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对外交流传佳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运河史话》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10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对外交流传佳话
分类号:
D822
页数:
20
页码:
51-7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古代中国人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其中涉及了马可·波罗在天津的传播制盐技术和郑和航海下西洋的壮举。这些历史事件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与世界各地人民进行友好往来的传统。
关键词:
中外交流
对外交流
历史文化
内容
古代,中国人走向世界,有两条通道:一条是西北大陆上的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向西过河西走廊,经塔里木河西岸,抵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各地;另一条为东部海上丝绸之路,由沿海港口起,通往东南亚、西亚、日本、东非及南美各国。大运河是把海、陆通道连接起来的金色纽带。通过“金色纽带”及“丝绸之路”,中国的大门向外打开,中国人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为频繁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在这一进程中,传出了一段段佳话。
一、马可·波罗在天津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威尼斯人,世界著名旅行家,是欧洲与中国友好往来的先驱。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275年,马可•波罗随父亲、叔叔来到中国,当时只有二十一岁。他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尊称他“马可波罗阁下”。他在中国的十七年中,走遍各大商埠、都会。他到苏州,称这个城市像他的家乡威尼斯。到杭州,说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马可·波罗曾任扬州东宣抚使,官封至副枢密使,多次代表朝廷出使异国。
他曾两次到天津,给天津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82年,马可·波罗第一次到天津,当时天津称“海津镇”,地面盐碱化严重,“未霜而草枯,滩面宽平,盐卤涌出”。当地百姓兴起煮盐产业。忽必烈派马可·波罗到天津设置盐使司进行管理。马可·波罗先后到天津三岔口、芦台、汉沽、长芦等地了解百姓制盐情况,记录各地制盐方法,进而广泛传播,推动了天津制盐业的迅速发展。三岔口运河两岸,出现了“万户夹灶而居"的制盐红火局面。
1292年,马可·波罗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钦差大臣,率六百余人的护送团护送公主阔阔真远嫁伊朗国王。护送团乘坐十四艘大船,从大都北京城南张家湾码头出发,经北运河到天津三岔口打尖歇脚。马可·波罗看到运河沿岸盐堆如小山,目,洁白晶亮,超过昔日,便登岸询访盐民,盐民讲述了新的制盐方法,马可,波罗又记录下来,并给予传播,使天津盐名声大振。这便是马克,波罗第二次到天津。后来在他的《游记》中写道:中国制盐技术超越欧洲其多。
天津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友好使者,在海河岸边开辟了一个广场,取名“马可•波罗广场”,还称广场旁边的马路为“马可,波罗路”。
二、郑和航海下西洋
漕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国造船业的发展和航海技术的提高。早在宋徽宗年间,就造出了四十多丈长的大船,称“神舟”,载着两万余石粮米相当于一千二百多吨赴高丽国赈济灾民,高丽人“倾国耸观”,“欢呼嘉叹气。”
到元朝时期,造船业更为发达,航海技术有了更大提高,为明朝郑和航海打下了基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三个月,即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与各国进行贸易,相互友好往来,达到扬威四海的目的,形成万国来朝的盛况,在国内臣民的心目中取得英主临朝的美誉;另一个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在靖难中逃亡的建文皇帝。
