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502
颗粒名称: 附录
页数: 19
页码: 333-351

内容

本书评缀
  一、罗哲文先生①来信
  2011年5月,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四单位决定召开“冯品清民俗文化专著研讨会”,特邀请大运河申遗工作发起人罗哲文先生参加,已年逾八旬的罗老因事先接受台湾某大学邀请前去讲学。老人很遗憾,给本书作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全文如下:
  品清先生大鉴:
  大函敬悉,大著收到。拜读再三受益匪浅。盖因我与大运河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几十年来,我不断为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呼吁奔走,现在已有了初步的成效。同时,在三十多年前受郭老沫若之托,要为隋炀帝“翻案”,正确评价杨广。他并不是一般人眼中的荒淫游乐君主,他与秦始皇一样完成了中国的大统一,一生戎马,修长城、开运河、兴科举、倡科技,为大唐王朝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寄上拙文一篇《隋炀帝与大运河》,敬请指教。
  先生的《大运河史话》一书,我初步拜读之后认为内容丰富,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史料丰富,既可供宣传介绍大运河知识,又可供研究历史文化之参考。
  从来函得知,先生以毕生的心力致力于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之研究与创作,业绩辉煌,成果丰硕,可喜可贺。
  月之下旬,我因有出访之任务,先生在天津之研讨盛会不能参加了,请予谅解。在此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顺颂
  大安!
  罗哲文再拜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二、隋炀帝与大运河/罗哲文
  伟大的长城,伟大的运河。
  不朽的长城,不朽的运河。
  永远的长城,永远的运河。
  万里长城与大运河,一个是横跨我国的东西(北方),一个是贯通我国南北(东部),在祖国大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可称得上是一对孪生的兄弟。它们都修筑于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历代历朝都在不断地修筑增扩,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两者都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各方面发展的内容。过去有人说,长城是中国半部历史,加上运河也是半部中国的历史;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象征,文化的宝藏、历史的丰碑;运河更是当之无愧,而且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长城。
  长城运河,这一对孪生兄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工程最大、修建时间最长的古代工程,可称得上是世界独一无二,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特色,作世界遗产,当之无愧。
  秦始皇与隋炀帝
  这两人在筑长城、修驰道,大兴土木修宫殿、园林,抗匈奴,开运河上完全相同,人们大都只知道秦始皇修长城,而不知或少知他开运河,他所修的运河灵渠也是世界之最;或只知道隋炀帝开运河,不知道他大修长城的事。
  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是在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国家的人物。秦始皇为汉帝国的强大打下了基础,隋炀帝为大唐帝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汉、唐盛世,秦始皇、隋炀帝之功不可磨灭。
  秦始皇修长城被骂了两千年,隋炀帝修运河也被骂了一千多年。长城的功过争论了两千多年,最后孙中山先生给了客观的评价。秦始皇虽无道,但长城有功后世,可与大禹治水等。而隋炀帝修的运河在一千多年前也被称之为可与大禹治水等同。
  我曾有缘在1952年接受当时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的建议,受文化部文物局长郑振铎之命维修长城,与长城结下不解之缘。50多年来一直奔走在长城上下,为了找寻长城遗址前三年还西出阳关过罗布泊,八旬健步走楼兰。1972年又是郭沫若提出发掘武则天唐高宗乾陵,王冶秋局长叫我代郭老向周总理写报告,此事后来周总理未批。为此郭老找我交谈,谈到他已为曹操、武则天作出重新评价,还想重新评价隋炀帝。郭老他还未和别人说过此想法,因为难度大,因为隋炀帝结局不好,修运河巡幸江都(扬州)被杀而亡,反面东西太多,正面的东西散失很多,就连他最出色的诗文也已散失,前人不屑收集,不敢公证评赏。其实修运河主要不是为了游乐,而是为了北部边疆的保卫与开发。郭老说他已力不从心了,他知我做文物工作多年,学过历史和古典文学,问我能否收集一些材料先做研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三十多年来我收集了一些有关隋炀帝筑长城,开运河的材料,他的诗文留下的很少,明朝人收集了几十首成《隋炀帝集》,的确是好诗,而一些评论家在诗中找不出多少毛病,甚至大加赞赏,但总也要数一下他的主要罪状。如对他的一首《饮马长城窟·示从征群臣》实在是说不出缺点了,在称赞其真实、自然有亲身经历之后也要贬上几句。这首诗正反映了他执政以来多次筑长城反入侵,打败突厥、契丹、吐谷浑的入侵,保卫边疆的历史事件。也可看出杨广从他平陈统一中国开始,四十年来戎马生涯,并非是昏庸、游乐的君主。
  隋朝在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朝代,虽然只有37年(公元581年建国,589年灭陈完成统一到618年),但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发达。炀帝大业年间修建的赵州桥,其结构与艺术都是世界古桥之最,隋朝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艺术的繁荣都是与大运河分不开的。隋炀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平陈之后他就掌管了隋代的大权。
