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河两岸名胜集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67
颗粒名称: 第八章 运河两岸名胜集锦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3
页码: 131-1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运河沿岸的文化遗产,包括燃灯塔和治河御碑等。其中,燃灯塔是通州历史悠久的见证,塔内藏有燃灯佛舍利,具有独特之处;治河御碑则是武清区乡绅百姓感念皇恩浩蕩所立,现保存在杨村小世界御碑园中。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天津三岔口的历史渊源和繁荣景象。
关键词: 大运河 名胜集锦

内容

运河千年流淌,在中国东部,自北而南形成一条巨大的历史文脉。在这条凝聚中华民旗灿烂文明的历史文脉上,兴起了一座座都会和商埠,坐落着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岁月的流逝,使一部分古迹名胜已被淹没,而幸留的遗存,则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见证和裁体。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连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画卷中的古河、古城、古塔、古桥、古寺……无不蕴涵着一段段优美的传说、典故,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背景。
  一、一支塔影认通州
  “一支塔影认通州”,是清代诗人赞美通州“燃灯塔”的诗句。南来的漕船望见塔影即确认到了大运河头通州。燃灯塔实际成了船队的导航灯。
  燃灯塔全称是“燃灯佛舍利塔”。燃灯佛也称“锭光佛”, 锭,通灯意。佛经上说,燃灯佛出生时,身边的一切光明如灯,故称燃灯佛。“舍利”即尸体火化后的余烬。相传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结成珠状物,后专指名僧的骨灰。据说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建塔习俗起源于印度,塔又称浮屠,用来收藏舍利和经卷等物。燃灯塔内藏有燃灯佛舍利。
  燃灯塔建于辽代,为八角形、密檐式、砖木结构的实心塔。全高56米,基围38米,直径11.6米。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座、身、刹。塔座乃须弥座,高7.5米,取妙光之意,表示高僧成佛后居于须弥山上。塔身为十三层,高33.75米,每三层递减一椽,直立雄伟。塔刹分两部分,下为砖砌,上为铜铸,高14.75米。
  相传辽代以前,通州城东的白河(潞河)里一条白龙作祟,每逢春季把河水吸干,造成两岸大旱;夏季,又把水吐出,造成洪水泛滥。百姓年复一年、世世代代与白龙斗争,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燃灯佛祖降到人何,除掉了兴妖作怪的白龙。人们为了纪念燃灯佛祖,在白河岸边建起了燃灯塔。
  燃灯塔的建造有独特之处,一是风铃多。全塔所悬风铃2248枚,铜铃上镌刻捐资者的姓名。二是神像多。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神像表情各异,栩栩如生。三是塔刹顶端放一面大铜镜,重十斤。四是塔身第十三层灶门处立一块碑,条砖磨制,方首方座一体,全高近一尺,首中额刻“万古流芳”,下纵刻七律一首:
  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
  明明光影河中观,朗朗铃音空里鸣。
  时赖周唐人建立,大清复整又重新。
  永保封疆千载古,万姓沾恩享太平。
  碑阴刻——立碑僧寂玉造。
  二、治河御碑立武清
  大运河流出北京通州地界,在河北省香河县境内串了个门,进入天津市武情区。在武清境内自北向南蜿蜓流淌一百二十华里进入天津市区。河水居高下泄,流速迅急,每逢汛期,运河经常决口。筐儿港村南,河道弯曲,土质疏松,是运河最易决口之处。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运河决口,淹没河东四十多个村庄,漕船被迫停航。康熙皇帝御驾亲临筐儿港村,问民疾苦,赈济粮米,拨帑银命河道总督在决口处筑一道20丈长的减水坝(亦称滚水坝)。
  次年十月,减水坝经受洪峰的冲击,安然无恙,漕运未受影响。康熙皇帝来此视察减水石坝工程,盛赞大坝之功效,当场赋诗一首:
  十月风霜幸潞河,隔林疏叶尽寒柯,
  岸边土薄难溶水,堤外沙沉易涨波。
  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淋雨失时禾。
  往来踟蹰临渊叹,何惜分流建坝多。
  此后十余年,此段运柯再未决口。当地乡绅百姓感念皇恩浩蕩,捐粮捐银在运柯岸边立一座御碑。
  御碑用仅白玉制成。趺坐是似龟非龟的怪物——狮头、龟背、蛇身、龙爪,象征力大无比,长寿且能负重,名赑屃(bìxì)。御碑通高470厘米,宽110厘米,厚45厘米。正面是康熙御笔题写的 “导流济运”四个楷书大字,背面是捐资人的姓名和捐资数量。第二年又建六角碑亭一座,行宫一处,成为北运河畔一处亮丽景观。此碑现保存在武清区杨村小世界御碑园中。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巡视天津河道,周览河堤淀闸,见筐儿港河道有八里大弯,遂降旨裁直,为加固水石坝,在坝外的河道上筑海浸。之后,乾隆皇帝亲临视察,题五言诗一首:
  减河制诚善,日久注为坑。
  前度命修筑,今来阅接按成。
  游春流则断,涨夏杀其盈。
  原始宣防意,本因一篑营。
