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礼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947
颗粒名称: 婚嫁礼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2
页码: 49-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蔡村镇婚嫁礼俗是指人们在结婚时遵循的传统仪式和习俗。婚礼被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婚礼分为婚前、婚嫁、婚后三个阶段,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程序。
关键词: 南蔡村镇 成年礼俗 开锁礼俗

内容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礼。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闹出笑话。”男女结合,建立家庭,不光是男女二人一生幸福的关键,还是家族、亲族得以延续兴旺的大事。因此,婚礼被视为人生礼仪中最隆重的大礼,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
  婚嫁礼仪,从择偶到结婚,仪式繁琐,有的地方竟有十几项程序,当然其中夹杂着不少迷信和陋俗。自周朝、秦汉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婚礼主要是因袭《周礼》所制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可分为婚前、婚嫁、婚后三个阶段。
  (一)纳采 古代,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一点礼物,这就是婚前礼仪中的纳采,俗称“说媒”、“提亲”。旧时,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谚语说:“无媒不成婚。”媒妁有“媒公”、“媒婆”,农村中普遍称“媒人”,如今称“介绍人”。
  古代纳采所备的礼物是一只雁,雁是候鸟,冬天南飞,春天北往,不失时节,象征守信。大雁群飞时列队有序,象征人类有序,即夫妻有序,长幼有序。大雁雌雄有情,一配而终,半途失偶后不再择配,象征忠贞不二和白头偕老。由于这三层原因,古人对雁十分看重,但大雁不能随时捕捉到,就捉一只家鹅代替。那时一听谁家有鹅的叫声,就知道要聘姑娘了。
  现代婚姻取其双方自愿,媒人还起一定作用,有的男女青年本来是自由恋爱,大都请出个媒人或者是双方都相识的人给“介绍介绍”,起个牵线搭桥作用。如果男女双方有结亲的意思,介绍人分别引领到对方家中看看,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
  (二)问名 俗话“议亲”,过去叫“讨八字”。即由媒人询问和告知对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和属相等。双方请算命先生算算二人的命相相合还是相克。相克亦称犯相,这门亲事就不能做。其实,是原始人多神崇拜遗俗,被封建统治者和算命先生所利用罢了。旧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容易被迷信思想所诱惑,一听相冲相克,心里别扭,婚事就做不成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信那一套了。
  (三)纳吉 在古代是到宗庙问卜祖先,让祖宗“显灵”决定这门亲事可做不可做。如可做,将合婚的相法告诉女方,叫“纳吉”,俗称“订婚”、“定亲”,对于女方来说,叫“许亲”。
  过去,订婚要举行换帖仪式。所谓“帖”,又叫“庚帖”、“八字帖”,帖上要写明籍贯、三代(曾祖、祖父、父亲)姓名、双方年庚(出生年月日时)、乳名、官名。将帖互相交换后,作为定亲的凭证,庚帖多为大红色。媒人择良日,举行换帖仪式。那天,男方要备礼物送到女家,还要举行盛宴招待媒人及亲友。宴后,将女方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供奉三天,其间以家人是否发生吵嘴、打架、摔破盆碗等意外事故为征兆,预示婚姻成否。
