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趣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35
颗粒名称: 村落趣闻
分类号: K922.1
页数: 36
页码: 065-1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南蔡村镇村落趣闻的情况。其中包括南蔡村镇域村落形成发展史略、全镇村名简介、漫画镇内“百户”村、话说北运河畔三“官屯”、砖厂村的来历、三里浅村的由来、聂官屯村的“聂嘴儿”之说、卞官屯村里打渔庄的故事、马庄“金马驹”传说、粜粮务与早期的粮食交易之地、九百户皇会受皇封、定福庄的今生前世等。
关键词: 南蔡村镇 村落趣闻

内容

南蔡村镇域村落形成发展史略
  村落是我国农村人们生产生活的集居地。每个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建村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习俗有关。追溯南蔡村镇村落发展史,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考古资料证明,当地在战国时期即有先民于此,而江、金、元、明朝则是立村高峰期。主要源于辽、金、元、明开掘京杭大运河,和北京做为辽、金、元、明代的都城有关。
  一、村落形成
  就现今南蔡村镇内49个村村落的形成而言,大体分这样几类:
  一是历代驻军屯田而形成的村落在宋江对峙时期,在辽国出现一位巾帼女杰箫太后,辽朝宰相箫思温之女,名绰,小字燕燕,辽景宗皇帝之妻,圣宗皇帝之母。因辽景宗年少体弱,朝廷之事均由箫太后决定,临朝27年,57岁归政于圣宗,未过一个月而死。在她主政时期,宋太宗多次北伐,箫太后领兵抗宋,在幽州打败了宋军并推行劝课农桑,减免赋税,赐贫户耕牛政策,改善了包括武消县等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后来由萧太后屯兵而产生的村落,如南蔡村镇马棚洼就是因辽骑兵搭建马棚而演变成村落;再如粜粮务是因为在辽代是粮米交易之所而演变成村落。而南陈庄村是因为西临凤河、龙河(古时称清泉河、桑干河),是箫太后的运粮河,水运便捷,土壤肥沃,有陈、黄、张三姓首先居此立村,名陈家庄,明洪武年间因村中有几户卖火镰出了名,又改为火镰陈庄。
  元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调集大量精税部队长期驻扎在元大都地区。为了解决众多军队吃粮问题,逐步在京郊各县广占田由设立军屯,抽调各军卫屯田垦荒,耕植或牧养以供军粮。这些军屯仍用军队建制,加以编排,每军卫各设一屯,当时武清县是元军屯田的重地。这些屯田军卫多是从江南征调来的新附军,他们基本上从事农垦种植。为防其南逃,元朝政府遂命其连家属一起迁到京郊,在屯营中安家,同时农垦军屯由各军卫长官任命千户、百户等军官进行管理,都设在垦田所在地的州县之中。今武清城关是武清卫率(帅)府镇抚衙的所在地,今南蔡村镇的六百户、七百户、八百户、九百户,就是当时各军卫任命的务百户长所在地而演变发展形成的现今村落,同时在元代屯田初期,各屯营中建立官吏衙署,设立体操场军率宿舍,储粮仓库,以及负责教育的学校,负责管理家小的叫“老营”、“幼营”。一个屯一个营就是一个小社会,如南蔡村镇的韩营是在汉唐屯田的遗址上元军又进行屯田留下的村落;而聂官屯、卞宫屯、郭官屯是明代军队当时屯田形成的村落。
  二是古漕运兴起形成的村落 据元史《食货志》载:元都于燕(京)去江南极远,为保证元大都每年数百万石粮米及百物的供给,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屯田的同时命水利专家郭守敬全面规划,改造隋唐大运河,采取了国家投资、军民服役、分段治理等措施,经过20多年努力,终于划时代开通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3500华里,把中国南北和海外的经济文化联系起来。由于当时南蔡村镇这个地方正处水陆进京要冲之地,运河绕经此地20多华里,给此地带来繁荣,村落逐渐扩大和增多。大王甫、北蔡村、南蔡村,由于运河渡口和商品集散地而逐渐扩大村落,大、小白厂因靠近运河,水草丰盛而设军队的牧马场而成村;北商村因元代屯田军户霍姓一家在此开店,史称霍家店而建村立户;丁村是由于靠运河的河湾中,元代丁姓营官在此屯田而立村,史称丁家营,后演变为丁村。
  三是劝课农桑形成的村落 元世祖忽必烈致力推广以汉法治国,使民生乐业富足永无饥寒之忧,即位后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治国方略。武清县在这种政令的推动下,大力推动种养业的发展,同时蒙占人善骑射,以弓马之利取得天下,从皇帝到军卒都非常重视非马,早在辽金时期就出现了牧马的聚落,到了元代更形成了集中养马的村落,南蔡村镇马庄、大白厂、小白厂都是因为养马而发展起来的村落;南蔡村镇韩羊坊、苏羊坊、张羊坊、刘羊坊也是在元代农牧政策刺激下,加之此地水草卡美而发展成的村落。再如元代官府重视养猪,武清县出现多个以养猪特色的村落,叫猪庄,后因明朝皇帝姓朱犯忌,改为朱庄。南蔡村镇的朱庄,就是在此时建村的。
  四是明朝定都北京建设带动形成的村落武清县得大运河之利,自元代以来因漕运促进了沿河村落,推动了河西务、大孟庄、北蔡村、南蔡村、杨村、老米店村落的发展。明朝随者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所需砖瓦木竹等建筑材料需从南方经大运河水运京城,但又不能都运进京城堆放,需要存放在距离京城较近的运河两岸,于是便出现因京城建设而形成的村落。如南蔡村镇砖厂村,明朝初年,山东临清是生产贡砖的基地,朝廷派大员到此掌营,凡进京船只每船必须携带带有黄纸封好的贡砖20块至40块,这些页砖一部分须卸在南蔡村北5里许的运河西岸。朝廷派一祝姓皇亲携家属看守。后来在蔡村北建设一个白沙砖厂,因质量好,也运往北京建城,后来这里逐渐演变成村落,取名砖厂村。再如南蔡村镇三里浅村,是因为当时治河总督在渡船容易搁浅的河道旁设性“浅铺”,由当地官员驻守着,为及时疏通河道中的泥沙,招募浅夫(纤夫)进行及时疏通或帮助拉船。康熙皇帝有“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时禾”的诗句,就是记录当时场景的佐证。三里浅村就是在由浅铺而发展起来的村落。与此同时,由于明初迁都北京为充实京城人口大力推行移民政策,使村落逐渐增多,是南蔡村镇这个地方村落发展最快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建村或正式定名的就有砖厂、甘桥、湾子、三毛店、北薛庄、安庄、宋台、上丰庄、南靳庄、西崔庄等。
  五是清代圈地运动土地兼并佃户而建成的村落清朝初年(1644),清摄政王多尔衮领兵入关打败李自成,定都北京。为奖赏有功人,在京城四周开展圈地运动,出现很多大地主。由于土地兼并加快,贫苦农民为生计所迫,迁居到此,租种地主土地成为佃户,从而形成了新的村落。如张辛庄村,此地原为南蔡村张姓地主的坟地,也是他的打谷场,张家在此地建房供佃户居住,后来由于佃户不断增多而演变成的村落。再如郭庄,清初是定福庄陈姓庄头的佃户村,名叫陈庄,后因郭姓大户和杜姓、王姓在民国初年到此居住而成村,更名郭庄。又如肖羊坊,清中叶有山东肖姓移民迁此,牧羊垦种,渐成村落得名肖羊坊。类似的还有张羊坊、苏羊坊两村。清朝末年,有张、魏两户从翁羊坊、刘羊坊、韩羊坊迁出,仍以牧羊、垦种为主,故名张羊坊、魏羊坊,后魏姓迁出苏姓为首户,遂更名苏羊坊。
