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程最艰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20
颗粒名称: 六、工程最艰巨
分类号: TK928.42
页数: 3
页码: 42-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京杭大运河的工程艰巨,特别是在山东省西部的会通河,需要连续治理和建设闸坝来控制水位。通惠河水源不足,元代郭守敬多方寻找水源,并采取了减小比降等措施。黄河与运河交界处的治理也是一个难点,分离黄、运工程是历朝历代的重要工程之一。大堤修筑历史悠久,从北宋天禧年间开始,历经四个朝代,耗时七百余年,结构宏壮坚固,外皮包砌大条石,砖柜和石护坡的基础是密集的大木桩,全堤采用连拱坝形式。
关键词: 大运河 历史发展 工程

内容

运河工程最艰巨之处,当数山东省西部的会通河,被称为运河水脊,大运河之腰。近八百里长的河道,几乎都靠闸坝控制水位。明代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在此连续治理九年,在济宁搞“泗水济运”,在汶上县北的大汶河上修建了一座“五里十三步”的土沙坝——戴村坝,引汶水至南旺入运河,并在运河水底建“石拨”,使运河水南北分流;又疏导山泉,增加济运水量,使漕运大通。
  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水源不足。元代郭守敬多方寻找水源,从一百五十里外的西山引白浮泉水到京城。北京与通州地势相差十八米,为防泄水过快,除建闸坝外,又用延长河道的办法,减小比降。其测量和施工都相当艰巨。
  黄河与运河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的交界处相纠结,元、明、清各朝都把分离黄、运作为治河工程的集中攻克点。元代“引黄济运”“借黄行运”;明代“避黄保运”“黄运分离”。嘉靖年间,历时三十年,开成夏镇新河。隆庆、万历年间,朝廷连命五位“总河”,历时三十五年开凿一条长二百六十里的泇河。其间,总河李化龙因劳累过度,殉职于任上。淮阴地区黄、淮、运、湖四水搅在一起,明永乐皇帝派总督平江伯陈瑄另开清江浦,全长二十里。清代治河目标更加明确,提出“治黄保运”,由河道总督靳辅主持开凿二百里长的中运河,将黄、淮、运彻底分开。
  河湖分开工程,不是一代所为。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在高邮湖北岸与运河之间修筑大堤二百里。为防洪水冲刷,堤坡均砌巨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又增修石堤一百六十里,大堤延长到三百六十里,世人称“绍熙堰”。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保证漕运,在绍熙堰的险要地段用砖砌护坡,又增筑堤坝六十里。明万历四年(1576年),再用大石加筑绍熙堰十三里,加筑的大堤共计十层巨石。万历十年(1582年),高邮湖水位上涨,堤坝随时有被冲毁的危险,皇帝再次下令将石坝延长二十里。
  高宝湖阔如大海,风急浪高,曾有一次将数十艘漕船吞没,溺水者百人,损失漕粮七八千石。皇帝下令,增筑石堤二十余里,在石堤上加筑子堤三十六里。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又增筑石堤六十七丈。乾隆十一年(1746年),再次将石堤展筑三十二丈。这道四百八十里长的大堤,前后共修筑了七百余年,历经四个朝代。可见工程之艰巨。
  大堤至今仍有遗迹可寻。1982年11月,江苏省修整运河工程队在宝应县境内发现大堤遗迹。据考,此堤结构宏壮、坚固,外皮由200×40×40厘米的大条石包砌,条石之内又衬以城砖。砖柜和石护坡的基础是密集的大木桩。堤顶之上有子埝。石坡和砖柜各高约四米,全堤采用连拱坝形式,防浪消能性能较高。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