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运河形成的四个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30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大运河形成的四个时期
分类号: K928.42
页数: 11
页码: 12-2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运河的滥觞时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加强军事力量,开始开凿运河。其中最早的运河是陈蔡运河,后来又出现了邗沟、山阴故水道等,这些运河都是中国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运河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大运河 四个时期 概况

内容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东部,北京与东南各省之间横亘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各水系支流繁多,水量丰富,利于灌溉和通航。但实现中国南北的航运,则需要开凿一条沟通五大水系的人工河,即京杭大运河。它不是一朝一代完成的,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一、分散的地域性运河时期
  公元前22世纪,中国进入原始社会晚期。自大禹带领中原地区氏族部落战胜洪水后,先民就在黄河中游的大平原上刀耕火种。他们边耕边弃,逐水而生。协同大禹治水的一个部落酋长叫伯益,发明了“凿井术”以及简单的浇灌和排水方法。
  公元前17世纪后,原始社会解体,中国社会进入奴隶制时期,生产力有了提高,人们开始懂得炼铜、炼铁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实行“井田法”,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作,把土地划成许多方块,像“井”字形。奴隶主驱赶奴隶在河湖港汊之间开凿沟渠,进行运输或引水灌溉,这便是最初的运河。
  公元前770年之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建立,这便是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征战也更加频繁,从国家到地方对水运的需求更为迫切。各国都在领地之内开凿、加深、拓宽河道,形成很多分散的地域性运河,即中国运河的滥觞时期。当时主要有四条运河。
  陈蔡运河 西周时期,中国正处于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淮河北岸的泗洪地区,有一个占据方圆五百里的徐国,国君称徐偃王。他施仁义、爱臣民,在本族和周围三十多个诸侯国中享有很高威望,各诸侯国国王都来朝见他。
  当时周穆王秉承祖训,把全国七十一个诸侯国和数十个边远部族分为五类,徐国被列为最后一类“荒服”①。因徐族人崇拜鸟,认为祖先是卵生,周天子对此很是蔑视,用敌对的口气称徐国为“徐戎”“徐夷”。徐偃王及其他诸侯国首领要按期朝见天子,进献贡物,如不遵从,便被杀戮,或掳掠百姓充当奴隶卖掉。那时奴隶主的一匹马和一束丝就能换五个奴隶。
  公元前985年,周穆王坐着八匹骏马拉着的车舆,带着宫娥彩女及文武百官西游各诸侯国,徐偃王趁机率本族及三十六个小国的数万兵勇征讨周穆王,他们乘船溯淮河而上,进入蔡国的汝水时,需要通过陈国淮阳上航,因水道不通,徐偃王便指挥兵夫开一条汝水至淮阳的运河,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运河,史称“陈蔡运河”。
  邗(hán)沟 公元前775~前476年的三百多年间,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制社会初步建立的历史变革阶段,全国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史称“春秋”时期。
  长江下游新崛起的吴国和比邻杭州湾的越国大动干戈。吴国建都吴(今苏州市),越国建都会稽(今绍兴市),双方杀杀打打十二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征服了越王勾践。吴王雄心勃勃,为了北上与齐国、晋国争霸,于公元前486年秋,在长江北岸的扬州附近筑城,城下有一条注入长江的小河叫邗沟,故此城得名邗城。吴王把邗城作为吴国的北都,后来扬州才有“江都”之称。城未筑完,就诏令兵夫数万开浚连接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运河,全长四百多华里,史称邗沟,亦称淮南运河。后来的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都是以这段运河为基础进行疏浚、修整的。邗沟运河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九十岁了。(见下页图)