  历史上对隋炀帝的评价
  李密:反隋,瓦解了瓦岗寨,投唐又反唐后被杀。他评价隋炀帝: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后成“罄竹难书”的成语。
  《隋书》评价隋炀帝:
  炀帝爱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逐匈奴,昆弟之中,独有声绩,于是矫情饰貌,事阙奸回……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模,恃才矜己……
  晚唐诗人皮日休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劳与大禹治水的功绩差不多: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而《开河记》《迷楼记》为后人编造,描写修运河的暴政,特别是《迷楼记》,描写淫乐纯系编造。
  请看杨广的几首诗文:
  《饮马长城窟·示从征群臣》
  萧萧秋风起,悠悠万里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①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忽出没,原野穷超忽。
  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崖驿马上,乘空风火发。
  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杨广咏物、写景的诗十分突出,如《咏鹰》《白马》《古松树》等,写景的如《春江花月夜》《野望诗》《江都夏》《东宫春》《悲秋》等等。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和《野望诗》,启后代写景诗之先河。其中《春江花月夜》: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短短二十字将春、江、花、月、夜包括而成文,较之其后被称为“全唐横绝”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三百字并无逊色,且在其前多年。
  一首在他400年后才被收录的《野望诗》更是独领风骚,广被后人袭用。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暗销魂。
  几百年后被称之为“天生好言语”秦少游《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和被称为秋思之最的马致远散曲《天净纱》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何其相似。
  要给隋炀帝一个客观的评价,实在是有很多工作要做,他是一个与秦皇、汉武一样有作为的君主,而不完全是残暴、昏庸、游乐、荒淫的皇帝。这个历史要澄清。修大运河不是专为游乐,而是为了保卫国家的统一、边境的安全、经济文化的发展,要肯定。
  最后声明,我非历史、文学和水利、运输的专家,只是提出我的看法,在途中草草写成,资料未查核,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06年5月24日杭州
  三、水文化:无法割断的历史DNA
  记者:桂杰①
  贵宾:冯品清:《大运河史话》的作者
  王同祯:北京文化学者、《水乡北京》的作者
  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47公里,是与长城齐名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有人统计过,京杭大运河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长10倍。京杭大运河历经两千多年岁月涤荡所积累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令那两条运河望尘莫及。
  近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大运河史话》一书,对大运河的历史进行了探究,并对沿岸经济、文化、风俗等进行了多侧面、全景式的记录与描写。该书的作者民俗学者冯品清耗时3年,不辞辛劳,多次从北京源头出发,沿河南下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方搜集了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经过精心梳理和提炼,以通俗、洗练的文字编辑撰写成书,从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角度“俯视”运河,并对大运河当前的现状和命运予以关注。
  而日前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王同祯先生所著的《水乡北京》一书,也同样把目光集中到了“水文化”上,书中以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和实地考察,证明了北京曾经是一个河湖纵横、清泉四溢、湿地遍布、鸟禽云集的水乡。
  作者在书中感慨:曾几何时,滋润我们肌肤的北京上空的湿润空气飞跑了,那散落在北京大地上银镜般的坑塘湿地不见了,曾经给予我们清凉甘甜乳汁的“母亲河”永定河十年九旱,淙淙流淌的泉眼日渐枯竭……
  通读两本书,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水来追溯历史,都对河流的现实情况透出很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纵观历史的同时,感慨“水文化”的衰落以及这些河流今天的命运。
  运河水,不仅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流过,它同时也是历史的DNA,延续在我们的血液和生活中。
  记者:《大运河史话》中可以看出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而有调查显示,运河沿途的很多居民都对运河的历史并不了解,您认为我们今天认识运河文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何处?