郑和1375〜1433,原名马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十二岁时被明军掳出云南,后被安置到燕王府中,侍奉燕王。在燕王与其侄朱允蚊争夺皇位的战役中,随燕王“出入战阵”“多建奇功”,得到赏识,燕王赐姓“郑”,改名“和”,并升为太监。由是称为“三宝保太监。
郑和接受皇命,自1403年始,先后七次出使西洋,航行十万余里。他先后到过东南亚、南亚、中东,最远到达东非的卜喇哇今索马里与阿拉伯半岛的天方今麦加城,共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率领的船队,大船一百艘,小船二百艘。大船长44丈4尺合142米多,阔18丈合57,6米多,九桅十二帆,需二三百人驾驶。船队共有两万七千人,这是当时海上最大的船队。航船己使用精刻度的罗盘,绘制航海图。郑和航海图上指示的道路以文莱为界限,分东洋指针、西洋指针,这就是“东洋”、“西洋”的来历。西洋是指今天的南洋群岛及印度洋一带,如此的航海规模和航海技术,在当时的世界航海史上是首屈一指的。郑和比哥伦布航海早八十九年,比麦哲伦航海早一百七十六年。
郑和所率庞大的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铁器、金银和铜钱,用来换取各地的象牙、香料、药材、染料等特产。因船载宝货,故称宝船。郑和所到之处,均能与人为善,平等交易,受到当地国王与百姓的欢迎。如到占城,国王骑着大象,率领臣民,奏着鼓乐出迎,气氛隆重而友好。郑和向各国宣扬大明皇帝的威德,并尊重当地的民俗习惯,表示愿意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进行贸易往来。很多国家的国王、酋长派王子、王叔、王侄及使节随郑和船队来中国访问。
文莱国王亲率王后、弟、妹、子女以及陪臣一百五十多人来到明都南京,受到永乐皇帝的盛情款待。后来文莱国王身染重病,希望死后葬于中国,永乐皇帝恩准安葬南京。其墓今日犹存,这是中国与文莱友好历史的见证。永乐年间,即郑和六下西洋后,各国使臣、商旅来到南京的络绎不绝,最多的一次达一千二百人。郑和下西洋,大大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的随从、助手撰写了多部著述,记载了航海详情,丰富了中国的航海史、地理学,也成了今天研究六百年前中国与亚、非国家交往的重要文献。
三、苏禄国东王墓在德州
明朝永乐年间,朝廷三次派遣使团访问菲律宾群岛诸国。1417年,朝廷又派专使访问苏禄国。菲律宾群岛诸国曾先后十六次派遣代表团访问中国。明政府和西洋各国的关系十分友好。
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菲律宾群岛上苏禄东国酋长巴都葛叭答剌、苏禄西国酋长麻哈刺陀葛刺麻丁、苏禄崛国女酋长叭都葛巴刺卜各率其眷福、大臣和侍从共三百四十多人访问中国,从福建泉州登岸,经大运河到达北京,朝见大明皇帝。明成祖对苏禄国王来访非常重视,降旨沿途地方官员隆重接待,派专使到应天府南京龙江驿站专候,举行盛大宴会为苏禄国王接风。
三位国王到北京后,永乐皇帝在奉天殿举行了盛大的会见仪式。三位国王向永乐皇帝赠送了珍珠、宝石、玳瑁等珍贵礼品,递交金缕表文国书,永乐皇帝按中国传统礼节,赠封巴都葛叭答剌为苏禄国东王,赠封麻哈刺陀葛刺麻丁为苏禄国西王,赠封叭都葛巴刺卜、为苏禄国峒王,并回赠了印诰、袭衣、冠带、仪仗器物等礼品。会见后,水乐皇帝又在谨身殿举行国宴招待,皇太子作陪。席间,皇宫乐队伴歌献舞,气氛卜分热烈。三王在北京逗留了二十七天,临行前,水乐皇帝“各赠玉带一条,黄金白两,白金二千两,罗锦纹绮二百匹,绢三百匹,纱一万锭,钱三千贯,金绣蟒龙衣、麒麟衣各二袭”。
苏禄国三王一行于九月初启程离开北京,乘船沿大运河南下。永乐皇帝特派专使护送。九月十三日,船行至德州安德驿附近,苏禄东王不幸病逝。
消息传到北京,永乐皇帝甚是悲哀,派礼部郎中陈世启带着祭文赶往德州吊唁,并为苏禄国东王举行隆重葬礼。按中国礼制在德州北郊造了陵墓,以垂永久。祭文赞誉东王“聪明豁达,性温厚”,肯定了苏禄国东王对两国友好往来做出的杰出贡献,“贤德芳名,昭播后世,与天地相悠久,虽死犹生”,赐谥号“恭定”。按中国礼节,王妃、王子、随从等十余人守墓三年。东王妃在中国住了六年,曾回国一次,因眷恋中国,于次年带着王子返回中国,长期居住下来。
东王去世第二年1418年,明廷又在东王墓前修造祠庙,立起高大的苏禄王碑。永乐皇帝亲自撰写碑文,盛赞苏禄东王的功绩“光荣被其家国,庆泽流于后人,名声昭于史册,永世而不磨。”图12
东王墓建成后,朝廷又赐祭田二百三十八亩,永免地税钱粮。留卜守墓的东王子孙,每人每月由国家发给俸粮一石,另给银、钞、布等生活所需。为尊重孙信奉伊斯兰教,又在某西南侧建造清真寺一座。明末顾炎武的渴墓诗有“世有国人供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之句,清人程先贞留题“万里游魂至此方,丰碑犹自焕奎章"诗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清廷亦十分重视东王墓的祭祀和修整,每年春清明,秋中无,由山东巡抚、德州知府亲临祭祀,修茸①墓地、神道、庙宇、碑亭、牌十人,俱享受朝廷俸禄并世代相传。东王子孙至今己繁衍至十九世,共一百二十余户,四百六十多人,所居村落称北营村。
