山就得让给北番。杨四郎十分重视这个消息,认为这是他回宋朝的大好时机,于是他让人打听详情来报。不几天,更加振奋人心消息传到他的耳中,说是宋军中执掌帅印的是自己的六弟杨延昭,而带领杨家将应战的是自己的老母亲佘太君。杨延辉心里万分激动。老娘和他一关之隔,他决心要去和母亲见一面,不管后果如何。据说杨六郎的驻军就在当今西杨凤庄村东和大良镇的东营村、西营村、后营村一带。
身在燕京的杨延辉,大费周折地偷偷逃出京城来到西杨凤庄附近与母亲相见,母子相见,痛断肝肠,杨延辉向母亲诉说了自己以往经过,佘太君大怒,想杀了延辉以谢国人,左右人等跪下求情,又听杨延辉哀求道,请娘亲放我回去,我一定劝说辽国萧太后从此辽、宋罢兵,并求辽国不再南侵,使人民安居乐业,免受刀兵之苦。太君听罢,也只好答应了。
后来杨延辉回到了燕京,见到萧太后诉说了实情,又详细说明辽、宋交兵的利弊得失,萧太后觉得很有道理。此后的40多年时间里很少发生战事。
到了元明时期,先民得知此地是宋朝名帅佘太君母子相见之地,便先后到此地定居并形成村落。到了明朝中期,一年,此地突发大水,冲毁了房屋、田产,一部分先民往东搬到了大碱厂镇建立新村,定名东杨凤庄驸马村,解放后改名为东杨凤庄村;另一部分先民向西搬迁建立了现在的西杨凤庄驸马庄,解放后改村名为西杨凤庄,一直沿用至今。
达汗爷的传说
元代,北运河两岸水草丰盛,适宜耕种,朝廷安置立功军户在此屯田立村,出现了官屯和以养马、养牛、养羊形成的村庄,如马坊、马庄、牛镇、羊坊等。
今天尚存的达子村是怎样形成的呢?相传在元代达子村只有十几户汉民,三四户鞑靼人。其中一户主人曾当过屯田军的百户长,彪形大汉,乐于助人,见人总是乐呵呵的,人称达汗爷。他有多少财产没人能说清楚,他自己从不张扬。汉人对这几户鞑靼人很好,教他们耕田、种庄稼、盖房子。他们教汉人放牧牛羊,骑马射箭摔跤。彼此相处得很和睦。
一年,从村边流过的凤河发大水,全村房屋被冲毁大半,村中说书的盲爷爷的小孙女正在渡口玩耍,被河水冲走了。人们惊呼救人,恰巧被达汗爷看见,他飞身跳进河中,游出一里多远救上小姑娘。盲爷爷和全村人都很感动。村里的头面人物赵五爷宰了羊宴请达汗爷。达汗爷微醉,给大家跳舞;盲爷爷兴致上来,给大家讲三国演义中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折腾到天亮大家才散去。
又过了几年,运河以东村庄闹起了红巾军,鼓动汉人杀鞑靼人。先是蒙古屯田军户四处逃散,随之很多鞑靼人也逃走了。一天夜晚,赵五爷跑到达汗爷家,告诉他,红巾军暗中联络汉人,八月十五那天家家做月饼,相互赠送,借机杀鞑靼人。达汗爷说:你们汉人多,我们鞑靼人少,随你们杀吧。赵五爷说,红巾军那个头头点名让我杀你们一家,说你当过百户长,领过兵,杀过汉人。他还说我要不杀你,他亲自过来杀你。达汗爷说:我死了没什么,只是我可怜的老母和小孙女没处逃呀。这时赵五爷发现,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姑娘正跪在外屋佛像前磕头祷告呢。
赵五爷心里一阵难过,掏出一块红巾给达汗爷:“这是红巾军联系的暗号,戴上它,红巾军就不会杀你,你快逃吧。”五爷撑船把达汗爷送到河对岸。分手时达汗爷给五爷跪下说:“请五哥照顾好俺老娘和小孙女,大恩大德,来日相报!”
果然,八月十五那天,各村汉人借给鞑靼人送月饼之机,红巾军屠杀鞑靼人。此后各村几乎没有鞑靼人了。
一天夜里,达汗爷却回来了。他找到赵五爷,赵五爷把他领到一座土地庙里,与老妈妈和小孙女见了面,三口抱头痛哭。赵五爷也很心酸。他告诉达汗爷:“大明朝建立了,往后他们不会杀你们了。”
达汗爷三口再三给赵五爷叩首感谢。几天后,他从马庄赶来50匹马,从羊坊赶来400多只羊,从牛镇赶来200头牛,跟五爷商议,分给了当地汉人。几年后达汗爷去世。人们怀念他,称他所在的村为达汗村,后讹传成达子村。如今改称达村,属南蔡村镇。
20世纪90年代,国家修高速公路,在达村附近取土,发掘出元代三座古墓,考古人发现,古墓是按蒙古人葬俗埋葬的。人们想到了达汗爷。
南商村“土龙”传说
元明时期,南蔡村镇南商村、北商村、达村一带因临近凤河,已出现村落。到清朝初年,南商村已是居民百余户的村庄。
且说村内有位老者,己年过七旬,老伴早已过世,膝下两子一女,都已成家立业。一天,他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最近身体一直不好,疾病缠身,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了,我死后,你们不要操办,不要声张,什么也别给我穿,当天夜间就将我的尸首放在村东南400步外,头向东南,千万不要用土掩埋。”
三天之后,老者病逝,按老者遗嘱,两个儿子没有操办丧事,在当天夜间就将老者尸体放在村东南平坦处。但女儿说:“老人劳苦一生,养育我们三个,不能让老人光身而走,最起码也得穿件裤头吧!”两个哥哥同意了,于是就给老者穿上一件白裤头,然后含泪回家了。当夜子时刚过,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条金龙忽然腾空而起,在村上空飞舞,并且龙身缠着一条白腰带,好像有所约束限制。两个时辰后,天空忽然风停雨住。清晨起来,两个儿子和女儿都到放着老者尸体处一看,圆圆整整地出现了一个坟头,他们非常欣慰。
话说此间,在北京刚临朝不久的顺治帝,近日来忽感身体乏力,精神恍惚,夜间常做噩梦。早朝时,他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大臣。有一位大臣跪倒禀报:“臣最近夜观天象,发现北京东南方有一土龙出现,只因龙腰有条捆龙绳,即使不成大事,也会造成国之不宁,从现实看,我朝入关后采取招降和用兵征战两个策略,大军势如破竹,把李自成消灭于南方,吴三桂、洪承畴弃明归顺我大清,整个中原大地归我朝统治。然用兵易,而服汉民心难,近一时期,在南蔡村、河西务一带出现小股汉民造反就完全说明此事,因此臣劝皇上应采取安抚政策,在土龙现身处,从户部拨万两银建三义庙,象征满汉本是兄弟,是大一统的中国。”
顺治听罢说:“言之有理,准奏。”立即命户部、工部操办此事,在南商村村东南建三义庙一座,庙堂五间,配房十八间,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座神像,一时香火很旺,招来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许愿,直到清朝晚期,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庙堂年久失修,香火越来越少。解放后,神像被拉倒请出,改为村小学校,于1959年被拆除。