  冯品清: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盛唐,取直于元代,兴盛于明清。
  可以说,一个民族悠久的文明是依靠一块块石头、一条条河流来具体承载的,而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史活生生的载体,运河水不仅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流过,它同时也是历史的DNA,延续在我们的血肉和生活中。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运河穿起了一系列明星般的古城:南北两端是北京和杭州,沿线是苏州、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天津等。
  人们没有带着文化的,历史的眼光看运河,河流传递给我们的大量信息和功能被忽视了。
  记者:在很多地方,由于各类街巷商铺、特色民居、寺庙道观、教堂楼所、地方会馆、皇家园林、官商庭院、名人故居等历史痕迹沉积在运河边,才造就了运河两岸独特的文化带。然而随着历史变迁,一些城市,如杭州,运河沿岸大部分建筑非拆即毁,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已经消失,还有些地方的运河成了排污河,污染严重,您对于运河文化的这种衰落如何看待?
  冯品清:关于运河文化的衰落,我在书中也有所提及。从京杭大运河全面开通之后,元、明、清三代每年差不多都有数百万石粮米、丝绸及百物源源不断地从江南运到北京。可以说,大运河是这三个朝代的重要生命线,没有它,这三个朝代就难以在北京维持对全国的封建统治。
  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在河道的治理上主要突出防洪排涝功能,忽视了水产养殖等功能。这种情况下,人们同样没有带着文化的、历史的眼光看运河,河流传递给我们的大量信息和功能被忽视,我们当时的视野狭隘,急功近利。事实上,离我们生活很近的大运河带给我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亲水的习惯。在运河岸边长大的很多人都有过到河里游泳玩耍、捕鱼捉蟹的美好记忆,但是现在,一些运河段干脆成了当地的排污河,破坏了生态,也把美好的亲水习惯破坏了。
  运河岸边的有关文化遗迹,如民居、龙王庙、古船坞筹,虽然够不上文物,但却是运河文化的直接表现。
  记者:在您几次南下考察寻访大运河的时候,也对大运河的现状有过很直接的感受,您的心情如何?您觉得运河文化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冯品清:我曾经欣喜地在山东济宁市和临清市见到这些地方都有运河博物馆,保存了很多有关运河历史的文化遗存,那些地方虽然经济并没有南方的一些码头城市发达,但对于运河文化很重视。如济宁地区的分水龙王庙,临清的鳌头矶等遗址及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我在南方见到从镇江到杭州段的江南运河800里,以及长江以北从扬州到徐州段的运河,依旧承载运输的功能,河中过往船只鱼贯而行,运河号子此起彼伏。然而天津一个郊区,为了拓宽街道,把穿街而过的一段运河填死,后来为了开发运河旅游、搞明清一条街,又斥巨资把已填平的河段重新开通,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如今,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还遥遥无期,沿岸古迹亟待摸底调查,对此,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还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组织。人们应该意识到,运河岸边的有关文化遗迹,是运河文化的直接表现,而运河水底有的不只是淤泥,还有金子。
  书中把北京称作“水乡”,无疑是一种诗意的误读。
  记者:“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思归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不尽平生淹恋意,绿荫深处更停骖。”(见《天府广记》)这是500多年前明代著名画家兼诗人文徵明在北京生活时的一段真实感受。在哀叹运河已经不是从前的运河时,您的书《水乡北京》也使我们认识到,北京已经不是从前的北京。请问,您写这本书的出发点是什么?
  王同祯: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追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发达的水系一度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商业流通乃至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围绕着对水的开发、建设、利用、审美等活动,人们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水文化”。面对目前北京干旱缺水的现实,我在书中把北京称作“水乡”,无疑是一种诗意的误读。如果能唤回人们对水乡的向往,能促进国民对水的珍惜和保护,能为建设北京理想的人居环境起一点点作用的话,就达到了我的写作目的。
  到处都是“为城市化妆”的景观大道,到处都弄“城市广场”,这种不考虑资源条件的发展模式,早在100年前已有教训。
  记者:《水乡北京》无疑赋予了人们对水的很多向往和渴望。的确,水,是城市的经脉,是城市的轮廓线条;城市无水便无魂,便无彩。北京,在水系方面,原本是有大手笔的,不论从审美还是生态的角度,都出类拔萃,如今,在城市治理上,若是想让北京恢复一些水乡的本来面目应该注意什么?