新中国成立后,东王慕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张家湾的琉球国友人墓
自明洪武五年1372起,日本群岛上的琉球国就与中国有官方往来,民间贸易也很频繁。明永乐十九年1421,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琉球国不断派使团来到北京,向大明王朝称臣,求得庇护;选派留学生来华学习汉文;同时派出船队进行贸易往来。所取进京路线是:在福州登岸,转到杭州经大运河直抵通州张家湾码头,上岸后乘轿或乘车进京。
张家湾当年是一座富庶美丽的文化名城,是温榆河、通惠河、白河等五条河流交汇之处,宜耕宜牧,可渔可狩,是鱼米之乡和游览胜地。
琉球人很喜欢张家湾,觉得运河连着他们家乡。明清的几百年中,琉球的使官和一些留学生在华病逝,要求埋葬在张家湾,得到皇上恩准。按中国礼俗在墓前立碑,此处建立了琉球人的墓地。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琉球国朝贡副使杨联桂出使中国,当年病逝于京城。康熙皇帝遣史官致祭。一位叫蔡宏训的官派留学生,在北京国子监朝廷兴办
①葺,修补。
的最高府研习汉学,于清雍正二年1724病逝,也葬于张家湾。至清朝末叶,这块墓地共葬卜二位琉球人,其中官员七人,留学生五人。
为保护这块墓地,清雍正三年,皇1上降旨,在墓地旁建一通石碑,训令通州地方官员经常巡查,严禁破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家湾人痛恨日本人的侵略罪行,将琉球人的墓碑推倒。
其实,琉球与日本并非同一个国家。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用武力吞并了琉球国,后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
1991年,日本冲绳县百人友好参观团来中国,他们沿着祖先的足迹,乘船到福州登岸,步行到杭州,沿大运河水陆兼行北上,到达张家湾,寻找祖先的墓地。他们听取了通州文管所负责人讲述墓地建造和保护的历史,观看了碑文,颇受感动。1992年,冲绳旅游团再次到中国,从杭州骑自行车沿大运河北上到张家湾。此次,他们带来很多资料,与当地人畅谈琉球人与中国人源远流长的友谊。
五、荷使初访中国记摘录
约翰·尼霍夫,荷兰人,1655年,随荷兰使团来中国。7月19日,自荷兰巴达维亚外港乘船出发,8月18日到达虎门,在广州停留下来。1656年3月17日离开广州,沿水路北上,陆行过大庾岭,进江西,沿赣江北浮,经吴城镇,入鄱阳湖,再入长江,至扬州驶入京杭大运河北上……7月4日到达天津,12日到达通州,在张家湾码头登岸,清政府派官员迎接,由陆路至京。10月2日谒见顺治皇帝。
1657年3月14日返回荷兰,历时二十个月零十七天。
尼霍夫在进京途中,对沿途城镇的风景、地貌作了细致的观察,对各地河川、城墙、寺庙、宝塔等都有详细记载,并绘制插图一百多幅,形象逼真。当时的很多景物今己不复存在,但在尼霍夫的著作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原貌。图13
下面是荷兰使团自天津到通州张家湾沿途记录片段:
四月七日,我们在著名的城市天津城前抛次锚泊船,以便在那里过夜,并准备以后的行程。该城距静海县一百二十里,城区呈正方形,比巴达维亚城稍大些,又有一道二十五呎尺高的城墙。城墙上有垛堞,垛堞后的通道宽达八步,但没有炮台。郊区非常大,从城区向八方呈放射形展开,建有漂亮的房舍。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前往高丽、日本和其它地方的戎克船和其它大船。这些船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生意兴隆的盛名。城市附近还有空旷的沼泽地,在多雨的夏天里,地上大面积积水,有几条河流在此处汇合,形成一个三岔交汇处,城堡就建在这个交汇处……
七月十一日,我们沿北运河来到河西务,此地距天津城一百八十里,位于运河西岸。该城方圆步行丰个小时,有一道城墙,郊区沿运河西岸伸展颇远,所有前往北京的船都必须经过此地,在此缴纳通行税,所以这个小城非常有名。使臣阁下在此受到热烈的款待,当地长官还在他的府第隆重宴请使臣。二位使臣为了在礼节上往来,也回赠他们一份小礼物。即使如此,他们仍希望得到几小瓶玫瑰水,使臣阁下也就乐意地派人送去玫瑰水。
七月十二日,我们经过漷县,这个小城,距河西务六十里,位于运河西岸。
当天,使臣阁下到达张家湾的皇家专用码头。张家湾离漷县六十里,位于大运河北端,该地人口众多。有一个防御用的坚固城堡,城中央有一座漂亮的牌坊,用石灰色石头建造的。城南有一座五拱洞的石桥,桥两旁都建有房屋。
该城长二百四十步,所有运往北京的货物都在此地或通州卸下,专用驴子和大车运栽,经陆路转运到北京。很多驴子和大车常在此地等待运送货物……