  二、村落命名
  镇内的村落命名多以姓氏、军屯、物产、地貌、行业为基础。
  其一、以姓氏命名 史上成批同姓移民,大多以一家或一个家族居住在一起到此圈地立村,以先到此地居住拓荒或大的家族命名,如安庄、宋台、郭庄、张辛庄等。
  其二、以军屯长姓氏或屯长管理户数为准命名 如郭官屯、聂官屯、六百户、八百户等。
  其三、以主要物产特色、商业特色或与名姓结合命名 如张羊坊、马庄、苏羊坊、蔡坊、马棚洼、南蔡村、朱庄、南商村、三毛店村等。
  其四、以地貌为特点的命名 如甘桥、湾子等。
  其五、以吉祥祈福愿望的命名 如定福庄,原传说此地有宋辽时期古墓,有说是宋代将军丁甫之墓,又有说为明代定国公之墓,官府并设专人看护,后移民增多,起名定府庄,在民国时期有人为吉祥之意,将“府”字改为“福”字,从此定名为“定福庄”。
  三、村落选址
  从目前南蔡村镇村落分布看,在交通便利的京杭大运河两岸和近代京津公路两岸较为密集而且比较大村落居多;沿凤河东侧次之;靠近古白沙河(即大良镇辖区西南)村落虽较密,但规模不大。据此判断,当初村落选址,人们还是考虑地势高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光线充足、居住安全等因素。一是依水而建,鱼草丰盛,交通便利,宜于居住;二是以土建村,人们自古以农为本,爱惜土地,多选择土地广阔、便于开垦的地方耕作,以广种多收或集中饲养,便于交易出售。
  全镇村名简介
  南蔡村 辽金时代由军队屯田演变成的村落。因当地水甜土肥,盛产蔬菜,得名大菜厂:后有蔡姓官员驻此,更名蔡君厂,俗称蔡村。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从村中穿过,故分出南、北蔡村。明、清时期,南蔡村设有水陆驿站,清代设有把总衙门。
  八间房 位于镇驻地东北0.5公里。清康熙年间,为附近砖厂村程姓经管的皇粮庄。庄头在村中盖八间房,供佃户居住,后渐成村落,故名“八间房”。
  定福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辽代成村,村中有辽代墓地;又相传为明定国公墓,俗称定家坟;明初山西移民迁入,更名定福庄。
  砖厂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紧靠北运河。明初修建北京皇城,朝廷向各省征集砖瓦木料,经运河运抵北京。该地是存放砖料的场所,故名。
  《畿辅通志》记载为“甄厂”。
  张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清代中叶,为南蔡村张姓怀德堂的坟地,亦是他家的打谷场。张家在此建房供佃户居住,称张家场,民国初年改称张辛庄。
  北马庄 位于镇驻地南2公里。明代成化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崔、周、高、商数家迁此屯田立村,以养官府战马为业,故称马庄。一说为因村建有马神庙得名马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更今名。
  甘桥 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初,江南周、刘、梁姓大户来此屯田立村,时村旁古干河道上有一小桥,遂得名干桥,后演变为甘桥。
  聂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3.5公里。元末明初,聂姓营官带军户在此屯田,后有移民在此立村故名。
  湾子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卢、陈两户在此落户,立村于古河道拐弯处,河东称陈家湾,河西称卢家湾。后河道淤平,两村房舍连在一起,民国八年称今名。
  三毛店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李姓三家在此定居,最先盖三间茅草房栖身。其中一间开店,得名三茅店。2005年因撤村建居迁入武清城区亨通花园小区。
  韩营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战国时期曾有墓地遗址出现。明代韩姓官军在此扎营驻屯,后演变成村落,故名韩家营,简称今名。
  北薛庄位于镇驻地南4公里。明初,移民薛姓几家迁此定居,立村后称薛庄。1984年为区别县内重名,称今名。
  南、北商村分别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西2.5公里。元代屯田军户霍姓一家在此开店,得名霍家店。后有商姓迁入经商,因得名。另有说为明初官府鼓励商贾设商屯,为军屯官兵、民屯百姓供给食盐及其他商品,村名易为商村。清代,村落扩大,有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按坐落方位称南、北商村。
  朱庄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元代立村,当年官府奖励养猪,该村因养猪户较多而得名猪庄。明初朱元璋统一全国,猪庄犯忌,更名朱庄。一说为明朱姓在此定居,以姓氏名村。
  宋台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明初,移民马姓、宋姓等迁此屯田立村,因村落建在两座土台之上,得名马家口、宋家台,后两台房舍连在一起,宋姓发家,统称宋家台,简称今名。
  田辛庄位于镇驻地西南4.5公里。元朝末年,此地为南陈庄陈姓大户的坟地,孙姓一家祖辈在此看坟,渐成聚落,称孙家台。明成化年间,此处划为官田,又有张、齐、郭等八户佃农迁入,取名新庄。后从商村迁来名门望族田姓,遂更名田新(辛)庄。
  南陈庄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宋辽对峙时期,陈、黄、张三姓首先居此立村,名陈家庄。明洪武年间,村中几户卖火镰出了名,得名火镰陈庄。清朝初年,为区别附近大、小陈庄,按其方位称南陈庄。
  安庄 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明朝初年,移民安姓兄弟迁此屯田立庄,故名。
  达村 位于镇驻地西2.5公里。元代成村,因蒙古鞑靼人在此居住,故名鞑子村。清改为达子村。后简化成今名。
  郭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清初,为陈姓庄头的佃户村田地,名陈庄。民国初年,郭姓大户迁入,更名郭庄。
  卞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6公里。明初,燕王扫北,卞姓军官带军户在此驻屯垦荒,后移民迁入演变成村落,故名。
  郭官屯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初,郭姓军官带军户在此驻屯垦荒,为屯粮之所。后移民迁入演变成村落,故名。
  大、小白厂 位于镇驻地东南7公里。一说为元代军户的牧马场。因产下一匹通体雪白的马驹而得名白马驹场,俗称白马场。一说为清代牧马场。清末民初,简称白场,后人口繁衍,分成两村,故讹传成大、小白厂。古代村名“厂”通“场”。小白厂因武清新城规划,于2010年春准备迁入武清新城孔屯还迁居住小区。
  宋庄子 位于镇驻地东南7公里。清初,三家佃户分别定居在三个邻近的土台之上,以姓氏称周疙瘩、宋疙瘩、曹疙瘩,后三个疙瘩连成一村,宋姓人丁兴旺,成为首户,遂统称宋庄子。
