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梨园沃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英才风采》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1065
颗粒名称: 武清——梨园沃土
分类号: K825
页数: 62
页码: 287-2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津沽武清的崔灵芝、张柏龄和花莲舫等是享誉梨园界的名家,他们以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出色的表演才华成为了武清乃至天津的文化名片。其中,崔灵芝是河北梆子的名角,张柏龄则是评剧百灵鸟,而花莲舫则是评剧第一位女旦、名伶。此外,李金顺是评剧“四大名旦”、李派创始人,也是武清籍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
关键词: 武清区 梨园界 人物

内容

津沽武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从武清走出了不少享誉梨园界的名家,他们根在武清,却在艺坛闻名遐迩,成为武清乃至天津的“文化名片”。
  河北梆子名角崔灵芝,祖籍武清太子务。1887年崔灵芝17那年,随师在上海大戏院唱的第一场戏——《苏三起解》红起来的。当时,《上海时报》以《一颗璀璨之星——崔灵芝》为题进行了报道,接着又唱了几场《秦香莲》,名传全国。崔灵芝凭借天生的男性女相和一副好嗓子,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一时间被捧上了天。在上海走红后,崔即随师到了北京,经常被请去给名流和官家唱堂会。不久,便被传旨进京为慈禧唱戏,在宫里一唱就是几年。由于扮相俊美,嗓音浑阔,深得慈禧赏识,几年中攒下了不少积蓄,故此成为大户人家。后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常称崔灵芝为师伯,梅兰芳也得到了崔灵芝保留下来的很多剧本,对梅兰芳成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也算是对中国戏剧的贡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戏剧家协会派员来武清搜集整理崔灵芝的艺术生涯材料,高度评价崔灵芝为“一代河北梆子名角,是中国戏剧史上颇具影响的艺术家”。
  评剧“百灵鸟”张柏龄(约1885~约1940)。工旦角,西、东两路均唱。武清庞庄子人。幼年投西路戏班习艺,与金叶子、刘宝山交往甚密。后入南孙班改唱东路。1912年(民国元年)随孙凤刚(三架子)、孙凤龄(开花炮)、朱景贤(朱小六)从营口来到天津献艺。张柏龄工旦角,经常与金叶子合演西路蹦蹦戏。他嗓音宏亮,表演入戏,人送绰号“百灵鸟”。
  张柏龄会拉弦,人极老练,自从评戏畅兴以来,他得到此中的秘诀。约1920年前后,在家(南市天安里后身)和同庆后茶园以授徒为业。
  张柏龄之兄张柏顺(绰号“化迷鸟”),长期与评戏第一代女伶花莲舫同台演戏,工小生,曾与花莲舫在百代公司合作灌制唱片《马寡妇开店》;《杜十娘》,在天津较有影响。叔伯弟张柏仲,工小生;叔伯弟张柏朋,在戏班演些“零碎”活。天津评戏界戏称他们为“张家四虎”。
  1922年前后,由张柏龄主持,与张柏朋、张柏仲三人在天津法租界天祥商场四楼的“乾坤楼”(后搬到劝业场六楼,天乐舞台)组建“张家班”。“张家班”是续前“孙家班”(南孙班)之后,赵月楼的“娃娃班”最大,又一个以培养徒弟为主,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评戏班。该班张柏仲掛头牌小生,每天以徒弟为主坚持演出和教学,培养出一大批较有名气和很有成就的演员,其中旦角主演有李宝珠、李宝玉、李宝翠(反串小生),开蒙演员有钱玉舫(艺名“小摩登”)、张月亭、张月娥、花迎春、林红霞、陈凤娥和后挑“张家班”的王金香,带艺学徒的杜文彬(艺名杜小楼);张柏仲收徒张品三、汪德华、汪月娥等;尤其是刘翠霞(1911年生于武清敖嘴村)。6岁随母逃荒来津,13岁拜何丑子为师到大连学唱辽宁大鼓。因教法不良,刘贪玩心盛,不甚造就。14岁回津。家住天安里后身,与张柏龄对门。张当时所收门徒四、五十人,每日拉弦教戏,刘深受熏陶,毅然拜张柏龄为师改学评戏。刘翠霞15岁登台,16岁唱帽戏,18岁唱红津门,走红于大连、济南等地。此间,张柏龄因某一种关系与刘翠霞脱离,刘又投赵月楼为半师半友关系,进行深造。可以说,先有张柏龄授艺辅佐,后有刘翠霞唱红成名。故此,“张家班”在天津评戏界很有影响。1929年8月天津最大的报纸——《益世报》刊登:法租界劝业场六楼“天乐评戏园”的字样。
  张柏龄病逝于天津南市。
  张柏龄之女张艳秋(工旦);养女张玉秋(1924~2007)天津南市戏装商店工作;女婿李文元(1913~1977)著名丑角,曾傍筱俊亭、花月仙等同台献艺,病逝天津;外孙李永庆1941年生,河北省交河县评剧团,工小生;外孙李永强在津从事戏衣销售工作。
  评剧第一位女旦、名伶花莲舫,祖籍武清王庆坨。花莲舫少年时代曾在天津落子馆学唱河北梆子,后改学梅花大鼓,十多岁时曾到上海等地演出。回津后,在“孙家班”随孙凤鸣(艺名东发红)学唱评剧。她嗓音宽厚,唱腔丰富,曲调朴实,气息饱满,吐字有力,在唱念上保持了冀东语调,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加之她有唱梆子和大鼓的底子,所以入戏很快,不久便与李金顺不分伯仲。后来,花莲舫与李金顺等人组成“金花玉班”,由后来成名的评剧女艺人刘翠霞、白玉霜配戏。她先后在“新中央”(即滨江剧场)、“同庆”(即后来的国光影院)等戏园(院)演出,其中在“同庆”一地便演出长达11年,她的艺术功力可见一斑。花莲舫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打狗劝夫》、《杜十娘》、《占花魁》、《王少安赶船》、《桃花庵》等,其中最擅长的是《马寡妇开店》。解放后与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同在中国评剧院任教。
  “奉天落子”巨擘、评剧“四大名旦”、李派创始人李金顺,祖籍武清王庆坨。李金顺幼年曾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十六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转艺多师,融汇众长,形成“李派”演唱艺术,是把奉天落子改进提高为评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蜚声东三省。她热心评剧革新,在原有四大件乐器伴奏同时,增加了笙、管、箫、琵琶、三弦、二胡、四弦等,以烘托音乐气氛。李金顺是评剧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家,她创立的李派对后辈影响甚大,刘翠霞、白玉霜、芙蓉花、花云舫、筱麻红、喜彩春、鲜灵霞、喜彩莲等均受其教益和影响。李金顺的唱腔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说唱艺术的韵味,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腔美韵浓、节奏多变、刚劲委婉、说唱结合的艺术风格。李金顺一生为评剧女腔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是评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富于改革的评剧坤伶李银顺(1914—1948),评剧女演员,工旦行。幼年学唱单弦和乐亭大鼓。8岁从赵兰亭学京剧老旦,10岁登台演出。13岁拜张存凯学评戏,并向珍珠花、杨柳青、刘兆祥等求教。16岁任明玉剧社主演,与孙凤岗、吴福臣、李义廷等同台演出。1938年入京、评、梆合班的聚祥社久演于津,偶亦至奉天、北京等地。代表剧目有《锔碗丁》《云罗山》《媳孝孙贤》《蝴蝶杯》等。30年代中期,歌林、宝利、丽歌、昆仑公司为其录制了唱片。
  李银顺嗓音纤细柔润,纯净甘美。艺宗李金顺并有所革新。她将李派唱腔化刚为柔。讲究气、字、劲、味、追求音色美,以悠扬舒展的唱腔取胜。唱腔旋律常用跳进。行腔归韵中,其自然颤音委婉动听,形成一种清新流畅的艺术风格。她演唱的迷子腔中“杀了人的天爷呀”的“天”字长腔独具特色,后被鲜灵霞等继承。
  评剧名伶李宝顺,1923年出生,天津武清王庆坨人,工旦行。幼年曾学河北梆子,12岁从李金顺改学评戏。15岁拜张存凯为师,又受益于珍珠花、杨柳青。曾与李金顺、李银顺、花玉兰、新翠霞同台演出。30岁独立挑班,曾赴北京、张家口、济南等地巡演。在东北与京剧演员董盛岩合作,串演京剧《苏武牧羊》等戏。50年代初在津入捷化剧社。1956年在天津戏校任教,为培养评剧接班人贡献力量,崔连润、兰佩珍、马淑华等都是她教出来的学生。1960年在天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任教。代表剧目有《对金瓶》、《劝爱宝》、《珍珠衫》等。40年代丽歌公司将其《花为媒》唱段录制了唱片。1966年退休。
  评剧早期“四大名旦”、“评剧皇后”、刘派创始人刘翠霞,祖籍武清敖嘴。十岁时学唱大鼓,十一岁时,进入天津的李金顺落子班,从此走上了评剧艺术之路,十七岁时与李华山一起成立“山霞社”,曾常年在福仙茶园、北洋戏院、大舞台、天宝大戏院等场所演出,并应邀赴北京、济南、沈阳等地演出,名震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刘翠霞是继李金顺之后的一位很有成就的女艺术家,她在继承李金顺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高亢宽广,铿锵淳朴的刘派艺术。刘翠霞是评剧旦角里的女高音,她的丹田气足,唱腔调门高,音程跨度大,曲调紧凑连贯,节奏急切有力,她的高音挺拔悠扬,激越奔放,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她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代表剧目有《雪玉冰霜》、《劝爱宝》、《奇冤巧报》、《一元钱》、《玉镯记》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亭、百代、蓓开、昆仑、宝利等公司分别为其录制了唱片。新翠霞(小翠霞)等很好地继承了她的艺术,成为天津评剧院的著名演员。
  评剧白派传人李兰舫,祖籍武清黄花店。幼时随父到天津戏园子以卖小吃为生,因此受到戏曲艺术的熏陶。十一岁拜雷喜福学京剧老生。十二岁拜赵月楼改学评戏,同年入“山霞社”。十三岁入“白玉霜班”,又拜牛怀为师。此间在白玉霜、刘子熙指导下技艺日渐成熟。1937年在津独挑育德社演出,后又与爱莲君合作。1931年到1957年间多次巡演于东北的沈阳、锦州、营口、大连、哈尔滨及北京等地,颇受欢迎。1949年后任天津市勇风剧社主演。1957年调沧县评剧团(时隶属天津市)。代表剧目有《砸粥缸》、《母子两代英雄》、《骨肉情深》、《潘金莲》、《珍珠衫》、《桃花庵》、《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秦香莲》等。李兰舫嗓音宽厚宏亮、圆润动听。中、高音饱满坚实,低音浑厚深沉,白派韵味浓郁。在现代戏里,她于白派唱腔委婉华丽的基础上,追求苍劲高亢的风格。她是白玉霜之后最具代表性的白派演员。此外,李兰舫戏路极宽,除旦行外,生、净、丑行均擅。常在一出戏中兼演两种行当的角色。1954年,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戏剧观摩汇演,主演《孔雀东南飞》荣获二等奖。李兰舫曾向中国评剧院的刘萍,天津评剧院的夏霞传授白派技艺。
  戏曲活动家赵广顺(约1860—约1935),别名海亭,武清大三庄人。清末民初天津戏曲界组班邀角之能手。
