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誉满中华的名优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225
颗粒名称: 第十四章 誉满中华的名优产品
分类号: F762.7
页数: 23
页码: 266-288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大运河沿岸的各类名优产品和特产,包括食品、饮品、手工艺品和茶叶等。
关键词: 运河两岸 特产 名优产品

内容

大运河两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优产品不胜枚举,有的称冠中华,有的名扬四海。令人遗憾的是,有的产品由于年代久远时代变迁而失传。本章所介绍的产品,是经数代人传承、创新、发展而保留下来的,仅是运河两岸名优产品九牛之一毛。透过每一种产品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可以领略到大运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一、通州大顺斋糖火烧
  大顺斋糕点久负盛名。相传明朝末年1673,南京上元的回民刘大顺,随大运河粮船到北方谋生,选中通州做买卖,开了一家小吃店,取名“大顺斋”,施展祖传手艺,专做糖火烧、咸火烧。
  清乾隆年间,随着大运河漕运的兴盛,南来北往的船只不断,通州城里人口剧增,出现了酒肆林立、市井繁荣的景象。大顺斋主人趁机扩建了店铺,增了两家分店,生意很红火,在通州有了名气。
  清同治三年1864,大顺斋后人又建起“大来号”油面铺,自磨面粉、芝麻酱,供自家做火烧和清真糕点,以选料精细、工艺独到、讲究卫生、童叟无欺而获得信誉。凡出入京城的达官显贵、客商、僧侣、举子,驿道上的马夫、车夫,运河上的船夫、纤夫,都争相购买。大顺斋的糖火烧被称为通州风味小吃的三绝之一。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通州,大肆烧杀抢掠,大顺斋也遭到了厄运,米面被抢空,店铺被烧毁,后虽重建,但生意一落千丈。
  民国初年,凭着“大顺斋”老字号的信誉和精湛的传统工艺,生意又兴旺起来。北京清真寺里的大阿訇,去圣地麦加朝拜,都要到大顺斋买糖火烧做干粮。
  新中国成立后,大顺斋获新生。公私合营后建起了大顺斋糕点厂。1960年,印度总统尼赫鲁来华访问,点名要吃大顺斋糖火烧。周恩来总理请大顺斋专做了几盒,尼赫鲁品尝后连声称赞“名不虚传”。
  改革开放后,大顺斋恢复了老字号,在大运河东岸建起了八千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添置了一百多套新设备,糖火烧增加到一百四十个品种,年产量二千五百吨。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大顺斋的芝麻火烧、五字饼、甜咸麻饼等十五个品种,被指定为运动员伊斯兰餐厅专用食品,受到运动员的好评和组委会的表彰。1991年,首届通州美食小吃节,大顺斋糖火烧等十六种糕点荣获一等奖。
  二、久负盛名的杨村糕干
  杨柳拂堤,鱼跃水面,北运河畔的武清筐儿港景色美不胜收。这是1958年仲夏的一天,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一行,来到这里,参观小型水力发电站。休息时,当地群众送来了本地特产——杨村糕干。周恩来总理望着雪白的糕干问道:“这糕干还是当年杜家老铺的味道吗?”说完,总理把一盘糕干端到西哈努克亲王面前,微笑着说:“请殿下尝尝武清的特产吧!”亲王和客人们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周总理把一小块糕干放在嘴里,细细地嚼着,连声说:“好!好!比当年杜家老铺的还香啊!”他又兴致勃勃地向客人们介绍:“过去叫卖杨村糕干的声音可好听啦!”亲王来了兴致,他让翻译请个当地人学上一句听听。当时在场的是些年轻人,都摇头说学不来。亲王兴致正浓,一定要听,周总理说:“好吧,我来吆喝一声,你们听听够不够味。”总理清了清嗓子喊了一声:“杨村糕干——老铺的好!”声音故意压得浑厚低回,悠扬缓慢,十足的地方味,大家鼓掌称妙。亲王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向总理致谢。总理对这种地方小吃怎会这么熟悉呢?
