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辽——漕运相通百余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08
颗粒名称: 二、宋、辽——漕运相通百余年
分类号: F552.9
页数: 3
页码: 27-2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北宋时期,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重视对大运河的治理,认为它是“建国之本”,并积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大运河沿岸城市也相继兴起,汴京成为了全国的商业中心。此外,辽代萧太后为了运输粮食和进行贸易,还开凿了一条从北京至天津北塘河口的运河,即萧太后运粮河。
关键词: 宋代 漕运盛况 辽代

内容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宋王朝历时三百余年,未能实现大一统。其间北宋与辽对峙,南宋与金抗衡,虽连年征战,朝廷从未放松对运河的治理,使运河为漕运、灌溉发挥了很大的效益。
  宋称运河是“建国之本” 北宋建都靠近运河航道的汴京开封。当时开封有“通漕四渠”,即汴渠、广济渠、金水河、惠民河。其中广济渠、金水河为宋代所开,惠民河是唐代开的蔡河,汴渠是隋唐开的通济渠。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的诗句。
  汴渠是黄河以南漕船通往汴京的干道,汴京成了黄河南北漕运的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北宋王朝视运河为“建国之本”,规定各州、府、县官员到任半年内,必须将所辖之地“水渠堵塞和开修”情况报告朝廷;任期满后,将所绘兴修水利的图纸上交朝廷,朝廷对成绩卓著者给予奖赏。从1070~1076年的七年间,全国兴建大小水利工程一万零七百九十处之多。由于汴渠受黄河携带泥沙的淤积,宋初规定每年疏浚一次。朝廷不惜工本有计划地放黄河水造数万顷良田,兴修多处船闸、渡漕等高难度水利工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宋之初六十年的垦殖,使全国耕地扩大了近一倍,达到五亿二千四百多万亩,人均占地二十六亩。随之,手工业亦得到较快发展,铁的年产量,唐代中期最高为一千吨,北宋中期达四千吨。煤炭不仅用于冶炼,京城许多人家也以煤代柴。造船业规模庞大,每年下水船只多达三千艘,海船上已使用指南浮针,即水罗盘。制瓷业十分可观,南北名窑倍增,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南洋各国,以及印度、阿拉伯、叙利亚、埃及等地。造纸技术大有改进,不仅大量制造书写、印刷用纸,还制造一种特制纸,用来制作衣服、被子,松软舒适。有诗曰:“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棉”。刻书业空前兴旺,有的印刷丛书一次制版达十万块。活字排版印刷也已开始,纺织技术亦有很大提高。
  商业逐渐兴旺,大运河沿岸城市相继兴起。唐朝十万户以上城市约十个,北宋时期增至四十个,都城汴京开封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人口已达一百五十余万,每年从江、淮、湖、浙运粮米入汴京达六百万石。海盐、布帛、丝绸、百货也源源不断地运进汴京。淮南、江南、岭南、西南地区的粮米、丝绸、茶叶、布匹经汴京北运;北方的梨、枣、药材等土特产品也经汴京运往南方。汴京城内手工业作坊和商铺遍布全城大街小巷,突破了唐代京城中居民区与市场分设的限制及每日统一开市、闭市的规定,出现了晚间经营的夜市。汴京靠大运河的支撑,发展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大都会。著名的历史画卷《清明上河图》即反映了当年开封的繁盛。
  辽代萧太后运粮河在五代十国后期,松辽平原的契丹部落强大起来。后唐藩王石敬瑭为夺取皇位,请求契丹帮助,于936年拱手将燕(今北京)、云(今山西大同)十六州献给了契丹,自称“儿皇帝”。契丹从此如虎添翼,于938年改国号为“辽”。此后称雄北方,与宋王朝对峙。两国的分界线东起天津海河军粮城泥沽寨、西经信安霸州所辖、拒马河、易水河至山西雁门关。永济渠北端留在了辽国境内,淤堵不能通航。纲纪严明、通晓治国之道的辽主萧太后,令军队开挖一条从北京至天津北塘入海的运河,赐名龙弯河,后人称萧太后运粮河。辽军将松辽平原产的粮食,在辽东半岛的旅顺装船,经海道运到天津北塘河口,溯萧太后运粮河抵达北京。
  宋辽对峙十几载,难分胜负,于是双方谈判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互相称兄道弟。辽称宋兄,宋称辽弟。按盟约规定,每年宋兄需向辽弟奉上十万匹绸缎、十万两白银,否则刀兵相见。但双方民间往来不断,辽国民船满载牛、马、羊、皮毛、筋角、人参药材、瓜子木耳、枣栗木材等运抵界河关口;大宋的丝麻绢布,茶糖藤竹,各种农具及手工艺品运到界河关口与之贸易。
  辽国不仅与大宋加强贸易往来,还与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中亚、欧洲进行商贸活动。北京不仅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成了国际贸易中心。宋、辽和平共处了一百二十年。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