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27
颗粒名称: 中编
分类号: K928.42
页数: 156
页码: 89-244
摘要: 本编主要介绍了中国大运河沿线的一些重要城市、古镇、名胜、美食和宗教文化等,以及运河对沿岸地区的发展和影响。
关键词: 大运河 史料

内容

第七章 因河而兴的商埠
  人类为了生存,自古以来“逐水而居”,进而“因河兴市”、“因河兴城”。纵观世界依河傍海兴起的大都市举不胜举:密西西比河岸边的芝加哥,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伏尔加河之滨的莫斯科,泰晤士河两岸的伦敦,塞纳河小岛上的巴黎,莱茵河沿岸的波恩、法兰克福、里昂、马赛……然而哪一条河流都没有中国大运河的气魄和胸怀。在经历社会兴衰更替的一千四百年间,它像母亲一样支撑哺育数十座城市,被誉为“母亲河”。
  一、大运河漂起北京城
  北京最早称为蓟,早在三干多年前就有了蓟城,春秋早期为燕国国都,秦统一后置蓟县。汉以后称幽州。隋称涿郡,设郡治。
  唐朝兴起,隋镇守北京的总管罗光举地归降,隋王朝为征战高丽储存的一千多万石约1亿斤粮米及大批军资为涿郡的繁荣打下了物质基础。唐代将涿郡称“幽州”,靠大运河继续往幽州运送粮米及百物。幽州很快发展成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盛唐时期升为大都督府,为全国五大都督府之一。
  辽代将幽州改为陪都,称南京,后称燕京,与宋对峙。辽主肖太后主持疏浚龙湾河今蓟运河,将松辽平原的粮米经滦河或海道运到天津北塘河口,溯龙湾河至燕京。1105年,辽宋议和,双方加强贸易往来,燕京仍保持了隋唐以来北方最大的贸易中心地位。
  金灭辽之后,于1151年改筑燕京城,1153年改燕京为中都。中都是仿宋都汴京开封规制营建的,规模比燕京大。外城周长三十七里半,四面各开三门;外城内建宫城,周长九里,内建宫殿九重三十六殿。宫城正中建皇城。城外建皇家禁苑三座:西苑、北苑、南苑。金海陵王还在房山营建了离宫——盘宁宫,园陵十组,迁葬其十世先人。中都是北京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元、明、清三朝都是以金中都为基础建起元大都和北京城的。
  元代以中都北宫为中心,规划营建大都,从至元四年1267始,到至元二十九年基本完工,历时二十五年。大都外城周长六十里,比金代中都几乎大一倍;外城内筑皇城,周长二十里,皇城内筑宫城,周长七里。另建很多庙宇、道观、寺塔、园林,如孔庙、国子监、清真寺、广寒殿、碧云寺等。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砖石木料,百万工匠所食粮米,无不仰给于大运河从江南、江淮地区浮运至大都。
  大都建成后,仅四十年,城市人口即由四十万增加到一百万。大批中亚、西亚、东欧、南欧、阿拉伯人移居中国,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大都城里或都城附近。单是俄罗斯人就有一万多。随之各国宗教也传到中国。罗马教堂派来百名牧师传播天主教,在大都城内建起四座教堂,蒙古贵族一批批拜倒在十字架下,大都城里一次受洗礼的人数就有六千之多。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域人到处可见,城中建起阿拉伯式的圆顶清真寺多处,后有“元朝回回遍天下”之说。印度、泰国、尼泊尔等国信仰佛教的僧侣充斥庙堂,中国善男信女充街堵巷。大都城内市场繁荣,积水潭、朝阳门外是两大市场,小关市到处皆是。每天进入大都城里运粮米及百物的车辆、船只川流不息,仅丝绸一项,每日入城有千车。各国奇货特产山积云囤。大都城不但成了长城南北两大经济区最大的贸易中心,也成了中国及中亚、西亚、东欧诸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些外国人称大都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城市”,又称“天下奇观”,称中国人是“天下最有创造力的人”。
  明永乐后称北京。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元大都布局更严谨,建筑更豪华。其中最著名的是琼楼玉宇、金碧辉煌的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朝永乐四年1406始建,到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房屋九千多间,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四周环有高十米多的城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故宫建筑可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叫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俗称三大殿。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最为宏大。明清两朝新皇帝即位,庆祝新年及宣布重要政令等重大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各有东六宫和西六宫,即通常所说的三宫六院。先后还兴建了正阳门、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鼓楼、观象台等数十处宏伟建筑。
  明王朝在建北京城的同时,还大规模营造帝王陵寝——十三陵;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以及长城内外数百座兵营城堡。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长城的遗址中看到大量刻有临清、河南、江苏、安徽各州府烧制的城砖,看到云、贵、湖、广的木材。而这些砖和木材都是靠大运河运来的。
  清代视运河如“国命民脉”,大规模治河通漕,出现了康乾盛世。北京城里不仅店肆栉比,而且大型货栈、会馆林立。全城各省州府的工商会馆多达三百多处。大大小小市场上,南货、广货、川货、洋货琳琅满目,购销两旺。清廷还修缮、改建紫禁城,使其更加富丽堂皇。保护维修或重建历代建筑,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蓟门烟树碑”,北魏时期的天宁寺,隋代的正果寺,唐代的白云观、法源寺,辽代的报国寺、戒台寺,金代的香山寺、钓鱼台,元代的妙应白塔、孔庙、国子监等。新建了圆明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等多处大型皇家园林,乾隆皇帝亲自为著名的北京八景立碑题诗。如居庸迭翠、金山夕照、西山晴雪等。
  可见,北京城历代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在没有铁路、公路的年代,全靠大运河的支撑。说北京城是大运河漂起来的,并非夸张。
  二、皇家码头——张家湾
  张家湾曾是运河北端的大码头,北距大都五十里,附近有通惠河、温榆河、永定河东支、肖太后运粮河汇入北运河。这一带河汉繁多、河湾宽阔、水量丰沛,适合大小船只停泊。
  元至元十六年1279,京城附近州县闹蝗灾,元王朝正在营建大都北京,百万兵夫与数万工匠吃粮发生了恐慌。元世祖忽必烈密令刚刚攻克南宋京都临安杭州的大元帅伯颜:“采粟于东南,速北运”。大运河中段因黄河决口巳淤塞断航,伯颜急命张瑁造海船六十艘,运米四万六千余石,冒险走海道抵天津直沽,换装小驳船经北运河至五河交汇的港湾处。此港是张瑁所开,时人称“张家湾”。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为避漕粮陆挽之苦,命郭守敬主持开挖从大都至张家湾的一段运河,赐名“通惠河”。此后张家湾市井更加繁荣。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4,张家湾始建砖城,受四周河道制约,城池呈瓦刀形。周长九百零五丈,高二丈一尺,厚一丈一尺,开五门。城内外及码头附近设巡检司、课税司、盐仓检校批验所、驿站等十几处衙署。另设料砖场、皇木厂、竹木局、通济仓,并驻有“防守营”部队。
  张家湾因河兴市。据《通州志略》记载,“张家湾日日为集”,各类商品繁多,储量丰富,销量颇大。城内十字大街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一些老字号商店如永元号茶庄,天成楼首饰店,二友轩蒸饼铺,天圣斋猪肉铺,天顺当铺,振昌合陶瓷店,义丰永布铺,庆和成粮行,济生堂药铺等都聚集于此。
  明嘉靖年间,通惠河上游水源逐年减少,朝廷将通惠河人河口移至通州城北入白河潞河。此后,张家湾便只是客船货船的码头。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巡视,都从张家湾码头上船。各国使节进京朝贡,亦从此处下船登岸,后称皇家码头。明代弘治年间进士许天锡在《晓发张家湾》诗中咏道——
  黄鹏啼歇晓阳开,两岸垂杨荫绿台。
  叶底轻花看不见,暖风吹入短篷来。
  三、通州——漕运通济之义
  通州,汉代称潞县,因潞河流经县内而得名。金朝为大规模营建中都,需从淮北地区及河南、山东征集粮米,经永济渠运抵中都。永济渠北端的桑干河永定河淤塞漫流,无法行船,金廷下令另辟运道,将潞河疏通,直到天津三岔口入海河,与南运河接通,漕船可直抵通州。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三年1151将潞县升为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将中都东门称为“通州门”。
  元统一中国后,大规模疏浚运河,至元二十四年1287春,令南军三千再次疏浚潞河漕渠、北运河,在通州建粮仓,编篱为寨,派兵护卫。
  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和副将常遇春率军经山东沿运河北上攻下通州,夯城屯守,分列四门。正统年间展筑其两厢,正德六年1511,加高城垣五尺,万历十九年1591,筑以砖城。
  明清两代,通州已成为朝廷的仓储重地,城内设坐粮厅,城外沿河建石坝、土坝各一道,南方八省运来的粮米均在此卸载。明代百分之六十的粮米储存于通州各仓,百分之四十运进京城。清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间,通惠河奕称大通河得到大规模修整,航运能力增强,大部分粮米直运北京十三仓,通州粮米只有两仓,约存七十万石。时人有诗咏赞当年通州漕运盛况——
  天际沙明帆正悬,翩翩遥望影相连。
  漕艇贾泊如云集,万国梯航满潞川。
  通州是依靠漕运而发达起来的城镇,居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纤引航船、装卸粮货、船只维修、旅店、饮食、牙行、经纪等,尤以餐饮业驰名。百年老字号大顺斋糖火烧、万通号腐乳远近闻名,一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至今受到人们青睐。
  通州自然风光优美,有古塔凌云、万舟骈集、长桥映月、柳荫龙舟等八景图22。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咏之:康熙皇帝也有赞叹诗篇《潞河三首》,其中一首是——
  潋滟春波散碧漪,白苹初叶麦初岐,①②
  潞河三月桃花水,正是乘舟荐鲋时。③
  四、京东第一镇——河西务
  河西务位于北运河西岸,北距北京,南至天津各一百二十华里,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靠漕运兴起的古镇。
  元至元十三年1276,通州漷县升置漷州,州治设在河西务,辖武清、香河二县,百余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河西务设驿站,是“极冲要”水陆驿站。设夫役一百五十名含轿夫、水夫,马三十匹,驿丞一人。领蔡村驿、杨村驿、天津桃花口驿,故称“津门首驿”。1288年,朝廷设漕运司,分内司和外司。内司在大都北京城里,外司在河西务,领接进入大都的漕船,验粮收税。同年,河西务建十四仓。镇内常驻朝廷大小官员百余人。最高级别是正三品,驻有军队,保卫漕运及粮仓的安全。元朝诗人傅若金①曾为河西务题诗——
  驿路通畿甸,②廒仓俯漕河。③
  骑瞻西日去,④帆听北风过。⑤
  燕蓟舟车会,⑥江淮贡赋多。
  近闻愁米价,素食定如何?⑦⑧
  明代漕运更加兴旺,每年经大运河向北京运粮米达四百万石之多。隆庆六年1572,河西务始筑砖城,设钞关榷税关、漕运司、巡检司等十三衙门,市井更加繁荣,明代文人蒋一葵在他著的《长安客话》中,对河西务有这样记述——
  河西务,漕运之咽喉也。春夏之交运河水少甚或干涸,夏秋之交运河水涨易决口,滨河建有龙泉祠,乡民前往祭祀。两岸旅店丛集,聚积百货,为京东第一镇也:
  明代武清知县李贲①有诗赞曰——
  铁瓮新城十万家,②③闾阎旧俗竟繁华。④
  堤连第宅公勋店,⑤岸拥旌旗使者艖。⑥
  税榷五材充国计,⑦⑧商通四海足生涯。
  会同诸夏咽喉处,⑨⑩名利烟波炫晚霞。11
  明代著名话本小说家冯梦龙,曾在进京途中到河西务采写“刘小官雌雄兄弟”的故事,后收在他《醒世恒言》第十卷中。书中写道:河西务乃各省出入京都的要路,舟楫聚泊,如蚂蚁一般,车音马迹,日夜不绝。
  清代,运河中南来北往的粮船、商船不计其数。河西务成了商品交易的大市场,出现了商民攒集、舟船辐辏、旅店喧阗、货殖充韧的繁华景象。诗人杨光仪12经河西务驿站时,曾咏诗一首——
  小住长安饱看花,轮蹄底事又天涯。13 14
  夕阳远树河西务,闲倚车窗问酒家。
  直到今天,河西务仍享有“津门首驿”、“京东第一镇”之盛誉。图23-24
  *本文作者刘仲孝,1945年生,天津武清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人民铁道报》主任编辑,副高职称,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地名学研究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北京史地书籍•丰台卷》、《历史名人咏卢沟桥诗词选注》、《青云志》、《天桥图志》等。
  五、天津——运河之骄子
  天津的发祥地是三岔口。金朝之前,这里是一处小关市,居住者多为渔民。金代疏浚潞河,将南北运河在三,岔口接通。三岔口随之兴旺起来。由于地理位置重要,金王朝在此设置军事机构——直沽寨,驻兵五千。
  元朝始称三岔口为三汉沽。三汉沽临河襟海,兼做河港海港。河船、海船逐年增多。1287年,始立泉府司,专掌海运。1288年,设海道运粮万户府,掌管每岁海运粮,供大都北京。同年增设直沽海运米仓。三汉沽成了河运海运的入京枢纽。
  1309年,元廷派汉军五千,赐田十万顷,于直沽沿海屯田,以增强守备。1314年,将三汉沽升为海津镇,由元军副都指挥伯颜镇守。1320年,再增兵千员驻守。此后,管理漕运、河务、仓储、屯田、榷关、民政等衙署相继建立。官兵、民吏、海商、番客益众。1349年,设镇抚司以统理诸政。
  海津镇居民日益增多,除从事装卸转运粮米、驳运商货、修理船、经营餐饮、旅店等服务行业外,还下河海捕鱼,操办煮盐行业。三汉沽一带形成了“万户夹灶而居”的煮盐场面。盐业、渔业、商业、运输业的繁兴,使海津镇很快发展为“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转粟春秋入,行舟日月过”的大港口。“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万艘船”,“集市诸番舶,军屯列郡田”。到海津镇的不仅有江浙的漕船,还有东南沿海的番船。因经商定居海津镇的人,半数是江南吴越人,故有“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的谣谚。发了财的商人和官僚,在海河西岸建起鳞次栉比的店铺及华丽的住宅、官署。海津镇逐渐发展成为“燕山第一州”。
  1400年,明燕王朱棣起兵,海津镇地方官据地归附。燕王率军在三岔口渡河,取道沧州南下,即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改海津镇为天津,取天子渡津之义。次年,设卫①,这便是天津卫的来历。同年筑天津城。城为长方形,周长九里十三步,开四门:东曰镇海,北曰带河,西曰卫安,南曰归极。
  永乐三年,设一千四百座露天粮仓,后增建百万仓、大运仓、大盈仓、广备仓等大型粮仓数十座。天津卫成了仅次于通州的皇粮仓储重地。
  清代,漕运更加发达,天津繁盛更胜往时。盐业、商业、金融、文化等都有了空前的发展。1681年,康熙皇帝乘御舟到津,见三岔口船只如梭,市井繁荣,赋诗一首——
  转粟排千舰,分流纳九河。
  潮声连海壮,树色入京多。
  鼓楫鱼龙伏,停帆鹳鹊过。
  津门秋望远,明月咏金波。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腐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英、法、美三国首先在紫竹林地区划分租界地,俄、德、日、奥、意、比诸国纷起效尤。租界区占地两万余亩,相当于当时天津城区的七点九倍。
  迫于亡国之危,一些稍通时务的清朝大吏,谋求富国强兵之术,效仿欧美,办起洋务。天津是办洋务的主要地区之一,原以漕运业、渔盐业、贸易为主的天津经济,进入了以外贸加工业为主的时代。1862年,同治中兴以后,为镇压农民起义和防御外国侵略,清政府设立了事权很大的两江、两广和直隶总督,分驻南京、广州和天津,代表清政府处理有关外交事务。直隶总督兼三口天津、登州、牛庄通商大臣,事权尤重。直隶总督李鸿章,兼任北洋大臣,创办近代化的海军,编练新式陆军。以“北洋”命名的陆海军总指挥部便设在天津。天津相继建起武备学堂、北洋机器局制造枪炮、北洋大学等。到清末民初,天津的军事、经济地位已超过了北京,政治方面的作用,也不亚于北京;工商业的发展,仅次于上海。在1868年至1939年的七十年中,天津外贸总值已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百分之八十四。城市人口也由十九世纪末的六十万,增加到1920年的八十五万,到1936年已增加到一百二十万。解放前的1947年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仅次于当时的上海,超过了北京。六、连镇——南运河畔古战场*
  连镇在沧州地区的南运河畔,横跨运河两岸,由小郭庄、肥城、宋家园、鬼家集等几个小村连接而成,因地势低洼,故称“连洼镇”,简称“连镇”。连镇是南运河的水陆大码头,五县的物资集散地,自清代以来就很繁盛。清代诗人李庭训在《宿连镇》诗中写道——
  斜阳掩映万家村,立马停鞭野店门。
  聒耳蝉声鸣不断,孤灯茅居已黄昏。
  1853年3月,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南京,创造了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奇迹。5月,太平军统帅林凤祥和李开芳、吉文元率两万精兵北伐,从扬州杀开一条血路,横扫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逼近保定府,震动京师。咸丰皇帝急忙调兵遣将,一面派悍将僧格林沁重兵驻守涿郡,一面派钦差大臣胜保率清军迎击太平军。太平军孤军深入,既无援军,又无给养,跟胜保只交了一仗就退离保定,避开清军主力,转而攻打天津。
  10月29日,林凤祥率军一部占领静海县城,李开芳率军占领独流镇。10月30日,太平军的先头部队进抵杨柳青,直逼天津城下。清军在其后拼命追剿。太平军见众寡悬殊,主动撤出杨柳青,兵力集中在静海、独流镇一带,与清兵周旋三个多月,死伤过半,余部万人退到献县、阜城,于1855年5月到达连镇,已不足五千人。李开芳遂率两千人去山东省高唐县迎接援军,林凤祥率余部固守连镇,连夜加固木栅,四周深挖壕沟,等待外援。
  胜保部乘胜追击,僧格林沁兵分四路对连镇围攻。太平军将士拼死抵抗。清军不顾连镇百姓死活,掘开运河两岸大堤,滔滔河水淹灌了连镇及太平军大营,百姓溺死无数。清军借机向水中挣扎的太平军开枪开炮。两千余名太平军“皆争战死,无一降者”。林凤祥被清军俘获,押解到北京,被凌迟处死。
  几十年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回沧州南皮县老家探亲,途经连镇,遥望满目苍凉的古战场,十分感慨,遂吟诗一首,虽有歌颂僧格林沁之意,却也道出当年连镇之战的残酷——
  此是名王古战场,①连村青草上颓墙。②
  野狐争冢抛残骨,③官马睡草带烙伤。④
  能率六盟因国舅,⑤独提一旅压淮湘。⑥
  耗侯只通麒麟阁,⑦请看中原百庙堂。⑧
  ★本文作者白焕宗,河北省献县人,曾任沧州地区行署文化局局长,副编审职称,撰写《献县志略》、《日余漫笔》、《灯下集》等多部著作。本文收录时略有删改。
  七、德州——九达天衢之地
  德州之名,源于德水。秦始设县,名鬲gé,宋为将陵县,元称陵州,明清改德州。隋唐大运河北段永济渠后称御河、南运河流经于此。德州因河而兴。宋代,德州出现了烧瓷业。金代,天会七年1129在永济渠岸边建将军仓。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发展成鲁西北的重镇。明洪武十年1377,德州营建规模宏大的文庙,为地方风儒雅士、达官贵人拜谒和游览的胜地。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弃土城始筑砖城。永乐十年,将城外的唐代古刹永庆寺移入城内,殿宇巍峨,气势宏伟,塑佛千尊,逐渐成了冀鲁两地佛事活动中心。永乐年间,苏禄国今菲律宾东王率团来华访问,经大运河回国途中,不幸病逝,,葬于德州北郊。
  明廷在德州设户部分司,管理漕运和仓储德州以南九省官宦仕绅进京赴任,皆需经德州大码头,故有“九达,天衢”之称。当年,运河两岸舟车排列如鳞,商货堆积如山,有闽广的黄糖、茶叶、纸张、海货、木料、干鲜果品,江浙的丝绸、布匹,江西的瓷器,江南的竹木,河南的小麦,辽东的豆类,河北磁州的陶瓷等等。大西门和小西门的沿河地带已形成商贸中心,有马市、羊市、柴草市、绸缎市、线市、米市、锅市等。
  ,清乾隆年间,德州城内街道三十条、关市两处,城前街巷三十二条,关市七处,许多街巷都由手工业作坊和工商产品命名。如小锅市街、竹竿巷、豆腐巷等。城内外手工业作坊二百多家,商号四百多家,涌现出瑞兴号的水旱烟: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农家编织的草帽辫儿等名优产品。
  随着大运河漕运的兴旺,商贸的发达,德州人口急剧增加。乾隆五十二年1787,人口已达十六万。城内建庙、寺、观、庵、驿馆七十多处,大小牌坊五十多座,官署衙门七十二所,并建有乾隆皇帝行宫。当地广种棉花,粮谷不敷民用,只能依赖商船贩运。康熙、乾隆御批:“免征米豆商税,以使谷物流通。”德州粮食市场从此更加繁荣。
  唐代进士孟迟诗云——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
  元代经学家吴师道诗云——
  河水黄浑行里疾,柳萌浓绿两长堤。…………
  明代礼部侍郎程敏诗云——
  出逢漕舟来,入逢漕舟去。连樯密于指,吾舟泊无隙。
  ……
  康熙皇帝南巡驻跸德州,为当地显贵田雯题写匾额“寒绿堂”。
  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德州行宫,咏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观民喜见千家聚,问岁知逢五熟连。……
  行人唯识皇州近,挥策谁能惜马蹄。
  八、临清——富庶甲齐郡
  临清,位于会通河北端,卫河、清河、漳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因临近清漳河而得名临清。
  “先有临清仓,后有临清城”;概括了临清兴建仓廒储粮的历史。早在八百多年前的金元时期,朝廷就设立了临清万户府,专门督理漕运粮船。
  明洪武三年1370,明军大将徐达、常遇春为攻取大都北京、推翻元顺帝,在临清广建仓瘢储粮,建有临清仓、广积仓,储粮十六万石,派兵三千驻守。另建常盈仓,储粮六万石,供山东诸州、县所需。1426~
  1435年,又增建临清仓,将德州仓移至临清,储粮三百万石,成为全国粮储之冠。“水次军兑仓”属军需专用转运仓。运河两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天津均设水次军兑仓,临清仓规模最大。当时有人曾预言:“会通河譬如人之咽喉,一日食不下咽,而定有死亡之祸。”1450年,临清筑城,1470年增建玉带土城,城市格局延续至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选定临清设大型粮食储备库。历史再一次选择了临清,说明临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大运河漕运、仓储促进了临清的繁荣。临清北起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栉比。明万历年间,城内有绸缎店三十多家,布店七十多家,大小当铺百余家,旅店二百多家。粮米市场年销售量五百万石,成为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中心。各布店年进销布总量百万余匹。“一左元”布店,每出一两银必点一朱粉,只此一项每年即需朱粉二三十斤。繁华的市场上,有南方的广货,景德镇的瓷器,辽东的毛皮,河南的牲畜,天津的秫粱,济宁的布帛,临清自产的哈达、粉绢,浙江的茶叶、毛竹,长芦的食盐等等。明代,临清的造船业也很发达,朝廷在此开设二十八家漕船修造厂,规模之大,可称北方之冠。
  临清贡砖全国驰名。临清地区土质好,是黄河、运河多年淤积的“莲花土”,细腻无杂质,沙粒适宜,烧成的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砌墙后不碱不蚀。明清时期,临清沿运河两岸共有官窑一百九十多座,年出砖一千余万块。刻着临清烧制的纪年、窑户、作头、工匠等字样的贡砖,经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进京城。据乾隆年间统计,每岁进京百万块以上。明、清建造紫禁城、十三陵、东陵、西陵,绝大部分是用临清贡砖。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桥、曲阜孔庙等处,也有部分是临清砖所筑。
  临清是古运河大码头,名胜古迹很多,有“钞关”、“古塔”、“鳌头矶”、“北大寺”等等,1992年,临清市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聊城——古运河畔的文化名城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冲积的大平原上,京杭大运河在城东自南向北蜿蜒流过,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店肆林立的商埠,元、明、清三代在此置东昌府,是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
  古运河两岸,街巷随地势高低而建,如南顺街、北顺街、驿馆街、米市街等均与运河相连。街两旁的建筑多为砖房小舍,板门小院,且多是前店后堂的商埠风貌,也有鹤立鸡群的山陕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武林会馆等“八大会馆”。山陕会馆位于运河西岸,规模最大,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保存最完好的会馆。
  山陕会馆北半里许,是当年“崇武连樯”的大、小码头。据文献记载,当年装载八百石的漕船可在此停泊。码头上立有一通御碑,是乾隆皇帝为减免东昌码头部分税银而立。此处尚有古槐、古井、傅氏家祠等遗址。
  由山陕会馆往西经东关大街进入东昌府城。该城于1070年宋熙宗三年筑土城,1363年明洪武二年筑砖城。城内街道布局仿九朝古都西安,城中心是九丈九尺高的光岳楼,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与城墙、护城河形成一个“田”字形。清康熙皇帝南巡经过此城,为光岳楼御笔题写“神光钟瑛”匾额,至今仍悬楼上。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经过聊城,五次登临光岳楼,前后题诗十三首,地方官吏将其中一首刻在石碑上,至今保存完好。
  名扬海内外的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坐落在光岳楼西南侧,藏书二十多万卷,多是珍贵的宋、元刻本和手抄本,可惜连书带楼毁于战火和十年动乱。改革开放后,聊城政府投资,百姓捐资,在原址上重建海源阁,再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如今,环城湖是聊城的一大景观,面积略小于杭州西湖,是济南大明湖的五倍。湖岸蜿蜒曲折,步移景换。湖心岛上建有古典式园林,山石成趣,曲径通幽。望岳亭、荷香亭与光岳楼隔水相望,千顷碧波如诗如画,令人留连忘返。
  十、济宁——京杭大运河之都*
  济宁,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是运河全程的最高点,称为“运河之脊”。运河在这里与黄河纠结,历代王朝均作为治理的重点。
  运河之都的地位 元至元十二年1275,丞相伯颜统军南征,议立水运驿站。次年,攻克南宋首都临安杭州见江南“川渠交通,凡物皆舟载,比之车乘任重而力省”,遂上疏世祖忽必烈,提出疏浚沟通南北运河的建议,世祖恩准开凿以济宁为中心,南至徐州,北抵临清的运河。这段长达七百多里的运河,建小桥九十八座,大桥五十八座,通纤道,沿河修建涵洞,两岸栽植草木。工程艰巨,-耗资巨大,超过任何一段运河。
  明代加大这段运河的整治力度。工部尚书宋礼主持“避黄保运”,河床加深到三丈,确保蓄水通航;治理了南旺水脊的“肠梗阻”,制定了每年一小挑、间年一大挑的疏浚制度,形成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南引吴楚闽粤之饶,北壮畿辅咽喉之势。
  清代把大运河看成“生命线”,不惜巨资在济宁附近大搞黄、运分流工程,使大运河航运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济宁河段在运河全程的地位举足轻重,史籍称“闭则为锁钥,启则为通关”。元明清三代都派治河大员到济宁驻守,设军队防护,由此奠定了济宁“运河之都”的地位。
  运河之都的标志据考,元代在济宁初设开浚大臣,后设都水监、行都水监、总治河防使,官阶最高为正一品。明代,济宁设总理河道、总督河道、经理河漕、总漕兼河道、巡抚兼河道,简称总河,均由朝廷钦命重臣署理。这是大运河全程最高的行政管理机构,是朝廷六大部以外增设的部院级直属机构。
  清袭明制,设总河部院,钦命署理,秩正二品。顺治年间设河道总督一人,亦称总河,综理黄、运两河事务,驻济宁州。雍正七年,1729分河道为三,南河江淮运河、江南运河总督驻清江浦;东河河南、山东运河总督驻济宁州;北河南、北运河总督驻天津。自清顺治元年至光绪二十八年的二百五十八年间,朝廷钦命河道总督一百一十九任,共—百零一人充任,其中正一品大员近半。其间总河除移驻清江浦二十七年外,其余年份均驻在济宁。
  河道总督衙门拥有直属军队,军政合一。据元史载,运河贯通后,1285年3月,增济州漕舟三千艘,役夫二千人。朝廷在济宁设立都漕运司使,1350年,设兵马司,驻扎辅漕运官兵一点二万人。1536年,置枢密分院。
  明代,驻济宁的司运军事机构为总理河道军门署,驻军最多时达一点三万人。军门署除固定的道、卫、署、衙外,还有其他军司。永乐十八年1420,十万兵镇守济宁。济宁成了朝廷一日不可疏忽的军事要地。
  清代,驻济宁的河道总督加兵部侍郎右都御史衔,秩正二品,是掌管治运、司运的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下设若干机构,历来有“济宁七十二衙门”之说。
  济宁河道总督衙门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一点六万平方米,设有大堂、二堂、三堂,有书院、射圃、演武厅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威严。
  总督河道衙门权力很大,山东、河南、南北直隶巡抚皆受其节制。
  沿河各州府县也在兵备道的节制之下。沿河各省的巡抚无不对总河大人崇尚有加,上任须到济宁拜见总河,卸任须到济宁辞行。至今在济宁市博物馆内保存着一门清代铁炮,炮筒上赫然铸有“河道总督署造”。
  运河之都的风采 济宁原名济州,州治在巨野。元至元七年1271升为府治。因济水南汇泗水,北通汶河,州居其中而得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
  济宁因河兴商。自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济宁出现了“官舸商舶鳞集、靡拥于济城之下”的兴旺景象。曾有“日中市贸群物聚……酒楼歌馆相喧闻”的描写。到明代中叶,济宁已发展成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此时城内居民超万家。至清代,济宁商业己臻鼎盛。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市场辐射周边近百个县,成为全国著名工商大城市之一。