后经查阅有关史料,在明清时期,武清城关镇是原武清县城。从城关东南经八里庄、泗村店、南、北商村到甘桥村东湾子村西南折向大顿邱、杨村的是一条古官道。由于年深日久形成“道沟子”,每逢雨季,便会积水。可以推想在古道旁建一座三义庙,用以教化古民,使古民信仰先贤,安心农商也是当时官府的必然之举。而今的南商村中古道沟壑早被填平,建成平坦宽阔的大街。
西小良“小良锥”奇闻逸事
西小良位于南蔡村镇东部,是全镇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之一。村庄呈正方形,东西走向,村西有大片林地,风景秀丽,人民生活安泰。
相传,西小良建村于辽金时期,距今己有900多年历史,据村里老人讲,在清朝末年,该村还建有土城,东南西北各有城门一座,昼夜有人护卫,在村北还曾建有锥塔一座,和大良镇的永济塔齐名。素有“大良塔小良锥”之说,并留有一段美丽的传奇故事。
早在辽金时期,大良镇己是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西小良也住有十几户人家。有一天,大良来了一位老和尚,在大良和西小良一带讲经说法。
一次,老和尚在讲经之后,即兴说道:“要使香火常盛,得建庙修塔。”当时当地百姓家境都不是很好,可族长真情劝说,大家还是慷慨解囊,凑了一笔钱,请来当地最好的工匠,备好砖瓦木料,开始修塔。
老和尚与工匠们在建塔方面都是外行,不知塔的内部结构,也不知道如何建造,一时难坏了众人。这时村里有位老人给出了一个主意,叫大伙用泥和高粱秸秆先做个模型,这样建塔就有了依据,大伙认为这招可行,便七手八脚干了起来,可是等做好模型给老和尚一看,他没有相中。就这样拆了做,做了拆,始终没有一个中意的塔样。一连好几个月过去了,急得大家坐卧不宁。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年春天,在一个风轻云淡、万物葱绿的夜里,接近三更时分,天气格外好,月亮当空挂,明亮的星星肆意地洒满天空。忽然一个奇迹发生了,只见西面天边白光一闪,飘来了一朵彩云,彩云上站着一男一女两个神仙兄妹,他们兄妹围着村子转悠了几圈,飘然落了下来,俩人把建塔的材料看了看,就开始干了起来。哥哥取砖,妹妹取瓦,只见他们同时把手一挥,砖瓦就像飞燕一样,挨着地面一层一层往上跑,不到两个时辰,一个七丈多高的砖塔就要落成了。同时,这兄妹俩一边建塔一边拉话,对当地百姓诚心建塔奉佛的事迹深表赞扬,并说当地百姓用诚心建塔,感动了佛祖,才派他们兄妹前来帮忙,真所谓诚心感动佛心,佛心体谅民心。
可正当他们准备安装塔尖的时候,忽然“喔”的一声,公鸡打鸣了,再看那对兄妹时己经无影无踪了。说时迟那时快,在西小良村北又听“轰”的一声,一个圆锥塔尖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结结实实地落在塔上,严丝合缝。但见塔尖两丈有余,满身金黄,做工精巧,雄伟壮观。待清晨人们睡醒起来时,发现了此景,顿时被惊呆了。他们“扑通”一声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向着西天连磕响头感谢神仙眷顾。
天降祥瑞于人间,西小良真是块宝地,从此,四方百姓闻风而来,到此定居,筑城建门,和善相处,成为方圆十里较大的村落。此奇闻逸事也成为后人的一段美谈。现西小良锥遗迹己荡然无存,古时村城遗址在村北还能发现残迹。
大白厂“黄马褂”的传说
从南蔡村镇政府沿京津公路(103国道)南行,曲折蜿蜒的北运河与龙凤新河堤交界处,有一个小村庄,这就是位于南蔡村镇辖区最南部的大白厂村。
该村依北运河西堤而建,西靠103国道,东临北运河,南望龙凤新河,是一个交通便利、水源丰富、风光秀丽的地方。村子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村中有一条贸通东西方向的主街,街道虽不太宽,但笔直平坦,柏油路面,洁净整齐。主街道南侧是近些年新建的农民新居,一排排房整齐有序,主街道北侧地势较高,农居排列错落有致。
据说大白厂最早立村就在于此。据考,该村立村是与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修建皇城、开发北运河漕运有关。相传,明成祖朱棣在修建北京辉煌的皇城时,砖瓦、白灰、木料除在京都周围备料外,还要通过北运河漕运,从南方诸省调运建筑材料,但是每年隆冬时节,北运河河水逐渐结冰,运材料的船只难行,因此就在靠近京都北运河河畔设立料场,待春夏季节装船转运。于是,就在大白厂这个地方设立了白灰等建筑材料转运厂,同时设立护卫官军驻扎此地。后来皇都建成,这里作为储备料场的功能逐渐消失,护卫的官军也逐渐退役,有部分官军就在此定居下来,以后就逐渐形成了村落,有人为纪念建村历史,就将此村定名为大白厂了。也有史料记载原大白厂靠近运河,是元代养马之所,并以白马居多。马匹健壮清秀,善解人意,多被培育为战马,所以后人多叫村名为白马驹厂。
大白厂村落形成以后,明朝移民政策逐渐推行,有许多中原和江南地区移民也移居此地,在北运河河堤西侧定居,而且很快形成村落,形成和大白厂东西对称的小白厂村。两个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白厂村还流传着一段关于康熙皇帝的传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61年,雄才大略,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执政前期,重用贤臣惩治奸党,平三藩,收台湾,消灭格尔丹叛乱,阻止俄沙皇掠土,保证了国家安宁稳定。同时他也十分重视防治水患,以防水患殃及百姓。他选良臣拨重金,疏浚北运河。
相传,在康熙18年(1679年),由于山洪暴发,河水涨满,北运河(现八孔闸河段)出现多次险情,当时白厂等地先民踊跃出工筑堤,把自家的门板木料、土石全都无私奉上,努力奋战。当时的府县官员十分感动,当康熙皇帝御驾亲临视察时,听到府县官员的汇报也十分赞赏,并亲自到民间了解实情,征询治河办法。康熙看到这里的乡民如此忠厚淳朴,勤劳智慧,乐于助人,于是下旨赏给当时村带头人黄马褂一件,并免去白厂周围几个村的三年皇粮,以资奖赏,同时下令向东开挖引河,汇流普济河,使山洪沥水向东经七里海泄入大海,并在保驾营村北立碑一座,御书“导流济运”。
