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杭州越剧走向世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212
颗粒名称: 十三、杭州越剧走向世界
分类号: J809.253
页数: 3
页码: 242-24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南运河及江南水乡对地方戏曲和地方文化的影响,以及江浙地区流行的地方戏曲和越剧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剧目。文章提到了一些地方戏曲的起源和表演艺术,同时介绍了越剧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以及它在国内外的影响和代表性剧目的表现。
关键词: 越剧 戏曲文化 杭州

内容

一方水土哺育一方文化,江南运河及江南水乡,滋润了江南的地方戏曲和地方文化。
  江浙一带流行着许多地方戏曲,有影响的如锡剧、苏剧、淮剧、扬剧、越剧等,这些剧种流行在各自的“家乡”,其中越剧最具代表性。
  二十世纪初,在浙江嵊县今嵊州市的剡溪边,由民谣山歌形成了一种民间曲调,据说连锯木师傅在拉锯时也会唱七字一句的曲调,叙述话本上的故事,十分动听,当时叫“坐地唱书”。1906年,“坐地唱书”的演员第一次在杭州西溪河渚化妆登台演出,戏台是用农家“稻桶”搭起来的。这次演出,影响很大,形成了正式的戏班子。演出时,伴奏很简单,只用笃鼓和檀板,故称“的笃班”、“小歌班”。演出的剧目有《卖婆记》、《箍桶记》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
  “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戏班为了生计,经常沿河四乡演出,到过铜庐、富阳、杭州等地。1916年,闯入大上海,吸收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丰富了表演艺术,时称“绍兴文戏”。1923年前后,越剧出现了全部由女演员组成的“文武女班”。绍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故地,戏班遂改称“女子越剧”。在越剧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涌现出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徐玉兰、徐天红等一批优秀演员,被称为“越剧十姐妹”。他们对越剧的发展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姚水娟是抗战后第一个闯入上海的,也是第一个用编导制排演新戏的,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她与大名旦对台,始终居于优势。1938年9月被推选为“越剧皇后”。1939年,出版《姚水娟专辑》。
  1945年由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等人组成“雪声剧团”,对越剧的唱腔、表演作了一系列改革,不久在上海舞台上大放异彩。1946年,他们将鲁迅名著《祝福》搬上了越剧舞台,标志着越剧剧团编演新戏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纪念碑式的成就。1949年9月,袁雪芬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越剧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演出的剧目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越剧由舞台搬上了银幕。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5年,第一次由周恩来总理带到万隆会议上,请国际友人观看。接着又拍了彩色电影片《红楼梦》,使越剧家喻户晓,深受全国人民喜爱。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姚水娟
相关人物
筱丹桂
相关人物
袁雪芬
相关人物
徐玉兰
相关人物
徐天红
相关人物
鲁迅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嵊州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富阳区
相关地名
绍兴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上海半淞园联
相关作品
无锡梅园联
相关作品
蓬莱阁联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