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金、南宋——开河通漕异曲同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09
颗粒名称:
三、金、南宋——开河通漕异曲同工
分类号:
F552.9
页数:
2
页码:
30-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金朝对运河进行了开浚和治理,包括天津河和东南河等,以保证中都的漕运需求。漕运严格管理,按指定时间将租赋送抵官府,然后运到运河码头交付。南宋对运河治理和利用也十分重视,修复了山阴故水道,开辟了海上通道,并开凿疏浚了新的区域性运河。
关键词:
金代
漕运盛况
南宋
内容
金朝倾国力开浚北方运河 1125年,东北新崛起的金国打败辽国,将北京改为中都,把北宋朝廷赶到临安(杭州),统治了淮河、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与南宋对立。金王朝极力推崇汉化政策,使女真族从原始部落很快进入封建社会。金对运河勤于治理、对漕运严格管理均超过前朝,维持统治达一百二十年之久。
开浚天津河 金初,黄河以北的永济渠北端入桑干河(永定河),至中都。因永定河泛滥,河道时通时塞,金廷另辟河道,疏浚通州潞河至天津三岔口,称天津河。自此,来自冀、鲁、豫平原诸州县的粮食百物,浮航永济渠到天津,经天津河至通州。
开东南河 天津河河床狭窄,水量不大,浮航能力不强,漕运的粮食及木石等建筑材料不能满足中都之所需,金廷重开永济渠北端——自信安始,疏浚拒马河、桑干河(永定河),至中都南苑建春宫,全程一百五十余里。金章宗亲至霸州、信安视察开河工程。
各州县民户输纳的租赋,按指定时间送抵官府,验收后,运到运河码头,交付仓官及漕官,到发运季节装船上道。每三十船编为一队,名曰“一纲”,时称“纲运”。运河所经州县,都设漕务、河务官员管理。朝廷设都水监(相当今天水利部),下设都巡司,有巡河官员负责巡视河道、堤堰,栽种榆柳,保证漕运畅通。
金廷定制,漕船分春秋两季,将漕粮运抵中都。通州是中都的门户,建有大型仓群三座,粮米经陆挽转运至中都。
因漕运而发达起来的中都,留下许多古迹,其中北海、琼花岛、什刹海、中南海、瀛台、玉渊潭、钓鱼台等保留至今。
南宋再开江南运河及浙东运河 南宋定都杭州后,对运河的治理和利用尤为重视,相继开挖疏浚了茅山河、盐桥河、清湖河,均与大运河相连。运河与钱塘江相通,每日潮水一汛一淤,朝廷设“捍江兵”,专事疏淤浚深。
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5年),朝廷诏发兵夫自扬州至淮阴筑堤三百六十里,从高邮经兴化至盐城筑堤二百四十里,堤上建闸九座,以蓄泄运河(邗沟)及淮东各湖的余水,大力发展屯垦,提倡军队百姓垦田种稻。这些水利工程在绍熙年间建造,故称“绍熙堰”。朝廷对漕运、屯田、政务统一筹划部署,开凿新的区域性运河,不间断地修复淮南运河。
修复山阴故水道,打开了海上通道,南宋朝廷征召兵夫数万,在钱塘江南岸,又修整了古代越王凿浚的山阴故水道,称“浙东运河”。它成了江淮运河南端的继续,杭州成了浙东运河与江淮运河的枢纽,更加便利了河运与海运,使杭州成为江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及国际化大都会。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