  济宁因商兴市。济宁商贸业的空前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人口与消费剧增。元代,济宁地区只有万余户、八万多人,明代,济宁城区人口达十万,清代,达十五万。乾隆四十五年1780,济宁由府辖州升为省辖直隶州。清道光年间,济宁城内外街道二百九十条,比明代增加近两倍。
  济宁因市而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当地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济宁手工业多达二十多个行业。玉堂酱园是酿造业中的百年老字号,“兰芳斋”名闻遐迩,济宁路青猾皮是国内外客商抢手的名牌产品,竹木器、铜铁器、纺织、造船、洪炉等各业亦蓬勃兴起,棉花、烟草、林果等成为济宁商品农业的大宗。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济宁曾是大运河对外商埠和重要码头之一。
  ★本文作者刘玉平,山东邹城人,现任济宁市政协丈史委主任,兼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个人专著六种,主编各类书籍三十种,发表文章二百多篇。本文收录时略有删改。
  十一、徐州—运·黄交汇的大码头
  徐州,古称彭城,秦末为西楚国都,三国时期是魏国州治。徐州一向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说。古诗云:“自古彭城列九州,虎争龙斗几千秋,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为补充运河水源而“引黄济运",黄河与运河在徐州附近交汇。徐州便成为漕船、商船停泊及货物周转的重要码头。
  明永乐年间,朝廷在徐州、济宁、临清、德州设置规模巨大的粮仓,储存粮米待运进京。徐州于城南二里许依山傍水营建广运仓。该仓场周长四里,开四门,内建廒仓百座,房舍千间,可容纳苏、淞、宁、池、庐安、广德地区粮米二百七十四万石。明廷还在徐州设立管理漕运的户部分司和管理河道的工部分司,每年役使纤夫、铺夫、泉夫、塘夫等近两千人,漕船过堰跋坝或逆水行舟,一船少则三四百,多则七八百名纤夫挽船。吕梁、徐州“二洪”有“悬水三十仞,流沫数十里”的险滩,需要的纤夫更多。
  大运河上的商船往来如梭。运至徐州的大宗商品有纺织品、茶叶、纸张、瓷器、铁器等,南下的货物有棉花、食盐、豆麦、干鲜果品等。徐州成为舟车鳞集的重要码头。明代漕运总督舒兴龙说:国家两都北京、南京并建,淮阴、徐州、临清、德州实为南北之咽喉。
  徐州码头辐射到苏、鲁、豫、皖四省以及与徐州接壤的各州县。当地土特产品经运河、黄河或陆路运抵徐州;南来北往的商船运来的木竹、陶瓷、五金器皿、绫罗绸缎、红糖、白糖和冰糖等,转运到各地销售。徐州成了南北货物的交流中心。
  便利的水陆交通,促进了徐州商业、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各地富商纷纷到徐州开设商店、货栈。一时商贾盐客、应试举子、北上南下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在徐州住留。徐州运河码头停泊各类船只,岸上备有车、马、轿、乘,供客商享用。城内外栈行林立,商品丰富,客栈、酒楼、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明万历年间规定,徐州及所属四县萧、丰、沛、碣山,每年除纳正常的五项岁额外,还要贡赋漕粮四万八千石。
  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原是四千年前黄帝后裔彭祖的封地,建有彭祖祠、大彭阁和彭园,彭园内立有彭祖像。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也是他的发迹之地。两汉四百年间,这一地区封王十八人,封侯一百四十三人,有“五里三侯”之誉,其中沛县籍就有萧何、曹参、樊哙等二十三人。徐州古迹很多,有刘邦的《大风歌》百尺高台,项羽造的戏马台,苏东坡建的黄楼、苏公堤,乾隆皇帝的行宫等。
  十二、淮阴——九省通衢交汇之所
  淮阴,地处苏北腹地,京杭大运河蛇贯而过。漕运史上,被称襟喉要地,有“九省通衢”、“南船北马交汇之所”的称誉。淮阴,历史悠久,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在这里与淮河交汇。公元前248年始设楚郡。秦灭楚后,在马头镇筑城,据传为甘罗所筑,故名甘罗城。秦统一中国,置县于甘罗城,城居淮河南岸,故称淮阴。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封韩信为楚王,淮阴为楚王的都城。南北朝时,淮阴改称楚州。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淮阴是南接邗沟通长江,北连通济渠至黄河的交通枢纽。到了唐代,这里繁华倍于往世。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淮阴行》中咏道——
  簇簇淮阴市,竹楼绿岸上。
  诗人韩羽在《宿淮阴》中云——
  秋灯点点淮阴市,楚客连樯宿淮水。
  诗人项斯在《夜泊淮阴》中吟——
  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
  这是楚客秦商西浮东航、酒楼绿岸、筝鼓沸江的淮阴城的写照。
  明清两朝的漕运总督署及河道总督署都曾设在淮阴,至今有河道总督靳辅建的“淮园”,后更名“清宴园”。
  周恩来曾这样称述他的故乡:“淮阴古之名郡,清时海运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
  明清两代不惜巨金,前后治理一百七十多年,使这里的“三河一湖分流”,保大运河南北畅通。
  淮阴城西的清江浦,是“南北之孔道,漕运之咽喉”,漕舟云集、贡艘星驰,“市井益稠,两岸居民达数万户”。朝廷工部、户部主持,相继建起四大造船厂。随着工商百业的兴旺发达,淮阴的地位愈加重要。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河县治迁到淮阴城西的清江浦镇。
  《清朝野史大观》载:距清江浦二十里的湖觜乃淮北盐商聚集之地,再五里为淮安,乃漕运必经之路,河、漕、盐三途并集一隅,士人流禺之多,兵客筵旻之乐,除广东、汉口外,虽吴门苏州亦不逮。淮安名士黄均宰描述当时清江浦商业之繁荣时说:“清江上下数十里,街市之繁,食客之富,五方辐辏,肩摩毂①击,甚盛矣”。
  淮阴市所辖的淮安县文化积淀深厚,东晋永和八年352,淮安始建城池,历为县、郡、州、路、府所在地。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城内曾置漕运部院、淮安府署、府学、县学、钞关等。
  淮安历史上名人辈出。汉代良将韩信,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清代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伟人周恩来,著名京剧艺术大师、麒派宗师周信芳等都出生在这里。唐宋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来此游览绮丽的自然风光,品尝独具魅力的淮菜美味,感叹之余,或咏诗篇,或留墨宝流传于后世。盱胎县城西的山麓上,留下历代文人贤达的摩崖刻石一百零九块处,其中尤以苏东坡、杨万里、郑板桥等的石刻,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的“第一山”题名碑最为有名。
  十三、扬州——人文荟萃 风物佳丽之地
  扬州在隋唐大运河时期,就已发展成仅次于古都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本书第三章已作介绍。后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更迭,给这座美丽富庶的城市带来一次次创伤,同时也带来一次次发展机遇,优越的地理位置,勤劳智慧的人民,使扬州再次繁荣起来。从当时几条街道的景况,可见昔日扬州繁荣之一斑。
  南河下街 西起钞关东至康山,是一条东西长街,称南河下街。沿运河一线,水陆码头林立,专供官家船只停泊的码头称官岸,民间船只停靠的码头称民岸。马家摆渡口附近的馆驿前街原为扬城驿站旧址,货船运转的食盐、粮米、南北货、生活用品等大批物资,分别在这些码头装卸。
  南河下街官商宅第颇多,其建筑风格之宏伟、雕镂之玲珑、装饰之华美,在运河两岸的城市中屈指可数。
  洋务大臣李鸿章的公馆,位于太史第巷东,南起南河下街,北至花园巷,属多进展开式。分门楼、轿厅、花厅、住宅五至七进楼阁式、书房、会客厅等,下房杂屋为花匠、轿夫、更夫、武术守卫人员居住。屋内装饰清淡、典雅,无富丽之风。此街还有天官宅第、曾国藩宅第等。
  “扬州繁华以盐盛”,盐商巨贾在此建的宅第,有明代的棣园光绪初年更名“湖南会馆”,道光年间的江西盐商廖宅,乾隆年间两淮商总的“随月读书楼”,大盐商徐赞侯、王辅周、肖逸峰、魏次庾、周扶九等都先后在此建宅定居。
  廖宅分正宅、副宅两部分。正宅临街建有高大的门堂,通过天井进二道门,沿两侧走廊可进入大厅、方厅、花园。正副宅楼阁前后相通,整个建筑呈封闭式,高墙深院,层次分明,前后有序,自成一体。
  各地商贾在南河下街建起多处会馆,较有规模的是湖北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会馆建筑风格各有千秋,以徽州、宁波会馆最为豪华。
  南河下街平日宾客云集、车马喧嚣,逢到节日或豪富盛典,更是热闹非凡。
  洼子街 地处城东古运河东侧,全长半里许,也称凹字街,因街道呈凹字形而得名。洼子街由正街、前街、后街、东街组成,街道系长条石铺设,街东首券门上竖着“扬子江心第一港”的青石匾额;西首河边耸立着一座石牌坊,上书“古凹字街”四个大字;南侧石阶下坡,由五条木船搭成跨河浮桥,直至东关城门口。
  这条街是水陆交通枢纽和商业、手工业中心,终日人来客往,肩挑驴驮,车水马龙。上午茶室满座,鲜肉、鱼虾、菜担小贩沿街摆设摊点,下午浴室、说书场开张,晚上小戏清唱响彻街头巷尾。整条街开设的油米粮行、柴草行、土八鲜行、鲜鱼行、屠宰坊、茶馆、酒店、杂货店、茶食室、客店、饭馆等一百多家,是一条典型的苏北水乡繁华小街。
  新胜街 位于市区中心地段,是城内五百多条旧街巷的佼佼者。新胜街也称新盛街,原称翠花街,是一条东西大街,全长半里许。两丈宽的路面均用花岗条石铺成,清乾隆年间最繁华。
  沿街两侧大小店铺约百家,多为珠宝古玩、金银首饰、皮衣皮帽、胭脂花粉和妇女其他化妆品的商号。走进街内,珠宝古玩五光十色,金银首饰闪光耀眼,胭脂花粉香气袭人。当年的达官显贵、盐商大贾、名流艺女及大家闺秀,无不到此游逛购物。
  清代后期,扬州盐务、钱业逐渐衰败,很多商家过江南迁,这条街又渐渐变成了旅社、酒楼等饮食服务业的集中地。有全市第一家西式旅店——绿杨旅社,其建筑风格属西洋式。后又建起旅社、旅店多家,如桃花宫、菜根香、四五六等酒楼,紫罗兰、正新理发店等,新胜街又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成了扬州人消闲、游乐的最佳去处,出现了有“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之称的参府街和教场。人们可以耳闻目睹扬州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和地方风情的丰富多彩。
  扬州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既多且精,除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瘦西湖美景外,还有佛教圣地大明寺,用叠石假山突出春夏秋冬四季的个园,中西合璧建造的何园等风景名胜。
  据传,乾隆游览瘦西湖,到了五亭桥畔,对扬州陪同的地方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荫啊,只可惜缺少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皇帝开窗一看,五亭桥旁耸立一座白塔,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造而成。原来这座白塔是扬州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根据北京白塔的图样,用盐包做基础,以竹木为骨架,以纸扎为表面,在一夜之间赶造而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乾隆还是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即命重赏。
  江河奔涌,沧桑巨变,扬州人文荟萃,风物佳丽,美丽的传说故事讲不完。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深情地赞美祝福自己的家乡:“古城扬州是我可爱的故乡。祝愿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
  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畔、长江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有辉煌的昨天和多彩的今天,更有灿烂的明天!
  十四、镇江——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欢腾拥抱的交汇处,闪烁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
  镇江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雄踞在祖国两大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以其气概之雄、形势之险、足以控制大江南北镇守江防而得名“镇江”。
  镇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时为宜侯封地,三国时称京口,隋唐时改润州、丹阳郡。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升为镇江府,一直沿用至今。
  镇江是江南运河第一大码头,是长江沿岸一座繁华的城市。在隋唐大运河时期,每天来往于镇江与扬州间的船舶多达千艘以上。
  镇江不仅是座富庶、繁华的城市,还是山林风貌雄伟俊秀的风景区。山、水、古、洞、港、泉各具特色,非其他城市所能比。
  山,指绮丽的金山,雄伟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三山风姿各异,史称“京口三山甲东南”。
  水,指扬子江、古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相汇的壮丽景观。
  古,指古城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
  洞,指充满传奇色彩的金山白龙洞、法海洞、彭公水晶洞、茅山华阳洞等洞天奇观。
  港,指西津古渡、镇江港等。
  泉,指金山“天下第一泉”等一系列泉址。
  风格迥异的“四塔”又为镇江增添了秀色。这四塔是江天禅寺慈寿木塔、甘露寺卫公铁塔、西津古渡昭关石塔、鼎石山僧伽砖塔。
  清康熙、乾隆皇帝数次乘龙舟沿大运河南巡,都被镇江绮丽多姿的风光所吸引,多次游览金山、焦山、北固山,并留下御笔。
  金山位置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山上建筑精巧,山和寺互相辉映浑然一体: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山因寺而得名,寺为山而增色,故以“寺裹山”著称于世。金山寺山门上悬挂一块“江天禅寺”横匾,是康熙皇帝御笔所题。
  焦山,被誉为“山裹寺”,东汉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以“中流砥柱"之雄伟令人神往,留下了帝王和诸多高僧行踪。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来此创建大雄宝殿;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师的弟子曾在此主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康熙皇帝来此巡游,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寺中有一座木结构的御碑亭,御碑正面刻着乾隆皇帝第一次来焦山时所作《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此所赋的诗《游焦山作歌迭旧韵作》,诗中将金、焦两山风景作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认为就山水本色而言,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焦山碑林珍藏四百六十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历来有“书法山”之誉。这些碑刻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楷、草、隶、篆各有千秋,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在悬崖峭壁之上,遍布历代二百多位名家的诗词题刻,这就是著名的焦山摩崖石刻。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东北江滨,居金山和焦山之间,北临长江,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因名“北固”,向以“天下第一山”而闻名。山顶有甘露寺等寺庙院落,所以又有“寺冠山”之说。
  北固山上的古迹多与甘露寺“刘备招亲”有关,如“试剑石'、相婿楼”、“梳妆楼”、“祭江亭”等。历代文人墨客多到此处游览,李白、苏轼、米芾、陆游、辛弃疾等都在此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
  山上立一通《望月望乡》诗碑,碑上的诗文系日本使臣阿部仲麻吕汉名晃衡所作。晁衡于717年被日本选为遣唐留学生,在长安进太学院读书,后考中进士,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交往甚密。唐太宗对他很器重。753年,晁衡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三十六年未回故乡,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五言诗《望月望乡》,诗中写道——
  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
  三立山头上,想又皎月圆。
  这首诗已收在《全唐诗》中,在日本已家喻户晓,广为传诵。这块诗碑是1990年立,碑上的日文碑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执笔,中文碑文由中国书法协会代主席沈鹏所书,著名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诗碑题写了碑额。
  十五、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
  无锡地处美丽的太湖之滨,京杭运河贯穿市区,全长十四点九六公里。其中吴桥至南门、清名桥的六点六公里段具有江南民居风貌和水乡特色。大运河被无锡人称为母亲河。无锡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为了争夺锡矿,爆发了当地人与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流血冲突。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益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从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无锡的粮米为百业之冠。得运河之利年年漕粮北运,江南一些州县的漕米由无锡起运,各州县便派人坐镇无锡,采办漕粮。无锡米市己成为全国四大米市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江苏无锡之首。当年北塘大街、三里桥一带粮行集中,成为无锡米市中心。这一带共有大小米栈八十多家,粮行二百六十家,米店一百七十家,仓储容量达二百多万石。纱号、纸号、百货、五金、绸布、油麻、国药、银行、钱庄等商店林立,市井繁荣。与运河相近的街区江阴巷、布行弄、北大街、棚下街、南长街,更是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聚集之所。无锡著名的商号如日新、时和、懋伦、九伦、大来、大吉春、万大、元大恒等均设于此。
  明清以来,无锡的手工业织布、陶瓷、制砖等也很发达,出现很多专业街巷,如:铸冶巷、鱼腥巷、石灰巷、打绳巷今大成巷、鸡鹅巷、粢糕巷等,百业兴旺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初,无锡得益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优势,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
  无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量头渚,“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还有近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拍摄基地。
  无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引了历代文人赋诗赞颂。唐代宰相李绅是无锡人,他的《悯农二首》已为历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篇——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杜牧观看妙光寺后,咏出脍炙人口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为无锡的天下第二泉题诗——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六次南巡,每次都游览无锡惠山。黄埠墩附近宽阔的运河水面上,停泊着皇帝的龙船及庞大的船队。一次康熙皇帝登上黄埠墩观看巍峨壮观的佛寺和绮丽的运河风光,深为陶醉,御笔题写“若兰”两个大字,把黄埠墩比作大运河中的一朵幽雅而美丽的兰花。
  乾隆驾临黄埠墩,题诗四首,盛赞此处美景。现摘录一首如下——两水回环抢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
  到来俯视原无地,攀陟遥吟恰有楼。①
  含雨湿云偏似重,隔湖烟雨望如浮。
  惠山翠色迎眉睫,慢虑沾衣作胜游。②
  诗的前四句写出对黄埠墩的印象,颇有韵味;后四句写不用担心小雨会沾湿龙袍,此时游兴正浓,要饱览黄埠墩胜景。十六、苏州——东方威尼斯
  苏州的历史可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城周长四十七里,开水陆城门各八座。其中盘门遗址保存较为完整,是我国现存最典型的水陆城门。
  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城西南有座姑苏山,所以苏州又称姑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再开江南运河,置苏州为吴郡。三国时为东吴都城。隋开皇九年589,废吴郡改称“苏州”,一直沿用至今。
  苏州建城早,规模大,变化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一直坐落于原址之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苏州在隋唐时已是繁荣的城市。唐代诗人李绅在《过吴门二十四韵》诗中描写道——
  烟水吴都廓,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舟楹百处楼。
  杜荀鹤《送人游吴》一诗云——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汉唐以来,苏州段运河是连接内地的交通干道。隋大业六年610,江南运河疏浚开通,从杭州扬帆北上,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渡过长江可直抵中原。
  随着运河漕运、商运的兴旺,苏州经济空前繁荣。清代以枫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米豆集散地。其繁荣超过了当时的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等全国四大名镇。
  苏州丝织工业尤其发达。早在七世纪的隋唐时期,苏州丝绸已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赞誉。与苏州丝绸共享盛名的还有“苏绣”,苏绣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之一。北宋末年,苏州丝织品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其产品分大锦、小锦、彩锦等数种,大锦又称仿旧古锦,花样有数十种,历史上称为“宋锦”。
  明代,苏州很多一家一户的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手工工场的场主。一户丝绸机由三四台增至上百台,有的工场雇用上百个织、染工。苏州城里的织机多达万台,工匠五六万人。
  清代,苏州的丝织、刺绣业又有了较大的发展,织机增加到三四万台,工匠达十余万人。
  苏州是一座水乡城市。烟波浩淼的太湖在其西侧,京杭大运河横贯境内,著名的石湖、阳澄湖、金鸡湖、黄天荡围绕四周,内河与太湖之水息息相通,苏州就建在这川渠交织的水网之上。水多桥多,河街相邻,水陆并行,成了古城的一大特色。据统计,苏州共有三百五十五座桥,著名的桥有枫桥、宝带桥和觅渡桥。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苏州,他惊叹这里的山湖美景,认为这个城市很像他的故乡威尼斯气由此,苏州便以“东方威尼斯”的美名而驰誉中外。
  苏州又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园林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座美丽的园林城市的极高的赞誉。苏州园林集中了江南园林的建筑精华,现存大小园林五十多处,其中著名的园林有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园、留园,建于清代的怡园、耦园、鹤园、环秀山庄等。这些园林把生机盎然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国外友人把中国园林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园林的总代表,以其“古、秀、精、雅、多”而获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盛名。
  十七、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提起杭州,人们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忆江南》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③郡亭枕上看潮头。④
  何日更重游。
  杭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十三世纪初,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杭州,赞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杭州之美,首推湖山之秀。杭州的景色以西湖为中心,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相互辉映,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留连忘返。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的西湖,孕育了杭州的一方水土,她将天公造化的恩赐与人力智能的创造兼收并蓄,形成了“西湖新旧十景”以及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等各具特色的众多美景,从而使杭州赢得了“东南形胜第一州”的美名。
  杭州之美,还在于历史悠久,丰富的文化积淀。距今约四千七百多年的“良渚文化”便是杭州最早的居民遗址。“杭州”之名,由来已久,相传四千多年前夏禹治水,在此舍杭登陆。“杭”是“方舟”的意思,后人称大禹登陆之地为“禹杭”,后又传为“余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杭州置县,称“钱塘”,隋朝改称“杭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杭州成了大运河的南端,使物华天宝的杭州更增加了经济实力。到了南宋,杭州成了京师重地,定都一百五十多年,巳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之地。元、明、清三代,杭州凭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
  杭州经济发达,首推丝绸业。据地方志记载,南宋时期,在夹城巷设的文锦局是官营织造院所在地。明清两朝改为织造局,专掌织造丝织品供应宫廷之需。仅在夹城巷晏公庙内就有官办织机三百多张,民间织机数目更大,均用木制机生产,产量十分可观。摹本宁绸、线春官纱、锦星纱、蝉翼纱等专供朝廷制作龙蟒朝服用,也做纳贡朝廷及皇上御赐之用,还是与日本、朝鲜等国贸易交流的首选产品。据《浙江省蚕业简史》载,杭郡九州仅夏税一项,纳绢达九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匹,绸四千四百八十六匹,绫五千二百三十二匹,锦五万四千一百匹一匹50—100尺不等。
  明代,杭州的北辛关是京杭大运河上七大钞关之一,下设十三处小关。平时这里各地商贾辏集、舳舻蚁聚、通关纳税,准备扬帆远航,一派繁忙兴旺景象。至清代,北辛关下设十五处小关,另设稽查关口二十处,年征税额居全国七大钞关第五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征税额在十万两白银以上。征税的物品有丝绸、布匹、铁、瓷器、漆器等五十余大类,两千一百多个品种。
  杭州城北的湖墅区位于大运河南端,与浙东运河交汇,绍兴、余姚、宁波的浙东商品及闽北、赣东、皖南的物资都运至此处,这里成了商贾云集、帆橘林立、百货登市、篝火明烛、交易兴旺的大码头,出现了“三行一市”,即米行、纸行、箔行和鱼市。
  杭州旅游业从宋代起就很发达。优美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赶上节日或庙会,杭州港客流量大增。从江南各地来的游船分别停泊在德胜坎,松木场,泛洋湖畔。位于德胜坎的接待寺,每年要接待游客数万人次。数千间榻房,都住满了游客。
  杭州之美,其魅力令人难以抗拒。南宋统治者偏安杭州,不思北进,而留恋杭州的美景,贪图享乐,苟且偷安。诗人林升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讽刺诗《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①
  第八章 运河两岸名胜集锦
  运河千年流淌,在中国东部,自北而南形成一条巨大的历史文脉。在这条凝聚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文脉上,兴起了一座座都会和商埠,坐落着数不清的名胜古迹。随岁月的流逝,一部分古迹名胜已被湮没,而幸留的遗存,则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见证。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连缀成一幅长长的画卷。画卷中的古河、古城、古塔、古桥、古寺……无不蕴含着一段段优美的传说、典故,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背景。
  一、一支塔影认通州
  “一支塔影认通州”,是清代诗人赞美通州“燃灯塔”的诗句。南来的漕船望见塔影即确认到了大运河头通州。燃灯塔实际成了船队的导航灯。