  山阴故水道(浙东运河) 2500年前的吴越战争以吴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吴王夫差没有料到,就在他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俯首称臣的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带领臣民凿浚了钱塘江南岸的“山阴故水道”,即后称的浙东运河。这条运河西起钱塘江古渡西兴镇,流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在镇海招山注入东海,全长700余里。成了河运、海运的大通道,为越国休养生息,东山再起起了重要作用。不论吴国开凿的“邗沟”还是越王凿浚的“山阴故水道”,都成了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所以今天言京杭大运河,忽略浙东运河是不完整的。(见上编插页下图)
  郑国渠 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奴隶制崩溃后,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地主,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渠引水,浮航灌溉方面。
  公元前237年,弱小的韩国国王担心被日益强大的秦国吞并,施展“疲秦”战术。派本国水利工匠郑国潜入秦国,建议秦王开凿一条大渠,以解决关中旱田问题,同时献上一张渠道线路图。大渠全长三百华里,能灌溉四万余顷土地(约合现在二百八十万亩)。秦王重视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当即下令调集五万秦军和三万民众,由郑国指挥施工,预计三年完工。工程完成一半,秦王识破韩国的“疲秦”之计,欲杀郑国。郑国临危不惧,振振有词:“渠凿成是秦之大利,臣仅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百世之功矣!”秦王默然,令郑国继续指挥凿渠。三年后,大渠凿成通水,为航运带来便利,也为这一干旱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粮食大面积丰收。这一地区年产的粮食,能供秦国六十万军队食用一年,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提供了物质保障。
  当地百姓得其利后歌之曰:
  举锸①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郑国渠可谓全国灌溉航运之冠。
  灵渠 灵渠是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一条人工河,原名澪渠或零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了开拓岭南、统一中国,命尉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进攻岭南的百越人。最初,由于遭遇到百越人的坚决抵抗,兵不能进。大军在翻越五岭时,粮草接济不上。从湖南出发溯湘江而上的运输船队己进入广西兴安山地区,此地山高谷深,河水淙淙,千回百折,粮船无法行驶,军饷转运困难。便命史禄督率士兵开山凿渠。史禄带兵寻觅水道。他们听到民谚:“兴安高万丈,水向两头流”。原来这一带是湘江、漓江的发源地,湘江向北流,漓江向南流,若在湘江与漓江之间开凿一条运河,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粮草船便可从湖南进入广西。
  两江之间地势高峻,山峦起伏,危峰壁立,地质复杂,岩石坚硬。史禄反复勘察,精心设计,亲率万人辛勤劳作五年,终于凿成灵渠。大渠全长六十八华里,因凿于秦代,又名“秦凿渠”,后人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军队在这一带边打仗、边屯田,并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百越人。
  湘漓二水沟通,成了北通湖广、南连两粤的交通枢纽,便利了岭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岭南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22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凭一镐一锹,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足见我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灵渠应用的“分水”“筑坝”“船闸”等高难技术,为秦以后历代治河工匠所效仿或采用。美国专家修建巴拿马运河,也借鉴了灵渠建梯级船闸的办法。这一高超的设计,成了世界船闸的先导。
  二、南北运河初步沟通时期