  北蔡村 距镇驻地东北1公里。原北蔡村乡政府所在地,2001年撤乡并镇,现属南蔡村镇所辖。宋、辽期间此地因盛产蔬菜名为大菜厂,是运河岸边的码头。明代以蔡姓官员驻此,改称蔡君厂,俗称蔡村。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在蔡村中间穿过,故有南、北蔡村之分。
  丁家瞿阝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的运河湾中。元代丁姓营官在此屯田,曾称丁家营;明初移民迁入,出现云家台、贾家台、杨家台、东台、沙地五个自然聚落,仍称丁家营;清初被圈为旗地,该村有吴姓地主带地投旗。五个自然村的土地皆被圈占,变成佃户村,更名丁家〓(quān),取四通八达之意。
  上丰庄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明初,江南移民丰姓三大户来此屯田立村,自北向南,称上丰庄、中丰庄、下丰庄。当地习俗,北为上、南为下,此庄居北,故名。
  翁羊坊、刘(傅)羊坊、韩羊坊分别位于镇驻地东3公里、2公里、2公里。辽代出现聚落,金、元时期曾划归官田牧场,由军户饲养羊群,出现称羊坊的村落:明代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翁姓、傅姓、韩姓迁此牧羊、屯田,三个村落扩大称三羊坊。清代乾隆七年《武清县志》记载:三羊坊,即翁羊坊、傅羊坊、韩羊坊。后来傅羊坊村的傅姓衰落,刘姓兴旺,更名刘羊坊。
  肖羊坊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清代中叶,山东肖姓移民迁此,牧羊垦种,渐成村落,得名肖羊坊。清光绪七年《武清县志》有记载。
  张羊坊、苏(魏)羊坊分别位于乡驻地东2公里、3公里。清末民初,由三羊坊迁出张、魏两户,各立村庄,仍以牧羊、垦种为主,故名张羊坊、魏羊坊。后魏姓迁出,苏姓为首户,遂更名苏羊坊。
  九百户、八百户、七百户、六百户别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东北3公里、北3公里、北5公里。元代军队屯田立村,据《元史》记载:根据军功封百户、千户、万户,户指军户,军人可带家属,军队边屯田边打仗。百户头领称百户长,千户头领称千户长,驻地称所。屯田所占土地均为运河沿岸肥沃之区。从头百户到九百户,其数字是编户驻所的序号,九百户即第九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八百户是第八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后来由屯田驻所发展成村落,故名。
  东小良、西小良分别位于镇驻地东6公里、东北5公里。元初,从大良迁出部分居民到此立村,与大良对应称小良,两村又按其方位称东小良、西小良。
  南靳庄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靳姓几户迁此定居,出现四个聚落,名四靳庄。清同治年间,村落扩大,依南北方位分成两个靳庄,故名。
  马棚洼位于镇驻地东北5公里。因地势低洼,水草丰盛,辽代为放牧军马的草场,其间建有马棚,演变成村落后,故名。
  西杨凤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辽代立村,原是朝廷杨驸马家的佃户庄,分东、西杨驸马庄,此庄居西,故名西杨驸马庄。民国初年演变成今名。
  蔡家坊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代天启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蔡姓迁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西崔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移民崔姓几家迁此定居,成村后与东崔庄对应称,故名。
  大三里浅、小三里浅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濒临北运河。明代管理漕运,在运河岸边每隔二三里设一个浅铺,有官民驻守。清代设三里浅汛把总,招募附近百姓疏通河道,为漕船拉纤,所雇用的人员称浅夫,亦称纤夫。康熙皇帝有“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时禾”的诗句。后在浅铺驻地逐渐形成聚落。初称浅铺,后因距运河三里改称三里浅。清末民初,部分居民迁出,另立村落,故又有大、小三里浅之分。
  粜(tiào)粮务 位于镇驻地东北6公里,西临北运河。辽代成村,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成了粮米交易之所,成村后故名。
  大王甫 位于镇驻地西北6公里,元代为北运河大渡口,王姓一家在此撑船,称王家浦(堡),明代设浅铺,清代设王甫汛把总。后有移民鲁姓、邵姓等户迁入,亦称鲁邵王浦;清代末年改称王甫。又因户数增多,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称小王甫。“甫”字系“浦”的乱写,但因简单省事,日久天长约定俗成演变为“甫”字。
  漫话镇内“百户”村
  当您走进南蔡村镇,询问全镇有多少个村,您会听到有六百户、七百户、八百户、九百户这些村名,如果主人没有给您解释,您自然会联想到这几个村会较大,按每户3口之家计算,每个村少则2000人,多则会达到3000人。其实则不然,除六百户人口达1500多人,七百户、八百户、九百户每村人口仅700—800人,如果追根溯源,其村名的形成和立村时历史发展有关。据有关历史资料考证,六百户、七百户、八百户、九百户为元代立村,据《元史·矢志屯田》载:古代寓兵于农,汉、魏而下,始置屯田,为守边之计,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矣。
  元朝政府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调集大量精锐部队长期驻扎在元大都地区,为解决众多军队吃粮问题,在京郊各县广占田亩,设立军屯,这些军队仍用军队建制,加以编排,每个军卫各设一屯,这些军卫兵卒多是从江南征调来的新附军,他们基本上从事农垦、种植,并下令连同家属可一起迁到京郊定居垦荒,在军地中安家,农垦军卒由各军卫任命千户、百户进行管理。今武清区城关镇曾是元代武清卫率(帅)府镇抚衙所在地,下设千户、百户等官吏数十人,被分配到武清县北部土地肥沃之区,每个百户的头领称百户长,具体负责垦荒屯田工作,从六百户到九百户,其数字是百户长编户驻所的序号,六百户是第六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七百户是第七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八百户是第八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九百户是第九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就这样,俗称“领户分封制”,这就是诸多“百户”村名的由来。