  燃灯塔全称“燃灯佛舍利塔”。燃灯佛也称“锭光佛”,锭,通灯意。佛经上说,燃灯佛出生时,身边的一切光明如灯,故称燃灯佛。
  “舍利”即尸体或身骨火化后的余烬。相传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驱体余烬结成珠状物,后“舍利”专指名僧的骨灰。据说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建塔习俗起源于印度,塔又称浮屠,用来收藏舍利和经卷等物。燃灯塔内藏宥燃灯佛舍利。
  燃灯塔建于辽代,为八角形、密檐式、砖木结构的实心塔。全高五十六米,基围三十八米,直径一点六米。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座、身、刹。塔座乃须弥座,高七点五米,取妙光之意,表示高僧成佛后居于须弥山上。塔身为十三层,高三十三点七五米,每三层递减一椽,直立雄伟。塔刹分两部分,下为砖砌,上为铜铸,高十四点七五米。
  相传辽代以前,通州城东的白河路河里一条白龙作祟,每逢春季把河水吸干,造成两岸大旱;夏季,又把水吐出,造成洪水泛滥。百姓年复一年,世世代代与白龙斗争,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燃灯佛祖降到人间,除掉了兴风作浪的白龙。人们为了纪念燃灯佛祖,在白河岸边建起燃灯塔。
  燃灯塔的建造有独特之处:一是风铃多,全塔所悬风铃二千二百四十八枚,铜铃上镌刻捐资者的姓名。二是神像多,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神像表情各异,栩栩如生。三是塔刹顶端放一面大铜镜,重十斤。四是塔身第十三层灶门处立一块碑,条砖磨制,方首方座一体,全高近一尺,首中额刻“万古流芳”,下纵刻七律一首——
  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
  明明光影河中现,朗朗铃声空中鸣。
  时赖周唐人建立,大清复整又重新。
  永保封疆千载古,万姓沾恩享太平。
  碑阴刻——立碑僧寂玉造
  二、治河御碑立武清
  大运河流出北京通州地界,在河北省香河县境内串了个门儿,进入天津市武清区。在武清境内自北向南蜿蜒流淌一百二十华里进入天津市区。河水居高下泄,流速迅急,每逢汛期,运河经常决口。筐儿港村南,河道弯曲,土质疏松,是运河最易决口之处。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运河决口,淹没河东四十多个村庄,漕船被迫停航。康熙皇帝御驾亲临筐儿港村,问民疾苦,赈济粮米,拨帑银命河道总督在决口处筑一道二十丈长的减水坝亦称滚水坝。坝外开挖引河,并在两岸筑堤。
  次年,减水坝经受汛期洪峰的冲击,安然无恙,漕运未受影响。十月,康熙皇帝来此视察减水坝工程,盛赞大坝之功效,当场赋诗一首——
  十月风霜幸潞河,隔林疏叶尽寒柯,
  岸上土薄难容水,堤外沙沉易涨波。
  春木浅夫忙用力,①秋深霖雨失时禾。
  往来蜘蹶临渊叹,②何惜分流建坝多。
  此后十余年,此段运河再未决口。当地乡绅百姓感念皇恩浩荡,捐粮捐银在运河岸边立一通御碑。
  御碑用汉白玉制成。趺座是似龟非龟的怪物狮头、龟背、蛇身、龙爪,象征力大无比,长寿且能负重,名bìxì。御碑通高四百七十厘米,宽一百一~厘米,厚四十五厘米。正面是康熙御笔题写的“导流济运"四个楷书大字,背面是捐资人的姓名和捐资数量。第二年又建六角碑亭一座,行宫一处,成为北运河畔一处亮丽景观。此碑现保存在武清区杨村小世界御碑园中。
  乾隆三十二年1767,乾隆皇帝巡视天津河道,周览河堤淀闸,见筐儿港河道有八里大弯,行船困难,遂降旨裁直,在原减水坝外的河道上修筑海墁。不久,乾隆皇帝亲临视察,题五言诗一首——
  减河制诚善,日久注为坑。
  前度命修筑,今来阅接成。
  港春流则断,涨夏杀其盈。
  原始宣防意,本因一篑营。
  同年,乾隆皇帝南巡驻跸筐儿港行宫,恩准建治河御碑一通。碑的阳面刻着乾隆御笔“导流还济运”五言诗一首。这通御诗碑保存完好,如今安放于武清区杨村小世界御碑园内。
  三、天津三岔口
  狮子林桥附近的三岔河口,是天津市区最早的居民聚落点和经济文化发祥地。
  唐宋时期,此处地势低洼,河湖港汉纵横,沿河一带有星星点点的小村落。三岔河口是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的汇合之处。沿岸地势较高,成了航运码头,继而形成一个较大的村落,叫直沽寨。到了元代,漕运的发展使直沽寨逐步繁荣,朝廷派驻军队,控制海口和南北运河。三岔河口作为海运的终点和漕运的转运重地,南来北往的官员、客商和船工多聚集于此。“晓日三岔口,连檣集万艘”的诗句,是当时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居民在这一带开辟了大块盐田,沿三岔河口海河东岸向南延伸的狭长地带,是专门储盐的地方,这里的地理位置日趋重要。元延祐三年1316直沽寨改名“海津镇”。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为夺取皇位,率兵在三岔河口渡河南下,兵发沧州,即位后,将海津镇更名为“天津”,意思是天子之津梁,天子经过的渡口。永乐二年1404,在三岔河口西岸筑城设卫。三岔河口的漕运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发展,每年都有庞大的船队抵达。粮船一到,从南方运来的瓷器、布匹等物品布满了街道。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促进了天津经济的发展,催发了天津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才子。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的大门被打开,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伸到了天津,伸到了三岔河口。西方哥特式天主教堂和一幢幢洋人住宅取代了中国的古建筑,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三岔河口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1918年,当局将三岔河口裁弯取直,使南、北运河改道,海河向北延伸,在现今的金钢桥附近三河沟通。这便是今天的“三岔口”。
  ★本文作者章用秀,1947年生,毕业于天津大学外语系。现任中共天津河北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出版个人专著十五部,计五百多万字。主编《阳光春雨》等书,为《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等工具书撰稿。本文收录时略有删改。
  四、运河岸边的白马寺*
  在古都洛阳的洛河岸边矗立着一座天下闻名的佛教古寺—白马寺。在天津北运河畔有一座与洛阳白马寺有渊源并受过皇封的古刹,也叫白马寺。
  北运河边的白马寺之所以与洛阳白马寺结缘,在于该寺开山祖的来历及寺院的建筑布局。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东汉明帝时,秦景等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经,在月氏国巧遇来自天竺国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四人同行,用白马驮经卷运回洛阳。次年68建寺,以“白马"命名,人称”中国佛教之源”。
  一千多年后的明万历年间,一位从洛阳来的游方和尚来到天津北运河畔的小村庄,要在这里兴修庙宇,四方百姓纷纷捐款。至万历二十年1592盖起一座有三重大殿、占地二十多亩的大庙,这位云游和尚便成了该庙住持。为了寄托对故乡及洛阳白马寺的思念,他请人按照洛阳白马石雕的样子,雕了一座背驮经卷的白马,置于大雄宝殿前,取庙名为白马寺也称自马庙,其所在村起名白庙村。
  明朝末年,战乱频仍,闯王的大军在此和明军交战。清军入关,在白马庙放起一把大火,偌大一片庙产被烧成残垣断壁,庙里的和尚各奔东西,仅存的几间破房,成了村里人织席晾网的地方。清初海宁籍学者、武英殿大学士查慎行沿运河乘船而行,驻足于此,有感而发,赋《白庙》诗一首——
  一院槎枒树,①居僧守鹊巢。
  俗贫稀赛社,瓦缺只编茅。
  暗处虫丝接,尘边鼠迹交。
  渔人来寄网,时有一船捎。
  道出白马庙当时的衰败景象。
  康熙年间,宜兴埠老秀才吴琪仁,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又遭路劫,行至白庙村欲寻短见,被村民救下,于是便在白马庙削发为僧,法号文渊。康熙四十六年1707暮春时节,康熙皇帝南巡,回京时在丁字沽一处行宫小住,适逢白马庙新塑的一尊观音像落成。文渊披上崭新的袈裟,壮着胆子赶奔行宫,恭请康熙皇帝为观音像开光。农历五月十九,康熙来到白马庙,见殿前白马虽经劫难,却无损坏,心中大喜。那天,风和日丽,碧空一缕白云飘过,林间玄鸟啼鸣。康熙忆起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挥笔写下“孤云寺”三个大字,铃②盖了双龙御印。
  自此,白马庙身价倍增。数年之内,寺院大兴土木,佛像再塑金身,在前庭大槐树下建一座八角重檐御匾亭,进香瞻仰御匾者络绎不绝。此后,白马庙又称“孤云寺”。
  清末,白马庙日渐颓损。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天津,白马庙在劫难逃。白庙村富商乔桂林曾出资修复一次。1934年,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至白庙村视察防务,认为该地应设立学校,遂选中白马庙为校址。不久,天津代理市长商震来津,旧事重提,决定在该庙设立天津市第四十一小学,后称白庙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第三区第三十保国民学校。
  白马庙历尽沧桑,早己一改旧观。只有康熙皇帝御赐“孤云寺”匾和寺内一口古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如今,白庙村重建御匾亭和古钟亭,立白马寺庙碑,扩建殿宇及文物展厅,供游人观赏。
  本文作者章用秀,简介同前。本文收录时略有删改。
  五、镇水古迹——沧州铁狮子
  京杭大运河流经的河北省沧州古城,又名狮子城,因城内的铁狮子而得名。铁狮子由数百块约30-50厘米见方的铁块,采用分节垒范浇铸而成。通高5,48米,长6.1米,宽3.15米,总重量约四十吨。铁狮造型威猛,浑身如蓄万钧之力。头南尾北,昂首怒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做奔走乍停间怒吼状。清代诗人李运峥有《铁狮赋》云一
  飙生奋鬣,①②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
  既狰狞而蹀躞,③乍奔突而淹留。
  昂首西倾,吸波涛之广淀;掉尾扫东,抗潮汐于蜃楼。
  这是对铁狮雄姿的生动描述。狮身披障泥,背负巨大仰莲圆盆,圆盆底部直径1.21米,上口直径2.15米,通高1.09米,可拆卸。狮前胸及臀部饰束带,带段分垂于两肩直至胯部,头部毛发做波浪状披垂颈部,少许毛发略作卷曲状。据县志载,铁狮头部及项下,各有“狮子王”三字,项右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头内有“窦田、郭宝玉”等字,腹内有《金刚经》文,隶书字体。
  铁狮铸造艺术高超,采用分节迭铸法和蜡铸法浇铸,由底到顶分二十一层,周身用了五百零九块铁块,其工艺十分复杂,铸铁成分很有特色,暴露于野外,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仍岿然屹立,足见冶炼技术之先进。这是中国早期最大的铁铸艺术珍品,对研究古代冶金、雕塑、佛教史,均有较高的价值。
  据传,铁狮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若从铁狮所立位置和腹内的金刚经文,以及县志的有关记载,铸造铁狮的目的,是为镇住洪水,祈求太平。
  六、临清的钞关·鳌头矶·舍利塔*
  钞关,是运河岸边收税的关卡,因收钞券,不要银两,故称钞关。
  临清钞关 始建于明朝宣德四年1429,岁收白银约四万两。明万历年间1573〜1620,漕运兴旺,临清钞关收征船料商税八万三千余两,比京师崇文门钞关有盛,居全国七大钞关之首,占全国总课税额的四分之一。而山东一省,在万历六年1578全年课税折银八千八百六十两,仅占临清税收的十分之一。
  临清钞关建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关堞前由河口正关、阅货厅组成,称前关;关堞后为仪门、正堂,南北各三进院落,置穿厅、船料房、巡拦房、衙皂房、税银库、鼓铸坊等,称后关。清代朝廷工部在临清设关榷税,与户部关税同时解京。光绪二十七年1901,漕运停止,各钞关署治遂废。但流经临清的卫运河南运河舳舻依旧,户、工两部仍然依制收税,直到1910年宣统二年才撤销。现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所藏的皇帝朱批奏折中,明晰记载了临清户部、工部两关历年解京、差用、税脚银等具体银额。
  如今临清钞关衙署遗址仍存有明清时期的仪门、穿厅、房舍等古建筑八十余间,碑刻八通。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京朝见皇帝,被税监马堂留难,王朝佐反抗税监的斗争都发生在这里。文学名著《金瓶梅》中对临清钞关也有较细致的描述。2001年,临清钞关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矶 是临清城里的一座石坝名,地处隋代运河漳卫运河、永济渠、御河、元代运河会通河、明代运河汶运河三河的交汇处且分流之处。为防止洪水冲刷而砌砖石大坝,当地人称这个地方为中州。因地势高峻如翘首鳌头,南北两运河的四座桥闸列其左右,宛若鳌足,广济桥在后犹如鳌尾。明朝正德年间,临清知州马纶观其形状而题名“鳌头矶”,其意为振兴临清文运,甲第蔚盛。
  鳌头矶上有一组古建筑群,原为“弘润庵”,是一处道观。民国后曾藉地办学,现为市博物馆。建筑群布局四向制,北殿李公祠,西殿吕祖堂,南为望河楼,东为观音阁。主体建筑观音阁砖砌基座,下部辟东西向门洞贯通内外,上筑面阔三楹、进深两间的观音阁,顶部七架梁与抹角梁相协构架,歇山卷棚顶,四角飞挑,出檐深远与望河楼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明清两代,运河漕运鼎盛时期,文人骚客常登临楼阁眺望运河,舳舻往来,帆樯如织,即兴赋诗唱和,寄情抒怀。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赋七绝二首——
  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
  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
  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绘声绘色地勾画出当年临清繁盛的运河风貌。鳌头矶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舍利宝塔 与杭州六合塔、通州燃灯塔、常州文笔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临清舍利宝塔位于临清城北,卫运河东岸,呈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始建于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塔高61米,基座用条石砌成,周长39米,高5.3米,南面开门,门楣上刻"舍利宝塔”四个大字。塔身九层,塔檐宽1,55米。二层以上八面辟门窗,四明四暗,明暗相错,外檐砖木结构,莲花形转角承托,陶质斗拱,出檐深远。塔心室八角形、四方形交替迭筑。塔顶呈将军盔形,上覆铸铁覆钵,远眺雄浑高峻,巍峨壮观。各层塔檐挑角系有风铎,风摇铃鸣,声震四野。塔内设有转角蹬道,可迂回攀登塔顶,观看运河如带,波光无际,帆樯远影,令人心旷神怡。
  塔身外檐及盔顶砌筑,全部采用临清城砖,其规格有三十余种,在四百多年的自然风化中,不碱不蚀。至今用回弹仪测试,仍多在150-200号以上,有的甚至高过石材,达到300号。各层塔心室的砖壁上镶嵌有疏文、募化、擅越、题咏、佛像等碑刻六十通。
  此塔是我国佛塔建筑史上的杰作。早在清初就有荷兰人测量绘图。乾隆年间,英使马嘎尔尼曾率队实地测量,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相继到此进行考察。该塔是研究明代历史、经济、文化、建筑、宗教、风俗、漕运等的珍贵实物。
  ★本文作者马鲁奎,山东临清市政协委员、文史委主任。撰写临清文史资料多篇。本文选自《联合日报》2001年8月31日第四版,收录时文章略有删改。
  七、聊城的标志——光岳楼
  京杭大运河畔的山东聊城,古时称东昌府,城内有一座古老的建筑光岳楼。该楼位于古城中央,是四层檐、十字脊、过街楼阁式建筑。通高三十三米,雄伟高大,连云蔽日,冲汉凌霄,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古老、最完整的木构楼阁之一。
  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尚不稳定。为防御蒙古统治者卷土重来,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1369到洪武五年1372,将宋朝所筑的土城改筑砖城。为更严密地窥敌望远,及时报告敌情,又于洪武七年1374用筑城剩余的砖瓦木料,建造了这座百尺高的更鼓楼,后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称“光岳楼”。
  光岳楼是聊城古老文明的象征。每逢“九九”重阳、新春佳节,当地百姓扶老携幼来登这座“盖在半空中”的楼阁,极目眺望,中原风光历历在目,俯视环顾,河湖街道,交织如画。在封建科举时代,本地凡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的人,都要登光岳楼告祭“文昌帝君”。
  明清两代,经大运河过往的帝王相卿、文人学士,多登临光岳楼凭栏咏月,吟诗赋词。《东昌府志》、《聊城县志》及现今的碑刻中记载了二十多篇诗文。清康熙皇帝南巡经此,为光岳楼御笔题写“神光钟瑛,,四个大字,至今悬挂在二层楼南面檐下。乾隆皇帝南巡,六次过聊城,五次登临光岳楼,先后作诗十三首。如今在四层南檐下悬挂的“光岳楼”三个大字,就是乾隆御笔所题。
  光岳楼下现存石碑七通,横条壁碑十五方,其中有乾隆皇帝御诗碑一通。建国后,光岳楼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考古专家给予很高的评价。舒同、启功、溥杰等许多名家为光岳楼题写匾额和楹联。1974年,为纪念光岳楼建造六百周年,正在病中的郭沫若先生重新题写“光岳楼”匾额。著名画家丰子恺为光岳楼题写的楹联是——
  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能无极
  岳峻楼高强大祖国文物永昌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运河水脊——分水龙王庙
  在大运河中段——济宁以北的南旺地带,称为大运河水脊,此处南高于徐州运河段116尺,北高于临清运河段90尺。元朝开凿会通河后,修建了许多闸坝蓄水、截水,保证行船,但水源仍然奇缺。明代治河大臣宋礼,历时九年,搞了筑坝蓄水、引汶河入运河等工程,解决了这一难题,留下了千古传颂的治河佳话。后人感念他的功绩,在南旺水脊的运河岸边,建一座雄伟壮观的龙王庙。此庙位于汶河与运河呈“丁"字形的交汇分流处,河水在此处,七分朝天子北流,三分下江南南流,故称分水龙王庙。此后漕运一直通畅。清代又先后在龙王庙周围建起庙宇,形成了龙王庙古建筑群一大景观。
  龙王庙位于大运河西岸,坐西面东,四大庙门面对运河。汶河自东向西欢腾而至,为避免龙王庙被汶河冲击,运河西岸砌有高4米、长220米的石坡,筑有十二根停船拴缆的石柱。官商民船的船工水手、游览运河风光的达官贵人、出入京城的文人雅士均在此停船,拾级而上,参拜神像,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均到此折腰。
  庙门口,用巨石雕刻成的八大镇水兽作盘卧状,鳞甲裹身,口鼻狰狞,虎视眈眈,一派降妖镇魔之势。站在龙王庙前隔运河东望,汶河北岸有一座土山,山上有座望湖亭,亭柱上的楹联是——
  四山朝拱三湖月一水绿分两岸春
  望湖亭上设有石几、石凳,游人可以坐亭观湖、望河、纳凉、对弈。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香火庙会,游人如织,联袂接踵。登亭远眺,庙群尽收眼底;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三湖的景色,一览无余,还可北望马踏湖边孔子钓鱼台遗址。
  龙王庙大殿,长27米,宽13米,高13米,红墙绿瓦,朱门屏风,飞檐斗拱,斜山攒角,挂有风铃,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塑神像22尊,正中是龙王坐像,高3米,像前左右塑有两尊侍神站像,一持“印玺”,一持“圣旨”,两侧还有持不同神器、服饰有别、神态各异的风神、雷神、雨神、闪神、雹神等塑像,塑工精巧,栩栩如生。殿内上方悬匾额30块,是明清两代官绅名士所书。迎门“劈流神勇”四字匾额高悬。正中悬挂“广济分流”、“疏流利运”、“广济群生”等匾额。图37
  建筑群内还有禹王楼、水明楼、御碑亭、宋礼祠、白英祠、关帝庙、观音阁等十余处院落。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可称运河岸边明清庙祠建筑的大观园。清•乾隆皇帝曾为分水龙王庙题诗,其中一首云——
  清汶滔滔来大东,自然水脊脉潜洪。
  横川佛注势非午,①济运分流惠莫穷。
  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诚擅古今功。
  由于大功原无巧,穿凿宁知禹德崇。
  清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朱彝尊《题分水庙》诗云——
  落月西风动戍楼,津头官柳系孤舟。
  行人莫唱思归调,汶水南来已北流。
  九、水下泗州城•明祖陵
  泗州城建于北周557〜584,地处汴河入淮河的交汇口汴河是连接黄河与淮河的运河,为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金朝与南宋对峙时期,此地为两国通使之道,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漕运日益兴旺,泗州城随之繁荣起来。宋代,在泗州城所依傍的汴河对岸又建了一座新城,规模逐渐超过老城。明代,两城之间的城墙拆开,在汴河上架起了宽阔的悬桥,两城合二为一。城垣周长4.5公里,城墙高7.9米,城门五座。为了防洪,每座城门外建一座月城,唯南门外建两座。城门和月城就像双闸门的套闸,城外发大水时,先堵住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
  宋代漕粮在泗州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城下停泊,“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城内有禹王台、回澜阁等泗州十景,全国五大名刹之一的普照王寺,高约百尺的僧伽塔吸引了朝廷要员、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称僧伽塔“苍云蔽天竹色净,暖日扑地花气繁”。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赞回澜阁“澹涓涓,玉宇清闲。望长桥,灯火乱……”到了明代,泗州城内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片繁荣景象。
  泗州城北十三里处,有周长十里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明廷为保护皇家的风水宝地,屡次加高近在咫尺的洪泽湖大堤,人为地抬高了湖中水位。后黄河改道,夺了淮河流经泗州城的河道,大量泥沙淤积,排泄不畅,河水四溢,造成河湖连成一片,泗州城被洪水围困。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全城被泥沙淤埋,成了一座“水下城市”。同时沦入湖底的还有明祖陵。泗州城在逐渐被淤埋的十六年中,地方州官在城楼上办公达十一年之久。
  水下的泗州城,与因火山爆发而被埋入地下的意大利庞贝城相似,故被考古学家称为“中国的庞贝城”。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工作者发现了被洪泽湖淹没近三百年的泗洲城和明祖陵。1978年,筑防洪大堤时,把明祖陵从湖中隔出,石雕和万岁山坟莹露出水面,重见天日。泗州城仍埋于泥水下,是有待于开发的宝贵的旅游资源。
  十、淮安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淮安市城内,形貌壮观,是苏北一带保存最为完好的城楼式建筑,始建于北宋,原为都统司酒楼,明代起改为鼓楼。楼上曾置有铜壶刻漏,用以报时,又名谯楼。后因淮河经常泛滥,改称镇淮楼,取震慑淮水之意。经过历代多次修建,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七年1881所建。镇淮楼坐北朝南,底座筑砖台,台正中是拱形门洞,宛似城门。明清年间是南北车马必经之道。曾悬匾额“南北枢机”。
  镇淮楼底座砖台长26米,宽14米,高约8米,由底向上逐渐收小,略呈梯形,结构稳重。台上四周围以栏杆。砖台中央是二层木结构高楼。面阔三间,屋顶重檐九脊式,是一座宏伟古朴的建筑。
  镇淮楼东西两侧各有块石铺设的台阶,可供数人比肩循级而上。登上楼台,可见二十根粗如海碗口的朱红顶木,撑托着斗拱飞檐。楼顶四角各有瓦雕龙首,怒张巨口,圆睁双目,颇具威势。廊檐上饰狮虎麟凤以及花鸟虫鱼,寓福禄寿祺、吉祥瑞祯之意。门窗隔扇均为木制细镂。室内陈列着历史文物,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人类祖先使用的石斧、石刀,及历代出土文物。
  站在楼上举目远眺,运河风光、淮城雄姿尽收眼底。镇淮楼后辟为花园,栽植各种珍贵花木,四时争奇斗艳。尤其是日本友人赠送周恩来总理家乡的樱花,每当阳春三月,粉白一片,花团锦簇,如云如霞。
  十一、镇水铁牛•铜牛奇观
  镇水铁牛,学名镇水铁犀。淮阴市古运河两岸及洪泽湖大堤上铸有五头铁牛,于康熙四十年1702铸成,分置于运河各险要地段。铁牛肩胛上铸有阳文楷书:
  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治水龟蛇降。
  铸犀作证奠淮扬,永除昏垫报吾皇。
  铸铁牛的目的是为了镇住水患,但征服水患只能靠人力而不是神力。今天,这些铁牛则被视为古代治水遗留的纪念物。
  淮阴现存五头镇水铁牛,其中两头驻足在洪泽县高良涧节制闸的临湖公园内,两头匍伏在蒋坝镇旁的小花园内,另外一头横卧在淮阴县高堰乡渡口大堤上。
  五头铁牛均为昂首屈膝状,体大与真牛同,卧伏在厚约十厘米的铁板上,铁板与牛铸为一体,重约五千斤。铁牛的铸造工艺精湛,造型生动,“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憨态可掬。镇水铁牛,不仅是百姓屡遭水患的见证,也寄托了人们降伏水患的强烈愿望。
  为征服水患,人们在运河沿岸多处铸造了类似的铁牛、铜牛。如高邮市文游台内的镇水铁牛,山东济宁出土的镇水铁牛,北京颐和园内的镇水铜牛。
  颐和园内铜牛,卧伏在昆明湖东堤雕花石座上,以神态生动、神似真牛著称。清乾隆二十年1755铸造,称为“金牛”,为镇水患而建,牛背上铸有八十字的篆体铭文《金牛铭》。
  十二、镇江金山寺
  到镇江旅游观光,首选景点必定是金山。金山地势独特,“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号称江心一朵芙蓉。金山上有精巧的庙群建筑,山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山,浑然一体,以“寺裹山”著称于世。
  金山高44米,绕山一周520米。长江在流向变动中多次冲击金山北岸的瓜洲,到清光绪元年1875,整个瓜洲全部陷入长江,金山就与南岸镇江的陆地连成一片。
  东晋末年419,金山上建起一座泽心寺。唐代,有个叫法海的和尚在此开山得金,重建庙宇,更名金山寺。金山寺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一段故事,为金山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余,前来参禅的僧侣有万人之众,在全国寺庙中占有卓著的地位。
  金山寺山门上悬挂着一块“江天禅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来金山寺观光时亲笔所题。进山门,迎面是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走出天王殿,迎面是大雄宝殿。整座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格外壮丽辉煌。“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从大殿后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保存着乾隆南巡时留下的七块御碑。这些碑石记载着乾隆六下江南对金山寺胜景的评价。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阁内珍藏着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观音阁南,是妙高峰平台,又称晒经台。传说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就是在此有感而发所作。“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千古佳话也发生在这里。留云亭是伫立金山视觉最为开阔处,传说当年康熙皇帝陪母游览金山至此,看到大江东去,天水一色的壮景,情不自禁地感叹:“此处可谓江天一览”,随从官员忙请圣上题词。康熙当即欣然命笔,题写了“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留云亭又称“江天一览亭”。
  留云亭北是佛印山房。再往西北是七峰亭。七峰亭北是吕洞宾观望江面的仙人洞。由七峰亭往东,是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塔高30米,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宋代王安石登塔后作诗抒怀——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慈寿塔往北是法海洞,为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的苦修之处。在法海洞北,玉带桥畔是白龙洞,洞内有白娘子和小青的汉白玉雕像。
  金山寺后,还有御码头和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中冷泉。
  金山诸多景观,令人留连忘返。
  十三、无锡南禅寺
  南禅寺位于无锡市南门朝阳广场东侧,南长街口北侧的古运河畔。据《无锡县志》载,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547〜548,为江南名刹。初名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规模宏大,南朝时期,各寺无与伦比,后人称“江南最盛丛林”。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4改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年间842〜846被毁。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重建,宋皇赐名“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当时无锡城内外寺院林立,梵刹相望。南禅寺为无锡十大名刹之一。宋雍熙年间984〜987,在南禅寺内建造了一座宝塔,宋徽宗赐名“妙光”,即后来的妙光塔,这座宝塔为南禅寺增添了光彩。后南禅寺妙光塔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南禅寺为历史悠久的古道场,高僧辈出,名闻海内外。唐代高僧元浩禅师、宋代圆照禅师,曾受到宋神宗、宋哲宗二帝的召见。清末禅宗四尊宿之一的冶开和尚,曾是南禅寺的住持。这位冶开和尚在辛亥革命后,曾任中华佛教总会会长。1929年入主南禅寺的静波大和尚曾任中华佛教总会副会长。著名高僧、号称华严座主的应慈老法师任南禅寺住持期间,多次传戒,受戒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如今健在的著名受戒弟子有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寒山寺方丈性空老法师,《香港佛教》刊物发行者松泉老法师,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开元寺和广福寺方丈隆贤老法师等等,真可谓千年古刹传灯相续。