  东汉末年,如火如荼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汉王朝也从此衰败,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曹操在二十余年分裂的形势下,代天子令行天下,即史书所云“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一边统兵南征北战,一边号令各地养兵屯田、养民屯田、开凿运河,保障漕运和灌溉。他在东征袁绍、北伐乌桓的征战中,开凿了数条运河,使以幽州(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运河,与黄河以南的运河连接起来,初步形成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水系。
  遏淇水入白沟 204年春,曹操准备长期在河北驻军屯田,征调数万军民开凿疏浚一条古河道——白沟,因水源不足,遂下令“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将原入黄河的淇水之右股,筑坝拦截,引水入白沟。左股与黄河相通,首次使黄河以北的运河与河南诸运河相通。淇水即今清河,其故道大致是今天的卫河。曹操利用白沟一边从淮北运粮米以备征战,一边鼓励军屯、民屯,积谷存粮,还下令减征河北各州郡赋税,只一年即收谷百万石。两三年间,曹操兵精粮足,遂率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攻下武安、涉县、邯郸、永年等州县,后攻克袁氏父子盘踞多年的冀州州治——邺城,继而赶走青州的袁尚、杀死南皮渤海郡治的袁谭,挫败幽州(北京)的袁熙,降伏并州(太原)的高干,招抚太行山农民义军十余万及汾河流域的匈奴诸王。至此,中原大局稳定,为北征乌桓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开凿平虏渠、泉州渠 曹操攻克邺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往塞北,投靠乌桓大单于蹋顿,并联合辽东割据一方的首领公孙康,继续与曹操对抗。蹋顿颇有武略,发兵二十万进犯中原,直抵今北京通州潞河沿岸,攻破幽州城,掠走汉民十万户。
  曹操震怒,誓破乌桓,冒着后方被刘表、刘备偷袭的危险,倾注国力北征乌桓。所需粮草需运往幽州,曹操听取谋臣董昭的建议,于公元206年,在白沟与直沽河(今海河)之间开凿平虏渠,以通运道。此渠即今河北省青县至天津独流镇的南运河。
  曹操还依董昭之见,开浚了幽州通向天津的运河。此河在泉州县境内与平虏渠相接,史称“泉州渠”①。
  至此,北方运河与黄、淮、长江以南的运河相连,中国大运河水系初步形成。
  开凿辽西运河,征讨乌桓 黄河以南以北的运河相通后,江淮粮米源源不断地运到幽州,征讨乌桓条件已成熟。但远隔千里,运输粮草极为不便。曹操在开凿泉州渠的同时,又在泉州渠上口向遵化、迁西一线开凿一条新运河,与辽西郡内的滦河接通,史称辽西运河。
  207年五月,曹操率大军自幽州经辽西运河向辽西、辽东进发。因久旱无雨,运河水浅,粮船难行,海道又不通畅,曹操亲率数万将士自带粮米,轻装步行,出卢龙塞(今喜峰口)沿山涧河谷日夜兼程,行程五百余里。大将张辽为先锋,首战就将蹋顿斩于马下。曹操收编降卒五万余人,解救被掠汉人十五万,从此平定了北方。当年九月,曹操令手下带降兵及被救汉人沿辽西新河返回幽州,曹操则带领部分将士沿锦州、山海关、北戴河一线返回,行至昌黎城北碣石山,登山观海,抚今追昔,直抒胸臆,即兴吟咏《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①,山岛竦②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③
  诗的篇幅不长,但表现了诗人登山临海的激荡心情,及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的胸襟气度。
  三、隋代开浚沟通中国南北大运河时期
  605年,隋炀帝下令调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民工百余万,开浚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开凿黄河以北的永济渠,其基本部分是曹操开凿的白沟、平虏渠,把黄河与河北诸运河连接起来,直抵涿郡北京,全长两千余里。
  610年,隋炀帝下令修整江南运河,北起京口(今镇江),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八百余里。
  自此,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达余杭,全长五千四百里的大运河畅通。
  隋代大运河经历了六百多年,其格局一直保持到元朝初期,大大加强了中国广大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为其后唐宋王朝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作用。
  四、元代开通京杭大运河时期
  13世纪,元朝统一中国,全国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西藏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直接归朝廷宣政院管辖,云南建省,台湾澎湖也归入中国版图。
