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治河名人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3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治河名人谱
分类号:
K826.16
页数:
18
页码:
75-92
摘要:
本章介绍了中国古代治河历史上的七位名人,包括郭守敬、苏东坡、陈瑄、宋礼、白英、潘季训和靳辅,以及林则徐在赈灾治河方面的贡献。这些人物在治河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和独特的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大运河
治河名人
水利事业
内容
大运河流淌的两千多年,就是世代炎黄子孙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两千多年。历代治河兵民千千万万,治河名人、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他们为大运河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献出了聪明才智,倾注了血汗,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表现出中华民族兴利除害的豪迈气概,朴素的科学态度,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一、巧思绝人的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年),元朝水利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字若思,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幼年失怙,由祖父郭荣抚养长大。郭荣是个隐居的学者,通五经,精算术,长于水利工程,与同乡隐居的刘秉忠相好。刘秉忠落发为僧,后经海云和尚引荐,入元朝廷当了宰相。
1249年,刘秉忠回家为父亲守孝。其间,有人邀他去南京紫金山讲学,好友郭荣将少年郭守敬托付与他,带到南京学习。郭守敬聪颖勤奋,学业优异,很受刘秉忠器重。刘秉忠守孝三年回朝前,将郭守敬引荐到邢台府,担任整修河道、兴造水田、建桥梁、通运道等差事。郭守敬不负众望,精巧设计,兴建了多项颇有成效的水利工程。
1262年中统三年,三十一岁的郭守敬由同乡张文谦引荐,朝见元世祖忽必烈,当面陈述水利诸事。元世祖连声称“善”。不久,即任命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事”,次年加授“副河渠使”,后升任“督水监”。郭守敬先后提出二十多项水利工程建议,治理河渠泊堰百余宗。
新辟大运河中线 元代以前的运河,自徐州起,向西拐了个“<”形大弯,后因黄河决口,淤塞了河道,无法航行。廷议提出“开汶泗水以达京师”,派郭守敬负责此项工程。郭守敬六次去鲁西进行水文和地形勘测。他翻山越岭,行程数千里,反复勘察,提出取直河道的建议,并绘出图样禀奏皇上。皇上准奏。1283年,按照郭守敬的设计开始施工。新运河沿途多为丘陵地段,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是大运河最艰巨、最关键的工程。历时一年,开通济宁至安山东平一百五十余里的济州河。时隔六年,又凿通东平至临清的二百五十余里河道,与南运河相通。运河巧借梁山泊、微山湖、汶河、清河之水济运,沿途建闸、堰四十余座,度高低,分远迩,以节蓄泄,保障航运畅通。新运河的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形成。
修建白浮堰、通惠河 南方漕船行至通州,到北京尚有五十余里旱路。金代虽开凿了通州至北京的里运河,但水源不足,又因多年战乱,河道淤塞。为解人、畜陆挽之苦,节省昂贵运资,忽必烈令郭守敬重新规划这段运河。
郭守敬踏遍北京西北的山地,寻找水源,在昌平县境内发现一处水量丰盈的白浮泉,泉水自山之北脚石罅喷薄而出,若有神功。郭守敬先在此修筑白浮堰,将水位蓄高,然后开凿渠道,引水下山。山高虽不过百米,而巨石嶙峋,甚为峻拔,开河工程难度非常之大。
泉水自白浮堰到京城昆明湖途中,横列着温榆河、清河,河岸均有宽广的洼地,郭守敬精心设计,引白浮泉水注入温榆河,迫使河水沿北山之南麓、西山之东麓南转,经玉泉山北麓再往东南,注入“七里泊”昆明湖,形成京城运河的蓄水库。