  (四)纳征 又叫“纳聘财”。民间俗称“送彩礼”或“送财礼”。这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由于女家将要把闺女嫁到男方,女方失去了劳动力,男方送财礼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一般女方家庭在不宽裕的情况下,向男家要些财礼是合乎情理的。另外,男家花一些钱也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送财礼也含有不能轻易悔婚之意。唐代的法律曾规定:“聘财无多少之限,即受一天之上,并不得悔。”彩礼包括衣物、首饰、金钱等,取“双”数,忌“单”数,表示吉利祥和。
  旧社会过的礼按“抬”计算,有八抬、十二抬、十六抬、二十四抬……所谓“抬”,主要是食盒,每一抬四层食盒,每层食盒里放两样东西。食盒宽一尺半,长三尺,高六寸。过礼的东西有衣料、首饰、食品。其中有几样东西是必需的:龙凤饼,是一种表面刻有红色龙凤花纹的点心。枣、栗子、花生,寓意早生贵子,男孩女孩都生。还有猪腿或羊腿,这两样是给媒人的,俗话说;“媒人跑断儿出嫁前一天将嫁妆送到男家,俗称“送嫁妆”,所送的物品都要红布包裹,或贴红喜字。昔时嫁妆也论“抬”,送六抬、八抬、十二抬、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的不等。“抬”的样式似长方形桌儿,四面有红围桌布挡上。上面四周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二人抬。担与食盒的“抬”不同,嫁妆如小轿子,两边两根抬杆,双手或双肩抬着。一般嫁妆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掸瓶一对,烛台一对,茶叶罐一对等,脸盆、脚盆、尿盆是必需的。还有衣服、首饰箱子。有钱人家还陪木器、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
  小户人家送嫁妆不用抬,用“窝脖儿”送。雇用的扛夫将木杠放在肩脖之间,上头窝(挑)着盛嫁妆的木箱子,下头用手臂压着,一路不停,一直送到。这样的扛夫称“窝脖 儿”,也称“扛肩儿”的。
  (二)出嫁 女儿出嫁前要请一位“全福人”给姑娘 “开脸”,也称“剪脸”。所谓“全福人”是指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全福人与姑娘对面盘腿而坐,用细红丝线铰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将眉毛修细修齐,再用煮熟去皮的热鸡蛋敷面,昔日的黄毛丫头顷刻变成了面若桃花的美女,是出嫁始做媳妇的标志之一。标志之二是梳头,有的地方叫“上头”。 一般在出嫁前夕由梳头喜婆仔细梳整,将原先的辫子盘成发髻。开脸、梳头结束后,就意味着女儿是人家人了,娘家从此要以礼相待。这天要做一桌丰盛的酒席。女儿坐上首席。请本族和邻里乡亲作陪,对姑娘表示祝贺。嘱咐她到婆家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个好儿媳。
  姑娘在上轿前,要穿戴打扮一番,俗称“穿嫁衣”。昔日,嫁衣一般由五件套组成,从里往外:上身穿一件绣花红兜肚,上绣“鸳鸯戏水”、“孔雀牡丹”等吉祥图案, 兜肚外面穿一件绣花的无袖衫褂,形似今天的背心。再穿棉衣棉裤,俗称“上轿小衣裳”,即便是夏天也得穿,要做得薄一些,取将来日子过得丰厚之意。棉衣外穿一件红长衫或旗袍,也有穿裙子的,取骡马成群之意。脚上穿红缎子绣花鞋。
  出嫁女在上轿前,要哭一阵,俗称“哭嫁歌”。表达姑娘离开父母及兄弟姐妹时的痛苦、留恋之情,以及对婆家 各种礼教的忧虑与恐惧,媒人、全福人说是给娘家“掉金豆子”(眼泪)。有“大哭大发,不哭不发”的说法。姑娘上轿前,吃下母亲煮的几个鸡蛋,为的是耐饥耐渴,预想下轿 后女儿要应付很多复杂的礼仪,不能按时吃饭喝水。
  (三)迎娶亦称“迎亲”,俗称“娶媳妇”。大体上是三个程序:迎亲上轿、拜堂合雀、入洞房。
  亮轿 迎亲头一天,新郎穿戴整齐:头戴礼帽,上插金针银花,身穿长袍马褂,披红挂花,俗称“小登科”,有“终身为民,一日为官”之誉,称“新郎官”,坐在四人抬或八人抬的花轿中,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在村中大街小巷走一趟再回到家。意思是让全村人都知道,这家要娶新媳妇了。
