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蔡村镇“兴善寺”和“文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978
颗粒名称: 南蔡村镇“兴善寺”和“文庙”
分类号: I276.3
页数: 3
页码: 156-15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蔡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重点讲述了南蔡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兴善寺和文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 南蔡村镇 兴善寺 历史文化

内容

南蔡村位于武清区中部,东邻北运河右堤,西有京津公路(103国道),是南蔡村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武清城区仅10公里,农居大多沿北运河堤而建,南北狭长,村中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与横贯东西的老碱东路交叉而形成十字大街。街两侧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京津公路不断拓宽,沿路两侧逐渐开发建起现代化高楼,商家遍街,包括武清区南蔡村镇高级中学、国地税务所、工商所、农行、信用社等单位。
  相传南蔡村初建村落是在辽代,以蔡姓先民首先到此定居而得名,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传说,这里在宋朝和辽国对峙时期,多数时间属辽国管辖,有一蔡姓先民见此地水草丰盛,土地肥沃,西望凤河,东近白河(北运河前身),离古县城(今旧县)仅10多里地,离繁华之地太子务也不足20里,于是在此建房定居下来,以渔猎为主,并选好地块种植粮食,在闲暇之余,去县城和太子务兑换油盐衣布,生活自足,好不自在逍遥。
  由于人类有聚集生活的习惯,后来,又有先民到此定居,并形成了小村落。现镇医院西,在70年代开挖二支渠时发现此遗址。到元朝时期,随着古运河逐步改造,形成了潞河(北运河),此地也逐渐繁华起来。可是明清时期发生数十次大洪水,北运河决口,田间积水深达丈余,为躲过水患,先民们将房屋迁至北运河堤边,筑土建起高宅。同时,明朝推行移民政策,多数中原和江南移民到此定居,便在此地形成较大村落。后来有人为区别于北蔡村,采取和北蔡村对称的叫法,定村名为南蔡村。
  南蔡村先民来自五湖四海,受中华传统文明影响,居民大都具有勤劳创业,眼光开放,为人和善,理解包容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追求正义的良好传统。
  据说,在清朝初年,皇城由沈阳迁至北京,朝廷大力推行“圈地运动”来奖赏有功将士,北京周围大部分土地被清朝将士圈占,使此地汉民十分不满,加之受传统民族主义影响,南蔡村一带先民举起刀枪奋起反抗,使得清朝总兵府从通州迁至河西务,预防汉民造反,保证地面安宁。后来,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听了汉人大学士范文程建议,很快废除“圈地运动”,并力尊汉唐传统文化,以征得汉民之心为上策,推崇佛教、道教、儒教,教化人民从善积德,崇文尊孔,并采取朝廷拨重金和号召当地绅士捐银的方式,大力兴建寺庙。
  于是在清朝康熙初年,在南蔡村北建起了兴善寺一座,俗称北大寺。供奉释加牟尼和菩萨神像,并在村东建文庙一座,供奉孔夫子神像。从康熙初年至民国时期近300年里,两个寺庙香火旺盛,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都到庙里烧香拜佛。每年阴历二月十五的庙会非常热闹,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型寺院。同时建筑在村东的文庙也给南蔡村一带人民重教兴学带来先机,教育子女苦读诗书上学求仕,公元1869年本地有名士绅捐资在文庙周围兴建学校,吸收本地学生学习文化,是武清境内建校办教育最早的村之一。
  在上世纪80年代,南蔡村小学翻修校舍时,在墙基中挖出石碑一块,碑文记载着当时办学的过程,同时小学院内还有着300年历史的古龙爪槐,也证明了南蔡村人开办教育的悠久历史。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御路古驿——南蔡村》

本书主要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南蔡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述传统等多种方式,对南蔡村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南蔡村的村落发展成因、民俗综述、传统礼仪习俗、居住院落民俗、古人诗章与民谣、传说与轶事、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阅读

相关人物

多尔衮
相关人物
范文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