白浮泉行程呈“C”字形,用这种“倒行逆施”的办法,汇集了溪川附近的湖沼泉源,使一切可资利用的水源集中为一条洪流,使渠道始终保持略高于“七里泊”的水位,流水顺畅。“七里泊”经南长河、高粱河东注“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和什刹海,此处便是京城里运河之首。运河从此处向东南流抵张家湾,与北运河相通。此河为“通惠河”。
引白浮泉之水为运河源头,是惊世创举。在测量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求复杂山麓地形上的等高线,颇难做到。更何况白浮泉海拔六十米,与之相距五十六里的七里泊海拔仅四十八米,平均比降为每里七寸许。郭守敬竟能在这丘壑密布的山麓地带设计和营造此渠,说明测量技术和施工技术已达到相当精密的水平。故世人称他为“巧思绝人”的“神工”。
修复西夏运渠 西夏(今银川)平原,汉、唐屯田时,开渠很多,长达二百里以上的运渠就有十几条。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来”“汉延”两渠。唐来渠长四百余里,汉延渠长二百五十余里,皆因兵乱废弃淤浅。郭守敬受皇命,于1264年赴西夏,带领当地军民,重新疏浚立闸修堰,复其原貌。还从银川至蒙古东胜开挖运河,引黄河水顺流而下,既可灌溉又可浮航。因成就斐然,升授督水少监,不久又升任督水监。
料事如神 1298年,元成宗铁穆耳欲在上都西北开凿一条新河,通向滦河。此时,郭守敬已六十八岁,早已不任督水监之职。因研究天文历法有建树,被封为太史令。铁穆耳皇帝特请郭守敬到上都商议开河之事。郭守敬不顾年老体弱,实地踏勘了地形山势,估计雨季山洪暴发时的冲击力,提出渠堰宽度须在五十至七十步之间。而主持施工的官员为了节省工费,未按郭守敬的规划施工,擅自将渠宽减少了二十五步。次年,恰逢大雨,山洪暴发,果如郭守敬所料,渠堰被冲垮,连皇帝的行宫也险遭淹没,铁穆耳皇帝只得躲到山上。他十分感慨地对大臣说:“郭太史真是料事如神。”
研究天文历法 元朝统一后,南北方历法不统一,出现“前天中秋节,今日月方明”的怪现象。1270年,忽必烈召见郭守敬,命其制定新历法,为此特建“太史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内)。
郭守敬在院中建“灵台”,即天文观测中心,还在全国设一百二十七个观测点。遂编出《授时历》。这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历书(西汉《太初历》、唐代《大衍历》、元代《授时历》)之一。现今公历采用的各种数据与《授时历》相同,但比《授时历》晚了三百年。郭守敬还撰写天文专著十四种,一百O五卷,《元史》中有一部分记载。
二、抗洪治湖的苏东坡
苏东坡,名苏轼(1036~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纵横驰骋于文坛,文、诗、词、赋无所不精,传之后世的诗有四千多首,词三百四十余首,其他各类文章号称万篇,共二百四十万字。后世将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四大家”,亦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佼佼者。但他在官场上的作为却鲜为人知。本文介绍的,是他在做官时抗洪、治湖的突出政绩。
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四十二岁的苏轼任徐州太守。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时期,著名作家林语堂曾做过这样的评价:
……苏东坡真的生活也是由四十岁才开始的,也就是他的“黄楼”时期,苏东坡突然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因而这是他人生中首次以行动为人所知,做事、兴工程、忙于公务活动。过去在杭州,他始终充任辅佐官员,在密州,虽然身为太守,但地方贫穷而偏远,也无法展示其行政才能。后来他被迫引退,在政治上韬光养晦,此后,一个充实完满、练达、活跃、忠贞的苏东坡出现了,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百姓所爱戴的苏东坡。他是温和诙谐、百姓的父母官兼友人的苏东坡——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物。在他被捕、遭受流放之前,他以徐州太守所表现出的政绩,已经证明了他是个干练之才。
