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村古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977
颗粒名称: 达村古今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
页码: 154-1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蔡村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重点讲述了南蔡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达村的古今变化和南蔡村镇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南蔡村镇 历史文化 地理位置

内容

达村位于南蔡村镇西部,傍临凤河。
  早在宋元时期,此村已有一家居住,据传其村名是因为元朝曾在此驻军而得名,是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平定南方后,定都城为北京,称大都,国号为元。为维护地方统治,在达村建立军营一处,以确保京都平安。2005年京津高速路前期考古勘查时,在达村北发现三座元代古墓。据考古专家论证其葬制为古鞑靼人葬宿,现遗址已埋在高速路路基下方。
  然而,由于汉人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不满意蒙古人的统治,再加上元朝初年,统治者实行严酷的统治政策,经常出现汉人暴动。有传说当时此地有几位反抗元朝统治的志士,利用百姓过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时,家家户户互送月饼之机,在月饼里装上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日,定时举事,一起杀鞑子”的字样,(古时称蒙古人为北国鞑子),号召汉人起来反对元朝统治。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足已证明当时汉人的民族主义意识强烈。
  到明朝初年,已在南京做皇帝的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并令其扫北,在军师刘伯温的帮助下,各地汉民积极响应,一举荡平了盘踞在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将其赶至漠北。
  后来有人为纪念这段历史,将元军曾驻扎过的村落定名为鞑子村,其村名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后改为达村。
  1949年解放以后,勤劳俭朴的达村人在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许多可歌可颂的事迹。早在20世纪60、70年代,达村曾建立农民评剧团,请来老师精研细排,并到各村街巡演,小有名气,给本地百姓带来不少欢乐。
  从1984年开始,达村人首先带头种菜致富,从400亩发展到1000多亩,以春架豆、秋黄瓜而享誉京津、著名三北,在蔬菜上市季节吸引东北、京津等地菜商到此采购,在老碱东路可谓是车水马龙,交易红火,每年给本村百姓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也辐射和带动周边村街种菜致富,功不可没。
  南蔡村镇“兴善寺”和“文庙”
  南蔡村位于武清区中部,东邻北运河右堤,西有京津公路(103国道),是南蔡村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武清城区仅10公里,农居大多沿北运河堤而建,南北狭长,村中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与横贯东西的老碱东路交叉而形成十字大街。街两侧店铺林立,车水马龙。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京津公路不断拓宽,沿路两侧逐渐开发建起现代化高楼,商家遍街,包括武清区南蔡村镇高级中学、国地税务所、工商所、农行、信用社等单位。
  相传南蔡村初建村落是在辽代,以蔡姓先民首先到此定居而得名,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传说,这里在宋朝和辽国对峙时期,多数时间属辽国管辖,有一蔡姓先民见此地水草丰盛,土地肥沃,西望凤河,东近白河(北运河前身),离古县城(今旧县)仅10多里地,离繁华之地太子务也不足20里,于是在此建房定居下来,以渔猎为主,并选好地块种植粮食,在闲暇之余,去县城和太子务兑换油盐衣布,生活自足,好不自在逍遥。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御路古驿——南蔡村》

本书主要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南蔡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述传统等多种方式,对南蔡村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南蔡村的村落发展成因、民俗综述、传统礼仪习俗、居住院落民俗、古人诗章与民谣、传说与轶事、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阅读

相关人物

成吉思汗
相关人物
忽必烈
相关人物
朱元璋
相关人物
朱棣
相关人物
刘伯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蔡村镇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