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传统礼仪习俗诞生礼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94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传统礼仪习俗诞生礼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6
页码: 41-7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南蔡村镇传统礼仪习俗,包括诞生礼俗、成年礼俗、婚嫁礼俗、祝寿礼仪和丧葬礼仪等,以及信仰习俗。
关键词: 南蔡村镇 传统礼仪习俗 诞生礼俗

内容

古代习俗,生男婴,叫“弄璋”(璋是一种美玉);生女婴叫“弄瓦”,瓦当然不能和玉相提并论。生男婴在大门左边“悬弧”,挂一张弓;生女婴在大门右边“设悦”挂一佩巾。如今这种习俗很少见了。
  (一)三天 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旧时称“三朝”,俗称“喜三”。这天要给婴儿洗浴,在热水中放入花椒、艾草、槐枝,试好水温后,由婴儿的父母或接生婆为婴儿洗身沐浴。一边洗一边口念祝词:“洗洗头,长大做王侯;洗洗腰,辈辈高;洗臊蛋,做知县;洗尿沟,做知州。”洗完后用红布将婴儿身上擦干,用姜汁擦擦各关节,给婴儿去污去风,驱疫避邪,表示新生婴儿脱离了孕育状态的残余,开始了人生,进入了社会。
  过“三天”,主要亲戚邻里前来祝贺。婴儿的外祖母家送鸡蛋、小被褥等礼物,亲友邻里多送鸡蛋、挂面、红糖、小米。如今也有送营养品的,主要是让产妇吃好,多生乳汁,哺育婴儿健康成长。
  (二)十二天 武清还有给孩子过十二天的习俗。产妇分娩后,三日不许下炕,十二天可在屋内走动,一个月之内不许出门。多由产妇的母亲、婆婆伺候。为庆贺母子平安,产妇娘家在十二天又送来米、面、肉、鸡蛋等,以保产妇奶水充足。亲友送贺礼钱。这天,产妇家要招待大伙儿吃喜面。
  婆婆、婶子、大妈再三叮嘱产妇坐月子的禁忌: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衣物,忌开窗户,防冷风吹进屋,落下“月子病”。婴儿的尿布洗净搭在屋里晾干,不要晾到院子里,防把冷气带进屋。十二天后,“月子人”也不要到邻居去串门,认为产妇血污未净,会给人家带去秽气。忌夜间出门,怕冲犯神鬼。若去厕所,须在厕所墙上贴一张红纸条,插三炷香。
  总之,在一个月内,产妇和全家人都要格外小心,以保证产妇身心健康,奶水旺盛,婴儿无病,日日成长。有些禁忌习俗表面带有迷信色彩,实际也有一定科学道理,对产妇有利。
  (三)满月 婴儿长到30天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叫“过满月”或“做满月”。这一天,婴儿的外祖母家要送各种食品、衣物,最主要的是打一挂“长命锁”,意思是把孩子锁住。外祖母家送的东西多,还要请两个人抬着,还有的雇吹鼓手吹吹打打,以示夸耀。女婿家人要迎到村口。婴儿的姑姑、姨给孩子缝制老虎枕头,老虎帽(男孩),鱼帽或莲花帽(女孩),或蒸面狮子、面羊,给婴儿的母亲吃。也有送长命锁、手镯、脚镯的。“满月”这天中午,主人要为客人摆几桌丰盛的酒席。亲友送来的礼品,主家全部留下,不能川做回礼,以免产妇奶水“回去”。
  满月这天,要给婴儿举行剃发礼和取乳名,剃发时男孩儿后脑勺处留一撮头发,叫“舅舅毛”。给孩子取乳名,一般都取吉利的字眼儿:大吉、大富、大贵、大祥……有的则专取贱名,以反其义,如狗蛋、铁球、丑丫、小狗、小牛、傻小儿、胡叫等等,外人听起来似乎不雅,对其家人来说则是爱称。此乃古代“贱名长寿”之遗风,为的是孩子容易抚育,免灾去病,顺利成长。
  满月过后,娘家要把女儿和外孙接去住几天,俗称“挪臊窝”。
  (四)百日 婴儿诞生一百天,要“过百日”或“过百岁”,含有祝婴儿长命百岁之意,但没有过满月那么隆重。旧时农村缺医少药,婴儿过了满月还常夭亡,如能度过百日,则成人有望,父母亲不再担惊受怕。在百日这天要举行庆贺礼仪。
  (五)周岁 孩子一周岁的礼仪,民间很重视,视同满月那样隆重,俗称“贺周岁”。姥姥家要为外孙蒸制白面石榴、而佛手,取谐音“留住”、“有福”之意。