  为稳定社会,发展生产,保障大都(北京)数百万石粮米及百物供给,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在朝廷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全面规划、统一治理,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京杭大运河时期。
  新辟大运河中段 1262年8月,忽必烈进入大都(北京)当月,就召见年仅三十一岁的汉族水利专家郭守敬,听取他对修复大运河的意见,委任其为“提举①诸路河渠事”。不久朝廷设“漕运河渠司”,郭守敬任“督水监”,相当于今天水利部部长。
  郭守敬奉命带领水利官员若干人,在南起徐州,西至卫河,北抵临清、德州,东达汶水、泗水上游的广大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前后六次往返于济宁和东平之间,行程数千里,绘图回京复命。
  当时,连接黄河与淮河的通济渠全线淤塞,恢复通航十分困难。元朝定鼎北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北移。郭守敬大胆提出取直运河,甩掉原运河从徐州向开封、洛阳、长安拐的“<”形大弯,让大运河自徐州往北经济宁至临清,再入永济渠卫河、南运河,航程可缩短七八百里。元世祖称善。
  开凿济州河 至元十九年(1282年),朝廷任命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开挖从济宁至须城东平的济州河,全长一百五十里,当年二月开工,次年八月竣工。济州河从须城汇入汶河、清河向东北入海,漕粮可经海道抵天津大沽。
  继开会通河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按郭守敬的设计,朝廷任命都漕运使马之贞主持开凿东平至临清的新运河。此段运河全长二百五十里,工程浩大,役工二百五十万。运河所经地段地势高仰,是大运河之水脊,工程艰巨。为解水源之不足,又在河上建闸坝三四十座,设计绝妙。开闸通航后,舟楫连樯而下,蔚为壮观。
  会通河的开通标志京杭大运河正式形成,接通了黄淮、江南、河北平原上的运河,并使诸多天然河川与京杭大运河沟通,使运河航运极大地兴旺起来。元世祖赐名此河“会通河”,取“会通天下”之义。
  裁直北运河 元朝初年,营建大都,朝廷从全国征召军民百万。所需粮米及大量砖瓦木石均从江南北运,京杭大运河虽全线畅通,仍不能满足大都所需。元世祖忽必烈又下令发展海运。但不论河运海运,只能运到天津(时称海津镇),再经北运河运抵通州。北运河(时称白河、潞河)成了咽喉要地,但河道弯度太大,元世祖采纳郭守敬的建议,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发南军三千,征民工两万,将北运河裁直,航道缩短百余里。明清两代保持了这个格局,直到今天未变。
  重开通惠河 通州为北运河之首,距北京不过四五十里,但因不通运河,漕船从南方运来的粮米百物暂储于通州,靠陆挽运进京城。遇到风雨,沿途散落粮米若干,日夜兼运,人畜死伤无数。
  元世祖命郭守敬重开通州至京城的运河。郭守敬踏遍北京西山寻找水源,在昌平县东十里的神山(当地称龙王山)下发现了白浮泉,遂引白浮泉及西山各泉之水入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再入城内积水潭(北海、中南海、什刹海)。这便是京城里运河之首。此河直达通州南二十里的高丽庄汇入外运河(北运河)。南来的船只可以从通州浮航至大都的积水潭。积水潭成了繁华的装卸码头。一次元世祖从上都(开平)回大都,见积水潭中舳舻蔽水,桅樯林立,热闹非凡,大悦,赐名“通惠河”。
  京杭大运河干道自南向北由下列六段连成:
  1.杭州至镇江称江南运河亦称吴越运河。
  2.瓜州至淮阴称淮南运河亦称邗沟、扬州运河。
  3.淮阴至临清称会通河包括济州河、泗水、汴水。
  4.临清至天津称南运河亦称御河、卫河、永济渠。
  5.天津至通州称北运河亦称潞河、白河。
  6.通州至大都城里的通惠河亦称大通河。
  元王朝改造并完成的京杭大运河,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统一大业立了大功。明清两朝虽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治理,但基本保持了元代大运河的格局。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其选线、走向、重点工程方位等基础部分,仍是元代治河专家及劳动人民的大手笔。他们的功绩当受后人追崇和赞扬。

附注

①荒服:周朝制度规定,天子领地以内为甸服,领地以外分别为侯服、宾服、要服、荒服。服,即从事服役。 ①锸(chō):挖土的工具,铁锹之类。 ①泉州渠:在今天津武清区境内,泉州故城遗址尚存。 ①澹澹(dàn),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貌。 ②竦(sǒng),通耸,高高地直立。 ③末尾二句是和乐时所加,不关正文。 ①提举:官名,原为管理的意思,宋元时设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即以提举命名。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卷二

《大运河史话卷二》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