  赵因幼时家贫,吃了梨园饭。初学青衣,后改司鼓。清光绪末年与吕月樵等在天津下天仙戏园首组“鸣凤班”。先后与元元红、玻璃翠、崔松林等为主,生意不佳;继约“京角”杨小楼搭班,营业大振。赵每月慨送杨包银高达三百八十两。民初,更常邀梅兰芳、余叔岩、刘鸿升等来津演出,民间遂有“看好戏到下天仙”之语。1925年下天仙改新明大戏院后,赵又陆续改邀沪伶演出海派戏。1927年名伶刘汉臣、高三奎刚到“新明”演出不久,因获罪于前直隶督办褚玉璞遇难,赵仗义营救,未成。“新明”渐衰。约1929年赵离津南下,在南京经营福利大戏院。后卒于此。
  赵一生以戏园为家,极重戏德。他广结人缘,推门哪儿都进。不尚豪奢,却慷慨施人。每于年节都要发起义务演戏助赈,深受天津乡里赞誉。
  赵弟广义,工小生。子赵庆元司鼓。侄赵筱楼工武生。侄女赵美英,侄孙女赵燕侠工青衣花旦。
  鼓师周悦先(约1872—1928),小名羊头。武清人。
  周少时,曾在乡间梆子班坐科,习青衣,经常在天津一带跑帘外。约十三岁时,在天津拜张福增为师,改习锣鼓。曾为梆子鼓师。1903年,应下天仙戏园赵广顺之邀为京剧司鼓。
  周的武戏打法,独具特色,被天津梨园场面誉为“一代宗师”。例如锣鼓点子中“急急风变冲头”的奏法,“九锤半”、“导板头”加铙钹等,在天津均为周所创用;《青石山》中“四门镜”之鼓点设计,亦为周创用。
  周为李吉瑞、尚和玉、薛凤池等人打鼓多年,极得李、尚的称道,每赴外地演出,必厚资邀周同行。某次李在上海演《翠屏山》,多耍了一套刀花,而伴奏曲牌的鼓点已毕,重打乏味,周立将点子倒打以应之,博得满堂采声。现存李吉瑞的唱片《独木关》、《刺巴杰》等均为周司鼓。
  梨园坤伶赵美英(1894—1966),女,京剧演员。幼名小美英,武清大三庄人。
  赵美英幼聪慧,在父、伯赵广义、赵广顺的家传渊源下,又从津角陆秀云、小珊宝等习艺。启蒙后经常以“小客串”名义演出于天仙茶园及普乐茶园,颇得好评。
  赵美英不仅成熟较早,而且技艺全面,她擅演正剧、悲剧,对玩笑剧、喜剧、摔打武旦剧、泼辣剧亦皆擅长。排演新戏更为出色。她爱好广泛,能歌善舞,对游泳、打球、骑马、射猎,无一不能。她的一些行止,在当时被引为趣谈佳话,赵本人则被称为“美艳亲王”。
  1925年,赵与天津驯马师尤某订婚。事被北洋政府军阀、曾任直隶督军及山东主席的李景林得悉,竟从天津国民饭店将赵骗劫至海河“大连码头”并转往济南,软禁之后,强纳为侧室。数年后,经赵多方挣扎、托情,终于逃出魔掌,潜回天津,时尤某已就任英商登禄普橡胶公司高级职员,二人终于结合。
  1931年,赵又重登舞台,参加天津天华景戏院演出,与梁一鸣、陈莲舫等合作,排演了不少新剧目,深得天津观众的喜爱。
  赵的早期代表剧目有《云罗山》、《宏碧缘》、《北汉王》、《日月图》等,中期为《洛阳桥》、《斗牛宫》,后期为连台本戏,如《牛女姻缘》、《狸猫换太子》等。1942年因身体关系息影舞台,1966年病逝于天津。:
  赵妹美艳,亦工旦角,经常随美英同台演出。美艳嫁天津武生盖春来,后同去东北,1972年在东北逝世。
  津门青衣金艳芬(生于1909年,卒年不详),女,河北梆子演员。本姓张,名小芬,艺名金艳芬,武清人。少时师事王金钟、私淑小香水,出师后应工青衣,常与小香水、金刚钻一台同演,艺事多得二人提携,因此,戏路与演技同小香水、金刚钻相仿佛。
  金艳芬工于唱而拙于做,喜演悲剧,以唱胜。她丹田气足,行腔朴实,翻高时轻松娴巧,拖腔时痛快淋漓。从1927年至1937年,在天津梆子舞台上充任台柱,其间有时上北京、保定等地演出。擅演剧目有《四郎探母》、《秋胡戏妻》、《算粮》等。
  金艳芬性格孤僻、清高,不苟言笑,不善交际,对慕名而至的捧角家,一概谢绝会见。
  1937年“七·七”事变后,金艳芬去农村跑帘外,从此在天津剧坛销声匿迹。
  河北梆子老生演员王金城(约1900年—卒年不详)武清杨村人。
  王金城原在天津鼓楼东徐朴庵家佣工。徐系清末英商麦加利银行的买办,捐官候补道。王自幼喜爱河北梆子,嗓音天赋出众。暇时常去票房票戏。私淑元元红(魏联升),艺术上得过张国义(人称王八子儿)、宋直深的指教。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王在天津“下海”为伶,先后与金刚钻、刘香玉、李桂云、秦凤云、梁蕊兰、陈艳涛、小菊处、柳香玉、小莲芬等许多坤角合作,演出于春和、东天仙、大舞台、北洋、中国、天宝、国民等戏院。1939年天津水灾过后,他带头组织梆子艺人在中国大戏院举行赈灾义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三十年代中后期和四十年代前期,他在河北梆子处于衰落的形势下,不仅能够维持演出,而且售票情况良好。舆论界对他评价为“元元红(魏联升)之后第一人。
  王金城不尚武功,但懂得做戏,面部、眼睛都能演出情绪来。他的嗓音洪亮,模仿元元红确有几分相像。擅演剧目有《江东计》、《南北合》、《桑园会》、《雪弟恨》、《算粮》、《蝴蝶杯》等。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到朝鲜釜山灌制河北梆子唱片。现存有国乐、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为其灌制的《汴梁图》、《打雁》、《探母》、《拜寿算粮》等许多种。
  1944年8月,王金城离津赴济南,行前曾在国民戏院作告别演出,此后绝迹于天津舞台,不知所终。
  津门文丑佟崇湖(生卒年月不详),武清人。工丑。师事大家乐,并受益于王德山。因武功欠佳,只演文丑。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经常搭班天华景稽古社赵美英、梁一鸣班,擅排本戏、小“玩笑戏”,如丑角“小八出“,最为拿手,与玉兰花(谷玉兰)配戏可称珠联璧合。
  京剧武丑草上飞(1880年生人,卒年不详),本名张七。武清王庆坨人。永盛合班出身,初学梆子,后改京剧武丑。为武术世家,擅轻身术及气功。其武打基本功成为同行之冠,尤其四大名园最盛行的台口铁梁硬功夫,草上飞更称绝一时。他的拿手剧目有《大卖艺》、《三上吊》、《三盗九龙杯》、《武八十八扯》等。
  草上飞中年时期搭班程永龙创办的天津龙海茶园,极具号召力。惜因鸦片及海洛因毒害之累,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窘死街头。
  京剧名伶赵筱楼,祖籍天津武清大三庄,出生于京剧演员家庭。八岁时,由父亲作主,拜江南一位武生演员为师。赵筱楼跟随师父,各地流动演戏,风里雨里,吃尽辛苦。二十岁以后,离开师父,从南方返回天津。经过几年搭班演戏,同妻子又回到生活和演戏都熟悉的江南。
  赵筱楼在长江上下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和杭嘉湖一带,常年跑码头演戏。东来西往,流动不定的岁月,度过几年,到了30年代中期,在武汉的天声舞台挂“头牌”,挑大梁,作为主要演员,传统剧目和新编连台本戏中担任主要角色,从此站住脚跟,得以长期稳定地在此演出。
  赵筱楼本工武生,长靠、短打均为擅长。他所演的武松、黄天霸等人物,勇猛矫健,气势夺人。他兼演小生和老生,文戏、武戏俱有精彩表演。他用大嗓演小生,刻画人物性格,认真、细致,表现人物感情,饱满、深刻,很受观众欢迎。在武汉与著名旦角毛剑秋经常合作演出,毛剑秋是当时大红大紫的女旦,赵筱楼与她同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赵筱楼在演出众多传统剧目之外,还演出戏剧家欧阳予倩编写的《桃花扇》和《梁红玉》等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新编历史剧。他还主演了歌颂抗日英雄宋哲元将军领导大刀队英勇杀敌的新戏《宋哲元》,演出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于1937年12月31日在武汉成立,赵筱楼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并担任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平剧(京剧)组组长。
  赵筱楼一片爱国之心,在协会里做了很多工作。他以协会京剧组组长的身份,积极组织和推动武汉京剧界,参加武汉戏剧界抗敌协会发起的“劳军公演”活动,演出多场京剧,他自己也参加演出多次。每场演出所得,全部捐献武汉后援会。
  赵筱楼耿直豪爽,乐于助人。抗日战争以前,在武汉演戏,同时担任后台经理。作为沟通戏院一方同演员之间的联系人,他经常为演员同行说话,出面向戏院负责人要求不要辞退某个演员,挣钱养家很不容易,一旦被辞,就无法生活。在赵筱楼的说情下,年轻的、年老的保住了饭碗。
  赵筱楼遇到不平的事,常常仗义执言,为同行争个公道。替别人讲理,争得面红耳赤,气忿填胸,因此在同行中颇有威望。
  赵筱楼演戏从来是认真的,只要一上台,就使出全副的精气神,一招一式,眼到手到,绝不含糊。演武生、小生,刻画人物,感情充沛。他的女儿赵燕侠,从小跟着父亲赵筱楼练功学戏。赵筱楼的治艺态度本是严格,教戏也是严格,培养女儿更是严格。赵燕侠在父亲赵筱楼的教育下,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功底,掌握了精彩动人的表演技艺,学到了不少的优秀传统剧目。
  赵燕侠经过多年的艺术创造和实践,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赵派艺术。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举世公认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不能不归功于赵燕侠的父亲赵筱楼为女儿在京剧艺术事业上奠定的基础。
  多年的风雨飘泊,饥饱忙碌,赵筱楼积劳成疾。这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他热切地盼望能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上演戏。他几乎每天去中山公园,拉“山膀”,踢腿,打“飞脚”,珍爱他的来之不易的武功,希冀尽快恢复健康,好上台演戏。后来,经过医治,终于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在1953年,他五十一岁那年,与世长辞。
  赵筱楼曾主演的主要剧目有:武戏,《一箭仇》(饰史文恭)、《潞安州》(饰陆登)、《连环套》(饰黄天霸)、《四杰村》(饰余千)、《洗浮山》(饰贺天保)、《铁公鸡》(饰张嘉祥)、《铜网阵》(饰白玉堂)、《嘉兴府》(反串花脸)等;文戏:《斩经堂》(饰吴汉)、《萧何月下追韩信》(饰萧何)、《骂杨广》(饰伍建章)、《桃花扇》(饰侯朝宗)、《南阳关》、《梁红玉》等。
  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祖籍武清曹子里乡大三庄。自幼在父母督导下练功学艺,七岁随父赵筱楼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搭班演戏。十四岁在北京向诸茹香拜师学艺。后先后拜李凌枫、荀慧生、褚玉香、何佩华等名家为师学习青衣、花旦,学习了王、荀、梅派的艺术特点。十五岁演出《十三妹》(与侯喜瑞合演)、《大英杰烈》,开始在京剧舞台崭露头角,并与前辈名家金少山、谭富英、杨宝森、马连良等联袂演出《武家坡》、《二进宫》、《霸王别姬》、《坐楼杀惜》(与杨宝森合演)等剧目。1947年,十九岁的赵燕侠组建“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演出,由她担任主演的《红娘》、《玉堂春》、《荀灌娘》等在继承荀派风格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唱、念、做、打别具一格,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燕鸣社”改名“燕鸣京剧团”,后于1961年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任副团长,多次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老一辈艺术家同台演出。赵燕侠经常在《白蛇传》、《红梅阁》、《碧波仙子》等剧中唱大轴。1964年,赵燕侠主演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即《沙家浜》,成功塑造了阿庆嫂的艺术形象,为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革命内容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9年,赵燕侠任北京京剧团一团团长。此后,她着力培养青年演员,大胆进行艺术团体的改革。她戏路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行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演。而且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她做戏洒脱,唱腔悠扬婉转,节奏鲜明,她结合个人条件,大胆突破,念白清脆甜亮,咬字清晰,为业内外行家所称道。