  姥姥还要给外孙做黄腰黑肚的坎肩(前心用黑色布,后背用黄色布);舅妈要做红腰黑裤(红色坎肩黑色裤),裤腰上要多打褶;姑姑要做鞋;姨姨要送袜,有“姑姑鞋,姨姨袜,舅妈的裤儿百合褶”的谚语。
  还有做“连身鞘”衣服的,即将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用黄色布缝制,后背上缝一条老虎脊梁骨,还有翘起来的尾巴。再配上老虎帽,老虎鞋,孩子在炕上爬,真像是一只小老虎,一家人看着开心。民间视老虎为兽中之王,把孩子打扮成小老虎模样,是希望孩子长得虎虎有生气,有避邪免灾、祈求平安健康的含义。
  过周岁礼仪最为有趣的是“抓周”,以预测孩子将来的志向:将纸、笔、书、算盘、炸果子、脂粉、首饰等放在桌子上,大人抱着孩子随他任意抓取,无论抓到什么,大人们都要借题发挥,祝贺一番。如抓到书、笔,就说孩子长大会念书,将来做大官;抓到算盘,就说孩子将来会经商;如抓到脂粉首饰,父母就有点不高兴,说他长大会像贾宝玉似的,爱跟女孩子扯在一块儿;如孩子抓炸果子,则认为长大没出息,能吃不能做。孩子每抓一件,都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其实“抓周”的习俗,就是为了制造喜庆气氛而已。
  周岁过后,全家每年都要给孩子过生日,亲友不再参加。农村给孩子过生日,一般给孩子煮两三个鸡蛋,全家吃一顿长寿而。近几年,有给孩子买生日蛋糕的,也有学西方礼仪插燃蜡烛、许愿,唱《生日快乐》歌。唯有12岁生日要过得隆重一些。按旧礼说,孩子长到十二岁,表示人生的开端,诞生礼仪全部通过,开始了向下一阶段即成年期过渡了。
  成年礼俗
  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丁,有壮健之意。《史记·律书》载:“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成丁的年龄,各朝各代规定不同。隋开皇三年(583年)成丁龄始为21岁,唐天宝三年(744年)更为23岁。男子成丁后就得按官府规定服户役。成年礼,古代又称“加冠礼”和“加笄(ji)礼”。《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冠是一种帽子。男子到20岁时,称“冠军”。加冠的程序是:先戴用黑布做的缁布冠;接着戴用鹿皮做的皮弁,也叫“武冠”;再戴爵弁,也叫“文冠”,成了文武双全的成年人。实际上加冠的年龄各代或各地均有不同,过去一般在15—25岁,有的则在结婚前夕举行仪式。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叫“加笄礼”,也叫“上头礼”。“笄”就是民间说的簪子。女子15岁盘发插簪,叫“加笄”,也要举行仪式。贫穷农户不讲究这些。女子加笄,多在临嫁前举行。
  同时还有开锁礼俗
  开锁 旧时婴儿过“三天”、“十二天”、“满月”、“百日”、“周岁”等,姥姥、姑姑、姨妈等赠送给婴儿较贵重的礼物要算是金锁、银锁了。锁,寓锁住生命之意。每块挂锁上都铸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百庆”、“麒麟送子”等吉祥字语或图案。锁上或配项圈项链,或配红线绳,挂到婴儿的脖子上。孩子平时不戴,满月、周岁、三岁生日,拣贵重的锁一定要佩戴。家人往往还根据“锁”字,给孩子起名,如金锁、银锁、铁锁、宝锁、石锁……有些则叫“住”字:拴住、锁住、保住等,也含有锁住之意。总之,婴儿性命宝贵,关系传宗接代,起的名字,都带有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祈盼。孩子长到12岁时,举行庄重的开锁仪式。一般把历年来亲友送给的锁都挂在孩子脖子上,再挂一把月牙式铜锁,请孩子拜认的干爹、干妈用钥匙将锁打开,即为“开锁”。古有“开锁成丁”之说,象征孩子长大了。孩子要跪在神灵像前,拜谢神灵的保佑。仪式主持人口中念颂词,边念边用笤帚在孩子身上扫几下,祝孩子顺顺当当成长。
  婚嫁礼俗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礼。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闹出笑话。”男女结合,建立家庭,不光是男女二人一生幸福的关键,还是家族、亲族得以延续兴旺的大事。因此,婚礼被视为人生礼仪中最隆重的大礼,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