  同年,乾隆皇帝南巡驻跸筐儿港行宫,恩准建治河御碑一通。碑的阳面刻着乾隆御笔“导流还济运”五言诗。阴面刻“减河制诚善”五言诗;碑侧又刻一首“北运殊南运”的五言诗,后人称“御诗碑”。
  三、天津三岔口①
  狮子林桥附近的三岔河口,是天津市区最早的居民聚落点和经济文化发祥地。
  唐宋时期,三岔河口是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的交汇之处,沿岸地势较高,成了航运码头,继而形成一个较大的村落,叫直沽寨。到了元代,漕运的发展使直沽寨逐步繁荣,朝廷派驻军队,控制海口和南北运河。三岔河口作为海运的终点和漕运的转运重地,南来北往的官员、客商和船工多聚集于此。“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诗句,是当时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居民在这一带开辟了大块盐田,沿三岔河口海河东岸向南延伸的狭长地带,是专门储盐的地方,这里的地理位置日趋重要。元延祐三年(1316年)直沽寨改名“海津镇”。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为夺取皇位,率兵在三岔河口渡河南下,兵发沧州,即位后,将海津镇更名为“天津”。意思是天子之津梁,天子经过的渡口。永乐二年(1404年),在三岔河口西岸筑城设卫。三岔河口的漕运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发展,每年都有庞大的船队抵达。粮船一到,从南方运来的瓷器、布匹等物品布满了街道。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促进了天津经济的发展,催发了天津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才子。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到了天津,伸到了三岔河口。西方哥特式天主教堂和一幢幢洋人住宅取代了中国的古建筑,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三岔河口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1918年,当局将三岔河口裁弯取直,使南、北运河改道,海河向北延伸,在现今的金刚桥附近三河沟通。这便是今天的“三岔口”。
  四、镇水神兽——沧州铁狮子
  京杭大运河流经的河北省沧州古城,又名狮子城。因城内的铁狮子而得名。铁狮子由数百块约30~50厘米见方的铁块,采用分节垒范浇铸而成。通高5.48米,长6.1米,宽3.15米,总重量约40吨。铁狮造型威猛,浑身如蓄万钧之力,头南尾北,昂首怒目,巨口大张,四肢岔开,做奔走乍停间怒吼状。清代诗人李运峥有《铁狮赋》云:
  飙升奋鬣,星若悬眸,
  爪排若锯,牙列如钩。
  既狰狞而蹀躞①,乍奔突而淹留。
  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
  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
  这是对铁狮雄姿的生动描述。狮身披障泥,背负巨大仰莲圆盆,圆盆底部直径1.21米,上口直径2.15米,通高1.09米,可拆卸。狮前胸及臀部饰束带,带段分垂于两肩直至胯部,头部毛发做波浪状披垂颈部,少许毛发略作卷曲状。据县志载,铁狮头部及项下,各有“狮子王”三字,项右有“大周广顺三年(953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等字,腹内有《金刚经》文,隶书字体。
  铁狮铸造艺术高超,采用分节迭铸法和蜡铸法浇铸,由底到顶分二十一层,周身用了五百零九块铁块,其工艺十分复杂,铸铁成分很有特色,暴露于野外,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仍岿然屹立,足见冶炼技术之先进。这是中国早期的铁铸艺术珍品,对研究古代冶金、雕塑、佛教史,均有较高的价值。
  据传,铁狮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若从铁狮所立位置和腹内的经文,以及县志的有关记载推断,铸造铁狮的目的,是为镇住洪水,祈求太平。
  五、临清钞关、鳌头矶、舍利塔①
  钞关,是运河岸边收税的衙署。临清钞关始建于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岁收白银约四万两。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漕运兴旺,临清钞关收征船料商税八万三千余两,比京师崇文门钞关有盛,居全国七大钞关之首,占全国总课税额的四分之。而山东一省,在万历六年(1578年)全年课税折银八千八百六十两,仅占临清税收的十分之一。
  临清钞关 建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关堞前山河口正关、阅货厅组成,称前关:关堞后为仪门、正堂,南北各三进院落,置穿厅、船料房、巡拦房、衙皂房、税银库、鼓铸坊等,称后关。清代朝廷工部在临清设关榷税,与户部关税同时解京。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停止,各钞关署治遂废。但流经临清的卫运河南运河舳舻依旧,户、工两部仍然依制收税,直到1910年(宣统二年)才撤销。现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所藏的皇帝朱批奏折中,明晰记载了临清户部、工部两关历年解京、差用、税脚银等具体银额。