  王同祯:近几年北京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的湖泊河道里有了水,但不久就发现河湖里的水由清变浑,由绿变黄,由黄变黑,问其究竟,“上水源不足,不敢按时排放”。古语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不能流动的水岂有不腐之理。
  北京许多河道、湖泊都要靠密云水库供水,可密云水库的容量只有11亿立方米,1000多万人口又都等着喝这盆净水,而供人欣赏的水景又如此之多,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所以,我们首先要警惕“城市美化运动”。
  到处都是“为城市化妆”的景观大道,到处都弄“城市广场”,到处都搞“河道美化”,到处都“为美化城市建公园”。这种不考虑资源条件,不顾及成本的发展模式,早在100年前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已有教训。城市里要多种用水少的树木,不要到处都是硬邦邦的水泥块,要给大地多留一些喘气的自然绿地。
  四、一部宽广深邃气势恢宏的力作/孙玉茹①
  由冯品清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运河史话》(以下称《史话》)历经三年的磨砺终于问世了。作为他多年的文友和学生闻此消息兴奋不已。有对他心血结成硕果的祝贺,也有极切想品尝硕果滋味的渴望。
  打开《史话》,首先被它庞大的“阵容”震惊了。《史话》二十余万字,分为上、中、下三编,共十七章,还不包括之后的一篇随笔。全书采取全景、集纳、开放式结构,以运河为主线,串起了“治河名人谱”“因河而兴的商埠”“运河两岸的名胜集锦”“美味佳肴南北汇”“寺院林立运河畔”“园林美景贯京杭”“百花争艳映河中”“运河岸边大事件”“誉满中华的名优产品”等颗颗珍珠,形成如运河本身一样的光芒四射的彩练。同时每颗“珍珠”内又有丰富的内涵,比如,第八章“运河两岸名胜集锦”里,就详细介绍了通州的燃灯塔、武清的治河御碑、天津的三岔口、沧州的铁狮子、临清的舍利塔、聊城的光岳楼、济宁的分水龙王庙、泗州的明祖陵、淮安的镇淮楼、洪泽的镇水铁牛、镇江的金山寺、无锡的南禅寺、苏州的盘门、嘉兴的南湖、北京的孔庙等十多处景观。可以说,围绕运河的凡引人注目的事、象,都被作者收入了《史话》。
  但是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广度的铺展,而是将笔触尽可能地向深度开掘,从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角度“俯视”运河:大运河是把海、陆通道连接起来的金色纽带,通过“金色纽带”及“丝绸之路”,中国的大门向外打开。天津是通往京师的交通枢纽,各地江湖艺人云集到此,相声、评书、大鼓、单弦、快板书、天津时调等十几种艺术门类荟萃天津。浙江余姚随龙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的杜氏兄弟在杨村落脚后制作出的杨村糕干,1915年被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佳禾”铜质奖章……作者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变单一的线性思维为复合思维和辐射式的立体思维,既注意从“史”的角度观顾运河,又注意探幽入微,从每一滴水中透视运河。每一章节部纵中有横,横中有纵,全面构筑了关于运河的动态的、色彩纷呈的立体图画,既增加了《史话》的开阔感和纵深感,又有了启思动人的审美力度。正如张仲先生在序中所言:“映入眼帘的是运河两岸历代绚丽的生活画卷。”
  当人们可全景观地摄取运河的立体图景时,不能不佩服作者构思的机智。
  开始捧起这部沉甸甸的《史话》时,曾想:既然是写“史”,一定是颗要费些时日才能啃完的大酸果,谁知打开《史话》,眼球便被吸引住了,原来《史话》的语言并非“古”涩难读,而是通俗易懂。比如,在写帝王穷奢极侈时写道:605年,隋炀帝继位不久,就下令开凿连接淮河与黄河的通济渠。冬季“他”三次乘坐龙舟前往江都游玩。他乘坐的龙舟,长二十丈,宽五丈,上下四层,装饰豪华,犹如一座宫殿。“他”令百姓用彩绢剪成荷花荷叶放进湖里……令乐手为客人表演鱼龙百戏。每天从黄昏开始,灯火辉煌,通宵达旦,整整闹腾了半个月。读之就如听评书一样真切引人。不仅如此,还“史”中有诗,“史”“诗”结合。当写运河两岸的柳树时,引了唐代白居易的《隋堤柳》诗:“大业年中隋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当写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时,又引用明代大学士的七绝:“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全书共300余页,引入诗、民谚和楹联等不下百处,不但丝毫没有“作秀”之感,而且犹如船工号子,既能为《史话》增韵、添色,又给人以多层面的美的享受。
