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徐州——运、黄交汇大码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58
颗粒名称: 十一、徐州——运、黄交汇大码头
分类号: F752.9
页数: 2
页码: 114-1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徐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和五省通衢,元代以后成为漕运、商业和手工业的重要码头。明万历年间,人口增加了近一倍,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发展。
关键词: 徐州 大运河 大码头

内容

徐州,古称彭城,秦末为西楚国都,三国时期是魏国州治。徐州一向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称。古诗云:“自古彭城列九州,虎争龙斗几千秋”。
  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为补充运河水源而“引黄济运”,黄河与运河在徐州附近交汇。徐州便成为漕船、商船停泊及货物周转的重要码头。
  明永乐年间,朝廷在徐州、济宁、临清、德州设置规模巨人的粮仓,储存粮米待运进京。徐州于城南二里许依山傍水营建厂运仓。该仓场周长四里,开四门,内建廒仓百座,房舍千间.可容纳苏、松、宁、池、庐安、广德地区粮米二百七十四万石。明廷还在徐州设立管理漕运的户部分司和管理河道的工部分司,每年役使浅夫(纤夫)、铺夫、泉夫、塘夫等近两千人,漕船过堰跋坝或逆水行舟,一船少则三四百,多则七八百名纤夫挽船。吕梁、徐州“二洪”有“悬水三十仞,流沫数十里”的险滩,需要的纤夫更多。
  大运河上的商船往来如梭。运至徐州的大宗商品有纺织品、茶叶、纸张、瓷器、铁器等,南下的货物有棉花、食盐、豆麦、干鲜果品等。徐州成为舟车鳞集的重要码头。明代漕运总督舒兴龙说:国家两都北京、南京并建,淮阴、徐州、临清、德州实为南北之咽喉。
  徐州码头辐射到苏、鲁、豫、皖四省与徐州接壤的各州县。当地土特产品经运河、黄河或陆路运抵徐州:南来北往的商船运来的木竹、陶瓷、五金器皿、绫罗绸缎、红、白冰糖等,转运到各地销售。徐州成了南北货物的交流中心。
  便利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徐州商业、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各地富商纷纷到徐州开设商店、货栈,工匠云集徐州从事手工产品加工销售。一时商贾盐客、应试举子、北上南下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在徐州住留。徐州运河码头停泊各类船只,岸上备有车、马、轿、乘,供客商享用。城内外栈行林立,商品丰富,客栈、酒楼、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明万历年间规定,徐州及所属四县萧、丰、沛、碣山,每年除纳正常的五项岁额外,还要贡赋漕粮四万八千石。
  经济的发展,使徐州人口大增。据统计,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徐州及所属四县编户为22683户,人口180821人,到明万历六年(1578年)编户为37841户,人口为345766人,在不足二百年间,人口增加了近一倍。
  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原是四千年前黄帝后裔彭祖的封地,建有彭祖祠、大彭阁和彭园,彭园内立有彭祖像。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也是他的发迹之地。两汉四百年间,这一地区封王18人,封侯143人,有“五里三侯”之誉。其中沛县籍就有23人,如箫何、曹参、樊哙等。徐州古迹很多,有刘邦的《大风歌》百尺高台,项羽造的戏马台,苏东坡建的黄楼、苏堤,乾隆皇帝的行宫等。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徐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