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淮扬菜系传南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69
颗粒名称:
五、淮扬菜系传南北
分类号:
TS972.1
页数:
3
页码:
162-1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淮扬菜系的形成历史、主要特点及其代表性菜肴,以及淮扬菜系在中国菜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淮安和扬州作为淮扬菜系的发源地,对淮扬菜系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菜系
餐饮文化
淮扬
内容
淮扬菜系是中国早期四大菜系川、淮、鲁、粤之一,淮菜的发源地是淮阴和扬州,所以称淮扬菜系。早在夏朝就有“淮夷贡鱼”之说。
西汉著名词赋家枚乘,淮阴人,曾任国王的郎中,在他的作品《七发》中,就谈出一张比较完整的菜单部分译文:
肥嫩小牛腹下的肉配上鲜嫩的竹笋、蒲莱;调好的狗肉羹上浮着脆嫩的石耳;楚地精美的香稻米饭(菰米饭)黏而不腻,甘滑爽口;闷烂的熊掌,蘸着五香鲜酱;叉烧里脊,烩鲤鱼片,配以沾着露水的紫苏、秋菘;用兰花酿制的酒漱齿开胃,再吃丰腴的卤山鸡和香软的炖豹胎。少吃主食多饮酒,就像热汤浇雪那样痛快……这大概是淮扬菜系形成的基础。
许多文人墨客品尝淮扬菜肴,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咏诗赞淮扬莱——
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①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诗中的烹黄鸡就是淮扬菜中的黄炳鸡。
明代诗人顾达常思念家乡的蒲菜和鲤鱼,咏诗曰——
一筋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
淮阴特产的山药和蒲菜,以其丰富的营养均被加载《神农本草》,而成为著名的药膳。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淮阴的清江浦为漕运要津,南北孔道,饮食业十分兴旺,清江上下数十里到处可见“曲廊高厦,食客盈门,细谷丰毛,山腴海馔”。河道总督署和大小衙门都设置于此。官员的奢靡生活更促进了淮菜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河工宴客,往往酒阑人倦,各自隐去,从未有终席者”。“食品之繁,虽历三昼夜之长,而一席之宴不能毕”。豚脯、鹅掌、驼峰、猴脑、鱼羹……珍贵菜肴应有尽有。其中豆腐菜肴就有二十多种,猪肉菜肴有五十多种,争奇斗巧,各极奢侈。
扬州从隋唐时期就是“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繁华之地,元明清三代是全国的盐业中心。康乾盛世,饮食业更为发达,名肆大店鳞次栉比,城中寸土寸金。世人有“玩在杭州,吃在扬州”之说。
扬州的菜肴是正宗的扬菜帮,博采川、鲁、粤各菜系之长,形成了具有扬州特色的菜肴,砂锅狮子头、芙蓉鱼片、将军过桥、叉烧麻鸭、白汁蟹群、扒烧猪头等传统名菜,在顾客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扬州大菜“明月海鲜”、“香酥鱼片”、“荷叶粉蒸鸡”、“风尾虾串”风味极佳。
淮扬菜系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十六个字:选料精细、口味纯正、油而不腻,甜咸适中。淮扬地区盛产的“四大金刚”——竹笋、香蕈、豆腐、面筋,是历史上的淮扬名食。淮扬菜中还有纯天然的野菜,明代高邮人王盘著有《野菜谱》,详细记录了淮扬先民采食野菜的丰富经验。扬州“瓜雕”便是素食中的一绝。
附注
①漂母,秦末,淮阴城郊一位善良妇女,常与一群姐妹在淮水边为作坊漂洗丝麻,人称漂母。她常见一少年在河边钓鱼,读书。一天,发现少年昏倒,忙上前救护,把自带的饭菜喂那少年,招呼众姐妹把少年搀到自己家中,一连数日,精心照料,少年恢复了健康,十分感激漂母。这个少年就是胸怀大志的漂泊者韩信。后来韩信受封楚王,建都下邳,为报答漂母救命之恩,前去寻找,漂母已去世。韩信以千金酬劳将士,命数万军丁担土,为漂母筑造坟莹。如今淮阴城东仍保存着这座高二十米、墓底直径五十米的漂母墓。墓地立有历代名人题词的墓碑数十座。本诗指李白想象中的漂母出来迎客。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白
相关人物
黄炳
相关人物
顾达
相关人物
漂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淮阴区
相关地名
扬州市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高邮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淮扬菜系主要特点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随园食单》
相关作品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