  原来周总理不仅早就吃过杨村糕干,还了解杨村糕干的来历。周总理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期间1913~1916,同窗好友诸葛二吉是杨村人,每次回家都要带回几包杨村糕干让同学品尝,还讲杨村糕干的来历。当时走街串巷卖糕干的小贩也常到校门口叫卖,尤其是晚上,同学们听得很清楚。
  参观结束后,周总理派人把糕干打包赠给客人,对亲王说:“过去地方百姓把糕干做贡品献给皇上,今天,我们就把糕干做礼品送给亲王和王后。”亲王和王后频频合掌致谢。
  杨村糕干到底有什么来历呢?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动员江南富户及平民百姓,随龙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北迁的移民一过河北省沧县便可选个村镇住下,种田或经商。单说浙江余姚县有杜金、杜银兄弟二人,携带妻小行至武清县杨村,见这里是大运河的码头,很繁华,便定居下来,重操旧业,做起了蒸发糕的小生意。兄弟、妯娌起早贪黑,碾米磨面,掺兑白糖,蒸制的发糕,松甜可口,价格便宜。兄弟二人每天到街头巷尾、码头船边叫卖。人们争相购买,买卖越做越红火。一天,弟媳因孩子搅闹,往灶里多添了一把柴禾,将锅烧干,发糕结了一层糊巴。哥俩寻思卖不出去了,扔掉吧,又很可惜,便小心地将糊巴揭去,不想,发糕散发出一股香味。试着卖吧,买主都说比平常做的好吃。哥俩从中受到启发,蒸发糕时多添一把柴禾,蒸出的发糕干松香甜,人们便称“糕干”。杜氏后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糕干的口味越来越好,加上精美的包装,很多买主当成礼品馈送亲友。
  传至清代,杨村糕干店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办成前店后厂,起了堂号,仅杜姓就有万全堂、万胜堂、万源堂、万顺堂等二十余家。各家又靠水旱两路将糕干销往外埠。
  据《武清县志》记载,清康熙皇帝南巡,三次驻跸杨村行宫,武清县令每次都奉上杨村糕干。皇上曾召见杜氏六代传人——万全堂掌柜杜馥之。称赞糕干“开胃健脾,不亚茯苓”,后便有了“茯苓糕干”之称。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到杨村糕干,御笔赐字:“妇孺盛品”。此后,杨村糕干成了贡品,名声远扬。
  1930年,杨村糕干被送到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获“佳禾”铜质奖章。
  新中国成立后,糕干行业更加兴旺,国营、集体、个体大小厂家如雨后春笋,京津两大城市中都有专卖店。改革开放以后,杨村糕干的生产又有了更大发展,工艺制作和包装不断改进,质量进一步提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仅天津南开食品街,就有三十余家食品店设专柜经营,畅销不衰。
  1987年,杨村糕干获天津市风味小吃“群星杯”奖。1990年,获天津市名优食品称号。
  三、天津直沽白酒
  直沽酿酒业起自元代。当年,漕船上的船工生活很苦,风险也大。“一夫有海运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生受其祭,死招其魂,浮殁如萍,生死如梦”。船队一到天津,船工们就到天后宫拜海神娘娘,凑在一起饮酒解乏。起初是船工自己带酒,后来就用自带的粮米,请当地人酿酒。于是,大直沽便出现了制酒作坊烧锅。大直沽的水清澈甘甜,酿出的酒醇香甘洌。之后,大直沽的白酒便出了名。
  明清两代,天津逐步发展为商业中心城市,酿酒作坊多达数十家。当时有名的烧锅是“三大同”和“三大丰”。“三大同”是同源涌、同兴涌、同华涌;“三大丰”是永丰玉、永丰泰、永丰成。各商号年酿酒都在三十万斤左右,不仅生产白酒,还生产色酒和药酒。清代一位诗人曾赞美直沽药酒——
  茵陈玫瑰五加皮,酒性都从药性移。
  还是高梁滋味厚,寒宵斟酌最相宜。
  直沽白酒除本地销售外,主要靠商贩运往各地。民国初年,大直沽义聚永烧锅鹤立鸡群,经理刘香久聘请翻译,带上酒师及各种样酒,亲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拜访当地酒业知名人士,了解市场行情,会晤新闻界人士,宣传天津直沽酒业状况,拿出样酒请各界名士品尝。这一炮打响,刘香久一时成了知名人物。他还到华侨聚集的曼谷、吉隆坡、槟榔屿等地宣传,建立销售网点。大直沽白酒从此走出国门,香飘万里。
  不久,刘香久又带各类样品游历美国、加拿大、英、法、德等国,获得很高赞誉。法国人称赞“玫瑰露”为“中国的白兰地”。
  一位德籍华人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规定,只有校级军官在负伤后,才能配给一杯直沽老白干饮用。直沽白酒声誉之高可见一斑。
  四、天津小吃“三绝”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儿炸糕,十八街大麻花,被誉为天津小吃三绝。
  狗不理包子 天津北大关昔日是运河的钞关,往来的船只在此纳税,成了居民稠密、商业兴盛之地。清咸丰八年1858,贫苦出身的高贵友,乳名狗子,十四岁在一家包子铺学徒,日夜苦干,经常遭店主人打骂,后来赌气离开了这家包子铺,在北大关附近摆了个包子摊点。他为人实在,不论调馅,和面,还是看火候,都严格掌握投料标准和操作规程,精细制作,蒸出的包子水分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肥而不腻,价钱比较便宜,很受顾客青睐。卖包子时,他在摊头放一把筷子,一大摞粗瓷碗,凡买包子的人先把钱币放在碗里,再端碗给他看。他见钱给包子,很少说话,一来二去,人们就编了句歇后语:狗子卖包子——谁也不理。传来传去就成了“狗不理”。
