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扬州伊斯兰普哈丁墓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14
颗粒名称: 十、扬州伊斯兰普哈丁墓园
分类号: K878.8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扬州古运河东岸的普哈丁墓园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伊斯兰教风格墓园,建于南宋年间,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普哈丁所建。墓园具有阿拉伯和汉民族风格的结合,是当地人对这位阿拉伯友好使者的尊敬之情的体现。墓园内还有多座阿拉伯人墓,如今已成为扬州市名胜游览地之一。
关键词: 文化遗址 墓葬文化 历史遗迹

内容

扬州古运河东岸,有一座普哈丁墓园,俗称回回堂,亦称巴巴窑。始建于南宋,明、清两代多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
  唐代,伊斯兰教传入扬州。唐上元元年760,居住在扬州的阿拉伯波斯商人近千人。
  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卜六世裔孙,南宋年间到中国传教,在扬州创建礼拜寺。普哈丁于1275年病逝扬州,安葬在城内运河岸边。当地人很尊敬这位阿拉伯的友好使者,为他建造了阿拉伯风格与汉民族风格相结合的墓园。
  墓园大门面向古运河,河边筑石堤。门堂三间,进门是石阶甬道,石阶两旁,装有浮雕石栏。甬道直通墓园门厅,门厅上方嵌有“天方矩箱”四字石额,意为来自天方阿拉伯人的楷模。厅南是三间坐西朝东的清真寺礼拜殿,殿内设置凹进的窑殿,并绘有拱门图案。这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场所。殿南有水房,供穆斯林“大净”和“小净”。北侧为基园,东墙嵌有《先贤历史记略》碑文,记述普哈丁来扬州传教的事迹。
  普哈丁墓为平面方形,四角攒尖式筒瓦顶,四面砖墙,每面开一拱门。内上部为圆顶,墓在中央地下。地上有石筑墓顶,长方形叠石,四周刻《可兰经》,间以缠枝花团。外壁上嵌着清雍正年间“西域普哈丁先贤之墓”的石刻。在墓园入口通道内,有光堵三十四年1908立的普哈丁传记石碑。墓园内还有南宋至明代来扬州传教的阿拉伯人墓:1927年,在扬州南门外发掘出的元代阿拉伯人墓碑八块,也移放在此。
  新中国成立后,普哈丁墓园一直是我国宗教对外开放活动的场所。今天,为扬州市名胜游览地之一。图14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人物

唐上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