《荷使初访中国记》,是约翰•尼霍夫所著。1989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由荷兰人包乐夫和中国的庄国土合著。书中收录了尼霍夫的原著,并对原著作了详尽的考证和注释。
六、外国商人栖身济宁
山东济宁是大运河“南北要冲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各国商人纷至沓来,分住在五十多条街巷,以回民居多。他们大多经营皮毛业,行栈多达八九十家,并创出名牌产品一路青猾皮。
1322年,意大利人鄂多立克来中国经商,自广州登陆,经福州到杭州,从杭州乘船沿大运河北上。鄂多立克对所经的商贸城镇做过调查,在《鄂多立克东游录》中,记录了在济宁目睹的情况:
它也许比世上任何其它地方都生产更多的丝,因为那里的丝在最贵时,你仍花不了八银币就能买到四十磅该地方还有大量各类商货,尚有面食和酒及其它种种好东西。
在运河沿岸活动时间最长的,应属日本勘合贸易使船。他们十一次组成大规模船队来华贸易。这些船队由政府勘合,地方官员接待,往返途中“凡是要地,皆营贸易”。日船先将货物卸在沿河各码头或发往重要的城镇,由当地政府派员监督销售。日本商船在返航途中再沿线收取货款,顺便购买当地纺织品和土特产品带回国。除了官方贸易,勘合船所到之处,也同私人进行小额贸易,但须由地方官员监督。乘坐日本勘合船的,除使节和商人,还有僧侣和文人。他们来中国以游学为目的,从事文化交流活动,济宁的名胜古迹是他们驻足的地方。担任日本勘合船使节的著名高僧庵桂悟、策彦周良等都曾多次游历济宁寺、庙、宫、观。日本画圣雪舟扬常“漫游齐鲁之间这些文化名人受到齐鲁文化的熏陶,同时也传播了日本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七、利玛窦进京记
利玛窦1552~1610,字西泰,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十年1582来华,历游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万历二十九年1601定居北京。万历三十八年1610病故。在华生活二十八年。
利玛窦在华著述甚丰,并遗有《日记》,详记其在中国见闻和生活起居。其中第四卷记载了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夏,首次进京沿途所见,兹节录于此,从中可略见明代京杭大运河运营之繁盛。
南京至北京的水路,沿途经过江苏、山东、北直隶等许多著名城市,除此之外,运河两岸有许多城镇、乡村和零散的农舍,都是人口居住区,在旅途中,无论船停泊哪里,供应都很充足,诸如米、面、肉、鱼、水果、蔬菜、酒之类的食物,比比皆是,价格也很便宜,通过运河,人们把大量的木料,如大梁、高柱、平板,运到京城,这些木料是用于皇宫的建筑,尤其他们遭到火灾时一一据说当时三分之二的皇宫被烧毁,整个旅途中,神父们看到沿岸几千名纤夫步履艰难地拖着长蛇般的木筏,木筏是由一根根大梁扎成的,后面还拖着其它木料,他们有的一天要行走五六意哩1意哩=5华里。木料是来自中国遥远的四川省,将它们运到,京城有的需要两三年时间,木筏中每根大梁要耗金三千之多,有的木筏长达两哩,中国人用砖块比用石头更喜欢,建筑皇宫用的砖块是从一千五百哩以外的地方驳运而来的,运载这类材料的船只,日
夜不停地行驶,人们在这条运河中所见到的如此之多的建筑材料,不但足以盖一座皇宫,而且还可以另盖一座完整的村落。
京微地方物产贫乏,为满足中国皇帝奢侈的生活,江南各省每年都要向皇帝进贡他所需要和他所想要的一切东西,如水果、鱼、米和做袍子用的丝绸料子等六百件贡品,所有这些都必须限期运到,否则押运的内监官员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船叫“快船”,通常由八艘到十艘组成一个船队,由内监押运,船队行驶得很快,_年之中只有夏季才是漕运的季节,因为这时水位高,大概是河水发源地山上覆雪融化的缘故吧,盛夏季节,进贡的食物未运到京城就要变质,因为他们在路途上要耽搁一两个月,所以贡品必须用冰保藏,然而冰块是要逐渐融化掉的,因此在沿途几个固定的口埠,设有许多冰库,这样,“快船”由于冰块源源不断地补充,贡品运到京城还很新鲜,有的押运的内监为了牟取私利,将船轮空出,租给商人。
这次旅行,沿途经过的大口埠有:江苏扬州、淮安、山东济宁、临清、天津、北京。
在中国人看来,将所有的贡品全部装入一条船,是对皇帝不尊重的表现,必须把它们分开装运,似于这样才算更尊敬些,皇帝本人由于其它的原因,对此不予过问,无数装有贡品的船只正络绎不绝地驶往,亍、城,许多船只都没达到满载的吨位,商人乘,机用很低的租金租借空仓,这样,可以向京城提供当地没有生产的许多东西,互易所需,减少京城向外地的必要求援,因此有人说北京什么也不出产,而北京什么也不缺乏。
虽然神父们同尚书南京礼部尚书王弘海译者注的随员乘一条船,并且单独住_个船舱,但是由于连续的暑热,旅途中他们一个个相继病倒,不过……在到达京城前,他们均已痊愈,到了山东省,船进入一条与其说是天然的,不如说更像是人工开凿的河道•这条河道即运河,离京城很近,其附近的口埠就是天津。