徐州抗洪 苏东坡任徐州太守的当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曹村决口,滔滔洪水灌流东南,泛滥于梁山泊,溢涨于南清河,淹没了四十五个县。“汗漫千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
八月二十日,洪水到徐州城下,因受到南面山岭所阻,遂汇流城根不断高涨。水深已有二丈八尺,城头只露三尺高,洪水随时可灌城郭。城内富民争相出城避水。苏轼劝阻他们:“你们出城避难,百姓会人心动摇,谁与我一起守城呢?有我在,决不让洪水淹城! ”富民不再出城,人心安定下来。苏东坡接受城内父老的建议,征集五千民工,疏浚下流河口,日夜加固外城,亲自到武卫营动员禁军参加抗洪。按宋代制度,知府无权调动禁军。苏东坡对禁军将领说:“河将害城,事急矣,禁军应为民尽力尔!”禁军将领感动地说:“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①小人当效命!”禁军官兵全体出动,与老百姓昼夜奋战。苏东坡亲荷畚锸,布衣草履,结庐城上,过家门而不入。万众一心,短时间内筑成长堤,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十市尺)。堤成后,次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苏东坡又下令集中公私船百余只,用缆绳系在水势最猛处,以减杀洪水冲力。苏东坡以身率之,众吏不敢怠慢,各段城墙及险要堤坝,皆有官员负责守御。苏东坡抱定“坐观入市巷闾②井,吏民走尽我王尊”的决心。要像汉代东郡太守王尊那样以身填堤,视死如归。经过数十日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十月初五水势渐退,十三日河归故道。被大水包围了七十余天的徐州城保住了,百姓欢声雷动,朝廷颁赐重奖。
为让百姓重建家园,苏东坡向朝廷申请酌免徐州赋税,并增筑外城,加固内城。次年二月,他用朝廷赏赐他的银两和府内库存共三万贯,粮一千八百石,招募民工七千二百人,以木桩凿于堤岸四处,填平城内十数个大坑。当时东门面临黄河,成为挡水要冲,且又靠近州库,因而又增固加高了东门,夯实坚土,护以砖石。拆除州府内已废弃的霸王厅,在东门城墙上建造了两层的高楼。因为“水受制于土”,而在楼外墙上涂黄土,取名“黄楼”,含有“土实胜水”之意。黄楼于1078年二月动工,同年八月十二日竣工。九月九日重阳节,苏东坡邀来三十余位诗文名家,举行隆重典礼,庆祝黄楼落成。苏东坡高兴地写下《九日黄楼作》一首: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①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②。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③。
苏东坡劝农耕栽桑林,首次成功地开发徐州煤田,这是在徐州建树的历史功绩。
苏东坡在徐州任太守只一年零十一个月,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当百姓得知苏东坡要离开徐州时,自发拥到街头含泪相送,有的攀挽马头,有的割截他的马镫不让他上马,有的献酒献花……苏东坡感动得热泪潸然。他在马上题咏了五首词:
其中一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东坡已像鸿雁一样飞到了天尽头,而落在徐州大地上的或者说留在人间的“雪泥鸿爪”都已凝结成为化石,永世长存。
杭州治西湖 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东坡任杭州太守,这一年适逢浙东大旱,灾疫并作。苏东坡请求朝廷减免赋税,低价出售仓米,设置病坊医治灾民,实施募役救灾之法,得到朝廷恩准。
西湖因久旱,湖水干涸。苏东坡带领百姓数千浚治西湖,深挖湖底,引山泉溪水冲洗泥沙,湖水变清。再将运河水注入湖中,补充水源。建造闸门,调节湖中水位。还将挖出的泥土筑成长堤,堤上建起漂亮的拱桥,湖中植莲藕,堤上种柳栽桃,望之如画。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堤南起南屏山,北至栖霞岭,全长六华里。堤上修筑六座拱桥,杨柳夹堤,桃花错落,带有自身固有的线条美。苏东坡十分喜爱西湖的风光,曾咏唱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人咏诗赞叹苏堤特有的风光和绮丽的景色:
