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江北刻经处与妙空大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411
颗粒名称: 十五、江北刻经处与妙空大师
分类号: B94
页数: 2
页码: 184-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北刻经处是清代扬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刻经院,由妙空大师创办。妙空大师一生致力于刻经事业,对佛教经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刻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激励着人们去奋斗。
关键词: 妙空大师 佛教 刻经

内容

隋代扬州已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之一,民间写经已很发达。隋炀帝杨广于扬州立宝台藏经。后泉州人严恭来扬经商,建精舍,专写《法华经》。唐代中期,雕刻印刷兴起,扬州刻经也随之开始,至清代尤为兴盛。
  清代扬州刻经处主要有三家,江北刻经处是规模最大的刻经院,位于江都县砖桥法藏寺,妙空和尚于清同治年间创办。
  妙空大师,俗名郑学川,字书海,扬州江都县人,生于1825年(清道光五年)。
  1866年(清同治五年),四十一岁的郑学川出家受戒于南京,法名绪乘,号妙空,自号刻经僧。
  妙空大师一生对佛教的最大贡献是刻经,即镌刻、印刷南藏经书。佛教经书有北藏、南藏之别,北藏刻本都为折叠式,不装订;而南藏则将梵䇲改为方册,用线装订。这套南藏刻本是明万历年间紫柏大师经几十年努力刻印出版的一套《佛经》,诵读方便。经版原藏在嘉兴楞严寺,后因战火被焚毁殆尽。妙空闻此讯,即在佛前焚香发誓复刊,继承紫柏大师的心愿。
  南藏经卷浩繁,非独力所能完成。1868年,妙空大师与江宁居士杨仁山、扬州藏经院贯如法师等创办“金陵刻经处”,后又在江南的苏州、常熟、杭州,江北的扬州、如臬、砖桥等地创建多处刻经处,妙空大师除直接掌管砖桥刻经处外,还总管各地刻经处,所以砖桥刻经处亦称江北刻经处。
  妙空大师为刻经历尽千辛万苦,十五年如一日。镌版、印刷、雇工都需资金,而妙空大师的禅院没有田产,除外出化缘别无他法。他每日足穿芒鞋,肩背黄布袋,手持方便铲(木柄铁铲,可用来做修补道路、掩埋被弃禽兽尸体等善事),四方募化,筹集刻经所需钱粮。为寻找南藏原版经书,妙空大师不顾风险,四处奔波。一次,他扬帆赴武昌,巨浪将船舵冲折,航船失去控制,仅凭风力在江中行了六十多里才靠岸,大师幸免于难。
  妙空大师不仅积极组织刻经,还刻苦钻研经书。当时全国能透彻讲解《华严经》者寥寥无几,而妙空大师即为其一。他研究佛经,著作有《莲邦消息》《地藏经论》《华严念佛图》《西方清净音》《四十八镜》《宗镜堂图书谱》《法轮室忏注》等等。
  1880年(光绪六年)九月,妙空大师积劳成疾,病情垂危,仍念念不忘刻经,特别对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尚有一百七十五卷未刻成,心愿未了,手抚已刊经卷,流下热泪,郑重地交付其徒“本贤”,嘱其毋忘师父刻经心愿,随之圆寂。时年56岁。
  妙空大师一生募刻全藏经近三千卷,创建刻经处五所,著佛学丛书四十八种,举办大型水陆道场法会九次。
  妙空大师圆寂后,他的几代传人在其精神感召下,不仅将《大般若经》刻完,又续刻诸多经书。直到抗日战争期间,江北刻经处还保存十万多块经版。不久,被国民党军队毁坏过半。新中国成立后,尚有二万二千九百多块经版收藏在南京刻经处。妙空大师及其后辈辛苦镌刻的经版,终于保存下一部分。妙空大师对佛教的虔诚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去奋斗。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广
相关人物
郑学川
相关人物
杨仁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扬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