  婚嫁礼仪,从择偶到结婚,仪式繁琐,有的地方竟有十几项程序,当然其中夹杂着不少迷信和陋俗。自周朝、秦汉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间,婚礼主要是因袭《周礼》所制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可分为婚前、婚嫁、婚后三个阶段。
  (一)纳采 古代,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要带一点礼物,这就是婚前礼仪中的纳采,俗称“说媒”、“提亲”。旧时,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谚语说:“无媒不成婚。”媒妁有“媒公”、“媒婆”,农村中普遍称“媒人”,如今称“介绍人”。
  古代纳采所备的礼物是一只雁,雁是候鸟,冬天南飞,春天北往,不失时节,象征守信。大雁群飞时列队有序,象征人类有序,即夫妻有序,长幼有序。大雁雌雄有情,一配而终,半途失偶后不再择配,象征忠贞不二和白头偕老。由于这三层原因,古人对雁十分看重,但大雁不能随时捕捉到,就捉一只家鹅代替。那时一听谁家有鹅的叫声,就知道要聘姑娘了。
  现代婚姻取其双方自愿,媒人还起一定作用,有的男女青年本来是自由恋爱,大都请出个媒人或者是双方都相识的人给“介绍介绍”,起个牵线搭桥作用。如果男女双方有结亲的意思,介绍人分别引领到对方家中看看,俗称“相媳妇”或“相女婿”。
  (二)问名 俗话“议亲”,过去叫“讨八字”。即由媒人询问和告知对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和属相等。双方请算命先生算算二人的命相相合还是相克。相克亦称犯相,这门亲事就不能做。其实,是原始人多神崇拜遗俗,被封建统治者和算命先生所利用罢了。旧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容易被迷信思想所诱惑,一听相冲相克,心里别扭,婚事就做不成了。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不信那一套了。
  (三)纳吉 在古代是到宗庙问卜祖先,让祖宗“显灵”决定这门亲事可做不可做。如可做,将合婚的相法告诉女方,叫“纳吉”,俗称“订婚”、“定亲”,对于女方来说,叫“许亲”。
  过去,订婚要举行换帖仪式。所谓“帖”,又叫“庚帖”、“八字帖”,帖上要写明籍贯、三代(曾祖、祖父、父亲)姓名、双方年庚(出生年月日时)、乳名、官名。将帖互相交换后,作为定亲的凭证,庚帖多为大红色。媒人择良日,举行换帖仪式。那天,男方要备礼物送到女家,还要举行盛宴招待媒人及亲友。宴后,将女方庚帖放在祖宗牌位前供奉三天,其间以家人是否发生吵嘴、打架、摔破盆碗等意外事故为征兆,预示婚姻成否。
  (四)纳征 又叫“纳聘财”。民间俗称“送彩礼”或“送财礼”。这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由于女家将要把闺女嫁到男方,女方失去了劳动力,男方送财礼是一种经济上的补偿。一般女方家庭在不宽裕的情况下,向男家要些财礼是合乎情理的。另外,男家花一些钱也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稳定,送财礼也含有不能轻易悔婚之意。唐代的法律曾规定:“聘财无多少之限,即受一天之上,并不得悔。”彩礼包括衣物、首饰、金钱等,取“双”数,忌“单”数,表示吉利祥和。
  旧社会过的礼按“抬”计算,有八抬、十二抬、十六抬、二十四抬……所谓“抬”,主要是食盒,每一抬四层食盒,每层食盒里放两样东西。食盒宽一尺半,长三尺,高六寸。过礼的东西有衣料、首饰、食品。其中有几样东西是必需的:龙凤饼,是一种表面刻有红色龙凤花纹的点心。枣、栗子、花生,寓意早生贵子,男孩女孩都生。还有猪腿或羊腿,这两样是给媒人的,俗话说;“媒人跑断儿出嫁前一天将嫁妆送到男家,俗称“送嫁妆”,所送的物品都要红布包裹,或贴红喜字。昔时嫁妆也论“抬”,送六抬、八抬、十二抬、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的不等。“抬”的样式似长方形桌儿,四面有红围桌布挡上。上面四周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二人抬。担与食盒的“抬”不同,嫁妆如小轿子,两边两根抬杆,双手或双肩抬着。一般嫁妆有:座钟一架,盆景一对,帽镜一座,掸瓶一对,烛台一对,茶叶罐一对等,脸盆、脚盆、尿盆是必需的。还有衣服、首饰箱子。有钱人家还陪木器、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