  后来狗不理买卖越做越兴隆,摊点改成包子铺,取商号“德聚号”,人们还是习惯称“狗不理”,狗子并不在乎,干脆把商号改成“狗不理”。包子的花样品种不断增多。狗不理包子在津城有了名气。
  光绪年间,袁世凯奉旨在小站练兵,为讨好慈禧太后,特意带几盒狗不理包子献给“老佛爷”。慈禧太后尝了味道鲜美的海鲜包、珍珠包、八仙包、龙凤包、鸳鸯包……高兴得连连称“好”。
  新中国成立后,狗不理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继续挖潜创新,以鸡、鸭、鱼、肉、海鲜和应时蔬菜为原料,精制海鲜包、金针包、珍珠包、八仙包、龙凤包、鸳鸯包、什锦素包等一百四十多系列包子品种。1980年后,先后同北京、杭州、桂林、哈尔滨、北戴河等二十多个地区联营,开设分店。在日本东京开设了狗不理包子分号,名声传到国外。
  耳朵眼儿炸糕 “耳朵眼”本来不是炸糕店的字号,而是个小胡同的名字。清代有家刘姓回民经营的炸糕店“增盛成”,炸糕店坐落在耳朵眼儿胡同左侧,人们觉得“增盛成”咬嘴绕舌,“耳朵眼儿”俏皮顺口,干脆就叫耳朵眼儿炸糕了。
  耳朵眼儿炸糕缘何出名呢?这得从一百多年前,增盛成炸糕铺说起。增盛成掌柜刘万春,在创业之初,用料和工艺操作有独到之处,采用北河、西河①两岸产的好黏黄米,上等朱砂红小豆,煮烂搓沙去皮,选用优质红糖,掺兑少许桂花,炸糕大小均匀,薄厚适度,用生芝麻油烧炸。炸糕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馅松软,香气醇郁,经营多年,口味如初。耳朵眼儿炸糕出了名。
  新中国成立后,刘万春后人继续经营炸糕生意,保持传统工艺,声誉不减。改革开放后,炸糕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和创新,营业更加红火,深受天津人喜爱,外地顾客也慕名而至。除总店外,又在本地和外地开设多家分店,日产近两千斤。
  十八街大麻花 十八街大麻花原名桂发祥大麻花,是店主人范桂林给自己麻花店起的字号,桂发祥麻花店坐落在十八街,人们索性就叫“十八街大麻花”。
  创始人范桂林,人称“麻花大王”。学徒期间,勤学好钻,不拘泥传统制法,试用死面对发面,热水烫面,糖水和面,炸出的麻花香、脆、酥、甜。后又在麻花白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糖、桃仁、青红丝、冰糖等各种小料的酥馅,麻花更加味美可口,存放于干燥处数日,仍保持酥脆。范桂林还能炸出几斤重的大麻花,里外一样酥脆,不仅是美味食品,还是绝妙的艺术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桂发祥始建麻花店,建国后又重修店堂,扩大经营规模。1971年,“十八街大麻花”摆进了广州商品交易会大厅,六十多个国家的客商前来购买,使十八街大麻花名扬海外。
  五、驰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是从苏州桃花坞经大运河传到杨柳青的,故名。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朝,盛于清代。明弘治年间,大名鼎鼎的苏州才子唐寅曾在桃花坞营建桃花庵,参与乡亲制作木版画,使木版画艺术得以提高,广为传播。
  明朝末年,随运粮船到北方做买卖的桃花坞人,见杨柳青是运河的水陆码头,人烟稠密,风景如画,盛产枣、梨、芦苇。枣木、梨木是做木版画的主要原料,芦苇可作画纸,他们就定居下来,屯田种庄稼,农闲时作木版画出卖,以补贴家用。一家人画花样,锯木板,雕刻,印刷,去集市销售。当时印刷的颜料和精细的纸张都要经大运河到苏州和扬州购买。木版画的内容很简单,多是各行各业供奉的祖师像和春节贴的门神、灶王、天地祃子等,线条简单,色彩却很鲜艳,很受当地百姓喜爱。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生产杨柳青木版画的人家越来越多,出现了长年生产的专业户。杨柳青镇上建起了版画作坊,一些大作坊雇人绘画、雕刻、印刷、销售。杨柳青镇最早出名的大户有戴、齐、杨三家。
  清康熙、乾隆年间,杨柳青年画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技艺提高,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画面构图丰满、雕刻笔法匀整、色彩鲜丽的特点。戴家第六代传人戴莲增画样最多,业务量最大,雇员二百多人,一年出两千多套产品,每套为五百张。每到秋后,经水路向五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蓟运河各码头批发销售,基本占领了京津两地的市场。
  乾隆五十五年,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杨柳青年画画面上随之出现了勾画精美的京剧脸谱,以及表现戏剧内容的“白娘子与小青”、“回荆州”、“黛玉葬花”、“武松打虎”等等。全镇出现百余家画店和作坊,从业人员三千之多,出现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不久,以戴莲增为首的几家作画大户闯入北京市场,正式挂出“戴莲增画店”、“齐健隆画店”招牌。每年一进腊月,杨柳青年画就集中在北京闹市区——崇文门至正阳门一带,摆摊销售,观看和买年画的人拥挤不堪。《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年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春明采风志》载:“京城画棚,版画出自杨柳青,属天津。印版设色,俗呼‘卫抹子’。画中多有趣者,如渔家乐、乡村景、庆丰年……皆是也。”