到了后来,向东开挖的引河起了作用,运河水患大为减少,白厂人为纪念此事,一直把村南地叫“黄马褂”地。
马庄村的“神马”故事
很久以前,北运河岸边的一个小村,村里有个小扛活的,名叫黑子。黑子给扛活的那家老财主心肠非常狠,除了每天叫黑子下地干活外,还叫他喂马饮马。老财主家里有一匹马长得很出奇,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黑子对它十分喜爱,就在马棚里搭块木板,自己睡在马身边,与马作伴。
对这匹白马,黑子除了白天精心喂饮外,夜里还要给马添草料,并经常把它牵到河边洗刷皮毛。马一见到他就“咴咴”叫,像是对他道谢似的。
这年秋后,地里没什么活了,老财主想省几个工钱,饭钱,打算辞掉个做活儿的,于是就找借口说黑子不听使唤,把他赶出了门。其实,黑子也早想离开这个鬼地方,只是舍不得那匹白玉般的马。天快黑了,他还没走,在村边转悠。突然,那匹白马叫着朝他跑了过来。黑子又惊又喜,牵上就走了。
原来,那匹白马干了一天活,正被人牵着在河边饮水,看见了黑子,就从长工手里挣脱了缰绳。那个饮马的长工见马跑了,追又追不上,只得回去把事情的经过向老财主说了。老财主又急又气,把那个长工骂了一顿,就亲自带上几个人追马。
黑子没骑过马,他也舍不得骑,只得拉着马跑。眼看着追他的人越来越近,黑子急得如同着了火一般,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就见前边的小路往右拐去了,有片树林子遮住了追赶的人。黑子知道他们一会儿还要追过来的,这匹心爱的马还要被夺走,万般无奈,就天真地对白马说:“马呀,马呀,你要能变变颜色就好了。”
说来也怪,他的话音刚落,马就倒在地上打了个滚,起来一看,哟,还真的变了颜色,白马变成灰马了。黑子又惊又喜,抚摸着马说:“莫非你真是一匹神马?”
这时,老财主从树林那面追过来了,到了近前,他不由愣住了,黑子牵着跑的,明明是匹白马,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灰的了呢?他揉揉眼睛再看,展现在眼前的的确是匹灰马。
跟着老财主追赶的几个长工也很纳闷,不过这正合他们的意,他们也喜欢黑子,暗中恨着老财主,就说:“既然不是那匹白马,咱们就回去吧。”
肥头大耳的老财主平时很少走路,今儿又追了好几里路,早累得四马汗流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黑子得到自己心爱的白马高兴极了,他整日和白马厮守在一起,后来为了给母亲治病,含泪把马卖了。再后来,黑子发了家。他始终没有忘记那匹白马,为了表示自己对白马的怀念,他来到当年马变颜色的地方,修了座庙宇,起名叫马神庙。最初,马神庙附近只有几户人家,后来住户越聚越多,就想起个村名。有人说:“既然有神马,我看就叫马庄吧。”村名由此就叫下来,马神庙也从这里传开了。
长脚的金元宝
世上的事无奇不有。下面这个故事是讲湾子的。早年间,北运河刚开挖不久,河水时常泛滥,运河两岸村庄时常被淹。相传,在蔡村境内河湾东岸有个叫陈家湾的村子,村子里有一个陈老汉,年过半百,膝下却无儿无女,见天和一头毛驴在一起,租了几亩地,平时省吃俭用,几十年的光景攒下了四个金元宝。
有一天夜里,他无意中听到“嚓、嚓”的脚步声,接着就听到这样的对话,一个说:“咱四个今晚就走吧!”另一个说:“那咱去哪里?”又一个说:“去南边曹园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说着,说着,只见那四个金元宝像长脚似地一起朝门外走去。老汉心想,奇怪,它们干嘛去?为探个究竟,他披衣下炕,关好家门,骑毛驴紧紧追赶。一会儿工夫,那四个金元宝连个影儿都不见了,哪去了呢?老汉猜想,它们话里面有个“南”字,干脆我就向南去找吧!
就这样他一路向南走了整整一夜,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里路,好不容易走到天亮,突然,天又黑了下来,接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不一会儿,大雨哗哗地下起来。陈老汉走得急,也没戴斗笠,隐约见不远处有三间小土房可避雨,就拉着毛驴奔了过去。走到近前一看,房子里住着夫妇二人,男人叫东哥,女人叫东嫂,女人快要临产了。夫妇二人见有位老大爷来避雨,赶紧请进屋中,并说:“这就是您的家,什么时候出太阳,什么时候您再回家。”老汉很感激。
时间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过去了,直至天黑,大雨仍然下个不停,这天夜里陈老汉就在他们家里住了下来。可他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总惦记着他的金元宝。心里想自己穷命呀,多年攒下这么几个元宝怎么就跑了。想着想着,突然听到有小孩子的哭声,声音十分响亮,像个男孩子。到天亮时,男主人笑着对老人说:“大爷,您可给我们带福来了,我们得儿子啦!”老人听了忙给主人道喜。孩子娘喊东哥把孩子衣服埋了去,东哥问:“埋哪儿?”东嫂说:“就埋曹园子吧。”听到“曹园子”三个字,陈老汉“呀”了一声,原来我要找的地方就在这呀!这时,孩子爹回来了,对东嫂说“这可怎么办,从埋衣的地方挖出四个元宝。”东嫂说:“别哄我,拿过来让我瞧瞧……呀!还真是大金元宝,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该不是谁家埋这儿的,咱穷人可没命享受呀!”
夫妻俩正说着,张老汉走进来说:“东哥,东嫂,你们不要怕,这元宝在你家挖出来的,就是你们的财了,穷人怎就没命享受呢?”夫妇俩听后,高兴地说:“这金元宝是我儿子带来的,咱就给孩子取名叫‘来宝’吧。”陈老汉也点头说:“好,这孩子有福气,我也去掉块心病。实话告诉你们吧,这四个金元宝是我的,我老了,没福气,他们说走就走了,我在后边跟着,原来到你们这里来了。”夫妇俩一听就说:“这金元宝是您的就该还给您。”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要,只说自己没福享受,身边又无儿无女的,就给他们吧。
夫妇俩一合计,认老人做干爹得了,也别让老人再回去。跟老人一说,老人很乐意。他说:“到老了,又有儿孙了,真是天大的福分呀!”