  小户人家送嫁妆不用抬,用“窝脖儿”送。雇用的扛夫将木杠放在肩脖之间,上头窝(挑)着盛嫁妆的木箱子,下头用手臂压着,一路不停,一直送到。这样的扛夫称“窝脖 儿”,也称“扛肩儿”的。
  (二)出嫁 女儿出嫁前要请一位“全福人”给姑娘“开脸”,也称“剪脸”。所谓“全福人”是指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福人。全福人与姑娘对面盘腿而坐,用细红丝线铰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将眉毛修细修齐,再用煮熟去皮的热鸡蛋敷面,昔日的黄毛丫头顷刻变成了面若桃花的美女,是出嫁始做媳妇的标志之一。标志之二是梳头,有的地方叫“上头”。 一般在出嫁前夕由梳头喜婆仔细梳整,将原先的辫子盘成发髻。开脸、梳头结束后,就意味着女儿是人家人了,娘家从此要以礼相待。这天要做一桌丰盛的酒席。女儿坐上首席。请本族和邻里乡亲作陪,对姑娘表示祝贺。嘱咐她到婆家为人处事的道理,做个好儿媳。
  姑娘在上轿前,要穿戴打扮一番,俗称“穿嫁衣”。昔日,嫁衣一般由五件套组成,从里往外:上身穿一件绣花红兜肚,上绣“鸳鸯戏水”、“孔雀牡丹”等吉祥图案,兜肚外面穿一件绣花的无袖衫褂,形似今天的背心。再穿棉衣棉裤,俗称“上轿小衣裳”,即便是夏天也得穿,要做得薄一些,取将来日子过得丰厚之意。棉衣外穿一件红长衫或旗袍,也有穿裙子的,取骡马成群之意。脚上穿红缎子绣花鞋。
  出嫁女在上轿前,要哭一阵,俗称“哭嫁歌”。表达姑娘离开父母及兄弟姐妹时的痛苦、留恋之情,以及对婆家各种礼教的忧虑与恐惧,媒人、全福人说是给娘家“掉金豆子”(眼泪)。有“大哭大发,不哭不发”的说法。姑娘上轿前,吃下母亲煮的几个鸡蛋,为的是耐饥耐渴,预想下轿 后女儿要应付很多复杂的礼仪,不能按时吃饭喝水。
  (三)迎娶 亦称“迎亲”,俗称“娶媳妇”。大体上是三个程序:迎亲上轿、拜堂合雀、入洞房。
  亮轿 迎亲头一天,新郎穿戴整齐:头戴礼帽,上插金针银花,身穿长袍马褂,披红挂花,俗称“小登科”,有“终身为民,一日为官”之誉,称“新郎官”,坐在四人抬或八人抬的花轿中,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在村中大街小巷走一趟再回到家。意思是让全村人都知道,这家要娶新媳妇了。
  响房亮轿当天晚上,鼓乐手要在布置好的新房内吹打一番,名曰“响房”。响房后,新房不能离开人,由新郎官或未婚的子侄看守睡觉,俗称“压炕”。
  娶亲 迎娶的队伍仪式隆重,由旗(彩旗)、锣(开道锣)、伞(万民伞)、扇(日照扇)、灯(红纱宫灯)组成仪仗队。花轿居中,紧随迎娶宾客殿后。娶亲人一般由能说会道善于应付的叔婶、兄嫂担当。
  迎娶队伍进村,鼓乐大作,乡邻都拥到街上围观。花轿到了女方家大门前,女方父母亲友迎出。花轿落在院中,男方迎亲者向女方长辈道喜,女方父母要给男方迎亲者晚辈散 发喜钱。
  上轿 姑娘上轿之前,还要招待男方迎娶的人,俗称“待新亲”,一般为省时间,摆果茶。姑娘上轿由其兄抱着,脚不能沾地,俗语说:“哥哥抱妹妹,好活一辈辈。”又云:“姑娘脚沾地,把娘家的财运带跑了。”姑娘家要有与迎亲人数相等的人送亲,还要跟护轿的。发轿后,一路上花轿不准落地,轿后系一水壶,沿路滴水不断,直到男方家门口,寓意两缘相结永不中断。若路途远,用车娶亲,女方家要指派一名儿童提茶壶,浇车估辘,也是此寓意。
  新娘下轿 娶亲的轿子来到男方大门前,大门忽然紧闭,其意是避煞气,不叫不开门。轿夫把轿子抬进大门,停在二门门口。此时,穿戴整齐的知客托着果盘子高声喊: “今天玉堂双璧合,月里嫦娥下轿来!”将盘中的豆粒、谷草(剪成小节)、花生、红枣等,并高声唱道:“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家门。”“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儿。”