  《史话》是一部有历史和欣赏价值的力作;是宽广深邃、意旨多维、气势恢弘之作。这是作者以李时珍采药的精神两次下江南收集资料、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用他那如椽的大笔多路出击写出来的。可我也有些不明白,年过六旬的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什么还要历尽艰辛来写此书?最后我还是从书中找到了谜底:“山与水是自然之物,一旦自然物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由人们的实践改造后,人们再观察的时候,就带有感情。观赏历史文物,会使人产生爱乡之情,爱国之情,爱生活之情。”我明白了作者写“史”不单为了“史”,而是那份浓浓的情。作为被运河水滋润着的我,心不仅被《史话》感动了,而且也被写书人的精神搅动了。我想,运河之水将载着《史话》和作者的精神悠悠流动,永远流动。
  五、十月,收藏感动/李蔚兰①
  穿越岁月的风尘,吟唱着《根基的颂歌》,感悟《平淡人生》,以坚韧的马拉松意志与时代《竞展风流》,终于在风光无限的《大运河史话》中亮出绝技,于是,他带着《神州骄子》般的微笑,走成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②
  ——题记
  十月,对于捧出《大运河史话》的冯品清老师是个收获的季节,而对于我,十月是一个收藏感动的季节。今夜,捧读此书,不能成眠。
  屈指算来,追随文学的时日不浅,坦率地讲,文学已变成我自身的血肉,附着体内,不可剥离。求本溯源,人生有许多机遇,当冯品清老师主持武清文坛之际,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老师像阿里巴巴那样为我发出“芝麻,开门”的指令,引领我走进迷幻般的文学殿堂。从此,文学坚定了我青春的莽撞,让我自在自若,舒展如画。
  大概是在三年前吧,我听说冯老师要编著一本有关大运河史料的书籍,那时老师刚刚办完退休手续。看得出,人退休了思想却更活跃了。因为不常见面,我只是偶尔听说,老师只身一人下江南实地去搜集素材。有一天,去老师家里拜访,猛然看到一摞厚厚的电脑打印稿已然放置案头了,我心里很感动。半个月前,这本装帧典雅、古朴,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大运河史话》蓦然摆在了我的面前。虽然,我还来不及通篇拜读,可据我所知,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对大运河进行历史的、多侧面的、全景式介绍和描写的著作。
  可以想象,老师在1095个日夜里,是怎样探寻古人的踪迹,把一腔热血浸淫其间,用双眼打量着运河两岸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在每一个夜晚,一盏孤灯下,老师深厚的文学素养点燃了他富有激情的书写,那些关于古运河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淌得流光溢彩,意蕴隽永。于是,文字便如灵动的运河水,有了苦尽甘来的味道。
  追随着老师一行行的书写,我徜徉在斑斓多彩的世界里,享用着汩汩流淌的大运河文化,在历史与现实悠然神遇时会心一笑。一如夏初栀子花开的香味,闻到了就不忍离去,亦如一杯陈年的酒,喝一口,醉倒了几个错落的时空。对于一个一生追随文学的人来讲,有此史诗性著作,我替老师感到欣慰。
  老师的这个大动作,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触:责任。我认为,文人对社会的责任就在于拿起手中的笔,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关注历史、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在大多数文学作者迎合世俗的今天,我却从老师的作品里读到了写作者久违的责任。
  我始终相信,老师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骨骼、每一滴血液都是用文字堆起来的,不然身居闹市而心无旁骛,为何不问代价埋头耕耘?