  京城妇女喜欢各种娃娃画,卖画人编了顺口溜——
  大胖小,胖敦敦,大眼睛,红嘴唇,
  不吃饭来不喝茶,红小辫,头上扎,
  不叫爸也不叫妈,您快买张哄哄吧。
  杨柳青年画受到宫廷、王府、寺院的欢迎,门神一类供不应求。戴莲增等画店制作的4×6尺和3×5尺的门神画,每平方尺价银一两,每对门神画需三十至五十两。画面非常讲究,堆金洒粉,色泽艳丽,在京津一带声誉极高。画主也由此赚了大钱。
  杨柳青年画制作工艺不断提高,题材不断创新,三百余年畅销不衰。童话题材有《小猴抢草帽》、《老鼠娶媳妇》、《螃蟹咬小雀》,还有寓意深刻的教子年画:在一道芭蕉短篱上,立一只公鸡,引颈长鸣。此画题名《教子成鸣名》;一只母鸡和五只小鸡在树下啄食,题名为《教五子》。有的题材反映了民众对黑暗政治反抗的心声,如《火烧望海楼》、《太平天国英雄会》、《义和团》等。
  杨柳青年画在国外的影响也很大。据统计,日本、俄罗斯、英、法、美、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的博物馆中,均藏有杨柳青年画,其中不乏其侵占天津、北京时的掠夺品。日本奈良市和文华馆于1972年编印的《中国明清时代之版画》中,登载一幅戴莲增画店印刷的《种种得魁》,是一幅罕见的蔬菜题材的中堂画。俄罗斯人罗文斯基出版的《中国民间画》中,大部分是齐健隆、戴莲增年画作坊的作品,如《黄金台》、《桑园寄子》、《昭君和番》、《杨二舍化缘》、《红楼梦》、《荆轲刺秦王》等。1987年,前苏联阿芙乐尔出版社与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商定,由王树村、刘玉山和苏联的李福清译名合编《苏联藏中国珍本年画集》,选图二百幅,大多是杨柳青清代年画作坊之精品。
  六、中国名醋——独流老醋
  独流镇位于京杭大运河畔,天津静海县境内。大运河、子牙河在此合为一流,故名独流。宋代设独流东寨,明代为独流镇,历史上是个繁华的水陆码头。
  独流素有“醋乡”之称,所产的独流老醋与著名的山西清凉陈醋、江苏镇江香醋,并称中国三大名醋。独流老醋有其独特的风味。它采用传统的工艺和配方,精选优质黍子、高粱米、豌豆、麸子、红糖等作原料,经过蒸料、糖化、发酵等工艺,制成一般老醋,再将原料酒化制成醋醅,经三伏天翻晒,制成有特殊香味的精醋,称“三伏老醋”。此醋清澈透明,呈琥珀色,具有酱香浓郁、入口软绵、酸而回甜、香而不绝的特点。
  据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乘龙舟经大运河南巡,行至独流码头,闻到阵阵醋香,船停靠岸,迎驾的县令说明缘由,奉上独流老醋,皇上品尝后龙颜大悦,封为贡品。独流老醋销路甚广,行销内地的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河南、江西等地区,还远销港澳地区,享誉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清末民初,独流镇有大小醋厂酱园十三家,年酿醋达五六十万斤。知名的厂家有老三立、福盛华、永聚、意成信、诚庆永、新富兴等。“老三立酱园”名望最高,销路最广,年产醋二十余万斤,占全镇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908年、1909年,老三立的独流老醋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获“佳禾”银质奖。1922年,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沿京杭大运河南下,经独流镇时,应邀到老三立醋厂巡视,亲笔题写了“老三立”匾额一幅,进一步提高了独流老醋的声誉。
  七、沧州的金丝小枣
  中国是枣的故乡,栽培枣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民也。”“燕国有鱼盐枣栗之饶”选自《战国策》。
  辽金时期,河北、山东大片土地沙碱化,不长庄稼,唯长喜干旱抗盐碱的枣树。辽代,朝廷规定每人栽种一棵枣树,金代规定每人栽种十棵。北方出现了大片枣林,不少村名就叫“枣林庄”。
  沧州一带大规模栽种枣树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河间府志》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朝廷工部严令多种枣桑,规定每户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违者发配云南充军。
  沧州小枣首推纪晓岚的家乡——献县崔尔庄产的金丝小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卷三中写道:“崔庄多枣,动辄成林,俗谓之枣行hàng”。他在家乡时就喜欢吃枣,小枣鲜吃,甜脆如蜜,晒干食之,皮皱肉软,用手掰开,可拉出缕缕金丝,故称“金丝小枣”。纪晓岚深谙金丝小枣的滋补作用,据说他任内阁大学士后,还经常吃家乡的金丝小枣,边吃边说:“一日食三枣,长生永不老。”《神农本草经》把小枣列为药中上品,能“安神养脾,助十二经,补元气,久服健身延年。”
  纪晓岚满怀乡情,记载了乾隆年间,家乡的金丝小枣往北运到京师,往南运至江南之事,搜集了一些枣树管理常识:枣未熟时最怕大雾,雾水能使未成熟的枣变得皮皱肉薄。每当大雾初起时,在上风头积柴草焚之,烟浓而雾散。他还饶有兴味地记下了在家乡亲眼见到的一件趣事:
  一天午后,五六个妇女在田间挑菜,天气炎热,就到一棵大枣树下歇息乘凉。枣树杈上坐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儿,摘红枣往地上扔,几个妇女争抢着拾起来吃。男孩急喊:“我喜欢周二姐长得美,摘枣给她吃,别人不要抢!”几个妇女气得把枣扔在地,周二姐一边咒骂男孩,一边用枣击之,男孩嬉笑着在树杈间跳跃。