可巧,这几天外面雨总下个不停,张老汉在干儿子家一连住了20天。到第21天,终于放晴,张老汉放心不下那几亩田地,想回去照看一下。东嫂说:“干爹,再呆几天就是您孙子满月,您喝了喜酒,我们陪您一块回去看看。”老人说:“还是我先回去,等孩子满月我再回来,误不了喝喜酒。”东嫂看留不住干爹,就给老人准备行装,上锅蒸了一屉大馒头,其中有四个最大的,让老人带着路上吃。
老人骑着毛驴,带上馒头就上路了。走着走着,毛驴走不动了,原来是给毛驴钉的掌坏了。前边正好有个村子,一打听,还真有个钉掌的师傅。这钉掌的师傅手快,三下五除二就钉完了。老人一摸兜,分文没有,解下干粮袋从中取出四个大馒头算做钉掌费给了师傅。
钉掌师傅拿了四个大馒头别提多高兴了。回家和媳妇说:“孩儿他娘,你看这四个大慢头蒸得多好呀,个大又实,今天你给她二姨小孩子做满月有馒头了,是个外乡老头给的。”
二人说完,果真带着馒头上路了,他们来到的正是东哥东嫂家。东哥、东嫂见是姐姐、姐夫来了可高兴了,忙把他们迎进门,再看篮子里的馒头就说:“你们能来我们就高兴,日子过得挺紧的,还蒸这么大馒头来?”姐夫说:“你看这孩子太有福气了,正愁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给孩子过满月,可巧有个老头给驴钉掌,没钱就拿这几个大馒头顶了。这不,我们就给你们拿来了。”东嫂仔细一瞧说:“姐,这馒头是我蒸的,那里面有四个金元宝呢!”说着,掰开馒头一看果真有元宝。东哥夫妇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姐姐、姐夫听得入了神。东哥说:“我们本打算物归原主,才想出这个法子把元宝放在馒头里,谁想又回来了。”
第二天,东哥夫妇带上孩子来宝,一起到陈家湾找老人。这陈家湾村挨着北运河,村子就位于河湾的低洼地带。等他们一家赶到时,顿时惊呆了。此时由于连日大雨,河水泛滥,陈家湾村己被大水所包围,眼看着农田汪洋一片,见不到庄稼了,村里成了孤岛,所有的房子都冲毁了。东哥连忙跟东嫂说:“你们别去了,看好孩子,到西面的堤上等我,我把咱爹找到就去堤上和你们娘俩儿会合。”就这样,东哥只身寻干爹去了。此时,陈老汉正为这突如其来的大水犯难的时候,东哥赶到了,二话不说,背起干爹就走,边走边说:“爹呀,家毁了更好,这回您老也别惦记这个家了,就踏实跟我们过日子吧,我保准孝敬您。”
自此以后,老人就和干儿子一家过着舒心的日子,享受着人间的亲情与欢乐。
侯邦典重刊《关圣帝君征信编》
武清南蔡村人侯邦典光绪八年重刊的《关圣帝君征信编》,最近发现被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书由乾隆年间浙江人周耕厓、崔秋谷编辑刊刻。道光四年夏,武清南蔡村的侯邦典,在友人李子畲家偶然看到该书。细读品味后说:“读而悦之,爰其详,博而精核,足补史传所未备”。很想购买一本仔细研读,而又无处去寻,倍感遗憾。不久,为使关圣帝君的忠义精神在北方得以发扬,侯邦典和李子畲倡导人们筹资重新出版了这本书。
此书重新印刷刊载时,有侯邦典的《重刻征信编序》,序中称本书分三十二卷二十四章,有传、纪事本末、爵谥、追封、嗣荫、将吏、墓寝、祠庙、祀典、轶闻、名迹、灵异、杂缀、考辨、评论、碑记、赞颂、诗词、书略、补遗等。他在序尾感慨道“典老矣,得读是书,获成此举,从此敬信不疑……是亦平生之大愿也。”
查《光绪顺天府志》,侯邦典,武清人。附贡生。咸丰三年,太平军逼近津南,武清日有警报,邦典鸠赞办团练,晨夕守御不殆,团练大臣桑春荣,因此上奏赐其学正衔。咸丰十年,英军迫近帝都,武清之蔡村适当其冲。侯邦典亲至英军营游说,遂无所犯。其间土匪乘机煽乱,侯邦典率团练击之,英军为此大骇,“执邦典于行间,一日始释归,而武清卒无恙”。同治六年,又有马贼作乱,侯邦典谓团练办在临时,不可恃为长久之策,乃审地势,泄池濠,修围墙,为绸缪未雨计。同治八年,建立义塾,乡之子弟皆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书重刊中,得到了众多人士和乡贤的资助,其中有十位武清乡贤,对于重刊《关圣帝君征信编》这件事,按照王汝琨序中的说法,“闻者,糜不乐应”。张瑞芳在其序中也称侯邦典“慎五侯公,乐善性成,老而弥笃,其生平存心制行尤以诵法”,盛赞此书“独能网罗散轶考证,前闻俾后之学者,读其书,论其世,有以激发其忠义之天良,然则是书之启牖,斯民允堪与五经四子之书并传”。
同治九年侯邦典卒。
解铃还需系铃人
康熙年间,南蔡村镇有个看病先生叫陈璐。一天上午,有个农夫来请陈璐给妻子看病,陈璐6岁的儿子告诉农夫,说他爸爸出诊去了河东(运河东)下午才能回来。下午农夫来到陈璐家,陈璐儿子又说他爸爸明天才能回来。
第二天,农夫又来到陈璐家,可是陈璐仍然没有回来。其实,陈璐的儿子根本不知道他爸爸几时回来,跟农夫说的话,都是随口编的。他感到很难为情,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爸爸回来又走了,不过把药给留下了,您等着,我给您去拿。”
