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49
颗粒名称: 民俗轶事
分类号: K89
页数: 52
页码: 101-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南蔡村镇民俗轶事的情况。其中包括镇域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民间节日、禁忌习俗、诞生礼俗、成年礼仪、婚嫁礼俗、诞辰祝寿、丧葬之礼、信仰习俗、农耕用具、民间歌谣等。
关键词: 南蔡村镇 民俗轶事

内容

镇域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
  南蔡村镇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由于位于武清中部,与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省市民俗文化脉络相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做为古燕国之地,己出现人类活动与民俗文化萌芽。从2003年在此地韩营村西发掘的古汉墓及古燕国刀币、陶片和条纹砖等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人类活动及民俗文化的萌芽。
  二是进入汉唐时期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民俗文化发展加快,逐渐形成以种植五谷为主,同时进行狩猎、渔猎民俗,丧葬和男耕、女织习俗也逐渐演进。自公元742年武清县也由汉朝时期的古泉州雍奴县,更名为武清县,现南蔡村地域离古泉州(今城上村)仅20多华里,离古雍奴古县治(今旧县村)仅5余里,可见当时也是繁华之地。现南蔡村人爱吃面食的习俗大约就在这个时期形成,还有许多民俗中如人生礼仪、丧葬习俗、岁时节令都体现了重粟贵农的农耕思想。如大年三十中午吃炖肉,除夕之夜吃饺子,添仓二十五吃小米干饭炖豆腐,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春饼,清明节吃寒食,五当五吃粽子,六月六吃馒头,八月十五吃月饼,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八饭,为老人祝寿吃喜面,新人结婚吃子孙饺子、长寿面,新生孩子三天、满月吃喜宴,老人去世上一桌吃食大供等,这都充分体现原始农耕麦黍民俗的传承与变异。
  三是进入西晋至五代十国(大约经历了700多年),由于此地处于北方要冲之地,是塞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统治者的必争之地,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和塞北文化圈,撞击整合和出新的交汇处。尤其是隋唐时期从河北省涿州至浙江杭州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的开通,古幽州(北京)成了边防重地。北方生产的五谷杂粮,塞外繁育的羊马牛猪、皮革药材,江南生产的稻米茶糖绸缎丝竹等都来到古幽州(现北京)及附近地区州县销售。同时北方的契丹人、蒙古人等少数民族和中原及江南人等云集幽州地区,武清县城(现泗村店镇旧县村)位于桑干河(今凤河)畔,此地成了商品集散地,促进了各种民俗的融合和发展。突出的是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宗教信仰和庙会的形成等,逐步形成了民俗文化的融合求新时期。
  四是从宋辽对峙到清朝中叶,虽然经历改朝换代的漫长交替,但此地民俗文化也逐渐成熟,儒释道三教融汇沟通,长足发展,像南蔡村的兴善寺,北商村的娘娘庙,西小良的小良锥,南商村的三义庙等。同时沿运河西岸的南蔡村也出现了农村集市,商业民俗迅速掘起,改变了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出现敬财神的习俗。无论是商家或农家春节时大都贴上一副祈盼发财的对联,“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南蔡村镇宋庄子村南北运河边矗立的两通清康熙和乾隆御碑,上书“导流济运”与“导流还济运”,这体现了此地民俗文化的繁荣与成熟。
  五是从1840年到近代,中国是传统民俗文化和新兴民俗文化的不断创新时期,构成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撞击。如婚礼中从六礼简化为三礼,跪拜礼改为鞠躬礼,留辫子、剃光头改为留分头,穿西服渐渐增多,废除了私塾教育,建立了学校,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在语言上基本上是北京官话,阴阳上去四声分明,住宅上多为三合院,由土坯建房改为砖木结构,比较结实。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传统文化既受到冲击,又受到关注和保护,而一些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必然促进此地新民俗文化的形成。
  民间节日
  受华夏文明和京都文化的影响,古老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民俗流传至今。
  一是春节。从传统节日上看,春节为一年中规模最大、人们最重视、也最隆重的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在这一天设香烛酒果,拜祭天地、祖宗,燃放鞭炮,穿新衣、吃水饺,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未成年儿童压岁钱,初一早饭后,乡邻们要相互拜年,贺词大多为过年好、见面发财、恭喜发财等。初二以后,亲友带着礼物拜年,祝福平安。
  二是元宵节。正月十五亦称灯节,各家各户均食元宵,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幼皆穿着盛装街游,称为“走百病”,孩子们到村外拾柴火,迈火堆、扔火把,称为“烤百病”。节日期间还有小车会、高跷会等各种花会逐街表演,十分热闹。
  三是添仓日。正月二十五日,寅时在院内或室内用土灰划圆圈,称为“打囤”,内放钱布或五谷杂粮,用砖压盖,称为添仓或饱食美肴,另有“添仓十二五,小米干饭熬豆腐”之乡俗。
  四是龙抬头日。即二月初二早,有以土灰撒地至水边,称为“引龙”,此日食用煎饼和水饺,称为“食龙鳞、食龙耳”。
  五是清明节。有踏青扫墓吃水饺的习惯,在节前5-7日开始,乡民至祖先墓地添土、上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祭奠祖先。此习俗延续到现在。
  六是端午节。即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俗。
  七是谷秀日。即六月初六,民间多在此日晾晒衣服。
  八是伏日。暑热期间有三伏(四伏),每伏十天。当地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之说。
  九是乞巧节。即阴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此日相会于天宫鹊桥,乡间少女多在此日向织女乞求智巧。现代也有“情人节”之说。
  十是麻颗日。即七月十五日,也叫中元节,民间多设奠祖考,称为“麻颗”,焚烧纸钱以进行对死者亡灵的超度。
  十一是立秋日。民间多吃肉饺和饼,称为“添秋腰”。
  十二是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此日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
  十三是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日,旧时人们都进行蒸糕,文人名士多登高赋诗。现在己改称老人节,表彰尊老爱老行为,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
  十四是寒衣节。即阴历十月初一日,又称“鬼节”,民间多在此日焚烧纸钱、纸衣以祭奠祖先,又称为“送寒衣”。
  进了阴历腊月后,节日多了起来。腊月初八,民间多于清晨吃腊八粥,以祭奠万物之神,并用此粥抹于果树,喂食禽畜,以祈祷谷丰畜旺;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日,旧时传说为灶王上天宫之日,也称为小年。从此日起,象征年的到来:三十是除夕日,即腊月的最后一天,此日午饭均食肉,晚上祭祀祖宗和神灵,合家团聚,终夜不眠,俗称守岁。门上贴春联和门神,黄钱、吊钱,除夕夜秽土污水不能随便倾倒,灯火点亮通宵,夜半祭神,各家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禁忌习俗
  当地民间禁忌是比较繁杂的。在婚娶方面,如迎亲送亲有“姑不迎姨不送,姥姥舅妈全不用”之说,禁忌孕妇迎亲,禁忌孕妇进洞房,禁忌新娘子三日内过道;在生育方面,禁忌妻子临盆时丈夫进产房;在丧葬方面,禁带孝者进非亲族家,禁忌外姓人吃辞灵饺子,禁忌死者配偶随灵车进墓地,禁忌死者咽气时兄弟姐妹在场:在节日方面,禁忌正月里剃头、推磨、做鞋,禁忌正月初五日动剪刀,禁忌除夕睡通宿,禁忌妇女到他人家梳头:在礼仪方面,禁忌下午或晚上看望病人,禁忌在就餐时用筷子戳戳点点,禁忌壶嘴对人,禁忌男女衣裤混穿;在饮食方面,禁忌包饺子蒸馒头25个,禁忌接新女婿第一天吃饺子,禁忌两个人吃一个梨,禁忌带药品到别人家停歇和存放:在建造方面,禁忌宅门开在西南方,禁忌新房正南正北,禁忌新房低于两邻,禁忌院门正对着房椅角和墙椅角,禁忌厕所猪圈建在宅院东侧。