  当日晚上,在明灯蜡烛的堂屋,一对新人在女知客高声喊唱下,给亲友上拜,亲友受礼后给喜钱,俗称“磕头钱”。
  之后,新人进洞房吃饺子,婶子大妈特意不把饺子煮熟就捞出来,待新人吃时,高声问:“生不生? ”必答“生! ”众人哈哈一笑,寓意生孩子之意。
  闹洞房 结婚的当天晚上,无论长幼,都可与新郎新娘嬉戏逗趣儿。俗话说:“新婚三天不分大小。”特别是青年伙伴,别出心裁,花样繁多。如用一根线绳吊一个苹果或一块糖,让新郎新娘同时啃吃,二人碰头碰嘴,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新郎新娘不但不急,还要给闹房者敬茶点烟,伙伴们故意把水弄洒或吹熄火柴或说些俏皮话,有人还提议让新婚夫妻“摸跳蚤”、“摘黄瓜”,虽然不雅,但以取乐为主,起哄嚷闹,笑声不断,尽欢而散。有些农村还有听房习俗,伙伴们蹲在窗户下,偷听新婚夫妻说话,或捕破窗户纸偷看,或故意闹出点响声来,让新郎新娘又惊又喜又无奈。有的村还有“偷房”习俗,等新人熟睡之后,小叔子或小姑子悄悄进入洞房,将嫂子的服饰或鞋袜“偷”走,第二天大早新娘无法出门,只好央求小叔子、小姑子,花钱“赎回”。总之,这些形式和礼仪部是“捉弄新媳妇,借助于闹房、听房、偷房等习俗,让新郎新娘在戏谑中相互熟悉,消除紧张,同时增加热闹欢乐气氛,假若没有人起哄闹房,反倒显 得冷清了。
  拜公婆 次日清晨,新媳妇梳洗完毕,与丈夫一起拜见公婆,要行跪拜礼。礼后,儿媳将娘家父母馈赠给亲家的糕点送上。婆婆将婚礼上的上拜钱全部或部分交给儿媳。还照儿媳娘家给的压腰钱再给一份,寓意儿媳带来财运,婆家会加倍发财。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中聘闺女、娶媳妇的旧俗少多了,但还有拜堂仪式,一般高悬毛主席像,父母坐两旁,司仪高喊:“一拜毛主席,二拜父母亲朋,三夫妻对拜!”司仪喊某某亲友受礼,新人都行鞠躬礼。闹洞房也没有过去闹得厉害了,因为人们交往密切了,男女双方早就熟悉,很多亲友之间也彼此相识,文化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结婚的陋俗自然抛弃了。
  婚后礼仪
  (一)回门 新郎新娘婚后一同回到女方家,称“回门”,俗称“回四”。
  回门是新姑爷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主要是认亲分辈。对于新郎来说,是一件愉快却不很轻松的事。首先要带一份份礼物,一般是酒、糕点,俗称认门,以后就互相来往了。一般四五家,多至十几家,主要是新娘的叔、伯、姨、姑、舅家。女方家摆席招待,新女婿在女方亲友面前,被品头论足不说,女方的弟妹们还要别出心裁地戏耍他。民谚云“闹得越邪乎,显得越高兴”、“姐夫小舅儿,闹起没够”,一般当日返回。
  (二)接单九 婚后第八天,岳父亲自登门将女儿接回家,连住九天,俗谚“来八去九,两家都有”,九天后母亲将女儿送回,谓之“爹接娘送”。
  (三)拜年 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新婚夫妇要到双方的主要亲戚家去拜年。如舅、姑、姨家和本家大伯、叔叔家,新婚夫妇都要带些礼物,亲戚家都热情招待,还要给女婿、媳妇钱,女婿、媳妇要给对方孩子钱。
  (四)结婚纪念 旧时民间对结婚后的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不摘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传进,才有纪念仪礼,逐渐形成了新的习俗。
  结婚一周年称“纸婚”,五周年称“木婚”,十周年称“锡婚”,十二周年称“皮婚”,十五周年称“晶婚”,二十周年称“瓷婚”,二十五周年称“银婚”,三十周年称“象牙婚”,四十周年称“羊毛婚”,五十周年称“金婚”,六十周年称“钻石婚”。其中,以“银婚纪念”和“金婚纪念”较为流行。尤其知识界,其好友、学生赠送花篮、字画等表示祝贺与敬意,有的在饭店酒楼设宴,欢聚庆饮。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转变,结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总的说比旧俗简单、快捷、红火,还融进了西方婚俗的成分。