  京剧名配角苗胜春,祖籍武清王庆坨。童年时入天津靳庆云办的德胜魁科班习梆子,后改皮黄,工文武老生,得赵春瑞的传授,擅演黄派武老生戏。如《剑峰山》、《反五关》、《莲花洞》、《八蜡庙》等,也兼演其他武生戏。倒仓后,改习文武丑,舍旦角外,他几乎无所不能,无戏不演。清光绪乙巳年(1905年),苗胜春初来上海,在老天仙茶园搭班。后来他离沪去海参崴,结识周信芳,并与马德成、张少甫、李琴仙及周等五人同结金兰之好。不久,苗胜春、李琴仙随周信芳来到上海,先在群仙茶园,继入新新舞台,苗、李始终与周同进退。尤其是苗胜春与周信芳同时加入了丹桂第一台,成了周不可缺少的搭档,周得苗配如鱼得水。那时周与苗形影不离,苗也宁愿放弃正戏不演,甘为绿叶,不仅为周之演出生色不少,且教了周不少武戏。苗胜春在大舞台演出不久,又过班到黄金荣经管的共舞台,在共舞台达十数年之久,为黄金荣所器重。后来黄开办黄金大戏院,他与高雪樵、粉菊花、韩金奎等人又成了黄金大戏院的基本人员。苗对青年演员极为提携,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对高盛麟钟爱有加,奠定了高的大武生地位。解放后,苗胜春当时已年近古稀,且耳聋重听,已无法演戏,乃以授徒教戏为主。后任南京戏校教师。1954年起,苗任戏校副校长。
  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武丑张春华,祖籍黄庄街东洲。少时为家境所迫,年方10岁就正式到天津天华景稽古社科班学戏,工武丑、武生,得娄廷玉、丁秉春等传授,并得尚和玉指点。出科后,在京、津等地搭班。1943年春节,代叶盛章演出《时迁偷鸡》名噪津门,同年正式拜叶为师,赴京随富连成科班演出。同年,赴沪与贺玉钦同台合作。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因其主演外国故事京剧《侠盗罗宾汉》而初露峥嵘。后来凭着他主演的《盗甲》、《酒丐》、《巧连环》等多出精彩剧目活跃在京、沪京剧舞台上,尤以白口脆快、开打火爆的高超技艺取胜。在所演的剧目中,张春华的表演十分注重遵循技艺为塑造人物服务这一宗旨,其中尤以擅长设计武打动作而最为驰名。1946年与张云溪合作成立云华社。1949年参加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二团,后转入中国京剧院,与李和曾、张云溪、李洪春等长期同台合作。1951年与张云溪一起改编《三岔口》一剧,成为驰誉南北的优秀剧目。他还演出了《三打祝家庄》、《猎虎记》、《五鼠闹东京》等许多新编剧目,并向川剧名丑周企何学演了《秋江》,使其成为京剧保留剧目。1979年后,他仍坚持舞台演出,与李世济、张云溪等经常巡回演出于全国各地。1988年在全国新剧目汇演中与天津青年京剧团合作主演新编剧目《草莽劫》。他幼工扎实,技艺精湛,台风光彩照人,允文善武,是叶派武丑的主要继承人。1951年赴德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以哑剧形式参赛,主演《三岔口》,获表演一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随中国艺术团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士、英国、南斯拉夫等国演出,轰动巴黎、罗马、伦敦等西欧城市。1978年随中国艺术团赴美国各大城市演出《秋江》一剧,受到美国广大观众欢迎。1987年赴英国卡迪夫,给来自世界各国的京剧爱好者讲授京剧表演艺术以及京剧武丑的艺术特点,并在伦敦高夫先生举办的东方古典艺术研讨会上演出了《秋江》与《借扇》,受到各国艺术家和新闻界知名人士的热烈欢迎。
  著名评剧名丑和表演艺术家李哈哈,祖籍武清李各庄村,原名李景裕。是石家庄市评剧团奠基人之一。李哈哈家庭出身很苦,小时候流浪到天津当杂工,后来学过京剧,演过文明戏,曾在北方影片公司,配合电影明星——滑稽大王殷秀岑、韩兰根等名家拍过影片《永不归》。从此崭露头角,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33年他开始改演评剧,专攻丑角兼彩旦。由于他五官貌像、脾气性格等天赋条件都非常适合演丑角,再加上他勤奋好学,苦心钻研,勇于创新,很快就声望大震,蜚声剧坛。他先后给当时的评剧著名坤伶花玉兰、爱莲君、筱金珠、筱玉凤、郭砚芳,筱桂琴等配过戏,在东北、上海、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巡回演出,深受观众的爱戴与欢迎。他的艺术特色是善于演喜剧和闹剧,如《黑白会》、《砸面缸》、《贱骨头》、《空谷兰》、《姊妹花》、《大皮包》、《傻子招亲》、《少姑奶奶的戒指》等戏,都有独到之处,他的表演特点是,丑而不俗,喜中透雅,闹而不过,讲究分寸。因此曾轰动一时。李哈哈的面部肌肉非常松弛,眉、眼、耳、鼻、嘴都运用自如,可以说是二目传神会说话,浑身上下都是戏,观众看他演出,会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因而亲切地赠送他一个富有喜剧特点的艺名——“李哈哈”。1947年石家庄解放初期,李哈哈认真工作,艰苦创业,和其他艺友一起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一天只领三角钱的饭费,仍坚持慰问解放军,并积极带头排演革命现代戏,如《光荣花》、《宝山参军》、《九尾狐》、《唐小烟》、《刘巧儿》、《罗汉钱》等,为剧团赢得了荣誉,也为剧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著名评剧小生吴俊亭,武清人。1932年前后,年仅十一岁的吴俊亭加入了山霞社,成为一名小生演员。当时,同在“山霞社”的还有后来成为著名白(白玉霜)派传人的另一位武清人李兰舫(1936年二人结为夫妻),吴俊亭学戏刻苦、认真,经常在后台偷戏(行话称为捋叶子),同在“山霞社”的著名女小生桂宝芬,非常受欢迎,于是吴俊亭就主动向她学习。后来,在桂宝芬缺场的情况下,吴俊亭就与刘翠霞配戏,逐渐成为一名具有特色的小生演员。当时,他参加演出的剧目有《雪玉冰霜》、《人面桃花》、《盗金砖》、《武松》等。吴俊亭的形象好,动作潇洒漂亮,跑台、亮相十分帅气。他嗓音音域宽,音色明亮,曲调迂回委婉,优美动听。他的唱腔具有特色,以低腔低调为擅长。孔广山、刘小楼等著名小生都受到吴俊亭的影响。1938年,吴俊亭赴东北演出,从此再没有回过天津。一直到解放后,吴俊亭加入了沈阳评剧团。成为一名集导演、演员为一身的双栖艺人。1950年东北文协评戏工作组与唐山评戏院于1950年在沈阳首演《小女婿》(原戏名《青春》),吴俊亭饰演田喜,该演出在评戏界引起反响。值得一提的是,吴俊亭曾于1959年在沈阳评剧院执导了《人面桃花》,并饰演了小生崔护的角色,尤其是题诗一节,传神的动作,洒脱的书法,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著名京剧花旦赵桐珊,武清人。自幼热爱戏曲,八岁时,只身离家赴京学艺。初学梆子,拜赵庭玺为师,向麻子红学梆子青衣。十岁时就与梆子名角崔灵芝、丁灵芝、李灵芝、任灵芝及还阳草同被列为“梆子六草”;十二岁入正乐班后不久就又与尚小云、荀慧生被并称为“正乐三杰”,向梆子名家大玻璃翠、冰糖脆学戏,后又向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灵芝等边学边演《双锁山》、《汴梁图》、《游湖阴配》、《七星庙》等戏。当时正值京梆“两下锅”(合演)时期,在正乐社时,赵桐珊就向王桂山学过二簧花旦戏,又曾得京剧名花旦田桂凤指导,学会了《战宛城》等田的拿手戏,后又拜王瑶卿为师,成为王门弟子之一。他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又敏而好学、钻研刻苦,未满师时就崭露头角。十六岁在上海演出连台本戏《女侠红蝴蝶》,以杰出演技驰誉春申,从此专演京剧。在他50年的舞台生涯中,与之合作演出过的著名演员有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赵君玉、李玉茹、童芷苓、黄桂秋、高庆奎、周信芳、马连良、林树森、陈彦衡、侯喜瑞、时慧宝、李永利等,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表演艺术受到各地的欢迎好评。1919年曾随梅兰芳去日本演出,载誉而归。20世纪50年代后,他专心致力于戏曲教育工作,先后在华东京剧实验学校、东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把全部的技艺连同他宝贵的艺术创作和演出经验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戏曲教育事业。他的学生刘秀荣、谢锐青、杨秋玲、刘长瑜、汤小梅、陈和平、艾美君、王小蓉、李维康等,都成为舞台上和戏曲教育事业中的佼佼者。
  评剧名生贾学章,1910年生于武清北县毫村。十三岁时拜贾云城为师学唱河北梆子。十六岁正式登台演出。十九岁拜寇文治为师改学评戏,经常在天津、北京、唐山等地演出。1936年4月,作为主要演员的贾学章曾参加朱宝霞、朱紫霞的“双霞社”到上海演出,剧目有《桃花庵》、《珍珠衫》、《杨乃武与小白菜》、《雷雨》及连本戏《墓中生太子》,同行的还有李子巍、李小楼、单宝峰等。上世纪四十年代,先后与花月仙、新凤霞等名角配戏,在天津升平戏院、天宝戏院演出。1942年6月12到18日,贾学章曾与著名的评剧名家李金顺、花月仙、筱俊亭、花迎春、桂宝芬等在升平戏院共同合作演出。剧目有《白牡丹》、《杨贵妃》、《麻疯女》、《说不出的苦》、《潇湘夜雨》等。与众多名家一起登台演出,足见贾学章的功力之深厚。建国后他参加了聊城评剧团,1955年左右回到天津参加了进步评剧团(后并入天津评剧院),曾随团赴沧州等地参加慰问解放军的演出活动。
  贾学章的个头儿不高,但嗓音高亢洪亮,他板眼扎实,赶板垛字清楚利落,演唱快板、闪板技巧很高。他扮演《马寡妇开店》中的狄仁杰,进店观景时的大段唱,层次分明,一气呵成,凸显了他稳健扎实的唱功基础。
  1942年前后,新凤霞带领的戏班在天津演出《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十三岁的新凤霞饰演老夫人的丫环石榴,而其师伯、已四十多岁的贾学章饰演唐伯虎。石榴手提一条木棍拦住唐伯虎唱:“今年我二十八岁了还没有找到如意郎,我像一团火,你似冰一样凉……”由于二人配合默契,动作认真,唱腔优美,幽默风趣,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梆子名旦邢永喜,1870年生于杨村,曾用艺名鲜牡丹,坐科永胜和班。