男孩来到屋里急得团团转,因为它爸爸并没回家,更没留下什么药。它突然看到院子里有一堆打药架子时没弄走的锯末,灵机一动,捧了两捧锯末抓上两把土,放在一个大荷叶里,然后往上边撒了泡尿,用手指搅匀包好,来到农夫面前笑嘻嘻地说:“这是我爸爸给您留下的药,给病人熬了喝下去病就好了。”
农夫要付药钱,男孩说:“我爸爸说等病人的病治好再给钱。“农夫千恩万谢,接过“药”匆匆而去。
三天后,农夫背着一斗白米,提着两只鸡来谢大夫。这时,陈璐己从外边回来,他见农夫携礼来谢,心里十分纳闷,没给人家瞧过病呀,为什么来谢他呢?农夫走后,他再三盘问儿子,儿子只得说了实话。他听后心想儿子给农夫的恰是三味药材沉香木的锯末有镇痛、健胃之功,童便有止血去淤之效,黄土汤有涩血之能。看来农夫妻子的病大半是分娩得了轻度血崩,所以服之能愈。因此他不但没有责怪儿子,还把儿子夸奖一番。
于是焖饭炖鸡,还打来半瓶子烧酒。
陈璐吃着鸡肉,喝着烧酒,想着农夫送礼之事,欣喜若狂,不禁吟诗一首:
锯末尿土泥,
斗米两只鸡。
趁我时运好,
有病早来医。
陈璐吟罢哈哈大笑,不料乐极生悲,一块儿鸡骨头正好卡在嗓子眼,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憋得死去活来,只好打发人到邻村请医生为他治疗。那位医生说办法是有的,条件是摆一桌酒席,吃完再看病。陈璐钱虽紧巴,但为治病,酒席还是摆下了。可是那位医生看着满桌酒席迟迟不见动筷,原来它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叫陈夫人坐在他的腿上陪他喝酒!过去女人比较封建,就是现在,当丈夫的也是难于承受。陈璐摇头摆手,怒不可遏,对那位医生怒目而视。那医生见陈璐不应,冷笑说:“不答应我这个条件,那就叫鸡骨头在嗓子眼卡着吧!”说罢起身便走。陈璐一边往外追,张嘴欲喊“欺人太甚”,话还没出音,而那块儿鸡骨头却奔儿地喷出口腔。
那位医生停住脚步,向陈璐道歉作揖道:“请陈兄息怒,为治愈阁下的病,我不得不这样做呀!”陈瑞转怒为喜,再三致谢,并且悟出“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道理。
穷书生作诗三句半
这年夏天,天气干旱,运河水位明显下降。紧靠运河岸边的南蔡村里几个老头儿闲来无事,坐在河畔槐树荫下纳凉,就见一个身着长褂的穷书生走了过来,老人们知道他叫黄绍基,肚里有些墨水,善作三句半十七字诗,人送绰号黄十七。黄绍基来到近前,这时,一位树下头戴草帽的汉子问他:“十七,老天爷不下雨,把人们都苦透了,你给俺们作首三句半吧,让大伙乐和乐和。
穷书生在当地教私塾,虽说穷,但毕竟干着斯文事,无论老少,见面多尊称他黄先生,而面前这位汉子连名字不叫,直呼绰号,黄绍基大为不悦,又不好在众人面前发作。可巧一阵风来,吹落了汉子头上草帽,汉子慌忙捡起扣在头上,还是被黄十七发现汉子不想示人的秘密,原来光光的脑瓜顶上没长几根头发,眼珠子一转有了报复的内容,开口道:“就以你为题吧。”
汉子一愣:“我,我有什么好说的?”
黄十七道:“树下戴草帽,里面藏奥妙,一生免理发,”
众人凑趣儿问:“为什么?”
黄十七慢条斯理:“没毛。”
众人哈哈一笑,秃头汉子气坏了,正要发作,见眼前走来一村妇,村妇性情泼辣,村里没人敢惹。因她是旗人,不兴裹脚,当地人见了都背后笑话她脚大。汉子道:“有胆量,你也给她作首三句半。”
黄十七抬脸瞥一眼村妇,对众人道:“前来一娇娘,金莲三寸长,为何那样小?”
大伙忙问:“是呀,明明人家大脚,你怎么说她脚小呢?”
黄十七脸上现出坏笑,慢吞吞吐出两个字:“横量。”
人们大笑起来。可巧少妇听见了,她认识黄十七,知道动嘴吧斗不过他,就一赌气跑进县衙把黄十七告了。
县官平时耳闻运河边有个叫黄十七的书生,爱作三句半诗,很想见他一面,这回可好,找上门来了。便吩咐衙役把黄十七传上堂来。
县官明知故问:“你叫什么名字?”
“老爷容禀,”黄十七不卑不亢站在大堂前,回答道:“姓黄名绍基,家住运河西,雅号乡人送——十七。”
众衙役见黄十七以诗应对,不禁会心一笑。县官心里也觉好笑。但脸子却板着装腔作势:“黄绍基,你当众嘲笑妇道人家,本该重打二十大板,本官念你知书达礼,在乡间没有恶行,只罚你给本老爷作一首十七字诗,作得好就放你回家。”
黄十七知道面前这位知县大人是花五十石玉米买的官,不识几个字,却叫一个响亮的名字苏西坡,便打心眼里看他不起,轻蔑地打量一眼,所擅长的三句半随着嘴巴的张开一个字一个字地蹦了出来:“古有苏东坡,今有苏西坡,相差十万里……”
县官不等说完,追问道:“怎么,我的水平竟差他那样远?”
黄十七慢条斯理:“还多。”
“胡说!”县官吼叫起来,一拍惊堂木,喊道:“黄绍基,你再给老爷作一首好听的,老爷饶了你,要不,当心二十大扳。”
黄十七没吭声。就在他抬头看那块匾时,看见县官的上嘴唇有道豁口,当地人叫兔唇。诗马上就来了:“老爷容禀”高声朗道:“知县是苏公,行动满威风。”
县官一听这两句还不错儿,催促道:“往下说——”
“睡前愁一事,”
“愁什么?”县官问。
“吹灯。”
又是满堂笑声。县官恼羞成怒,“啪”一拍惊堂木:“给我打!”