  如今临清钞关衙署遗址仍存,有明清时期的仪门、穿厅、房舍等古建筑八十余间,碑刻八通。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京朝见皇帝,被税监马堂留难,王朝佐反抗税监的斗争都发生在这里。文学名著《金瓶梅》中对临清钞关也有较细致的描述。2001年,临清钞关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矶 是临清城里的一座石坝名,地处隋代运河(漳卫运河、永济渠、御河)、元代运河(会通河)、明代运河(文运河)三河的交汇分流之处。为防止洪水冲刷而砌砖石大坝,当地人称这个地方为中洲。因地势高峻如翘首鳌头,南北两运河的四座桥闸列其左右,宛若鳌足,广济桥在后犹如鳌尾。明朝正德年间,临清知州马纶观其形状而题名“鳌头矶”,其意为振兴临清文运,甲第蔚盛。
  鳌头矶上有一组古建筑群,原为“弘润庵”,是一处道观。民国后曾借地办学,现为市博物馆。建筑群布局四向制,北殿李公祠,西殿吕祖堂,南为望河楼,东为观音阁。主体建筑观音阁砖砌基座,下部辟东西向门洞贯通内外,上筑面阔三楹、进深两间的观音阁,顶部七架梁与抹角梁相协构架,歇山卷棚顶,四角飞挑,出檐深远与望河楼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时期,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舳舻往来,帆樯如织,即兴赋诗唱和,寄情抒怀。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赋七绝二首:
  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
  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
  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绘声绘色地勾画出当年临清繁盛的运河风貌。鳌头矶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舍利宝塔 临清舍利宝塔与杭州六和塔、通州燃灯塔、常州文笔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宝塔位于临清城北,卫运河东岸,成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始建于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基座用条石砌成,周长39米,高5.3米,南面开门,门楣上刻“舍利宝塔”四个大字。塔身九层,塔檐宽1.55米。二层以上八面辟门窗,四明四暗,明暗相错,外檐砖木结构,莲花形转角承托,陶质斗拱,出深远。塔心室八角形、四方形交替叠筑。塔顶呈将军盔形,上覆铸铁覆钵,远眺雄浑高峻,巍峨壮观。各层塔檐挑角系有风铎,风摇铃鸣,声震四野。塔内设有转角蹬道,可迂回攀登塔顶,观看运河如带,波光无际,帆樯远影,令人心旷神怡。
  塔身外檐及盔顶砌筑,全部采用临清城砖,其规格有三十余种,在四百多年的自然风化中,不碱不蚀。至今用回弹仪测试,仍多在
  150~200号以上,有的甚至高过石材,达到300号。各层塔心室的砖壁上镶嵌有疏文、募化、檀越、题咏、佛像等碑刻六十通。
  此塔是我国佛塔建筑史上的杰作。早在清初就有荷兰人测量绘图。乾隆年间,英使马嘎尔尼曾率队实地测量,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相继到此进行考察。该塔是研究明代历史、经济、文化、建筑、宗教、风俗、漕运等的珍贵实物。
  六、聊城标志——光岳楼
  京杭大运河畔的山东聊城,古时称东昌府,有一座古老的建筑——光岳楼。该楼位于古城中央,是四层檐、十字脊、过街楼阁式建筑。通高33米,雄伟高大,连日接云,冲汉凌霄,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楼阁之一。
  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尚不稳定。为防御蒙古统治者卷土重来,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洪武五年(1372年),将宋朝所筑的土城改筑砖城。为更严密地窥敌望远,及时报告敌情,又于洪武七年(1374年)用筑城剩余的砖瓦木料,建造了这座百尺高的更鼓楼,后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称“光岳楼”。
  光岳楼是聊城古老文明的象征。每逢“九九”重阳、新春佳节,当地百姓扶老携幼来登这座“盖在半空中”的楼阁,极目眺望,中原风光历历在目,俯视环顾,河湖街道,交织如画。在封建科举时代,本地凡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的人,都要登光岳楼告祭“文昌帝君”。
  明清两代,经大运河过往的帝王相卿、文人学士,多登临光岳楼凭栏咏月,吟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今的碑刻中记载了二十多篇诗文。清康熙皇帝南巡经此,为光岳楼御笔题写“神光钟瑛”四个大字,至今悬挂在二层楼南面檐下。清乾隆皇帝南巡,九次过聊城,五次登临光岳楼,先后作诗十三首。如今在四层南檐下悬挂的“光岳楼”三个大字,就是乾隆御笔所题。
  光岳楼下现存石碑七通,横条壁碑十五方,其中有乾隆皇帝御诗碑一通。新中国成立后,光岳楼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考古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舒同、启功、溥杰等许多名家为光岳楼题写匾额和楹联。1974年,为纪念光岳楼建造六百周年,正在病中的郭沫若先生重新题写“光岳楼”匾额。著名画家丰子恺为光岳楼题写的楹联是:
  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岳峻楼高伟大祖国文物永昌。
  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运河水脊——分水龙王庙
  在大运河中段——济宁以北的南旺地带,称为大运河水脊,南高于徐州运河段116尺,北高于临清运河段90尺。元朝开凿会通河后,修建了许多闸坝蓄水、截水,保证行船,但水源仍然奇缺。