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这些诗句既有对西湖美景的赞颂,也有对苏东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颂扬。
据说,当年杭州百姓感念苏东坡治湖功德,宰杀肥猪,抬着进献到太守府上。苏东坡指导厨师做成红烧肉,让百姓品尝。从此“东坡肉”流传下来。
三、陈瑄开凿清江浦
陈瑄,明朝大臣,字彦纯,安徽合肥人。青少年时期熟读兵法,善骑射。明洪武年间,屡次随官兵征讨西南地区,累功升迁至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建文帝末年(1402年),被任命为总舟师,设防长江南岸,以抵御燕王朱棣兵至。不久,燕王率大军南下,陈瑄见建文帝大势已去,以舟师迎降。朱棣即皇位后,封陈瑄“平江伯”。永乐元年(1403年),陈碹任总兵官,总督海运。他于湖广、江西造平底船三千艘,购买江浙粮米经大运河向北京运送。一次输粟四十九万石,并在天津建“百万仓”储存。明成祖朱棣念其运粮有功,提升其总督漕运。
陈瑄重视开凿疏浚河道。他在运粮途中,目睹了杭州至北京三千五百里河道的状况,看出最难治理的是淮阴一段,这里的淮河南岸是淮南运河邗沟入淮的河口处,只筑两道大坝而无闸,漕船行至坝前,需靠岸卸粮,陆挽过坝,再装船入淮河,后转入运河。此处,黄河已夺淮河河道,纵穿淮河的运河也被黄水所夺。黄、淮、运三河之水混在一起沦入洪泽湖中。洪泽湖水深十至十五尺,浩瀚如海,漕船航行其中极不安全。陈瑄遍访乡贤父老,决定另造新河,皇上恩准。他带领民众数万人,开凿了一条长二十里的新河,称“清江浦”,筑堤十五里,建四座大闸。自此,漕运畅通,免除了船只过坝牵引的繁难,且直达清江,避免了溯淮入黄的波涛之险。此后,陈瑄又主持疏浚了徐州至济宁三百里的河道,修筑沛县昭阳湖、济宁南望湖的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筑高邮湖堤。从淮阴至临清千里长的运河上,建闸四十七处,保障了运河水脊航行畅通。
陈瑄治理运河三十年,有很多建树。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病逝在任上,终年六十八岁。
四、治理运河水脊的宋礼
祠堂高峙暮云中,汶水分流转运通。
自是千年留异迹,人间争说宋司空。
这是清初漕运总督董讷拜谒宋公祠时咏的一首诗。
宋礼(1358~1421年),字大本,河南永宁县人,明初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因秉性刚直,曾两次被降职。至永乐七年,成祖皇帝大兴土木,筹建北京皇城,命宋礼赴四川采购木料。此时正值宋礼在家治丧,未满丧期便受命上任,受到皇帝嘉奖。
永乐九年(1412年),成祖皇帝命宋礼疏浚大运河水脊——会通河,济宁至临清,恢复漕运。
汶水入运河口处的南旺村附近,是运河河床的最高点,黄河泥沙淤积高出两岸平地,在堤外看堤内的船帆,如鸟翼行天,被称为悬河。为解决“水脊”的水源和防止“水脊”泄水过快,运道浅涩,宋礼与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等,率济南、兖州、青州、东昌四府十五六万民工,对全长四百多里的会通河进行大规模的疏浚治理。他大胆采用布衣老人白英的建议,开挖汶河,“截汶济运”,在戴村筑起了五里长的拦河大坝,逼使汶河南流至分水口处入运河。又在运河河底建造巨大石拨,导河水南北分流,即“七分朝天子(北流),三分下江南(南流)”。为控制运河水量,建起节制闸三十多座,建水柜等配套工程,保障航运畅通。
永乐十二年,工程告竣在即。朝廷议定,次年为始,停止海运,河成赏功。
宋礼历时九年疏通运河之脊——会通河,建功卓著,深受后人敬仰。
宋礼去世九十三年后,朝廷追念宋礼治河功德,在南旺运河分水口对岸建宋公祠,供乡人岁时奉祀。又六十一年后,明万历元年,朝廷追封宋礼为“开河之勋太子太保”,赐谥号“康惠公”,恩准宋礼故乡永宁县建乡贤祠,择宋礼后代子孙到京城国子监读书,令南旺地方官府拨出宋公祠附近湖田十顷作为祭田。清朝各代皇帝也屡有封赐。雍正四年,封宋礼为“宁漕公”,光绪五年,赐封宋礼“显应大王”徽号。故宋公祠又称“宋大王庙”。此后,又在宋公祠附近建起龙王庙、戏楼、禹王庙、水明楼、关帝庙等十余座庙宇,成为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明代诗人唐皋在《拜尚书宋公祠》中咏道——
千里漕河蓄水深,两岸官柳绿成阴。
恭襄坐受司空策,建议崇祠始自今。
瞻拜遗容感慨深,疏檐落照转秋阴。