“慢着。”随着话音,一个女人从后堂跑了出来。黄十七一看,是满脸大麻子的县官太太。原来她在屏风后面听得肚肠都乐疼了。她也想让书生给作首顺气入耳的三句半,在众人面前显摆显摆。尖声细气地说:“黄绍基,你认识俺诰命夫人吗?刚才你戏弄老爷的诗,我都听见了。论罪,该打四十大板,我最后再给我你个机会,你给我来一段,好,就饶了你,不好,另加二十大板,让你屁股开花。”
黄十七不慌不忙地说:“诰命夫人容禀——”。接着咏道:“诰命为人妻,天花数第一,若与世人比……”
“怎样?”诰命夫人尖叫起来。
黄十七一挑大姆指:“无敌。”
“你好大胆,给我打!”。诰命夫人吼了起来,众衙役笑得前仰后合,哪里还顾得上下手。而黄十七呢,趁着这个机会,鱼锅贴饼子——蔫溜了。
四姐儿
早在乾隆年间,定福庄的“药王庙”就己经很有名气,每天都有人前来拜佛求医“讨签”。
却说北运河东岸的北蔡村,有个柳员外,柳员外有个女儿名四姐儿,十七八岁,聪明伶俐,相貌出众,只是自小娇惯,说一不二。提起姑娘的名字,还有一点儿来头:据说生她那天,是农历四月,她家正在后花园打井,于是名字就叫“四(四月)井(姐)儿”了。这天四姐儿身有小恙,非要去药王庙上香讨签不可,父母拧不过她,只得陪她去了。谁知回来过运河摆渡时,船一摇晃,四姐儿站立不稳,一头跌入水中!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有个青年人亳不犹豫地下到水里,凭着良好水性,把四姐儿救上河岸。四姐儿清醒过来睁眼一看,认识,原来是那个外地卖切糕的小伙子,大家都管他叫陈哥儿。陈哥儿二十出头岁,长得眉目清秀,他的善良和舍己为人深深打动了姑娘;而姑娘温柔和富有魅力的眼神也同样深深留在了小伙子的心里。他对姑娘的思念与日俱增,但他职业低贱,家境贫寒,大家闺秀能认头嫁给他吗?……
再说四姐儿,因为落水着凉和惊吓回家后病倒了,经过一番调治又将养几日才好。谁知身上的病好了,心上的病又发了,那就是对恩人陈哥儿的思念。“又英俊又善良,没他,我早就没命啦!”四姐儿想,“陈哥儿虽然没有钱,但人品好,比那些有钱的花花公子强得多!把终身许配给他,就像‘天仙配'那样,夫妻恩爱苦也甜!可是,爸爸是个嫌贫爱富的守财奴,能答应吗?……”
四姐儿想对了。陈哥儿早就托媒人来过,柳员外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他一心想把女儿嫁给门当户对的土财主,哪能许配给一个卖切糕的穷小子?……四姐儿妈妈也觉得员外说得在理。可是他们知道女儿的犟脾气,也看出来她对陈哥儿的情义,因此就背着女儿,咬咬牙叫媒人给陈哥儿捎去10两银子,说是对他救四姐儿的酬谢,亲事是万万作不成的!谁知陈哥儿把柳员外给的“谢银”如数退回。四姐儿的丫环小玉得知此事,悄悄禀报给四姐儿;四姐儿气得死去活来,扎在闺房不吃不喝,以泪洗面,全家上上下下怎么劝也无济于事。
四姐儿的妈妈对柳员外听说:“咱闺女一条道走到黑,我看就由她去吧。”柳员外说“不行”,他打发丫环把女儿叫来艮巴巴地说:“你就死那条心吧!实话告诉你:早把你的终身许配给南蔡村侯家三少爷了,过门儿就当少奶奶,不比跟那个卖切糕的穷光蛋好!……”四姐儿没等父亲说完,就捂着脸摔门而去。
夜里,四姐儿妈妈心烦意乱睡不着,朦胧中似乎听到房门儿有点儿响动,她怕女儿出事,急忙起身出去。借助星月之光,她看见女儿走到后花园水井旁,突然不见了!她马上意识到女儿寻了短见!便大声哭叫起来。等家人赶到把四姐儿从井里打捞上来,四姐儿早己气绝身亡!全家人捶胸顿足哭作一团。柳员外想家丑不可外扬,就叫佣人连夜买来一口白茬棺材,把四姐儿囚在了后花园的一间草房里。
尽管柳家没有声张,四姐儿为陈哥儿投井而死的事还是在第二天就传扬出去了。陈哥儿听到这个噩耗,悲痛欲绝。他想:四姐儿为他而死,他岂能独活于世?遗憾的是,临死未能见上姑娘一面。于是夜里身带切糕刀,朝柳家奔去。
陈哥儿越墙跳进柳家的后花园,借助朦胧月色,很快找到那间停放棺材的草房。他走进草房,忽然听到棺材里传出微弱的呻吟声!陈哥儿立感毛骨悚然,但他没有跑,心想:是人是鬼我也要见上她一面!
陈哥儿把切糕刀插进棺材盖下的缝隙,用肩往上一扛刀把,“咯吱”一声棺材盖被打开。此时月亮正钻出云头,他看见四姐儿安详地躺在棺材里,立感痛不欲生、肝肠寸断。他久久看着四姐儿那张美丽的脸孔。看着看着,又听见四姐儿发出一声呻吟,并且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原来,四姐儿被从井里打捞上来虽然断了气儿,但心脏却没有停止跳动。她在棺材里渐渐地有了呼吸,只是浑身乏力,不能动弹,昏昏沉沉好像睡在家中。陈哥儿撬开棺材盖,凉风一吹,她很快清醒过来,并且记起自己夜间投井的事。
陈哥儿把四姐儿抱出棺材,四目相对,悲喜交加。四姐儿叫陈哥儿把她带走,陈哥儿却有些迟疑。四姐儿有气无力地对陈哥儿说:“活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如果你把我交给父母,我的归宿还是那口井!”陈哥儿见四姐儿对他忠贞不渝,只得点头。于是他找来两块大石头放入棺材里,把棺材盖扣严,然后背起四姐儿。
陈哥儿背着四姐儿沿运河东岸往南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顶到天亮后实在走不动了,就雇了一辆车于下午回到小哥儿老家津东陈家沟子。
五年过去,四姐儿给陈哥儿生了一儿一女。每天,四姐儿蒸切糕,陈哥儿卖,虽说收入不大,倒也够吃够喝,夫妻恩爱和美。
一天晚上,四姐儿偷偷垂泪,被陈哥儿看见,陈哥儿问她是不是想家啦,她默默地点点头。陈哥儿安慰她说:“那好,咱们明天就去看望孩子姥姥姥爷。”
当四姐儿父母看见“死去”五年的女儿突然出现在面前,吓得面无人色当四姐儿哭诉完当年真情,她父母才转惊为喜。这时,外孙外孙女围拢过来,这个叫姥姥那个叫姥爷,柳员外心里深感内疚。他没有儿子,想叫陈哥儿过来继承家业,陈哥儿不肯。临走时柳员外给了陈哥儿一笔钱,叫它回去开个大点儿的买卖。
罗桥子的故事
早年间,北京城里有一家首饰店,店号叫“万福金店”,店掌柜姓罗,人称罗掌柜。罗掌柜系南蔡村镇北商村人,此人很吝啬,每天伙计们的洗手水,他也要收集起来,让其慢慢沉淀,最后取盆底儿一点点粉泥。他说,每人做首饰时,手上或多或少都会沾上点儿金粉,不能随着洗手水白白倒掉。
一天夜里,罗掌柜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披头散发、锯齿獠牙的恶鬼向他扑来,好像要挖他的心肝!罗掌柜哭叫着从梦中惊醒,吓出一身冷汗。从这天起,他像没了魂儿似的,怎么也提不起神儿来。他叫伙计给他圆梦,哪个伙计也没有说是好征兆的,这就更增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他担心自己会有一天被恶鬼捉去,金店落在他人之手。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伙计们知道他平时很迷信,就串通一个外号叫李半仙的老道来给他相面、算卦。
这天,罗掌柜无精打采地坐在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忽见一位黄袍道士朝他走来,道士来到他跟前,深施一礼说“先生气色有些不好,心中必有不悦之事,我给您占卜一卦如何?”