傍依天津又有一条源于北直隶,确切地说是东北的河流通过,这两条河汇合后,只需一夭时间就可流入渤海湾,这时由于日本已侵入朝鲜,所以皇帝特派钦差总督掌管夭津口埠,由他统率这里的大兵船,准备赴朝援助,整条河停泊的都是兵船,船上满载兵勇。他们秉坐的“快船”毫无阻挡地从它们中间通过。
最后,他们不是在码头,而是在离京城尚有一天路程的河岸通州一译者注登陆,这里有一条运河通惠河一译者注通到城内,但是为防止船只堵塞河面,只允许运输贡品的“快船”来往,其它货物由大车、马驮和人背进城里,神父们进城时间非常凑巧,正赶上圣母诞生节的前夕1598年9月7日一译者注,这真使他们欣喜若狂,再也按捺不住了,因为他们看到基督教的信仰,终于飞越四海,传到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华帝国,她的传播者也来到了帝国的首都。
从澳门到广州需要两天时间,从广州到北京,即我们所经过的全部里程,若按中国里程计算,其全长:广州至南雄1170里,南雄至南昌1120里,南昌至南京1440里,南京至北京3335里,总共7065里,合1413意哩。
八、英使觐见乾隆帝
马戛尔尼1733~1806是乾隆五卜八年1793英国首次来华外交使团的全权特使,斯丹东为副使,英国自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逐渐成为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疯狂向外扩张势力,掠夺财富,开辟殖民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自然是他们理想的市场。
清政府对于汹涌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一直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直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才置定海关,中英民间贸易始来互市,至雍正三年1725,贸易数量已相当可观。英商运来羽纱、哆啰绒、哗叽等毛织品,金属制品和印度出产的棉花:运走中国的茶叶、生丝、土布、陶瓷、大黄等销往欧洲,至鸦片战争前几年,中国一直保持贸易出口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这对以掠夺廉价原料、牟取暴利的殖民者无疑是难以忍受的。于是,英军入侵东印度,在孟加拉国强迫农民种植罂粟,生产鸦片,以图以大最走私鸦片来弥补贸易赤字。英国首先派英印总督通使西藏,以求贸易互市,妄图以此为缺口打开中国大门,而班禅却以奏清皇朝不允为由拒绝。清乾隆二十四年,英商洪任辉又来到浙江,向巡抚庄有恭要求开放宁波港口,被驱逐出境。洪任辉又窜到天津,向清朝投递文书,再次要求到宁波贸易,乾隆旨派专人向外国人宣布:“中国的东西,你们需要的很多;你们的货物,中国可有可无,宁波不准再去,去必驱逐。”至此,洪任辉秉承英政府意旨,名为通商贸易,实图开辟殖民地的企图又一次宣告失败。
英国殖民主义者并不甘心失败,经长期策划,国王乔治三世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派以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庞大外交使团来华,名义上是为乾隆皇帝祝寿,真实意图是要求清朝开埠通商,并搜集有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为进一步掠夺和侵略做准备。
马戛尔尼使团的随员中有军官、医生、机械技师、测绘员和画家等135人,1792年9月26日分乘“狮子”号、“豺狼”号、“印度斯坦”号三艘船从朴次茅斯港出发,绕过南美洲,于1793年7月25日到达天津大沽口。乾隆皇帝闻讯,自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于是颁诏:“英吉利万里远来,遣使纳贡,甚为恭顺。”便派长芦盐政瑞征以优相待,直隶总督梁肯堂专程到大沽去迎接。当时乾隆皇帝正在热河行宫,马戛尔尼从天津登岸经北京去热河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在万树园接见了特使和秘书。马戛尔尼将贡品天文地理仪器、地球日月座钟、天球全图、地球全图、英王室印画图像、金线毯、机器车等十九件套献给乾隆皇帝。乾隆帝大悦,招待更盛。英使每到一处便受到极豪华款待,马戛尔尼惊讶地说:“食物之丰盛,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副使斯丹东连声感叹:“这种慷慨的招待,除了东方之外,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也是罕见的。”九月十五日使团应邀参加了乾隆皇帝八十三岁“万岁庆典”。庆典后当马戛尔尼拿出外交照会,郑重提出英商船要在舟山、宁波、天津、广东等地登岸经商:在北京设六行:在舟山划岛供英商居住;在广州划地,任英商自由往来:减免从澳门运往广州英货税收;将中国税则颁发给英商一份这六条要求时,乾隆帝才恍然大悟,愤懑不止,随即逐条批驳,给乔治三世复信“大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舟货物以通有无。”并指出:舟山海岛与广州居住一节,是侵犯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坚决不允。遂通令沿海各口岸、要塞、督抚加强戒备,严防英人侵占。