  明代治河大臣宋礼,历时九年,搞了筑坝蓄水、引汶河入运河等工程,解决了这一难题,留下了千古传颂的治河佳话。后人感念他的功绩,在南旺水脊的运河岸边,建一座雄伟壮观的龙王庙。此庙位于汶河与运河呈“丁”字形的交汇分流处,河水于此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故称分水龙王庙。此后漕运一直通畅。清代又逐渐在龙王庙周围建起庙宇,形成了龙王庙古建筑群一大景观。
  龙王庙位于大运河西岸,坐西面东,四大庙门面对运河。汶河自东向西欢腾而至,为避免龙王庙被汶河冲击,运河西岸砌有高4米、长220米的石坡。筑有12根停船拴缆的石柱。官商民船的船工水手、游览运河风光的达官贵人、出进京城的文人雅士均在此停船,拾级而上。
  庙门口,用巨石雕刻成的八大镇水兽作盘卧状,鳞甲裹身,口鼻狰狞,虎视眈眈,一派降妖镇魔之势。站在龙王庙前隔运河东望,汶河北岸有一座土山,山上有座望湖亭,亭柱上的楹联是:四山朝拱三湖月,一水绿分两岸春。
  望湖亭上设有石几、石凳,游人可以坐亭观湖、望河、纳凉对弈。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香火庙会,游人如织,联袂接踵。登亭远眺,庙群尽收眼底;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三湖的景色,一览无余,还可北望马踏湖边孔子钓鱼台遗址。
  龙王庙大殿,长27米,宽13米,高13米,红墙绿瓦,朱门屏风,飞檐斗拱,斜山攒角,挂有风铃,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塑神像22尊,正中是龙王坐像,高3米,像前左右塑有两尊站像,一持“印玺”,一持“圣旨”,两侧还有持不同神器、服饰有别、神态各异的风神、雷神、雨神、闪神、雹神等塑像,均塑工精巧,栩栩如生。殿内上方悬匾额30余块,是明清两代官绅名士所书。迎门“劈流神勇”四字匾额高悬。正中悬挂“广济分流”“疏流利运”“广济群生”等匾额。
  建筑群内还有禹王楼、水明楼、御碑亭、宋礼祠、白英祠、关帝庙、观音阁等十余处院落。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可称运河岸边明清庙祠建筑的大观园。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均临幸此处。乾隆皇帝曾为分水龙王庙题诗。其中一首是:
  清汶滔滔来大东,自然水脊脉潜洪。
  横川僢①注势非午,济运分流惠莫穷。
  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诚擅古今功。
  由来大巧原无巧,穿凿宁知禹德崇。
  清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朱彝尊《题分水庙》诗云:
  落月西风动戍楼,津亭官柳系轻舟。
  行人莫唱思归调,汶水南来已北流。
  八、水下泗州城、明祖陵
  泗州城建于北周(557~584年),地处汴河入淮河的交汇口。汴河是连接黄河与淮河的运河,为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金朝与南宋对峙时期,为通使之道,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漕运日益兴旺,泗州城随之繁荣起来。宋代,在泗州城所依傍的汴河对岸又建了一座新城,规模逐渐超过老城。明代,两城之间的城墙拆开,在汴河上架起了宽阔的悬桥,两城区合二为一。城垣周长4.5公里,城墙高7.9米,城门五座。为了防洪,每座城门外建一座月城,唯南门外建两座。城门和月城就像双闸门的套闸,城外发大水时,先堵住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
  宋代漕粮在泗州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城下停泊,“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城内有禹王台、回澜阁等泗州十景,全国五大名刹之一的普照王寺,高约百米的僧伽塔……吸引了朝廷要员、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称僧伽塔“苍云蔽天竹色净,暖日扑地花气繁”。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赞回澜阁“澹涓涓,玉宇清闲。望长桥,灯火乱”。到了明代,泗州城内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片繁荣景象。
  泗州城北十三里处,有周长十里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明廷为保护皇家的风水宝地,屡次加高洪泽湖大堤,人为地提高了湖中的水位。后黄河改道,夺了淮河流经泗州城的河道,大量泥沙淤积,排泄不畅,河水四溢,造成河湖连成一片,泗州城被湖水淹没。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被泥沙淤埋,成了一座“水下城市”。同时沦入湖底的还有明祖陵。泗州城在逐渐被淤埋的十六年中,地方州官在城楼上办公达十一年之久。
  水下的泗州城,与因火山爆发而被埋入地下的意大利庞贝城相似,故被考古学家称为“中国的庞贝城”。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被洪泽湖淹没近三百年的泗洲城和明祖陵。1978年,筑防洪大堤时,把明祖陵从湖中隔出,石雕和万岁山坟茔露出水面,重见天日。泗州城仍埋于水下,是有待开发的宝贵的旅游资源。
  九、淮安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淮安市城内,形貌壮观,是苏北一带保持最为完好的城楼式建筑,始建于北宋,原为都统司酒楼,明代起改为鼓楼。楼上曾置有铜壶刻漏,用以报时,又名谯楼。后因淮河经常泛滥,改称镇淮楼,取震慑淮水之意。经过历代多次修建,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所建。镇淮楼坐北朝南,底座筑砖台,台正中是拱形门洞,宛似城门。明清年间是南北车马必经之道。曾悬匾额“南北枢机”。