  天老了,岁月不老;人老了,青春不老。因为,根植于老师心底的挚爱,是一片精神的家园,那里种植着四季不同的风景。和许多文人一样,我知道,这本书不会给他带来什么物质财富,老师是个精神财富的拥有者,他已经用这史诗性的文字充分凸显其人文气质,展现了自我价值。
  从金黄的季节走来,我的天空,一直笼罩着莫名的感动。我没有理由不为老师那沉甸甸的收获歌唱。
  在十月的节日里为您放歌,老师,为文之旅是勇者的选择。愿您,更以充分地创造和享受诗意的人生。
  祝福您永远身笔同健。
  写于2005年10月29日
  六、读冯叔大作口占/张扶直①
  潞波②艳艳簸春光,好是乐耕君子堂。③
  闻说故园香稻熟④,村桥⑤原树似吾乡。
  又一联语:
  最难描吾乡草树,浑⑥不改彼黍心肝。⑦
  二〇一一年二月三日
  辛卯正月初一
  七、题长联祝贺/陈凤岐
  读老同学品清编著的《大运河史话》有感,题楹联一副:
  三千里涉足一书托起长河南北俊彩
  五千年放眼万语呼出华夏古今辉煌
  八、天津民间艺术家协会、天津文联理研窒、武清区文广局、武清区文联举办冯品清民俗文化专著研讨会
  秋月兰香,8月25日,天津市民协联合市文联理研室、武清区文广局、武清区文联在武清区举办冯品清民俗文化专著研讨会。
  天津市民协主席崔锦、副主席扈其震,著名学者张春生、罗澍伟,市文联理研室调研员吕健,武清区文广局局长黄维孝、副局长门玉华等出席会议。天津市民协副主席、秘书长何丽荣主持研讨会。
  冯品清是中国民协和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天津市民协名誉理事,武清区政协副主席,多年来先后创作中短篇小说多篇,主编《武清民间文学集成》《天津风物传说》等400余万字的民间文学、民俗文化作品,曾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被誉为武清区“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其最新出版的《武清民俗概览》《武清村落发展史》和《大运河史话》三部专著,是在深入武清乡镇田野和行走大运河沿线进行调查和求索中,献给大家的一份惊喜,表明了天津的民俗与运河文化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表面上看是三部通俗读本,然而在畅晓阅读的同时,却是沉甸甸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丰满的民俗。
  与会者一致认为,冯品清立足大地、立足家乡、立足大众,通过对武清区千年历史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通过对这一地区大运河和村落的沿革、衍变、发展的一次梳理,以其为了文化的与时俱进和普及深入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俗画卷,可以称之为一部运河流域和武清地区民俗礼仪的百科全书。
  文化要挖掘记录,也要积淀发展;从深度和广度,进行系统规范的调查收集、研究整理并集中出版,将长期散落在民间的无形精神遗产变为有形文化财富,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有价值、有分量、坚实的资源基础,是天津民协大力推进民族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之久远,荫泽后世,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九、天津市民协主席崔锦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界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仅几年的时间,品清就有3本厚厚的著作摆在人们的面前,我要为他辛勤的劳作而喝彩,同时,我也极羡慕他这位将迈进70岁的人竟能如此勤奋,我想,这3部著作的面世,他那笔耕墨耘的劳作也一定会得到些许的欣慰了吧!
  对于他的家乡武清,品清熟得不能再熟了,他生在武清,工作在武清,而且工作又是在文化馆,正如他在《武清村落发展史》一书中说的那样:“迈开双脚到农村去考察是获取不见于文献记载的珍贵资料的有效途径,也是核实与验证文献记载正确与否的可靠方法。”他在文化馆工作积累了许多方面的资料和文化素材,在他这3部书里都派上了用场。我过去也走访过天津民间艺人,可惜,我没能把这些珍贵的资料全记录下来。搞民间文化就应该到群众中去,只有在群众那里才能了解许多鲜活的知识。
  我看品清的《大运河史话》已经再版了,我估计其他两部也会再版,如果再版我想吹毛求疵地提点建议。
  1.《武清村落发展史》中提到了鲜于磺碑,应该找博物馆附图,因为这通碑是明万历初年曹全碑出土以来字数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汉碑,且碑上有简体字,如“盖”写成“盖”,“经”写作“经”,说明当时民间就流传着简体字了。
  2.《大运河史话》一书,谈到了漕运的作用,我想这方面尚可尽量挖掘,如天津美术中许多是由漕运时沿河传入天津的,如《清代漕运》一书中列举了100多种随漕船捎带的物资,唯有一种艺术品,就是泥人。天津泥人张确实也是从浙江经河北到天津的。过去天津木雕也是南方人来做的,天津刻木雕用一根独条,南方艺人则用搜弓子,搜弓子也是从南方传入的。再有就是年画,戴家是从江南迁到天津的,齐家是从山东迁到天津的,戴家九代传人戴廉增,并不是世代传人戴莲增。
  总之,应该感谢品清,尤其是他辛勤的劳作为我们民间美术工作的研究、整理做出了榜样。
  十、天津社科院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春生先生发言