  一、介绍人 原称媒人,一般是热心人,看好男女双方条件相当,主动从中牵线搭桥。也有双方父母拜托信得过、有威望的人当介绍人。更多的是二人恋爱,请出好友或双方敬重的人充当红娘。
  二、相家 由媒人引领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男方的家庭财产、人口以及家庭状况。男方父母也初步认识一下女孩儿。介绍人要分别征求双方意见。若双方都满意,男方父母要给见面礼并宴请姑娘。
  三、定礼 武清流行男方父母给女方买嫁衣钱,由介绍人领男方到女方家中,带上米、面、酒、肉等四盒礼。城镇流行买“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四、体检、结婚登记 为保证双方及后代的身体健康,结婚前双方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没有传染病,方可领取合法的结婚登记证。
  五、陪嫁 父母要为待嫁的女儿置办嫁妆,有些条件好的家庭,要为女儿买汽车、楼房。
  六、结婚 过去“喜红忌白”的传统习俗被打破,融进“喜白”的洋俗。男方要准备数辆红色婚车接新娘。新娘穿白色婚纱坐在披着彩绸、装饰一新的婚车上,请一位未婚女友做伴娘,由兄嫂相送。男方在家门前燃放鞭炮相迎。新郎将新娘搀扶下车,抱进洞房。举行婚礼时,农村在院子里,城镇在大饭店,由婚庆司仪主持,有介绍人、证婚人、双方父母讲话;近年实行“敬茶改口”,即新郎新娘分别敬上对方父母一杯香茶,改称“爸爸”、“妈妈”,双方父母要给“改口费”男方父亲给儿媳10111元,寓意万里挑一;女方父母给女婿9999元,寓意天长地久。新人给亲友鞠躬行礼,亲友送上贺礼钱。典礼完毕,举行酒宴。由知客及男(女)方父母领着一对新人为亲朋好友敬酒。宴罢,送走亲友,新人回洞房休息。晚上尚有闹洞房的习俗。
  七、回门 四天回门习俗仍然保留。
  祝寿礼仪
  武清民间有祝寿的习俗。一般从50岁开始,逢50岁、60岁、70岁、80岁的寿诞之日,都要较隆重地庆贺一番。祝寿那天,家人要置办酒席,老人寿数愈高,规模愈盛大。其家要布置寿堂,堂屋内高悬“福禄寿”巨幅中堂,两侧为大红洒金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亲戚和 客人一般送长寿面、寿桃、酒肉等,也有给钱的。
  祝寿仪式在午宴前举行,先由受礼的老寿星带领全家人,向自家的祖匣、祖像焚香祭拜,其意不能忘本。然后,众人像众星捧月似的请老寿星坐上太师椅,如二位老人都健在,并为上座。孙媳在椅子后侍立,子孙磕头祝寿,亲友行鞠躬礼。祝寿时,还有的请鼓乐伴奏助兴,气氛欢快热烈。
  宴席名为“八仙庆寿”。八碟八碗,鸡鸭鱼肉,酒醉而尽兴。民间讲究“早面午席”,即早饭要吃长寿面,寓“福寿绵(面)长”,午饭摆置寿宴,必须摆上蒸好的寿桃,每人吃时将红色桃尖捏下放入一只盘中,敬献给做寿的老人,名曰“献寿”。晚间,富户还有唱堂会的,很为隆重。
  如今为老人祝寿的风气仍很盛行,但较过去要简单多了,除寿桃、寿面外,还有长寿蛋糕。城镇居民多在生日的头天晚上吃饺子,第二天中午到饭店设宴庆贺。农村在当天中午设宴,晚上包一场电影请全村人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项礼仪。如果说诞生礼仪是接纳一个人来到社会的话,而丧葬礼仪便是表示一个人经过童年、少年、青年,成家立业,婚嫁生育,抚育儿女,直到终老,人生旅途终止的最后仪式。丧葬,也叫“殡葬”,古代的仪式是先殡后葬。殡,人死后放在棺中,让家人及亲友吊唁,表示敬意。葬,是“藏”的意思,即埋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俗的变迁,殡与葬的区分已不很严格,但丧葬礼仪却向来为民间所取视。《论语•学而》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孟子也说:“界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者可以当大事”。这种“送死重于养生”的观念根探褚固,“风俗之厚,奠如丧礼。”自古至今,丧礼有一整套礼仪,总体分为殓、殡、葬三 个阶段,如果再把临终和葬后的悼念加上,有五大项礼仪。