乾隆皇帝照常规颁赏给马戛尔尼国书和礼品后,避而退之不再理睬,只派大学士和珅、福康安与之周旋。在陪同游览中,马戛尔尼乘机再三提出谈判,机敏的和珅却把时间都安排在游览松鹤斋、东宫、万壑松风等景致上,_会儿游玩绿茸成茵、鹿鹿成群的狩猎场;一会儿回转在宏丽的外八庙,不管走到哪里,只谈山水风光,只字不提邦交与国事。马戛尔尼_行在承德行宫游玩了十几天,一无所获。回北京后,再次急切地向和珅提出两国互派使节事宜,和珅却以“天朝的规矩从不向外国派使臣,外国派来的贡使也不许久住”作为回绝,并重申乾隆皇帝给英王乔治三世国书中末尾的警告:”如果英国商船升到浙江、天津上岸交易,当地官兵就立即驱逐”。
马戛尔尼使华计划件件落空,彻底受挫后,只得由清廷军机大臣松筠伴送,沿运河南下,于十月五日离华回国。但是,他们在中国期间,所到之处,山川河道、港湾岛屿、交通地形、城防堡垒和军队配备无不加以考察、测绘,《临清塔湾景图》就是其中一幅。
《临清塔湾景图》,选取乾隆年间临清土城怀朔门外一角,采用中景透视绘制,其图比例准确、造型逼真,以笔触细腻的西方铜版画手法,自远而近,自小而大,明暗相宜,将舍利塔置于画面中心,塔北有永寿寺,塔南有莲花庵、土城墙、怀朔门,土城内隐约可见净宁寺、弥陀寺、清真寺东寺:运河之上绘有北水门、漕运帆船,还有渡船、渔船;人物绘有僧人、道士、香客、舵工、艄工、渔夫及观赏河景、游赏风光的众多人物。整幅画时代感强,贴切自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真实记录了乾隆年间临清城北一带的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
收录在《乾隆英使谨见记》一书中的,除了《临清塔湾景图》外,还有天津、济宁、苏州、广州等景图,及《京津地理图》、《京津水系图》、《运河漕运船闸图》、《清军海防武装守备军人•火炮及军事隙望塔图》、《清朝驿站传递圣旨图》等。涉猎的范围从国民经济、自然资源,到海陆交通、军事国防无所不及,从中不难看出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显然不单是发展贸易关系,而是负有考察中国国事军情的重要使命,是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制定侵华的“炮舰政策”提供可资蓝本和必要准备的一次蓄谋已久的外交活动。因而,记录此次外交活动的《乾隆英使觐见记》受到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极大重视,仅时隔两年,就由英使团副使斯丹东编著付梓,出版后,一直为英廷所密藏。后来法国传教士千方百计得到此书,又受到法国政府的分外珍惜,作为实测图深藏内府,秘而不宣。而中国,直到成书二十一年后的民国六年1917,才由刘半农翻译,中华书局出版。
《乾隆英使觐见记》一书的编绘者,在对临清及沿运河“河流系统作了饶有兴趣的研究”的幌子下,究竟干了什么勾当呢?书中引述英王给乾隆帝的信中伪善地说,他们遣使来华,目的绝非谋求扩充本国领土,亦非谋求获得外国财富,而只是为了“研究世界各地的出产,向落后地方交流技术及生活福利的知识”,“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平”的词藻终久掩盖不住侵略的野心,在他们写给本国统治者的密折中,毫不讳言地道出端底:“看来有-条河道——不必怀疑——可以进人中国海港天津。从天津到北京……通过此路发动战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果然,此书出笼四十四年便爆发了鸦片战争。又十四年,英军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拉开了殖民主义列强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序幕。
九、淮阴的琉球国郑文英之墓
日本的冲绳县,史称琉球国。古时,琉球国周边有三道深沟,沟中环以流水,沟边设栅栏,环栅栏附近密植带刺植物,视以国界。琉球人以刀、弓箭为兵器,看月亮圆缺计时。
明洪武年间,琉球国与中国保持着从属关系,经常派使者到中国来朝页,派留学生学习汉文,民间贸易往来频繁。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琉球国使者郑文英中国译名来中国朝贡,经大运河进京,在经过大运河“孔道”淮阴时,不幸因病卒世。淮阴地方官上奏皇上,朝廷下旨,按当地葬俗予以厚葬,使用上等棺椁装殓,墓地立一通石碑。正面碑文镌刻:琉球国朝京都事讳文英郑公之墓。次年增建碑亭一座。
据考,京杭大运河沿岸,有多处琉球国人的陵墓及墓碑。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在题寄郑文英碑亭的诗中云——