  永胜和班是戏曲史上著名的演出团体。原为梆子班,同治四年(1865)成立于宝坻县。十九世纪末,梆子演员兼习皮簧者日益增多,永胜和便成为梆子、二簧(京剧前身)“两下锅”的班子。领班人为张国泰,共培养了四科艺徒。该科培养的旦角演员艺名皆以“灯”字命名,其他行当皆以“永”字命名。如程永龙、吴永顺、潘永真、刘永奎。邢永喜也为永字辈,工刀马花旦、武旦,以擅演武戏著称,拿手戏为《取金陵》、《摇钱树》、《樊梨花斩子》等。
  由于邢永喜扮相俊美,动作洒脱,在晚清天津戏剧舞台上颇为叫座。大红大紫之后,由于被人嫉妒遭毁容,几次痛不欲生,最后在同科师兄弟程永龙、刘永奎、毕永才等劝说下总算把伤养好。由于面容被毁无法演出,被迫离开舞台。失业后他陷入极端困苦之中。后来,由于演出《跳加官》需要戴着面具,对于邢永喜来说正好一举两得,于是在师兄弟的帮助下,就以演出帽儿戏《跳加官》为职业,并以蟒袍“变脸”绝活而继续扬名天津舞台。
  所谓《跳加官》,是指正戏开演前的独角舞蹈戏(也称帽儿戏)。“加官”寓意加官进爵。过去在戏园开戏时都要擂鼓三通,稍静后由“加官”在小锣伴奏下上场。演出时,“加官”脸戴面具(俗称“加官脸儿”),身穿蟒袍,手持缎制可变条幅,上书“天官赐福”、“加官进禄”等字样。然后一手持牙笏,一手持元宝,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行话称之为“醉步”)。《跳加官》只有动作,没有唱念。过去,加官一般都由老生或者小生扮演。还有一种旦行,称为女加官。后来,表演加官的多由底包扮演。
  邢永喜为了把帽儿戏演好,苦练各种身段,并为适应当时堂会的临场彩头,特制了一件多种颜色的“加官蟒”。这件蟒袍演出时可以变换各种颜色,类似于川剧的变脸艺术。演出时一撩蟒袍,然后迅速背过去,蟒袍由绿色变成黄色,再到一个段落时又由黄色变成红色。“变脸”结束后,加官把一个特制的大元宝从蟒袍内变出来,向事先等候在台下的堂会主人扔出去。主人接起后,径直将元宝摆在正堂,一出象征吉祥喜庆的帽儿戏终场。人们被其精湛的技艺所震撼,台上台下欢呼雀跃,掌声叫声叠加,声如鸣雷。
  梆子名生孙培亭,男,河北梆子老生,生于1872年,故于1922年6月,终年五十一岁。据《中国戏曲志—天津卷》载,“孙培亭也作孙佩亭。河北梆子演员,艺名十三红。据《燕尘菊影录》称,孙为河北省武清具(今属天津市)人。”
  1887年,孙培亭入北京宝胜和班。光绪30年(1904)前,在天津与女伶金月梅、赵紫云组成会元班,常在万福茶园演出。曾于当年被挑选入宫为慈禧演出,受到慈禧太后的奖赏。
  1909年,清末太监李莲英之侄李继良与薛固久(艺名“十二红”,梆子生角)、孙培亭等3人,在北京创立三乐班科。京剧名家尚小云经李春福介绍曾入该班坐科,取名尚三锡、尚三霞,与芙蓉草(赵桐珊)、白牡丹(荀慧生)、王三黑、沈三玉、赵三凤、庞三秃等为同科学友。
  1913年,薛固久退股后,民乐园经理金瑞泉与李继良、孙培亭等人在三乐班基础上,合伙创办了“正乐社”,该班也因此移至“民乐园”(1912年创办,位置在王广福斜街山西汾阳会馆内,以演曲艺、杂耍为主)。该科班仍然是梆、簧“两下锅”班。该社之尚小云、白牡丹、芙蓉草,时人誉为“正乐三杰”。
  1918年,崔灵芝、薛固久、孙培亭、马全禄、刘兴周、田子衡等10家股东,在歌舞台联合创办群益社。该社仍然是梆、黄“两大块”的科班,社长系素有“梆子梅兰芳”之称的崔灵芝。先后共培养学员64名,入科八、九个月后即能演出。演员有常德林、孙培亭、崔灵芝、全武行、袁德光、于洪珍等数十人,剧目有《富贵图》、《金雁桥》、《药茶计》、《群英会》、《探庄射灯》、《宋金郎》、《牧羊圈》、《托兆碰碑》等。1922年,孙培亭因病去世,群益社失去驰名老生,演出大受影响。
  京剧坤伶王雅兰,天津武清人,1922年8月8日立秋生人。因为家里穷得过不下去,8个月大时,送给一家在戏班子里做事的中年夫妇。
  王雅兰自幼学习京剧,十六岁登台,先工刀马旦,曾在天津、徐州、唐山等地献艺。十九岁时,已经名声鹊起,没几年,便挑班挂头牌。
  1941年《新天津报》有评论说“王亚(雅)兰演《玉堂春》,唱则嗓音洪亮;做则细腻非常,且文武不挡。名虽尚未轰轰烈烈,但伊之艺学亦足独当一面也。”1942年,王雅兰在“导正新剧支团”时已是台柱子了,《大观园戏报》曾作报道。1943年加入“共和社戏班”。当年9月3日《天声报》载文:“坤伶王亚(雅)兰为老生老旦王德山之女,工演青衣花衫,颇有造就。今与刘俊文辍演中国戏院,曾一度出演新中央,未几又解约。今闻河北天桂戏院不惜重金特约王伶担任大轴,并约勇猛武生何宝童加入演出云。”当年,王雅兰和许多著名的京剧、评剧甚至文明戏的前辈都同过台。如刘文俊、李和曾、齐和昌、马祥麟、贾多才、何宝童、费玉策、筱俊亭、宁萱等等。其中李和曾、费玉策直到“文革”后还与王雅兰保持联络。
  王雅兰的戏路很宽,文武皆能。她的拿手剧目有《虹霓关》、《樊江关》、《穆柯寨》、《四郎探母》、《玉堂春》、《法门寺》等。
  1941年至1944年,王雅兰在天津演出的场所就有河北天桂、小广寨、新中央、升平、上光明、大观园、大观楼、中国大戏院、聚英等多家。
  1944年,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和她合作在天宝大戏院演出《四郎探母》,王扮公主,侯演前后的萧太后,中间演小生杨宗保;演《法门寺》,王演孙玉姣带宋巧姣,侯演贾桂。有一次演出全本的《玉堂春》,王雅兰演苏三,侯宝林先演解差崇公道,后演巡按王金龙。因为事先没排演,临到园子时,才发现了问题。因为,前场崇公道下场后,紧接着下一场王金龙就得上台。侯宝林卸妆、换妆的时间太紧。还是侯宝林脑子快,他对演蓝袍的演员说:“崇公道下场后,请您加个过场,编几句词儿,按《黄金台》的路子,唱二黄,先是导板、碰板再转四句原板,然后自报家门,接着唱两句散板。有这工夫,我就能打扮整齐上场了。”结果,演出时效果很好。王雅兰很钦佩侯的机智、热情和对京剧的熟悉,侯宝林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合作了两年,彼此配合默契。到了1946年水到渠成喜结良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雪樵,作为全国享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十几岁时,在东北演出就崭露头角;后来在上海主演武功戏,引起了轰动。他与梅兰芳、盖叫天、金少山、周信芳、林树森等大牌名角经常合作演出。1931年上海出版的《南北名伶图》一书中,就刊登了高雪樵的大名,并与北派名演员高盛麟合称为“南北二高”。1956年,高雪樵应聘湖南常德出任京剧团首任团长,他亲自筹建剧团,为戏剧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年,高雪樵在上海演出武打戏时,无论在化妆、服饰、使用道具以及筋斗过城墙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和独特的表演技艺,而且他对演出非常认真,不管观众多少,不管在城里或乡村,他总是一丝不苟。
  高雪樵是武清稍子营人,1912年生,出身于京剧世家,父亲高俊亭,长兄高月秋都是京剧演员。他从小跟父兄学戏,勤奋好学,不怕艰苦,每天散戏之后,仍留在舞台上练功,翻腾扑跌,从不懈怠,练就了厚实的功底。高雪樵十五岁时,开始随父兄在哈尔滨市登台演出。有一次,其兄高月秋在演出前突然生病不能上台,高雪樵登台试戏,初出茅庐的他年轻、英俊,武功干净利落,唱作俱佳,彻底征服了台下观众,当时在哈尔滨市引起了轰动。从此他的演出不断,声誉日高。1930年,他就组成一个小班随哈尔滨的剧团去中苏边境城市——伯力(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演出,以其娴熟精湛的翻腾技巧和炽热火爆的把子功夫令苏联观众瞠目结舌。演出归来不久,他看到当时全国京剧界著名演员大都汇集在上海,如梅兰芳、赵松樵等。他非常渴望能学到他们的技艺。为此,他决心赴上海演出。但其兄担心他难以在名家荟萃的上海立足,开始并不同意。但高雪樵说:“越是这种情况,越是学艺的有利条件,越是要去闯一闯。”高月秋被弟弟的勇气所打动,亲自陪他前往上海。
  到上海后,高雪樵连续演出三场打炮戏:《大刀王五》、《铁公鸡》和《四杰村》。上海出现了“满城争说高雪樵”的局面。他终于一举成名,在上海站住了脚。有一次,他与著名武生赵松樵、徐辅霆、谭富英、李仲麟、张翼鹏等7个武生同演《长坂坡》,由高雪樵演大轴,演完后管事夸赞他扮相英俊,功架稳重,显得既有大将风度,又特别注意到君臣的身份,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1937年上海罗汉出版社出版的《南北名伶照相图》,高雪樵排第二页,并被冠以“名伶武生”美称。
  1956年,高雪樵应聘到常德出任京剧团首任团长,
  高雪樵对演技精益求精,对演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即使遇上不愉快的事情,也不会带着情绪上台。他不仅自己一丝不苟,身体力行,对待别人演出也要求很严。
  高雪樵为人正直、正派,一贯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义务。高老的后十年,则处于“文革”动乱时期,高老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尽了屈辱与折磨,后几年则在病中度过。1978年初,高老在常德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终年66周岁。
  高雪樵不但艺术超群,艺德高尚也在梨园行中传为佳话。他敬老尊贤,对兄弟友爱,对晚辈爱护。老人们都很喜欢他,晚辈对他都十分的尊敬。
  著名京剧武生筱高雪樵,原名高德山,武清人,1926年生。国家一级演员。工京剧武生,生长梨园世家,自幼随父亲高月秋、叔父高雪樵学习京剧。七岁开始练功,十七岁正式登台独立演出,主工长靠短打武生。家传猴戏《八仙斗白猿》为筱高雪樵早先常演剧目。在高雪樵的指导教习下,筱高雪樵打下了扎实的武功基础,1942年开始在杭嘉湖一带及温州挑班唱戏,艺术精进。1947年进上海四大公司及上海大舞台、中国大戏院等挑班演出名声大噪。随后与白玉艳、赵燕侠、李如春等合作,巡演全国。所演《潞按州》、《广太庄》、《金钱豹》、《铁公鸡》、《战宛城》、《龙谭鲍骆》、《恶虎村》等武生戏,名扬全国。
  筱高雪樵也曾与著名演员李如春及周信芳大师合作演出本戏《白蛇传》、《唐明皇戏月宫》、《包公》、《荒江女侠》等。
  1962年加入上海京剧院。主要剧目有:《驱车战将》、《龙潭鲍洛》、《挑滑车》、《一二三四本走麦城》、《金钱豹》、《盘丝洞》、《十八罗汉收大鹏》、《八仙斗白猿》、《孙悟空棒打万年青》、《长板坡》、《狮子楼》、《斩经堂》、《投军别窑》、《群英会》、《韩信》、《独木关》等。
  早期京剧小生名家王楞仙,武清大王庄人,生于1859年,卒于1908年,名树荣,字桂官,艺名桂花。
  他名为四喜班鲍福山弟子,实受教于徐小香。他与谭鑫培、陈德霖共组三庆班,一度曾为班主,有“活周瑜”之誉,与谭鑫培同演《状元谱》时称“双绝”,曾为清宫内廷供奉。中年后因嗓音喑哑,改研医学,精于外科。
  代表剧目:《拾画叫画》、《琴挑》、《奇双会》、《悦来店》、《八大锤》、《借赵云》、《状元谱》、《岳家庄》、《镇潭州》、《连升店》等。
  他的表演做功极为细致,演唱讲求四声,喷口有力,以字谱声,不尚花哨。所创造的大笑、怒笑、冷笑、讥笑、苦笑、傻笑、假笑等各种小生笑法,为后学者所效仿。
  程继先、陆杏林、金仲仁等继承了他的唱法和做功。
  京剧名角李桂林,天津武清人,曾随张玉亭习河北梆子,后改演京剧,工短打武生兼小生。尤擅翻打,为盖连仲配演马僮,深受欢迎。早年,曾在包头演出,后到宁夏银川“庚辰俱乐部”唱京剧,与盖连仲、高富厚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剧在宁夏全盛时期的主要演员,成为当时宁夏京剧界的著名艺人。解放后“庚辰俱乐部”改为“人民京剧团”。1949年9月26日晚,李桂林等“庚辰俱乐部”成员为解放军19兵团演出了《豆汁计》、《三岔口》、《玉堂春》等传统剧目,博得满堂喝彩。