  诞生礼俗
  古代习俗,生男婴,叫“弄璋”(璋是一种美玉);生女婴叫“弄瓦”,瓦当然不能和玉相提并论。生男婴在大门左边“悬弧”,挂一张弓;生女婴在大门右边“设悦”挂一佩巾。如今这种习俗很少见了。
  (一)三天 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旧时称“三朝”,俗称“喜三”。这天要给婴儿洗浴,在热水中放入花椒、艾草、槐枝,试好水温后,由婴儿的父母或接生婆为婴儿洗身沐浴。一边洗一边口念祝词:“洗洗头,长大做王侯;洗洗腰,辈辈高;洗臊蛋,做知县;洗尿沟,做知州。”洗完后用红布将婴儿身上擦干,用姜汁擦擦各关节,给婴儿去污去风,驱疫避邪,表示新生婴儿脱离了孕育状态的残余,开始了人生,进入了社会。
  过“三天”,主要亲戚邻里前来祝贺。婴儿的外祖母家送鸡蛋、小被褥等礼物,亲友邻里多送鸡蛋、挂面、红糖、小米。如今也有送营养品的,主要是让产妇吃好,多生乳汁,哺育婴儿健康成长。
  (二)十二天 武清还有给孩子过十二天的习俗。产妇分娩后,三日不许下炕,十二天可在屋内走动,一个月之内不许出门。多由产妇的母亲、婆婆伺候。为庆贺母子平安,产妇娘家在十二天又送来米、面、肉、鸡蛋等,以保产妇奶水充足。亲友送贺礼钱。这天,产妇家要招待大伙儿吃喜面。
  婆婆、婶子、大妈再三叮嘱产妇坐月子的禁忌: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衣物,忌开窗户,防冷风吹进屋,落下“月子病”。婴儿的尿布洗净搭在屋里晾干,不要晾到院子里,防把冷气带进屋。十二天后,“月子人”也不要到邻居去串门,认为产妇血污未净,会给人家带去秽气。忌夜间出门,怕冲犯神鬼。若去厕所,须在厕所墙上贴一张红纸条,插三炷香。
  总之,在一个月内,产妇和全家人都要格外小心,以保证产妇身心健康,奶水旺盛,婴儿无病,日日成长。有些禁忌习俗表面带有迷信色彩,实际也有一定科学道理,对产妇有利。
  (三)满月婴儿长到30天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叫“过满月”或“做满月”。这一天,婴儿的外祖母家要送各种食品、衣物,最主要的是打一挂“长命锁”,意思是把孩子锁住。外祖母家送的东西多,还要请两个人抬着,还有的雇吹鼓手吹吹打打,以示夸耀。女婿家人要迎到村口。婴儿的姑姑、姨给孩子缝制老虎枕头,老虎帽(男孩),鱼帽或莲花帽(女孩),或蒸面狮子、面羊,给婴儿的母亲吃。也有送长命锁、手镯、脚镯的。“满月”这天中午,主人要为客人摆几桌丰盛的酒席。亲友送来的礼品,主家全部留下,不能用做回礼,以免产妇奶水“回去”。
  满月这天,要给婴儿举行剃发礼和取乳名,剃发时男孩儿后脑勺处留一撮头发,叫“舅舅毛”。给孩子取乳名,一般都取吉利的字眼儿:大吉、大富、大贵、大祥……有的则专取贱名,以反其义,如狗蛋、铁球、丑丫、小狗、小牛、傻小儿、胡叫等等,外人听起来似乎不雅,对其家人来说则是爱称。此乃古代“贱名长寿”之遗风,为的是孩子容易抚育,免灾去病,顺利成长。
  满月过后,娘家要把女儿和外孙接去住几天,俗称“挪臊窝”。
  (四)百日婴儿诞生一百天,要“过百日”或“过百岁”,含有祝婴儿长命百岁之意,但没有过满月那么隆重。旧时农村缺医少药,婴儿过了满月还常夭亡,如能度过百日,则成人有望,父母亲不再担惊受怕。在百日这天要举行庆贺礼仪。
  (五)周岁孩子一周岁的礼仪,民间很重视,视同满月那样隆重,俗称“贺周岁”。姥姥家要为外孙蒸制白面石榴、面佛手,取谐音“留住”、“有福”之意。
  姥姥还要给外孙做黄腰黑肚的坎肩(前心用黑色布,后背用黄色布);舅妈要做红腰黑裤(红色坎肩黑色裤),裤腰上要多打褶:姑姑要做鞋:姨姨要送袜,有“姑姑鞋,姨姨袜,舅妈的裤儿百合褶”的谚语。
  还有做“连身鞘”衣服的,即将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用黄色布缝制,后背上缝一条老虎脊梁骨,还有翘起来的尾巴。再配上老虎帽,老虎鞋,孩子在炕上爬,真像是一只小老虎,一家人看着开心。民间视老虎为兽中之王,把孩子打扮成小老虎模样,是希望孩子长得虎虎有生气,有避邪免灾、祈求平安健康的含义。
  过周岁礼仪最为有趣的是“抓周”,以预测孩子将来的志向:将纸、笔、书、算盘、炸果子、脂粉、首饰等放在桌子上,大人抱着孩子随他任意抓取,无论抓到什么,大人们都要借题发挥,祝贺一番。如抓到书、笔,就说孩子长大会念书,将来做大官;抓到算盘,就说孩子将来会经商;如抓到脂粉首饰,父母就有点不高兴,说他长大会像贾宝玉似的,爱跟女孩子扯在一块儿;如孩子抓炸果子,则认为长大没出息,能吃不能做。孩子每抓一件,都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其实“抓周”的习俗,就是为了制造喜庆气氛而己。
  周岁过后,全家每年都要给孩子过生日,亲友不再参加。农村给孩子过生日,一般给孩子煮两三个鸡蛋,全家吃一顿长寿面。近几年,有给孩子买生日蛋糕的,也有学西方礼仪插燃蜡烛、许愿,唱《生日快乐》歌。唯有12岁生日要过得隆重一些。按旧礼说,孩子长到十二岁,表示人生的开端,诞生礼仪全部通过,开始了向下一阶段即成年期过渡了。
  成年礼仅
  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丁,有壮健之意。《史记·律书》载:“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成丁的年龄,各朝各代规定不同。隋开皇三年(583年)成丁龄始为21岁,唐天宝三年(744年)更为23岁。男子成丁后就得按官府规定服户役。成年礼,古代又称“加冠礼”和“加笄(ji)礼”。《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冠是一种帽子。男子到20岁时,称“弱冠”。加冠的程序是:先戴用黑布做的缁布冠;接着戴用鹿皮做的皮弁,也叫“武冠”;再戴爵弁,也叫“文冠”,成了文武双全的成年人。实际上加冠的年龄各代或各地均有不同,过去一般在15—25岁,有的则在结婚前夕举行仪式。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叫“加笄礼”,也叫“上头礼”。“笄”就是民间说的簪子。女子15岁盘发插簪,叫“加笄”,也要举行仪式。贫穷农户不讲究这些。女子加笄,多在临嫁前举行。
  同时还有开锁礼俗
  开锁旧时婴儿过“三天”、“十二天”、“满月”、“百日”、“周岁”等,姥姥、姑姑、姨妈等赠送给婴儿较贵重的礼物要算是金锁、银锁了。锁,寓锁住生命之意。每块挂锁上都铸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百庆”、“麒麟送子”等吉祥字语或图案。锁上或配项圈项链,或配红线绳,挂到婴儿的脖子上。孩子平时不戴,满月、周岁、三岁生日,拣贵重的锁一定要佩戴。家人往往还根据“锁”字,给孩子起名,如金锁、银锁、铁锁、宝锁、石锁……有些则叫“住”字:拴住、锁住、保住等,也含有锁住之意。总之,婴儿性命宝贵,关系传宗接代,起的名字,都带有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祈盼。孩子长到12岁时,举行庄重的开锁仪式。一般把历年来亲友送给的锁都挂在孩子脖子上,再挂一把月牙式铜锁,请孩子拜认的干爹、干妈用钥匙将锁打开,即为“开锁”。古有“开锁成丁”之说,象征孩子长大了。孩子要跪在神灵像前,拜谢神灵的保佑。仪式主持人口中念颂词,边念边用笤帚在孩子身上扫几下,祝孩子顺顺当当成长。
  婚嫁礼俗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礼。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闹出笑话。男女结合,建立家庭,不光是男女二人一生幸福的关键,还是家族、亲族得以延续兴旺的大事。因此,婚礼被视为人生礼仪中最隆成的大礼,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婚嫁礼仪,从择偶到结婚,仪式繁琐,有的地方竟有十儿项程序,当然其中夹杂着不少迷信和陋俗。自周朝、秦汉到明清的近三千年间,婚礼主要是因袭《周礼》所制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可分为婚前、婚嫁、婚后三个阶段。
  一、婚前
  (一)纳采古代,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一点礼物,这就是婚前礼仪中的纳采,俗称“说媒”、“提亲”。旧时,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谚语说:“无媒不成婚。”媒妁有“媒公”、“媒婆”,农村中普遍称“媒人”,如今称“介绍人”。
  古代纳采所备的礼物是一只雁,雁是候鸟,冬天南飞,春天北往,不失时节,象征守信。大雁群飞时列队有序,象征人类有序,即夫妻有序,长幼有序。大雁雌雄有情,一配而终,半途失偶后不再择配,象征忠贞不二和白头偕老。由于这三层原因,古人对雁十分看重,但大雁不能随时捕捉到,就捉一只家鹅代替。那时一听谁家有鹅的叫声,就知道要聘姑娘了。
  现代婚姻取其双方自愿,媒人还起一定作用,有的男女青年本来是自由恋爱,大都请出个媒人或者是双方都相识的人给“介绍介绍”,起个牵线搭桥作用。如果男女双方有结亲的意思,介绍人分别引领到对方家中看看,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