  一、初终
  丧葬礼仪可以从老人病危时算起。老人到一定年第,家人要为其预做棺材,民间林“寿木”或“寿材”。其次是准备寿衣。寿衣的件数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三至七件,分单衣、夹衣、棉衣。老人临终前,要求儿女全在场,一面安慰老人,一面听老人的留言:财产继承、侦权债务分配等,就是当今所谓的遗嘱。如果有的儿女未能最后守护身边,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老人怅然而去,儿女悔之不及。
  (一)停尸 老人在临咽气前或刚刚咽气,乘其神志弥留或尚有余温时,家人要为其(男)理发、(女)梳头,洗脸、手、脚,穿寿衣。将老人从炕上移到地下搭好的门板上,民谚说:不能让老人背着炕走,即让老人轻松地走。
  老人停止呼吸后,用麻纸盖脸,俗称“谢命”。头前放一张地八仙桌,上面放一盏油灯,俗称“长明灯”,一碗倒头饭,上面插一双筷子。桌前放一个瓦盆,供烧纸用。全家人哭一阵后,分头忙活后事。
  (二)报丧 解放前各村有土地庙,家人一早哭着带着纸钱去报庙。意思是报告阎王爷,俺家老人到你那报到去了。报庙回来方可以沿街哭嚎,让村里人都知道。回家后,派人到本族各家、亡者的亲朋好友家报丧。告诉人家老人故去的病因、时辰、出殡的日期等。
  二、入殓
  入殓,又称“棺殓”,将尸体移入棺材里,一般小户人家的棺材用柳木制作,结实、耐潮。有钱的大户人家,用松木制作。再高级一点的用杉木制作,较有名气的是“杉木十三元”,即有十三根杉木排成,底四根、盖三根、两帮各三根。比杉木高一级的是红柏、黄柏。再高级的是楠木。最高级的是皇帝用的茵陈木。
  过去富豪之家除棺材外,还要制作“椁木”,即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棺、椁都呈长方体,前宽后窄,前高后低。人殓前,棺木内用松香涂抹,用黄纸裱糊,取“黄金入柜”之意。棺底铺石灰、五色绸、五色线、五枚钱,即在四角和中间各放一枚铜钱,再放少许谷草,意为人生之初落草而生,人亡之后坐草而归。最后铺上黄色的褥子,放上元宝式或公鸡式枕头,亡者口里含一颗珠子,或一小包茶叶,对孝子来说,叫“亲视含殓”。入殓时间多在下午或晚上。拾尸体时,由长子抱头,尸体放稳后,女儿用棉花蘸酒,擦洗亡者面部、眼睛,俗称“开眼光”。亡者生前所爱之物如眼镜、拐杖等可放入棺内,也可放衣物,但不能放毛皮之类,怕来世变成长毛的畜生。尸体上面盖白色的布单儿,与底下黄色褥子相对应,叫“铺金盖银”。装殓停当,亲眷们依次到棺前一望,回过头来放声大哭,称举哀。瞻谒遗容完毕,把棺材盖盖上,但要留有缝隙。棺盖上放犁锋片等镇物。取入土开路之意。
  随后将倒头时摆的长明灯、倒头饭移到棺材前的八仙桌上,烧纸瓦盆放到桌前地上,供吊唁亲友焚化纸钱。
  棺木外边涂黑、红、黄、紫等色,在棺材头部绘牌位,云纹莲台,上书“XXX之灵柩”,棺材大头两侧书“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字;棺材小头若男性亡者绘杏鼎,女性亡者绘荷花;两侧绘“万字不断头”的图案以及松柏、花草、白鹤等,顶盖绘七星图,祝愿亡者驾鹤升天。
  三、打墓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农村皆为土葬,坟地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即:来龙有势,发脉悠远。《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说:“葬浅则狐獾扰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獾之患水泉之湿。”其意是亡人的尸体不要被狐獾兽类等吞食,也不要被地下水浸腐。认为死去的人与活着的人情气相感,坟地的风水好则神灵安,神灵安则子孙盛,此说虽然牵强,却成为民间选坟打墓坑的理论依据。墓坑挖好后,由亡者亲人看守,须臾不能离开。
  农村墓穴大都请风水先生选定,并按辈分排放,子孙埋在老一辈的脚下。此外还有“寄埋”的习俗,如男方健在,媳妇先亡,她的棺材不能进坟地,要暂埋它处,待其男人亡后,才能合葬埋进祖坟。如乞丐、流浪者死于街头巷尾,没人给买棺材,只能用破席头一卷,埋在村外很远的乱葬岗上。