  纪晓岚写了几首赞美家乡金丝小枣的诗,其中一首写道——
  八月剥枣时,①檐瓦晒红皱。②
  持此奉嘉宾,为物苦不厚。③
  岂知备贽谒,④兼可登笾豆。⑤
  桂子不可食,⑥馨香徒满袖。
  据史料记载,公元一世纪,中国红枣沿丝绸之路传到波斯湾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八世纪传入日本,十九世纪被引栽到美洲。如今全世界枣树品种达五百余种,其中沧州金丝小枣风味独特品质最优,中外驰名。
  如今沧州市枣林已达二百八十多万亩,三百多个红枣品种。纪晓岚故里,枣业更盛当年,方圆数百里,枣林相连,建起了“中国沧州红枣批发市场”。每到秋熟时节,株株枣树,宛如翠羽织成的大伞,缀满鲜红闪亮的“玛瑙”。倘若纪晓岚在天有灵,定会吟诗助兴。
  八、临清贡砖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曾在山东临清境内与大运河交汇,经多年反复淤积,形成了深厚的优质土资源。当地百姓称“莲花土”。
  此土红、白、黄相间,质地细密,颗粒匀称,粘中带沙,烧制出的砖坚硬度高,多为修筑北京皇城、皇宫选用。南京的城墙、曲阜的孔庙,经朝廷批准,也采用了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与实地考察,明清两代有官窑一百九十二座,每座两个窑,共三百八十四个窑。为取水、用土方便,砖窑大都建在大运河岸边,绵延七十多华里。
  临清烧制的贡砖有不同的规格:城砖、贡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制砖的工序是:碎土、澄泥、熟泥、制坯、晾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当年烧窑全用柴草,一窑砖需烧半个月,洇半个月,一个月才能出窑。
  烧出的砖称贡砖,由朝廷派大臣验收。每块城砖五十斤,其它砖重量不等,最重的七八十斤,颜色为豆青色,敲之有金属之声。凡验收合格的砖要用黄裱纸包裹,运到运河码头,搭船运往北京。朝廷规定,凡北上的船只,官船搭运四十块,民船搭运二十块,运到京津间北运河岸边的砖料厂今武清区砖厂村或通州张家湾的皇砖厂,储存起来或转运进京。据《临清直隶州志》载,乾隆五十年1786,临清窑岁征城砖百万。
  明清两代对临清官窑管理十分重视,明朝廷派工部侍郎一员常驻临清。清朝廷则在临清设立专门派出机构——工部营缮公司。
  临清砖窑如今已成为历史陈迹,用临清砖建筑起来的北京城、南京城、八达岭长城、皇陵、孔庙,则永远放射夺目的光辉。
  九、淮阴白鱼与淮安茶馓
  白鱼,又名鲦tiáo鱼,体小呈条状,侧扁,色白,一般活动在水的上层,游速快,喜翻腾跳跃,俗称浪里白条。《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的张顺,绰号即“浪里白条”,可想其水性之大。唐宋以后:江淮白鱼作为贡品送往京师已成定规。杜甫曾写道:“白白江鱼入馔来”,为席中有白鱼而欣喜。苏东坡久知淮阴白鱼之名贵,一次,乘船沿大运河经淮阴,刚到洪泽湖边,就急切地问船工: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随之吟小诗一首——
  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
  殷勤买酒谢船师,千里劳君勤转橹。
  意思是犒劳船师,使其用力摇橹,快些到淮阴品尝白鱼。南宋诗人杨万里对吃白鱼更有一番考究,在他的诗中写道——
  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
  风吹柳叶都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
  醉卧槽丘名不恶,下来酒豉味全非。
  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二尺围。
  淮白、银刀都指白鱼。诗人吃白鱼讲究季节、烹制方法,甚至要庖厨少用佐料。
  淮安茶馓sǎn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淮安特产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茶馓,有人称为“细环饼”。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咏诗道——
  细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梦,压褊佳人缠臂金。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茶馓已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
  淮安茶馓的出名始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当时淮安城内有个姓岳的人家专做茶馓,造型美观奇妙,配料精细,做出的馓子细如线,黄如金,环环人扣,丝丝相连。吃到嘴里,香、脆、酥、甜,略带咸味,在当地很有名气。1930年,淮安茶馓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奖牌。
  如今的淮安茶馓以鼓楼食品厂生产的最有名。其制法得到岳家后人的真传,用现代工艺不断加以改进创新。其造型有梳状、菊花状、宝塔状等等。人们携带淮安茶馓馈赠亲友。孕妇生产期间,都把茶馓、红糖等作为必备的滋补食品,这在淮安已成一种风俗。
