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旨修建北蔡村运河码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27
颗粒名称: 乾隆下旨修建北蔡村运河码头
分类号: U656.1
页数: 2
页码: 046-0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传说乾隆皇帝在南蔡村镇北蔡村修建了一个运河码头,因为这里的河水清澈,土地肥沃,百姓勤劳能干。这个码头使北蔡村一带逐渐繁荣起来,成为一个繁华之地。
关键词: 北蔡村 运河码头

内容

乾隆为盛世皇帝,六下江南,三次驾临武清,查水利、访民情、游览乡野风光,因此,武清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故事。
  南蔡村镇是古运河上武清三大名镇之一(另两个为河西务、杨村),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据当地老人讲,该镇北蔡村村东曾建有一座运河码头,三百来年前,这里商贾云集,贸易往来,热闹非凡。据说,这个码头,就是乾隆亲自下旨修建的。
  传说,乾隆皇帝因拆东陵盖西陵,被刘墉奏了一本,按大清条律,挖棺掘墓那是“斩立决”。还是这个刘墉,既“维护”了大清律,又照顾了皇帝的面子,出了个主意——定乾隆个“充军发配江南罪”这正对了乾隆准备三下江南的心劲。正值初夏时节,沿运河南下,是时,乾隆落驾飞龙舟,坐在闹龙椅上;头戴冲天冠,身穿赭黄袍,腰系揽天带,脚踏无忧屐;面前站定御驾侍卫,站殿将军;八名武将两边伴驾,四名重臣左右相陪。前摆金瓜、钺斧、朝天凳;后擎供扇、掌扇、龙凤扇。宫娥彩女、文武百官以及御林军保护圣驾。当浩浩荡荡的皇家豪华船队行至南蔡村镇北蔡村段时,见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两岸大堤坚固,杨柳榆槐苍劲翠绿,百花争相吐艳,又见河面渔翁撒网,鲜鱼满舱,乾隆顿生快意,吩咐靠岸停船,带领大臣刘墉及大小官员、御林军卒一干人等,弃船上岸,沿田间小道兴致勃勃地看将起来。
  只见北面沃土遍野,细细的表层黄沙土,长着葱绿的庄稼,潺潺细水,滋润着万顷禾田。东面村庄一溜相连,水草丰盈,牛羊遍野。走近看,架上黄瓜顶花带刺,马铃薯开着白花,麦苗随风逐浪,高粱、谷子绿油油一片,生长茁壮。又见民宅旁桃李杏枣,好一派田园风光。
  此时,地方的大小官员、士绅名流均头顶香盘,在运河两岸恭迎圣驾。乾隆坐在闹龙椅上,见两岸军民跪拜迎驾,心中甚喜。
  当乾隆问到年景如何时,跪拜的官员齐声回奏:“托吾主齐天洪福,风调雨顺,物产丰富,鱼虾繁多,牛羊成群,五谷丰登,万民乐业。”乾隆闻听,龙颜大悦,随口说道:“此地地处交通要冲,应设为重镇。”一旁的刘墉连连点头。接着,刘墉见此地水清田秀,民风淳朴,勤劳能已又会种菜,又会种粮,牛羊育养,更是内行,乘机奏道:“请皇上恩准,在此兴建码头,靠运河送往皇城。”乾隆听后笑道:“爱卿此言,正合朕意,准奏!”刘墉道:“皇上圣明。”皇上乃金口玉言,一时官员绅士谢主龙恩,山呼万岁。
  码头择日破土动工,建在北蔡村村东,宽达数丈,直入河心,行船装卸十分方便。自此,北蔡村一带生产的果菜和牛羊鲜品就靠运河漕运至北京,使北蔡村在以后的100多年里逐步繁荣起来,成为北运河畔一处繁华之地。
  清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官至江苏按察使的鰲图,一次乘船途经此地小住,被这里的繁荣景象和风土民情所感染,留下了这样的美好诗句:“近水鱼虾浅,沿堤车马忙,京东人语熟,入耳更思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夏秋时节充满生机、百姓农务繁忙的景象。至清朝末年,随着运河漕运衰落,此码头才逐渐演变成沟通运河东西的摆渡口,现遗址己荡然无存,然而,古码头也确实使北蔡村成为一方重地。
  风雨沧桑,斗转星移,转眼三百来年过去了。但在北蔡村运河畔,人们至今还是经常说起“乾隆下旨修建北蔡村运河码头”的故事。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