罗掌柜仔细一看,认出是李半仙,他正想找他算算,于是赶忙起身还礼“多谢道长,有失远迎!”说着把李半仙请到室内,叫伙计敬茶。李半仙坐定,问几句金店的生意情况,便给罗掌柜相起面来。
李半仙由于从伙计那里知道些底细,因此说他某月某日做了一个噩梦,梦的内容又是些什么,说得丝毫不差。罗掌柜听了心里暗暗吃惊,这才叫活神仙呢!接着,李半仙又从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生辰八字等方面占卜起来。最后长叹一声,说:“唉,不瞒先生说,那梦是个恶兆,先生的寿数快到头儿了!”
“啊!”罗掌柜听了倒吸一口凉气,倒退两步,差点摔倒,额角滚下豆大的汗珠,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请道长明示,我的寿数最长还有几年?”
“两年。”道士伸出两个指头说。说完又安慰罗掌柜几句,便告辞走了。
罗掌柜这下可吓破了胆,他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打发人把家中正在念书的儿子接来,子承父业。俗语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罗掌柜深知自己平时小气,把人得罪苦了,此时待人十分亲热,特别是为了让伙计们听从他儿子的管理,给每个伙计每月添两份银子的薪水。
金店安置妥善后,罗掌柜带着一些钱财回武清老家。一路上,他碰见孤儿寡母、乞丐、病夫,都掏出点儿钱来周济。当他来到家乡北商村村北口儿的小凤河河边时,看见一个老太太领着她的小孙女要过河,河虽然不太宽,但这一老一小却过不去,急得在河边团团转。罗掌柜见此情景,就放下行李,从附近一趟趟拣来砖头往水里垫,垫好之后,又用大褂兜了几趟土铺在上边。老太太领着小孙女走了过去,回过头来对罗掌柜千恩万谢。
罗掌柜想,我只做这点儿好事,人们就如此感谢我,我要是在此修一座小桥,人们恐怕永远也不会把我忘记吧?于是,他回到家中,拿出10两银子,叫乡亲们在小凤河上修桥;乡亲们正愁赶集上店、出村入村隔着小河不方便,因此对他十分感激。很快,一座小土桥便修成了。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乡亲们一夸罗掌柜,罗掌柜心里一豁亮,又经常不断地到地里干点儿活儿,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两三年过去了,罗掌柜不但没有死,反而越活越结实!他暗骂那个李半仙有意捉弄他,决定进城寒碜寒碜李半仙。
一天,罗掌柜来到北京城,好不容易才找到李半仙。一见面,罗掌柜就对他说:“道士,您还认识我吗?”
“哦,”李半仙上下打量一阵罗掌柜,想了想说:“您不是万福金店的罗掌柜吗!”“不错。”罗掌柜点点头说,“道士,还记得您两年前说过的话吗?”
“记得记得。”李半仙胸有成竹地说,“您来得正好,不然我还得想法找您去呢!”
“还要给我报什么丧吗?”
“哪里哪里,”李半仙忙说,“您的寿数又增了!”
“寿数又增了!”罗掌柜一肚子气儿顿消,惊喜地问,“增多少啊?”
“12年。”李半仙扳指掐算着说。
“怎么会又增了呢?”
“因为您做了不少积德行善的好事。”
“对对。”罗掌柜把回家后所做的好事——叙说一遍。
李半仙最后告诉罗掌柜,之所以能增寿数,主要是因为他出银修了小凤河上的那座小土桥。
罗掌柜回到老家,心中暗想:修一座小土桥就增寿12年,如果再多出点儿银子,修一座大石桥,还不增寿24年吗!于是他,拿出二三十两银子,建议乡亲们扒掉小土桥,改修大石桥。乡亲们觉得很奇怪,刚刚修好的小土桥,为什么又要改修大石桥呢?有的说他是行善事,有的说他另有目的。但不管怎么说,乡亲们总觉得大石桥终归要比小土桥好走,因此又改修起大石桥来。
罗掌柜呢,当然更是兴致勃勃,一面出谋划策,一面和乡亲们一起干活。经过一春一夏的施工,一座造型美观的大石桥建成了。但万万没有想到,罗掌柜竟一病不起,病情一天不如一天。奄奄一息之际,他又骂起李半仙来,并给他的儿子捎信儿,叫把李半仙找到他家来,他要问个究竟。
三天后,李半仙来到罗掌柜老家。罗掌柜声音微弱但很气愤,他问李半仙:“我修一座小土桥,你说增寿12年;如今我修了一座大石桥,按理说得增寿24年,可是我现在却……”罗掌柜说不下去了。
李半仙朝罗掌柜微微一笑,说:“古人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呀!”
罗掌柜听后似乎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后来,乡亲们为了纪念罗掌柜,就把那座石桥叫做了“罗桥子”。
新媳妇救驾
早先,运河旁的北蔡村来了一户外乡人,靠河边买了块荒地,盖起两间草房,一家人安居下来。这户人家有个独生女儿,天生爱说话,瞅见什么都开口,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常惹人厌烦,叫她碎嘴子。她母亲觉得自己一个外姓人家,女儿这样出去难免被人笑话,便做个“木鸡”带在她身上,要求女儿几时木鸡“咯咯”一叫,她才可开口说话,叫几声说几声,不可多言。有了限制,姑娘果然少了好多话。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姑娘二八芳龄,媒人登门了,婆家也挨着运河边住,也是个外来户,算得上门当户对。姑娘出嫁到了婆家,成了新媳妇,仍是少言寡语,一天到晚闷葫芦一样听不见几句话。婆婆问:“你怎么不说话呀?闷在心里久了要闹病的。”
开始,新媳妇只是以笑作答,但架不住婆母一再追问,只得如实相告:“我在娘家时,我妈嫌我嘴碎爱说话,给我做了个'木鸡'挂在脖子上,什么时侯‘木鸡’打鸣,我才能开口。”婆婆说:“这不别扭死人啦,快把木鸡摘下来吧。”新媳妇摘下木鸡后,果然,又家长里短说东道西没完没了,话出口还有辙有韵。婆婆开始觉得挺好,听曲儿似的,但长了也有点腻烦,便打发儿媳住几天娘家,她也好清静清静耳朵。
与婆家一墙之隔的王奶奶家里养只小猫,跑到婆家把桌上鱼缸里的金鱼偷吃了一条,婆婆一生气,把猫给打痛了。王奶奶不答应,找上门来讨说法。婆婆说一个小猫子有什么可金贵的,不行赶明儿给您抱个好猫。王奶奶还是不答应,天天坐婆家炕头唠叨,还一套一套的:“我的猫,像狼又像虎,蹿高跳远不沾土,抱着到县城,给银五两五,我都没卖呢。你赔金猫和银猫,我心里还是堵。“天天这样叨叨个没完,婆婆也受不了呀,心烦意乱的。忽然想起她那说起话来与王奶奶不相上下的儿媳妇,心里便一动,打发儿子套车把新媳妇接了回来。
半路上新媳妇就问丈夫“王奶奶平时借过咱家东西吗?”丈夫说“听妈妈讲,王奶奶爱占小便宜,借过咱家一个马勺没还,借过咱家一盏油灯也没还,还拿起过咱家一个掏灰筢,还抱走过咱家一个油篓。
新媳妇抿嘴一乐:“行了,我有问她的话了。”
回到家,王奶奶正坐在他家炕头上唠叨呢。新媳妇深施一礼,问候一声:“王奶奶好!”