  一竖一点的大写——谈冯品清的《大运河史话》和《武清民俗概览》全文已在《运河》2011年4期登载。
  十一、天津民研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扈其震先生发言
  《研究民俗文化致力遗产传承》全文已在《运河》2011年4期登载。
  十二、原武清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市作协、民协会员王毅先生的发言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刚才几位专家对品清老师的著作从专业与学术的角度做了精彩的发言,很受教益。品清老师现在进入了“井喷式”创作的收获期,十分可喜。作为本地的文化人,作为与品清老师相识、相交、相知、共事前后近四十年的师友、搭档,我想说几句介乎书外的话。
  我要说的是品清老师的一些特质赢得我的尊重。其一,他对于文字的执着与勤奋。品清老师开始在文化馆搞群众文化,最初是要适应当时的情势与群众文化的需求,为大众创作文艺节目,包括文艺演唱的辅导与创作。后来写起了小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品清老师一直是我们文学创作的老师。他作为一名辅导老师串乡走村,发现作者,深入一线,对社会人物的生态、对乡村的风俗都有较深的了解,这也为后来这些著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虽然后来有一大段时间投身于报告文学,虽然后来兼职当上了区政协副主席,但他都没有放弃心中的目标,并且充分利用了有利条件,遍走运河南北,从各地搜集了大量有关运河和民风民俗的著作、资料,为自己著作的诞生做了大量前期工作。而且,品清老师还有一个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总是随身携带纸、笔,现在条件好了又增加个照相机。他可以随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也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另外,包括一个时期出版了多集报告文学,包括在我之前担任一段《运河》文学杂志的主编,多年来,一直未改对文字的执着与勤奋,而正是这种执着与勤奋,成就了今天的成果。
  二是他的好学、不耻下问和良好的作品定位。品清老师的著作后都列有长长的参考书目,光是阅读并挑选有用的资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付出极大的心力。所以,他能够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往往在书成之前,他总要将书稿多出几份,请一些领导、朋友过目,征求意见。他谦逊地称自己的书为“千人糕”,这也体现了一种胸怀。
  品清老师是位多面手。他从事过小说、故事、曲艺、报告文学、民俗作品等创作。但他能够在人生的成熟期有所作为,确定重点,另辟蹊径,选择当地民俗文化史为爆发点,这体现了他的成熟与智慧。
  三是他的善于交友。无论是区内外,无论官、商或学者、百姓,也无论亲疏“学生”,品清老师都有很多朋友,这或许是性格使然。在社会和世俗面前,他以真面目示人,文人的自尊与自爱,豁达与坚韧,热情与冲动,还有文人的调侃与自嘲、智慧与愚钝、稚弱与无奈,都可能体现在彼此的交往中,但这让他有许多朋友。
  所以,我对品清老师充满了敬重,也祝贺他的成果。回到这几本书上来,我认为无论是其内容还是价值都是沉甸甸的,有分量的。如果要吹毛求疵挑点毛病的话,我觉得诸如《武清村落发展史》前面的历史文物图片选得不很精到,尚欠斟酌。其中个别图片年代介绍存在错误,个别文物不是本地的东西。这虽是白璧微瑕,但与全书相较,就“史”而言,这些则是易于误导或贻笑大方的硬伤,寄望于再版时斟酌更正。
  十三、迎绿博话南湖
  提起南湖,人们自然会想到嘉兴的南湖,那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方。今天我说的南湖,是位于天津武清区南部的南湖。两湖一南一北相距数千里,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然而追根溯源,它们都是古人开河时选择的为运河调剂水量、便于航运的大水柜,所以人们说大运河从北到南有一大串“水葫芦”。不同的是:武清南湖面积2500多亩,号称3000亩;而嘉兴南湖面积525亩。武清南湖历史上盛产鱼盐、莲藕,附近有称于(渔)庄、藕甸的村庄;嘉兴南湖盛产菱角。武清南湖现代化建筑多,嘉兴南湖名胜古迹多。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大运河岸边璀璨的明珠。
  武清南湖,古人称雍奴薮(sou),即大沼泽湿地。东汉末年,曹操在京津间开凿的第一条运河——泉州渠就在这里与潞河牵手达幽州(北京)的。雍奴薮有多大?据《水经注》载:西至泉州县(武清古称),南极滹(沱)河,东极于海。可见沼泽湿地与大海相连。
  盛唐时期,沼泽湿地大部分变成陆地,武清南湖与大海隔开,据传,湖底有海眼与渤海相通,永不干涸。当年唐王朝为加强边塞的防御力量,保证边塞军队的供给,在(天津)三会海口附近建军粮城,江淮地区粮米、丝绸、茶糖经运河或海上运抵军粮城,再改装驳船经桑干河(今凤河)浮运到幽州。桑干河流经南湖,水量丰盈,河面宽阔,适宜漕运。当年武清县称雍奴县,县城在今白古屯镇邱古庄,城南的桑干河畔(今旧县)建有大码头,是粮米及商品的集散地。沿河杨村、城上村、大南宫、泗村店、大王古庄等村也都因漕运兴旺而富起来。
  一年京畿大旱,多个州县河干井干,百姓逃离家园。唯雍奴县得南湖及桑干河之利,百姓引水灌田,五谷丰登。唐天宝元年(742年),朝廷诏令将雍奴县更名“武清县”。并将县城南移八里建武清新城(今旧县村)。可见,从武清发展历史看,这一湖(南湖)一河(桑干河)为武清经济提升起了重要作用。