  南禅寺历经千年,迭兴迭废。清咸丰十年1860被太平军所焚毁。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部分殿堂、僧房。唯大雄宝殿未重建。1926年,无锡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唐申伯共同捐资修缮妙光塔。源修和尚出任南抻,寺住持后,捐银元五千修复南禅寺。修复后的南禅寺占地面积三十亩,寺内有妙光塔、天王殿、长生殿、大悲殿、禅堂、五戒堂、斋堂、客堂、寮房僧房、放生池、普同塔院、涅槃堂、化身窑等,南禅寺面貌焕然一新,蔚为壮观。寺中常住僧人及勤杂人员近百人,年年传戒讲经,香火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殿堂曾被占用。直到1980年后,逐步修复天王殿、藏经楼、妙光塔及大雄宝殿等建筑。南禅寺又以新的面貌展现于世间。
  十四、水陆并峙的苏州盘门
  盘门是苏州古城的八门之一,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隅,地处交通要冲。大运河环抱城垣,自北而南绕城而过,后折向东。盘门由水陆两座城门组成,水城门傍南,陆城门依北,互相错列配置,水陆相串,萦回盘绕而得名盘门。在水陆盘门的顶部建有城楼,供守军瞭望所用。城楼规模巨大,上下两层门楼,重檐歇山顶,下檐翘角,气势宏伟。登上城楼,俯视城内,水巷纵横,桥梁棋布,林木茂盛,翠草如茵。各条街巷,车队人流,商店酒楼,鳞次栉比,呈现一片繁华景象。远眺城外,万顷太湖,碧波荡漾,水面浩淼,群山叠翠,沃野千里,京杭运河舳舻相望,展示一片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
  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吴国著名良将伍子胥受吴王阖闾指派,修建阖闾大城。盘门即那时所建,迄今己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盘门是古代战争的防御设施。敌人若从陆路来犯,必先要强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方能兵临城下。盘门第一道陆城门设在城垣的北端,守兵可从正、侧两面,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阻击敌人进攻,使其难以攻破城门。第一道城门内有两道千斤闸门严实封堵,敌人想要攻破大门,必遭惨重伤亡。即使第一道城门被攻破,内有四面巨石垒砌的“月城”,敌兵如进瓮罐,成为瓮中之鳖,不被乱箭射死,也被缴械生擒。若敌兵从水路进攻,城门河道窄小弯曲,只容孤舟进入,处于难援劣势。一旦进入水城门,又会遇到坚实的闸门,战船想要过去,更是难上加难。这种严密坚固的城门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家战略战术的高超。除军事作用外,盘门还有调节河湖水位、利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如今,盘门城楼的东檐下,悬有“水陆萦回”匾额,楼柱上一副醒目的抱柱对联——
  古吴城阙穿原北旧国干戈战伐多
  城门楼的西檐下,悬有“吴中锁钥”匾额,楼柱上仍有一副抱柱联——。
  水接帆樯山分紫翠 桥通吴地市到珠玑
  这些匾额、对联,为盘门城楼增添了寻古访幽的又一景观。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晚入盘门》诗中云——
  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
  何处采菱闻度曲,谁家拜月认飘香。
  轻裘骏马慵穿市,困倦蒲团入睡乡。
   十五、嘉兴南湖
  南湖,在浙江嘉兴市。京杭大运河流经嘉兴县城,南湖与运河相通,分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又称鸳鸯湖。南湖南北长,东西狭,总面积五百二十五亩。湖中有湖心岛和仓圣祠所在的小洲两个岛屿。湖心岛上有南湖革命纪念馆及烟雨楼等名胜古迹。湖北岸有湖滨公园,湖中盛产南湖菱。
  烟雨楼是吴越国钱元璋在湖滨作为登眺之所而筑,取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命名。宋建炎二年1129,楼废。宋•嘉定年间,吏部尚书王希吕又在旧址建楼。宋末毁于兵火。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县赵瀛仿烟雨楼旧制,建楼于湖心。四面临水,水木清华,晨烟暮雨,向称胜景。万历十年1582,知府龚勉又在此增筑亭榭,南面筑台为钓鳌矶,北面拓放生池,称鱼乐国。楼前檐横额“烟雨楼”三字为董必武手书,楼中保存历代碑石五十余件。南湖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会期间,因受法租界巡捕房暗探的干扰,遂转移到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十二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党纲和关于党的工作任务的决议,选举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滨湖心岛东南岸,今泊有仿制的革命纪念船一艘,船长16米,宽3米,是—只单夹弄丝网船。中仓放一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前舱搭有凉棚;后舱设有床榻;船尾置有菜橱、炉灶等物。船后系一小船,为当时进城购物所用。
  十六、杭州六合塔
  六合塔位于大运河南端杭州西湖南侧,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古朴庄重,巍峨壮丽,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而驰名中外,被称为西湖古塔之首,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合塔名字的来历,民间一直流传着“六合镇江”的故事:古代钱塘江中,住着一个性情暴戾的龙王,把潮水涨落搅得反复无常,沿河两岸田地、房屋常常被淹没,黎民百姓终日提心吊胆。后来,一个叫六合的青年统领众人用石块填江,不让潮水横冲直撞,终于制服龙王。从此,两岸荒滩变成良田,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为了纪念六合的功绩,后人在六和搬石头的小山上修筑了一座塔,就是如今的六合塔。其实,六合塔真正得名是取自佛教中的“六合敬”之说。“六合敬”是指僧侣团结共处的六个方面,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位、利和同均、口和无争、意和同悦。也有人称“六合塔”取“东西南北天地六方之和”之意,体现其广阔的含义。
  兴建六合塔,主要是为弘扬佛法,镇压江潮。五代十国期间,杭州是吴越的都城。当时吴越国王接受两位高僧的建议,借助佛法镇压肆虐为害的钱江大潮,建起九级浮屠——六合塔。六合塔建成后,在两宋的三百多年间,钱塘江仍发生破坏严重的大潮十六七次。六合塔的建成,装点了湖光山色,给西湖增添了一道新风景。六合塔一带江面风急浪险,自建成六合塔并在塔上安装导航灯以后,使江上航船更加安全,起到了促进航运的作用。
  六合塔是阁楼式砖塔,占地面积0.8公顷,塔高59.89米,外观十三层,内部只有七层。外檐为八面七级的木结构。塔身结构从外到里分外墙、回廊、内墙、中心小室四部分。沿塔四周设有环形楼梯,共226级台阶,盘旋而上,直到塔顶。塔内四壁饰二百块方砖雕,雕刻着各种花卉人物、鸟兽虫鱼,体现了南宋风格。六合塔外观八角形,层层向上递减。各层斗拱、重檐和塔身三者之间,在尺度投影设计上非常适度。塔身外观上明暗间隔,收分极为合理,轮廓衬托分明。每层檐角挂有“大铁马”,微风吹拂,响声悦耳。人们登上塔顶临窗远望,可见江水浩淼,船帆点点,一幅动人心旌的壮丽景观。
  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曾登临六合塔,在塔内每层均书匾额,第一层:“初地坚固”,第二层:“二谛俱融”,第三层:“三明净域”,第四层:“四大金刚”,第五层:“五运扶盖”,第六层“六鳌负载”,第七层:“七宝庄严”。乾隆皇帝用佛教典故依次命名塔层,足以显示其佛教理论的精通和文学修养的高深。
  六和塔碑亭里的御碑,是杭州目前保存完好的乾隆碑刻之一。碑高4.35米,宽1.5米。碑刻有“乾隆御碑”四个字。碑上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碑文记载了六合塔千百年来兴衰及乾隆游历钱塘美景的感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十七、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坐落在东城区成贤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元大德六年,1302建,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曾分别修缮大殿,添建祟圣祠,将殿顶换成青色琉璃瓦。清顺治、雍正、乾隆年间重修,各殿全部换成黄琉璃瓦。光绪三十年1904升孔子为大祀,将正殿大成殿扩建。正门名先师门,虽历经修葺,其斗拱形式,仍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先师门前有嵌琉璃砖影壁义座,门内东为神厨、省牲亭、井亭,西有神库、持敬门、致斋所等。院内有碑亭三座,东一西二。大成门面阔五间,为通向大殿的过道门。大成殿为孔庙的正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护栏,是祭孔的场所。殿前左右有碑亭十一座,两侧有东西配庑,放置从祀牌位。院中古柏成林。殿后有一独立院落,即崇圣祠,为供奉并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地方。
  在大城门及先师门两侧,分别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一百九十八座,其中元三座,明七十七座,清一百一十八座,碑上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于谦、史可法、曾国藩、林则徐、刘墉、纪晓岚等中国历史上诸多名人均碑上有名。题名碑是研究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清代将国子监设在孔庙内。
  在大成殿前西侧,有一棵树龄四五百年的柏树,传说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到孔庙,行至这棵树下,被突然落下的树枝打中。人们谓柏树有知,惩罚奸佞,遂称此树“除奸柏”。
  第九章 美味佳肴南北汇
  中国烹饪的历史即是人类的发展史。餐饮技术的发展过程,是在漫长的历史衍变中,从茹毛饮血生吞活嚼到有礼有节的酒席筵宴,从钻木取火到现代的电气化,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愚昧到文明的过程。
  中国烹饪素有选料讲究、制作精细、花样繁多、色泽鲜艳的美誉。从古到今,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把各地的知名菜系、美味佳肴、风味小吃沟通融合,使中国菜肴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在国外久负盛名。我国被誉为“烹饪王国”。
  一、俞平伯谈杭菜渊源
  俞平伯 1900~1990,浙江德清人,现代诗人,散文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对中国的烹饪,他自称“不懂烧菜,我只会吃。”其实不然。他对中国烹饪研究很深,这从他的诗词中可窥一斑。
  1920~1924年,俞平伯在杭州西湖岸边的俞家楼居住,附近有一家饭店“楼外楼”,店名源自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俞平伯曾祖父俞槌所著《曲园》中就有“买楼外楼醋熠鱼佐酒”的记述。
  俞平伯青少年时代常吃这道“醋熘鱼”。他在《古槐书屋词》的《望江南》第三章中记述了此事——
  西湖忆,三忆酒边鸥。
  楼上酒招堤上柳,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
  鱼羹美,佳话昔年留。
  泼醋烹鲜全带冰(bǐng),乳苑新翠不须油。芳指动纤柔。
  这首词的上片咏酒楼的环境美:窗外西湖、游船、荷花、泛着涟漪的湖面,酒楼门前悬挂的幌子,还有俞平伯祖父题写的匾额“楼外楼”。微风中,杨花柳丝轻轻飘舞,分外美丽。
  下片前两句写鱼羹美,引出一段历史佳话:北宋年间,汴京开封城里有个开小酒店的宋五嫂,做醋烟鱼和鱼羹出了名。金兵占领开封后,宋都南迁临安杭州,宋五嫂随之迁到杭州钱塘门外继续开酒店,烹出的醋熠鱼、鱼羹不减当年。一次,南宋皇帝高宗派人请宋五嫂做一道醋熠鱼和一碗鱼羹,高宗品尝后觉得味道确实鲜美异常,遂派御膳房厨师向宋五嫂学艺。但宋五嫂的绝艺不传外人。此后,宋五嫂的名声更大。南宋史书《梦耕录》中,对此事有详细记载。
  杭州的醋熠鱼、鱼羹并不是从宋朝才有。俞平伯先生通过对“烹鱼”、“带冰”这两个典故的考证,把两道菜的历史向前追溯到更古老的饮食风俗之中。“泼醋烹鲜”是菜的做法。烹鱼,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记载:要活鱼,切片,用大锅沸水烫熟,再浇上卤汁。俞平伯先生记得楼外楼酒店掌柜在湖堤边放置一竹篓,用来养鱼,随时可取鲜鱼烹调。全带冰柄是菜的款式,醋鱼的一部分。客人点了这道菜,跑堂的高喊“全醋鱼带柄”或“醋鱼带柄”。“柄”有音无字,喊的人恐怕也不清楚。待菜端上来,会看到一大盘醋烟鱼之外,另有一小盘生鱼片,这即是所谓的“柄”。虽是附属品,却有来历。
  带“冰”柄,是“设脍”遗风之仅存者,“脍”字亦作“绘”,即生鱼。其渊源甚古。中国烹饪有千年的历史,《论语》中就有“脍不厌细”之说,意思是切薄鱼片。可见孔夫子是吃过的。诗人杜甫在《姜七少府设绘》一诗中,有这样的描写——
  饔人受鱼鲛人手,①洗鱼磨刀鱼眼红。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其意是说鱼要活,刀要快,手法要好,将鱼刺剁碎,撒上葱花。宋代人把鱼片切得似纸薄。俞平伯先生说,如今将一小盘生鱼片摆在—大盘醋熠鱼旁边,只是尚存一点古意罢了。
  “乳苑新翠不须油”中的“乳药”,即茄菜,在江南极为普遍,苏州人吃的是太湖蕴,杭州人吃的多是绍兴湘湖莼。西湖也有但较少。
  “乳药”,言其滑腻;“新翠”,言其秀色;“不须油”,清汤之意。
  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杭州的醋鱼、鱼羹等美味传至大运河沿岸城乡,直至北京宫廷。
  二、杭州餐饮显特色
  杭州餐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著名八大莱系之一的浙菜,其主体就是杭菜。杭菜的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清鲜爽嫩,注重原味,品种繁多,因时制宜。
  杭菜大致分为三大流派:
  一是湖上帮。以西湖四周的楼外楼、天外天、杏花村、自然居、西园等著名菜馆为代表的称为“湖上帮”。他们主要接待达官贵人、巨贾豪富、社会名流、文人墨客、四海游人。这些人都是来游西湖的。菜馆为了兜揽生意,注重原料新鲜、嫩美,如鲜活的鱼虾和新鲜的果蔬,工艺注重刀工、火候和风味特色。
  二是城里帮。以城里商贾、市民为主要营业对象。城里菜馆如王润兴、德升馆、天韵楼、天香楼等,其烹饪技艺粗细结合,高雅实惠兼备。在大众化菜肴中,匠心独运,烹制出独特的杭州风味,适合市民阶层的消费需求。
  三是湖墅帮。湖墅地处杭州城北门外,大运河的终点大码头。这里商客云集,市肆林立。运河两岸多水乡,鱼虾鲜活,蔬果鲜嫩,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平民百姓消费。
  湖墅地区的大兜渔场,位于大运河东岸。“兜”即兜售包揽之意,犹如当今的批发市场。大运河流经湖墅区附近的十几个县、镇,都盛产鱼虾。每日黄昏,满载鲜活鱼虾的大小船只,穿梭般驶向大兜,大兜码头几无空隙。所售鱼虾鲜活,种类繁多。待到夜晚,大兜街上灯火通明,三更时分,西湖和杭州城里的渔贩纷纷来渔场兑货。此刻,大兜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常。协昌、裕昶、华昌、衡丰、久大等二十多家知名商号交易红火。待到天亮,大兜鱼虾销售一空。
  湖墅帮烹饪技术雅俗结合,以俗为主,俗中见雅。烹制的菜肴除了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蜜汁火方、炸响铃等名菜外,还有鱼头豆腐、盐件儿、皮儿荤素等中等菜肴。
  “门板饭”是专供码头工人、城乡贫民的大众菜食,有如现今的大排档,即在店门口摆设丈余长的木板,两旁放长凳。吃饭人两脚踏在长凳上,十余人并肩而食。吃饭人大都是劳苦之人,风吹、雨打、日晒,习以为常。桌旁一座三眼火灶,头口锅里是什锦汤菜,用猪、鸭、鸡的下脚料熬汤,青菜、豆腐、粉丝……为佐,白绿相映,热气腾腾,油珠滚滚,浓香阵阵,每碗三个铜板。一般每人要吃下三碗,每碗饭都盛得出尖。吃饭人第一口不能动筷,须先张开大口吞下饭尖,这才是吃门板饭的行家。长桌上还摆着五、六个红漆木盆,盛着大路菜肴,如千张包子、扎肉、鱼下脚、猪头肉炒油豆腐、豆芽菜等。每碟三五个铜板。当年一位文人戏称吃门板饭的人---
  肚饥饭碗小,鱼美饥肠宽。
  门板饭经济实惠,店家生意红火。店主并不赔钱,楼上设雅座,供应高档菜肴赚钱,用店主人的话说:“楼下放一码,楼上赚转来”。可见店主人生财有道。
  三、扬州茶点成习俗
  扬州人的饮茶之风始于唐代,初期仅限于居家饮用和招待亲朋好友。随着运河漕运和商运的畅通,一些富商大贾、社会名流聚集到扬州。传承了饮茶的风俗,逐渐出现了茶社。至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众多,一些商人不惜重金造茶楼、花园,一时间“扬州茶肆甲于天下”。城中每条大街都有茶肆,形成了市民饮茶习俗。民间有“早晨皮包水喝茶,晚上水包皮洗澡”之说。
  扬州有名的茶肆很多,如富春茶社、冶春茶社、九如分座、月明轩茶社、惜余春茶社、大麒麟阁茶食店等等。
  清代晚期,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遗风依然盛行。1885年光绪十一年,扬州陈氏创建了“富春花局”,栽培四季花卉,制作各式盆景应市。当时扬州城里很多茶馆被“安青帮”头目把持,一些流氓地痞把茶馆当成聚会接头的堂口,世风日下。为抵制这股颓废之风,时任扬州商会会长的周谷人,在他的花局里自办茶馆,专供自家老太爷和朋友们享用,将花局更名为“富春茶社”。一时间,盐商土绅、文人名流常常来此赏花、品茗、弈棋、吟诗,热闹非凡。
  为迎合客人的需求,除供应茶水外,还请来了名师,雇了堂信、伙计,添加了包子、点心等小吃,生意十分兴隆。富春茶社物美价廉,历经百年,形成了以花、茶、点心、菜肴相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特色。富春茶社以茶出名,“魁龙珠”由店家自行警制,是用浙江龙井、安徽魁针加上自家花园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此茶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取扬于江长江水泡沏,融苏、浙、皖三省名茶于一壶,浓郁而淳朴,其色清澈,其味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腻,令人神清气爽,疲劳顿消。再配上别具风味的点心、佳肴,让众多远近客人留连忘返,心向往之。
  富春茶社点心有二十几种,其中“干层油糕”和“翡翠烧麦”被誉为扬州面点的“双绝”。三丁包子、火腿粽子、口蘑锅巴、鸡丝卷、月宫玉兔、三鲜雪梨等点心品种,在全国点心行业中独树一帜。富春茶社的菜肴清淡味雅,与面点搭配。有名的菜肴有水晶肴蹄、叉烧鳜鱼、鸡包鱼翅、扒烧猪头、松子板虾、橄榄豆腐、佛手长鳍等三十多种。
  冶春茶社,相传为康熙皇帝南巡时供应茶水始建。临河建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相掩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
  创建于1926年的“九如分座”更有特色。经营从单一的卖茶水扩展到点心,推出三丁包子、烧麦、淮饺、苏饼等扬淮细点系列,供茶客食用,质量上乘口味纯正。这里还是商人聚集之所。他们品茶、会友、了解市场行情,还有同行议价或商务调解活动。
  四、宗教餐饮兴扬州
  隋唐以来,宗教广泛传播,信奉宗教的善男信女不断增多,各宗教的教规不同,信徒的饮食习惯也不一样。如佛教徒茹素,道教徒清淡,回教徒讲究清真之食。已是宗教中心的扬州便兴起充满宗教色彩的饮食习俗。
  扬州素食饭店应运而生,经营素菜、素面、素点心及相关的素食品。大明寺内的素菜馆名闻遐迩,所制作的“菜肴”全部采用纯素原料,多用素食鲜蔬,经厨师精心制作,色、香、味、形都可与荤菜乱真,且比荤菜更具营养价值。如鲜嫩的冬笋、肉厚形圆的冬菇,金黄色的豆皮、雪白细嫩的豆腐,能烹制出有如鱼类、家禽、山珍海味形态的各种素菜。食用这些素菜,既属守斋戒,又可满足食欲与口福。
  小觉林素菜馆是个百年老店,原是扬州妙心庵住持觉林师太出资开设,主要为僧尼及吃斋念佛的男女提供素菜素点。素菜选料新鲜,讲究季节,应时为佳,鲜嫩为贵。早晨供应麻油素面、青菜面、菜包、豆沙包、萝卜丝包、素什锦包等;中午、晚间供应素菜饭点。下午出售糍粑、油饺、麻团、麻花、金桔饼、烧饼等,在全市颇有名气。源于斋食,又仿荤食的特色名菜有罗汉大全、蟹粉狮子头、醋溜鱖鱼、松肥涨蛋、栖灵烤鸭、五家火腿,达到以素乱荤,荤素难辨的程度。
  文思和尚所制豆腐羹不仅誉满扬州,而且流传到江南一带,文思豆腐片切细如发丝,食之味道鲜美。各地制作的豆腐也都以“文思豆腐”命名。
  扬州清真莱肴大体可分三类:一是回民家常菜,日常除蔬菜、米面和鸡鸭、水产外,主要以牛羊肉为主。面点有胡饼、胡面,还有一种有馅的油炸饼状食品“油香”、油菜等。二是清真寺的寺院莱,又称教席菜。凡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开斋节,清真寺杀牛宰羊,做油香,还有鸡鸭鱼虾、蔬菜制品等。三是庄馆菜,清末扬州菜馆五十余家,大新馆、奎星馆、天兴、马广兴、穆兴源等较有名气。烹饪牛羊肉菜肴八十多种,家家生意兴隆,一日三市。清真茶社、茶食店有十余家,以素油火烧、糖盐卷子闻名,京果粉、云片糕、中秋月宫饼、冬季蜂糖糕等,也深受人们喜爱。
  扬州宗教美肴佳馔在本地享有盛誉,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顾客也来此订货采购。
  五、淮扬菜系传南北
  淮扬菜系是中国早期四大菜系川、淮、鲁、粤之一,淮菜的发源地是淮阴和扬州,所以称淮扬菜系。早在夏朝就有“淮夷贡鱼”之说。
  西汉著名词赋家枚乘,淮阴人,曾任国王的郎中,在他的作品《七发》中,就谈出一张比较完整的菜单部分译文:
  肥嫩小牛腹下的肉配上鲜嫩的竹笋、蒲莱;调好的狗肉羹上浮着脆嫩的石耳;楚地精美的香稻米饭(菰米饭)黏而不腻,甘滑爽口;闷烂的熊掌,蘸着五香鲜酱;叉烧里脊,烩鲤鱼片,配以沾着露水的紫苏、秋菘;用兰花酿制的酒漱齿开胃,再吃丰腴的卤山鸡和香软的炖豹胎。少吃主食多饮酒,就像热汤浇雪那样痛快……这大概是淮扬菜系形成的基础。
  许多文人墨客品尝淮扬菜肴,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咏诗赞淮扬莱——
  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①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诗中的烹黄鸡就是淮扬菜中的黄炳鸡。
  明代诗人顾达常思念家乡的蒲菜和鲤鱼,咏诗曰——
  一筋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
  淮阴特产的山药和蒲菜,以其丰富的营养均被加载《神农本草》,而成为著名的药膳。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淮阴的清江浦为漕运要津,南北孔道,饮食业十分兴旺,清江上下数十里到处可见“曲廊高厦,食客盈门,细谷丰毛,山腴海馔”。河道总督署和大小衙门都设置于此。官员的奢靡生活更促进了淮菜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河工宴客,往往酒阑人倦,各自隐去,从未有终席者”。“食品之繁,虽历三昼夜之长,而一席之宴不能毕”。豚脯、鹅掌、驼峰、猴脑、鱼羹……珍贵菜肴应有尽有。其中豆腐菜肴就有二十多种,猪肉菜肴有五十多种,争奇斗巧,各极奢侈。
  扬州从隋唐时期就是“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繁华之地,元明清三代是全国的盐业中心。康乾盛世,饮食业更为发达,名肆大店鳞次栉比,城中寸土寸金。世人有“玩在杭州,吃在扬州”之说。
  扬州的菜肴是正宗的扬菜帮,博采川、鲁、粤各菜系之长,形成了具有扬州特色的菜肴,砂锅狮子头、芙蓉鱼片、将军过桥、叉烧麻鸭、白汁蟹群、扒烧猪头等传统名菜,在顾客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扬州大菜“明月海鲜”、“香酥鱼片”、“荷叶粉蒸鸡”、“风尾虾串”风味极佳。
  淮扬菜系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十六个字:选料精细、口味纯正、油而不腻,甜咸适中。淮扬地区盛产的“四大金刚”——竹笋、香蕈、豆腐、面筋,是历史上的淮扬名食。淮扬菜中还有纯天然的野菜,明代高邮人王盘著有《野菜谱》,详细记录了淮扬先民采食野菜的丰富经验。扬州“瓜雕”便是素食中的一绝。
  六、济宁的玉堂酱园
  清代,济宁手工业中占据第一位的是酱菜业,而酱菜业之首又属玉堂酱园。玉堂酱园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苏州戴姓一家创办的。嘉庆十二年1807,济宁大官僚孙家和富商冷家合股买下,改名“姑苏玉堂”。道光七年1827,孙冷两家从店员中挑选梁圣铭任总经理,粱圣铭从伙计中选拔管理人员,实行“规矩牌”管理制度,不断改进操作技术,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采取了出钱票、囤积、贩卖等措施,使酱园业务很快发展起来。资金由一千两白银增加到三十万吊铜钱,工人由一百多人增加到三百多人,作坊增加到三百多间,产品增到五十多种。
  玉堂酱园手工工场分八大作坊,七个行业和一处。八大作坊是:酱园作坊、豆腐作坊、五香茶干作坊、黄酒作坊、醋作坊、麻油大椒作坊、江米酒作坊、酱菜作坊;七个行业是:香豆油坊、牛烛坊、打纸屋、油篓坊、酱蓬坊、敬神素烛坊、南油栈;一处是酒坊。通称八作七行一处。这些作坊单独生产,单独核算,在经营上互相照应。如牛烛坊生产的牛烛可供整个酱园夜间生产使用;打纸屋生产的账簿、书柬、签子、钱帖等可供酱园内部使用。
  玉堂酱园生产规模虽只限八作、七行、一处,但经营范围很广,在各地设批发、零售站点,广采各地名优产品,有油醋、酱菜、名酒、药品,各达数十种。加上自产菜类,经营商品上千种之多。清末,“姑苏玉堂”归纳了经营商品“百字歌”,特邀著名书法家写在店堂的南墙上:
  姑苏酱园老店,自造秋油伏酱、五香茶干、远年干酱、甜酱、独流老醋、淮制金波药酒、各种名酒、各色提露、真沛干酒、干榨黄酒、绍兴零沽、糟鱼、醉蟹、佳制冬莱、酱糟腐乳、八宝豆豉、关东虾酱、虾油、大仓糟油、南北各种小菜、木糟香豆油、敬神素蜡,一应俱全。
  诸多产品不仅在本地享有盛誉,还经大运河远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江苏(镇江、苏州)杭州、上海等地,有“味压江南”、“京省驰名”之誉。据《济宁县志》记载,玉堂酿的“玉芙蓉”、“满庭芳”、“醉仙桃"等名酒,于南洋劝企会、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奖;玉堂冬菜、酱菜同时获得金奖。
  七、八方佳肴汇津门
  天津这块地界,是九河下梢,渤海之滨。河鲜、海鲜为天津的餐饮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天津是靠河运和海运发展起来的城市,行商坐贾多由全国各地汇集而来。天津菜肴融合了各大菜系的特点,形成了饮食业的多样化。清朝中叶以后,天津开辟成对外通商口岸,大批洋商及其家属涌进津城,使天津餐饮业增加了西餐内容。清末民初,逊位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及皇族的遗老遗少、北洋政府的高官,不少隐居于天津,又为天津增加了宫廷菜系……五方杂居的人群,高低不同的地位,决定了天津饮食业的特点——敞开河海胸襟,汇纳八方菜系。
  码头餐饮丰富多彩 天津北门外的南运河岸边设立了收税关卡——天津钞关北大关。这里船只往来频繁,客商聚集,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大街两旁饭馆、茶楼、酒肆、客栈、商店逐年增多。大街西侧知名的饭馆有“什锦斋”、“天一坊”、“一条龙”、“素香园”等,还有“天盛号酱肉铺”、“玉升茶叶铺”、“隆昌海货店”等。大街东侧有享誉津城的“耳朵眼炸糕铺”、“德记鸡鸭店”、“公升茶庄”、“紫阳观南味店”等。名扬四海的“狗不理”包子发祥地就在这条大街北端。
  天津人讲究吃河鲜、海鲜,春吃海蟹,秋吃河蟹。河蟹是运河产的毛夹紫蟹,海蟹是渤海梭子蟹。海鲜是天津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民间流传“借钱买海货,不算不会过”。还有数不清的风味小吃,如杨村糕干、武清豆腐丝、石头门槛素包子、贴饽饽熬小鱼等。
  中高档饭庄林立 津经济的不断繁荣,推动了饮食业的发展。天津城区逐步扩大,中高档饭庄林立,粤菜、川莱、鲁菜、江浙菜等八大菜系异彩纷呈。不少饭庄打出经营“满汉全席”、“南北大菜”的招牌。其中“聚庆成”饭庄选在康熙皇帝登基庆典那天开业,之后相继办起了“聚合成”、“聚乐成”、“义合成”、“义升成”等八家饭庄,成了名噪一时的天津八大成饭庄。在此前后,又涌现出独具山东风味的“登瀛楼”饭庄,清真名菜馆“会芳楼”、“燕春楼”,宫廷风味的“正阳春”烤鸭店,突出淮扬菜系特色的“玉华台”饭庄、“江南第一楼”等等不胜枚举。知名的糕点店、风味小吃店桂顺斋、祥德斋、三德元、四品香等如雨后春笋。
  为追求豪华,有些饭庄讲究幽雅舒适,摆设红木大漆桌椅,悬挂名人字画。饭庄四周建筑江南苏杭式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提高了天津餐饮文化的品位。
  宫廷菜•公馆菜悄然兴起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曾一度隐居津城,御膳厨师随之到津,带来了宫廷的传统美食佳肴。亲王府的遗老遗少、北洋政府的高官显贵接踵而至,带来了贵族化的“公馆菜肴”。宫廷菜、公馆菜很快在一些大饭庄普及开来,比较有名的美味莱肴有正一品焖猪头、清蒸哈士蟆中国林蛙、贵妃鸡、醋椒鱼、红烧鹿肉、虎肉、狗子肉等。饭店装饰豪华,餐具十分讲究,筷子是白银或象牙所制,碗是景德镇专门烧制的金边细瓷花碗。席间多有歌伎表演歌舞……
  西方餐饮飘然而至 天津开辟成国际通商口岸后,英、法、德、日、意,奥、俄、比、美九国在天津划分租界地。各国除少数军队外,大批商人及其家眷涌进津城。这批洋移民建筑了欧式风情的洋楼,带来了西式餐饮文化。洋人在津城开设西式餐厅餐馆十几家,其中以俄国人开办的“维格多利餐厅”规模最大,以做俄国大菜为主,兼做德式、英式、法式、意式菜肴。德国人开办的“起土林餐厅”百年不衰。西餐的名菜有烤鱼龟、铁扒杂拌、德式猪排、烤羊腿等。意式餐饮以通心粉、菠菜面片等面食为主。
  西式餐厅注重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如维格多利餐厅为四层大楼,豪华壮观。门前是花园,一楼是宽阔的大厅,临街一面是大玻璃窗,厅内摆设大理石圆桌、皮软椅和沙发椅。二楼为环形餐厅,中间有天井可俯视楼下,餐厅可容百余人。装饰豪华的顶灯、壁灯、角灯,照得大厅金碧辉煌。三楼、四楼是设备完善的公寓式房间,有专人服务,客人多为欧美人士,少数中外交际花。楼顶设露天餐饮花园,夏秋季开放。客人坐在凉爽舒适的藤椅上,可观赏各种奇花异草,品味鲜美的西式餐饮茶点,十分惬意。
  八、北京堪称美食城
  北京是中国古都之一,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陪都、中都和国都。封建帝王和高官显贵为了尽情享乐,精选各地最好的烹调原料,挑选顶尖的厨师,烹饪美味佳肴。辽、金、元、清四朝统治者都是少数民族,市民中,汉、满、蒙、回等长期杂居,北京餐饮便形成了宫廷御膳、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包容全国各大菜系的特点。
