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63
颗粒名称: 十六、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
分类号: F752.9
页数: 4
页码: 123-1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无锡位于美丽的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无锡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以江南民居风貌和水乡特色著称。大运河对无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无锡的粮米产量全国领先,米市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无锡的手工业也很发达,有众多专业街巷。20世纪初,无锡成为民族工业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关键词: 无锡 大运河 粮米产量

内容

无锡地处美丽的太湖之滨,京杭运河贯穿市区,全长14.96公里。其中吴桥至南门、清名桥的6.6公里段具有江南民居风貌和水乡特色。大运河被无锡人称为母亲河。无锡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为了争夺锡矿,爆发了当地人与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流血冲突。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益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从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无锡的粮米为百业之冠。得运河之利年年漕粮北运,江南一些州县的漕米由无锡起运,各州县便派人坐镇无锡,采办漕粮。无锡米市已成为全国四大米市(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江苏无锡)之首。当年北塘大街、三里桥一带粮行集中,成为无锡米市中心。这一带共有大小米栈八十多家,粮行二百六十家,米店一百七十家,仓储容量达二百多万石。纱号、纸号、百货、五金、绸布、油麻、国药、银行、钱庄等商店林立,市井繁荣。与运河相近的街区有江阴巷、布行弄、北大街、棚下街、南长街等,更是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聚集之所。无锡著名的商号如日新、时和、懋伦、九伦、大来、大吉春、万大、元大恒等均设于此。
  明清以来,无锡的手工业织布、陶瓷、制砖等也很发达,出现很多专业街巷,如铸冶巷、鱼腥巷、石灰巷、打绳巷(今大成巷)、鸡鹅巷、粢糕巷等,百业兴旺可见一斑。
  20世纪初,无锡得益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优势,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还有近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拍摄基地。
  无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引了历代文人赋诗赞颂。
  唐代宰相李绅是无锡人,他的《悯农二首》已为历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杜牧在观看无锡妙光寺后,咏出了脍炙人口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寸,多少楼台烟雨中。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为无锡的天下第二泉题诗: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六次南巡,每次都游览无锡惠山。黄埠墩附近宽阔的运河水面上,停泊着皇帝的龙船及庞大的般队。一次康熙呈帝登上黄埠墩观看巍峨壮观的佛寺和绮丽的远河风光,深为陶醉,御笔题写“若兰”两个大字,把黄埠墩比做大运河中的一朵幽雅而美丽兰花。
  乾隆驾临黄埠墩,题诗数首,盛赞此处美景。现摘录一首如下:
  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
  到来俯视原无地,攀徒遥吟恰有楼。
  含雨湿云偏似重,隔湖烟屿望如浮。
  惠山翠色迎眉睫,慢虑沾①衣作胜游。
  无锡地处美丽的太湖之滨,京杭运河贯穿市区,全长14.96公里。其中吴桥至南门、清名桥的6.6公里段具有江南民居风貌和水乡特色。大运河被无锡人称为母亲河。无锡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为了争夺锡矿,爆发了当地人与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流血冲突。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益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从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无锡的粮米为百业之冠。得运河之利年年漕粮北运,江南一些州县的漕米由无锡起运,各州县便派人坐镇无锡,采办漕粮。无锡米市已成为全国四大米市(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江苏无锡)之首。当年北塘大街、三里桥一带粮行集中,成为无锡米市中心。这一带共有大小米栈八十多家,粮行二百六十家,米店一百七十家,仓储容量达二百多万石。纱号、纸号、百货、五金、绸布、油麻、国药、银行、钱庄等商店林立,市井繁荣。与运河相近的街区有江阴巷、布行弄、北大街、棚下街、南长街等,更是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聚集之所。无锡著名的商号如日新、时和、懋伦、九伦、大来、大吉春、万大、元大恒等均设于此。
  明清以来,无锡的手工业织布、陶瓷、制砖等也很发达,出现很多专业街巷,如铸冶巷、鱼腥巷、石灰巷、打绳巷(今大成巷)、鸡鹅巷、粢糕巷等,百业兴旺可见一斑。
  20世纪初,无锡得益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优势,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还有近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拍摄基地。
  无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引了历代文人赋诗赞颂。
  唐代宰相李绅是无锡人,他的《悯农二首》已为历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杜牧在观看无锡妙光寺后,咏出了脍炙人口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花,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寸,多少楼台烟雨中。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为无锡的天下第二泉题诗: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六次南巡,每次都游览无锡惠山。黄埠墩附近宽阔的运河水面上,停泊着皇帝的龙船及庞大的般队。一次康熙呈帝登上黄埠墩观看巍峨壮观的佛寺和绮丽的远河风光,深为陶醉,御笔题写“若兰”两个大字,把黄埠墩比做大运河中的一朵幽雅而美丽兰花。
  乾隆驾临黄埠墩,题诗数首,盛赞此处美景。现摘录一首如下:
  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
  到来俯视原无地,攀徒遥吟恰有楼。
  含雨湿云偏似重,隔湖烟屿望如浮。
  诗的前四句描写对黄埠墩的印象,颇有韵味;后四句写不用担心小雨会沾湿龙袍,此时游兴正浓,要饱览黄埠墩胜景。
  惠山翠色迎眉睫,慢虑沾①衣作胜游。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无锡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