  进入明清时期,随着北运河漕运逐渐兴盛起来,又有许多移民迁此定居,村子范围也逐渐扩大,人们在此繁衍着,耕耘着,许多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习俗也在代代传承着,他们崇勤俭,耐劳作,性豪爽,讲义气,重礼仪,讲孝道,明大义,爱家园。据传在清朝初年,北运河经常发大水,造成人们流离失所,粮田被淹,为祈求北运河安澜和人们安康顺意,六百户人投资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娘娘庙,每年4月18日举行庙会,吸引数千人参加,好不热闹,是当时武清县规模宏大的十几个庙会之一。又传,在清康熙年间,九百户村有一关姓举人进士及第,被分配到内务府,由于工作得力,多次受到皇帝赞许,经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到乾隆初年才告老还乡,回村后还组织了一个民间花会,当时乾隆知道此事后还赐以御匾,在出会时,会前用四人高抬,御匾前行,庄重而热烈,取名九百户皇会。并且当时还有规定,只有九百户皇会出演,各村花会才能演出,由此成为当时武清镜内的一道名会,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才逐渐停办。
  而御匾经多次寻找至今不知去向,但九百户皇会仍留在人们美好的的记忆中。
  话说北运河畔三“官屯”
  南蔡村镇南运河西岸,有三个掩映在树丛中的村子即聂官屯、郭官屯、卞官屯。一座座高大门楼很是醒目地矗立在村口,每天迎送着村民的进进出出。这三个村子尽管离县城很近,但村子显得很僻静,在这初夏时节,树丛偶有几声鸟鸣,就能清脆得传出很远。人们保持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靠辛勤汗水换得一份宽裕。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年,演绎着居乡的生活。相传,这几个村子因北运河漕运而兴,又与元、明两代屯田制度渊源颇深。
  自元朝开始,运河以漕运为主的功能突显,到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中原后,定北京为元大都,并下旨疏通北运河,令水利专家郭守敬在原来古白河的基础上勘察选址,进行规划设计,同时组织数十万民工用古老、原始的办法疏通河道,使运河漕运直通北京。就在此时期,有一聂姓营官,被派到此地巡视运河,保证漕运畅通,后奉令携带亲眷在此定居屯田,逐渐成村落。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奴。朱棣为与朱允炆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的“靖难之役”,推翻了侄子朱允炆,做了明朝第三位皇帝,史称永乐皇帝,又称明成祖。朱棣为捍卫北方,于1421年将皇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城,并修建了辉煌壮丽的皇城,同时一方面组织明军将士在京城周围驻军屯田,大力疏导北运河,保证漕运畅通。另一方面,推行移民法令,郭官屯就是这一时期一郭姓营官因屯田携带家属而在此定居形成的村庄。
  同一时期的卞官屯,也是因为有一卞姓营官,携带家属在此屯田定居形成的村落。因三官屯靠近运河,土质肥沃,加上明朝移民法令,许多山西、山东、河南及江南等地的移民纷纷到此定居垦荒,逐渐发展起来。并按先后到此垦荒屯田的营官姓氏,把村名定为聂官屯、郭官屯、卞官屯,村名源于此,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三官屯因河而兴,因水而旺。1693年清朝康熙年间,赐进士出身的浙江海宁才子查慎行,在南蔡村一带考查后,留下这样的诗文:“土层依沙堡,民屯半属官,树从王浦密,河自蔡村宽。”进一步佐证了这里的先人们傍河屯田、繁衍生息的历史。
  砖厂村的来历
  砖厂村位于南蔡村镇中部,北运河西岸。传说在明清时期,此地烧制和存放白沙砖,靠运河船运到北京用于筑城和建皇陵之用,故得名。自清朝以来,砖厂程姓家族中还留有一段轶事流传。
  且说在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次乾隆皇帝乘龙船沿北运河经三里浅村行至此地,但见河水清清,河面宽阔。又见龙船前方有一叶打鱼小舟,小舟上站立一老翁和一孩童正撒网捕鱼,悠然自得。乾隆皇帝感到欢心,让龙船徐徐靠近,小舟避让不及,小童不慎跌倒在小船上。乾隆见状,情不自禁说一声:“哎呀,我的儿呀!”使随行的人们感到惊讶。打鱼老翁见此,心中暗想:“此龙船,船体庞大,旗帆招展,侍卫林立,说不定居中是当今乾隆皇上……”老人灵机一动,急忙扶起小童,并让小童朝乾隆皇帝双膝跪倒,大喊:“孩儿谢主龙恩。”乾隆听罢,命令将老翁与孩童扶上龙船,经询问翁童二人姓程,是父子,在砖厂居住,靠打鱼为生。又见小童眉目清秀,聪慧过人,谈话间恭敬知礼,乾隆顿生喜爱之意。君无戏言,便传旨收下小童做了乾隆皇上的义子,并以皇子贝勒名义在砖厂修建豪宅一处,赏良田百顷,世代享受皇恩。时间流逝一直到1910年此家族仍尊荣犹在。以后,随着清朝灭亡,家宅又着了一把大火,程姓各家才各谋生路去了。
  又据现砖厂程姓后人讲,并非像前面说的那样的故事。而是远在清顺治初年,程姓先人在关外满清汉人旗中为官,因作战英勇,在清王室睿亲王多尔衮帐下听令。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程姓先人才随多尔衮高举消灭闯王为崇祯帝发丧的旗帜入山海关。
  经过几年征战荡平了李自成的武装,并通过安抚办法平定了中原。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为奖赏有功人员,开发京城周围地面,允许清王公贵族开展“圈地”活动。因此程姓先人看中了砖厂这方土地,圈地近百顷,并花重金仿北京亲王府的样式修建了一所豪宅。从此在砖厂村世世代代定居下来,然而砖厂程姓先人以仁德立身处世,平易近人,多行善举,与同村百姓和睦相处,留下了很好口碑。一直到清朝灭亡之后,因家宅失火程姓人家才分家另过,各谋生计。而时至今日,程姓人家豪宅已荡然无存,但有些轶事仍在人们的传说中。
  三里浅村的由来
  北运河两岸的农村,一般都叫什么村、屯。如杨村、蔡村、河北屯;或者叫什么庄,如大孟庄、耿庄、蔡各庄。但是。唯独有一个村子,却叫“三里浅”。
  三里浅,在天津的北边,离天津五十多里,在津郊武清区境内,北运河边上,离京津公路不到三华里。北运河从牛栏山出来,曲里拐弯,经过通县,流入武清境内,还是曲里拐弯地流。要不怎么说:“北运河没有二里直”呢。不过流到三里浅,却一改常态;河道笔直,河堤也直,足有三里多长堤岸上绿柳成行,映得河水碧绿,真像琼浆玉液一般。
  据说1748年的春天,一支船队缓缓地顺流而来,为首的是一艘金龙盘绕的高棚龙船。船头的旌旗迎风猎猎。乾隆皇帝坐在龙船的甲板上。后边站着一个太监,双手擎着伞盖,给乾隆遮着阳。再后边站着一群头戴盔顶花翎,身穿团龙绣凤袍褂的文臣武将。一个宫娥从舱中端出紫漆描金的茶盘,茶盘上放着一盅茶,谨慎地把茶盅放在乾隆面前的茶几上,诚惶诚恐地倒退着下去。乾隆连看也没有看。显然,他久居紫禁城,过惯宫廷生活,现在深深地被这民间景物陶醉了。他手捋着稀疏的胡须,摇头晃脑地吟着诗句,信口念出:
  水流曲曲书重重,
  嫩柳滴青沐晚风;
  农舍深藏人不见,
  鸡鸣犬吠夕阳中。
  文臣武将们听了,立刻三呼万岁。秉笔太监马上抄好,呈给乾隆。他只粗略一看,挥手示意往下传阅。乾隆得此佳句,心里正是高兴。
  这时,从文臣班里走出一个人来,只见这人身穿黑道袍,白斜大领,头戴庙脊道冠。走到乾隆面前稽首施礼,毕恭毕敬地说道:“祝贺陛下,实胜李、杜诗才,臣愿和陛下一首!”