  (二)问名 俗话“议亲”,过去叫“讨八字”。即由媒人询问和告知对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和属相等。双方请算命先生算算二人的命相相合还是相克。相克亦称犯相,这门亲事就不能做。其实,是原始人多神崇拜遗俗,被封建统治者和算命先生所利用罢了。旧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容易被迷信思想所诱惑,一听相冲相克,心里别扭,婚事就做不成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信那一套了。
  (三)纳吉 在古代是到宗庙问卜祖先,让祖宗“显灵”决定这门亲事可做不可做。如可做,将合婚的相法告诉女方,叫“纳吉”,俗称“订婚”、“定亲”,对于女方来说,叫“许亲”。
  过去,订婚要举行换帖仪式。所谓“帖”,又叫“庚帖”、“八字帖”,帖上要写明籍贯、三代(曾祖、祖父、父亲)姓名、双方年庚(出生年月日时)、乳名、官名。将帖互相交换后,作为定亲的凭证,庚帖多为大红色。媒人择良日,举行换帖仪式。那天,男方要备礼物送到女家,还要举行盛宴招待媒人及亲友。宴后,将女方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供奉三天,其间以家人是否发生吵嘴、打架、摔破盆碗等意外事故为征兆,预示婚姻成否。
  (四)纳征 又叫“纳聘财”。民间俗称“送彩礼”或“送财礼”。这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由于女家将要把闺女嫁到男方,女方失去了劳动力,男方送财礼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一般女方家庭在不宽裕的情况下,向男家要些财礼是合乎情理的。另外,男家花一些钱也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送财礼也含有不能轻易悔婚之意。唐代的法律曾规定:“聘财无多少之限,即受一天之上,并不得悔。”彩礼包括衣物、首饰、金钱等,取“双”数,忌“单”数,表示吉利祥和。
  旧社会过的礼按“抬”计算,有八抬、十二抬、十六抬、二十四抬……所谓“抬”,主要是食盒,每一抬四层食盒,每层食盒里放两样东西。食盒宽一尺半,长三尺,高六寸。过礼的东西有衣料、首饰、食品。其中有几样东西是必需的:龙凤饼,是一种表面刻有红色龙凤花纹的点心。枣、栗子、花生,寓意早生贵子,男孩女孩都生。还有猪腿或羊腿,这两样是给媒人的,俗话说:“媒人跑断腿,赔他猪羊腿。”
  过去,小户人家往往因送财礼多而债台高筑,甚至双方矛盾激化,终使婚姻破裂,反目成仇。建国以后,党和政府提倡婚姻不论财,财礼不在多,礼仪不在奢,婚事倡节俭,曾是各地的良好风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陪嫁彩礼曾实行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俗称“三转一响”。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村婚俗中的彩礼也渐次发生变化。聘金(财礼)数目有了上升,一般涨到近万元,城镇涨到两三万元,俗称“万里挑一”。近年来彩礼升至楼房、汽车、高档家电等。民谚有“高级家电高级床,高价姑娘辫子长”之说。
  二、婚嫁
  (一)请期是男方择定娶亲的日期,要征求女方家同意,俗称“定日子”。民间一般定两个日子,上半月一个,下半月一个,目的是错开女方来月经的日期。具体日子一般选择逢三、逢六、逢九,过了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之前,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古人认为,冬去春来,阴阳交接,万物始生,兴旺发达,宜于婚配。《周礼·地宫》中载:“仲春之日,令会男女,于是时也。”近代人们认为,秋季是万物成熟之际,举行婚配也很适宜,象征婚姻成熟美满。如今,在城镇中,多有以“五一”、“十一”、元旦(新年)为结婚吉日,还有在“五四”青年节举行集体婚礼的。
  女方在定亲后,出嫁前,有“催妆”的习俗。男方要送米面肉酒给女方,俗称“离娘肉”、“离娘面”。女方在女儿出嫁前一天将嫁妆送到男家,俗称“送嫁妆”,所送的物品都要红布包裹,或贴红喜字。昔时嫁妆也论“抬”,送六抬、八抬、十二抬、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的不等。“抬”的样式似长方形桌儿,四面有红围桌布挡上。上面四周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二人抬。担与食盒的“抬”不同,嫁妆如小轿子,两边两根抬杆,双手或双肩抬着。一般嫁妆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掸瓶一对,烛台一对,茶叶罐一对等,脸盆、脚盆、尿盆是必需的。还有衣服、首饰箱子。有钱人家还陪木器、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
  小户人家送嫁妆不用抬,用“窝脖儿”送。雇用的扛夫将木杠放在肩脖之间,上头窝(挑)着盛嫁妆的木箱子,下头用手臂压着,一路不停,一直送到。这样的扛夫称“窝脖儿”,也称“扛肩儿”的。
  (二)出嫁 女儿出嫁前要请一位“全福人”给姑娘“开脸”,也称“剪脸”。所谓“全福人”是指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全福人与姑娘对面盘腿而坐,用细红丝线较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将眉毛修细修齐,再用煮熟去皮的热鸡蛋敷面,昔日的黄毛丫头顷刻变成了面若桃花的美女,是出嫁始做媳妇的标志之一。标志之二是梳头,有的地方叫“上头”。一般在出嫁前夕由梳头喜婆仔细梳整,将原先的辫子盘成发髻。开脸、梳头结束后,就意味着女儿是人家人了,娘家从此要以礼相待。这天要做一桌丰盛的酒席。女儿坐上首席。请本族和邻里乡亲作陪,对姑娘表示祝贺。嘱咐她到婆家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个好儿媳。
  姑娘在上轿前,要穿戴打扮一番,俗称“穿嫁衣”。昔日,嫁衣一般由五件套组成,从里往外:上身穿一件绣花红兜肚,上绣“鸳鸯戏水”、“孔雀牡丹”等吉祥图案,兜肚外面穿一件绣花的无袖衫褂,形似今天的背心。再穿棉衣棉裤,俗称“上轿小衣裳”,即便是夏天也得穿,要做得薄一些,取将来日子过得丰厚之意。棉衣外穿一件红长衫或旗袍,也有穿裙子的,取骡马成群之意。脚上穿红缎子绣花鞋。
  出嫁女在上轿前,要哭一阵,俗称“哭嫁歌”。表达姑娘离开父母及兄弟姐妹时的痛苦、留恋之情,以及对婆家各种礼教的忧虑与恐惧,媒人、全福人说是给娘家“掉金豆子”(眼泪)。有“大哭大发,不哭不发”的说法。姑娘上轿前,吃下母亲煮的几个鸡蛋,为的是耐饥耐渴,预想下轿后女儿要应付很多复杂的礼仪,不能按时吃饭喝水。
  (三)迎娶 亦称“迎亲”,俗称“娶媳妇”。大体上是三个程序:迎亲上轿、拜堂合卺、入洞房。
  亮轿迎亲头一天,新郎穿戴整齐:头戴礼帽,上插金针银花,身穿长袍马褂,披红挂花,俗称“小登科”,有“终身为民,一日为官”之誉,称“新郎官”,坐在四人抬或八人抬的花轿中,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在村中大街小巷走一趟再回到家。意思是让全村人都知道,这家要娶新媳妇了。
  响房亮轿当天晚上,鼓乐手要在布置好的新房内吹打一番,名曰“响房”。响房后,新房不能离开人,由新郎官或未婚的子侄看守睡觉,俗称“压炕”。
  娶亲迎娶的队伍仪式隆重,由旗(彩旗)、锣(开道锣)、伞(万民伞)、扇(日照扇)、灯(红纱宫灯)组成仪仗队。花轿居中,紧随迎娶宾客殿后。娶亲人一般由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叔婶、兄嫂担当。迎娶队伍进村,鼓乐大作,乡邻都拥到街上围观。花轿到了女方家大门前,女方父母亲友迎出。花轿落在院中,男方迎亲者向女方长辈道喜,女方父母要给男方迎亲者晚辈散发喜钱。
  上轿姑娘上轿之前,还要招待男方迎娶的人,俗称“待新亲”,一般为省时间,摆果茶。姑娘上轿由其兄抱着,脚不能沾地,俗语说:“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辈辈。”又云:“姑娘脚沾地,把娘家的财运带跑了。”姑娘家要有与迎亲人数相等的人送亲,还要跟护轿的。发轿后,一路上花轿不准落地,轿后系一水壶,沿路滴水不断,直到男方家门口,寓意两缘相结永不中断。若路途远,用车娶亲,女方家要指派一名儿童提茶壶,浇车轱辘,也是此寓意。
  新娘下轿娶亲的轿子来到男方大门前,大门忽然紧闭,其意是避煞气,不叫不开门。轿夫把轿子抬进大门,停在二门门口。此时,穿戴整齐的知客托着果盘子高声喊:“今天玉堂双璧合,月里嫦娥下轿来!”将盘中的豆粒、谷草(剪成小节)、花生、红枣等抛撒,并高声唱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家门。”“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儿。”
  当日晚上,在明灯蜡烛的堂屋,一对新人在女知客高声喊唱下,给亲友上拜,亲友受礼后给喜钱,俗称“磕头钱”。