  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奔涌不息的大运河与宁静秀美的南湖只一堤之隔。相传明永乐年间,一位南方道士站在运河堤上眺望南湖,见湖心岛上,杨柳依依,水木清华,烟云环绕,清幽绝俗,猜测小岛下定藏有宝物。道士挑选“黄道吉日”,带领百姓连日开挖小岛,在数丈深处发现一个磨扇大小的乌龟。道士口中念念有词,向乌龟磕头祷告,随后让人们把大乌龟埋好。后经道士传道化缘,在小岛上建了一座寺庙,称神龟寺。
  清代康熙皇帝下江南经此,见湖面波光粼粼,岛上柳绿桃红,便乘小舟到岛上观光,写下了“兰桨乍移明镜里,绿杨深处坐闻莺”的诗句,唯见寺庙破败,遂下令地方衙署拨款重建,赐名“隆福寺”。
  近代,南湖经多次修整,2013年湖中注满清澈的运河水,生态环境趋好。百姓又在围堤上、草丛中发现乌龟。都说:“千年王八万年龟,早年的神龟回来了。”一位地产商老板特意将一只大乌龟精心养护起来。
  今天,南湖迎来了中国第三届绿化博览会,新建的“一轴、九区、十八景”供人们休闲揽胜,让游者陶醉在绿色环保之中。展望未来,南湖与孪生的大运河,必将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谱写更新更美的诗篇,与嘉兴南湖遥相媲美。
  十四、大运河申遗花絮
  中国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是从2005年12月开始的,首先由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中国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和铜雕艺术大家朱炳仁(女)三位专家发表了致大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公开信,大运河申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2006年2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又有一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和建议大运河申遗项目,由此,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入了“加速跑”时期,但是,由于各地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连续几年未获通过。此后沿河城镇加强对运河历史文化、文物发掘和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联合国多次派有关人员到京杭大运河沿线实地考察,均给予了肯定。
  2014年6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再次被提上日程,接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各位评委的审议,还是一波三折。经过激烈辩论后,随着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阿勒萨尼公主的木槌声响起,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圆满收官。

附注

①罗哲文(1924~2012年),四川宜宾人。中国古建筑学家,长城研究专家。曾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1952年前后数十次骑着小毛驴上八达岭勘察,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长城的规划图。兼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大运河申遗第一人。 ①“台”字读“怡”(yi)是的意思。 ①桂杰: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其中《百姓生活三十年》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①孙玉茹:天津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演讲与口才》特约撰稿人。擅长文学评论,曾发表评论蒋子龙的《生命之秋的咏叹》等文章。 ①李蔚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清作家协会主席,研究馆员。创作散文、短篇小说多篇,其中《小村故事》、《正午阳光》获全国及天津市一等奖。出版散文集《寂寞烟花》、杂文集《艺苑探幽》两部。 ②《根基的颂歌》《平淡人生》《竞展风流》《神州骄子》为冯品清老师出版的四部文学著作。 ①张扶直:天津财经大学毕业,曾任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教师。 ②潞波,京杭大运河天津至通州段称北运河,亦称潞河。 ③乐耕君子堂,品清先生书斋名乐耕堂。 ④闻说故园香稻熟:唐李郢《江亭晚秋》句:“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⑤村桥原树似吾乡,宋王禹偁《村桥》句“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⑥浑:全。 ⑦黍:禾黍。引自黍离,《诗·王风》篇名。心肝:忧国忧民的情怀。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