  乾隆望去,并非别人,此乃先朝敕封的张天师。
  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除了带着大批的文臣武将,还特意带上张天师。乾隆出游带着张天师,就像过端午节时,小孩子们的肩膀头上缝的五毒“老虎搭拉”一样,也是为了避邪。自从张道陵在东汉朝被册封为张天师以后,历朝皇帝沿袭下来,都封他的后代为张天师,一代一代往下传。所以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都照封无误。不过乾隆当朝还没有来得及册封。乾隆想,此次初游,遇到刺客,自有武士护卫;倘若遇到妖魔邪祟,却只能依靠张天师施法保护了。张天师也在乾隆面前夸下海口:“吾祖传授道法,威力无边,妖魔邪祟,何足挂齿。如遇不祥,贫道自有降妖之法!”乾隆答应,保他下江南,平安无事,回朝以后册封。张天师自然喜出望外。
  当张天师看到乾隆的诗,他想:如此良机可遇而不可求,何不就此显显文才。于是要求和乾隆的诗。乾隆好大喜功,自然愿意留下“南巡唱和”佳话,于是说:“朕正愁无人唱和,你既有兴致,就请和来。”
  张天师顺口念道:
  “圣上南游万姓崇,
  普天同庆浴春风;
  妖魔邪祟全不见,
  玉宇澄清万里中。”
  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和的好,和的好!”
  乾隆欣赏着张天师的和诗,又被眼前美景吸引。此时,只见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河水金光粼粼,真是溢彩流金,于是问道:“来到何处?”
  大臣们很少出过京城,即便出了京城,不是骑马,便是坐轿,没有谁乘船来过这里,经乾隆一问,都答不上来,瞠目不知所对。
  张天师趋前一步,稽首施礼,口里念道:“无量佛,善哉!此乃龙栖宝地是也!”乾隆听了微微一笑,说:“传旨,就此停泊!”
  当时圣旨传下,船队立刻停桨落蓬,停泊在河岸边。
  张天师装腔作势,望天察地,闭眼睛,掐指头,宝剑冲天,晃了一会儿,慢慢地,慢慢地睁开眼睛,奏道:“我主洪福齐天,妖魔邪祟,怎敢侵犯圣体,早已望风逃遁了。在此驻驾,平安无事。”
  乾隆点点头夸赞地说:“你聪明过人,明日,朕当众臣面,行册封之礼。”说完回楼船舱去了。
  这时,惊动了河对面土丘内住着的白狐、灰狐两位狐仙。看到张天师装腔作势、阿谀奉承的丑态,早己气得无名火起三千丈。白狐说:“咱一定要叫这个杂毛老道当场丢丑,省得他在皇帝面前饶舌!”两个狐仙分头准备去了。
  夜幕垂,月东升,北运河罩上了一层轻纱,飘渺而柔美。乾隆的楼船内外,灯火齐明,一片笙歌曼舞。他正在赐宴大臣。宴罢,时己夜深人静了。独有张天师特意仗剑巡视。
  顽皮的狐仙,就是变成人形,也还是掩盖不住淘气的神态。小白狐变成个小姑娘,梳着两个小抓髻插着两支白菊花,穿着一身白衣,似乎才死去亲人,身服重孝。显得格外风流而庄重。她走到灰狐前面,道了一个万福,道:“老妈妈万福,小女子这厢有礼了!”
  灰狐正不知变成什么是好,看见白狐变成小姑娘,还喊她妈妈,就势变成一个身穿灰色孝衣的半老徐娘。还礼道:“姑娘!见人施礼,必有所求,不知姑娘施礼为何?”
  “今有杂毛老道,本是草包,硬是在皇帝面前装模作样,妄言道法无边,实属夸口。我要当着皇帝的面解开他的外衣,让他现个本相,不知应施何种法术?”小白狐说得一本正经,逗得灰狐笑得前仰后合。霎时间,灰狐收敛了笑容,也一本正经地附在白狐耳边,这般如此,如此这般!说了一番。说罢,白狐和灰狐各挑副木筲走下土丘,往河边走去。
  月光如水,夜阑人静。只有船队四周巡逻的梆声阵阵,此起彼伏。张天师还是仗剑驱邪!
  白狐走过去,向张天师道一个万福,说:“请问道长,为何身也在此?”
  “为皇帝陛下护驾!”
  “你以何法护驾?”
  “我有张天师在此,请妖邪退位!”
  “妖邪真怕你不行?”
  “凡是妖邪都怕我。”
  “你看我怕你吗?”
  “你开什么玩笑,快去挑你的水去吧!”
  白狐和灰狐笑着分头一个向船队头,一个向船队尾走去。来到河边,两人同时放下水筲,往河里轻轻一舀。灌满一水筲提上来,又灌满一水筲,拿起扁担,挑在肩上,轻飘飘地走回土丘去了。
  第二天,旭日东升的时候,龙船前后,人声嘈杂,一齐喊叫:“船搁浅了!”“怎么一夜之间,水落得这么快呀!”“船走不了啦!”
  喊叫声惊动了乾隆,他急忙穿衣走出龙船;原来船队的所有船只都搁浅了,河心里有一股细流,慢慢流淌。船都搁浅在岸边。各船的随驾人员,从船上跳到岸上,齐向龙船集中,看看乾隆皇帝有什么办法。
  乾隆也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一迭连声地喊:“传张天师!传张天师!”
  张天师趋身向前,跪下说:“贫道恭候圣谕!”“怎么一夜之间,河水就干涸如此程度?”
  “待本道作法,传来天神保护圣驾;降下天河之水,龙舟起航!”说完张天师蹿到船顶,作起法来;他画了一道符,挑在宝剑尖上,口里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清、听不懂他念的什么东西。乾隆和一群文臣武将仰着脸。两眼直直地盯着张天师。只见他画一道符,口里喃喃地念一阵,用宝剑挑符,在蜡烛上点燃,宝剑尖上冒出一股黑烟,纸灰飘飘,他足足地磕了七七四十九个头,念了七七四十九遍咒语,看了七七四十九次河水;可是河水仍无动静,急得汗水从脸上往下流淌,烧完最后一道符的时候,张天师似乎浑身骨头被剔走,瘫软在船顶上了。
  乾隆看张大师的符咒失灵,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这些人马停在这里,如何是好,他顺梯子爬上船顶,往船两头望去,都是河水滔滔,唯独船队停泊的这段河道干涸无水。一排船笔直停泊在三里长的河道上。顺嘴说道:
  “三里浅……”
  张天师听了。连忙翻身跪倒。说:“皇上金口玉言,这里就是三里浅。”
  乾隆心里明白,张天师和诗时就表现了他的机智,善于随机应变。愤愤地说:“你张天师被鬼迷住了……”
  张天师说:“皇上金口玉言,陛下意旨我被鬼迷住。那么我有法也无处使去!”
  于是,这里民间曾流传:“张天师被鬼迷住了,有法也无处去使!”