  之后,新人进洞房吃饺子,婶子大妈特意不把饺子煮熟就捞出来,待新人吃时,高声问:“生不生?”必答“生!”众人哈哈一笑,寓意生孩子之意。
  闹洞房 结婚的当天晚上,无论长幼,都可与新郎新娘嬉戏逗趣儿。俗话说:“新婚三天不分大小。”特别是青年伙伴,别出心裁,花样繁多。如用一根线绳吊一个苹果或一块糖,让新郎新娘同时啃吃,二人碰头碰嘴,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不但不急,还要给闹房者敬茶点烟,伙伴们故意把水弄洒或吹熄火柴或说些俏皮话,有人还提议让新婚夫妻“摸跳蚤”、“摘黄瓜”,虽然不雅,但以取乐为主,起哄嚷闹,笑声不断,尽欢而散。有些农村还有听房习俗,伙伴们蹲在窗户下,偷听新婚夫妻说话,或捅破窗户纸偷看,或故意闹出点响声来,让新郎新娘又惊又喜又无奈。有的村还有“偷房”习俗,等新人熟睡之后,小叔子或小姑子悄悄进入洞房,将嫂子的服饰或鞋袜“偷”走,第二天大早新娘无法出门,只好央求小叔子、小姑子,花钱“赎回”。总之,这些形式和礼仪都是“捉弄新媳妇”,借助于闹房、听房、偷房等习俗,让新郎新娘在戏谑中相互熟悉,消除紧张,同时增加热闹欢乐气氛,假若没有人起哄闹房,反倒显得冷清了。
  拜公婆 次日清晨,新媳妇梳洗完毕,与丈夫一起拜见公婆,要行跪拜礼。礼后,儿媳将娘家父母馈赠给亲家的糕点送上。婆婆将婚礼上的上拜钱全部或部分交给儿媳。还照儿媳娘家给的压腰钱再给一份,寓意儿媳带来财运,婆家会加倍发财。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中聘闺女、娶媳妇的旧俗少多了,但还有拜堂仪式,一般高悬毛主席像,父母坐两旁,司仪高喊:“一拜毛主席,二拜父母亲朋,三夫妻对拜!”司仪喊某某亲友受礼,新人都行鞠躬礼。闹洞房也没有过去闹得厉害了,因为人们交往密切了,男女双方早就熟悉,很多亲友之间也彼此相识,文化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结婚的陋俗自然抛弃了。
  三、婚后
  (一)回门 新郎新娘婚后一同回到女方家,称“回门”,俗称“回四”。
  回门是新姑爷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主要是认亲分辈。对于新郎来说,是一件愉快却不很轻松的事。首先要带一份份礼物,一般是酒、糕点,俗称认门,以后就互相来往了。一般四五家,多至十几家,主要是新娘的叔、伯、姨、姑、舅家。女方家摆席招待,新女婿在女方亲友面前,被品头论足不说,女方的弟妹们还要别出心裁地戏耍他。民谚云“闹得越邪乎,显得越高兴”、“姐夫小舅儿,闹起没够”,一般当日返回。
  (二)接单九婚后第八天,岳父亲自登门将女儿接回家,连住九天,俗谚“来八去九,两家都有”,九天后母亲将女儿送回,谓之“爹接娘送”。
  (三)拜年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新婚夫妇要到双方的主要亲戚家去拜年。如舅、姑、姨家和本家大伯、叔叔家,新婚夫妇都要带些礼物,亲戚家都热情招待,还要给女婿、媳妇钱,女婿、媳妇要给对方孩子钱。
  (四)结婚纪念旧时民间对结婚后的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不搞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传进,才有纪念仪礼,逐渐形成了新的习俗。
  结婚一周年称“纸婚”,五周年称“木婚”,十周年称“锡婚”,十二周年称“皮婚”,十五周年称“晶婚”,二十周年称“瓷婚”,二十五周年称“银婚”,三十周年称“象牙婚”,四十周年称“羊毛婚”,五十周年称“金婚”,六十周年称“钻石婚”。其中,以“银婚纪念”和“金婚纪念”较为流行。尤其知识界,其好友、学生赠送花篮、字画等表示祝贺与敬意,有的在饭店酒楼设宴,欢聚庆饮。
  四、婚俗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婚俗也随之变化。总的说,如今的婚俗较比旧的婚俗简单、快捷、红火,还融进了西方婚俗的成分。主要有:
  一、介绍人(原称媒人)一般是热心人,看好男女双方条件相当,主动从中牵线搭桥。也有双方父母拜托信得过、有威望的人当介绍人。更多的是二人恋爱,请出好友或双方敬重的人充当红娘。
  二、相家 由媒人引领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男方的家庭财产、人口以及家庭状况。男方父母也初步认识一下女孩儿。介绍人要分别征求双方意见。若双方都满意,男方父母要给见面礼并宴请姑娘。
  三、定礼 武清流行男方父母给女方买嫁衣钱,由介绍人领男方到女方家中,带上米、面、酒、肉等四盒礼。城镇流行买“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四、体检、结婚登记 为保证双方及后代的身体健康,结婚前双方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没有传染病,方可领取合法的结婚登记证。
  五、陪嫁 父母要为待嫁的女儿置办嫁妆,有些条件好的家庭,要为女儿买汽车、楼房。
  六、结婚过去“喜红忌白”的传统习俗被打破,融进“喜白”的洋俗。男方要准备数辆红色婚车接新娘。新娘穿白色婚纱坐在披着彩绸、装饰一新的婚车上,请一位未婚女友做伴娘,由兄嫂相送。男方在家门前燃放鞭炮相迎。新郎将新娘搀扶下车,抱进洞房。举行婚礼时,农村在院子里,城镇在大饭店,由婚庆司仪主持,有介绍人、证婚人、双方父母讲话;近年实行“敬茶改口”,即新郎新娘分别敬上对方父母一杯香茶,改称“爸爸”、“妈妈”,双方父母要给“改口费”,男方父亲给儿媳10001元,寓意万里挑一;女方父母给女婿9999元,寓意天长地久。新人给亲友鞠躬行礼,亲友送上贺礼钱。典礼完毕,举行酒宴。由知客及男(女)方父母领着一对新人为亲朋好友敬酒。宴罢,送走亲友,新人回洞房休息。晚上尚有闹洞房的习俗。
  七、回门 四天回门习俗仍然保留。
  诞辰祝寿
  武清民间有祝寿的习俗。一般从50岁开始,逢50岁、60岁、70岁、80岁的寿诞之日,都要较隆重地庆贺一番。祝寿那天,家人要置办酒席,老人寿数愈高,规模愈盛大。其家要布置寿堂,堂屋内高悬“福禄寿”巨幅中堂,两侧为大红洒金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亲戚和客人一般送长寿面、寿桃、酒肉等,也有给钱的。
  祝寿仪式在午宴前举行,先由受礼的老寿星带领全家人,向自家的祖匣、祖像焚香祭拜,其意不能忘本。然后,众人像众星捧月似的请老寿星坐上太师椅,如二位老人都健在,并为上座。孙媳在椅子后侍立,子孙磕头祝寿,亲友行鞠躬礼。祝寿时,还有的请鼓乐伴奏助兴,气氛欢快热烈。
  宴席名为“八仙庆寿”。八碟八碗,鸡鸭鱼肉,酒醉而尽兴。民间讲究“早面午席”,即早饭要吃长寿面,寓“福寿绵(面)长”,午饭摆置寿宴,必须摆上蒸好的寿桃,每人吃时将红色桃尖捏下放入一只盘中,敬献给做寿的老人,名曰“献寿”。晚间,富户还有唱堂会的,很为隆重。
  如今为老人祝寿的风气仍很盛行,但较过去要简单多了,除寿桃、寿面外,还有长寿蛋糕。城镇居民多在生日的头天晚上吃饺子,第二天中午到饭店设宴庆贺。农村在当天中午设宴,晚上包一场电影请全村人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丧葬之礼
  丧葬礼仪,是人生的最后一项礼仪。如果说诞生礼仪是接纳一个人来到社会的话,而丧葬礼仪便是表示一个人经过童年、少年、青年,成家立业,婚嫁生育,抚育儿女,直到终老,人生旅途终止的最后仪式。丧葬,也叫“殡葬”,古代的仪式是先殡后葬。殡,人死后放在棺中,让家人及亲友吊唁,表示敬意。葬,是“藏”的意思,即埋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俗的变迁,殡与葬的区分己不很严格,但丧葬礼仪却向来为民间所重视。《论语·学而》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孟子也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者可以当大事”。这种“送死重于养生”的观念根深蒂固,“风俗之厚,莫如丧礼。”自古至今,丧礼有一整套礼仪,总体分为殓、殡、葬三个阶段,如果再把临终和葬后的悼念加上,有五大项礼仪。
  一、临终
  丧葬礼仪可以从老人病危时算起。老人到一定年龄,家人要为其预做棺材,民间称“寿木”或“寿材”。其次是准备寿衣。寿衣的件数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三至七件,分单衣、夹衣、棉衣。老人临终前,要求儿女全在场,一面安慰老人,一面听老人的留言:财产继承、债权债务分配等,就是当今所谓的遗嘱。如果有的儿女未能最后守护身边,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老人怅然而去,儿女悔之不及。
  (一)停尸 老人在临咽气前或刚刚咽气,乘其神志弥留或尚有余温时,家人要为其(男)理发、(女)梳头,洗脸、手、脚,穿寿衣。将老人从炕上移到地下搭好的门板上,民谚说:不能让老人背着炕走,即让老人轻松地走。
  老人停止呼吸后,用麻纸盖脸,俗称“谢命”。头前放一张地八仙桌,上面放一盏油灯,俗称“长明灯”,一碗倒头饭,上面插一双筷子。桌前放一个瓦盆,供烧纸用。全家人哭一阵后,分头忙活后事。
  (二)报丧解放前各村有土地庙,家人一早哭着带着纸钱去报庙。意思是报告阎王爷,俺家老人到你那报到去了。报庙回来方可以沿街哭嚎,让村里人都知道。回家后,派人到本族各家、亡者的亲朋好友家报丧。告诉人家老人故去的病因、时辰、出殡的日期等。
  二、入殓
