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92
颗粒名称: 六、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
页码: 206-2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洪泽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洪泽湖大堤的修建历程和作用。重点描述了洪泽湖大堤的规模、构造、保护措施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 洪泽湖 大堤 淮阴

内容

烟波浩渺、景色壮丽的洪泽湖东岸,是被人们誉为水上长城的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在隋唐时代还是一个小的坑塘,时称破釜涧。一次,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南巡,经此地,适逢大雨,涧水漫溢,遂赐名“洪泽浦”,唐代曾在附近建驿站。此后随着水面的逐渐扩大遂称洪泽湖。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挟泗水夺淮河吞运河,夹带大量泥沙,从淮河入海口泄入黄海。在海潮逆推作用下,大部分泥沙沉积在淮河入海口地带。淮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使得宣泄受阻的淮水潴①积于淮阴以西的洪泽浦地区。明朝初年,朱元璋在淮河北岸的盱眙县洪泽湖附近建明祖陵。为避免明祖陵被洪泽湖水淹没,历任河道总督不惜钜资加筑洪泽湖大堤,大堤越筑越高。清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又一次决口,夺淮吞运,明祖陵终于被浩瀚的洪泽湖淹没,同时淹没的还有泗州城。洪泽湖面积达两千平方公里,水深十至十五尺,湖面高出周围地面二至三米,高出淮扬里下河地区四至八米,世人称“悬湖”。
  为了锁住这个波涛山涌、篙橹难施的悬湖,几代人同它斗争了一百七十多年,终于筑成了一条蜿蜒曲折,全长一百三十四里的石墙大堤。
  洪泽湖大堤古称捍家堰、高家堰。当年民间流传:倒了高家堰,淮阴扬州二府不见面,淮阴至扬州四百多里,皆成水乡泽国。为保漕运畅通,为地方除害、兴利,从明万历八年1580起,朝廷派治河总督潘季训主持筑堤工程,分期分段用石块砌筑墙堤,直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1才告竣。大堤全用石料砌成,人称“石工墙”。
  石工墙底宽二十丈,顶宽九至十五丈,贴湖的一面均用大青条石垒筑而成。石块间以铁锭勾结,底部用木桩夯实;背湖的一面用三合土填筑。险段处加筑副堤,形成第二道防线。沿堤设有船坞,供来往船只停泊。当时有筑堤“日耗斗金”之说,而“日耗斗金,经不起西风三浪”。可见洪泽湖大堤之险。
  为防溃堤,建数座减水坝亦称滚水坝减杀洪峰;大堤上建多处闸口,涝时闸门封闭,旱时闸门打开,引水灌田。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康熙皇帝乘龙舟,在河道总督靳辅的陪同下,视察高家堰减水坝工程,他见到卧石到顶的减水大坝和坚固壮观的大闸,非常兴奋,时而用篙测量水位,时而弃舟登岸细瞧,叹道:“实乃千古奇观矣!”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了明清两代所筑的直立石墙,用原石料砌成斜坡,并抛石护坡,减弱风浪的冲击力。加筑了防浪林台,栽植树木数百万棵加强防护。在大堤北端建起了全长六百零一米的二河闸,在大堤南端建起了六百九十七点七米的弧形钢闸门,以节制淮河与洪泽湖的水流,保障沿河沿湖的安全。洪泽湖大堤成了一道水上长城。1953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中国召开,五十多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参观了三河大闸,丹麦代表团团长阿伯尔说:“《圣经》上说,有人想建造通向天堂的高塔,没有成功。中国人民则用自己的血汗,把天堂建筑在地上。”如今,洪泽湖东岸大堤上已建成旅游度假村,占地七十亩,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放眼望去,翠草如茵,绿树成行,湖面帆飞鸥翔,一派平和壮观的景象。

附注

①潴zhū,水积聚的地方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潘季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泗水县
相关地名
淮河镇
相关地名
淮阴区
相关地名
盱眙县
相关地名
扬州市
相关地名
大堤镇
相关地名
三河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洪泽湖大堤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