  聂官屯村的“聂嘴儿”之说
  有史料记载,聂官屯元代立村,至今己有700多年历史。
  聂官屯村地处京津公路东侧,大运河西岸,距南蔡村镇政府所在地南3.5公里。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在平定蒙古各部落后,兴兵伐宋,将国号定为大元,并将国都迁定北京,古时称元大都。为保证京师粮米之需,疏通漕运,选派当时水利专家郭守敬勘察设计,改道重修北运河(古时称潞河),并派兵屯田。一则开垦荒田,种植粮谷,供军队粮米之需;二则保卫沿河水路漕运安全。聂官屯就是一聂姓营官,首先携家眷到此垦荒种田居住后形成的村落。到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重建皇城迁都北京。为建设京都,推行移民政策,令山东、山西及江南百姓迁居于此,先民为沿袭立村历史,就将村名定名为聂官屯了。同时,由于聂官屯地处运河拐弯处,人们还俗称村子为“聂嘴儿”。有关“聂嘴儿”,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说,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在勘察设计北运河流向时,由于这里地势平坦和海拔高度等原因,此处的运河水流湍急,河内行船十分艰难,这让郭守敬费了不少脑筋。但是,解决水流由急变缓、使漕船能顺畅通行,郭守敬多日凝思苦想,也想不出良策来。一天晚上午夜过后,和衣而睡的郭守敬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白发长须长者身穿道袍,手握拂尘对他说道:“河间行船水为大,减缓流速方可佳,要使漕船达通顺,用以三弯顶一闸。”说完呈S行飘然而去。郭守敬一梦醒来恍然大悟,将京津间北运河设计成九曲十八弯,很快解决了困扰漕运行船难的大难题。后来,由于年深日久,河道冲刷,加之此段运河呈90°弯曲角,折向东北,使聂官屯村北老堤头东河道变窄,形成了壶嘴状。渐渐地,漕运船工在行船到此时,就把聂官屯叫“聂嘴儿”了。
  卞官屯村里打渔庄的故事
  卞官屯村地处京津公路(103国道)东侧,北运河西岸,距南蔡村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
  有史料考记载,卞官屯村始建于明初永乐年间。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加强运河漕运,驻军屯垦,有一卞姓营官带军户在此屯田落户建村。由于该村紧靠古老的京杭运河,长期受漕运发达带来的南北文化的影响,加之众多中原移民迁入,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受京都文化的熏陶,至今仍流传着清朝时期“打渔庄”的传说。
  打渔庄的故事与清康熙年间裕亲王福全有紧密关联。且说,裕亲王福全,有史料载,爱新觉罗·福全(1965—1703年),清朝皇室成员,将领,清顺治帝次子,是康熙帝同父异母之兄,于康熙6年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七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率清军主力征讨叛军葛尔丹,出古北口,在赤峰市附近有个叫乌兰布通的地方,将叛军葛尔丹打的大败,后班师回京。就是这位裕亲王,也就成了卞官屯村打渔庄传说的主角。
  且说在清康熙年间的一年暮春,裕亲王福全,携左右乘船在运河巡游,经南蔡村过聂家咀来到卞官屯河段,但见河岸边花红柳绿树木成荫,民妇们在沿堤树荫下穿梭引线织补渔网,孩提们在身边嬉戏玩耍;又见清清的河面上,片片小舟在河中荡漾,渔夫们敏捷地撤收渔网,鲜活鱼虾蹦跃着跳进船舱,好一幅运河岸边乡村人与自然的祥和美景。此情此景使亲王内心惬意、游兴大发。便吩咐左右弃船登岸,沿河堤观赏乡村美景,体察乡村民情。好客的村内卞姓老者和袁姓老者热情接待裕亲王一行,陪同亲王巡游,相谈甚欢。二位老者还设摆家宴,用新从运河捕捞上来的鱼虾款待亲王。席间,亲王不仅了解到此地的风土民情,以及运河漕运和运河捕鱼的一些民情,而且与当地民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是欣慰。裕亲王回京后征得康熙皇帝御旨,决定在卞官屯设立打渔庄头(清朝时设在农村的乡村小吏),并派一家臣武士前来掌管,主理上至通州,下至汉沟,南下蒲口的漕运事宜。打渔庄形成后,只要庄头一声令下,龙旗船头高举,在运河中各种捕鱼船只都要避让,过往的官船商船等漕运船舸,使漕运更加顺畅,漕运客商及当地民众纷纷称道。同时驻打渔庄头的这位武士也不忘亲王恩德,每月都要几次骑快马将新打捞上来的鱼虾蟹等送至京城的裕亲王府,让王爷品鲜,令王爷更加满意。此外,由于打渔庄头是习武出身,身怀绝技,又热心组织本村及周边村青少年教习他们武术,使此地一时习武成风,名声远扬,还有不少外地的江湖武士闻名而来,切磋武艺,比武论高低,但都相继败于打渔庄头手下,也因此留下了“宁过三条江,不过打渔庄”的民间谚语,成为本村和周边村庄百口相传的美谈,传诵至今。
  正所谓“北运河水润八方,岸边古村底蕴香。皇室亲王临宝地,立署留名打渔庄。龙旗高举渔船上,百舸争流漕运昌。尚武精神留佳话,世代相传散芬芳。”马庄“金马驹”传说
  武消区南蔡村镇的马庄村,解放前分为4个小村落,4个小村落之间有一块老大的空地,空地中央有一座庙,名为“马神庙”,提起“马神庙”,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据说,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北运河漕运更加兴盛。为了充实京都地面,明成祖推行移民政策,从山西、山东、河南、江南等地迁来许多移民。其中有一崔姓明军兵士,途经此地,十分留恋这里的景致气候,元军战败远去,他便响应朝廷号令,在此开荒种地,定居下来。
  数年后,一次兵士老汉到杨村码头闲游,见一位北方老客手牵一匹小马驹,小马驹一身金黄的皮毛,阳光一照,金灿灿的耀人眼目,活像个世间稀有的金马驹!老汉十分喜爱,便花钱买了下来。
  崔老汉把“金马驹”牵回家,每天粘心喂芥,金马驹越长越出众,真是前腿似箭,后腿似弓,前看像卧兔,后看像鸡鸣!金马驹很通人性,拉车赶路叫停停叫走走,驾犁种地从不啃咬踩踏禾苗:并且脚程特快,去北京半天就可打一个来回!提起它,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都啧啧称赞,说是一匹神马!此事很快传到当村一个土豪的耳朵里,他见老汉的马如此神奇,就想占为己有。经过谋划行贿,竟把老汉告上官府,说他家有一匹金黄皮毛的小马驹,不久前不慎走失,被崔老汉私留,几次上门索要,老汉不给,因而前来告状,请求官府替他做主,还他个“公道”。官府信以为真,判崔老汉次日把马驹归还“原主”。
  晚上,崔老汉来到金马驹面前,抚摩着它的头难过地对它说:“马呀马呀,我把你买到家里,起早贪黑喂养你;你也给我出了不少力,又这么懂得我的心意,可是明天你就要被人讹走了,我真舍不得你呀!”老汉说着,不由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崔老汉正在马厩喂马,听到有一伙人砸门,知道是官府领着土豪要马来了。老汉抱着马头,对着金马驹的耳朵说:“马呀马,他们看上了你这身金色的皮毛,你要站真心不想跟他们走,就赶快把毛色变一变吧!”说来也真神奇,金马驹听了老汉的话,躺在地上打了个滚儿,再起来,皮毛竟变成雪白的了!