  京评梆谙熟的王顺义(1890—1965)原名王燮臣。天津武清人。十二岁时在乡间坐科梆子班,习武老生。十四岁在天津从李德启改学锣鼓。二十岁时改在鼓师周悦先手下从艺,深得教益。他对京剧、河北梆子、评剧场面皆谙熟,尤以掌河北梆子鼓板为精湛。曾为小达子、银达子、小香水、金钢钻、小爱茹、葛文娟、梁蕊兰等人司鼓。与河北梆子琴师王恒、俎宪章(栓柱)、郭小亭等人合作多年。他能戏极多,搂腔打挂(掌握唱腔和伴奏的尺寸和力度)讲求轻重疾徐,与弦配合入微入妙,浑然一体。1956年,应聘到天津戏曲学校任教,后转河北梆子剧院附属学校。他先后授徒有姜三、于又泉、刘玉起、韩廷文、徐金栋等。其子王绪钧、王绪明均在天津京剧界司鼓。
  梅派名角花艳云(1915-1969)女,本名王秋霞,武清人。1924年学唱河北梆子,后从师王瑶卿学梅派京剧。青衣、花旦、刀马花旦兼而习之。十五岁出科后,即挑梁当主演,流动演出于东北各地。1936年在牡丹江兴亚舞台演出过《大战宛城》、《连香传》、《花田八错》、《汾河湾》等剧目。后在哈尔滨演出《五花洞》时,由于唱功绝妙,加上丈夫吴玉海伴奏,博得观众数次满堂彩。1939年到1945年一直在佳木斯佳明舞台演出,合作的主要演员有邢威明、李丹林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演出新戏《王贵与李香香》(饰演李香香),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1948年演出《穆桂英》、《白娘子》,并向驻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演出的梅派主要剧目有《春秋配》、《金山寺》、《奇双会》、《花田错》、《金玉奴》、《生死牌》等;1950年调到齐齐哈尔市,先后在黑龙江省京剧团、黑龙江省戏曲学校担任教师。培养出一批京剧女演员,其中有赵蕊兰、胡亚芹、董淑华、李凤兰等。1954年,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后,调黑龙江戏曲学校京剧科任教,又培养出一批女演员,如周洁敏、李玉双、宋桂珍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迫害,积愤成疾,病逝。
  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金鸿。原名李士芳。祖籍武清,1923年生于天津。
  1930年考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金字科,初学老旦,又习老生,武生,后归武旦、刀马旦和花旦。师从张善亭、阎岚秋、诸茹香等名师。在校常与袁金锦合演《焰火棍》、《打瓜园》等,备受赞誉。1939年毕业后,演于京津沪等地,曾与叶盛章、李世芳等合作。又向王瑶卿先生学习刀马旦,向萧长华先生学习花旦,向李凌枫先生学习青衣,向韩世昌先生学习昆曲,向包丹庭先生学习小生,从而打下了全面扎实的艺术功底。1942年拜尚小云、梅兰芳为师。1946至1947年在上海与黄桂秋、言慧珠、周信芳合作演出。1947年曾入焦菊隐组织的北平艺术馆。1949年加入永春京剧团。1951年加入首都实验京剧团。1952至1973年加入中国京剧院一团。1973年调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任教,1988年退休后继续任教。
  曾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和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团长。中国戏曲学院首批被评为教授职称的专家,并享受国家级特殊津贴待遇。
  代表剧目擅演《金山寺》、《扈家庄》、《无底洞》、《小放牛》等,20世纪60年代曾演《桃花扇》、《佘赛花》、《群英会》、《谢瑶环》等小生戏。
  京剧表演艺术家丁至云,原名学秋,别名学芳。原籍武清大王古丁辛庄,世居天津,工梅派青衣。自幼爱好京剧,曾受业于王云卿、王庾生、金碧艳等。十余岁即参加天津渔阳国剧社,经常票演于京津各地。1938年为深造梅派艺术,向王瑶卿、徐兰沅请益,经常与金少山、谭富英、杨宝森、李多奎及名票王庾生、包丹庭、从鸿奎、朱作舟等合作演出。1942年,北平举办全国京剧票友大赛,丁至云以赵学芳名义参赛,名列榜首。1944年曾创办同芳慈幼院,为幼儿慈善事业不遗余力。1948年拜梅兰芳为师,并得到了王少卿和魏方莲的指点。1956年,任天津京剧团副团长。所演剧目有《玉堂春》、《凤还巢》、《太真外传》《西施》、《奇双会》、《生死恨》、《宇宙锋》、《四郎探母》、《贵妃醉酒》、《红鬃烈马》、《霸王别姬》、《宝莲灯》、《穆桂英挂帅》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入天津市京剧团为主演。晚年致力于书法、绘画,以画梅花、牡丹最为出色。
  著名黄梅戏演员王少舫,祖籍武清。1920年出生于梨园世家,八岁随母学唱京剧。1950年应丁永泉的邀请改唱黄梅戏,在黄梅戏的表演和唱腔上王少舫做了很大贡献。王少舫声音宽厚洪亮,吐字清晰,行腔流畅,韵味浓郁。扮演的人物生动传神,令人难忘。他曾获华东区戏曲汇演一等奖和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两次获省戏曲一等奖。严凤英和王少舫两人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家,更是戏德高尚的艺术家。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改为黄梅戏剧院)在合肥成立,严凤英、王少舫等一批骨干由安庆调到合肥。剧团相继推出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一批黄梅戏艺术精品。这段时期,黄梅戏在舞台、广播、电影等许多艺术实践中,全方位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王少舫在《天仙配》中饰演的董永,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且受到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广大观众的青睐。1986年在合肥因病去世。
  评剧宗师韩少云(1931—2003),评剧代表人物,现代戏的霸主,评剧韩派创始人。幼年师从养父韩德金学艺,祖籍武清南蔡村韩营村。历任沈阳评剧院一团副团长、艺术顾问。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表演朴实细腻,唱腔圆润醇厚,吐字清新,腭(疙瘩)音运用尤佳。以演《小女婿》《洪湖赤卫队》著称。主演的《小姑贤》已拍戏曲片。
  九岁学戏,京、评、梆兼学兼演。稍后便专工评剧。师从刘子西先生学戏,学了《开店》、《哭井》、《朱买臣休妻》等一批评剧初创时期的剧目,同时学了《盘丝洞》、《李慧娘》、《雷雨》等大量的移植新剧目。十五岁即担任主演,经常演出于山海关至天津一线,深受观众喜爱。十九岁崭露头角,成为河北地区的名角儿。1950年8月韩少云到沈,参加东北唐山评剧院。此后她相继在东北评剧实验剧团、辽宁戏曲剧院评剧团、沈阳评剧院工作。1952年,韩少云饰演评剧《小女婿》的主角杨香草一角,《小女婿》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立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韩少云因此获得了演员一等奖,并在怀仁堂为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1953年,《小女婿》在东北地区汇演时,她再次获得优秀表演奖。在1978年和1979年沈阳市举行的两次表演赛中皆获荣誉奖。她主演的《小姑贤》于1953年在“东影”拍成电影,它是我国建国后第十部戏曲片、第一部评剧艺术片。《人面桃花》于辽宁电视台录成。十多出剧目的唱段、选场或全剧录成唱片和盒带。若干唱段已收入沈阳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的教材中。若干唱段被选入《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韩少云专辑。她的名字和照片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和其他典籍中。
  半个世纪,她上演近二百出戏。代表剧目有:《小女婿》、《小二黑结婚》、《杨三姐告状》、《洪湖赤卫队》、《杜鹃山》、《江姐》、《红嫂》、《友谊之歌》、《梅雪遇》、《家》、《沂蒙山人》、《貂婵》、《桃花庵》、《李三娘》、《凤还巢》、《人面桃花》、《天雨花》、《红楼梦》、《西施》、《小姑贤》等。塑造了无数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她炉火纯青的技艺、无比高尚的艺德,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她擅演现代戏已有定评,她所扮演的“五四”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妇女典型都形象逼真。特别是她对于其中一些女干部形象的成功塑造,为评剧表现现代生活和扩大表现题材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她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表演上看,其扮演的角色均各具特色。并以朴实、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而著称;从唱腔上看,她历史地受到了评剧初创时期唱腔的刚劲酣畅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演新移植剧目中的)新唱腔的柔媚洒脱的两种特性的影响,结合自身条件,溶化成为音域宽广、刚柔兼济、行腔适度和韵味醇厚的特点。而她的吐字和疙疸腔更别具一格。她的表演和唱腔浑然一体,形成了总体的艺术风格,被广大观众誉为“韩派”。她教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杨晓彦、胡桂秋、冯玉萍、周丹、宋丽、刘虹等,这些艺术界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出自韩少云的调教。其中冯玉萍更是在全国两次获梅花奖,其获奖剧目《风流寡妇》、《疙瘩汤》也是出自韩少云的指导。宋丽在沈阳评剧院时虽然曾拜韩少云为师,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并获得过戏剧梅花奖,但自从调到中国评剧院后,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或其他原因,改学白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她先后出席了全国第二次青代会、第九次团代会、第四届青联委员会、第五次妇代会、第四次文代会和第四次剧代会。曾任沈阳市政府委员、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妇联执委,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会委员,全国六届人大代表和全国第七届人大代表、辽宁省剧协副主席、沈阳市剧协副主席。后为沈阳评剧院艺术顾问、沈阳文学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沈阳市荣誉文艺家、辽宁《不老松》画会的顾问。
  韩少云晚年来一直在政府创办的老年大学中学习国画,并在纪念从艺六十年时举办了个人画展。韩少云最擅画梅花,她笔下的梅花枝干虬逸、劲蕊吐芳,正如她丰盈美丽的艺术生涯。
  2003年7月20日7时15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逝世,享年72岁。韩老师的仙逝是戏曲界的一大损失,无数的戏迷依然怀念德艺双馨的评剧大师韩少云!
