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杭州的南宋古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438
颗粒名称: 十二、杭州的南宋古戏
分类号: J825
页数: 1
页码: 2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古代,梨园是演戏的场所,到了宋代出现了百姓看戏的勾栏瓦子,其中杭州的东岳庙至今仍保留着古戏台。南宋时瓦子成为百戏杂耍演出的场所,以演历史故事、传奇、灵怪、神仙题材为主。瓦子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娱乐场所,分布在运河岸边至杭州城的中心,深受市民喜爱。
关键词: 苏州 吴门画派 传统文化

内容

古代没有“戏园”这个名称。据说唐明皇时期,在梨园演练戏剧,之后,“梨园”便成了演戏的场所或团体的统称。演员称为“梨园弟子”。“梨园”的创始人唐明皇顺理成章地成了“戏祖宗”。各地旧戏班都供奉“大唐明皇”的牌位。在唐代,皇帝可以在宫廷里看戏,高官巨富可在自己的府第唱堂会,平民百姓却没有看戏的场所,只有年节赶庙会时才能看戏。庙会上演戏是为祈祷神灵保佑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四季平安。杭州吴山上的东岳庙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古戏台。
  到了宋代,有了百姓看戏的地方,叫“勾栏瓦子”,这是百戏杂耍演出的场所。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有的勾栏以“棚”为名。南宋时,勾栏也称“瓦子”,“瓦”者,野合易散之意。北宋时,汴京开封内大小勾栏五十余处,大的可容千人。南宋杭州城里设“瓦子”二十三处,其中北郭瓦子、北关门瓦子、米市桥瓦子在当时最有名气。
  南宋古戏以演历史故事、传奇、灵怪、神仙题材为主。演员四五个人为一场。伴奏乐器以箫、笙、稽琴、方响之类配合。演奏人员往往一人可操几件乐器。
  杂剧是当时的“正色”,还有许多“杂艺”。如相扑(摔跤)、踢弄(踢瓶、踢碗、踢缸)、杂耍艺(变戏法)、手影戏、悬丝傀儡(木偶戏)、影戏(皮影戏)、说话(说书)、盲人说唱……
  瓦子作为古老的“戏园”,分布在运河岸边至杭州城的中心,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娱乐场所。瓦子的戏台两旁大都悬挂一副楹联:
  父老闲来消白昼,儿童归去话黄昏。
  可见市民扶老携幼争相看戏的盛况。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