  响房亮轿当天晚上,鼓乐手要在布置好的新房内吹打一番,名曰“响房”。响房后,新房不能离开人,由新郎官或未婚的子侄看守睡觉,俗称“压炕”。
  娶亲 迎娶的队伍仪式隆重,由旗(彩旗)、锣(开道锣)、伞(万民伞)、扇(日照扇)、灯(红纱宫灯)组成仪仗队。花轿居中,紧随迎娶宾客殿后。娶亲人一般由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叔婶、兄嫂担当。
  迎娶队伍进村,鼓乐大作,乡邻都拥到街上围观。花轿到了女方家大门前,女方父母亲友迎出。花轿落在院中,男方迎亲者向女方长辈道喜,女方父母要给男方迎亲者晚辈散 发喜钱。
  上轿 姑娘上轿之前,还要招待男方迎娶的人,俗称“待新亲”,一般为省时间,摆果茶。姑娘上轿由其兄抱着,脚不能沾地,俗语说:“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辈辈。”又云:“姑娘脚沾地,把娘家的财运带跑了。”姑娘家要有 与迎亲人数相等的人送亲,还要跟护轿的。发轿后,一路上花轿不准落地,轿后系一水壶,沿路滴水不断,直到男方家门口,寓意两缘相结永不中断。若路途远,用车娶亲,女方家要指派一名儿童提茶壶,浇车估辘,也是此寓意。
  新娘下轿 娶亲的轿子来到男方大门前,大门忽然紧闭,其意是避煞气,不叫不开门。轿夫把轿子抬进大门,停在二门门口。此时,穿戴整齐的知客托着果盘子高声喊: “今天玉堂双璧合,月里嫦娥下轿来!”将盘中的豆粒、谷草(剪成小节)、花生、红枣等,并高声唱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家门。”“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儿。”
  当日晚上,在明灯蜡烛的堂屋,一对新人在女知客高声喊唱下,给亲友上拜,亲友受礼后给喜钱,俗称“磕头钱”。
  之后,新人进洞房吃饺子,婶子大妈特意不把饺子煮熟就捞出来,待新人吃时,高声问:“生不生? ”必答“生! ”众人哈哈一笑,寓意生孩子之意。
  闹洞房 结婚的当天晚上,无论长幼,都可与新郎新娘嬉戏逗趣儿。俗话说:“新婚三天不分大小。”特别是青年伙伴,别出心裁,花样繁多。如用一根线绳吊一个苹果或一块糖,让新郎新娘同时啃吃,二人碰头碰嘴,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不但不急,还要给闹房者敬茶点烟,伙伴们 故意把水弄洒或吹熄火柴或说些俏皮话,有人还提议让新婚夫妻“摸跳蚤”、“摘黄瓜”,虽然不雅,但以取乐为主,起哄嚷闹,笑声不断,尽欢而散。有些农村还有听房习俗,伙伴们蹲在窗户下,偷听新婚夫妻说话,或捕破窗户纸偷看,或故意闹出点响声来,让新郎新娘又惊又喜又无奈。有的村还有“偷房”习俗,等新人熟睡之后,小叔子或小姑子悄悄进入洞房,将嫂子的服饰或鞋袜“偷”走,第二天大早新娘无法出门,只好央求小叔子、小姑子,花钱“赎回”。总之,这些形式和礼仪部是“捉弄新媳妇,借助于闹房、听房、偷房等习俗,让新郎新娘在戏谑中相互熟悉,消除紧张,同时增加热闹欢乐气氛,假若没有人起哄闹房,反倒显 得冷清了。
  拜公婆 次日清晨,新媳妇梳洗完毕,与丈夫一起拜见公婆,要行跪拜礼。礼后,儿媳将娘家父母馈赠给亲家的糕点送上。婆婆将婚礼上的上拜钱全部或部分交给儿媳。还照儿媳娘家给的压腰钱再给一份,寓意儿媳带来财运,婆家会加倍发财。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中聘闺女、娶媳妇的旧俗少多了,但还有拜堂仪式,一般高悬毛主席像,父母坐两旁,司仪高喊:“一拜毛主席,二拜父母亲朋,三夫妻对拜!”司仪喊某某亲友受礼,新人都行鞠躬礼。闹洞房也没有过去闹得厉害了,因为人们交往密切了,男女双方早就熟悉,很多亲友之间也彼此相识,文化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结婚的陋俗自然抛弃了。
  婚后礼仪
  (一)回门 新郎新娘婚后一同回到女方家,称“回门”,俗称“回四”。
  回门是新姑爷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主要是认亲分辈。对于新郎来说,是一件愉快却不很轻松的事。首先要带一份份礼物,一般是酒、糕点,俗称认门,以后就互相来往了。-般四五家,多至十几家,主要是新娘的叔、伯、姨、姑、舅家。女方家摆席招待,新女婿在女方亲友面前,被品头论足不说,女方的弟妹们还要别出心裁地戏耍他。民谚云“闹得越邪乎,显得越高兴”、“姐夫小舅儿,闹起没够”,一般当日返回。