  1958年,淮安县的一位领导同志到北京开会,特意带了一篓茶馓送给周恩来总理,请他品尝家乡的特产。总理只收下了家乡人民的深厚情谊,但执意让他把茶馓带回。这件小事显示了周总理清正廉洁的作风,给淮安茶馓增添了一段佳话。
  十、扬州的迷人香粉
  1845年,上海被英国强迫划出第一块租界地后,各国列强乘机争划租界地。随之大批外国金融家、冒险家、淘金者纷纷闯入上海,建立洋行,倾销本国积压的商品,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国内知名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来到上海,与洋人争夺市场。大运河畔的扬州、苏州生产香粉、胭脂、桂花油的商家,捷足先登抢占了上海化妆品市场。有名的商家是扬州的戴春林、苏州的月中桂。最盛时期,上海有十一家戴春林,三家月中桂。
  戴春林是扬州历史上售香粉的第一家。他家的香粉含天然珍珠粉,相当名贵。据史料记载,清康熙皇帝南巡至扬州,太监对戴春林香粉十分赏识,恭请圣上,将一批香粉作为“贡品”带进宫中,受到皇太后、太后、嫔妃及宫娥彩女的喜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琏的通房丫头平儿之口说:“戴春林香粉倒在手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拍在脸上也容易白净,且能润泽,不像别的粉涩滞。”可见扬州戴春林香粉之精美。
  继戴春林之后,“薛天锡香粉店”异军突起,生产的香粉质量上乘,与戴春林香粉媲美,并经大运河水路打入京城市场,谓之“京货”,十分畅销。道光初年,扬州第三香粉大家谢馥春后来居上。谢家的香粉盒呈鸭蛋形,俗称鸭蛋粉,只供皇宫及王公大臣的家眷使用,又称官粉。戴春林、薛天锡、谢馥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此后,扬州香粉业发展到五十多家。
  他们发家有共同经验:其一是抢占市场。占领繁华的运河码头,在码头上再抢占繁华市街、黄金地段。其二是求质量,出特色,创名牌。当年人们已认可“苏州胭脂扬州粉”,可是戴、薛、谢三家还努力提高香粉质量。谢家掌柜经营过中草药,巧妙地将香粉与医药结合,制出既有花香又有保健作用的香粉。在包装上也大胆改进,上等香粉用缎面绒里的锦盒包装。盒子有圆形、方形、海棠形,盒面刻有龙凤图案,庄重典雅,美观大方。还用刚刚传入中国的香精代替了鲜花熏染、冰麝定香的老式工艺。这些改革使谢馥春名声突起,超过了戴、薛两家。其三是不断增加花色品种,开辟更大市场。不单经营香粉,还经营头油、棒香、香件等,如香囊、香袋、香珠、香串、香板、香镯、香戒、香牌、香佩等。其四,各类产品分档次销售。锦盒、锡盒香粉价格昂贵,一般卖给富人,获利高;普通盒装香粉售给平民百姓,获利低。
  清末民初,戴、薛两家衰落,谢家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成了扬州香粉业一花独放的霸主。
  十一、瓜洲的锚链
  自古至今,水上行船,必用锚链。大运河沿线的城镇,打造锚链的铁匠店铺数不胜数。瓜洲锚链名气最盛。
  瓜洲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相汇之处的古老渡口,运河、长江的船只在这里聚集,是个繁华的江河大码头。数十家铁匠铺在此打造锚链,很有市场,除供漕船、民船所需,长江水师营也派人到瓜洲坐镇购买,外国商船主人也慕名前来购置订做。
  瓜洲锚链由齿、挺、巴铁、卵子、环五个部件组成,风格独特,技术精湛,以“齿挺相称、八方对线、立卧平稳、美观耐用”而著称。若用手抓住挺末的铁环,不管哪两只锚齿落地,都是四平八稳。若用绳链系扣在环上向前拖,锚齿直往地下钻,牢牢钉在原地,决不会向前挪动半步,如同生根一般,有“脚下栽锚”之誉。
  瓜洲铁锚的品种有江锚、淮锚、半江半淮锚、泥锚、海军锚、猪耳朵锚六种。半江半淮锚大的有四米多长,重一吨左右,小的只有一尺多长,重约七八斤。各种铁锚的用途也不一样,视船只大小、水的深浅、风浪急缓、河床土质松硬而异。猪耳朵锚用于轮船;海军锚用于军舰;泥锚也称独齿锚用于民船临时停泊;淮锚也称淮爪子、三步锚、倒锚短而粗,用于全速航行的船队突遇风浪无法靠岸抛下救急;半江半淮锚亦称口锚、头锚、一步锚挺长齿短,用途广泛:抗风、顶浪、倒位、定位、停泊均宜,遇有险情,抛链下锚,船立平稳,有“当家锚、定心锚、安全锚”之称。
  铁链是铁锚的附属件,品种有响链、核桃链两种,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下料、拉弯、接头、煮火、拉镑五道工序。规格从一分半至一寸半,粗细悬殊较大,长短各有不同。瓜洲铁链的特点是崩不断,绞不乱,拉力强,用途广,是国防、交通、运输、工业、电力等行业安全、起重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
  昔日,瓜洲商会巷斜对面以及紧靠火神庙二摆渡口的一块空地,曾是瓜洲雄、丁两家铁匠铺放置铁锚的地方。直到今天,当地人仍习惯称这里“锚场”。
  十二、美妙绝伦的锡绣·苏绣
  我国刺绣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周天子穿的冕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花纹,是用画或绣的方法制成的。这是最早的刺绣。秦汉以后,刺绣工艺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达到较高水平。花卉、翎毛、山水、人物均可成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小至诗》中云:“刺绣王纹添织线,吹葭jiā六馆动飞灰。”元代,刺绣工艺衰落,明清复兴。