  这时,官府来的那伙人已经来到崔老汉的马厩前,他们左看右看,哪里有什么金马驹呀,不就是一匹普通的白马吗?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目瞪口呆。官府来的人问土豪:“你不是说崔老汉收留你的马驹是金黄色皮毛吗?这里的马驹是白色的呀!赶快回去吧。”土豪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带着家丁垂头丧气而回。
  后来,金马驹生病死了,祖老汉不忍心食其肉,就把它埋在了村南的一口土井旁,自此,土井里的水变得清亮甘甜,还能治疗大灾小病,并且水源充足,源源不断,因而引来不少居民都来此井挑水饮用。
  再后来,崔老汉发迹起来,为了纪念金马驹,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在村中央那块空地上修建了一座庙,起名“马神庙”。马神庙四周的住户越来越多,4个小村落便逐渐地连接起来,就想起个村名,有人提议说:“既然村上有神马,就叫‘马庄’吧!”大家听了一致表示赞同,于是马庄村就这样定了下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粜粮务与早期的粮米交易之地
  果粮务,位于南蔡村镇政府所在地北6公里,西临北运河,东靠武香路,村北段有廊良公路横穿而过,在村东北有一条河蜿蜒而过,名黄沙河(北运河故道),整个村子都建立在四个大土台子上,均高于地面1.5米,其中村西偏北有一小土台,为集体公用地,据村里老人讲,在民国时期为粜粮务中学所在地。在四个大土台子民居之间,由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覆盖,整个村子被掩映在绿色之中,在村中东侧有一南北主街将三处民居连接起来,西侧也有一条蜿蜒土路,和各个东西走向小街相连,人们出入自如,漫步于村间,既看到现代农村的景象,也体察到村庄的古老底蕴,给人以清心,让人以怀古。笔者出于好奇,对粜粮务村落的形成和村名的由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史料载,粜粮务辽代成村,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是粮米交易之所,官府并在此设立务关,在此榷税,并收卖粮米,故名粜粮务。据载,远在一千年前的辽代(公元907-1125年)此地属幽州管辖,由于后晋高祖石敬塘献燕云十六州归辽,甘当儿皇帝,此地便纳入辽朝管理。距此地东3公里的大良镇大良村、距此东南2公里的本镇西小良村,均是在辽军攻下河南省开封(北宋首都),后将开封十余万人口强迫迁移燕京(今北京),一部分人到了大良附近定居下来。为怀念故土,新的村落便称大梁(古时开封称大梁),后演变为大良和小良。同时在辽代实行驻军屯田距此地1公里处便是大良镇管辖的东营、西营、后营三个村,是辽代驻军屯田之所,因此说粜粮务为辽代成村。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疏通京杭大运河漕运,现村北的黄沙河正是元代北运河故道,自然成了水路要冲之地,同时按元代“领户分封制”的制度,设千户、百户长驻军屯田,在粜粮务周围有十几个叫百户的村庄。比如,南蔡村镇六百户、七百户、八百户、九百户,现大良镇南四百户、北四百户、二百户、上九百户、大十百户等,均是辽代各百户长的驻军屯田之所,并且村北是一条古道路,向西直通元代当时管理武清驻军屯田的府衙“武清卫帅府”。还有村东用于把生米炒熟供军队食用的炒米庄;村南还有供军队作战用的养马场,后村名演变为马棚洼。据此,在辽、金、元时期,从地理形势、驻军屯田上看,粜粮务作为当时粮米交易之所属于史实。据说,村西北段的不足5亩的小土台,就是当年官府设立的务关,在此榷税之所。
  九百户皇会受皇封
  九百户是南蔡村镇辖区东部边缘的一个村,与大碱厂镇域接壤,全村181户796口人,距南蔡村镇政府所在地东5公里,人们心地善良,勤劳朴实。据史料载,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并于圣元开年(1272年)将国都迁至北京(史称元大都),为充实元大都,京城围绕地面,保证军粮供应,推广军队屯田制度,为奖励军功人员,以军功封为百户长、千户长,并可带家属,在武清城关设立卫帅府衙门总管军队屯田事宜。屯田所占之地均为靠近北运河沿岸的肥沃之区,九百户就是以编户驻所的序号第九个百户长的屯田驻所。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移民到此地聚集,逐步形成村落,就叫九百户村,一直沿续至今,并留下一段故事传说。
  说在清康熙年间,九百户有一关姓孩童,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在历次乡试会试屡拔头名,在皇帝主考的殿试中,也名列前茅,很受皇帝喜欢,经大臣们保荐,被皇帝指派到内务府,由于他的家乡水草丰美,离京城较近,又盛产牛羊鲜菜,则由他主管朝廷的鲜活食品的采购。由于其懂算计,会管理,又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保鲜方法,使朝廷食品供应井然有序,很受皇帝赞许。从此,南蔡村、北蔡村一带也很快成为朝廷食品供应之地。然而当时的北运河并非是安顺之河,常常发生河堤决口,淹没两岸大片农田。传说有一年,京津地区下大雨,山洪暴发,北起大王甫,南到杨村的北运河段多处决口,造成武清县100多个村庄被淹。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此时在朝廷为官的关姓内务府佥事,心急如焚,立即会同通州府尹、武清县令联合上书皇帝,开设粥棚,赈济灾民,经皇上批准,就在九百户开设了粥棚,一直开了一个多月,灾情过去后才停止,此举倍受当地受灾百姓称道。
  然而,时间如流水,40年过去了,这关姓朝廷内务府佥事己进入花甲之年,在清乾隆年间,便向皇帝申请恩准告老还乡,回到故乡九百户村。由于他经多见广,又喜欢文艺,便在村里组织了一道花会,没几年工夫,由于编排新颖,花样出新,便在十里八乡出了名,成为武清县的一道名会,倍受武清县令赏识。有一次乾隆皇帝在视察北运河时,武清县令还禀告了皇帝,乾隆帝得知心中大悦,念其在朝廷做事十分出色,告老还乡后又与民同乐,颂扬太平盛世,御笔亲书赐匾额一块,九百户花会更加名声大振,花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愈来愈高,成为京东地区的一道名会,并更名为九百户皇会,每逢春节和庙会时节,都出来走会。其规模与特点是将民间几种花会统一合演,且编排有序,规模宏大。走在最前面的是由4人抬着皇上所赐之匾,匾上用红绸布装饰,左右有彩旗数面,庄重而热烈,紧跟其后的是两方文狮表演,其狮身用麻布缝制成各种颜色,有两个人藏在其中,在紧锣密鼓中表现温顺的形态,或摇头摆尾,或翘首低头,或蹲卧舔毛,或搔头打滚……动作细腻,妙趣横生。紧跟其后的是飞叉队表演,20多个青少年,在热烈的鼓乐声中表演单练、对练、团体练,动作朴实,招式多变,扣人心弦。在飞叉队的后面是小车会(也叫太平车会),小车用木竹和彩布扎成,以汉朝王昭君出塞情节为背景,有车夫、坐车小姐、先生、丑婆子、傻小子等20多人,通过鼓乐伴奏,进行推车赶路、上山、过桥等动作,有舞、有唱,妙趣横生,引人发笑。最后是高跷队,由8对16人组成,演员们蹬在3尺长的木棍的模板上,两腿绑在其上,进行表演,第一对大头陀(俗称捧和尚)和买豆的组成;第二对由樵夫和老坐子组成;第三对是老渔翁和青竿组成;第四对由公子和白竿组成;第五对由衙役和小寡妇组成;第六对由小炉匠和王大娘组成;第七对由咧子和刘二姐组成;第八对由傻子妈和傻子组成。演员们进行逗对和集体表演,逗乐取笑,并进行爬坡走桥等特技动作,令人拍手叫绝,上述整个表演队伍达一里多长。清末民初之际,随着清朝灭亡,九百户皇会已不存在了,御赐之匾也下落不明。但是,此段经历却给九百户人带来一段儿引以自豪的美好记忆。