春秋史断琼山笔,留得公评说至今。
五、拄杖点泉的白英
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山东汶上县白家店人。以种田为业,自小聪颖好学,博古通今,教过蒙学,心性善良,出言不苟,乡人敬仰。人称“隐人君子”。虽身居山野,却有“忧国计,为民生”的抱负。
1412年,永乐皇帝派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宋礼微服拜访治河经验丰富的白英,恳请他担当治河重任。白英当年四十九岁,熟悉家乡的地理水文,深知“功莫大于治河,政莫重于漕运”的道理,遂欣然应允。他带领宋礼等人实地勘察,帮助宋礼制定治河方案,提出多项具体办法。
宋礼拜白英为治河总监。白英率丁夫万名,在汶河上修建拦河大坝,新开八十多里汶河,引河水至南旺入运河,南接淮河,北通漳卫河;筑何家大坝以泄伏秋之水,保上源不淹民田,下游能通济漕运;犹恐汶水旱季干涸,他千里跋涉,寻找泉水,策杖点泉,共点出七十二泉,引泉水入汶河,以增加运河水量。在南旺以北建石闸十七座,以南建石闸二十一座,层层节水束水;又在运河两岸湖泊筑堤蓄水,以防河水流失,确保运河常年通航。
白英采用多种方法治河——开河、建坝、点泉、修闸、围湖、引泗水等等,均有独创之处,解决了运河“水脊”通航难题,确保了明、清两朝五百年间京杭运河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其科学性、技术性可与古代灵渠、都江堰相媲美。其建坝设闸原理,与当代著名的巴拿马运河、长江三峡工程有相似之处。功绩卓著,世人赞他“神妙绝技,巧夺天工”。
精通水利的康熙皇帝褒奖说:“朕屡次南巡经过汶水县分水口,观遏分流处,深服白英相度全之妙。”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赞叹:“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期必视为绝大事业。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白英治河八年,呕心沥血。永乐十七年(1419年)运河工程告竣,白英接到圣谕,随宋礼赴京师庆功并接受皇上赏赐。然白英为治河常年奔波,积劳成疾,不幸呕血病逝在船上。
永乐皇帝颇受感动,敕封白英为“功漕神”,嘱宋礼亲自扶柩到白英家乡,并建祠堂。九十三年后,在南旺分水处,傍宋公祠修建了白公祠。清雍正四年,加封白英为“永济神”。光绪五年,敕封为“白大王”。乾隆皇帝曾题词赞颂:
地脊原来南北分,老人能识果超群。
清代河道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在《题白老人祠》中云:
谁是庐山一老翁,尚书有梦访飞熊。
若愚大智劳心力,胼胝①经营著茂功。
千里迢迢过鲁东,生平仰止慕高风。
迷泉踏破开渠道,一脉两歧上下通。
汶上南旺的百姓,尊称白公祠为“白老人祠”。
六、潘季训新法治河
潘季训(1521~1595年),明朝官员,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先后在江西、河南、广东等地做地方官。为官清廉,离任时,百姓遮道挽留。累迁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右都御史。
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万历十九年(1571年),潘季训奉命四次出任总督河道,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前后二十七年,功德卓著。他治河有新法,建堤防溢,筑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主张修防,浚河故道,反对开新河,并主张借黄河通运。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截断大运河,向东冲入朝阳湖。沛县以北的运河均被泥沙淤塞。朝廷任命潘季训为“总督河道”。他奔赴济宁河道总衙,即与工部尚书朱衡等赶到夏镇,巡视河工,察看水情,遍访乡民。拟定“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河方案。按此规划,恢复留城以下运河旧道五十里,留城以上运河改道于朝阳湖东。另开南阳到留城新河二百四十里。第二年十一月竣工。
