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筐儿港的祖孙两块御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25
颗粒名称:
筐儿港的祖孙两块御碑
分类号:
K922.1
页数:
3
页码:
041-0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区南蔡村镇筐儿港因地理位置重要而引起了清代帝王的关注。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在筐儿港立碑,宣示对其治水成就的重视。其中,乾隆帝在巡视时曾三次为筐儿港题诗,表达了他对治水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这些御碑现被保存在武清博物馆内。
关键词:
南蔡村镇
筐儿港
御碑
内容
筐儿港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因其地处北运河上,屡次决口,引起了关心水患与漕运的清代帝王的关注。清康熙帝、乾隆帝祖孙二人均在此立碑,才使南蔡村附近的筐儿港闻名遐迩。
康熙帝亲政后即十分注意河务、漕运之事,因为事关国家命脉安危。从康熙八年(1669)到五十六年(1717)51年间,帝曾28次巡幸武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天降大雨,北运河水涨,筐儿港堤决口。十月,帝阅视蔡村等三处,命筑挑水堤以泄洪水。三十九年(1700)四月,帝阅河道,宿于筐儿港。康熙帝亲临阅示,命牛钮等于决口处建减水坝,转年改为石坝,长20丈(67米)。四十三年(1704)十月,帝“阅视新河,宿于筐儿港”。当时看到运河安澜,水害处变为美景,皇帝也是十分欣慰,就驻在了那个地方。到了四十九年(1710)御书“导流济运”四个大字,由牛钮、孔古礼及承修官原湖广总督喻成龙、户部侍郎庸爱、甘肃布政使朝奇、山西按察使觉罗巴哈布、内阁侍读巴图善等于当年四月十二日立碑。五十九年(1720)时又做了重修。当时的武清人真是感到皇恩浩荡、无比荣光。
清雍正帝六年(1728),将筐儿港20丈(67米)长的石坝增加到60丈(200米)。
到了乾隆帝的时候,清朝到了鼎盛时期。其曾有六次南巡之说,也多次来武清巡行,尤其是对其祖康熙立碑处的筐儿港更是格外关注,曾多次题诗筐儿港,其中的三次题诗刻于碑上,这在帝王巡行的河务史上还是不多见的。第一次是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巡视天津过境筐儿港题写了《阅筐儿港减水坝作》的五言诗,后被立碑于筐儿港。乾隆帝写道:
导流还济运,圣训久昭垂。
夏备减涨用,春来断港时。
酌中诚已善,筹外小资治。
(北运河遇夏积盛涨时,借筐儿港、王家务两减河分泄,由塌河淀、七里海入海。旧时坝身出水处高于引河七尺,以致减水跌落成坑。今谕方观承接筑十五丈,使坦坡渐下以导其势。)
敢日继绳凛,安民意廑斯。
诗的大意是说,分导水流接济漕运,那是先祖的训示,早已经明白地彰显在那里并传谕后世。减水坝是夏汛来时预备减水之用,春天水少的时候又能做为固堤来存水。酌定建坝这件事对内、对一方百姓来说是件有关民生的善事,对筹划整个治国之道来说也有一定资助作用。所以还是要继续恭谨地遵循先祖的决策教诲,要多关注勤政安民的这些事情。
第二次为筐儿港题诗是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月阅视此地。仍为五言,题名《阅筐儿港工作》。御书后附刻于前碑之阴。诗接续上首诗意说:
减河制诚善,日久注为坑。
前度命修筑,今来阅接成。
港春流则断,涨夏杀其盈。
原始宣防意,本因一簧营。
乾隆帝说:为解除水患,裁决开减河的决定确实很好,但是有一个弊病是上下游有一定的高度差,前诗己说坝身出水处高于引河七尺,减水流下去时间长了就冲成了大坑,给河堤坝造成隐患。两年多以前己命令方观承在落水处接筑十五丈长的坦坡,让水减少冲势而缓流,今番前来就是看看修成的情况。这个地方到了春天水少就断流,夏日涨水时则靠它调节。从根本上讲或疏或堵,都在于谋划经营到位就行了,但有时候功亏一簧,差一点儿都不行。
乾隆帝的这首诗其实主要是宣扬了他在先帝治水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发现并堵塞了减水导流上出现的隐患,颇有些自得之意。
第三首诗则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三月《阅筐儿港作》。是一首加注的五言诗,字写得较小,所以整首诗加注一并刻在碑侧,这应该也是较为少见的。乾隆帝的这首原诗是:
北运殊南运,中泓沙底翻。
赖斯方贮水,以彼少来源。
(北运河底多软沙,筐儿港迤北有数处光若浅沚。殊不知是地水势建瓴,又鲜闸坝,使非流沙停蓄,必致一泄无余。是以前年过此即事诗有“人知浅之害,未知浅之善”及“一弊一利显”之句)
夏潦复虞盛,涨波此洩屯。
功成亏一篑,深意视名存。
诗的大意是说:北运河不同于南运河,北运河清河底多软沙。别轻看了这些软沙,仗恃着它,上游来水,水底沙翻能阻扼水势,春秋水少能存住水源。但泥沙多了,有利有弊,夏日担心水大,涨水又考虑泄洪困难。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功亏一篑,其中深奥的事理跟筐儿港这个名字一样永存。
乾隆在这里用了“功亏一篑”的典故。《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原意是说堆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篑”是土筐,而此地名为“筐儿港”,原就是由一筐筐的土堆起来堵塞决口后形成的断港村,“筐”、“篑”同义,因而乾隆帝讲筐儿港村名与功亏一篑的道理是相互映照而存在的,具有深意。
后世将这两块御碑与顺治帝手植国槐置于一地。其地在2003年10月以武清区文物管理保护委员会名义立碑保护。两块御碑后来移至“小世界·御碑园”内;御碑园拆迁,碑运至区文化局院内,现入藏区博物馆。2007年在城区运河东岸御碑亭里展示的两块“祖孙碑”为复制品。
知识出处
《运河古镇南蔡村》
本书记录了运河古镇南蔡村的方方面面,具体介绍了其自然与人文风貌古镇史迹、村落趣闻、民俗轶事、掌故传说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阅筐儿港减水坝作
相关作品
阅筐儿港工作
相关作品
阅筐儿港作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