  宫廷御膳 宫廷御膳消费极高。以清乾隆年间为例,岁支白银四万两,只是宫廷开销的一部分,用于购买鸡、鸭、猪、鱼、蔬菜等之用。食用的牛羊肉及山珍海味,由各地进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经济十分困窘,但皇帝每顿膳食费用不减。据清代档案记载,同治小皇帝一次晚膳的菜肴是:
  大碗莱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
  燕窝“如”字锅烧鸭子 燕窝“意”字什锦鸡丝
  怀碗菜四品:燕窝熠鸭条 攒丝鸽蛋 攒丝翅子 熠鸭腰
  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 炒野鸡爪 小炒鲤鱼 肉丝炒鸡蛋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 挂炉猪
  饽饽二品:白糖油糕 如意卷
  汤一品:燕窝八仙汤
  清代诗人袁枚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撰写的《随园食单》,详细记述了元、明两朝流行的三百二十六种菜肴、饭点、名酒,被视为烹调圣本。
  民族风情 北京菜的第二个特点是民族风情突出,涮羊肉、烤羊肉、烧鹿肉等都体现回、蒙、满等少数民族毡幕的遗风。涮、烤、烧的特色在全国餐饮行业中影响很大。
  地方特色 《都门纪略》“食品”栏中记载:吃黄焖肉、黄焖鸡、熘鱼片、鸡血汤到东兴居,地点在打磨厂西北口路北;吃红炖肉、鸡针面、焖猪蹄、蒸饼到福兴居,地点在观音寺前路北;吃炸八块,蒸丸子、炸肥肠、烩鱼脯到裕升楼,地点在肉市中段路东:吃炒肝、炸紫盖、熘肥肠、烟丸子到三胜馆,地点在打磨厂戥子市路南;吃烧炸鱼、垛螺羹、滑鳞、蜜腊火腿到万福居,地点在杨梅竹斜街中段路北;买包瓜、八宝菜到六必居,地点在粮店北口内路西;买豆腐干、酱萝卜、白酱油到王致和,地点在延寿寺街中段路北不仅说出了多个菜名、几家饭馆酱园,也道出了清末北京人的饮食喜好和_些老字号的渊源。
  包容并蓄 随着商贾和社会名流跻身京都,知名莱系也随之荟萃京城。以清淡、鲜嫩、爽口为特色的山东菜系在北京很有名气。在什刹海北岸,大饭庄“会贤堂”可办喜庆筵宴,环境优美,房舍壮观,夏日垂柳依依,荷花盛开。饭庄经营山东风味的水晶肘子、冰碗、高力连花、荷叶粥,皆是祛暑的妙品。冬季有风味小吃—山楂蜜糕。
  四川菜在京城也很有影响。四川菜十分注重调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瑞记川馆最为有名。特色菜品有干烧岩鲤、宫保鸡丁、回锅肉、麻婆豆腐等,皆突出麻辣特点。
  福建菜在京城也颇受青睐。福建菜也称闽菜,以海鲜为主要烹饪原料,偏重用红糟调味,口味偏重于甜、酸和清淡,烹饪方法擅长炒、熠、煎、煨。主要名菜有:红糟鸡丁、桔烧巴、七星鱼丸、太极明虾等,传统名菜是“佛跳墙”。北京城内闽馆很多,东四大街一家闽馆很有名气,附近驻有北洋海军官兵,其中很多是闽人,,都来此店餐饮,生意红火。
  江浙馆、粤馆、淮扬馆、安徽馆等在京城也占一席之地,体现了京城餐饮业包容并蓄的特点。
  第十章 寺院林立运河畔
  宗教是世界范围内的民俗文化现象,费尔巴哈称:“人自与动物分离开来后,即对自然有膜拜意识,产生一种朦胧的原始宗教情绪。”马克思说:''宗教的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在天上,而在人间……神是仿照人创造的。”原始宗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对巩固经济基础,维持氏族内部联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有多方面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扬州就建有道教的宫观——后土祠,亦称后土庙、江水祠,有道士进行传教活动。到四百年后的东汉时期,道教趋于成熟和定型,有了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这是道教的最早组织。道教奉祀原始社会诸神——天、地、日、月、风、火、土神,创造了三清神、八仙、玉皇大帝以及行业神:木匠神鲁班、药王神孙思邈、茶神陆羽等等。
  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由印度传入,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由回民带进,天主教、基督教是十三世纪由西方人送来。
  这些宗教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步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和学派,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宗教的发展和传播,运河沿岸建起多处道观寺院,代表了不同朝代、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道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的风景线。
  一、杭州灵隐寺
  灵隐寺是大运河南端最大的寺院,也是全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坐落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
  公元326年,从印度来了一位慧理和尚,见这里山清水秀,白云缥缈,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灵鹫山,他惊讶地叹道:“此乃天竺灵鹫山下的小峰,怎么会飞到此地呢?佛祖如来在世时,灵鹫山多为仙灵所隐之地,看来这地方也将成为佛国佳境了。”于是,便在这里创建寺庙,取名“灵隐”,将寺前这座山峰称作“飞来峰”。
  灵隐寺是西湖四大丛林之冠,江南五大名寺之一其余为余杭径山寺、宁波天童寺、江苏的阿育王寺、杭州净慈寺。
  历史上,灵隐寺规模最大要数五代吴越时,国王钱弘俶信奉佛教,令高僧延寿主持重建寺宇,建造石塔、经幢各两座。据《寺志》记载,当时灵隐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僧徒三千,僧房一千三百余间。后因战乱,该寺有十四次兴毁。清康熙元年扩建,恢复到拥有七殿、十二堂、四阁、三轩、三楼的规模。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灵隐寺,乾隆也六到此处。
  灵隐寺前面第一大殿是天王殿,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殿正中木雕佛龛中端坐着大肚弥勒佛,两侧分列着四大金刚。背靠弥勒佛的是手持降魔杵的护法神将韦驮菩萨,像高2.5米,是南宋初期用整段香樟木雕刻而成,佛身可一块块卸下来,不用一颗钉子可以重新装配,是现存灵隐寺中最古老的一尊佛像。
  大雄宝殿是座单层重檐式的歇山顶建筑,高33.6米,仅比天安门城楼低0.1米,其规模之大,在国内寺院中并不多见。现在的大雄宝殿是宣统二年1910江苏盛宣怀出资用美国的红松修建。这批红松原是李鸿章用以建海军军舰的木材,其中一部分被慈禧太后用来建造北京颐和园,一部分运抵杭州拱宸桥码头,转拨给灵隐寺建造大殿。
  大雄宝殿正中莲花宝座上趺坐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用二十四块香樟木雕刻而成。佛像上悬宝盖,彩花垂旒,高二十四点八米,从莲花座到背光顶十九点六米,佛身净高九点一米,耳长一点三米,佛像全身贴金,两次贴金共用黄金八十六两之多。这尊佛像是我国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也是我国寺内供奉高度第二大佛。按佛家解释,“金身”表示坚贞不变,莲台表示圣洁清芬、出污泥而不染,“背光”表示光明。
  殿内两厢站立的是佛教护法神二十诸天。他们是掌管日、月、星、地、水、电、火、雨、风、雷等的天神。殿后趺坐的是“十二圆觉”,意为“圆满的觉悟”。大殿的后壁是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的“五十三参”海岛立体彩色群塑,高二十余米,全部用黏土,塑造了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一百五十尊。
  灵隐寺中的第三大殿是药师殿,供奉的是药师佛。还有占地三千平方米的五百罗汉堂,每尊铜铸罗汉像高一点七米,重达一吨。
  灵隐寺还将修复素有“天竺佛国”之称的天竺三寺,建“小西天”,辟“天外茶园”。灵隐寺将更具魅力。
  二、苏州西园寺
  西园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与杭州灵隐寺齐名。
  西园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初名“归元寺”。该寺占地七万平方米,东为殿宇,西为寺园,南临阊门、大运河。东部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牌坊、天王殿、香花桥、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有观音殿、罗汉堂等。以“广仁放生池”为中心的西花园,池水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它与规模宏大的殿宇一起形成了“寺在园中,园即寺景”的独特风貌。天王殿正中塑着一尊人称“皆大欢喜”的大肚弥勒佛像。两侧站着气宇轩昂、形体魁梧、神态威武的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大殿后面是韦驮菩萨塑像。苏州人流传一句俗语:“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驮。”
  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大雄的意思是大勇士。据佛典所述,释迦牟尼成佛后,法力无边,能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人们用“大雄”称赞佛祖威德之高。佛祖左边是药师佛,右边是阿弥陀佛,此三佛被称为“横三世佛”。大雄宝殿两侧是观音、罗汉配殿。
  罗汉配殿亦称罗汉堂,屋宇宽广,有三进四十八间,成田字形,第一进正中是高达十三米的千手观音塑像,用整块香樟木雕成。观音分四面,有四个身体,每面有二百五十只手,每一只手上还有一只眼睛,所以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千手表示观音法力无穷,可以拯救众生:千眼表示观音慧眼无边,能普观世界,明察秋毫。第一进两侧陈
  列木雕金身观音菩萨“大悲咒”八十四尊化身像。
  第二进以“四大佛山”塑座为中心,正面是普陀山观音菩萨坐在莲花座上,背面是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坐在谛听神犬上,北面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骑在青狮上,南面是峨眉山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
  以四大佛山为中心,沿“田”字四壁排列着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罗汉的地位仅次于菩萨。造像大过于人,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降龙伏虎,有的跏趺端坐,有的横眉怒目,有的笑容可掬……衣褶条纹清晰分明,尊尊工巧,无一雷同。
  罗汉堂第三进正中供三世佛,三世佛前站立韦驮和关羽两位护法神。
  西园寺罗汉堂内各种造像七百尊,形象逼真,妙趣横生,雕塑精湛,鬼斧神工,为艺苑珍品。其中有两尊济公和尚的塑像,其一,一手拿着吹火筒,一手拿着扫帚,面带讥笑,神态如生,腰上的带子结头一拉似乎就可松开的样子,极其逼真,令人叫绝。其二,头戴破草帽,肩披破袈裟,手拿破芭蕉扇。从右看,他满脸笑容;从左看,他一脸愁相;正面看,他似笑非笑,啼笑皆非。那双眼睛特别传神,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去,好象都在盯着你。一尊像并具三种表情,堪称稀世杰作。
  三、世界之最——灵山大佛
  灵山胜境位于山清水秀、风物宜人的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宏伟庄严的灵山大佛坐落于太湖之滨,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背靠小灵山,北依青峰,尽揽山形之美;南面太湖,饱览水色山秀;流云拂面,包容天光宝地:横空出世,更显胜境之灵。大佛总高度为八十八米,其中莲花座高九米,比依山凿石而成的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十七米。莲花座由四层反复莲花瓣组成,每层二十二瓣,共八十八瓣。在第一二层上镌刻着乐助百万元以上善款的单位和个人名讳。大佛佛体由一千五百六十块锡青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平均每块铜板的展开面积为六平方米,其中最大的有二十多平方米,壁厚为六至八毫米,全部铜板的展开面积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为一个半足球场大小。仅铜板之间的焊接长度就达三十公里,总用铜量七百余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佛像。
  灵山大佛是传统佛教造像艺术和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晶,大佛造型严格依据佛教的有关记载,佛像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胸前“卍”字代表万德庄严。整个佛像形态庄严、表情安详,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图48
  神州五山五佛。原先东方没有大佛,灵山大佛落成后,于1997年11月15日,佛历2541年10月6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盛典,至此,在我国形成了“东有江苏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冈大佛,中有河南龙门大佛”的五佛各峙一方而又相互呼应的格局。
  登上二百一十八级登云道,抵达大佛基座——五层空间内的佛教文化博览馆。博览馆上层是千佛殿,是目前供奉释迦牟尼铜像最多的佛殿。三千五百尊小金佛与灵山大佛同时开光,九千九百九十九尊灵山大佛真身小佛像也置身此殿内,再现了传说中“万佛朝宗”的盛况。
  四、扬州第一名胜——大明寺
  大明寺是国内罕见的一处集园林风光、文物古迹及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自创建以来,山明水秀,景物纷呈,即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从1980年迎接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后,每年接待宾客达四十万之多。1991年10月12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陪同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前来参观。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蜀冈风景区的中峰,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全国三十个州内建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其中一座塔就建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亦称栖灵寺。塔高九层。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南巡扬州,见“大明”,两字,很不高兴,便亲笔将“大明寺”改为“法净寺”。直至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才复名“大明寺”。
  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的是大明寺的山门殿同时也兼做“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坐像,两旁对联是——
  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据说此联是明太祖朱元璋所题。山门殿后面是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为歇山顶建筑。释迦牟尼趺坐在殿内正中莲花高台上。站在大佛东侧的是迦叶,西侧是阿难,他们都是释迦牟尼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叶在灵鹫山上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二十五年,把佛祖生前讲经说法的内容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这就是后来的佛经。
  佛祖东侧首座是药师佛,西侧首座是阿弥陀佛,佛坛北面是“海岛观世音”泥塑群像。观世音是西方极乐世界上首菩萨,能解救人世间一切苦难,被称为大慈大悲的菩萨。
  为纪念鉴真大师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功绩,1973年,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按唐代建筑遗规,参照日本招提寺“金堂”设计,由正殿、碑亭和回廊组成,线条刚劲,结构工整,雄浑朴实。纪念堂南的“晴空阁”内,设有鉴真事迹陈列室,展示鉴真生平的文物资料。整个区域共占地二千五百四十平方米。
  纪念堂前的碑亭内,横卧一方汉白玉巨碑,上镌“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九个大字,为郭沫若手书。碑阴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撰写的纪念鉴真圆寂一千二百周年的长篇碑文。
  五、道教名刹——釐花观
  釐花观俗称琼花观,其前身是后土祠,始建于公元前11年,祠中供奉的是主管大地万物的女神——后土夫人。有道士在祠中管理香火。唐中和二年882,淮南节度使高骈镇守扬州,选江南上等建筑材料和能工巧匠,在后土祠之南建“三清殿”,供奉道教“三清神”玉清、上清、太清,大殿与后土祠合称“唐昌观”。
  宋朝初年,在三清殿与后土祠之间植一株琼花树,扬州太守王禹曾作《琼花诗》两首,自此琼花出了名。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郡守时,以扬州琼花“世无伦”为荣,在大殿西北琼花树旁建亭,其匾额上书“无双亭”,以作饮酒赏花之所,并有诗云——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①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取《汉书·郊杞歌辞》中“唯泰元尊,媪神蕃釐”之义,改庙为“釐花观”,并赐“釐花观”匾额。藩釐,是多福之意。因观中有琼花,故世人称“琼花观”。
  关于琼花的传说很多,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琼花原生在天上,一日,有仙人降至扬州,夸说琼花之美,世人不信,仙人便取出一块白玉种在土里,顷刻间发芽、长叶、开花,花色如玉,人们遂称为“琼花”。因琼花有冰肌玉骨之质,被人视为节操的象征。在《隋炀帝艳史》和《隋唐演义》中,把琼花人格化,大肆渲染隋炀帝和琼花的神奇故事。
  琼花观有门前牌坊、三清殿、玉皇阁弥罗宝阁、文昌祠、深仁祠、竹轩花亭、无双亭和芍药亭等建筑,规模宏大,景色优美,是江淮乃至全国有名的道观。
  六、栖霞山上千佛岩
  南京市东北栖霞镇,距镇约二十公里处有座栖霞山,海拔二百八十四米,周围约十七公里,山似方形,四面崇岭像伞,山分中峰、东峰、西峰三支。中峰最高为凤翔峰,在中峰的西麓,有唐代始建的栖霞寺,极为壮观。与山东灵岩、荆州玉泉、天台国清,并称为国内四大丛林。
  在栖霞寺舍利塔东,建有无量殿。无量殿俗称“三圣殿”,又名大佛阁。相传南齐永明元年483,隐士明僧绍隐居这里时,深夜同法度和尚讲无量寿经,忽见山崖中放光,现佛像及“殿”字状,因而想在此凿山造佛像。不久明僧绍死,未能实现。其子明仲璋任临沂县令时,继承父志,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在栖霞山西崖今址筑无量殿,琢无量寿佛及观音、大势至二菩萨。无量殿紧贴山洞,外面墙壁、拱口、屋顶全部石建。殿内居中为无量寿佛,坐身高约十米,佛座高约二米,二菩萨像左右侍立,亦高约十米。殿前有二接引佛,亦为六朝遗物。
  在明仲璋凿无量寿佛及菩萨像后,梁齐文惠太子等诸王及臣民,在无量殿后的山崖上,各依崖的上下深广,就石壁凿像。有的二三尊一龛,有的五六尊一龛,共有佛龛二百九十四个,佛像五百一十五尊,号称千佛岩。佛的仪表温和,雕刻刀法细腻,颇具江南艺术中秀美典雅的风格。梁朝临川靖惠王萧宏加以装饰,金碧辉煌,千佛名蓝,与大同云冈石窟南北齐名。宋明两代,曾进行修葺,并有增补。岩的中道有南唐书法家徐锴、徐铉题名的石壁,还有宋代游九言书“古千佛岩栖霞寺”七个大字,及明重修佛龛的题名石刻等。
  在一个石龛中,站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壮实汉子,一手拿锤子,一手握凿子,这就是有名的“石匠佛”。据说当时朝廷限期造成千佛像,工匠无不精心雕刻,最后一尊总是刻不成功,限期已到,一位工匠又气又急,竟自己钻进了石龛,变成了石像,总算凑满了一千整数。这就是与众不同的石匠佛的来历。
  七、高僧隐居的慈云古刹
  慈云古刹坐落在淮阴市区旧城东门外,据《淮阴风土记》载,该寺“宫殿盘郁,楼阁飞琼”,“清江六大寺,无出其上者”。
  慈云寺占地约一点六万平方米,山门前影壁上大书“蔽邪扶正”四字。正门左右两侧分别为“春霭慈云”坊、“泽溥万方”坊。门有三道,进出各依其制。门内有钟、鼓二楼。殿院前后,依次为金刚殿、大雄宝殿、藏经殿、后殿。祀奉金刚、韦驮、弥勒、释迦牟尼。两厢是观音殿和一百零八尊罗汉殿。大雄宝殿有乾隆钦赐匾额“惠照常园”。
  慈云寺原为慈云庵,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05。清顺治十五年1658,笃信佛教的顺治皇帝召名僧玉琳进京,对之“慰劳优渥”①,送居万善殿,不时屈驾前往“临访道要”。玉琳和尚出语敏捷,善于应付,很得皇帝欢心,特赐号“大觉禅师”,后又晋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玉琳曾受命在京师阜成门外的慈云寺为一千五百名和尚讲经说法,并曾领大弟子给皇上作佛事七昼夜,极备荣宠。但这位高僧不乏自知之明,正值声誉日隆之时,急流勇退,辞归山林,更得朝野尊崇,评价他“于荣利无毫发矜重”,“如野鹤孤云,无所留碍”。康熙十四年1675,玉琳国师六十二岁时,南游,止于大运河畔的淮阴慈云庵,不久趺坐而逝。雍正十三年1735,皇上拨专款将慈云庵扩建成“慈云禅寺”,直到乾隆四年1739建成。寺后建有“能仁国师塔”。
  玉琳和尚俗名杨通琇,著有《大觉普济能仁琇国师语录》七卷。
  八、北京西什库教堂
  北京西什库教堂,位于西城区。清光绪十六年1890,慈禧太后扩建西苑,深恐府右街蚕池口的法国教堂钟楼上能窥望中海,特与法国公使商议,拨出西什库土地二十英亩,补偿拆迁费七万五千英镑,迁建原天主教北堂于此。后经扩建,成为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
  北京西什库教堂为天主教直隶北境总堂,教民四万余人,所属住堂二十九座,其中京城五座,其余分布在顺天府各州县和直隶北部各府,分设会所五百余座大堂,公堂、小堂若干。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1900年6月,被一万多名义和团团民和清军围攻、炮击,教堂遭到破坏。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拨款重修,将整座教堂由原二层增建成三层,大堂正面被清军大炮削去的哥特式尖顶一一修复,其他堂舍也全部重建。1901年1月14日竣工。
  新教堂的礼拜堂内有三十六根明柱,柱高四丈九尺,柱顶呈镂菘菜叶形,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正门内建有唱经楼,主祭台北面有苦难堂,西墙上镶有原主教樊国梁墓碑。院内建有主教公署、神甫宿舍、修道院、育婴堂、图书馆、印刷厂、医院、后花园、光华女子中学等。
  九、天津古刹大悲院
  大悲院地处古运河岸边,是天津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初建时,四周一片旷野,人烟稀少。有竹枝词云——
  大悲院在北门外,河北窑洼楼一层。
  几度登临始眼望,开窗但见满河灯。
  词中把大悲院的空旷寂寥与大运河繁忙热闹的景象作了鲜明的对比。康熙八年1669,浙江嘉兴籍进士曹斌任天津守备时重建。前殿为山门,塑四大天王像,中殿供奉释迦牟尼像,后殿供奉柏木雕成的千手观音像。另建藏经阁,阁内珍藏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铁木石造佛像数百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随着天津经济的发展繁荣,佛教空前普及,四方僧人来津,善男信女增多。1940年,在大悲院旁增建新庙宇,仍是三进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等,青砖灰瓦,宏伟庄严,后来居上。殿内泥塑、木雕、浮雕数百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最吸引人朝拜和瞻仰的,是殿内珍藏的唐玄奘灵骨。1956年,应印度政府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达赖喇嘛率代表团将灵骨送往印度,以加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印度总理尼赫鲁在那兰陀寺召开五万人大会,拜迎玄奘法师灵骨。中国政府捐赠人民币三十五万元在那兰陀寺建玄奘法师纪念堂。后来,在大悲院,佛教信徒一直把模拟塔代替灵骨供奉参拜。1976年地震,大悲院部分房屋坍塌。1980年后,重新修整,增设玄奘法师纪念堂和弘一法师纪念堂。院内朱门绿瓦,佛坛高筑,松柏参天,庄严肃穆。1983年大悲院被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成为天津接待中外宗教界人士和观光游览朝佛的胜地。中国佛教协会天津分会设此,举行过多次重大的佛事活动。
  十、敕封天后宫
  天后宫又称天妃宫、娘娘宫,位于天津旧城东北角,海河岸边。
  天后宫供奉的是传说中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相传在宋代,福建莆田县一个叫林默的姑娘,聪明伶俐,识水性,自幼随哥哥出海打鱼,热心救助海上遇难的人。一次,一艘商船被风浪打翻,林默奋力救起落水的十二名船员,在救起最后一人后,自己已筋疲力尽,被海浪吞没,时年二十四岁。当地人为了纪念她,建庙供奉为海神,初称林默娘,后称“妈祖”。沿海一带渔民、商人为求得海神的保护,纷纷建起“妈祖庙”,四时祭祀。历代帝王为安定民心,发展海运,又加封妈祖神为“娘娘”、“天妃”、“天后”。
  元代海运大开,大批粮食、商品从海上北运,海神娘娘的传说也传到天津。为利漕运,至元二十四年1287皇帝敕建“天妃宫”。原址在大直沽,元泰宝三年1326在三岔口重建。
  明清两代进行扩建。现仅存大殿、配殿、钟鼓楼、山门等。此地为海运、河运通往北京的中转站,“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是当年天后宫一带繁荣景象的写照。
  天后宫为历代海祭中心,也是船工聚会祭祀之所。南方的船队平安到津后或离津前,天津渔民出海前或归来后,都要到这里举行隆重时祭祀活动,有的大船主还为海神娘娘跳会、演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娘娘生日,在此举行庙会。各乡民间花会——法鼓会、高跷会、小车会、重阁会、狮子会等都争相来此酬神。庙会期间通宵达旦,游人如潮。南宫、北宫大街是有名的集市和年货市场,绢花、鞭炮、“刘海空竹”、杨柳青年画等天津特产都在此进行交易。
  十一、道教圣地白云观
  白云观坐落北京西城区广安门滨河路,全真派的著名道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建,原名天长观。金泰和三年1203改名太极宫,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安置长春真人邱处机于此,改称长春宫,越三年东移今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改今名。现存寺观为清代重建,规模宏丽壮观,由几进四合院组成。主要殿堂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牌楼、山门、灵宫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四御殿、戒台和云集山房等。四御殿为二层建筑,上层名三清阁,内藏明正统年间刊刻的《道藏》一部,是珍贵的道教文献。邱祖殿为主要殿堂,内有邱处机的泥塑像,塑像下埋葬邱的遗骨。此观清代改建时,将布局改成类似佛寺建筑,唯细部装饰彩画用道教图案,如灵芝、仙鹤、八卦、八仙等。观内存有大量碑刻,如重修碑记、捐产碑记、亩产碑记、香火碑记等,记述有关观址建筑变迁的历史。1956年进行修缮,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十二、扬州基督教礼拜堂
  扬州萃园路礼拜堂旧称贤良街礼拜堂,属基督教浸礼会教派。1923年由美籍传教士毕尔士创建。砖木结构,十字形屋顶,鱼鳞瓦屋面,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是一座集主日学与大礼拜聚会融为一体的教堂。
  礼拜堂中间是基督教徒做礼拜用的无柱敞厅礼堂,两侧有供主日圣经学校做教室用的二十余间房,各有活动隔间。拉开隔间连通礼堂,可容纳千余人,原有座位一千零八个。礼堂前设讲台和浸池。浸池供洗礼用。讲台上方设唱诗台,供主日崇拜圣诞节和复活节等宗教活动时唱赞美诗用。唱诗台上方有一穹形墙柱,柱上镌刻有“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金字。讲台后建二层平顶楼房,牧师住所、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皆在其中。
  整座教堂保存完好;1981年批准为开放教堂。1982年、1985年又加以维修,使其整旧如初,是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杨村清真大寺
  杨村清真大寺位于天津西北三十公里的杨村镇内,大运河西岸。自明永乐初年,江南十万富户随龙永乐皇帝北迁,就有回民来此居住。后大运河漕运发达,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沧县、盐山诸多经商或当船工的回民,来此定居,杨村运河西岸逐渐成了回民居住区。
  杨村清真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573,大寺坐西朝东,大运河从门前流过。自东向西的中轴线上,翘角重檐的前厦与礼拜堂相连。礼拜堂高大威严,可容千人礼拜。殿内西北角建有一座设计精巧、雕梁画栋的小楼“敏拜雷”,为阿匐登楼宣读“可兰经”而设。大寺南北建有讲经堂六间,浴室十间。
  清真大寺建筑面积一千六百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具有中国宫殿风格与阿拉伯民族风格相结合的特色。图56
  相传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北京。崇祯皇帝预感大势已去,将一个三岁小皇子寄养到一个回民洪掌柜家中。洪掌柜平日专为宫廷御膳房送牛肉,深得皇帝和大臣的信任。他为这个小皇子取名洪全义。清兵进关定都北京后,追查明廷皇子甚严。洪掌柜把洪全义送到京东第一镇河西务清真寺寄养。洪全义天性聪颖,在大阿訇的教导下,一面读阿拉伯文的《可兰经》,一面学汉文的“四书五经”。二十年后被引荐到杨村清真大寺任阿訇。洪全义深知自己的身世,不忘回民父母养育之恩,创办回民学堂,倡导回汉和睦,弘扬伊斯兰教义。京津地区百姓一直传颂着他的神秘身世和功德,杨村清真大寺也随之有了名气。
  本文作者杜宝江,为天津市武清区政协委员,发表《杨村话旧》等多篇文章。