  入殓,又称“棺殓”,将尸体移入棺材里,一般小户人家的棺材用柳木制作,结实、耐潮。有钱的大户人家,用松木制作。再高级一点的用杉木制作,较有名气的是“杉木十三元”,即有十三根杉木排成,底四根、盖三根、两帮各三根。比杉木高一级的是红柏、黄柏。再高级的是楠木。最高级的是皇帝用的茵陈木。
  过去富豪之家除棺材外,还要制作“椁木”,即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棺、椁都呈长方体,前宽后窄,前高后低。入殓前,棺木内用松香涂抹,用黄纸裱糊,取“黄金入柜”之意。棺底铺石灰、五色绸、五色线、五枚钱,即在四角和中间各放一枚铜钱,再放少许谷草,意为人生之初落草而生,人亡之后坐草而归。最后铺上黄色的褥子,放上元宝式或公鸡式枕头,亡者口里含一颗珠子,或一小包茶叶,对孝子来说,叫“亲视含殓”。入殓时间多在下午或晚上。抬尸体时,由长子抱头,尸体放稳后,女儿用棉花蘸酒,擦洗亡者面部、眼睛,俗称“开眼光”。亡者生前所爱之物如眼镜、拐杖等可放入棺内,也可放衣物,但不能放毛皮之类,怕来世变成长毛的动物。尸体上面盖白色的布单儿,与底下黄色褥子相对应,叫“铺金盖银”。装殓停当,亲眷们依次到棺前一望,回过头来放声大哭,称举哀。瞻谒遗容完毕,把棺材盖盖上,但要留有缝隙。棺盖上放犁铧片等镇物,取入土开路之意。
  随后将倒头时摆的长明灯、倒头饭移到棺材前的八仙桌上,烧纸瓦盆放到桌前地上,供吊唁亲友焚化纸钱。
  棺木外边涂黑、红、黄、紫等色,在棺材头部绘牌位,云纹莲台,上书“XXX之灵柩”,棺材大头两侧书“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字;棺材小头若男性亡者绘香鼎,女性亡者绘荷花;两侧绘有“万字不断头”的图案以及松柏、花草、白鹤等,顶盖绘七星图,祝愿亡者驾鹤升天。
  三、打墓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农村皆为土葬,坟地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即:来龙有势,发脉悠远。《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说:“葬浅则狐獾扰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獾之患水泉之湿。”其意是亡人的尸体不要被狐獾兽类等吞食,也不要被地下水浸腐。认为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情气相感,坟地的风水好则神灵安,神灵安则子孙盛,此说虽然牵强,却成为民间选坟打墓坑的理论依据。墓坑挖好后,由亡者亲人看守,须臾不能离开。
  农村墓穴大都请风水先生选定,并按辈分排放,子孙埋在老一辈的脚下。此外还有“寄埋”的习俗,如男方健在,媳妇先亡,她的棺材不能进坟地,要暂埋它处,待其男人亡后,才能合葬埋进祖坟。如乞丐、流浪者死于街头巷尾,没人给买棺材,只能用破席头一卷,埋在村外很远的乱葬岗上。
  四、搭灵棚
  人殓后,棺材不能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要请人搭灵棚。一般搭个平顶席棚,穷人家支个青布帐篷。有钱人家搭高大宽敞起脊的灵棚。棚脊扎出兽头,威严肃穆。门口搭素彩牌楼,称灵龛。棚内挂白色、黑色幔帐、挽联。中间摆放棺材,灵前摆放供桌、条案,上放香炉、烛台、倒头饭及各类供品,供桌前面烧纸的瓦盆。两边放陪灵人跪坐的蒲团。昔时,灵棚前有一条白纸黑字的横幅,上书“当大事”。左右是一副竖联: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灵棚两侧摆放纸糊的童男、童女、摇钱树、金银斗、牛、马及各种白幡。
  五、吊祭
  吊祭也叫“吊唁”、“吊孝”,是治丧活动的主要内容,农村一般在出殡当天或头一天,吹鼓手分门吹、细吹。门吹四五个人,主要有唢呐、鼓、钹、镲。在大门口,吊孝的亲友一进门就要吹打;细吹在灵棚前,乐器有唢呐、笙、管子、笛子、云锣等。吊孝人在灵前祭拜时,吹奏曲牌如哭皇天、大悲调等,如老喜丧,可吹戏出、歌曲。有的村镇,亡者的女儿来了,没进街先放悲声。知客要引导家人、门吹去迎供,在村口设祭桌。供品多为整猪、整羊、整鸡、整鸭。其他到灵前吊唁的亲友待祭品摆上供桌,在知客的引导下,男、女宾分开,在灵前焚香、烧纸、跪拜、哭泣。亡者的孝男孝女披麻戴孝跪在棺材两侧陪祭,整个气氛肃穆而有序。
  昔时还有“点主”的习俗;所谓主,就是亡者的牌位,也称“灵牌”。牌位上书“显考某公、讳某、某府君之位”。“位”字右上方的一“点”,需请亡者的生前好友,聚精会神,想象死者生前的神态,用朱笔点上一个红点,叫点主,后讹传成“显考某之神主”。变成一个真的“主”字,专点上面的一“点”,这是因为不知道“位”的读音和“主”关系的缘故。后来一般财主家请大和尚、社会名流点主。但做司法官的不能点主,因为他常用朱笔勾决犯人。点主仪式除点主官外,左右还需有坐陪主官二人,孝子脱去孝服,穿素服,在灵前面对灵柩设书案,迎接点主官入座点主。点毕,孝子将“主”捧上供案,家人亲友依次叩头。近代点主的习俗己不存在了。
  六、辞灵
  辞灵,家人、亲友辞别灵柩之意。各地辞灵时间有别,有的村庄在晚上,有的村庄在半夜。家人要烙材饼,准备一个罐子,用饼盖住罐子,孝子咬去饼的四周,上插一双筷子,再蒙一块红布,用五色线扎好。第二天出殡时,大儿媳抱着,俗称“抱罐儿”,到坟地埋在棺材头前。家人还要包辞灵饺子,先上供,由家族有威望者在灵前念祭文,即亡者的生平事迹,家人、亲友跪着聆听,声泪俱下。念完祭文大哭一场,接着每人吃一两个辞灵饺子,再扫扫棺材,辞灵礼仪就结束了。
  部分村庄还有“长材”的习俗。即在辞灵后,把棺材抬起,底下再垫起一块砖或木块,把棺材的位置长高。取“长材”寓意“发财”之意。
  七、出殡
  出殡,也叫“送葬”、“发引”。当地普遍停灵三至五天,也有七天才出殡的。对死者如停放时间短而埋葬,被看做尸骨未寒而埋,叫“热埋”,其儿女被视为不孝,是大逆不道。因此亡者死后三日五日出殡较多。吊孝和出殡之日,孝子、孝妇、孝男、孝女必须穿戴丧服。过去,丧服分五种,俗称“五服”,分别称“斩缞(cuī)”、“齐维”、“大功”、“小功”、“缚麻”斩缞是五服中最重的孝服,不缉(qī)边,以示无饰,为父母亡时子女所穿,一般是粗白布所制。男孝子头戴麻冠,俗称“孝帽”,女孝子要“下头”,即鬓发长披,辫以纸捻,鞋用白布鞔上。齐缭,即帽、服、鞋都露白茬儿,不缉边,为孙子孙女所穿。大功、小功、缌麻,用细白布缝制。孝子孝妇身穿重孝,不洗脸、不梳头、不施粉黛,以示悲哀至极。民间有“丑孝丑孝,越丑越孝”之谚。近代古礼逐渐简化,除直系子孙外,一般不穿孝服,只戴孝帽,腰系孝带。年龄不超过12岁的孙子要系红布剪的葫芦,孙女要戴扎有红花的白纸箍。其余凡参加葬礼的亲友,只戴一朵白花。
  出殡之日,从早到晚,要整整忙乎一天,但是忙而有序,如杂乱无章,则会被人笑话。一大早,吹鼓手赶到,吹打一阵,谓之“报门”。早饭后,举行家祭和族祭。此后,亲友陆续来吊祭,家人和鼓乐手要“迎供”。
  (一)送路。午前,要举行“送路”礼仪,顾名思义,送亡灵上西天之路。由亡者的女儿主祭。在知客的号令下女儿端着脸盆,盆内放着毛巾、梳子、镜子等,在人搀扶下哭着走出灵堂,后面是穿孝的亲门近支及亲友相随。前面有两个拖着长长火把(点燃的秫秸把)的人开路,还有扔纸钱的,有举着扎糊艳丽的马车(亡男乘)、牛车(亡女乘)的。在鼓乐、鞭炮声中,鱼贯前行。一般到村西口外的广阔地举行祭典。女儿从牛(马)车中取出灵牌,做洗脸、梳头、照镜子的动作。接着知客喊亲友祭拜,拜完后将牛(马)车焚烧,家人亲友大哭一场。送路礼仪结束。
  在送路期间,清来的扛肩儿(抬杠者)吃午饭。众人回来后,包括吹鼓手,在大知客的呼喊声中,依次入席午宴。孝子、孝妇要到各桌前磕头谢拜亲友乡亲。
  (二)出堂将棺材抬出灵堂、灵棚之意。是出殡中最隆重的仪式,一般都在午宴后举行。出堂前,知客领着孝子进入停尸的屋子转圈哭喊几声“爸爸”或“妈妈”,俗称“叫魂儿”,据传怕死者的魂灵不跟着灵柩走。知客见抬杠的壮劳力己将棺材捆绑好,高喊一声“出——堂——顿时恸哭之声雷动,同时唢呐高奏,锣鼓齐鸣,鞭炮之声响彻云霄,抬棺材的人迈着细小整齐的步子,稳稳将棺材抬出灵堂。出二门时,因门框狭窄,在棺材两边抬杠的人不能过,需有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背材头,如果棺材重,还得两个壮汉拴好绳套擦膀背。要求棺材保持平稳,不许歪斜。
  棺材抬出大门外,材杠己经绑好,将棺材头朝西(意为向西天)稳稳放到杠上,用粗麻绳绑牢,扣上棺罩。棺罩形体如轿,上边饰葫芦状金顶,四周彩绘帷幔,四角坠以龙凤绸穗,美丽壮观。农村出殡一般请16人抬杠或24人抬杠,大户也有32人、48人的。最多是皇帝出殡,用128人抬杠,可见规模之大。
  (三)起驾棺罩起驾前,要举行最后的祭奠礼仪,孝子、孝妇及孝男跪在棺罩前,前边摆着祭桌,香炉,知客高喊:“老少姑爷、外甥、亲朋好友上前行礼啦!“每一个人上前行礼,大知客要上一炷香。此时没有哭声,没有鼓乐响动,一片寂静。祭拜完毕,知客高喊:“还有祭的没有,没祭的下扎啦!”话音未落,木匠举起斧头将棺材盖上未钉下去的一个钉子“咚咚”砸下。知客接着高喊:“起——驾!”棺罩离地而起。跪着的孝女及孝男站起,孝子把烧纸的瓦盆摔破,俗称“摔丧盆”,意为让死者断绝尘缘。孝女们坐上送殡车,顿时,哭声又起。鼓乐、唢呐、鞭炮声震天动地。出殡队伍最前边是两个放炮的年轻人开路,接着是一个抱柳斗的人向空中抛纸钱,后面是举着纸糊的童男童女、牛车、马车、金山、银山等人他们后面是吹鼓手;随后是穿孝袍、举白幡的孝子及同族的亲门近支。边走边哭,很是悲壮。再后面是棺罩,棺罩后面是送殡的大车,女眷们坐在车上哭嚎。无论冬夏,长媳均用白布蒙头。