  二人台演员班玉莲,1935年出生,汉族,天津武清人。二人台演员,工小旦。
  代表剧目:《走西口》、(饰玉莲)、《压糕面》。1955年,参加内蒙古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走西口》中饰玉莲获演员一等奖。上世纪60年代初,该剧被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剧艺术片。
  解放前,二人台基本上没有女演员,1946年,有一个二人台小班正在乌兰花演出,偶遇一个十二岁孤苦伶仃的女孩子,老艺人秦五毛眼见她聪明伶俐,有个好嗓子,遂推荐给同班的著名老艺人计子玉收为徒弟,这个徒弟叫班玉莲,她是从武清流落到武川的,后来,他们一同在土默川一带演出,人们听说有个女旦叫班玉莲,人们感到非常新奇,所以轰动了河套川。人们曾流传着这样一些话“宁可不抽恒大烟,也要看女旦班玉莲”,“不吃白面吃稀粥,也要去看班玉莲的走西口”,观众场场都爆满,很有名望。班玉莲是第一位二人台女演员,并常年参加演出活动。1953年,被称为新时代二人台第一个女演员的班玉莲,在呼和浩特市演出《走西口》、《卖菜》等剧,轰动了全城。后来,刘银威和班玉莲的《走西口》被拍成了电影。
  在《魂牵梦绕二人台》一书中介绍当年班玉莲在《走西口》中扮演玉莲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班玉莲自己讲演好玉莲最主要的是哭板那一段,止不住的泪蛋蛋一道一道道道往下流,要随着真实的眼泪唱出来。
  河北梆子名角黄景荣,1941年生,笔名黄金荣。天津武清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一团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38年的舞台生涯中,演出了40多个性格各异的不同角色。主演的《红灯记》、《让新房》、《三棵栗树》、《朱砂梦》、《方增光》等戏的唱腔都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认可和赞扬。《人情》一剧饰经理,1982年在天津市现代戏汇演中获二等奖;《三棵栗树》中饰老顺叔,获1983年天津新剧目汇演表演奖;《关羽认妻》中饰刘备,获1986年天津首届戏剧节优秀演出奖;《朱砂梦》中主演老米京,获天津市第二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方增光》中饰方增光,获1994年天津市第三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另外,主演的一些剧目还被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
  河北梆子名角时银海,男,1953年10月生于武清石各庄敖南村。现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1970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学习河北梆子表演专业,师承张少英、胡文才、左庆权老师。毕业后留校继续深造。1975年,进入河北梆子《杜鹃山》剧组,饰温其久,《红灯记》饰李玉和,《红色娘子军》饰洪常青。1976年随《杜鹃山》剧组并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到剧院后,师承于田春鸟老师,专习小生,主演《宝莲灯》饰前部刘彦昌,《陈三两》饰李凤鸣,《蝴蝶杯》饰田玉川,《张羽煮海》饰张羽,《桃李梅》饰彦文敏等剧,均获得了观众的肯定和好评。在1984年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演员汇报演出中荣获演员二等奖;1992年荣获第三届河北省戏剧节演员二等奖;2000年荣获河北省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2001年获得省文化厅嘉奖奖励。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雷英,武清杨村人,原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主攻青衣,是张君秋先生的入门弟子。
  1975年,十二岁的小雷英凭着她迷人的嗓音和标致的身段,被天津市戏曲学校录取。
  她的表演课从一入学就分在青衣组,启蒙老师是天津市京剧团的台柱子林玉梅老师。1976年以后,戏校的专业教学恢复了以传统戏为主要内容。林老师发现雷英的嗓音格外脆亮,唱出的声音甜美圆润,这种嗓音天赋最适合唱梅派,在林老师的支持下,雷英的主攻方向从程派改到梅派上来。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雷英果然唱得流畅、自然,声乐天赋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雷英进入高年级的时候,学校又安排李近秋老师教她学演张派《四郎探母》、《春秋配》、《大保国·二进宫》等剧,为了重点培养这个剧坛新秀,尽力开拓雷英的戏路,学校还请来尚小云的大弟子孙荣蕙和孟宪老师分别指导她学演《金山寺》、《十三妹》、《昭君出塞》、《梅玉配》、《望江亭》等梅、尚、张多种流派剧目。更让雷英深感荣幸的是,学校安排她跟杨荣环老师重点工梅派,杨荣环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拜梅兰芳先生为师、得过梅先生亲传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他教雷英学戏,唱腔、念白、表演全都一招一式地给她作示范,启发她按照自己的条件适当发挥。1980年即将从戏校毕业的雷英,以杨荣环老师所亲授的《霸王别姬》参加天津市青少年演员基本功汇报演出。舞台上她把虞姬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别具一格,获得好评如潮。她被公认为戏校的高材生。这次汇演,她获得优秀表演奖。
  80年代,在天津戏校京剧演员进修班的基础上,创建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雷英为主要演员之一。雷英扮相端庄秀丽,雍容华贵,嗓音嘹亮甜美,在社会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986年师从于京剧大师张君秋。
  雷英在师傅提携下,更加刻苦地钻研张派艺术。她还反复地跟随录音机学习师傅唱腔,琢磨其中的奥秘。在不长的时间里,她的张派修养日渐加深。就在她拜师那年的秋天,天津市举办首届戏剧节,青年京剧团拿雷英主演的张派《刘兰芝》参演。雷英运用婉转有致的歌唱和细腻传神的情绪动作,把一个性格温驯、饱受婆母欺凌却逆来顺受的古代妇女形象塑造得生动感人,她在这届戏剧节获得了优秀演员奖。此后不久,她再次登上北京的舞台,以嘹亮甜润的声腔、稳重大方的台步、深沉凝炼的表演、端庄秀丽的扮相,震动了首都剧坛,荣获了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天津戏剧界继王立军之后摘取的第二朵梅花。
  1987年秋,天津青年京剧团首次赴香港演出,剧团以其青春朝气和整齐的行当,赢得当地观众高度关注。身为该团头牌旦角的雷英恰在妙龄,天生丽质,她扮演《凤还巢》里的程雪娥,一出场便光照舞台,魅力无限。她在与王立军、杨光合演的《野猪林》里扮演林娘子,香港媒体称赞她“使这台戏更具珠联璧合之美”。这一年她还获得了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
  雷英在拜师后四年多的时间里,跟张君秋先生先后学习或者重新加工了《望江亭》、《状元媒》、《刘兰芝》等一批张派剧目。她在继承张派的同时还不放弃同样爱好的梅派,她请梅派名家沈小梅老师给她加工《凤还巢》这出戏,后来她又向梅葆玖先生请教,得到梅派后人嫡传。
  2005年10月,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在天津举办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85周年诞辰系列活动,久违舞台的雷英突然从海外赶来,于10月17日登上天津中国大戏院的舞台,扮演得之于恩师张君秋亲授的《状元媒》中的柴郡主,她在后台刚一搭架子,便得了个满堂的碰头彩。
  京剧名票、河北梆子天才张宝奎,1957年3月生于天津武清东马圈村。现为河北省任丘市文化馆干部、任丘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少年时,他就是村里京剧团的小演员,时常同大人们一起登台演出。1976年,十九岁的张宝奎凭着对京剧的酷爱与激情,到廊坊市报考京剧团。却正逢京剧团外出演出,于是,他又走进廊坊市河北梆子剧团,被“伯乐”一眼相中,成为一名专业剧团的正式演员,并很快成为团里的台柱子。1983年,他毅然离开廊坊河北梆子剧团,走进了唐山市京剧团,以圆自己多年向往的“京剧梦”。接着,他又先后拜中国京剧院邓少卿先生、中国戏曲学院刘国通教授为师,专攻老生。经过名师的指点和自己对京剧的感悟与刻苦训练,张宝奎在演唱艺术上有了明显提高。他音域宽、音色美,尤以高、甜、脆、柔见长,唱腔处理细腻、委婉,很快成为观众喜爱的京剧名角。
  张宝奎京剧演唱艺术水平的提高,还得益于不辞劳苦的奔波演出。近年来,他经常同一些大型戏剧文艺团体的名角同台演出,切磋学习技艺,接受名家指点。他时常深入部队、油田、农村、基层,为普通战士、工人、农民演出。特别是接连不断地高规格的戏剧比赛,更使他有机会得到同行高手的点拨,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1996年至2002年的6年间,他先后荣获第四届、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一等奖,并获得“中国京剧十大名票”和“功勋票友”称号。
  优秀大武生黄齐峰,1976年3月出生于武清。他出身梨园世家,受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黄齐峰自幼就喜欢唱戏、唱歌。天生一副好嗓子,在杨村二小读小学时引起音乐老师张东生的注意。1988年秋,张老师陪同他,报考天津艺术学校,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最终脱颖而出,被天津艺术学校录取。
  最初,黄齐峰学老生戏,学校根据他的嗓音宽亮、扮相俊美的条件,让他改学小生。经过祈荣奎、张春孝两位名家的调教,前后学了5年,成为尖子学员。长到十七岁,身体发育变声,戏校见他好动,考虑再三,再让他改学武生戏。黄齐峰虽感到“半路出家”要吃很多苦,但他热爱京剧艺术,听从安排,从头学起,开始了新的艺术征程。
  大武生,是武生中较难演的一个行当,要求腰腿功夫好,扎大靠翻扑跌打功夫过硬。开打稍一不慎,会伤筋动骨。黄齐峰有一股刚强的倔劲,对老师说:“我已坐科5年,哪怕再学10年,再难再苦,我也要把大武生戏学好!”