  镇淮楼底座砖台长26米,宽14米,高约8米,由底向上逐渐收小,略呈梯形,结构稳重。台上四周围以栏杆。砖台中央是二层木结构高楼,面阔三间,屋顶重檐九脊式,是一座宏伟古朴的建筑。
  镇淮楼东西两侧各有块石铺设的台阶,可供数人比肩循级而上。登上楼台,可见二十根粗如海碗口的朱红顶木,撑托着斗拱飞檐。楼顶四角各有瓦雕龙首,怒张巨口,圆睁双目,颇具威势。廊檐上饰狮虎麟凤以及花鸟虫鱼,寓福禄寿祺、吉祥瑞祯之意。门窗隔扇均为木质细镂。室内陈列着历史文物,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人类祖先使用的石斧、石刀及历代出土文物。
  站在楼上举目远眺,运河风光、淮城雄姿尽收眼底。镇淮楼后辟为花园,栽植各种珍贵花木,四时争奇斗艳。还植有日本友人赠送周恩来总理家乡的樱花。每当阳春三月,花团锦簇,如云如霞。
  十、镇水铁牛、铜牛奇观
  镇水铁牛学名镇水铁犀。淮阴市古运河两岸及洪泽湖大堤上铸有五头铁牛。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铸成,分置于运河各险要地段。铁牛肩胛上铸有阳文楷书:
  惟金克木蛟龙藏,惟土制水龟蛇降。
  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垫报吾皇。
  铸铁牛的目的是为了镇住水患,但征服水患只能靠人力而不是神力。今天,这些铁牛删被视为古代治水遗留的纪念物。・
  淮阴现存五头镇水铁牛,其中两头驻足在洪泽县高良涧节制闸的临湖公园内,两头匍匐在蒋坝镇旁的小花园内,另外一头横卧在淮阴县高堰乡渡口大堤上。
  五头铁牛均为昂首屈膝状,体大与真牛同,卧伏在原约10厘米的铁板上,铁板与牛铸为一体,重约五千斤。铁牛的铸造工艺精湛,造型生动,“魁形巨首,垂耳抱角”,不仅是百姓屡遭水患的见证,也寄托了人们降伏水患的强烈愿望。
  为征服运河水患,人们在运河沿岸多处铸造了类似的铁牛、铜牛。如高邮市文游台内的镇水铁牛,山东济宁出土的镇水铁牛。北京颐和园铜牛。
  颐和园铜牛,卧伏在昆明湖东堤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神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铸造,称为“金牛”。据传是为镇水患而建,牛背上铸有八十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十一、镇江金山寺
  到镇江旅游观光,首选景点必定是金山。金山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金山上有精巧的庙群建筑,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浑然一体,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金山高44米,绕山一周520米。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光绪元年(1875年)整个瓜洲全部陷入长江,金山与南岸镇江的陆地连成一片。
  东晋末年(419年),金山上建起一座泽心寺。唐代,有个叫法海的和尚在此开山得金,重建庙宇,更名金山寺。金山寺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一段故事,为金山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余名,前来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众,在全国寺庙中享有盛誉。
  金山寺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寺观光时亲笔所题。进山门,迎面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走出天王殿,迎面是大雄宝殿。整座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格外壮丽辉煌。“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从大殿后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有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时留下的七块御碑。这些碑石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寺胜景的评价。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阁内珍藏着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观音阁南,是妙高峰平台,又称晒经台。传说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就是在此有感而发所作。“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千古佳话也发生在这里。留云亭是金山视觉最为开阔处,传说当年康熙帝游览金山至此,看到大江东去,天水一色的壮景,情不自禁地感叹:“此处可谓江天一览”,随从官员忙请圣上题词。康熙当即欣然命笔,题写了:“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留云亭又称“江天一览亭”。