此后,潘季训又三次出任总督河道。万历十六年至十七年(1588~1589年),潘季训在运河水脊上建通济闸、永济闸,筑马场湖堤1620丈,蜀山湖堤3150丈,修复冯家坝滚水石坝,筑南旺湖东西堤7118丈,加固西、南、北三面堤12600丈,修关家大闸一座,济运闸五座,筑马踏湖堤3300丈,安山湖堤4300丈,建八里湾、似蛇沟二闸。在戴村南、北各筑滚水石坝一座,以蓄泄汶水。
潘季训总结多年治河经验,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两河经略》等,对后世治理黄河、运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靳辅分治黄、淮、运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连年战乱,运河失修,黄、淮多次泛滥,鲁西南及苏北地区,黄、淮、运三条河道纠结一起,河道淤塞,致使洪水横流肆虐,水患更甚。无数田园、村庄被淹没,饿殍遍野。刚刚定都北京的清王朝,所需大批粮米急需从南方漕运抵京,治理运河成了清廷的当务之急。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皇帝将渎职的河道总督王光裕撤职查办,提升安徽巡抚靳辅任河道总督。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祖籍山东济南,官学生出身,顺治年间为内阁中书,康熙初年升任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任安徽巡抚。授任河道总督后,选用治河能人著名水利家陈璜做助手,深入实地勘察,借鉴前朝宋礼、陈瑄、潘季训等人的治河经验,制订工程规划,提出八条治河措施,上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召集朝野治河官员三次商议,御批靳辅治河规划。
连续八年治理,朝廷每年拨出半库银两,使靳辅治理黄、淮、运的方案逐一得以实施。完成大运河蓄清水以刷泥沙工程,顺水之性疏浚黄、淮分道入海工程,漕运大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皇帝第一次经大运河南巡,在山东济宁河道总督院召见靳辅,称赞他治河的功劳。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靳辅再次奏请朝廷,在江苏宿迁县至连水县一线,开挖中河,河道全长二百七十里,将黄河、运河彻底分开,结束了漕船溯黄河二百里之艰险,是运河治理史上的一大创举。
靳辅任河道总督期间,因运河淮扬河段工程艰险紧要,将河道总督院从济宁迁驻清江浦。他不辞辛劳,奔走于山东、河南、江苏三省黄、淮、运治河工地,带头捐资修筑济宁至南阳的百里长堤。百姓念其功德,称大堤为“靳公堤”。
靳辅任河道总督十年,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治河工程上,扭转了黄、淮、运交叉地区千疮百孔的局面,为清代前期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建造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中运河、盐河上段至今航运繁盛。
靳辅有著述《治河方略》传世,后人称之为“千古河防龟鉴”。有论曰,“靳辅其功不在宋礼治理会通河、陈暄开凿清江浦之下。”靳辅去世后,皇上追封谥号“文襄”。济宁百姓捐资建造了“靳文襄公祠”,以表感念之情。
八、林则徐赈灾治河功不朽
林则徐(1785~1850年),字符抚,又字少穆,晚年号埃村老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清嘉庆十八年进士,时年二十七岁。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他注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官职从道台迁升至巡抚、总督。他以严禁鸦片,在虎门口焚毁英商鸦片两万多箱而扬名四海,永垂青史。
林则徐秉性刚直,为官清正,体恤百姓,在赈灾、治河方面也有显赫的功绩。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林则徐奉旨到南京任布政使。此时,他正任河南布政使。按正常上任的行程路线,应取道安徽凤阳、和州、滁州一线。但当时江苏正闹水灾,且以淮阴、扬州运河沿线最为严重。林则徐以勘灾赈恤事宜为重,毅然打破驿程定制,沿黄河水路取道淮阴、扬州,勘察灾区,后再到南京。启程前,到河南商丘县采购小麦三百石,亲自带粮船至淮阴市清江浦,经桃源、泗阳、宝应、高邮、甘泉到扬州,根据灾情轻重,将小麦分拨给受灾州县,分别平粜煮赈,沿途灾民很快安抚就绪。