  锡绣是指无锡民间刺绣。无锡地处大运河畔,太湖之滨。民间刺绣工艺同杭州、苏州一样,自古有之。清代,地方名人办起绣工传习会,形成年轻女子争相学习刺绣之风。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无锡刺绣的拔尖女子——李佩黻、李韵和妯娌二人,应乡民恳请,首次办起“锡山绣工传习会”,入会女子达一百余人。此后无锡几所女校增设刺绣课。民国元年1912,无锡志成女校以刺绣课为主,兼学国文、算术、修身等课。教习刺绣的老师陈少云1886~1941,号召年轻女子冲破封建礼教到学校来学习,学成后,即承接加工绣品业务。
  刺绣用的工具叫绷架,刺绣图案画于织物之上,刺绣的针法有挑针绣、顺色绣、列针绣、插针绣等。其品种有中堂、对联、绣花衣裙、帐幔、枕套和一些精巧玲珑的工艺品。刺绣师陈少云擅长刺绣花卉、翎毛、人物头像等。曾应民国政府特请,为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美国总统威尔逊刺绣头像,绣品惟妙惟肖,得到很高的评价。陈少云的其它绣品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金奖和银奖。锡绣从此名扬天下。解放后,陈少云的侄女陈瑾将姑母十六件刺绣精品献给了人民政府。
  苏绣,是汉族四大名绣之一,产于苏州一带,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而著称。
  相传三国时孙权的夫人擅长刺绣,能在帛上绣出五岳、河海,被誉为“针绝”,苏绣由此而兴盛。据对出土的绣品考证,苏绣在五代和北宋年间即有很高水平。后吸收上海“顾绣”①和西洋画的长处,创造出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风格的新产品。清末书法家畲觉的夫人沈寿,所绣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半身像,曾获万国博览会最佳奖。
  新中国成立后,无锡、苏州成立了刺绣研究所,广泛搜集资料,培训绣工,使刺绣工艺推陈出新。双面绣“猫”是其珍品。在薄如蝉翼的尼龙绱上,各种姿态的小猫,毛丝浓密厚实,眼神逼真,活泼可爱。绣猫最重要的部位是眼、耳、鼻、嘴、须、眉,尤其是眼,艺人根据瞳孔部位受光的不同色彩,选用二十多种丝线,反复镶色,使之富有水晶体的质感。刺绣精品多次在国外展出,被誉为“东方明珠”。
  十三、苏杭折扇
  扇子是民间一种引风逐暑的日常用具,远古,人们随手摘取植物叶子或猎取禽类羽毛,进行简单的加工,用以障日引风,称“障日”。相传舜帝时的“五明扇”为掌扇的雏形。后多用羽毛或竹苇编制,其形似鹊翅或门扇,呈长方形,称掌扇,作为贵族和帝王的仪仗。至汉代已有用绫绢等作面料的素白“团扇”,魏晋时盛行在扇面上绘画、写字,出现了缚笔、织扇等行业。折扇起于唐宋,盛于明代,使用收藏方便,渐为广大庶民所喜用,清代社会上广泛流行。
  苏州折扇以檀香扇最著名。制作檀香扇要经过锯片、组装、锼拉、裱糊、绘画等十几道工序,尤以拉花、烫花、绘画、雕刻等装饰工艺见长。拉花即在扇骨上拉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使扇面玲珑剔透,轻盈如纱。烫花又称烙画,用特制的火笔在扇骨上描绘出深浅浓淡的图画。雕刻,即在两边的大骨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绘画,即在扇面上绘画仙女、山水等,色彩艳而不俗,富丽大方,有的则在泥金扇面上重彩工笔绘画,益显华美富丽。
  杭州折扇同杭州丝绸、茶叶齐名,被称为“杭州三绝”,其中黑纸扇尤负盛名,其制作有八十多道工序。扇骨除采用细匀的冬竹竹筋作原料外,还常以象牙、檀香木、乌木、梅竹、湘妃竹、水磨竹等名贵材料制成。两边的两根大扇骨俗称大柄,或烫花或镂刻或镶嵌银丝象牙,精巧别致。据实验,杭州黑纸扇在日光下暴晒十几个小时,或在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均不翘、不裂、不变形。扇面以浙江于潜县特产的纯桑皮纸制成,纤维长、拉力强、质地细密、百折不损,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在扇面上题写名人字画,增添了苏杭折扇的文化品位,提高了珍藏价值。郑板桥曾在一把精致的折扇上题写:“富于笔墨穷于命,志在须眉壮在心”,让持扇者在乘凉的同时,欣赏到书法艺术,感受到锲而不舍、催人奋进的力量。
  杭州王星记扇庄特制的“唐诗万字扇”,为全棕黑纸扇,用金粉书写的唐诗三百首,达一万一千余字。蝇头小楷,点画分明,望去如群星密布,金光闪闪。该扇驰名中外,在美国诺克斯威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展出,广受客商青睐。
  十四、张小泉剪刀
  传说唐代美女杨贵妃专用山西并州今太原生产的剪刀剪头发,言其剪刀快。诗人杜甫曾有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可见当年并州剪刀盛极一时。
  明清时期,并州剪刀衰败,后起之秀是杭州张小泉的剪刀。张小泉原籍安徽黟yī县,明朝末年为避战乱移居杭州,施展祖传做剪刀的手艺。所制剪刀钢口硬,剪刃锋利,口缝平直,锁钉合眼恰到好处,很受用户喜爱。相传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1757,在杭州微服私访。一天,在吴山脚下一家剪刀店避雨,见墙壁上挂一块匾,上书“张小泉剪刀”五个大字,便叫掌柜拿出一把剪刀剪布试看。那掌柜把布叠到二十层,只见刀锋一闪,“刷”的一声,布条齐刷刷地剪下,未见一缕布丝。乾隆不禁喊出:“好剪刀!”吩咐随行官员将柜台上的剪刀统统买下,打包带回京城。遂降一道圣旨:张小泉剪刀宫廷御用。从此,张小泉剪刀畅销大江南北。