  十四、江北刻经处与妙空大师
  隋代,扬州已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之一,民间刻写经书已很发达。隋炀帝杨广于扬州立宝台藏经。后泉州人严恭来扬州经商,建造经舍,专写《法华经》。唐代中期,雕刻印刷兴起,扬州刻经也随之开始,至清代尤为兴盛。
  清代扬州刻经处主要有三家,江北刻经处是规模最大的刻经院,位于江都县砖桥的法藏寺,是妙空和尚于清同治年间创建。
  妙空大师,俗名郑学川,字书海,扬州江都县人,生于1825年清道光五年。
  1866年清同治五年,四十一岁的郑学川出家受戒于南京,法名绪乘,号妙空,自号刻经僧。妙空大师一生对佛教的最大贡献是刻经,即镌刻、印刷南藏经书。佛教经书有北藏南藏之别,北藏刻本都为折叠式,不装订;而南藏则将梵筴改为方册,用线装订,这套南藏刻本是明万历年间紫柏大师经几十年努力刻印出版的一套佛经,诵读方便。经版原藏在嘉兴楞严寺,后因战火被焚毁殆尽。妙空闻此讯,即在佛前焚香发誓复刊,继承紫柏大师的心愿。
  南藏经卷浩繁,非独力所能完成。1868年,妙空大师与江宁居士杨仁山、扬州藏经院贯如法师等创办“金陵刻经处”,后又在江南的苏州、常熟、杭州,江北的扬州、如臬、砖桥等地创建多处刻经处,妙空大师除直接掌管砖桥刻经处外,还总管各地刻经处,所以砖桥刻经处亦称江北刻经处。
  妙空大师为刻经历尽千辛万苦,十五年如一日。镌版、印刷、雇工都需资金,而妙空大师的禅院没有田产,除外出化缘别无他法。他每日赤足穿芒鞋,肩背黄布袋,手持方便铲木柄铁铲,可用来做修补道路,掩埋被弃禽兽尸体等善事,四方募化,筹集刻经所需钱粮。为寻找南藏原版经书,妙空大师不顾风险,四处奔波。一次,他扬帆赴武昌,巨浪将船舵冲折,航船失去控制,仅凭风力在江中行了六十多里才靠岸,大师幸免于难。
  妙空大师不仅积极组织刻经,还刻苦钻研经书。当时全国能透彻讲解《华严经》者寥寥无几,而妙空大师即为其一。他研究佛经,著作有《莲邦消息》、《地藏经论》、《华严念佛图》、《西方清净音》、《四十八镜》,《宗镜堂图书谱》、《法轮室忏注》等等。
  1880年光绪六年9月,妙空大师积劳成疾,病情垂危,仍念念不忘刻经,特别对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尚有一百七十五卷未刻成,心愿未了,手抚已刻经卷,流下热泪,郑重地交付其徒“本贤”,嘱其毋忘师傅刻经心愿,随之圆寂,时年五十六岁。
  妙空大师一生募刻全藏经近三千卷,创建刻经处五所,著佛学丛书四十八种,举办大型水陆道场法会九次。
  妙空大师圆寂后,他的几代传人在其精神感召下;不仅将《大般若经》刻完,又续刻诸多经书。抗日战争期间,江北刻经处保存十万多块经版,后被国民党军队毁坏过半。解放后,尚有二万二千九百多块经版收藏在南京刻经处。妙空大师及其后辈辛苦镌刻的经版,终于保存下一部分。妙空大师对佛教的虔诚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永远激励人们去奋斗,去弘扬佛法。
  十五、走出国门的星云法师
  星云法师,名李国深,扬州江都仙女庙人,十二岁出家,于栖霞律学院及焦山佛学院受业,两院均为历史悠久,誉满中外的大丛林大寺院。毕业后,历任校长、杂志主编、寺院住持。新中国成立前夕,云游到台湾,撰文宣传佛教教义。1959年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图书刊物一百多种。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1978年,荣获美国东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9年增办《普门杂志》,发行于世界各地,遍及西方欧美国家。
  1967年,星云法师游化至台湾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山。此地一片荒野,荆棘丛生,行人罕至。星云法师慧眼所见,此地乃佛光宝地,遂用积存多年的稿费和出售佛教文化服务处的资金,购置此山。同年5月16日破土兴建寺庙。星云法师率众弟子披荆斩棘,畚土箕石,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开山建寺大业。
  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地藏殿、接引大佛殿、净土洞窟、观音放生池、朝山会馆、佛教学院等。佛光山建筑宏伟庄严,景物瑰丽秀异,星云法师二十年的惨淡经营,使它成为一座国际钦仰的佛教名山,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前来朝礼观光的宾客难以数计。
  星云法师提倡“人生佛教”,主张佛教现代化。他常说:“过去佛教的农禅生活,已经不足以适应目前社会时代的需求。今日佛教僧伽寺院,要能自力自足生存于这个时代,必须要推动工禅生活、商禅生活,才能配合时代,才不必完全仰赖信众的供养。”佛光山经营农场果园,设有工场、会馆与出版机构,从农工商等方面所得之福利,供给自己生活所需及研究佛法,并作为慈善事业之经费,举凡救灾济贫,抚老恤孤,施医疗病,佛光山皆有专门机构。星云法师经常教育弟子,要内具慈悲普及的胸怀,更要广学经世之用的种种技能,以便深入社会,实际地为大众谋取更多的福利,“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
  佛光山另有十二个分院——
  美国西来寺 香港佛香精舍 台北普门寺 高雄普贤寺
  宜兰雷音寺 基隆极乐寺 彰化福山寺 嘉义圆福寺
  礁溪圆明寺 台南福国寺 善化惠慈寺 澎湖信愿寺
  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西来寺。西来寺占地十四亩,总建筑面积六万五千平方英尺,雄踞在洛杉矶东边哈仙达岗的山头之上。十座纯中国宫殿式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洛杉矶市议员胡绍基说它是个“地理上的标志”,洛县政务委员史巴路说:“西来寺是洛杉矶的紫禁城。”新闻界甚至称之为“西半球最大的佛教寺庙”。
  美国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洛杉矶仙达岗更是个保守的白人中产阶级社区。星云法师首次将兴建西来寺的计划提出时,即遭到社区的强烈反对,指责说“邪教异类”,“崇拜偶像”,“带坏社区和小孩”。星云法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举行了一百多次协调会和六次公听会,通过沟通对话,终获理解和支持。一位基督教牧师在公听会上说:“我妻子是越南人,战乱使她忧苦,而西来寺使她振奋安慰。我的家庭需要佛教。”另一位白人天主教徒更为明确地宣称:“佛教可以丰富美国文化的内容。”西来寺终于顺利建成。舆论界认为,这是美国文化由面向欧洲转向亚洲的具体反映。在西来寺举行开光典礼时,星云法师感慨地对记者道:“过去,西方在中国到处建教堂传教,西方文化遂进人中国各个角落。今天,我们在美国建寺庙,也使中国文化在美国社会生根,让美国人感受到我们的人、社会和文化。”西来寺在美国宗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第十一章 园林美景贯京杭
  园林之美,是大自然的集中和概括,是锦绣山河的缩影。虽是人工所造,但不留斧痕,宛若天成。由于构成园林的主景不同,而各具风姿。有的以水取胜,水光潋滟,荷花玉立,倒影迷离,风雅恬静,有引人之魅力;有的以山石取胜,徘徊其间,山色空濛,如置身重山大壑、深谷幽岩之中,饶有妙趣;有的以花木取胜,繁花簇簇,绿树苍苍,修竹茂密,摇曳寻影,人行其间,暗香随衣,不免令人心醉!又有楼台亭榭点缀其间,更增艳丽。
  园林艺术起源商周时期,那时称“囿”。周文王有囿方圆七十里,是帝王、后妃、群臣游览、放牧、游猎的地方。汉朝时改称“苑”或“囿苑”。汉武帝扩建了秦代的上林苑,方圆五百四十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解脱,陶醉于山林田园,返回自然,造园之风兴起。隋朝皇帝杨广修建了方圆二百里的西苑,苑内凿一湖,方圆十几里,湖上有方丈、蓬莱、瀛洲各山,山高一百尺,山上盘绕楼、观、宫、殿……唐代园林建筑进入成熟时期,著名的骊山华清宫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玩享乐之地,陈设布局富丽华贵,至今仍是旅游疗养胜地。南宋王朝偏安杭州;增建西湖诸多景观庙宇,以至被西湖美景所吸引,不思北上收复失地。
  元明清时期,全国政治中心北移,京杭大运河开通。随着沿河城市的发展繁荣,园林建筑蔚然成风,造林艺术达到了高峰。明代,吴江才子计成编著《园冶》一书,详细介绍和评述了造林的手法和经验,是我国早期的一部造园专著,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一、湖山之秀数西湖
  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杭州之美首推湖山之秀。杭州的景色以西湖为中心,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相互辉映,令人游兴难尽,赢得了“东南形胜第一州”的美誉。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市,位于杭州市西,自宋代始,通称西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六点零三平方公里,湖岸周长十五公里,湖底较平坦,水深平均在一点五米上下,最深处二点八米左右,最浅处不到一米。白、苏二堤,将湖面分割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四岛。
  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龙泓涧、长桥溪。调节西湖水位的主要是圣塘闸,圣塘河与运河相通。西湖在古代是与钱塘江相通的钱塘湾,由于泥沙淤塞,与大海隔开,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了一个泻湖。经过山泉活水冲洗,历代疏浚治理,成为举世闻名的西湖。
  以西湖为中心的四十九平方公里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四十多处,重点文物古迹三十多处。环湖山峦叠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西湖十景最早出现于南宋画师的山水小品题名。现今十景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与宋时旧况有别。
  “柳浪闻莺”在西湖东南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南宋时,这里为御花园,园内有柳浪桥,沿湖植柳,轻风摇曳,如碧浪翻空。春日黄莺鸣啭其间,行人驻足而听,得名柳浪闻莺。面积十七公顷,内有聚景园、闻莺馆、日中不再战纪念碑等。全园广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区为一片樱花和海棠,春日繁花满枝,灿若云霞。亭廊相接,曲折有致。沿湖地带,柳荫夹道,是欣赏三面云山和一湖秀水之地,别具特色。图58
  西湖闻名,不仅是它秀美的山水,还有诸多的人文景观。几座埋葬着侠骨忠魂的陵墓,几处万人瞻仰、百世流芳的闽人祠庙,为西湖平添了阳刚之气。坐落在栖霞岭南麓的岳王庙和岳飞墓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处。
  忠烈祠岳王庙大殿约四百平方米,正中重檐间悬挂一块“心昭天日”的横匾,是叶剑英元帅亲笔所题。其原意是天上的太阳是明亮的,能明察世间万物,是非善恶终将大白于天下。大殿正面是岳飞四点五四米高的坐像,头戴红缨帅盔,身穿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登武靴,右手握拳,左手按剑,目光炯炯,令人肃然起敬。坐像上端是一块“还我河山”的草书横匾,为岳飞亲笔所书。四周有书画巨匠书写的四块横匾:沙孟海的“碧血丹心”,赵朴初的“浩气长存“,启功的“忠义长昭”,刘海粟的“精忠报国”。墓碑上刻“宋岳鄂王墓”五个朱红大字。“鄂王”是岳飞被害六十三年后宋宁宗追封的。墓阙两侧的铁栅栏内,有铁铸的“四奸像”,面对岳墓,反剪双手,跪向岳飞请罪。这就是万世唾骂的秦桧、王氏秦桧妻、万wò俟qí卨xiè和张俊。墓阙门框上刻着一副耐人寻味的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幅楹联出自陆维钊先生之手,道出了百姓爱憎分明的心声。
  二、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集我国古典园林之精华,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苏州就占两个。据史书载,苏州有园林二百二十七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中国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园林建筑的不同风格。苏州园林把中国的诗画艺术运用于造园,模拟自然风光,以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树木花卉为主体,辅以回廊、小桥、曲径,巧妙地构思园林格局,使山水花鸟画的情趣与唐诗宋词的意境融为一体。
  沧浪亭 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原为吴越国广陵王的私人花园。宋代文人苏子美花四万两白银买下这座花园,在园内靠水建一座亭子,取名“沧浪亭”。几经兴衰,基本保留了宋代园林的风格。沧浪亭在布局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借景,不落俗套。未入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过。它用艺术手法把园林的内景、外景、近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光是廊壁上开的各种造型精美的漏窗就达一千多种。透过这些漏窗,可从不同角度欣赏廊内外的美丽景色,使园林的意趣油然而生。
  沧浪亭在园林艺术上的创新还在于以山为主,以土代石,取天然委曲之妙,不落造园多以水为主的陈法。沧浪亭园外已有水景,故借水而掇山,虚实并举,实为可贵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狮子林 在苏州城东北部,是元代园林建筑风格的代表。该园为元末1342僧人无如禅师为纪念老师中峰和尚宋仁宗时为园师而创建。中峰和尚原住在西天目山狮子岩。园中许多假山石状如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最大的特点是布局紧凑,结构精致。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建筑主要布置在山池东北两翼。长廊三面环抱,曲径通幽,林间楼阁隐现,峰峦峻奇,在苏州诸园林中别具一格。狮子林以湖山假石众多著称,素有“假山王国”之誉。园中石峰林立,玲珑剔透,处处空灵,以含晖、吐月、玄玉诸峰最为有名。假山下处处石洞,上下盘旋,窈窕曲折,宛如迷宫。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洞宾结伴到这里游玩,钻进山洞竟迷了路。假山的石缝间生长着百年大树。这种奇妙的造园技巧,难以想象、智能惊人。狮子林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园林艺术中“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布景手法。
  拙政园 是明代园林建筑的代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御史王献臣与权贵不和,官场失意之后,回苏州建此园。园名寓“拙者为政”之意。
  拙政园总体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楼、亭、台、榭,临池而起,整个园林犹如在水面之上,形成湖、池、河、洞等不同景区。园中的山名为“平岗小坂”,以池上掇山为主,通过以少胜多,以简略繁,虚中有实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渲染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深邃意境。全园分中、东、西三部分。中园为全园的精华,以远香堂为主体,园中所有的亭台楼阁都面向着它。远香堂与普通厅堂不同,里面没有阻碍视线的庭柱,所有的柱子被巧妙地分设在四周廊下,这种“抹角梁”显得很有特色。四面嵌以玻璃窗,从无障蔽的玻璃窗中望出去,每窗都构成一幅美景。每到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堂名似取“香远益清”之意。园中的香舟旱船,上楼下轩,造型精美,舱内有大镜一面,迎着对面绮玉轩一带的景色,借景手法极为巧妙。拙政园形成了朴实自然、平中见奇的明净风格。有人说,要领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不如到拙政园一游。
  留园 为清代著名园林,它的前身是明代大官僚徐泰的私人花园。清乾隆末年为刘蓉峰所有,加以重建。当时人们习惯以姓名称其园,而称“刘园”。光绪二年1876,官僚盛康据此园,又加扩建,取其谐音改名为“留园”。留园在布局上采纳了各园所长,建筑结构丰富多彩。园中小桥、长廊、漏窗、假山、湖石、池水、溪流、亭台楼阁布置得体。园中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明洁清幽,峰峦环抱;东部以厅堂、轩斋、曲院、回廊等建筑为主;西部漫山枫林绕以清溪为自然景色;北部是一片豆棚瓜架,广植桃李的田园风光。四个景区建筑大都以曲廊相连,曲折幽深,一步一景,目不暇接。园内“涵碧山房”为中部主厅,取朱熹“一水万涵碧,千林已变红”的诗意。厅内轩敞高爽,厅前荷花水池,盛夏纳凉,极为雅致。东部景区则以“五峰仙馆”为中心,此馆用楠木建造,富丽堂皇,是苏州园林中厅堂建筑的典型。
  在苏州众多园林中,除了全国四大名园外,还有以自然风景奇绝和人文景观丰富精深的虎丘,以精致玲珑、小巧典雅著称的网师园,以及殿宇雄伟、佛像庄严,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的西园寺,位于大运河岸边的寒山寺等。
  三、太湖佳绝处——鼋头渚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二千四百二十平方公里,古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六十八公里,湖面海拔三米,平均水深约二米。太湖有大小岛屿四十八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
  鼋头渚在无锡西南十八公里的太湖之滨,形如一个巨大的鼋头伸出水面,故名鼋头渚。
  鼋头渚 1918年始建园林,先后辟有横云小筑、郑园、退庐等。新中国成立后,无锡人不断精心构筑、缀连合并,成为著名的中外游览胜地。其特点是天然风景为主,人工修饰为辅。园林布局依山傍水,别具一格,是观赏太湖之佳地。
  全园面湖布景,大致分为四个区:
  一,从太湖佳绝牌坊至长春亭,经藕花深处到涌芬堂。,
  二,从鼋头、涵虚亭到澄澜堂。鼋头上立有一块巨石,正面刻“鼋头渚”三个大字,为秦敦世所书,背面刻有“鼋渚春涛”,是清末文人唐驼手笔。
  三,从飞云阁到劲松楼和万浪桥一带。
  四,从七十二峰山馆、小南海、广福寺、陶朱阁至光明亭、花神庙。游客可从不同角度观赏万顷太湖,近眺三山,宛如翡翠镶玉盘;远眺马山,形如骏马驰骋。
  郭沫若有诗赞曰——
  信步上鼋头,龟丘水面浮。
  四周横黛浪,万顷泛金沤。
  范蠡祠犹在,女夷风正遒。
  光明无上处,帆影与归舟。
  鼋头风景区内有“充山隐秀”景点,面积13.3公顷。其间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分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小区。靠近夏荫有一座聂耳亭。1934年,二十二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居住在这里,当时是一座花园,聂耳在此谱写了《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歌曲。当年这里正在修筑公路,聂耳来到筑路工地,将《大路歌》唱给民工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已在民工中传开。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无锡市政府主修了这座小阁,取名“聂耳亭”,雕塑了聂耳的胸像,供游人瞻仰。
  太湖仙岛原名太湖三山,总面积二平方公里,景色迷人,素有“三山映碧”之称。这里有“玉帝巡天图”浮雕,“洞天福地”、“会仙桥”、“南天门”等胜景。南天门顶端刻有篆书“天门”二字,左右对联是
  离尘了却凡间事 到此逍遥星汉间
  横批是—— 梯云直上
  这副对联点出跨入此门,可彻底脱离人间,进入“仙境”。
  沿山坡向下,一览人间石窟景,此处有长达四十九米的卧佛,有高达六米的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塑像和高十八米的玉皇大帝塑像。两边墙上画有各路神仙飞天图,复制的“永乐宫”壁画。这些壁画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冠”。
  鼋头渚后山高处,建有太湖别墅,背山面湖,有“天倪阁”,上有楼屋五楹,号“万方楼”。登楼小憩品茗,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意境。
  四、扬州瘦西湖
  有人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杭州西湖给人以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则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调。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保障河”,是流入运河的一段水道,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彩带。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咏诗赞曰——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
  人们运用我国造园技巧,因地制宜,在瘦西湖建造了诸多风景名胜。由史公祠向西,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白塔、五亭桥,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全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那场戏,就是在这儿拍摄的。从虹桥直到徐园门前,是一条六百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五景,此处称长堤春柳。诗人陈其玉咏叹道——
  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
  扬州素以桥乡闻名,“四桥烟雨”建于康熙年间,为扬州二十四景之一,曾是大盐商的私家园林。这四桥是虹桥、长春桥、春浓桥、五亭桥。四桥近在咫尺,桥桥不同。这四桥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衔接起来,又以各桥不同的落点和构架将全湖景物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区间,使每一个景区呈现各自独特的韵味。乾隆皇帝每次来扬州都要来此眺望四桥烟雨,御笔题写了“趣园”两个大字。
  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园,清朝初年曾是韩园桃花坞故址,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而改名徐园。
  出徐园后门,越过小虹桥,便是小金山。传说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开一段莲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开挖出的河泥堆积而成。堆山时屡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官员急得头晕眼花。一夜,梦中见关羽带领士兵打梅花桩。他从中受到启发,十天后堆成“小金山”。小金山上有风亭,中有观音阁,下有各式厅堂,很有层次。四周碧水时宽时窄,时直时曲,使人感到变化无穷而又富自然之势。
  小金山西麓是一条岸柳成行的长堤,伸向湖心。长堤的顶端是吹台,也叫钓鱼台。吹台三面各开一圆洞门,以门借景,有“三星拱照”之称。现今檐口的“钓鱼台“三字匾额,是著名书画家刘海粟所题。两边楹联,上联为“浩歌向三渚”,是唐代诗人徐彦的佳句;下联是“把钓待秋风”,是大诗人杜甫的名言。
  横跨瘦西湖南北两岸的是五亭桥,因桥上建有五亭而得名。此桥是为迎奉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而建,形状有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此桥全长五十五点五米,桥基平面分成十二个大小不同的桥墩,共十五孔,孔孔相连,大小各异,形状各殊:泛舟桥下,孔孔相通,犹如城堡。中国著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称此桥是中国古城交通桥与观赏桥相结合的典范。
  五亭桥南面为莲性寺,原称“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更名莲性寺,寺中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塔身为砖结构,整个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全高二十七点五米,外形轮廓线比北海白塔瘦长。
  穿过五亭桥第二转折处是气势恢宏的仿清建筑——熙春台。所谓熙春,是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表现了一种春日登高,与大自然相融,超然自乐的境界。熙春台体现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所有建筑的瓦顶全用绿琉璃瓦,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白塔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熙春台内的装饰,使用了扬州漆器工艺,特别是壁画《玉女吹箫图》,表现出一群唐代仕女欢歌艳舞的壮丽场面。
  从熙春台向东隔湖相望,赫然入目的是望春楼,楼屋二层,翘角飞檐。上层为露台,登台可览园中秀景;楼下中为茶室,南北两小间分别辟为山水庭院,顶部可见天日。
  望春楼之西是“小李将军画本轩”,两楼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
  过了画本轩向北过小石桥再西折,便是名闻遐迩的二十四桥。这是一座用汉白玉石砌成的单孔桥。全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桥上雕饰明月图案,秀丽典雅。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这一景区占地约七公顷,为一组古典园林建筑群,在体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意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
  长期旅居国外的李鸿章之孙李孔昕先生近年游览瘦西湖时,咏了一首赞美诗,给人留下了清新隽永的回忆——
  二十四桥月如钩,黄花开遍瘦西湖。
  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扬州。
  五、淮阴清晏园
  清晏园坐落在淮阴古运河畔,原是清代河道总督府第的后花园。
  古代黄河泛滥,挟泗水夺淮河闯入洪泽湖,将大运河拦腰截断。明清两代将黄、淮、泗分开,恢复运河航运。为保这段河道及时修护,不再被毁,明清两朝一度将河道总督府设在此处。清康熙十七年1679,河道总督靳辅在此“引流种树,以为行馆”,命名为“淮园”。
  清雍正七年1729,正式在清江浦设立“江南河道总督”,简称南河总督,总河署即设在这里。后来历任河督驻此都对淮园进行一番经营。乾隆十五年1750,高斌在园中水池北面建“荷芳书院”,请书法家蒋衡书写大字匾额。乾隆三十年在池心建湛亭,并“通以板桥”,有“泉石花木之胜,甲于袁浦”之说袁浦,即清江浦,汉代袁术曾过此而得名。嘉庆五年1800,更其名为“湛园”,后改为“清晏园”,取“河清海晏”之意。
  道光十三年1833,麟庆任河道总督,他在池中湛亭上题匾额“水木清华”,书楹联——
  云影涵虚 如在天上
  泉流激响 行自地中
  亭中设石几,“为游酌地”,池畔放养麋鹿,以供观赏。后经不断整修,出现了“有亭屹然、有桥亘然、有廊翼然、有堂轩然”的幽雅景观。咸丰十年1860,裁撤河督,漕运总督兼管河务,总督也迁驻于此。因园中有一株古藤,而建“紫藤花馆”。
  经过历任河督精心修建,整个园亭以河帅署居中而最美,池广数亩,叠石为峰。有荷芳书院、听莺处、怡波楼,颇极水木之胜。池中皆植千叶莲花,四周环绕垂杨,间以桃李。春时烂漫可观,尤宜于夏日。据记载,乾隆皇帝南巡时,两次临幸“荷芳书院”。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多次入园游览,有诗云——
  尚书官舍即平泉,手辟清江十亩烟。
  骊歌一曲柳千行,荷花离离尚未芳。
  四面莺声啼暮雨,半竿帆影过低墙。
  光绪三十年1904,漕运总督改为地方行政官“江北巡抚”,次年改设“江北提督”。先后任江北提督的王士珍、段祺瑞曾在此居住。1927年,北伐军到淮阴,1929年将清晏园辟为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修整和重建,现已是淮阴市区的一所古典园林。
  六、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
  烟波浩渺、景色壮丽的洪泽湖东岸,是被人们誉为水上长城的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在隋唐时代还是一个小的坑塘,时称破釜涧。一次,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南巡,经此地,适逢大雨,涧水漫溢,遂赐名“洪泽浦”,唐代曾在附近建驿站。此后随着水面的逐渐扩大遂称洪泽湖。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挟泗水夺淮河吞运河,夹带大量泥沙,从淮河入海口泄入黄海。在海潮逆推作用下,大部分泥沙沉积在淮河入海口地带。淮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使得宣泄受阻的淮水潴①积于淮阴以西的洪泽浦地区。明朝初年,朱元璋在淮河北岸的盱眙县洪泽湖附近建明祖陵。为避免明祖陵被洪泽湖水淹没,历任河道总督不惜钜资加筑洪泽湖大堤,大堤越筑越高。清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又一次决口,夺淮吞运,明祖陵终于被浩瀚的洪泽湖淹没,同时淹没的还有泗州城。洪泽湖面积达两千平方公里,水深十至十五尺,湖面高出周围地面二至三米,高出淮扬里下河地区四至八米,世人称“悬湖”。
  为了锁住这个波涛山涌、篙橹难施的悬湖,几代人同它斗争了一百七十多年,终于筑成了一条蜿蜒曲折,全长一百三十四里的石墙大堤。
  洪泽湖大堤古称捍家堰、高家堰。当年民间流传:倒了高家堰,淮阴扬州二府不见面,淮阴至扬州四百多里,皆成水乡泽国。为保漕运畅通,为地方除害、兴利,从明万历八年1580起,朝廷派治河总督潘季训主持筑堤工程,分期分段用石块砌筑墙堤,直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1才告竣。大堤全用石料砌成,人称“石工墙”。
  石工墙底宽二十丈,顶宽九至十五丈,贴湖的一面均用大青条石垒筑而成。石块间以铁锭勾结,底部用木桩夯实;背湖的一面用三合土填筑。险段处加筑副堤,形成第二道防线。沿堤设有船坞,供来往船只停泊。当时有筑堤“日耗斗金”之说,而“日耗斗金,经不起西风三浪”。可见洪泽湖大堤之险。
