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50
颗粒名称: 镇域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
分类号: K89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南蔡村镇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民俗文化萌芽,汉唐时期形成以种植五谷为主的民俗,西晋至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原文化和塞北文化撞击整合的交汇处,宋辽对峙到清朝中叶民俗文化逐渐成熟,近代以来民俗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词: 南蔡村镇 民俗文化 发展脉络

内容

南蔡村镇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由于位于武清中部,与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省市民俗文化脉络相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做为古燕国之地,己出现人类活动与民俗文化萌芽。从2003年在此地韩营村西发掘的古汉墓及古燕国刀币、陶片和条纹砖等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人类活动及民俗文化的萌芽。
  二是进入汉唐时期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民俗文化发展加快,逐渐形成以种植五谷为主,同时进行狩猎、渔猎民俗,丧葬和男耕、女织习俗也逐渐演进。自公元742年武清县也由汉朝时期的古泉州雍奴县,更名为武清县,现南蔡村地域离古泉州(今城上村)仅20多华里,离古雍奴古县治(今旧县村)仅5余里,可见当时也是繁华之地。现南蔡村人爱吃面食的习俗大约就在这个时期形成,还有许多民俗中如人生礼仪、丧葬习俗、岁时节令都体现了重粟贵农的农耕思想。如大年三十中午吃炖肉,除夕之夜吃饺子,添仓二十五吃小米干饭炖豆腐,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春饼,清明节吃寒食,五当五吃粽子,六月六吃馒头,八月十五吃月饼,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八饭,为老人祝寿吃喜面,新人结婚吃子孙饺子、长寿面,新生孩子三天、满月吃喜宴,老人去世上一桌吃食大供等,这都充分体现原始农耕麦黍民俗的传承与变异。
  三是进入西晋至五代十国(大约经历了700多年),由于此地处于北方要冲之地,是塞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统治者的必争之地,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和塞北文化圈,撞击整合和出新的交汇处。尤其是隋唐时期从河北省涿州至浙江杭州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的开通,古幽州(北京)成了边防重地。北方生产的五谷杂粮,塞外繁育的羊马牛猪、皮革药材,江南生产的稻米茶糖绸缎丝竹等都来到古幽州(现北京)及附近地区州县销售。同时北方的契丹人、蒙古人等少数民族和中原及江南人等云集幽州地区,武清县城(现泗村店镇旧县村)位于桑干河(今凤河)畔,此地成了商品集散地,促进了各种民俗的融合和发展。突出的是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宗教信仰和庙会的形成等,逐步形成了民俗文化的融合求新时期。
  四是从宋辽对峙到清朝中叶,虽然经历改朝换代的漫长交替,但此地民俗文化也逐渐成熟,儒释道三教融汇沟通,长足发展,像南蔡村的兴善寺,北商村的娘娘庙,西小良的小良锥,南商村的三义庙等。同时沿运河西岸的南蔡村也出现了农村集市,商业民俗迅速掘起,改变了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出现敬财神的习俗。无论是商家或农家春节时大都贴上一副祈盼发财的对联,“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南蔡村镇宋庄子村南北运河边矗立的两通清康熙和乾隆御碑,上书“导流济运”与“导流还济运”,这体现了此地民俗文化的繁荣与成熟。
  五是从1840年到近代,中国是传统民俗文化和新兴民俗文化的不断创新时期,构成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撞击。如婚礼中从六礼简化为三礼,跪拜礼改为鞠躬礼,留辫子、剃光头改为留分头,穿西服渐渐增多,废除了私塾教育,建立了学校,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在语言上基本上是北京官话,阴阳上去四声分明,住宅上多为三合院,由土坯建房改为砖木结构,比较结实。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传统文化既受到冲击,又受到关注和保护,而一些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必然促进此地新民俗文化的形成。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