  1910年,张小泉剪刀在南洋劝业会上展出,荣获银质奖章。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又荣获金奖。时人有诗赞道:“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把张小泉的剪刀与美丽的西湖相提并论。
  新中国成立后,张小泉的传人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增加了鞋剪、袋剪、裁剪、猪毛剪、羊毛剪及园林用的桑剪、轧草剪等新的品种,年产已达四千万把,不仅国内畅销,还远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戏剧家、诗人田汉曾为张小泉剪刀题诗一首——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
  裁剪江山如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
  改革开放后,杭州成立张小泉集团公司,建有剪刀博物馆,展出剪刀精品五百余种。
  十五、传统名茶——龙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据说最早发现茶的是原始农业之父——神农氏。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西汉是中国茶叶的起步时期,汉武帝的侍者由广东出海至印度支那半岛及印度南部,所携带的礼物中就有茶叶。世界茶饮皆源于中国。
  中国茶叶的名字,一般以产地命名。著名的有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江苏碧螺春、六安瓜片茶、四川蒙顶茶、福建乌龙茶等。
  杭州龙井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茶中珍品。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制成的茶叶,扁平挺秀,光滑匀齐,翠绿略黄,气味清郁,冲泡之后芽叶直立,清洌异常。据科学分析,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酸、叶绿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都超过其它品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因此有“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之说。龙井茶原分“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种,现归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级,其中狮峰龙井最为珍贵。
  据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先后六次到杭州天竺、龙井和云栖等地,观看茶农采制龙井茶,品尝后赞不绝口。一次,他把顺手采摘的鲜叶夹在书本内,回宫后取出,已压成扁形,但茗香四溢。后降旨龙井茶为贡茶。据此传说,现今,龙井茶扁平光滑的外形还应归功于乾隆皇帝呢。一次,他冒雨观看狮子峰胡公庙前的茶树,将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并题诗咏之。
  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西南的狮峰、龙井、五云山和虎跑山。龙井茶区山清水秀,流泉淙淙,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龙井茶采摘十分严格,春天是采制的黄金季节。清明前采摘的最佳,称“明前茶”,一公斤茶要有六千至八千颗嫩芽。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茶称“雨前茶”。特级龙井茶都是手工炒制,技艺十分讲究,鲜嫩的茶叶,要在80℃的温度下加工,既要保持茶叶的颜色和香味,又要使每片茶叶都具有“直、平、扁、光”的特点。龙井茶之珍贵不仅在于味美,还在于制作功夫的非凡。

附注

①北河,指北运河;西河,指大清河。 ①剥枣,打枣。剥,通扑。《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②红皱,干枣的别名。 ③为物苦不厚,言以枣待客拿不出手。 ④贽谒,拜见长辈的礼物。 ⑤笾和豆,古代祭祀或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此句是说枣可作为祭祀的供品或宴会的食品。 ⑥桂子,桂花。宋·柳咏《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 ①顾绣,汉族名绣之一,产于上海地区。相传明嘉靖年间,上海大官僚顾名世长子顾汇海之妾缪氏擅绣佛像、人物,形象逼真,人称顾绣。后顾名世之孙顾寿潜、孙媳韩氏均善画,韩氏融画理于刺绣之中,有“画绣”之称。所绣《洗马图》、《藻虾》等,今藏于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在技法上,劈丝细过发丝,落针用线无针痕线迹,配色深浅浓淡,精妙得宜,自然浑成。清初,顾名世曾孙女广收门徒,传授技法,一时上海城乡妇女以此为业。顾绣因此传名并转为实用。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