  为防溃堤,建数座减水坝亦称滚水坝减杀洪峰;大堤上建多处闸口,涝时闸门封闭,旱时闸门打开,引水灌田。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康熙皇帝乘龙舟,在河道总督靳辅的陪同下,视察高家堰减水坝工程,他见到卧石到顶的减水大坝和坚固壮观的大闸,非常兴奋,时而用篙测量水位,时而弃舟登岸细瞧,叹道:“实乃千古奇观矣!”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了明清两代所筑的直立石墙,用原石料砌成斜坡,并抛石护坡,减弱风浪的冲击力。加筑了防浪林台,栽植树木数百万棵加强防护。在大堤北端建起了全长六百零一米的二河闸,在大堤南端建起了六百九十七点七米的弧形钢闸门,以节制淮河与洪泽湖的水流,保障沿河沿湖的安全。洪泽湖大堤成了一道水上长城。1953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中国召开,五十多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参观了三河大闸,丹麦代表团团长阿伯尔说:“《圣经》上说,有人想建造通向天堂的高塔,没有成功。中国人民则用自己的血汗,把天堂建筑在地上。”如今,洪泽湖东岸大堤上已建成旅游度假村,占地七十亩,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放眼望去,翠草如茵,绿树成行,湖面帆飞鸥翔,一派平和壮观的景象。
  七、徐州云龙山
  徐州市南傍古运河黄河故道有一座云龙山,海拔一百三十多米,长约三公里,连绵九节,像一条卧龙,又称“九节龙”。相传汉朝开国皇帝刘邦隐居在山中,吕后见此山像云龙,便上山去寻找,结果发现刘邦。
  其山不陡,易于登览,山上松柏丛茂,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山顶平坦,建有放鹤亭、饮鹤泉、碑廊等胜景。东麓有兴化寺,寺内有石佛半身塑像,高三丈多,北魏532,依山崖巨石雕凿而成,当时只造了佛头。明代建文四年1402,倚山崖建造大殿,加以覆盖。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添凿佛身,大殿后檐高尺许,仅用三块砖,有“三砖殿覆三丈佛”的传说。在大石佛两侧的岩壁上,有北魏太和十年486以及唐宋时的造像和题字。雕刻的形式有山峰、瀑布、洞文、岩窦等。
  各种各样的大小佛像错落布置其中,它以龛山为庙宇,削峰成佛像,四壁巉①峭,阿罗汉与诸天龙女点缀岩窦间,刀斧神工,宛若天然。
  云龙山顶的放鹤亭,是宋代文人张天骥建,张天骥号云龙山人,博学而不想做官,住山下黄茅岗上,喂养两只鹤,在山上盖一座亭,取名“放鹤亭”,每天清晨登亭放鹤,晚上在亭招鹤。曾作放鹤招鹤歌,其中有“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等句。
  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期间,和张天骥结成好友,常率宾客在亭中饮酒。于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初特为其作《放鹤亭记》。这篇文章脍炙人口,被收入《古文观止》,徐州的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文而闻名。放鹤亭历经改建,亭南有井一口,原名石佛井,深七丈多,靠近放鹤亭,明朝天启年间,改名饮鹤泉,井旁竖起“饮鹤碑”。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乾隆皇帝南巡察阅黄、运水情及河防工程,时值徐州地区灾后不久,饥民遍野,瘟疫流行。随驾大臣劝皇上不要在徐州耽搁,以防染上瘟病。乾隆皇帝不避瘟疫而亲临灾区。灾民很受感动,后在云龙山下为皇帝建一座行宫。乾隆皇帝驻跸行宫,御笔题楹联——
  名园依绿水 野竹上青霄
  户外一峰 秀阶前众壑深
  行宫现存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
  八、微山湖上静悄悄
  大运河流经山东鲁西高地的一段称“会通河”,是运河河床最高的一段,全长四百余里,被称为运河之腰、运河水脊。由于黄河、古运河多次泛滥,在这一地区形成很多大泽和湖泊,著名的微山湖就是其中之一。
  微山湖面积六百六十四平方公里,湖面海拔三十三点五米,同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合称“南四湖”。自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这里就修筑了堤坝,建起了节制闸,为运河调节水位,有蓄洪、灌溉等功能。湖中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十万亩野生荷花铺天盖地,几百年间自生自灭,自繁自衍,微山湖渔民称荷花为救命花、神花。相传很久以前,微山湖洪水泛滥,蝗灾迭起,鱼虾难捕,饥民靠吃湖中水草维持生命,很多人浮肿便血,饿殍无数。忽一日,湖面上漂来一片荷花,饥民起初尝莲果,继而掘藕充饥,不几日,肿消血止。灾后,人们倍加关爱荷花,把荷花当成神花敬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节。荷田得以自由拓展,出现了十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
  微山湖中心有一座微山岛,东西长六公里,南北宽3.5公里,海拔九十米。站在山顶远眺,碧波千顷,渔帆点点,水天相接处,群山浮动,浩渺无际。相传商代末年,国势颓败,周代宋国始祖微子几次上谏荒淫残暴的纣王。纣王拒绝忠言,怀疑微子谋反。微子逃到此地隐居,死后葬于山顶,墓前立有“殷微子墓”石碑。此山得名微山。
  微山岛东南方原有汉代张良封地留城,早已淹没湖中。微山西麓有张良墓。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与萧何、韩信并称为“三杰”。其墓高十五米,直径约百米用红黄黏汗马功劳,土加鹅卵石夯筑而成。墓前有“汉留侯张良墓”石碑一块,为清乾隆二年立。岛上汉代墓葬颇多,曾出土大量精美的石刻画像。
  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铁道游击队以微山岛为根据地,活动在微山湖畔的津浦铁路今京沪铁路一线,神出鬼没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歌中,就有对古老而神奇的微山湖的赞颂。
  九、运河之首——北京北海
  唐汉以前,北京“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与什刹海西海、后海、前海是连在一起的,统称“白莲潭”,广袤三十里,因水中遍植莲花而得名。
  白莲潭是古代桑干河今永定河故道上形成的一片湖泊。桑干河改道后,白莲潭属于北京城里高粱河、金水蓟水的一部分,能调节两河的水量。高粱河、金水长不过百里,在北京的发育史上曾产生过重大作用。如同没有渭水、丰水就没有长安今西安,没有伊水、洛水便不会有洛阳,没有汴水便不会有汴京开封一样,没有白莲潭、高粱河、金水,便不会有北京。
  白莲潭南部有两个小岛:琼岛和琼华岛,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早在辽代就辟为皇家园林,在琼岛上兴建瑶光楼,为燕京名胜之一。
  金人围绕白莲潭建中都城。为补充运河水源,深挖白莲潭,将挖出的大量泥土堆到琼华岛上,成了土山,这座山称“万岁山”,金朝帝王在山上建广寒殿,为消夏避暑之处。
  元代,仍以白莲潭为中心建大都。皇城将白莲潭分为两部分,皇城以里称太液池,即今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皇城以外称“积水潭”包括什刹海。元时积水潭的面积相当于今积水潭的两倍,潭中舳鲈蔽水,帆樯如林,此为通惠河里运河之首。
  明王朝在京西北山中营造皇陵,朝廷以“有妨龙脉”为名,堵塞白浮泉水道,致使积水潭、太液池失去了主要水源,水面缩小,运河头退到了城外的大通桥下。积水潭改名什刹海,太液池即北海,仍为皇家园林。
  清康乾盛世,漕运大兴,重开白浮泉,注入北海。北海又成了大运河之首。清廷在琼华岛上的广寒殿旧址建造白塔,将岛南部的宫殿改建为“永安寺”。乾隆年间,琼华岛四面建亭、榭、楼、台,北岸修建先蚕坛、阐福寺、西天梵境、万佛楼、小西天等,具备了今天的北海规模。琼华岛上建筑最为精美,高低错落有致,依山势分布,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岛东林木成荫,景色幽静,别具一格。乾隆书“琼岛春荫”石碑,立于绿荫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的皇家花园,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全园面积一千零六十亩,其中水面五百八十三亩,秀丽的藏式白塔耸立于四面环水的琼华岛上,五龙亭、万佛楼、永安寺等古建筑掩映在山林水波之间。位于北海南门外的团城,是五米高的筑台,城上有承光殿,殿内有一座一点五米高的白玉佛,精美洁白,造型超绝。院中还有玉瓮亭,亭内放置1265年雕成的大玉瓮,直径一点五米,高约零点六六米,周长五米,外壁刻有鱼龙海兽,形态生动。此瓮是元世祖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酒之物。
  十、济运水库——颐和园昆明湖 图71
  北京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像一块晶莹的翡翠,镶嵌在西山群峰之间,把北京西郊装点得更加娇娆动人。全园面积四千三百五十亩,其中昆明湖水面就有三千余亩,是我国现有古代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有气魄的园林。
  昆明湖曾有七里泊、翁山泊之称。远在十二世纪,金朝即在此建立金山行宫。元代为兴漕运,水利专家郭守敬引西山白浮泉汇入昆明湖,再入城中积水潭。昆明湖成为里运河上游的大水库。
  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建起亭台、寺院和行宫,酷似江南风景,遂有西湖、西湖景之誉。明武宗、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游乐。
  清代乾隆皇帝在此建清漪园,借为母祝寿、兴修水利和操练水师之名,仿杭州西湖将湖面开拓,初具现在的规模。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为昆明湖。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坏。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五百余万两白银重建,改名颐和园。
  全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景物可分四部分。
  东宫门一带,是一片密集的宫殿建筑,以仁寿殿为主。北边有德和园、戏楼。后面是玉澜堂、乐寿堂慈禧的住处。往西是七百二十八米长的彩绘长廊。它横卧在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背靠万寿山,是清代乾隆十四年建,以其精美、曲折多变和丰富的彩画而著称于世。
  前山部分是全园的中心。从湖滨牌坊起,经排云殿、德晖殿层层上升,到达全园最高点佛香阁和智慧海,可以三面眺望昆明湖,玉泉山白塔,西山,北海白塔,景山等。前山东西两侧还有铜亭、画中游,石舫等景。后山林木葱郁,小桥流水,如临江南水乡。后湖南端是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建造,成为自成一格的“园中之园”。
  昆明湖湖面宽阔,西部有一道长堤,将湖面划为南湖和西湖两部分。西堤上建了六座不同形式的小桥。龙王庙在湖中央的一座小岛上,用十七拱桥连接东堤,远看犹如玉带。东堤上有铜牛、文昌阁、知春亭等胜景。
  十一、北京园林——融合南北造园艺术
  江南园林多以玲珑精巧取胜,而北方园林则以雄健浑厚淳朴见长。清代园囿,尤其像圆明园、避暑山庄等大型园囿中,很多是仿江南名园建造,保持某些北方的风格,形成南北融合、自成一体的特色,其摹仿形式大体有三种:
  一,景点景名同时移入。如圆明三园中,就有仿西湖中的“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断桥残雪”等十景,以及苏州的“狮子林”,海宁的“安澜园”,绍兴的“兰亭”等。苏州的“狮子林”、“笠云亭”、“千尺雪”,嘉兴的“烟雨楼”,杭州的“一片云”等还曾移入避暑山庄。北京西苑、天津盘山亦各有“千尺雪”。
  二,移物。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见到杭州德寿宫遗址中有一块梅石碑,上面刻有南宋时曾植于此宫的苔梅一种根干部有苔丝的古梅和一块山石的图画。当时梅花早已枯死,山石尚存,乾隆对此甚为喜爱,“抚摸良久”。地方官吏见此情景,于次年正月即将此石运到北京。乾隆一见假称,当初我怎么没下旨叫你们别往北京运呢?既然已经运来了,就留置在御园吧!后放在长春园的菁园门内,并命名此山石“青莲朵”。乾隆后来多次题诗记述此事,抒发怀古之幽情,先后命人摹刻了两块梅石碑,分别置于杭州德寿宫遗址及长春园的菁园内。
  三,模仿后另命新名。如清漪园中的惠山园,即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建成。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曾到无锡惠山园,认为江南诸多名墅,唯惠山秦园最古。他祖父康熙皇帝南巡时曾在此赐题“寄畅”。乾隆“喜其幽致,携图以归,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建园,赐名惠山园”。
  乾隆年间,北方对摹仿江南园林造园很下功夫。这些仿造均不是刻意模仿,而是摹拟,或借题发挥,总在似与不似之间。一般布局均比较严整,建筑物体量加大,用料比较讲究,建筑物造型仍具北方特色。较明显的差异是挑檐上翘弧度很小,明柱、门窗较粗壮,寓玲珑秀丽于雄伟敦厚之中。有些建筑装饰,以红墙彩瓦为主。这样就把南方民间园林艺术赋予北方的宫廷色彩,形成南北融合的特有风格。
  把江南名胜移入御园,是清朝皇家特别是乾隆皇帝南巡以后才大力应用的做法。私家建园,在选景、题名方面,往往力求别致清新,不落俗套,最忌与别处雷同。而清宫建园对此颇不在意,甚至直接抄袭应用,并且用“五福堂”、“平安院”、“多子亭”这样的俗名。说明封建帝王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天下美好的事物无不属于自己,可以任其摆布,一石一物均可移入御园。如若一景一园,不能整体移动,只有当场绘图,回京仿建了。如圆明园中的安澜园、长春园,避暑山庄的狮子林都是这样造的。乾隆皇帝在《安澜园记》中曾记述:陈氏之园何以名御园?盖喜其结构致佳,图以归。园既成,爰数典而仍其名也。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曾携带元朝倪云林的《狮子林图》游苏州狮子林,在园内展图对观,引起很大兴趣,曾赋诗记此事。在修建长春园时专建了“狮子林”一景,并云:此间丘壑皆肖其景为之。
  所以有“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花临”的诗句。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乾隆数次南巡,不仅要览尽江南胜景,还要将江南胜景移到自己身边,以供随时御临观赏。出于这种意愿,乾隆四十三年,又在避暑山庄修建了文园狮子林。这个景区的虹桥、云林石室、蹬道、占峰亭、纳景堂、清閟阁、藤架、清淑斋、小香幢、延景楼、探真书屋、画肪、横碧轩、水门等景名,完全与长春园狮子林的景名相同,可见其造园之精心。
  十二、当代大观园——北京恭王府
  恭王府在北京西城区前海子西街,清道光帝六子恭忠亲王奕訢的府第。其前身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砷的宅第。嘉庆四年1799和珅获罪宅第入官,嘉庆皇帝将其一部分赐给其弟庆僖亲王永磷,是为庆王府。后咸丰帝将庆王府收回,转赐其弟奕诉是为恭王府。咸丰、同治年间曾修缮,并在府后添建花园。王府分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四十六点五亩,分中、东、西三路,由三条轴线贯穿的多进四合院组成。中路前部是面阔三间的大门和面阔五间的二门,门里原有正殿银安殿,已毁。现存后殿,即嘉乐堂。东路由三进四合院组成,采用小五架梁式,是明代的建筑风格。西路正房为锡晋斋,院宇宏大,廊庑周接,气派非凡。在三路院落之后,环抱着东西长一百六十米的四十余间两层后楼,东边名瞻霁楼,西边名宝约楼。楼后即花园——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也有约略的轴线,散置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主要建筑有蝠殿、邀月台、大戏台、沁秋亭等。恭王府及其花园的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碧水缭绕,流经园内,一向被传称为《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大观园。
  第十二章 百花争艳映河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大观。文学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多彩的门类,既有自身独立的衍进过程,又有同其它艺术门类相互吸收、借鉴、融合的发展历史。大运河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交流,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运河沿岸形成了文化艺术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明清绘画主流吴门派的崛起,国粹京剧的诞生,天津曲艺之乡的形成,扬州评话、苏州弹词、杭州越剧的传播,都是有力的证明。
  一、北京——京剧发祥地
  清朝康乾盛世的二百年间,大运河漕运畅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间文化活动随之兴盛。地方戏兴起于民间,流行于村镇,逐渐扩展到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当时已形成了扬州和北京南北两大戏剧中心。众多剧种荟萃,出现了竞争,突出表现为“雅部”和“花部”的争胜局面。所谓雅部就是以昆曲为主的正统戏;花部是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等地方戏。清廷采取种种措施,保护昆曲的正统地位,限制花部的演出。可是观众爱听高亢的弋阳腔、皮簧腔、乱弹腔,竞争持续了近百年。喜爱戏剧开明豁达的乾隆皇帝让花部、雅部都到京城演出,君臣同看,决定取舍。前后有三次大的较量。
  第一次是乾隆初年,由弋阳腔演变的京腔又称高腔与昆曲的抗衡,出现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极盛局面:第二次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演出秦腔,盛极一时,使昆曲相形见绌;第三次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扬州著名演员高朗亭率三庆徽班进京演出,为乾隆祝寿,与正统昆曲唱对台。徽剧戏班的演出,受到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徽剧占据了北京的戏剧舞台。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加入徽班演出。徽班吸收了京城秦腔剧目和演员,把西皮调、二簧腔相结合,形成徽秦合流,产生了皮簧戏。北京形成了皮黄戏独尊剧坛,风行一时的局面,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一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日臻完善,发展成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化妆考究、表演规范的艺术体系。出现了“同光十三绝”,当时最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程长庚、谭鑫培。程长庚把徽剧、汉剧、昆曲等多种声腔熔为一炉,为京剧艺术奠定了基础,被尊为京剧的开山祖师。
  京剧是一个集戏曲艺术成就之大成的剧种,具有多种声腔,囊括了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昆腔、高腔、秦腔及各种民间小调。
  清朝末年,北京皮簧班去上海演出,唱腔悦耳动听,被上海人称为京调。民国后,上海舞台均为京班占据,遂正式称为“京剧”。
  二、著名京剧演员记略
  著名京剧演员成长于大运河畔的居多,是大运河水滋润了他们的嗓音和灵气,使他们在京剧舞台上常演不衰,深受人民大众喜爱。
  王瑶卿 1881~1954,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艺名瑶卿,晚年更名瑶青。祖籍江苏清江,生于北京,是旦行演员、戏曲教育家。他对旦行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强调表演必须从生活出发,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来刻画人物。他博采众长,大胆突破旦行各种脚色的分工,熔青衣、花旦、刀马旦、闺门旦和昆曲旦行于一炉,力图以细腻的表情和做功来表现青衣脚色,以求丰富青衣的表演。他对旦行的扮相、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以及某些剧本的情节,都进行了修改、革新,独创出一种刚劲爽脆、接近生活的念白,最终创造出一条唱做俱佳、文武兼擅的旦行表演的新路子。作为一位戏曲教育家,数十年来经他传授指教的演员不下三四百人,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都受过他的指导与培养。王瑶卿对于旦行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京剧日后出现的百花齐放局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京剧界誉为“通天教主”。
  梅兰芳 1894~1961,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长期寓居北京,八岁学戏,十岁登台。他嗓音圆润,扮相秀美。
  梅兰芳毕生精心钻研,广征博取,勇于创新,对京剧尤其是旦脚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创造和革新。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演出了大量的京剧剧目,如《宇宙锋》、《贵妃醉酒》、《奇双会》、《金山寺》、《断桥》、《樊江关》、《打渔杀家》、《霸王别姬》、《二堂舍子》、《廉锦枫》、《太真外传》、《穆桂英挂帅》以及时装戏《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孽海波澜》等,古装新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等,昆曲传统戏《思凡》、《春香闹学》、《佳期·拷红》、《游园惊梦》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如反抗昏君奸佞的赵艳容,热烈追求爱情自由的白娘子,巾帼英雄梁红玉、穆桂英以及西施、杨玉环、虞姬、林黛玉、晴雯、萧桂英、韩玉娘等,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优秀品德和个性,有的端庄淑静,有的英武豪放,有的娇憨活泼,有的聪慧机敏。抗日战争时期,他身居沦陷区,不畏敌伪的威胁利诱,毅然蓄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他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入微,善于表现人物的细腻情感。他的演唱自然和谐,富有节奏感,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具有博大精深、平易近人的艺术特色,被群众誉为“梅派”。他对旦脚表演艺术进行重大革新,突破了正工青衣重唱功,不讲身段、表情的局限,从不同人物出发,把花旦以至刀马旦的技巧融合运用,创造了介于青衣、花旦、刀马旦之间的花衫这一类型的行当,发展了王瑶卿在这方面的创造。他还创作了与剧情相适应的舞蹈,如《天女散花》的绸舞,《麻姑献寿》的袖舞,《黛玉葬花》的锄舞,《廉锦枫》的刺蚌舞和《霸王别姬》的剑舞。他改造了旦脚传统的化妆方法,使旦脚的面部造型大为美观,创造了旦脚的古装发式,在歌舞戏中运用了布景等。梅兰芳曾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均受到各国艺术家的高度评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梅兰芳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兰芳在向世界传播京剧艺术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程砚秋 1904~1958,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原名艳秋,号玉霜,后改名砚秋,号御霜。满族,生于北京。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出了大量传统剧目,编演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流派剧目,如《青霜剑》、《红拂传》、《鸳鸯冢》、《金锁记》、《春闺梦》、《亡蜀鉴》、《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碧玉簪》等,塑造了一大批端庄娴静、温柔善良而又坚韧顽强、不畏强暴、勇敢抗争的悲剧性妇女形象,其高尚的气节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观众心目中闪烁着强烈的性格光芒。在艺术上,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对人物进行了一丝不苟的艺术创造。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风格独异的程派唱腔,世称“程腔”。其风格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又严守音律,使旋律与字调紧密结合,吸收了地方戏、曲艺和西方歌曲中的旋律加以糅合,新颖美妙、动听传神。他的刻苦创新,终于形成了京剧旦脚又一个重要流派——程派。程砚秋一生艺高德重。抗日战争时期,因拒绝为日伪演出,遭到敌特的迫害,他与之进行了英勇抗争,后避居西山务农。
  周信芳 1895~1975,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是一位战斗性很强的艺术家。他经历过多次重大社会变革,始终坚持进步,勇于向各种黑暗势力进行斗争。他演出了多部传统戏,如《四进士》、《追韩信》、《清风亭》、《徐策跑城》、《坐楼杀惜》、《平贵别窑》等,还演出现代戏《宋教仁》、《大汉奸》、《学拳打金刚》等,编演历史剧《洪承畴》、《明末遗恨》、《徽钦二帝》、《亡蜀恨》、《香妃》、《董小宛》等,以戏曲为武器,与黑暗势力斗争。这些作品,大都表现出一种爱国、正义、勇敢不屈的富有积极意义的主题。与之相适应的是,他的表演艺术也具有一种刚劲豪放的风格,用浓墨重彩刻画那些爱憎分明、意志坚强、大义凛然的人物,使人物线条分明、性格鲜明、感情充沛、酣畅淋漓。他最擅做功,身段洒脱洗炼,节奏强烈,轮廓鲜明,顿挫有力。他的唱功以酣畅朴直、苍劲浑厚见长,念白韵味醇厚,饱满有力度,铿锵悦耳而又亲切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被广大观众誉为“麒派”。
  京剧的其它艺术流派,均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如余叔岩派的刚健苍劲,韵味醇厚;尚小云派的刚健婀娜,峭拔高亢;荀慧生派的柔娓婉约,娇憨俏丽;马连良派的潇洒飘逸,机巧华丽;裘盛戎派的纡回含蓄,韵味真纯……
  三、天津——曲艺之乡
  元明清三代,天津是通往京师的交通枢纽,大批海船、河船聚集于,此,使这座自金代才兴起的城市后来居上,成了华北、东北、西北的物资集散中心。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豪商大贾以及码头工人、各地平民大批涌入津门,各地江湖艺人也云集到此,随之出现了多层次的市民文化。
  来津的江湖艺人大多从事“金、评、彩、挂”四大行当。金是相面卜卦,评是说书演唱,彩是变戏法,挂是打把式卖艺。先期以“撂地”演出为主,观众是“风来吹,雨来散”,全市有一百六七十处游乐场所。
  进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了专供曲艺演出的场所,大小茶楼、书馆、茶园有三十多处,各曲艺门类都有一批名演员,演出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当年荟萃天津的曲艺门类有评书、相声、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山东快书、单弦、快板、快板书、天津时调、北京琴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等。
  评书 源于北京,清同治光绪年间,称北方评书。约1901年,北方评书第七代传人到天津开业。当年传统书目是“十三宝”,即《大隋唐》、《五代残唐》、《大宋八义》、《明英烈》、《三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盗马金枪》、《济公传》、《永庆升平》、《东西汉》、《彭公案》、《聊斋》。天津评书艺人中,声誉最高的是北方评书的第八代传人陈士和。他把《聊斋》故事改编成多部评书底本,通俗文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细致生动,娓娓动听,平淡自然,俗中见雅,富有风趣,寓意深刻。
  相声 是说、学、逗、唱的艺术形式,深受北方人的喜爱,在天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门派竞争中,出现了一批名演员与一批脍炙人口的段子。如:张寿臣的《属牛》、《二十四孝》、《携琴访友》、《草船借箭》,常宝堃小蘑菇的《闹公堂》、《数来宝》,马三立的《开粥厂》、《吃元宵》、《买猴》,侯宝林的《改行》、《戏剧杂谈》、《卖布头》。在他们前后还有一批大师级演员,如刘宝瑞、郭荣起、朱相臣、闫笑儒、刘奎珍等,还出了一批女艺人:赵小福、于佑福、大苹果、二苹果等。
  天津时调 起源于靠山调,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调,用天津方言演唱,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江南小调、地方民歌、运河船曲等曲种演唱之长,形成了曲调行腔婉转缠绵、刚劲柔美的风格;唱词通俗易懂,贴近平民生活,深受大众喜爱。
  著名的时调演员有大翠宝、秦翠红、高五姑,近代著名演员是王毓宝。传统唱段有《渔樵耕读》、《画扇面》、《喜荣归》、《七月七》、《放风筝》、《十二美》、《盂兰会》等。
  京韵大鼓 是我国北方的一个主要曲种,是在河北省河间县流行的木板大鼓基础上,与北京清音子弟书相结合而形成的,把河间话改用京音演唱。伴奏乐器除三弦外,又增添了四胡、琵琶。最初只流传于京津一带,后逐渐扩大到华北、东北及西北各地。京韵大鼓音域宽广,唱腔灵活,可以表现多种不同感情。既可叙事、描写,又可抒情,是群众喜爱的曲艺形式。
  改创京韵大鼓的是宋五、胡十、霍明亮等人,他们对曲调进行了改革,还编写了部分曲目《闹江州》、《兰桥会》、《大西厢》等。稍后出现了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三大流派创始人。刘宝全自幼学唱木板大鼓,中途改唱京剧,后专唱京韵大鼓。他继承前人的改革成果,创造出刘派唱腔,高亢有力,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激烈的场面,如《古城会》、《博望坡》、《关黄对刀》、《赵云截江》等,也适合表现深沉、庄重的场面。刘派演员甚多,白凤鸣、骆玉笙艺名小彩舞、金慧君艺名小黑姑娘、林红玉、良小楼、孙书筠、钟俊峰艺名小岚云较有名气。其中,骆玉笙成就最大,她在刘派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流派特点,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唱腔圆润、深沉稳重、擅用颤音,增强了表现力。演唱的曲目《剑阁闻铃》、《红梅阁》最受欢迎。解放后演唱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1986年,七十二岁高龄的骆玉笙老人,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的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响彻大江南北。她的演唱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四、民间艺术荟萃之地——济宁土山儿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仰运河之利的济宁,人口众多,市面繁荣,引得苏、鲁、豫、皖几省的艺人纷纷到济宁卖艺。济宁城东南的古运河畔,有六十多亩起伏不平的高地,当地人称“土山儿”。历来地摊叫卖、干稀小吃、武术杂耍、茶馆戏棚都集中在这里,吵闹拥挤,热闹非凡,其中就有许多曲棚书场。鲁西南不少民间艺人在此发迹。