  潜心向京剧名家学习请教,是黄齐峰的家常饭。王金璐、李光、张春孝、苏德贵、杨少春、张幼麟、董文华、李景德、杨乃彭、王宝春、祁荣奎、刘希锐、郭秉新、郭文俊、曲咏春等老师都先后教过他,不光学艺,从他们身上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2001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四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黄齐峰以刘希锐老师教授的《火烧裴元庆》一剧勇夺金奖,同时获得大赛直播当中的每日一星称号,为当时的实验团赢得了此次大赛中唯一一枚宝贵的金奖。
  2005年秋,中央电视台再次举办“全国京剧青年演员大奖赛”。恰逢剧院奉派赴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演出。到底要不要报名去央视参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长辈、戏迷的热情鼓励下,黄齐峰毅然报名,以张幼麟教授的《金翅大鹏》一剧参赛,在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后,黄齐峰与因团里多数演员出国而临时组成的参赛小组表现出色,再次为实验团取得一枚金奖。
  2004年东京电影节开幕,放映了由霍建起导演的中国故事片《暖》,黄齐峰在片中扮演一剧团武生。北京举办华表奖颁奖晚会,黄齐峰应邀向影视明星们表演耍锤。
  2006年,拍摄40集电视剧《采桑子》,曾导演《四世同堂》的林汝为邀请黄齐峰和他的艺校同学、“程派”青衣吕洋加盟,在剧中担纲主演,分别饰演民间艺人和大家闺秀,演绎了凄美的爱情故事。黄齐峰跻身影视圈,缘于他在京剧中的出色表演。
  爱国京剧艺术家唐韵笙师傅唐景云,武清人,原系宝坻“永胜和”坐科,工刀马旦兼花旦。曾是河北梆子演员金刚钻的琴师,当年班主唐景云带领戏班到福州演出,他夫妇与主演恰在定居福州的原系清朝军官石秀川家院内借住,每日在此练功、吊嗓、排戏。石秀川次子石斌魁,自幼酷爱戏曲,这下更是“走火入魔”,天天在旁观看,还跟着比划,并帮助做些零杂活儿。唐景云见他生得眉清目秀,人又机灵,自己无儿无女,非常喜爱石斌奎,便产生收其为徒之念。通过试探询问,得知石斌魁非常愿意,在征得家里同意后,把石斌奎收为义子。就这样年仅9岁的小斌魁即告别亲人,踏上了艺术的道路,斌魁天资聪慧悟性好,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在唐景云的极力培育下,十三岁即于上海新新舞台演出汪笑侬、刘鸿声两派之戏,一炮而红。唐景云遂取笙管笛箫之悠扬韵味含意,将其艺名改为“唐韵笙”。
  唐韵笙曾受汪笑侬、夏月润、潘月樵、冯子和等对京剧改良的影响,对他后来勇于创新,起到一定作用,他借鉴了旦角的唱腔,花脸的念白,武行的跌扑,恰到好处地揉进所演角色之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他文武兼精昆乱不挡,戏路宽绰,演技全面。他本工老生,且能武生、红生、大嗓小生、铜锤、架子花、老旦、彩旦乃至旦行,演来皆有独到之处,为内外行一致推崇。他在舞台上塑造角色之多,在京剧史上是少见的,而且还是一位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全才艺术家,他常一晚演文武双出,并能三戏连演,由于他具有一定文化,熟读《三国》、《列国》、《东西汉》,编演了不少列国戏,被称为梨园才子,40年代是唐韵笙的鼎盛之期,出神入化的精湛表演,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与麒麟童、马连良鼎足而立,被誉为“南麒、北马、关外唐”。
  唐韵笙多才多艺,功底深厚,昆乱皆精,文武兼备。除去本工老生外,净、老旦,他都能演,是老生行当中的多面手,后随师唐景云在山东、河北、上海、东北等地演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东北享有盛名。
  唐韵笙是一位爱国的艺术家,抗日战争时期因演出影射日寇的《后羿射日》而身陷囹圄。建国后曾任沈阳京剧院副院长,先后主演了《云罗山》《郑成功》《詹天佑》等新编历史剧。
  京剧活动家高聘卿,1909年生于天津武清。20世纪30年代开始,先后经办宝利、国东以及北京的胜利和百代四家唱片公司,致力于京剧、地方戏、曲艺、音乐等唱片的灌制,为当时很多著名演员票友录下了精彩唱段,曾参加北京国剧学会。他对京剧史和京剧论的研究造诣很深,为弘扬民族戏曲,尤其是对京剧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高聘卿少年时期就酷爱京剧,私塾10年后,至哈尔滨慎昌洋行当业务员,同时参加“中东铁路俱乐部”,为会员,并向陈远亭、吴喜年、周喜增、李妙兰、南铁生等学戏,曾学过青衣,后改老生。还向言菊朋、马连良、余叔岩、徐兰沅、雷喜福等人请教过,并经常参加演出活动。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胜利唱片公司在哈尔滨成立分公司,聘高聘卿任副经理,是以经销唱片为主。后来调至天津宝利唱片公司任业务部长。在此期间对一些唱片厂家所灌的唱片高感到不妥当,高聘卿决心有机会组织灌唱片时一定灌制能流传百世的和具有特色的名唱段。
  一二年后,高聘卿被调到北京为成立国乐唱片公司做准备工作,又曾至日本学习灌制唱片的音质和音响的处理。
  1933年,在宝利唱片公司的协助下,高聘卿带领一批演员及名票到日本东遗言灌制唱片,为国乐公司灌制了第一批唱片。所有唱片的音质、音响、选段,全部由高亲自掌握。
  1937年,国乐唱片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经理为日本人,高聘卿任文艺部主任,地点在北京景山后街。收音所(即灌音室)在和平门内东栓马桩,即当时的“中央广播协会”(会长是周大文)。国乐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唱片厂在日本横滨。国乐唱片不报场,音质好、音量大,就是很旧的唱片音量也很大。高聘卿常说,灌唱片就灌名人名唱,或特点突出的剧目,或没有人灌过的戏。
  国乐公司成立后曾为京剧演员言菊朋、马连良、余叔岩、李万春、金少山、李多奎、萧长华、诸茹香、裘盛戎、马德成、李少春、程砚秋、荀慧生、奚啸伯、谭富英等灌过唱片。曲艺演员有王佩臣、刘宝全、小彩舞、小蘑菇、赵佩茹等,还有其他地方戏、音乐等唱片。
  国乐唱片公司从1937年至1939年,三年间灌制了不少当时成名的演员的精彩唱段,共约400张;1940年结业,全部设备、模版等转让给太平唱片公司。1940年,高聘卿被聘为“华北演艺协会”剧务科科长,当时的会长是周大文。
  1941年,胜利唱片公司聘高聘卿到北京胜利公司任副经理。百代公司相继聘高为该公司顾问。两家唱片公司合用一个灌音室——百代公司灌音室。灌片内容、演员、音质都由高负责。此间又为一些名演员灌制了不少剧目的名唱段。有马连良、言慧珠、奚啸伯、金少山、李多奎、萧长华、马富禄、陈少霖、姜妙香、程砚秋等,评剧如喜彩莲等,为当时在北方的名演员留下了宝贵的音响资料。
  胜利、百代公司于1945年结束。高聘卿后到沈阳中央信托局工作,1950年到太原建筑工程部工作,直至退休。
  1945年至1965年,高聘卿收藏并整理出大量京剧资料,著有京剧史、京剧理论研究及名京剧演员表演艺术浅谈等30余万字,准备出版,不幸“文革”期间被焚毁。“文革”后,又通过回忆重写,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仅写出部分资料,尚待整理。
  高聘卿退休后,曾为很多京剧票友、爱好者和业余京剧团说戏,排戏,进行艺术指导,还改编京剧剧本《南天门》等。1997年因病卒于养老院,终年88岁。
  程派传人张巨萍,1958年2月17日生于南蔡村郭庄村,1972年考入甘肃省京剧团,现为北京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二级演员,1983年在北京进修,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授业于贾士珍、张玉英、李文敏、王吟秋、李丹霖等老师,后求教于著名程派青衣李世济老师。她嗓音宽亮醇厚,演唱婉转优美,气度从容,颇具程派神韵。曾主演《红鬃烈马》、《锁麟囊》、《六月雪》等传统剧目。1991年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2年获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汇演最佳表演奖。
  京剧演员曹建红,1984年12月18日出生,女,京剧老旦。生在天津武清一个工人家庭,母亲是一个酷爱艺术的业余文艺爱好者。
  在父母的支持下,1996年考入天津市艺术学校京剧班。师从姜志军老师。在校期间,学习了《钓金龟》(含《行路哭灵》)、《望儿楼》、《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六月雪》、《罢宴》、《四郎探母》、《秦香莲》等剧目中的老旦应工。
  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在天津市艺术学校圆满结业。为了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向前迈步,2002年她在天津市艺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深造。在上海戏剧学院,王梦云老师主动请缨,担任了建红的专业导师。王老师言传身教,一段唱腔、一个身段的捉肘教习,至此让其得到了她《岳母刺字》、《罢宴》、《李逵探母》、《赤桑镇》、《徐母骂曹》、《沙家浜》、《朱痕记》、《甘露寺》、《桑园会》、《凤还巢》、《捧印》、《大登殿》等剧目中老旦表演的许多真传。
  2005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毕业后,得到了重庆市京剧团领导和京剧同仁们的接纳,成为重庆市京剧团的一名青年老旦演员。
  说到梨园人,还要提到一位主要从事戏曲美学和戏曲文学方面研究的武清籍专家吴毓华。
  吴毓华,曾用名吴毓骅,笔名吴文梓。研究员,1937年3月1日生于天津武清朱家码头村,共产党员。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1961年9月分配到中国戏曲研究院工作。1978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至1998年10月退休。先后在戏曲史研究室、戏曲文学研究室从事戏曲研究。1991年起担任戏曲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文艺人才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戏曲美学和戏曲文学方面的研究,着重从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着手,摸索出戏曲美学和戏曲文学发展的脉络,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与戏曲艺术的渊源关系上,总结戏曲美学的发展规律。并密切关注当代戏曲发展,着重从戏曲文学角度进行研究。近几年着重从美学文化学方面研究京剧,总结近代戏曲美学的发展规律。
  吴毓华多年来著述颇丰,共发表研究著述6种和120余篇论文,共约230余万字。计有:《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1990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传统戏曲研究资料丛书·说唐三传》1989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与人合作)1992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古代戏曲美学史》1994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古典戏曲》1993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中国伦理学大百科全书·职业道德卷·艺术伦理学》1993年1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已发表的论文、评论共120余篇,共70余万字,主要有《试论元杂剧清官戏的思想意义》,载《戏曲研究》第1辑;《古曲戏曲剧目的道德价值》,载《戏曲研究》第11辑;《戏曲序跋的美学价值》,载《戏曲研究》第16辑;《要突破传统的典型观》,载《新剧本》1985年第6期;《论戏曲艺术的寓言性特征》,载《戏剧》1985年冬季号;《艺术伦理学初探),载《艺术研究》1989年冬季号;《戏曲美学探源》,载《艺术研究》1990年夏季号;《风神美韵自高绝》,载《戏曲研究》38辑;《戏曲意象论在明代的开拓》,载《戏曲研究》45辑;《情的观念在晚明的异变》,载《戏剧艺术》1993年4期;《清初戏曲美学由情向理的反复》,载《艺术研究》1993年3期;《明代的心灵觉醒与唯情论》,载《戏曲研究》48辑;《简论戏曲艺术的平民化》,载《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等等。
  提到梨园武清人,就不得不提到与武清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梨园界人物,一个是民国时代的女伶刘喜奎,另一个则是评剧女皇白玉霜。
  民国时代的女伶刘喜奎,五位总统都不嫁,却嫁给了一个小小军卒崔承炽,崔承炽武清杨村人,其原因,只是因崔承炽在报纸上揭发了他上司的贪污行径,赢得民众好评,刘喜奎钦佩这个男人的敢做敢言,因而托付了终身。这样的事情,如今听起来特别遥远,的确,这已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了。
  刘喜奎生于清朝末年的天津,红于二十世纪初,当时曾与鲜灵芝和金玉兰并称为“女伶三杰”,是一位著名的河北梆子兼演京剧的女演员。民国初年,在京津两地,她的戏场场爆满,票价竟然一时盖过了谭鑫培。在梨园界,一度传出了“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的佳话。
  刘喜奎身材小巧玲珑,眉目如画,气质尤其高雅清丽,打扮起来特别漂亮,与她配戏的尽是精挑细选的美人坯子,她未出场时,满台都是莺莺燕燕,个个美如天仙,令人目不暇接。一到刘喜奎登场,一声婉转娇啼,唱腔圆润,与她配戏的坤伶们相形之下,就都变成了庸脂俗粉。为她着迷的上至达官贵人,中有士绅名流,下至贩夫走卒,真是轰动九城,颠倒众生。有一次,一个“粉丝”闹出了大动静。那年,刘喜奎于北平三庆园挂头牌演出《独占花魁》一剧时,场场都是观者如山,一天散戏以后,有人趁散戏时冒险闯到前边强吻她,后被警察以“调戏妇女”为名罚款五十银元,据说这个人竟是当时的执政段祺瑞的内侄,这件事曾是当时各大小报的八卦头条。
  当然,红坤伶的头牌位置,也给她带来了太多的诱惑和麻烦。历史上有名的“辫帅”张勋,民国二年在北京江西会馆做寿,京津名伶一概召齐。演戏期间,张勋对刘喜奎垂涎不已,软硬兼施,非要纳她为妾,刘喜奎被逼无奈之下,开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张勋要把嘴上的胡子全部剃光;第二,力行“一夫一妻制”,张大帅要立即赶走全部姨太太,保证今后不再纳妾;第三,让张勋提供爱情保证金20万块大洋。不想这么苛刻的条件,张勋竟然答应了,可见张勋是真看上刘喜奎了!可刘喜奎根本不想嫁给这个大帅。万幸的是,就在张勋还没最后咬牙准备剃掉胡子的当口儿,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开进了北京,张勋慌忙出逃了。
  虎去狼来,后来凡是看过刘喜奎戏的津京政要们没一个不对刘喜奎垂涎三尺,段祺瑞叔侄,大总统袁世凯父子,还有黎元洪,甚至连六十岁的曹锟也盯上了刘喜奎,还采取银洋攻势,白花花的银洋,一筐筐送到骡马街刘家,刘家父母对曹锟要娶刘喜奎为妾的要求早已点头应允。但是刘喜奎以死抵拒,后来多亏了崔承炽急急地找到曹锟的夫人刘氏,向她求情,而曹锟又是出了名的怕夫人,这样刘喜奎才得以逃出曹锟的手掌。
  刘喜奎是怎么相识和嫁给了当时只是内务部小职员的崔承炽的呢?据说,刘喜奎每次唱完晚戏,总有一辆车跟在她的车后边,你快他就快,你慢他也慢,在暗中保护着她。这位“护花使者”就是崔承炽。
  两个人婚后定居在天津,并育有一子,后来崔承炽于民国十三年病殁于天津,刘喜奎从此以后再没有登舞台,在每日的诵经读书中守寡度日。谁会想到这样一个守节的女人竟是当年面对千两黄金岿然不动的“武艳亲王”呢?