楚地山川南北会,汉槎风月往来频。①
他年石上看名姓,多是东曹奉使臣。
如今,郑文英墓保存在淮阴县图书馆院内。
十、扬州伊斯兰普哈丁墓园
扬州古运河东岸,有一座普哈丁墓园,俗称回回堂,亦称巴巴窑。始建于南宋,明、清两代多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
唐代,伊斯兰教传入扬州。唐上元元年760,居住在扬州的阿拉伯波斯商人近千人。
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第卜六世裔孙,南宋年间到中国传教,在扬州创建礼拜寺。普哈丁于1275年病逝扬州,安葬在城内运河岸边。当地人很尊敬这位阿拉伯的友好使者,为他建造了阿拉伯风格与汉民族风格相结合的墓园。
墓园大门面向古运河,河边筑石堤。门堂三间,进门是石阶甬道,石阶两旁,装有浮雕石栏。甬道直通墓园门厅,门厅上方嵌有“天方矩箱”四字石额,意为来自天方阿拉伯人的楷模。厅南是三间坐西朝东的清真寺礼拜殿,殿内设置凹进的窑殿,并绘有拱门图案。这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场所。殿南有水房,供穆斯林“大净”和“小净”。北侧为基园,东墙嵌有《先贤历史记略》碑文,记述普哈丁来扬州传教的事迹。
普哈丁墓为平面方形,四角攒尖式筒瓦顶,四面砖墙,每面开一拱门。内上部为圆顶,墓在中央地下。地上有石筑墓顶,长方形叠石,四周刻《可兰经》,间以缠枝花团。外壁上嵌着清雍正年间“西域普哈丁先贤之墓”的石刻。在墓园入口通道内,有光堵三十四年1908立的普哈丁传记石碑。墓园内还有南宋至明代来扬州传教的阿拉伯人墓:1927年,在扬州南门外发掘出的元代阿拉伯人墓碑八块,也移放在此。
新中国成立后,普哈丁墓园一直是我国宗教对外开放活动的场所。今天,为扬州市名胜游览地之一。图14
十一、鉴真法师东渡
鉴真,688年生于江阳今扬州市,俗姓淳于,十四岁随父亲到大云寺出家,从智满禅师为沙弥。十八岁,随道岸“西游二京长安、洛阳,究学三藏”。二十一岁,在长安实际寺随弘景律师登坛受具足戒,更从道岸、弘景、融济、义威、远智、大亮、全修、慧策等高僧,探求佛典、建筑、雕塑、书画、医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并进入皇宫“太医署”学习,著述《佛性论》、《顺义说》,抄写佛经一万一千多卷,修靠山寺庙八十余所,塑佛像无数,讲授佛教律宗经典遍及四方,“登坛讲律,穷本探源,宣扬弘法,僧俗愧之不如”。二十七岁,回扬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会。此后,在扬州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阐律,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为四万余人受戒。四十六岁时,成为道岸、义威之后的一方宗首,江淮僧俗归心,仰为“江淮化主”。
唐天宝元年742,日本学问僧荣容、普照来大明寺叩求一传戒师“东游兴化二有僧人认为“沧海茫荡,百无一至”。时已五十五岁的鉴真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遂慨然应允,愿随者多人。唐天宝二年第一次东渡,因僧人如海挟怒诬告,未能成行,所备船只和物资全被官府没收;当年冬又进行第二次东渡,因遭风浪,船毁物沉,被明州宁波官府救至阿育王寺;唐天宝三年秋,谋划从阿育王寺进行第三次东渡,结果海船被风浪南飘至振州今广东崖县南,只得登陆北上。此次东渡,鉴真因患眼疾双目失明。其后,鉴真再次谋划渡海,因扬州僧众请求官府截留鉴真,未能成行;此后,他又率弟子欲取道温州、福建登舟航海,终被官府阻拦,护送回扬州。唐天宝十二年十月,日本遣唐使团回国,特来扬州邀请鉴真东渡,鉴真欣然前往,历时一个多月,抵达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岛南部鹿儿岛之秋目浦,由延庆师引入太宰府。
次年二月,鉴真一行入京奈良,安置东大寺。日本天皇下诏:“大德和尚远涉沧波投此国,诚副朕意,喜慰无喻……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大和尚。”并敕授“传灯大法师”位。四月,于奈良卢舍那殿前立戒坛,为圣武天皇、皇太后、孝谦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萨戒,后为沙弥澄修等四百四十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八十余人,舍旧戒后重授具足戒,是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