  二十世纪初,土山儿先后建起几家大戏院,规模较大的“进德会剧场”,还称“戏园子”。实则大都是曲艺棚,用杉条、竹竿、苇席搭成大棚,设施简陋,有些戏棚只用土布围墙,布篷遮顶,里面放上一二十条长凳,就算齐了,只可遮阳挡风不能避雨。这些戏院曲棚经常演出京剧、梆子、评剧、两夹弦、柳琴、花鼓、山东琴书、渔鼓、评书、相声、八角鼓、弦子鼓、渔鼓坠、山东清音、三弦平调等。
  三十年代,土山儿又增设了十几家茶馆,其中几家茶馆经常组织武术表演,“以武会友”,其他茶馆都设书场。济宁地区主要有以下曲种:
  湖上端鼓腔这是微山湖渔民独有的曲艺形式。渔民长期在湖上漂泊,文化生活贫乏,每逢年节,就在湖面上并连几条大船,铺上长板作舞台,桅杆挂上绣着黄、红、青、绿各色神像的旗子,这是祈神的标志,也是演出的信号。渔民们驾船聚拢观看。
  
  端鼓演出没有管弦伴奏,只有端鼓。端鼓是一种单面羊皮鼓,形状像一面大团扇,鼓帮上挂着大小铁环。击鼓演奏时,铜铃伴奏,铁环晃动,哗哗作响,很有气势。端鼓腔又叫“端供腔”,演出前摆上菜肴、瓜果供奉龙王。演出时,一唱众合。主要曲目有《小白龙治水》、《张郎休妻》,很有渔民的生活气息。
  山东快书 是山东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土山儿聚集一批演唱山东快书的民间艺人,演出内容多为表现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武松传》是他们的传统书目。
  犁铧大鼓 清同治年间,从鲁北兴起,不久流传到济宁土山儿。出名的演员是王小玉姊妹外号白妞、黑妞,“每场一出台,举园若狂,观众神魂颠倒”。《老残游记》中有生动的描写;“一位姑娘把犁铧片叮当敲响几声,煞是奇怪……弹弦子的亦全是轮指,忽大忽小,同姑娘的声音相结合。有如花坞春晓,鸟雀争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哪一声才是。”
  民间唢呐 民间唢呐艺术,在济宁地区是盛行曲种。清末民初,微山湖演奏班达十数个,传艺六代。名噪鲁西南的魏广生,技法纯熟,唢呐、管子、笛、笙四兼,还能谱曲填词,建国后被多所艺术院校聘为客座教授,著有《唢呐语言吹奏法》。他演奏的曲目有一百多首,《渔节欢度》由上海电视台录制成唱片,发行国内外。《放河灯》等五首,被收录在《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
  济宁地区还有“汶上梆子”、“梁山枣梆”、“仙鹤舞”等曲种曲目。
  五、广陵琴风 代代相传
  扬州古称广陵,自隋唐大运河开通后,这里逐渐成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地区。元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里又成了人文荟萃之地。多种形式的曲艺随之诞生,扬州古琴就是其一。明末清初,生于扬州的徐常遇继承虞山派琴风,取音柔和委婉、跌宕多变、节奏自由,崇尚“淳古淡泊”,首创了广陵琴派。、
  1702年,徐常遇编著《琴谱指法》一书,这是广陵琴派最早的一部琴谱集,继起者徐祺在此基础上,吸收各地名曲加工整理,编成《五知斋琴谱》,成了近代流传最广的琴谱。此后,吴仕柏又编写出《自远堂琴谱》,共收九十三曲。三百多年来,广陵琴风代代相传,至今,已传至第十三代,继承徐常遇所创“淳古淡泊”琴风,在弹奏技法上有了很大突破和发展,理论也更加精深。
  庄臻凤 1624~1677,字蝶庵,扬州人,清代琴家。他一生的作品,汇集在《琴学心声》中,共十四首。在琴论方面,主张尊重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不赞成以主观好恶肆意褒贬。作品中有八首填上歌词。他主张“琴乃除忧来乐之意”,反对“悲愁哀悼之词,抚之转增惆怅。”他的见解与传统说法颇有抵触,在当时比较新颖。庄臻凤有位得意弟子蒋兴俦,东渡日本,他带的一批琴谱,其中就有庄臻凤的《琴学心声》,对日本琴学有很大影响。
  孙绍陶 1879~1949,扬州人,出生于操缦世家。1926年,首创“广陵琴社”,被公推社长,社友五十余人,执掌社务二十余年。孙绍陶辛勤办社,对古琴艺术潜心笃学,锐意研求。积六十年之艰辛,心无浊俗,指无炎嚣,出音清亮、圆润,绮丽细腻,清淡若烟散云弥,刚劲则清亮激越,琴意在自然中畅达,为广陵派琴风创新立异,终生不懈,被誉为广陵琴派第九代宗师。
  孙绍陶一生中弹奏广陵琴曲数十首,以《樵歌》、《渔歌》、《梅花三弄》、《山居吟》、《平沙落雁》、《风雷引》诸曲最有名,堪称琴坛一绝。
  六、扬州——南方曲艺·戏剧中心
  扬州,自汉代就有说唱艺人在活动。隋唐时期已是一座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繁华城市。元明清三代,扬州又成了漕运、盐运的枢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市民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曲艺演出逐渐增多,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扬州曲艺有评话、弹词、清曲、道情、鼓书、香火、梨膏糖拉琴卖唱、讲经等诸多曲种。来自北方的淮书、琴书、八角鼓等曲种也曾在扬州地区流行。
  在诸多曲种中,以扬州评话历史最悠久,发展最盛,影响最大。明万历年间,评书艺人柳敬亭最为著名。他说的书词和表演艺术,在全国影响很大。清康熙年间,柳敬亭的亲传弟子居辅臣,对扬州评话又作了改进,促进了评话曲种的发展。据《扬州梦香词》记载:“评话每于午后登场,设高座,列茶具,先打引子,说杂家小说一段,开场者为之敛钱。然后敷说如《列国志》、《封神榜》、《东西汉》、《南北宋》、《五代》、《残唐》、《西游记》、《金瓶梅》种种。”《扬州竹枝词》唱道:“书词到处说隋唐,英雄好汉各一方。诸葛花园疏理道,弥陀寺巷斗鸡场。”单是东关街至彩衣街一带,就有诸葛花园、疏理道、弥陀寺巷、斗鸡场四处演出场所。《扬州画肪录》对鼎盛时期的扬州曲艺作了较为全面的记载。
  清代中叶,扬州曲艺的繁盛,引起了学者、政府官员的关注。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与说书艺人交往甚密,亲自写曲艺唱词,其中《道情十首》,已成为历代道情艺人传唱的名篇。身为扬州府学教授的金兆燕,以赞赏的词句为说书艺人浦琳写传。在学者、官员的推动下,扬州曲艺更加繁荣,队伍不断扩大。其中评话艺人常在三百人以上。单说《三国》、《水浒》、《八窍珠》的就有百人之多。
  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扬州曲艺队伍又跨过了长江,演出范围扩大到镇江、丹阳、金坛、宜兴、上海、南京等地。尤其是镇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成为扬州曲艺演出的第二基地,书场多至二十余家,涌现出诸多名声显赫的演员。
  金国灿擅说《平妖传》、《岳飞传》,演唱艺术令扬州听众倾倒。金国灿的传人夏国祥、樊国亮享有盛名,且独树一帜;龚午亭说《清风闸》曲尽其妙,使听众喜怒哀乐随之转移而不觉;邓光斗能说全部《水浒》故事,表演动作精彩,以跳打水浒盖于当时;李国辉的八位弟子有“八骏”之誉。
  扬州弹词 在很长一个时期是张、孔、周三家并立,各展所长。张氏擅长说表,细腻生动;孔家演出火爆,演唱泼辣豪放;周氏唱功出色,音调优美。孔周两家至第三代失传,唯有张家弹词流传至今。
  扬州昆曲 起源于江苏昆山。明代著名诗词、书画家徐渭在他的《南词叙录》中指出,扬州在明代中叶流行浙江省的余姚腔,万历中期后,昆曲逐渐在扬州兴起,至天启、崇祯年间,已相当繁盛。
  清乾隆年间,昆曲在扬州达到全盛时期。扬州的盐商,家里都有内班昆班。当时昆曲被视为正统剧,称“雅部”,地方戏属非正统剧,称“花部”。扬州雅部、花部戏班诸多,有的富商、绅宦家中雅部、花部并存。
  道光年间,朝廷对盐业进行改革,富商大贾失去了财源,家中养不起戏班。雅、花戏班自谋生路,乘船到沿江、沿河城镇演出,演出范围扩大,繁荣了昆曲和地方戏。当时扬州和北京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戏曲中心。
  七、扬州八怪
  扬州的富庶和秀美,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名士,其中有不少诗人、作家、艺术家。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稍有名气者就有一百余人。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是其中的声名显赫者。
  郑板桥,是历史上杰出的文人、画家,是“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他的一生可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扬州八怪是一批极富个性的画家。其中郑板桥、金农、黄慎、李鱓四位画家为“八怪”中的代表人物,成就较高。他们的“怪”表现在:
  一,偏离了“正宗”画派的束缚,重在自己个性的创造与发挥。如郑板桥推崇老一辈画家石涛、徐渭、朱耷八大山人的绘画成就,提出“撇一半,学一半”,“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他擅画竹、兰、石、松等,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独到见解。郑板桥曾书七言联表明心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一,不蹈艺术老路,而另辟蹊径,要创出“掀天揭地之文,震雷惊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八怪之一的金农,一生坎坷,博学多才,工诗词、精鉴藏、善诗书。在绘画上,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精,尤长画梅,往往“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但他的艺术在当时曲高而和寡,一生未能摆脱寄居庵寺的贫困,直到晚年困窘而逝。
  三,不追随时俗。风格高古,不同凡俗,有违当时人们的欣赏习惯,与画坛时尚相悖,人们觉得新奇,故称他们“怪”。郑板桥为鼓励他的“怪友”,曾题小诗一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八怪”书画,各有怪劲儿,如边寿民画的芦雁,黄慎画的人物,罗聘画的鬼怪等都著称于世。
  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开创的一代画风,为中国画的发展立下了功绩,影响和哺育了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等一批绘画艺术大师。
  八、郑板桥谈画竹
  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富商大贾在生活奢侈之余,亦附庸风雅,对书画着力搜求。风流所及,中产之家乃至平民中稍富有者,亦求书画悬之室中,以示风雅,民谚有“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之说。对字画的大量需求,吸引和产生了大批画家。郑板桥就是当时声名显赫,极富个性的书画家。
  郑燮 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是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善画竹、兰、石、松、菊等,尤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著称。郑板桥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胸无成竹”与“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理论,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达到“胸无成竹”的境界,而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见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郑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笔夜间思。
  冗繁删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此时之竹已不是单纯的实体,而是画家借竹这种文化观念再创造的绘画语汇。此时之“生”,既是竹子“生动”、“生气”之“生”,又是技法上不依别人而别开生面之“生”,也是自己认识上与创作上不守陈法,不断发现“新我”之“生”。
  这些理论的提出,展示了画家的勇气与自我否定、自我创新之精神,展示了中国画在重视绘画艺术性及其对人生文化造就方面的炉火纯青的追求。这正是中国绘画乃至中华文化能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郑板桥和“扬州八怪”的其他人物一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推陈出新,给清代文坛、艺坛、画坛增添了一丝生气,对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下之难得者。”
  九、苏州——弹词·昆曲的摇篮
  苏州弹词是用苏州方言说唱,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地区。有单档一人、双档二人、三档三人说唱之分。演唱者自弹琵琶、三弦或月琴,边说边唱,以叙演中长篇历史故事或短篇故事为主,兼容唱段。还有一种全篇用歌唱的独立短段,此称“开篇”,常在正式演唱长篇故事之前演唱,其内容一般与说唱正文无关,主要起试音调嗓、安定听众的作用。
  弹词腔调具有吟咏性特点,在表演上注重“说、噱、弹、唱”综合性技艺发挥。“说”,亦称“说表”,即用官话官白和方言私白来讲述故事情节;“噱”亦称“噱头”,即说唱中穿插的幽默笑料;“弹”即艺人的乐器伴奏;“唱”即唱腔唱法。
  苏州弹词历史悠久,最早弹词命名的唱本为元朝末年1296~1370的《四游记弹词》,即《侠游》、《仙游》、《梦游》、《宴游》四篇。明代中叶,杨慎所编《二十四史弹词》亦为当时著名作品。历代多有著名艺人出现,其中影响深远的是清乾隆至同治年间的陈、俞、马三大流派。陈派风格稳健、苍劲,适于表现中老年角色;俞派真假嗓兼用,音域宽广,风格抒情、婉转;马派风格朴实爽快。其后陈、俞、马三派又陆续衍生出更多新兴流派,使苏州弹词唱腔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苏州戏曲,主要是昆曲。昆曲起源于元末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腔调。经顾坚等人整理加工,明初已有“昆山腔”之名,其声音流利悠远、委婉动人,深受听众喜爱。至嘉靖年间吸收海盐腔、弋阳腔及当地民间曲调,昆腔曲调更加抒徐婉转,故称“水磨调”。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和鼓、板、锣等。昆曲内容以演唱传奇故事为主,表演注重动作优美,舞蹈性强,具有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万历以后,昆山腔以苏州、太仓为中心,向四方传播,逐渐流传各地,对许多地方戏曲产生深远影响。明末至清前期,是昆腔戏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作家作品大量涌现。作家约二百人,作品可考者为七百多种,著名话本作家冯梦龙、凌蒙初也在其列。出现了以李玉为首的苏州作家群,朱素臣、朱佐朝、叶时章等人继承了明朝中叶反映现实斗争的优秀传统,写出了众多优秀剧目,如《清忠谱》、《万民安》、《一捧雪》、《人兽关》、《占花魁》、《十五贯》等。这些剧作题材广泛,结构精炼,词曲通俗,适于演出,创造了诸如社会贫民、行商坐贾、清官义士等诸多艺术形象,以及与宦官权相作斗争的市民和纺织工人的形象。
  十、苏州吴门画派
  明代山水画的主要成就,集中表现在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伯虎、仇英四家为代表的吴派上,他们溯元代画家之意趣,使山水画趋于精进完善,成就及影响均较大。他们的成就代表了明代绘画的主流。
  沈周 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州今苏州人,明初书画家,可称为吴门画派的创始者,是一个超然在野的文人。他在多方摩习前人作品后自成一格,笔墨苍劲结实,长于各种技法与各类题材,主要成就体现在山水画方面,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如此全面而又运用自如地把握笔墨的画家,后来许多画家均受其影响。他晚年时笔墨粗简,能融汇前人精华而不露斧凿痕迹,作品面貌多样,变化丰富。图80
  文徵明及唐寅唐伯虎均出自沈周门下。文徵明发展了沈周笔墨中雅致清淡的一面,唐寅则结合工整缜密的宋画风格,发挥了沈周秀润流丽的一面。由于唐寅全面的文化素养,特有的个性和经历,加上小说家与民间传闻的鼓吹,使他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仇英出身于漆工,画风接近唐伯虎,但较细弱而少骨力,他在技法上的功力为时人所不及,但在文采与才气上又为时人所鄙薄。总之,明代画坛的主要成就在于由重“技”转向于重“文”,许多画家均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兼擅诗文书画,且长于各类题材的表现,形成了一代画风,使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得到全面发展普及。例如唐伯虎,即是各方面功力深厚,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的画家,人们对他的推崇,实际上是将其当作明清以来文人画家的某种典型来塑造的结果。见后图81继“吴派”之后的一代宗师当推董其昌。他本人诗文书画均极佳,书法秀气,画趣古雅,笔墨秀润。他的作品追求儒家“中和宽厚”的主张,标榜“士气”。在花鸟、山水两大题材的交辉中出现众多风格流派。以恽寿平为代表的“武进派”,以董其昌为宗师的“淞江派”,以萧云从为首的“姑苏派”,还有“新安派”、“黄山派”等,一时间,所谓的“金陵八家”、“画中九友”、“四僧八怪”等出现在江南运河两岸。画坛上呈现出空前繁荣多彩的面貌。
  十一、杭州的南宋古戏
  古代没有“戏院”这个名称。据说唐明皇时期,在梨园演练戏剧,之后,“梨园”便成了演戏的场所或团体的统称,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梨园”的创始人唐明皇顺理成章地成了“戏祖宗”,各地旧戏班都供奉“大唐明皇”的牌位。在唐代,皇帝可以在宫廷里看戏,高官巨富可在自己的府第唱堂会,平民百姓却没有看戏的场所,只能在年节赶庙会时才能看戏。庙会上演戏的地方称戏楼或戏台,一般都跟庙门相对。演戏是为了祈祷神灵保佑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四季平安。杭州吴山上的东嶽庙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古戏台。
  到了宋代,有了百姓看戏的地方,叫“勾栏瓦子”,这是百戏杂耍演出的场所。勾栏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有的勾栏以“棚”为名。南宋时,勾栏也称“瓦子”,“瓦”者,野合易散之意。北宋时,汴京开封内大小勾栏五十余处,大的可容千人。南宋杭州城里设“瓦子”二十多处,其中北郭瓦子、北关门瓦子、米市桥瓦子在当时最有名气。
  南宋古戏以演历史故事、传奇、灵怪、神仙题材为主。演员四五个人为一场。伴奏乐器以箫、笙、稽琴、方响之类配合。演奏人员往往一人可操几件乐器。
  杂剧是当时的“正色”,还有许多“杂艺”,如相扑摔跤、踢弄踢瓶、踢碗、踢缸等。杂耍艺变戏法、手影戏等、悬丝傀儡今木偶戏、影戏皮影戏、说话说书、盲人说唱……。
  瓦子作为古老的“戏园”,分布在运河岸边至杭州城的中心,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娱乐场所。瓦子的戏台两旁大都悬挂一副楹联:
  父老闲来消白昼儿童归去话黄昏
  可见市民扶老携幼争相看戏的盛况。
  十二、京剧名流聚杭城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杭城拱宸桥边,出现了一些内建戏台的茶园。戏台建在茶园正中,一般高一点八米、阔十米、进深十二米,台下是观众大厅,可容百人。两边有包厢,一个包厢容十人。还设楼上包厢,为贵宾雅座。这种布局即是杭城最初的剧院。当时的阳春茶园、天仙茶园、荣华茶园被誉为杭州的三大茶园,以后又出现醒狮台茶楼、丽春戏院和丹桂茶园等。
  日本人在此开设通商口岸,为使日租界和公共通商场所繁荣起来,日本人想尽一切办法,在建茶楼、药房、报社的同时,兴办烟馆、戏馆、妓馆、赌馆、茶馆、菜馆。仅妓馆就有二百户之多,很快发展成畸形繁华的商业区。中.国有志之士在跟日、英等外商进行经济竞争的同时,中外文化也发生了碰撞。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杭城与外来文化、腐朽文化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诸多名伶到茶园戏楼演出,在竞争中,涌现一批名流演员。
  谭鑫培 1847~1917,原名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幼年随父进北京,父演老旦,有“叫天子”之称,故谭鑫培艺名“小叫天”。他幼年在金奎科班习艺,后参加程长庚主持的三庆班习武生兼武丑。程长庚去世后,他自行组班,改演老生,对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有所革新,一改过去老生的黄钟大吕、圆宏庄重的特色,创造出注重韵味、一波三折、细腻委婉的唱腔。以湖广音读中州韵的方法,统一了京剧字音的标准。在做功上注重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他精心修改了一些剧本,使剧情更加紧凑集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谭派。
  谭鑫培是中国京剧的创始人之一。经他加工演出的剧目以《李陵碑》、《秦琼卖马》、《空城计》、《定军山》、《战太平》等最著名。有《谭鑫培唱腔集》编辑出版。
  汪笑侬 1858~1918,名僢,一名德克津,满族人。曾任河南太康县令,因秉性刚正,被弹劾罢职,转而投身戏曲界,曾专访谭鑫培、孙菊仙等知名老生,后自励奋发,勤学苦练,终于登上舞台,遂改名汪笑侬。他长期在杭州、上海舞台演老生,自成一派,也称“汪派”。他目睹清王朝腐败,出于义愤,自编新戏抒发感怀,如《瓜种兰田》、《党人碑》、《博浪椎》、《哭祖庙》、《骂阎罗》等,都有一定的进步思想。每当他吟诵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就义前吟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时,就叹道:“他自仰天笑,我却长歌当哭”。辛亥革命后,汪笑侬赴天津主持“戏剧改良社”工作,其间潜心撰写戏曲理论,后出版《汪笑侬戏曲集》。
  盖叫天 1888~1971,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幼年入天津隆庆和科班,习武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三岁的张英杰赴杭州,在拱宸桥头的天仙戏院拜谭鑫培为师,十四岁登台演出《天水关》、《翠屏山》、《十八扯》等剧目。老生、武生、老旦、花旦等角色皆能演,很快走红。倒嗓之后,表演武生,较长时间在杭州、上海一带献艺。他勤学苦练,曾断臂折腿而坚持不懈。表演以短打武生为主,注重造型美,讲究表演人物神情气质,武戏文唱,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人称“盖派”。他演“武松”,观众称赞他“活武松”;演《十字坡》、《快活林》、《三岔口》等剧目,有“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之誉。这两句赞誉的对联,刻在他墓道口的石柱上。
  盖叫天生前曾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主席。其代表作曾先后拍摄成《盖叫天舞台艺术》、《武松》等影片,有艺术记录《粉墨春秋》出版。
  十三、杭州越剧走向世界
  一方水土哺育一方文化,江南运河及江南水乡,滋润了江南的地方戏曲和地方文化。
  江浙一带流行着许多地方戏曲,有影响的如锡剧、苏剧、淮剧、扬剧、越剧等,这些剧种流行在各自的“家乡”,其中越剧最具代表性。
  二十世纪初,在浙江嵊县今嵊州市的剡溪边,由民谣山歌形成了一种民间曲调,据说连锯木师傅在拉锯时也会唱七字一句的曲调,叙述话本上的故事,十分动听,当时叫“坐地唱书”。1906年,“坐地唱书”的演员第一次在杭州西溪河渚化妆登台演出,戏台是用农家“稻桶”搭起来的。这次演出,影响很大,形成了正式的戏班子。演出时,伴奏很简单,只用笃鼓和檀板,故称“的笃班”、“小歌班”。演出的剧目有《卖婆记》、《箍桶记》等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
  “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戏班为了生计,经常沿河四乡演出,到过铜庐、富阳、杭州等地。1916年,闯入大上海,吸收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丰富了表演艺术,时称“绍兴文戏”。1923年前后,越剧出现了全部由女演员组成的“文武女班”。绍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故地,戏班遂改称“女子越剧”。在越剧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涌现出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徐玉兰、徐天红等一批优秀演员,被称为“越剧十姐妹”。他们对越剧的发展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姚水娟是抗战后第一个闯入上海的,也是第一个用编导制排演新戏的,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她与大名旦对台,始终居于优势。1938年9月被推选为“越剧皇后”。1939年,出版《姚水娟专辑》。
  1945年由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等人组成“雪声剧团”,对越剧的唱腔、表演作了一系列改革,不久在上海舞台上大放异彩。1946年,他们将鲁迅名著《祝福》搬上了越剧舞台,标志着越剧剧团编演新戏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了纪念碑式的成就。1949年9月,袁雪芬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越剧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演出的剧目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越剧由舞台搬上了银幕。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5年,第一次由周恩来总理带到万隆会议上,请国际友人观看。接着又拍了彩色电影片《红楼梦》,使越剧家喻户晓,深受全国人民喜爱。

附注

①白苹,开白色小花的苹草。 ②岐,岔,指麦苗分蘖。 ③荐鲋,荐,进献之意。鲋fù,鲫鱼。 ①傅若金,1304-1343,元代诗人,字与砺,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少时家酷贫,以织席为业。以异才被荐举,曾佐使安南,归授广州文学教授,有(傅与砺诗文集)。 ②畿jí甸,京城周围500里地方,此泛指京城附近。 ③廒áo,泛指粮仓。 ④帆听,帆指帆船。听,听从,顺从。 ⑤舟车会,舟车交汇处,意为水陆交通枢纽。 ⑥骑瞻zhān,骑指驿骑或乘骑。瞻为仰视。 ⑦素食,粗茶淡饭,指平民百姓。 ⑧定,究竟。 ①李贲bì,广宁(今辽宁北镇)入。 隆庆六年(1572)由岁贡任武清知县,多所建树,政绩斐然,有循良之誉。 ②铁瓮wèng,指瓮城,城门外的小月城。铁瓮,比喻城之坚固。 ③新城,河西务原无城,明隆庆六年(1572)筑砖城,故称新城。 ④闾阎,lǚyán,各千家万户,泛指民间。 ⑤公勋店,明代中等贵族多在河西务经营店肆,故称。 ⑥艖,chá,小船。 ⑦税椎,榷què,明廷户部在河西务设税司,征收过往船只的关税。 ⑧五材,金、木、皮、玉,土。 ⑨诸夏,原指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国,此处泛指全国各地。 ⑩咽喉,交通枢纽。 11名利烟波,名与利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12杨光仪,清代成丰二年(1852)举人,曾授东光县教谕。 13轮蹄,车轮与马蹄,犹言车马。 14底事,何事。 ①卫,明代驻地军队的编制单位,相当于今天团的编制。 ①名王,指僧格林沁,他原是蒙古族袭封的科尔沁郡王。 剿灭北伐太平军后,被封为亲王。 ②连村,即连镇。, ③此句是战场上很多坟丘疲狐狸钻洞,刨出残骨。 ④此句大意是,死在野地上的成马,身上带着烧伤。 ⑤六盟、国舅,指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是由蒙古六个盟组成的,与他多有亲属关系。 ⑥一旅压淮湘,指僧亲王所率的一支部队胜过了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 ⑦〓侯,〓(dù),地名,在山东省济阴县。此句是王侯贵族只知道画麒麟装饰楼阁。 ⑧百庙堂,此句是应看中原百庙堂中僧王的塑像。 ①毂gǔ,车轮中间插轴的部分。本句意是肩膀与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非常拥挤。 ①陟zhì,登高。 ②沾zhān,浸湿。 ①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部,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 ①谙ān熟悉。 ②如,胜过。蓝,蓼科植物,叶子可做青绿染料。 ③山寺,指杭州天竺寺、灵隐寺。桂子,桂花。语出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④郡亭,指杭州郡守官署内的亭,名“虚白”。看潮头,浙江流到杭州东南处称钱塘江,再向东北入海,海口潮水称钱塘潮,到阴历八月中旬蔚为壮观。 ①汴州,即汴京,北宋都城开封,亦称东京或汴梁。 ①浅夫,运河两岸专事管理疏浚河道的夫役。 ②踟chíchú,心里迟疑。 ①槎枒cháyā,形容树枝歧出。 ②铃qián,图章。 ①飙biāo,暴风。 ②鬣liè,某些兽类如马、狮子等项上的长毛。 ③蹀躞diéxiè,小步走。 ①僢chuǎn,差错,违背。 ①饔yōng,熟食,有时指早饭。 ①漂母,秦末,淮阴城郊一位善良妇女,常与一群姐妹在淮水边为作坊漂洗丝麻,人称漂母。她常见一少年在河边钓鱼,读书。一天,发现少年昏倒,忙上前救护,把自带的饭菜喂那少年,招呼众姐妹把少年搀到自己家中,一连数日,精心照料,少年恢复了健康,十分感激漂母。这个少年就是胸怀大志的漂泊者韩信。后来韩信受封楚王,建都下邳,为报答漂母救命之恩,前去寻找,漂母已去世。韩信以千金酬劳将士,命数万军丁担土,为漂母筑造坟莹。如今淮阴城东仍保存着这座高二十米、墓底直径五十米的漂母墓。墓地立有历代名人题词的墓碑数十座。本诗指李白想象中的漂母出来迎客。 ①广陵:扬州的别名。扬州地处丘陵地带而得名。 ①优渥wò,厚,重。 ①潴zhū,水积聚的地方 ①镵chán,高峻的岩石,不生草木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