  对爱情的坚守是最令人感动的故事,刘喜奎以她对爱情的坚贞,向人们展示了一代名伶的传奇人生。
  1937年2月,一条爆炸性新闻轰动上海滩,评剧女皇白玉霜突然失踪。当时,关于她的传闻很多,被害说、被拐说等等,不一而足。而实际上,白玉霜是与玉顺班打铙钹的李长生到武清乡下种田去了。
  白玉霜,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1907年生于天津,她11岁初开始学京韵大鼓,14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先后在北平、上海、南京和天津等地演出。代表剧目有《秦香莲》、《杨三姐告状》、《桃花庵》、《马寡妇开店》等,她还与京剧演员赵如泉合演过京评两腔的《潘金莲》及电影《海棠红》等。她的唱腔低回婉转,音色纯正,鼻音共鸣好,中底音宽厚圆润,富于抒情性。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形成了评剧的“白派”表演艺术,上世纪30年代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李长生,是武清三里铺(现黄庄街南三里屯村,在杨村火车站以南不足三百米)人,父亲早亡,母亲失明。幼时读过几年私塾,很有几分书生气。十一岁独自离家到天津谋生。一开始,在天津某梆子戏班跑龙套,闲在的时候,跟底包学打铙钹。1932年春,二十四岁的李长生进了白玉霜的玉顺社,此后便长期跟随白玉霜在京津两地演出。白玉霜对李长生的表现很满意,除按月给他包银外,还经常给点“茶钱”和“烟钱”。
  1936年初,白玉霜因演出评戏《潘金莲》和电影《海棠红》成功而轰动了上海滩,被冠以“电影明星”和“评剧皇后”的头衔。紧接着一些绯闻也接踵而至。恰在此时,报纸上又传来一代影星阮玲玉自杀的消息,白玉霜感到,在演艺圈子里混,既便是明星,也难以摆脱“供有钱有势人任意玩弄的命运”。从阮玲玉的不幸遭遇,白玉霜仿佛也看到自己将来的结局。于是萌生了离开演艺舞台,找一个靠得住、听话的人陪着,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过几年清静日子的想法。
  1937年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白玉霜与玉顺社的铙钹手李长生“私奔”,她们先由上海乘火车到南京,后又转车继续北上杨村。在李长生的老家三里铺,夫妇间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白玉霜让李长生买了十几亩地,原想自己种地,可没多久就受不了,只好雇人管理。不甘寂寞的白玉霜又逼着李长生开了一间豆腐坊,李长生天天起五更推碾子磨豆腐,白玉霜则换上一身农家衣服,走街串巷卖豆腐。每缝农历一、四、七杨村集的时候,俩人便一同赶集市去卖。没有集的时候驾着马车到龙凤河、北运河去兜风,还跑到村外土坡树林子里逮蝈蝈、摘酸枣。不久,白玉霜出资盖了三间大瓦房,村上的人都说,李长生是在外面发了大财,此番回来是报孝老母的。1937年8月,在养母李卞氏的诱骗下,白玉霜被迫离开了三里铺,重新开始了她的舞台生活。
  在三里铺的半年多时间,是白玉霜一生当中最难得、最幸福、最太平的时光,善良的村民,淳朴的民风,一望无际的黄土地,离开三里铺多年后,白玉霜仍然念念不忘。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朱相臣(1908—1971)。生于武清。自幼家境贫穷,为张庆森代拉师弟,属于何少亭门下。在东北曾与许多相声演员合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返津,在南市连兴茶社演出,1947年与郭荣起合作,在群英戏院演出。同年又拜张寿臣为师,艺术不断得到深造。与郭荣起合作的《打牌论》、《汾河湾》、《拉洋片》、《怯拉车》等段相声都取得轰动的效果。1953年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1956年与苏文茂合作,使其艺术得到进一步发挥,演出相声《论捧逗》、《批三国》、《文章会》等,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朱相臣为相声捧哏演员,以语言含蓄为特点,善于使用“蔫包袱”,令人听后回味无穷,取得强烈的剧场效果。1971年病故于天津南郊。其弟子有蔡培生、师胜杰等。
  快板书大师李润杰,原名玉奎,艺名宝珊。1917年生于武清城关大桃园村。早年的李润杰家境贫穷,解放前一直过着卖艺乞讨的生活。全国解放以后,他成为天津市广播艺术团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走上了艺术之路,专攻快板书创作、表演。李润杰敬业爱岗,坚持传统艺术与创新时代艺术相结合,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努力,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大师,为快板书的创立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他创作表演的《千锤百炼》、《劫刑车》等百余段力作感情充沛、质朴醇厚、形象生动、幽默犀利、字正腔圆、声韵脆美,被人们广为流传。他曾担任过天津市曲协副主席,并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他还连续当选为全国三、四、五届人大代表,赢得了人们的热情拥戴。1990年10月11日,李润杰在天津逝世,享年73岁。
  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祖籍武清杨村,1953年4月出生,汉族,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黑龙江省曲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国家一级演员。师胜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潜心钻研相声艺术,成就显著。创作表演的相声作品曾分获全国曲艺调演、文化部作品评比、全国相声新作比赛、首届中国艺术节一等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心连心”艺术团,积极参加抗洪救灾等慰问演出,经常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落实“三贴近”的要求。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德艺双馨艺术家。
  著名相声演员王谦祥,1948年2月出生于武清城关大桃园,现为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入北京市曲艺团学艺。1984年师承相声巨匠马季,长期与捧哏名家李增瑞合作。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曲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基本功扎实,说唱俱佳,感情充沛,格调清新、诙谐、富于艺术魅力。他的主要作品有《风灾》、《驯马专家》、《叔嫂情》、《方言外语》、《换包装》等。
  2003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演出时,他们合作演出的《方言外语》,即用中国方言讲英语,受到外国驻澳大使、领事们的欢迎,美国驻澳大使握住他的手连连称赞:“你讲的英语太好了,到我们国家最高学府去教英语好了。”有播种就有收获。王谦祥凭着天分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在艺术事业上结出丰硕果实。他先后荣获文化部全国曲艺节目调演表演一等奖、北京国庆40周年征文比赛创作、表演双一等奖、文化部“金狮杯”表演一等奖、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表演奖。
  据著名作曲家赵玉兴撰写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坻评剧》一书记载,民国初年,西路评剧,武清县“周墨清班”较有声望的演员有会瑞德(艺名小白薯)、刘子琢、武金红、段志贵(艺名盖京东)、段贵芳(后给爱莲君配戏)、穆金凤、元志古(姓陈)等。一般平调梆班八、九个人,有七忙八不忙之说。最大的班十多个人。武清桑园、大务、小王古庄等,这些子弟都是高良田传授。像刘凤起(小生,武清小王古庄人)。评剧武清的“德月和班”也很负盛名。评剧名伶吴寿朋,艺名小元宝,1901年生于武清县,工旦。前唱西路蹦蹦戏,后改唱东路。授徒喜彩莲、邢韶英等。喜彩莲再收徒小喜彩莲、李忆兰等。王傻子,杨村人。前唱西路戏,后改东路戏。刘小香,艺名大香蕉,女,工旦,杨村人,在天津与王守成结为夫妇后,辗转于外埠。还有白广杰,艺名白菜心,杨村河北梆子演员田百岁等在当时也是较有影响的艺人。
  同治十一年,署名晟溪养浩主人者所撰《戏园竹枝词》20首,和署名云间最不羁生的《梨园竹枝词》,均对清同治、光绪年间在上海献艺的天津梨园界名伶多有详细评述,如“一盏灯来风月谙,宝林情态更娇憨,若从梆子论真派,所到首推太谷三。”第四句里的太谷三,就是武清人,当年在上海也享有很高声誉。
  戏曲评论家孙点,署名顽石撰写的《梨园声价录》,对同治初年至光绪初年这十余年间,常见诸上海戏台上的153位皮黄和梆子艺人所作点评与介绍。这本书以简洁、生动的文字,对所选演员按扮演行当,分别以上品、中品、次品三档逐一评论,每位艺人的别署、籍贯、师承、擅演剧目及角色能详尽详。在这些艺人中,若以作者标记为准,天津籍占很大比重。如武旦上品者2位,其中之一韩桂喜为天津武清人,他是清同治年间天津梆子艺人在上海唱红的主要名伶,从而使河北梆子在外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王殿臣,是原双树上九百户村人,早年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唱念做打、执板拉弦样样精通。他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交谊甚深,二人在给一个军阀唱堂会时,因志趣相投结为“口盟”。后因年事渐高,淡出了北京梨园界。
  回乡后被河西务京剧团聘为艺术指导培养了大批京剧人才。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指导的河西务京剧团曾到天津中国大戏院登台票戏,在天津梨园界轰动一时。
  武清为有这些“梨园名人”的老乡而自豪,也从中感受到武清有可充分挖掘与利用的“文化软实力”,武清被人们称为梨园沃土当之无愧。

知识出处

英才风采

《英才风采》

出版者:远方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雍阳的各个领域的人才,包括体育界知名学者杨钟秀、中国当代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曹理、革命英烈张殿兴等。文章中涉及的人物众多,涵盖了不同领域,彰显了雍阳地区人才辈出的氛围。

阅读

相关人物

崔灵芝
相关人物
张柏龄
相关人物
孙凤刚
相关人物
孙凤龄
相关人物
朱景贤
相关人物
刘宝山
相关人物
金叶子
相关人物
张柏顺
相关人物
张柏仲
相关人物
张柏朋
相关人物
李宝珠
相关人物
李宝玉
相关人物
李宝翠
相关人物
钱玉舫
相关人物
张月亭
相关人物
张月娥
相关人物
花迎春
相关人物
林红霞
相关人物
陈凤娥
相关人物
王金香
相关人物
杜文彬
相关人物
张品三
相关人物
汪德华
相关人物
汪月娥
相关人物
刘翠霞
相关人物
张艳秋
相关人物
张玉秋
相关人物
李文元
相关人物
李永庆
相关人物
李永强
相关人物
花莲舫
相关人物
孙凤鸣
相关人物
李金顺
相关人物
李银顺
相关人物
李宝顺
相关人物
崔连润
相关人物
兰佩珍
相关人物
马淑华
相关人物
李兰舫
相关人物
赵广顺
相关人物
周悦先
相关人物
赵美英
相关人物
赵美艳
相关人物
金艳芬
相关人物
王金城
相关人物
佟崇湖
相关人物
张七
相关人物
赵筱楼
相关人物
赵燕侠
相关人物
苗胜春
相关人物
张春华
相关人物
李哈哈
相关人物
吴俊亭
相关人物
赵桐珊
相关人物
贾学章
相关人物
邢永喜
相关人物
孙培亭
相关人物
王雅兰
相关人物
高雪樵
相关人物
筱高雪樵
相关人物
王楞仙
相关人物
李桂林
相关人物
王顺义
相关人物
王秋霞
相关人物
李金鸿
相关人物
丁至云
相关人物
王少舫
相关人物
韩少云
相关人物
班玉莲
相关人物
黄景荣
相关人物
时银海
相关人物
张宝奎
相关人物
黄齐峰
相关人物
唐景云
相关人物
高聘卿
相关人物
张巨萍
相关人物
曹建红
相关人物
吴毓华
相关人物
刘喜奎
相关人物
白玉霜
相关人物
李长生
相关人物
朱相臣
相关人物
李润杰
相关人物
师胜杰
相关人物
王谦祥
相关人物
王殿臣
相关人物
韩桂喜
相关人物
刘凤起
相关人物
吴寿朋
相关人物
刘小香
相关人物
会瑞德
相关人物
刘子琢
相关人物
武金红
相关人物
段志贵
相关人物
段贵芳
相关人物
穆金凤
相关人物
元志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