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岸书声揭榜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273
颗粒名称: 三、两岸书声揭榜歌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342-344
摘要: 本文描述了运河沿岸的吴江地区的风景、古镇、古桥以及该地域出产的名人,强调了对教育和读书的崇尚,并提出了进一步美化运河两岸、发展旅游业的设想。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 吴江地区

内容

京杭运河江苏段的南段在丝绸之乡吴江。运河从苏州郊区流出不远,即到吴江的市府松陵镇。在松陵,吴江老市长、现市人大主任张珏良接待我们。他是吴江人,长期在吴江工作,对每个乡镇的文化古迹都非常熟悉,由他带着我们参观,实在收获不浅。
  京杭运河纵贯吴江南北,在运河的两边,溪河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古运河似一条浅绿的玉带,把这些河湖荡连结在一起。在这些纵横密集的水网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集镇和村落。我们参观了有名的同里镇、黎里镇。这些古镇与昆山的周庄相距很近,最近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古镇上,家家临水住,处处见桥影,古色古香的庭院宅第,随处可见。同里镇的退思园、崇本堂,黎里镇的柳亚子故居都是闻名中外的明清古建筑,高墙深院、素净淳朴,蕴含了江南特有的浓郁诗情画意。走在古老的条石铺就的老街上,凝望砖雕门楼,使人感到置身在一幅江南历史沧桑的画卷中。
  水多桥就多,在运河岸边,还有不少古纤道,实际上也就是纤桥,如苏州的宝带桥,最早就是纤夫拉纤走的石板路。有的地方很开阔,来往行人就用渡船。运河上的古渡口现在还能看到,渡口两岸都有避雨的凉亭。就我所走过的苏南几个县市来看,吴江的石桥保存最多。这些古石桥不仅凝结着历代的建筑艺术,而且石桥上的雕刻艺术和对联特别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同里镇普安桥的一副对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揭榜歌”。这副对联不仅描述了同里镇的美景,而且反映了历史文化名镇的读书风尚和科举之盛。江南经济发达,固然有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这里自古至今崇尚教育,崇尚读书。江南运河两岸,歌颂读书、教育的对联和诗词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无锡东林党人顾宪成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我们迈向知识经济的新世纪时,弘扬这个历史传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江的运河沃土,吴江的文化环境,孕育了历代许多名人。我们当代人比较熟悉的就有柳亚子和费孝通。毛泽东著名的沁园春词就是1945年在重庆时赠给柳亚子的。一般人只知道柳亚子是诗人;其实,他早年就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南社”的发起人,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在黎里镇的旧居中,有一段非常惊险的逃脱追捕的经历。以后他又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还是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现在每天到柳亚子故居参观的人很多。费孝通现在还健在。今年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还特别提到他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最早,他在吴江老家搞了江村调查。改革开放后,又调查研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1993年,我们曾听过他关于发展苏南农村经济的报告。他在报告开头说:我出生在吴江,一生的研究从家乡开始,有一点成就,是江苏的父老乡亲帮助做出来的,有责任为家乡效力,推动社会发展,我八十三岁了,一直做这件事情。那次报告,自始至终流露出他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溢于言表。吴江人以自己的家乡出了很多名人而自豪,他们千方百计保护这些名人的故居,而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旅游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
  陪同我们的张主任对保护和开发古运河两岸文物古迹,利用古运河发展旅游事业有许多考虑。他说,要进一步美化运河两岸风光,两岸要一株杨柳一枝桃,岸边多植草皮和竹子,把古石桥、纤桥、渡口、凉亭等保护好,并以古运河为主轴,把河边的同里镇、黎里镇、平望镇和东方丝绸市场的盛泽镇等连结起来,把古运河旅游与江南田园旅游融为一体,形成江南的特色旅游,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宗菊如
责任者

相关作品

顾宪题联
相关作品
同里镇普安桥联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