  送殡队伍缓缓行进到十字路口,往往被围观者拦住,要求听戏乐班吹奏小曲、戏出,看打云锣者亮出绝活儿。此时棺罩撂地,孝子们转过身来跪在棺罩前。实际上,此时村民们己把吹鼓手演奏,当成一次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了。
  (四)埋葬 棺罩抬出村外,亲朋好友止步,孝子们向众人“谢孝”。棺罩卸下,家人和至亲携带祭品、纸扎等,随棺材前往坟地。早有风水先生和看守墓坑的人在那等候。墓坑里要铺五色麻,横三竖四;要撒五谷,保佑子孙有粮吃有衣穿。墓坑四角要放四个苹果、四枚硬币,寓意是老人平安入土,到西天有钱花。棺材下葬时,风水先生用罗盘调整好方向,棺材方可徐徐下落。埋葬时,亲人们要抓把土抛入坑内。待人们把坟头埋好,孝子将举的主幡插在坟尖上,再用孝袍兜一锹黄土回家,俗称“财”。走路时不许回头,到家门口要迈火堆,进屋把黄土放到炕席底下。至此,殡葬结束。
  八、葬后
  葬后礼仪包括服三、尽七、周年等。
  服三俗称三天圆坟。亡者埋葬的第三天,家人(长子)起大早到墓地把坟头堆圆踏实,称圆坟。再祭奠一番。
  尽七也叫“斋七”。葬后第七天,家人要到坟地祭奠一次,以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五七”。每“七”意为让亡者的灵魂回家一次省亲,家人要烧各种颜色的纸花。“尽七”完毕,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六十日葬后的六十天是一次较隆重的礼仪。主人邀请糊匠扎船,迷信说法,亡魂在去西天极乐世界的路上,要过通天河,必须备船。故有烧船的习俗。
  周年老人去世一年叫“周年”。亲朋好友要聚在一起祭奠亡灵,民间俗称“脱服”、“除孝”。这是对死者的最后一次祭奠,从此,子女不再守孝。此后,一家人生活转入正常。
  信仰习俗
  信仰起源于远古原始人的蒙昧时期,其遗风遗俗流传至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农业生产对气候的信仰,居住建房对河流土地的信仰,经商事业对财神及祖先的信仰,人生命运对生辰八字的信仰等。从思维特征上看,民间信仰是原始宗教“万物有灵,天人合一”观念的遗存与变异。由于古人对自然界万物认识低下,科学知识不全,把人的命运、国家兴衰、农业丰歉、家庭起落、事业成败、婚姻养育、疾病好坏,都归结于神鬼的主宰,受神鬼的掌握和干预。由于此地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地区,众多少数民族虽然基本上汉化,但许多信仰诸神鬼魂至今还有所遗存。
  神佛信仰
  人格化的自然神。
  一是老天爷 被民间认为是一个主宰宇宙万物的全能大神。
  二是土地神 亦称“宅神”。在全国解放前,基本上村村都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有“无庙不成村”之说。
  三是河神 靠近运河、凤河边上的村庄多建有河神庙,祈求不要有水患,保人们平安。
  四是名贤神 将历史上对国家、对百姓有巨大贡献的贤士敬为神,如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被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倡导建庙供奉,建有孔庙。再如关公,即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以忠义勇武留名。又如鲁班,是春秋时期著名工匠,本名公输班,由于创造如云梯、战船、磨、碾、钻木、弋等,由一个历史人物衍化成传说人物,此地木匠、瓦匠等能工巧匠崇拜为神。五是宗教神,主要是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并以观世音菩萨居多,说她神通广大,能降雨济世,能送子护嗣,展示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在1949年之前,南蔡村镇内各村一些比较大的村庄,除村村建造土地庙外,还建有以上诸神的寺庙,如南蔡村的兴善寺、文庙,六百户的娘娘庙,北商村的娘娘庙,南商村的三义庙,还有朱庄建有菩萨庙,每逢每年四月十八,还举行南蔡村兴善寺庙会、六百户娘娘庙会、北商村娘娘庙庙会,游人众多,商贩齐聚,一些善男信女参拜神佛,许愿还愿,反映了封建时期祀神之普遍。解放以后部分庙寺改为学校,在“文革”中均荡然无存。
  植物类
  有:松柏,象征长久、长寿;桃,民间认为桃树、桃枝、桃木可以避邪,桃果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枣和栗子,象征“早立子”,花生,意在妇女又生男孩又生女孩;柿子,意在事事如意;葫芦,意在多子多福;荷花,意在和合美满。
  人工物类上
  石头,石与实同音,取结实耐久,在古时民间建房中,门有门墩石,房有柱脚石、台阶石,做为房宅结构部件;瓶,取平安如意之意;镜子,可以避邪、御魔,意在“平静”,并可用于梳妆打扮;朱砂、红布、红纸,有避邪纳福之意,在春节和家有喜事之时,红布、红纸大有用处,此时在红纸上书写吉祥文字,如春联中的抬头见喜、出门见喜、吉星高照、黄金万两、福字等,有良好祝愿的深层含义,还有对文字修辞的信仰与崇拜的含义。
  农耕用具
  犁
  以骡马牛驴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境内多以机耕,尚有少量农户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再配上一个横8形的犁辕,无论
  是入土角度,还是翻土曲线的牵引点的选择,完全符合力学原则。木犁一般分早犁和水犁两种,旱犁的俗名为“箭犁”,粗大牢固,有一个形状为“箭”的构件,因此而得名水犁的构造简单、轻便,俗名叫“独犁”。
  据史料载,境内早在明清时期,便有木犁的记载。那时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高水平。木犁由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耠子
  耠子是境内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常用农具。用于翻土,使土变得松软以便于种植农作物,使其更好生长。
  耠子可以代替锄头等农具。耠子的结构与犁基本相似,只是耠子向两侧翻土,而犁是把土地犁出一道沟,向一侧翻土。犁地后,施底肥,然后进行耙地,把翻出来大土块用耙耙平整、细土。再播种埋上,整个过程就是种地。耠子、犁一般都用驴、
  马、牛拉着工作的。
  耠子一般用于农作物长出后进行翻土、二次追肥使用。比锄头锄草松地要快的多。
  耧是旧时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5垄。其农作工具为现在播种机的前身,用耧种。耧也叫耧犁。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
  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旧时,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楼车,一人在后面手扶楼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十几亩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楼车不仅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辖区内还有许多生产队在使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农村机械化的实现,楼的使用越来越少。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耙
  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由木把、耙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虽然随
  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运用,许多传统农具都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铁耙作为农家必备农具之一,现在仍有所使用。
  常用的耙主要有圆盘耙、钉齿耙等。
  圆盘耙:以成组的凹面圆盘为工作部件,耙片刃口平面同地面垂直并与机组前进方向有一可调节的偏角。作业时在拖拉机牵引力和土壤反作用力作用下耙片滚动前进,耙片刃口切入土中,切断草根和作物残茬,并使土垡沿耙片凹面上升一定高度后翻转下落。作业时能把地表的肥料、农药等同表层土壤混和,普遍用于作物收获后的浅耕灭茬、早春保墙和耕翻后的碎土等作业,也可用作飞机播种后的盖种作业。按耙组的配置形式可分为单列式、双列对置式和偏置式三种。
  钉齿耙:以成组的钢制钉齿为工作部件中,用于犁耕后平整地面,破碎地表的土块或板结层,以减少水分蒸发;也可用于覆盖撒播的种子和肥料,以及苗期除草、疏苗等。耙深5~6厘米。耙齿断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和刀形。刀形耙齿又称刀齿耙。方形、菱形和刀形耙齿有良好的松土、碎上能力。
  碾子