  定福庄的今生前世
  我一直想以一种轻松活泼、温暖婉约的方式,来介绍这个运河岸边的小村庄——定福庄。
  美丽的今生
  作为大运河畔的村庄,她丽质天成,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有着天然去雕饰的好味道。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宝地,一片传彩的福地,碧水婆娑,河岸葱翠,野鱼畅游,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原生态的风光犹如未染铅华的纯情少女,质朴灵秀,风姿绰约。
  定福庄村和南蔡村镇区相连,全村现有300多户1000多口人。古老的大运河,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船只,也润泽着运河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运河风情。六百余年历史孕育的定福庄,向后人诉说若“冠盖风云集,楼船日夜通”的繁荣,如今的定福庄村保持从前的富庶雍容。大运河的改造与贯通又为定福庄营造了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田园水韵”生态特色。
  定福庄是首批文明生态村,实施农业生态化,村庄花园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倒映在京杭大运河里,折射出的是古村新貌的曼妙身姿。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洁净的村庄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此享受宁静悠闲的时光,于自由呼吸中领悟自然的本真。
  当您走近定福庄村时,会感到民风淳朴、景致宜人。村东是古老的北运河,村东北侧被2005年新拓宽的京津公路环绕,绿树成荫,花团锦牍。
  行走其中,空气清新,心旷神怡。村南是2008年新建的京津高速,两侧各有50米宽的绿色长廊,长廊中杨柳吐翠,靠近路边各有5米宽的绿化带,十几种各色花卉栽种其间,生机盎然。村中有2007年修的定韩路和2001年修的村西小公路,两侧也是绿树成行,别致有序。
  村中四条主干街道全部是柏油路面,平坦笔直,街道两侧和胡同里巷红砖铺地,清净整洁。同时,街道两侧还栽种了龙爪槐等各种奇特花木,更彰显此村古朴而斯文、进步而现代。村中民宅全都是砖瓦结构,有的宽大而显阔气,有的虽小也显得别致温馨。
  村西是南蔡村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楼,可以不时地看到在校就读的中学生在操场体育锻炼的身影,还可以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努力实现着他们的梦想。和村西北相连的是南蔡村镇集贸市场,市场四周建有整齐、漂亮、现代的二层商用楼,100多家商户入驻经营,集贸市场地面均为水泥砖铺设,并有近2000平米防雨、防晒的货架棚亭,每逢农历日尾数二、四、七、九日便是集日,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来此赶集,购销两旺、热闹非凡、人气旺盛。
  和城里人一样,定福庄的村民们也追求有品位的生活,用文化艺术充实农闲的时光。夜晚,他们相约在村农家书屋里读书看报、听专家的各种培训讲座。茶余饭后,他们都习惯到村头的文化广场上健身交流,在沁水公园的凉亭里品茶聊天,村里有秧歌队、小车会,定期为村民进行文艺表演,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乡亲们生活在蜜糖里,劳作在图画中。
  古朴的前世
  人文积淀独特是定福庄的又一特征。经查阅定福庄的人文历史,笔者心悦诚服。
  定福庄,辽代成村,村东有辽代明丁甫墓。1991年版《武清县志》大事记记载,1961年11月14日,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定福庄村末朝丁甫墓为县级保护文物。宋辽时期,武清属辽,仅在1123至1125年归属于北宋。占有天时地利之便,明朝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此地正是京城周围天子脚下,人流汇集给此地发展带来先机,同时,自元代开始,经明清两代多次疏浚运河,漕运成为京都到江南的南北大通道,半个天下财富靠北运河运往京师。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大量移民汇集于此定居,不再迁徙。给定福庄发展带来生机,也造就了人们富于奋斗的品格。
  有史料记载,自20世纪初,定福庄出现很多能人志士,如赵旗,1912年生,曾任兰州铁道学院教授;赵秉刚,1925年生,曾任开滦矿物局高级工程师;赵秉彦,1932年生,曾任山西省电力局高级工程师。特别要提到的是曾任武清区委书记的袁桐利,其青少年时期就是在定福庄度过的,可见定福庄人杰地灵。
  关于村名来历,据查明朝初期为丁甫庄,清朝为定府庄,中华民国以后至今为定福庄。传说在宋辽对峙时期,边关元帅杨延昭手下有一大将叫丁甫,此人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武艺超群、善于骑射,同时作战勇敢,善待士兵,打过多次胜仗,很受朝廷赏识,不料在一次征战中,受暗箭而亡。朝廷将之厚葬于定福庄处,并设立护墓人。到了明代,先民汇集立村,取名丁府庄,亦为“丁甫"之谐音;清代,随着先民增多,改用定府庄,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村中有一陈姓大户,兼并土地达万亩,由于捐款给袁世凯小站练兵,深得袁世凯赞赏,曾赠匾额悬挂于陈姓家庙门楣,使定府庄名声大振。由于“福”字在民间具有吉祥富足之意,所以有人提出将“府”字改为“福"字,就叫定福庄了,其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风云际会,历史的烽烟散尽,宋辽对峙的是是非非早己成为前朝旧话,而由此引发的传说故事却将小小的定福庄村纳入伟大的运河文明。运河见证它的发展变化,彰显着独具特色的地名文化。
  朱庄村建村趣闻
  朱庄村位于镇南3.5公里处。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村于明朝初年建村,距今有500年历史。村名是由朱姓人家在此定居而得名。然而,围绕朱庄村的建村经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闻故事。
  明朝初年,在朱庄村东,从南蔡村向南途经三家店(今三毛店)的一条古道路旁,有一户康姓人家首先在此地定居。过了几年,又有一位随燕王扫北的朱姓军士也来此地居住。起初,两家互通往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然而,大约过了几十年后,康姓人家家道日渐衰落、生活贫困,而朱姓人家却家业兴旺、日子过得殷实富足。康姓人家在多年的困惑之中经冥思苦想,认为康姓与朱姓同居一地不吉、不详之兆,说“糠为猪之饲料”也,长此下去,康家会被朱家“吃掉”,大有败家之势。于是康姓人家产生迁居之意,不久就举家南迁到附近的大顿邱一带居住。
  大约在400年前,又有邢姓亲兄弟和一个王姓人家来此定居,日子过的红火,家族兴旺,而朱姓人家经几世相传,却绝户而终。从此,朱庄村竟没有了朱姓人家。
  后来,邢、王两家也动念更改村名。但经过再三思索,念朱姓人家较早在此立村,且朱庄村的村名也已流传多年、名声在外,决定不再更改村名,故定名“朱庄”至今。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