  (二)接单九 婚后第八天,岳父亲自登门将女儿接回家,连住九天,俗谚“来八去九,两家都有”,九天后母亲将女儿送回,谓之“爹接娘送”。
  (三)拜年 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新婚夫妇要到双方的主要亲戚家去拜年。如舅、姑、姨家和本家大伯、叔叔家,新婚夫妇都要带些礼物,亲戚家都热情招待,还要给女婿、媳妇钱,女婿、媳妇要给对方孩子钱。
  (四)结婚纪念 旧时民间对结婚后的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不摘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传进,才有纪念仪礼,逐渐形成了新的习俗。
  结婚一周年称“纸婚”,五周年称“木婚”,十周年称“锡婚”,十二周年称“皮婚”,十五周年称“晶婚”,二十周年称“瓷婚”,二十五周年称“银婚”,三十周年称“象牙婚”,四十周年称“羊毛婚”,五十周年称“金婚”,六十周年称“钻石婚”。其中,以“银婚纪念”和 “金婚纪念”较为流行。尤其知识界,其好友、学生赠送花篮、字画等表示祝贺与敬意,有的在饭店酒楼设宴,欢聚庆饮。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结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总的说比旧俗简单、快捷、红火,还融进了西方婚俗的成分。
  一、介绍人 原称媒人,一般是热心人,看好男女双方 条件相当,主动从中牵线搭桥。也有双方父母拜托信得过、有威望的人当介绍人。更多的是二人恋爱,请出好友或双方敬重的人充当红娘。
  二、相家 由媒人引领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男方的家庭财产、人口以及家庭状况。男方父母也初步认识一下女孩儿。介绍人要分别征求双方意见。若双方都满意,男方父母要给见面礼并宴请姑娘。
  三、定礼 武清流行男方父母给女方买嫁衣钱,由介绍人领男方到女方家中,带上米、面、酒、肉等四盒礼。城镇流行买“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四、体检、结婚登记 为保证双方及后代的身体健康,结婚前双方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没有传染病,方可领取合法的结婚登记证。
  五、陪嫁 父母要为待嫁的女儿置办嫁妆,有些条件好的家庭,要为女儿买汽车、楼房。
  六、结婚 过去“喜红忌白”的传统习俗被打破,融进“喜白”的洋俗。男方要准备数辆红色婚车接新娘。新娘穿白色婚纱坐在披着彩绸、装饰一新的婚车上,请一位未婚女友做伴娘,由兄嫂相送。男方在家门前燃放鞭炮相迎。新郎将新娘搀扶下车,抱进洞房。举行婚礼时,农村在院子里,城镇在大饭店,由婚庆司仪主持,有介绍人、证婚人、双方父母讲话;近年实行“敬茶改口”,即新郎新娘分别敬上对方父母一杯香茶,改称“爸爸”、“妈妈”,双方父母要给“改口费”男方父亲给儿媳10111元,寓意万里挑一;女方父母给女婿9999元,寓意天长地久。新人给亲友鞠躬行礼,亲友送上贺礼钱。典礼完毕,举行酒宴。由知客及男(女)方父母领着一对新人为亲朋好友敬酒。宴罢,送走亲友,新人回洞房休息。晚上尚有闹洞房的习俗。
  七、回门 四天回门习俗仍然保留。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御路古驿——南蔡村》

本书主要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南蔡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述传统等多种方式,对南蔡村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南蔡村的村落发展成因、民俗综述、传统礼仪习俗、居住院落民俗、古人诗章与民谣、传说与轶事、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