王奶奶说:“还好呢,你婆婆打瘸我的猫,心疼得我整夜睡不着,连吃了三服中草药,我问你药钱谁给报?”
新媳妇说:“您老自己报呗。”
王奶奶脸一沉:“凭什么我自己报,我欠你家的呀?”
新媳妇说:“对呀,您欠我家一个马勺。”
王奶奶一愣,刚要还嘴,新媳妇又把话接上了:“我家的马勺,上锅粥,下锅肉,盛粥舀肉不上锈,拿到县城里,给银六两六,我家还不卖呢。您赔俺金马勺,银马勺,俺心里还难受。”
王奶奶气得“哼”了一声。
新媳妇道:“王奶奶您别哼,您还欠俺家一盏灯。”
王奶奶这个气呀,一毗牙要说话。
新媳妇道:“王奶奶您老别毗牙,你还拿走俺家一个掏灰箔。”
王奶奶一看说不过她,溜炕就走。
新媳妇后面追着:“王奶奶您别急着走,您还欠俺家一个油篓。”
王奶奶没遇见过如此厉害的新媳妇,以后再也不敢上门纠缠。
七月十五放河灯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鬼节”、“孝亲节”,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早年间,北运河两岸有在这一天“放河灯”的习俗。
放河灯又称放荷灯,放河灯之俗,古己有之,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用以对逝去的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的祝福,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道教、佛教等宗教活动常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全国各地-般是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后举行。明代人王象春在《齐音》中记载;“德蕃于孟秋之望,建盂兰大会,燃放河灯,招僧诵经施食,追悼亡魂。”
元、明、清时期,北运河两岸漕运兴旺,官家的商船、漕船、水师船,民间的货船、渔船等都在运河里穿梭,沿河的乡村、集市也因此繁荣。但或因天灾,或因人祸,运河里翻船溺水的事儿也不罕见。溺亡的人,有的有人收尸,有的则顺流而下在水中漂浮,成了孤魂野鬼。每年七月十五,运河两岸的村民便自发组织“放河灯”仪式,来祭奠亡魂的活动,来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临近七月十五,村民以小木片做底,糊上彩纸,里面放进小油灯或蜡烛。商行店铺则请人做大的木底纸船,称“大法船”。还有的将“河灯”做成荷花瓣形,所以也称“荷花灯”。这种河灯制作并不复杂,一般都是用各色的蜡纸糊成的,把一张正方形的蜡纸的四角粘起来。灯芯一般都是用麻绳做的,这样的灯芯燃烧时间长,能抗风。在放河灯前,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沙子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不容易被吹翻。灯笼里点上蜡烛,放在河中,任其漂流。
七月十五这天,村民们管乐笙箫敲锣打鼓,抬着大纸船在村里绕行一周。到了傍晚都集中于河神庙前,由僧道做道场,来超度亡灵。鼓乐声中,先将“大法船”放入运河,其他河灯紧随其后。漆黑的河面上,闪烁着飘动的灯火,长龙一般的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非常壮观。河岸两侧的村民争相目睹这一奇观,孩子们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那时候,人们根据河灯漂浮的样子来判断亡魂的归处,如果灯在河面上打旋儿,就认为这个亡魂被野鬼拉住了;如果灯在漂流中沉到水下,就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如果能漂浮很远,那么久说明亡灵生前修行得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成仙成佛了。
运河边的北蔡村人放河灯可谓别出心裁。当地村民普遍种打瓜,打瓜皮坚且厚,大人、小孩把打瓜一切两半儿,掏出瓜瓤,用半个瓜皮当成灯托,里面放入用棉花或细麻绳搓成的灯捻儿,浸上豆油或麻籽油,点着后放入河中,打瓜灯飘飘悠悠顺水流远去,也别有一番情趣。
凤河的传说
在南蔡村镇西部有一条河,从张辛庄村西入境,途经达村、北商村、南陈庄至东蒲洼街大南宫村西北,古时称凤河,它和从东马圈村南向东蜿蜒经太子务南至大南宫西北的龙河相汇。1955年举当时全县民工之力新开挖从两河汇合处向东至八孔闸的龙凤新河,使南蔡村西部和南部被凤河和龙凤新河环绕,这两条河除排泄北京方向来的洪水外,还为本镇提供大量地上水源,近4万亩粮田靠它灌溉,且润泽着达村、田辛庄等瓜菜专业村,成为镇内兴农富民的水源地。
过去,曾有人写下对联加以赞许:北运河、小凤河、龙凤新开河,河河引来农业丰收水;京津路、京福路、京塘高速路,路路架起兴工富民桥。
据史记载,在1000年前的辽代,凤河就己形成,河名的由来有一段传说:辽代,此河东岸有几户人家居住,村名叫霍店(现北商村街东北处),其中一户人家父母二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以捕鱼、种庄稼为生。这小女孩长相丑陋,天生呆滞,父母对此焦虑不安。
有一年仲春时节,北京宫廷内有一皇后因犯宫规被流放到南部“皇后店”(现黄花店),途中乘船路过此地,见有几户人家,柴房掩映于树林中,男人修补渔网,女人烧水做饭,生活悠闲自得,皇后见此情景,便弃船登岸,直奔民宅,当她迈进柴门后,见到这个长相丑陋的女孩正骑在土墙头,双手抱着一只红冠公鸡在嬉戏,皇后心想,这不正是我昨日梦中所见的那个骑龙(土墙)、架凤(公鸡)的下凡仙女吗?
小女孩见有客人来访,从墙头“飘落”到地,给皇后深施一礼,敬问安康,皇后非常欣喜,疼爱地摸了下女孩的脸,说也奇怪,小女孩丑陋的模样忽然不见了,瞬间变得眉清目秀,体态像仙女一般,父母见此情景目瞪口呆。随后,皇后叮嘱父母要好好教养,日后必有出息,赐小女孩名为“凤儿”,并将西侧小河赐名为“凤河”,随后登船奔皇后店了。
日后小女孩果然知书达礼,曾多次筹款给凤河疏浚筑堤,使当地百姓免受洪涝。人们为纪念此事还建立了娘娘庙(北商村内),目前庙已早毁,仅剩两棵老槐树。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