  留云亭北是佛印山房。再往西北是七峰亭。七峰亭北是吕洞宾曾观望江面的仙人洞。由七峰亭往东,是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塔高30米,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宋代王安石登塔后做诗抒怀: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慈寿塔往北是法海洞,为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的苦修之处。在法海洞北,玉带桥畔是白龙洞,洞内有白娘子和小青的汉白玉雕像。
  金山寺后,还有御码头和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中冷泉。金山诸多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十二、常州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红梅公园南端,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已有1000余年历史,此地初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塔寺历经兴废,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塔孤”的诗句。现塔为美籍华人刘璧如等资助,于1982年11月修复对外开放。该塔高48.38米,底层外径为9.58米,塔身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每层有拱门,中有旋梯环绕而上,登塔远眺,全城的景色尽收眼底。文笔塔造型优美别致,体态轻盈,风格迥异,在古塔中独树一帜。文笔塔历经沧桑,几度废兴。塔园内古迹众多,东院有笔架山、文笔楼、砚池、塔碑,西院有塔影山房、知音房、季子亭、袈裟塔、塔影桥、红梅阁等。
  1988年又修复了“文笔夕照”景区,这是以文笔塔为主体,纳常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传说、文物等构成的富有江南园林风韵的景区,是常州人文荟萃的象征和缩影。
  十三、无锡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无锡市南门朝阳广场东侧,南长街口北侧的古运河畔。据《无锡县志》记载,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547~548年),为江南名刹。初名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规模宏大,南朝时期,冠绝各寺,后人称“江南最盛丛林”。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4年)改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年间(842~846年)被毁。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重建,宋皇赐名“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当时无锡城内外寺院林立,梵刹相望。时为无锡十大名刹之一。宋雍熙年间(984~987年),在南禅寺内建造了一座宝塔,宋徽宗皇帝赐名“妙光”,即后来的妙光塔,这座宝塔为南禅寺增添了光彩。后南禅寺妙光塔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南禅寺为历史悠久的古道场,高僧辈出,名闻海内外。唐代高僧元浩禅师、宋代圆照禅师,曾受到宋神宗、宋哲宗二帝的召见。清末禅师四尊宿之一的冶开和尚,曾是南禅寺的住持。这位冶开和尚在辛亥革命后,曾任中华佛教总会会长。1929年入主南禅寺的静波大和尚曾任中华佛教总会副会长。著名高僧、号称华严座主的应慈老法师任南禅寺住持期间,多次传戒,戒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如今健在的著名戒弟子有: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寒山寺方丈性空老法师,《香港佛教》刊物发行者——松泉老法师,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开元寺和广福寺方丈隆贤老法师等等,真可谓千年古刹传灯相接。
  南禅寺历经千年,迭兴迭废。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太平军焚毁。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重建部分殿堂、僧房。唯大雄宝殿未重建。1926年,无锡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唐申伯共同捐资修缮妙光塔。源修和尚出任南禅寺住持后,捐银圆5000元修复南禅寺。修复后的南禅寺占地面积29.04亩,寺内有妙光塔、天王殿、长生殿、大悲殿、禅堂、五戒堂、斋堂、客堂、寮房(僧房)、放生池、普同塔院、涅槃堂、化身窑等,南禅寺面貌焕然一新,蔚为壮观。寺中常住僧人及勤杂人员近百人,年年传戒讲经,香火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殿堂曾被占用。直到1980年后,逐步修复天王殿、藏经楼、,妙光塔及大雄宝殿等建筑。南禅寺又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间。
  十四、水陆并峙的苏州盘门