唐乾元二年759,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遂由东大寺移居于此,传布律宗,招提寺遂成日本律宗之祖庭,鉴真亦有扶桑宗太祖之称。除弘扬戒律外,鉴真还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鉴真精“医方明”,济人无数,淳仁天皇曾使其辨药之真伪,他以鼻辨之,一无错失。光明皇太后有疾,鉴真“所讲医药有效”。著有《鉴上人秘方》,但书已散失,尚有少数药方传世。广德元年763,弟子忍基等为鉴真模影立像;是年五月六日,鉴真结珈趺坐,面西而卒。广德五年,日本国使遣唐,扬州诸寺僧人闻鉴真圆寂,同着丧服,向东举哀三日,并于龙兴寺设大斋会。图15
图15 唐鉴真大和尚诞辰1310周年纪念法会
十二、寒山寺珍藏的日本青铜乳头钟
位于大运河畔的苏州寒山寺,虽属一般的中型寺院,但因有唐代张继那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而名扬天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的梁代502~557,唐初诗僧寒山曾在此任住持和尚,故名寒山寺。寺里的大钟每天于子夜万籁俱寂之时敲响,钟声悠扬悦耳,令人遐想。
804年,日本高僧云海法师漂洋过海,来华求法。他读到《枫桥夜泊》那首诗,特意乘船经大运河到苏州,拜谒塞山寺,并与寒山寺的住持法师切磋佛经。每天夜晚他洗耳聆听寺里的钟声,领悟到诗情与禅韵。回国后便宣扬寒山寺的钟声及张继那首《枫桥夜泊》诗。后来日本僧侣来中国求法,无不到寒山寺来拜谒,聆听钟声。
唐朝末年,寒山寺毁于兵火,寺中的大钟也被兵匪盗走。后寒山寺屡修屡毁,悠扬的钟声再也听不到了。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京杭大运河畅通,苏州经济迅速发展,佛教再度兴盛。一些豪商大贾和佛教信徒,自愿捐银,重修寒山寺,同时铸造一口巨钟,夜半钟声再度响起。不久又因海上倭寇猖撅,进入内地骚扰,苏州遭到洗劫,寒山寺再次被毁,巨钟又被倭寇盗走。传闻这口巨钟已流落到日本,又传闻,巨钟被倭寇砸毁,打造了枪炮。
此事引起日本佛教界的重视。日本高僧山田寒山云游四方寻找巨钟,一无所获。于是他倡议日本佛教界人士捐资为中国寒山寺铸造巨钟。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山田寒山挑选一批优秀工匠,依照中国唐代寒山寺巨钟图样,精心铸造一口青铜乳头钟。
光绪三十二年1906,寒山寺又一次重建,江苏巡抚督造铁钟一口,悬挂在钟楼内。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三人合抱,重两吨,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袅袅。日本佛教大师山田寒山借此机会,率一批僧侣将新铸的青铜乳头钟送到寒山寺。
这口青铜乳头钟至今珍藏在寒山寺大雄宝殿内。它凝结着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是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图16
十三、径山寺——日本茶道发源地
浙江省余杭县城西北二十五公里,是天目山的东北峰,山上有东、西两条小径,盘曲上达天目山而得名“径山”。径山上建有寺庙,名为径山寺。
日本天平元年729,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最澄禅师,在杭州天台山国清寺研习佛经。归国时,从天台山带走了茶籽,试种在日本滋贺县。最澄禅师徒弟空海法师回国时,又将茶籽及制茶工具茶石臼带回日本,从此中国种茶饮茶习俗在日本传播开来。
1168年〜1187年,日本佛教临济宗的创始人荣西禅师两次来华,在杭州天目山径山寺承习临济禅法,喜饮径山茶,认为饮径山茶可长生不老。他回国时,再次把径山产的茶叶、茶艺、茶具带回日本。晚年著《吃茶养生记》一书,书中强调“茶是养生仙药,有益寿之妙术气还根据径山寺院的茶道,制定了日本的饮茶礼仪,将中国茶宴演变为日本茶道。后来日本茶道成了世界上最隆重复杂的茶礼。荣西禅师被奉为日本茶祖。中国径山寺被日本人称为茶道发源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日本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指名要去径山寺茶道发源地。径山寺巳被毁坏,且道路不通。代表团坚持要到径山寺附近去看看,能见到遗址也好。负责接待的同志按代表团的要求,将汽车开到去径山寺的公路尽头,指着一个遥远的山头说:“那就是径山寺遗址!”日本代表团员听后,个个脸上现出庄重的表情,不约而同地朝那山头跪下,向茶道圣地合掌致敬。
知识出处
《大运河史话》
本书主要描写了大运河的文化、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将丰富的资料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写成此书,把大运河的历史和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展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