林则徐自扬州换乘快船沿运河牵挽而上,目睹河中洪水奔腾,急湍汹涌,唯恐附近居民为保自家房屋,趁虚盗挖堤岸,希图泄水。他一面令地方官分粮赈济灾民,一面派兵昼夜防守,发出布告晓喻居民,不必惶恐。
林则徐抵达清江浦,即刻视察洪泽湖决口处,探查泄洪通道,迅办决堤案犯,接连向道光皇帝上三道奏折,请求打开官仓赈济当地灾民一月粮米。道光皇帝不允,且训责他“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违亟,只知博取声誉”。林则徐不顾罢黜之险,再次上疏三千言奏折,婉转详尽陈述灾民之苦。他吁请道光皇帝“多一分追乎,即多培一分元气”。一片赤心终于感动了惜财的道光皇帝,收回成命,特批林则徐减缓钱粮的请求。消息传开,林则徐上奏的稿文在江苏争相传抄。百姓闻之,皆嗟叹哭泣,庆幸再生。
林则徐发动灾民生产自救,提出倡捐、煮赈、资送、留养、收孩、给棺、捐衣、劝粜、养佃、典牛、借籽种、禁烧锅(酿酒)等十二项建议。
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一月,林则徐擢升运河总督。他从扬州启程,赴山东济宁上任。时值初冬,运河疏浚开工。林则徐未走官员上任沿途驿站,绕道施工的运河沿岸,冒着凛冽寒风,察看疏浚工程。
林则徐及时向道光皇帝禀报:“自臣接到圣旨,即登程上任。运河汶上、卫北、巨嘉、济宁各汛已次第插锨开工,其余各汛,亦即陆续兴工。”下令凡已“插锨者加夫趱①挑,未插锨者勤催赶办”。并向道光帝表示:臣将遵谕旨,亲到河工工地,检查工程进度、验收工程质量。如有偷工马虎者,一经查出立即处罚,保证按期完工,不误来年春季起坝铺水。
嘉庆十九年定制:济宁附近各湖存水情况,每月开列清单向朝廷汇报一次。林则徐到任三日后,即将清单报上。
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初七,林则徐自济宁出发,亲往运河各工段查验工程,历时半月。南路至滕州汛,北路至汶上汛。
由于去冬连降大雪,河冻坚厚,施工地段需凿开坚厚冰层方能掘到河泥,工程很是艰巨。林则徐严格督管,毫不放松。他发现运到岸上的河泥堆成“泥龙”,要到完工后才起除,不利施工,便下令夫役每挖一段,即把“泥龙”运走,避免雨季再冲入河中。
林则徐严把工程质量关。他细心丈量,一丝不苟,对办理不力的属吏严厉查处。一次,林则徐到巨嘉汛段,发现该汛主簿管理河道的地方官督工不力,河床挖得东偏西斜、深浅不一。林则徐问明情由,即刻将主簿顶戴摘下,责令督工重修。
按大清定制,河道总督对管理运河官员有稽查考提之责。林则徐要求河库钱粮管理官员账簿与银粮相符,列单清楚,不差分毫,每月亲自查兑库册及收支月报库簿,账簿与银米相符后,再上奏朝廷。林则徐的精细管理,使这一年的开支较前三年节省三分之一。
运河起闸放水后,进入漕运繁忙时期。南方各帮船队陆续到来。林则徐经常察看船队所在位置、闸内水势、船行速度,使航行顺畅自如。
河标营按军队编制管理,定期校阅考核。林则徐亲临考核现场,发现官兵所用“弓力软者居多”,遂下令“校准定式,使习硬弓”。将陕甘总督杨遇春所制的阵法绘图后,发放各标营官兵演习操练。此后,各标营分别在四十四个汛地计一百八十多里河段,负起警卫河防及漕运之责,无一点差错。
道光十二年,林则徐奉旨调任江苏巡抚。道光十九年,任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他一边彻底禁烟,一边建设海防,对英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中华民族伸张了正义。由于投降派的陷害和清政府的妥协,林则徐被革职充军。赴戍途中,突然接到道光皇帝谕旨,鉴于黄河在开封决口,淹没了河南、安徽五府二十三州县,命他立即折转东河“效力赎罪”。林则徐深知时势与帝心,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役,仅付之“漫笑”,而他真正牵挂的是哀鸿遍野。林则徐抛却个人恩怨,立即赶赴河南进驻治河工地,披星戴月开河筑坝整整半载,至次年二月大坝如期合龙。当地百姓欢天喜地,林则徐则重又踏上赴新疆伊犁“效力赎罪”的征程。
林则徐治河时间不长,在他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微不足道。
但林则徐忠于职守,笃行不苟,兢兢业业,宵衣旰食①,忍辱负重,心系百姓的精神,堪为后人怀念和敬仰。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