  盘门是苏州古城的八门之一,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地处交通要冲。大运河环抱城垣,自北而南绕城而过,后折向东。盘门由水陆两座城门组成,水城门傍南,陆城门依北,互相错列配置,水陆相串,萦回盘绕而得名盘门。在水陆盘门的顶部建有城楼,供守军瞭望所用。城楼规模巨大,上下两层门楼,重檐歇山顶,下檐翘角,气势宏伟。登上城楼,俯视城内,水巷纵横,桥梁棋布,林木茂盛,翠草如茵。各条街巷,车队人流,商店酒楼,鳞次栉比,呈现一片繁华景象。远眺城外,万顷太湖,碧波荡漾,水面浩渺,群山叠翠,沃野千里,京杭运河舳舻相望,展示一片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
  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受吴王阖闾指派,修建阖闾大城。盘门即那时所建,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盘门是古代战争的防御设施。敌人若从陆路来犯,必先要强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方能兵临城下。盘门第一道陆城门设在城垣的北端,守兵可从正、侧两面,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阻击敌人进攻,使其难以攻破城门。第一道城门内有两道千斤闸门严实封堵,敌人想要攻破大门,必遭惨重伤亡。即使第一道城门被攻破,内有四面巨石垒砌的“月城”,敌兵如进瓮罐,成为瓮中之鳖,不被乱箭射死,也被缴械生擒。若敌兵从水路进攻,城门河道窄小弯曲,只许孤舟进入,处于难援劣势。一旦进入水城门,又会遇到坚实的闸门,战船想要过去,更是难上加难。这种严密坚固的城门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家战略战术的高超。除军事作用外,盘门还有调节河湖水位、利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如今,盘门城楼的东檐下,悬有“水陆萦回”匾额,楼柱上一副醒目的抱柱对联:
  古吴城阙川原北,旧国干戈战伐多。
  城门楼的西檐下,悬有“吴中锁钥”匾额,楼柱上仍有一副抱柱联:
  水接帆樯山分紫翠,桥通吴地市到珠玑。
  这些匾额、对联,为盘门城楼增添了寻古访幽的又一景观。
  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晚入盘门》诗中云:
  人语潮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倚蒲团入睡乡。
  十五、嘉兴南湖
  南湖,在浙江嘉兴市。京杭大运河流经嘉兴县城,南湖与运河相通,分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又称鸳鸯湖。南湖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移此继续举行。南湖南北长,东西狭,总面积五百二十五亩。湖中有湖心岛和仓圣祠所在的小洲两个岛屿。湖心岛上有南湖革命纪念馆及烟雨楼等名胜古迹。湖北岸有湖滨公园,湖中盛产南湖菱。
  烟雨楼是吴越国钱元璋在湖滨作为登眺之所而筑,取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命名。宋建炎二年(1129年),楼废。嘉定年间,吏部尚书王希吕又在旧址建楼。
  宋末,毁于兵火。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嘉兴知县赵瀛又仿烟雨楼旧制,建楼于湖心。四面临水,水木清华。晨烟暮雨,向称胜景。万历十年(1582年)知府龚勉又在此增筑亭榭,南面筑台为钓鳌矶,北面拓放生池,称鱼乐国。楼前檐横额“烟雨楼”三字为董必武手书,楼中保存历代碑石五十余件。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会期间,因受法租界巡捕房暗探的干扰,遂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十二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
  十六、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大运河南端杭州西湖的南侧,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古朴庄重,巍峨壮丽,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而驰名中外,被称为西湖古塔之首,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六和塔,民间一直流传着“六合镇江”的故事:古代钱塘江中,住着一个性情暴戾的龙王,把潮水涨落搅得反复无常,沿河两岸田地、房屋常常被淹没,黎民百姓终日提心吊胆。后来,一个叫六合的青年统领众人用石块填江,不让潮水横冲直撞,终于制服龙王。从此,两岸荒滩变成良田,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为了纪念六合的功绩,后人在六合搬石头的小山上修筑了一座塔,就是如今的六和塔。其实,六和塔真正得名是取自佛教中的“六和敬”之说。“六和敬”是指僧侣团结共处的六个方面,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位、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也有人称“六和塔”取“东西南北天地六方之和”之意,体现其广阔的含义。
  兴建六和塔,主要是为弘扬佛法,镇压江潮。五代十国期间,杭州是吴越的都城。当时吴越国王接受两位高僧的建议,借助佛法镇压肆虐为害的钱江大潮,建起了九级浮屠——六和塔。六和塔建成后,在两宋的三百多年间,钱塘江仍发生破坏严重的大潮十六七次。六和塔的建成,装点了湖光山色,给西湖增添了一道新风景,便利了钱塘江航运。六和塔一带江面风急浪险,自建成六和塔并在塔上安装导航灯以后,使江上航船更加安全,起到了促进航运的作用。