  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渣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境内解放初期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己经很少用它了。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
  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盘和碾滚上分别由石匠凿刻着很有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
  由长约70厘米、直径约60厘米的圆柱形碾驼子(也称碾砣或碾滚子)和承载它的直径约170厘米的碾盘构成。碾盘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为了使碾砣滚动时不从碾盘上掉下来,碾砣以两个轴与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连接。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
  碌碡
  碌礴又称“碌轴”,农业生产用具,是一种用以碾轧的畜力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旧时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境内大量使用。
  一般而言,光有碌碡是不完整的。必须有配套的木框才算完整。碌碡在田里随用随弃,农民收工的时候,只是把木框带回家中即可。
  拉碌碡分为人拉、畜拉和拖拉机牵引等。以前在打谷场用牲畜拉的较多,人拉的较少,基本全部改成拖拉机等机器拉。
  还有一种方式,把碌碡把拴上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住一条木棍,一人抱住木棍的末端,其他人推着木棍转,碌碡便绕着一个很大的半径飞速旋转,功率得以提高,可花费的人力也多。这种集体拉碌碡的方式很热闹,喜欢这活的人都是年轻好动的小伙子,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碌碡却飞快地旋转,他们身上的汗水也不停地挥洒。有时也用畜力拉碌碡,这要给牲畜戴上“笼嘴”(竹蔑子或者铁丝编制的半球形器物),蒙住眼睛,以防牲畜吃粮食。牲畜拉碌碡倒是很轻松,可是走得慢吞吞的,功率低下。
  砘子
  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轧以利出苗的石制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碗子把松土轧实。
  砘子是石头做的,有两种:一种重20斤左右,和现在的举重杠铃比较相似,不过中间连接的是木头,两边是专门打做的圆石头,每片直径20厘米左右,宽约6厘米,根据播种的耧腿的距离设计碗子的宽度,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轧实,起保墒的作用;另一种重30斤左右,比碌轴小一些,形状是中间圆粗,两头圆细,宽度在30厘米左右,它主要是给用犁串的沟或其他工具挑的沟里的盖上一层土的小麦种子通过滚动轧实,起保墒作用。砘地时人拉着顺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地轧实。
  铡刀
  铡刀由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般是用榆木),一把带有短柄的熟铁刀,此刀的刀尖部位插入木槽里固定。铡刀是专门给牲畜铡草的,一人把草平铺到木铡板上,另一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的切断了。铡刀属于传统农具,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却凝聚了人的智慧,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铡刀最新改良款,主要加长刀柄,演化出刀桥,增加固定条凳、塑料底板。由《三侠五义》里的包公故事引申的有包公三口铡刀,龙头铡刀,专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刀,专铡大臣;狗头铡刀,用来铡平头百姓。包公乃历史舞台人物形象,其三口铡刀铡过无数犯罪的权贵,赫赫有名。
  粪箕子
  农民常用的一种农具。用紫穗槐编成,可运垃圾、拾粪、背草、割猪菜、割牛草、拾庄稼等。因其主要用途在于拾粪(在过去,农村没有无机化肥时,农民经常背着粪箕拾庄子里的狗、牛、马、驴等家畜排泄的粪便,来作为庄稼的有机肥)。形状似簸箕又似筐子,比簸箕深一些,比筐子浅一点,中间一根提梁,一般是用荆条、白蜡条和紫穗槐条编成,也有用柳条编的。手艺好的编得细致密实,不大不小,比例匀称,背梁与鼻子梁粗细过渡合理,不深不浅,背在身上舒适耐用。那年月,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只甚至多只粪箕子。
  粪箕子的作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要种地,先积肥。土地所用的肥料来源基本上除了人畜粪便,再就是家家积攒的一些灰土。除了人为因
  素外,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庄稼就长不好,年年粮食不够人吃,能喂得起猪的没有几家,牛马驴骡的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一年四季背着粪箕子捡拾粪便,就成了庄稼人是否勤俭、是否会过日子的重要标志,随时随地肩背着一只粪箕子,俨然一位勤劳人佩带的徽章一般,如果哪个出门忘了背上粪箕子或者背上粪箕子而里面没有捡拾到多少粪便,是会被人耻笑的。
  这项农家极其重要的活计都是捎带着去做的,只要出门,就顺手背上粪箕子,下地干活,赶集上店,顺便捡拾肥料,如穿衣吃饭一般的习惯。还没长全身量的半大孩子,也学大人模样,背上耷拉到小腿肚的粪箕子,长长的粪叉子身后一甩,铁制的叉头搭在粪箕子鼻梁儿下端的筐沿子上,木柄的那一头儿的半截掖在胳肢窝里,老远处一瞅分明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庄稼汉子了。
  锄头
  锄头,传统的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属于万用农具,是农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使用时以两手握柄,做回转冲击运动。
  锄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锄刃”,就是用来松土、除草的地方。锄刃形状是扁扁长长的,就像菜刀一样。也有些比较特别的,像是长方形、狭长形、梯形等等。
  “柄”是第二部分,是一根圆形木棍,常用硬木制成,用来装在锄刃的后面一个孔内来支撑锄刃,长短从八十厘米到一百六十厘米不等,但长的会比较方便,因为这样农人就不必把腰弯得特别低。锄头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但工作效率较低。
  锄头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板锄宽20厘米至30厘米左右,高比宽略长。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土地的松土翻种。薅锄刀身宽大而锋利,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其高度小于宽度。较板锄略轻、略薄,有铁柄,用于与长木柄的衔接。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除地面的杂草,收拢地面散乱的谷物或沙土等。条锄刀身窄小,用于小面积的深度挖掘,常用于土质坚固的地方,也常用来挖掘埋藏在土壤里的块茎植物木薯、马铃薯、甘薯等。
  钉耙
  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地农具,曾经是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耙,由木把、耙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虽然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运用,许多传统农具都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铁耙作为农家必备农具之一,现在仍有所使用。
  三齿耙
  别名:三齿,三齿耙子,三齿子。三齿耙一头是铁制的,一头是木制的。木制部分是用双手前后分开同时握住的把柄,就像我们所拿的铁锹或镢头的后部;铁制部分一头有一个圆环或方孔扣在木制部分上面,或者是个可将木柄一头削尖后插入其中的圆筒鞘,铁制部分的另一侧是三个排列整齐的、比较锋利的、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三个尖齿。
  使用时两手一前一后,在前一手用力向下刨,可将较密实的土块儿挖起,亦可将较松散的土壤搂得更疏松。
  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多用于翻地、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虽然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发明运用,许多传统农具都己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铁耙作为农家必备农具之一,现在仍有所使用。
  镰刀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之一。
  镰刀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稻谷,在境内一些农村现在还被广泛使用着。
  民间歌谣
  一、抗日歌谣
  (一)八路好
  想八路
  盼八路,
  八路来了家里住。
  又打仗,
  又干活,
  汗水流成河。
  (二)活埋小日本
  小日本,
  真缺德,
  先杀人,
  后放火,
  害得百姓没处躲。
  八路军快点来,
  把小日本当地就活埋。
  (三)汉奸坏
  大汉奸,
  真叫坏,
  吃的中国饭,
  不拉中国屎,
  专为小日本干坏事。
  老百姓,
  恨透了你,
  恨不得把你碾成米,
  碾成米来去喂鸡,
  喂得鸡来下大蛋,
  盼着小日本早完蛋。
  二、儿歌
  (一)小板凳儿三条腿
  小板凳儿三条腿,
  我给奶奶嗑瓜子儿。
  奶奶嫌我脏,我给奶奶擀面汤。
  奶奶嫌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俩头。
  (二)小耗子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儿,
  偷油喝,下不来,
  吱吱吱吱儿叫奶奶。
  奶奶不理,大肚子痞,
  劈两半儿,挂门扇儿,
  门扇高,买把刀,
  刀不快,切韭菜,
  韭菜青,买个弓,
  弓没弦,买只船,
  船没底,买个笔,
  笔没头,买个牛,
  牛没鞍,买个鞭,
  骑个大马上西山。
  西山路,扯白布,
  白布稀,买只鸡,
  鸡不打鸣儿,买个虫儿,
  虫儿咬手,买个狗,
  狗不会看家,
  杀巴杀巴过腊八。
  (三)小顽童
  小枣树,叶儿青,旁边来了个小顽童。
  小顽童,把枣儿偷,蜜蜂蜇着手指头儿。
  又是肿来又是疼,谁让你嘴馋去逞能。
  (四)小大姐儿
  小大姐儿,刚十七,过了几年二十一,
  找个女婿刚十岁,比他整整大十一。
  两口儿井台去抬水,一头高来一头低。
  小女婿发坏使了个绊,把大姐摔了一身泥。
  大姐儿起来发了怒,又是拳打又是脚踢。
  来了个老汉拾粪的,上前忙把话儿来提:
  要管孩子你家里管,别在外头竖规矩。
  这位老汉你哪知道,我们本来是夫妻。
  (五)哄小孩儿
  狼来啦,虎来啦,老和尚背着鼓来啦。
  往哪儿藏,往庙藏,一藏藏个小二郎。
  二郎二郎你看家,我到南堤采梅花。
  一朵梅花没采了,拾个元宝往家跑。
  你说好不好。
  (六)小姐儿俩
  小大姐,小二姐,你拉风箱我打铁。
  挣了钱往腰里掖,拿回家去孝敬爹。
  你给爹爹打瓶酒,我给爹爹买双鞋。
  哄得爹爹哈哈笑,不让爹爹把嘴嗽。
  (七)板凳儿歪
  板凳歪,菊花开,开几朵,开三朵。
  爹一朵,娘一朵,留下一朵晒蔫梗。
  一晒晒得四角方,骑着大马上西庄。
  大马拴在杨树上,小马拴在树桩上。
  鞍子搁在墙头上,鞭子挂在庙门上。
  庙门儿对庙门儿,王家娶个小俊人。
  粉嘴巴儿红嘴唇,婆婆都夸爱死个人儿。
  (八)好乖乖
  乖乖乖乖快睡吧,西北大风刮响了。
  狼抱柴,虎烧火,小猫儿上炕贴饽饽。
  贴多大?贴斗大,不够老猫一口的。
  (九)点牛眼
  点呀点,点牛眼。牛眼花,买菜瓜。
  菜瓜苦,买盐卤。盐卤咸,买只船。
  船没底,买支笔。笔没头,买头牛。
  牛没甲,买匹马。马没鞍,骑着骆驼上西山。
  西山有个老皮猴,专咬小孩手指头。
  (十)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
  接闺女,叫女婿,小外孙儿也要去。
  先搭棚,后挂彩,牛肉包子往里摆。
  牛肉片儿,好大块儿,鸡蛋打卤过水面儿。
  (十一)小公鸡
  小公鸡,跳篱笆,
  一跳跳到二姨家,
  二姨家吃什么饭?
  小米干饭炒蛤蟆。
  吃饱了,干啥去?
  小子吃饱打柴去,
  老头吃饱了摸鱼去,
  摸什么鱼?摸嘎鱼,
  嘎鱼扎手了,
  提拉着破鞋家走了。
  (十二)小媳妇
  小媳妇儿
  纳鞋底儿,
  鞋底纳歪了,
  让婆婆给拆了。
  (十三)大喜鹊尾巴长
  大喜鹊,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给娘一个凉萝卜,
  给媳妇一个热麻糖。
  (十四)小米谷黄又黄
  小米谷黄又黄,
  爸爸赶驴送公粮,
  爸爸是个翻身汉,
  赶着毛驴喜洋洋,
  早把公粮送前方,
  支援部队打胜仗。
  (十五)小老儿小老儿
  小老儿小老儿,
  上树摘枣儿,
  掉了花鞋,
  露了小脚儿,
  小脚流脓,
  流到聂营,
  聂营修路,
  修到距城铺。
  (十六)就怕爹爹娶后娘
  小白菜,叶叶黄,
  小孩三岁就没娘。
  跟着爹爹挺好过,
  就怕爹爹娶后娘。
  后娘带一小兄弟,
  吃喝穿戴比我强。
  他吃稠的我喝汤,
  拿起筷子泪汪汪。
  亲娘想我刮黑风,
  我想亲娘在梦中,
  河里开花河里落,
  我想亲娘谁知道?
  三、生活歌谣
  (一)春节到
  春节到,真热闹,彩旗舞,红灯照。
  穿新衣,戴新帽,唱大戏,跳高跷。
  又放花,又放炮,米面鱼肉都买到。
  节日过得真红火,大人小孩哈哈笑。
  (二)盼过年
  新年到,好热闹,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个破毡帽,老婆子要个裹脚条。
  (三)水患谣
  旧社会,小河堤儿,五方六月水进村儿。
  高粱不扬花儿,谷子沾鲇鱼籽儿。
  家家老少面对水儿,啪嗒啪嗒掉眼泪儿。
  (四)老娘怨
  半夜里,真稀奇,媳妇对他哭啼啼。
  低三下四问怎样?她说要吃大鸭梨。
  你要吃梨别着急,现在我就去赶集。
  三九天,冻裂皮,老娘病得没人理。
  和他要碗面汤喝,他就瞪眼发脾气。
  哼,老东西,谁有功夫侍候你!
  (五)小米饭黄又黄
  小米饭,黄又黄,爹爹赶驴送公粮。
  爹爹是个庄稼汉,军队吃饱打胜仗。
  (六)农家乐
  粮满仓,鱼满塘,钱满柜,衣满箱。
  多储蓄,卖余粮。娶新娘,盖新房。
  都说党的政策强。
  四、时政歌
  (一)神助拳
  义和团,神助拳,只因鬼子闹中原。
  大伙同心把拳练,练得铜头铁臀肩。
  般般武艺都学会,要除奸种绝不难。
  (二)红灯照
  红灯照,提红灯,姑娘个个一身红。
  提刀拿枪冲上阵,杀得洋人影无踪。
  (三)杀赃官
  龙河水,往东流,赃官是咱死对头。
  拿起枪,备好马,杀他一个也不留。
  大师兄,砍洋头,二师兄,杀官兽。
  杀了洋鬼和赃官,咱们百姓有盼头。
  (四)逞英雄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
  大人小孩拿刀枪,各地团民逞英雄。
  (五)还我河山
  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心不甘。
  (六)反洋灭清
  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
  砍了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鬼子教。
  杀了洋鬼子,再跟大清闹。
  (七)显神威
  义和团,红灯照,坛口祭刀显神威。
  锣鼓敲得震天响,吓得鬼子胆魄飞。
  (八)当八路
  八路好,八路强,八路军打仗为老乡。
  鬼子侵略八年整,八路为咱打虎狼。
  人人都夸八路好,好汉争把八路当。
  (九)打鬼子
  飞机飞得高,鬼子要挨刀。
  飞机飞得矮,鬼子要挨宰。
  五、喜歌
  (一)盖房喜歌
  这块宝地圣人留,周公动土鲁班修。
  伯温看的风水地,主家盖的万年楼。
  小小瓦刀七寸长,老君炉里加过钢。
  加钢不为别的事,为给主家盖新房。
  盖完南房盖北房,雕梁画柱多漂亮。
  南房盖的阁楼府,北房盖的祖先堂。
  东房盖的金银库,西房盖的万年仓。
  金银库里有财宝,万年仓里有余粮。
  (二)上梁喜歌
  脚登云梯步步高,手攀花枝摘仙桃。
  要问徒儿哪里去,我上金梁走一遭。
  眼望高高一条龙,摇头摆尾往上行。
  行到空中定了位,单等主人来挂红。
  挂红挂在九龙头,年年五谷大丰收。
  挂红挂在九龙尾,为官爱民清如水。
  正念喜,抬头观,来了福禄寿三仙。
  增福仙,增寿仙,还有刘海撒金钱。
  金钱撒在宝梁上,富贵荣华万万年。
  (三)结婚喜歌
  点喜炮,放喜鞭,喜糖喜酒加喜烟。
  远近亲友来相贺,新郎新娘真美满。
  龙凤呈祥多般配,好像鸳鸯并蒂莲。
  正对喜,喜无边,喜临门,拜三元。
  喜见红梅生贵子,祝贺东家子孙富贵荣华万万年。
  (四)丧事喜歌
  龙嬉三江水,虎登万重山。
  上打一把白罗伞,下罩一口紫金棺。
  灵前摆着三桌供,吃一看二眼观三。
  都是山珍与海味,仙桃果品样样全。
  泉水滔滔通山涧,涧水汪汪绕山边。
  善人坐着五彩轿,走过青山会阴山。
  金桥银桥都走过,对面来了摆渡船。
  船帮船底檀香木,珍珠玛瑙玉栏杆。
  四大金钢来掌舵,二十八宿把棹搬。
  头回摆过康百万,二回摆过沈万三。
  三回不把别人摆,专摆善人上西天。
  上方七仙来接驾,善人驾返瑶池万万年。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