  六和塔是阁楼式砖塔,占地面积0.8公顷。塔高59.89米,外观十三层,内部只有七层。外檐为八面七级的木结构。塔身结构从外到里分外墙、回廊、内墙、中心小室四部分。沿塔四周设有环形楼梯,共226级台阶,盘旋而上,直到塔顶。塔内四壁饰200块方砖,雕刻着各种花卉人物、鸟兽虫鱼,体现了南宋风格。六和塔外观八角形,层层向上递减。各层斗拱、重檐和塔身三者之间,在尺度投影设计上非常适度。塔身外观上明暗间隔,收分极为合理,轮廓衬托分明。每层檐角挂有“大铁马”,微风吹拂,响声悦耳。人们登上塔顶临窗远望,可见江水浩渺,船帆点点,一幅动人心旌的壮丽景观。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曾登临六合塔,在塔内每层均书匾额,第一层“初地坚固”,第二层“二谛俱融”,第三层“三明净域”,第四层“四大金刚”,第五层“五运扶盖”,第六层“六鳌负载”,第七层“七宝庄严”。乾隆皇帝用佛教典故依次命名塔层,足以显示其对佛教理论的精通和文学修养的高深。
  六和塔碑亭里的御碑,是杭州目前保存完好的乾隆碑刻之一。碑高4.35米,宽1.5米。碑刻有“乾隆御碑”四个字。碑上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碑文记载了六和塔千百年来兴衰及乾隆游历钱塘美景的感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十七、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坐落在东城区成贤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曾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将殿顶换成青色琉璃瓦。清顺治、雍正、乾隆年间重修,各殿全部换成黄琉璃瓦。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孔子为大祀,将正殿大成殿扩建。正门名先师门,虽历经修葺,其斗拱形式,仍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大成殿为孔庙的正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护栏,是祭孔的场所。殿前左右有碑亭十一座,两侧有东西配庑,放置从祀牌位。院中古柏成林。殿后有一独立院落,即崇圣祠,为供奉并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地方。
  在大城门及先师门两侧,分别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98座,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碑上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诸如于谦、史可法、曾国藩、林则徐、刘墉、纪晓岚等均碑上有名。题名碑是研究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将国子监设在孔庙内。
  在孔庙大成殿前西侧,有一棵树龄四五百年的柏树,传说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到孔庙,行至这棵树下,被突然落下的树枝打中。人们谓柏树有知,惩罚奸佞,遂称此树“除奸柏”。
  十八、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位于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的夫子庙建筑群,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孔庙是奉祀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又称文宣王庙。南宋初毁于兵火。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南京)府学,同时建科举考场——贡院府学内有明德堂,堂额原为南宋末年文天祥所书,清时由曾国藩改为篆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是国子监,后改应天府学。清时为江宁、上元二县的县学。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夫子庙利用秦淮河为泮池(俗称月牙池),筑堤环抱,南岸有照壁。有聚星亭、思乐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奎星阁等建筑。六朝时期以迄明清,夫子庙一带均是繁华的地方。
  今日夫子庙,已是南京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十九、绍兴兰亭
  位于绍兴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撰书的《兰亭序集》记述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他与好友在此修禊的盛况。现存建筑和园林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移此重建的。
  1980年曾全面整修,有小溪流经此处,称曲水。临溪有流觞亭。亭西有王右军祠,祠中正殿有王羲之像。殿前有墨华池,池中建墨华亭。两廊墙上嵌古代碑刻帖石,其中唐宋以来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就有十余种。流觞亭后有御碑亭,中立清康熙、乾隆二帝御碑,流觞亭东有碑亭,内立清康熙帝书兰亭碑一块,亭前约30米处为鹅池,池畔建石碑亭,中立“鹅池”石碑一块,传为王羲之书。园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风景清幽。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