  四、搭灵棚
  人殓后,棺材不能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要请人搭灵棚。一般搭个平顶席棚,穷人家支个青布帐篷。有钱人家搭高大宽敞起脊的灵棚。棚脊扎出兽头,威严肃穆,门口搭素彩牌楼,称灵龛,棚内挂白色、黑色幔帐、挽联。中间摆放棺材,灵前摆放供桌、条案,上放香炉、烛台、倒头饭及各类供品,供桌前面烧纸的瓦盆。两边放陪灵人跪坐的蒲团。昔时,灵棚前有一条白纸黑字的横幅,上书“当大事”。左右是一副竖联: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灵棚两侧摆放纸糊的童男、童女、摇钱树、金银斗、牛、马及各种白幡。
  五、吊祭
  吊祭也叫“吊唁”、“吊孝”,是治丧活动的主要内容,农村一般在出殡当天或头一天,吹鼓手分门吹、细吹。门吹四五个人,主要有唢呐、鼓、钹、镲。在大门口,吊孝的亲友一进门就要吹打;细吹在灵棚前,乐器有唢呐、笙、管子、笛子、云锣等。吊孝人在灵前祭拜时,吹奏曲牌如哭皇天、大悲调等,如老喜丧,可吹戏出、歌曲。有的村镇,亡者的女儿来了,没进街先放悲声。知客要引导家人、门吹去迎供,在村口设祭桌。供品多为整猪、整羊、整鸡、整鸭。其他到灵前吊唁的亲友待祭品摆上供桌,在知客的引导下,男、女宾分开,在灵前焚香、烧纸、跪拜、哭泣。亡者的孝男孝女披麻戴孝跪在棺材两侧陪祭,整个气氛肃穆而有序。
  昔时还有“点主”的习俗;所谓主,就是亡者的牌位,也称“灵牌”。牌位上书“显考某公、讳某、某府君之位”。“位”字右上方的一“点”,需请亡者的生前好友,聚精会神,想象死者生前的神态,用朱笔点上一个红点,叫点主,后讹传成“显符某之神主”。变成一个真的“主”字,专点上面的一“点”,这是因为不知道“位”的读音和“主”关系的缘故。后来一般财主家请大和尚、社会名流点主。但做司法官的不能点主,因为他常用朱笔勾决犯人。点主仪式除点主官外,左右还需有坐陪主官二人,孝子脱去孝服,穿素服,在灵前面对灵柩设书案,迎接点主官入座点主。点毕,孝子将“主”捧上供案,家人亲友依次叩头。近代点主的习俗已不存在了。
  六、辞灵
  辞灵,家人、亲友辞别灵柩之意。各地辞灵时间有别,有的村庄在晚上,有的村庄在半夜。家人要烙材饼,准备一个罐子,用饼盖住罐子,孝子咬去饼的四周,上插一双筷子,再蒙一块红布,用五色线扎好。第二天出殡时,大儿媳抱着,俗称“抱罐儿”,到坟地埋在棺材头前。家人还要包辞灵饺子,先上供,由家族有威望者在灵前念祭文,即亡者的生平事迹,家 人、亲友跪着聆听,声泪俱下。念完祭文大哭一场,接着每人吃一两个辞灵饺子,再扫扫棺材,辞灵礼仪就结束了。
  杨村一带村庄还有“长材”的习俗。即在辞灵后,把棺材抬起,底下再垫起一块砖或木块,把棺材的位置长高。取“长材”寓意“发财”之意。
  七、出殡
  出殡,也叫“送葬”、“发引”。武清普遍停灵三至五天,也有七天才出我的。对死者如停放时间短而埋葬,被看做尸骨未寒而埋,叫“热埋”,其儿女被视为不孝,是大逆不道。因此亡者死后三日五日出殡较多。吊孝和出殡之日,孝子、孝妇、孝男、孝女必须穿戴丧服,过去,丧服分五种,俗称“五服”,分别称“斩缞(cuī)”、“齐缞”、“大功”、“小功”、“缌麻”。斩缞是五服中最重的孝眼,不缉(qī)边,以示无饰,为父母亡时子女所穿,一般是粗白布所制。男孝子头戴麻冠,俗称“孝帽”,女孝子要“下头”,即鬓发长披,辫以纸捻,鞋用白布鞔上。齐 缞,即帽、服、鞋都露白茬儿,不缉边,为孙子孙女所穿。大功、小功、缌麻,用细白布缝制。孝子孝妇身穿重孝,不洗脸、不梳头、不施粉黛,以示悲哀至极。民间有“丑孝丑孝,越丑越孝”之谚。近代古礼逐渐简化,除直系子孙外,一般不穿孝服,只戴孝帽,腰系孝带。年龄不超过12岁的孙子要系红布剪的葫芦,孙女要戴扎有红花的白纸箍。其余凡参加葬礼的亲友,只戴一朵白花。
  出殡之日,从早到晚,要整整忙乎一天,但是忙而有序,如杂乱无章,则会被人笑话。一大早,吹鼓手赶到,吹打一阵,谓之“报门”。早饭后,举行家祭和族祭。此后,亲友陆续来吊祭,家人和鼓乐手要“迎供”。
  (一)送路 午前,要举行“送路”礼仪,顾名思义,送亡灵上西天之路。由亡者的女儿主祭。在知客的号令下女儿端着脸盆,盆内放着毛巾、梳子、镜子等,在人搀扶下哭着走出灵堂,后面是穿孝的亲门近支及亲友相随。前面有两个拖着长长火把(点燃的秫秸把)的人开路,还有扔纸钱的,有举着扎糊艳丽的马车(亡男乘)、牛车(亡女乘)的。在鼓乐、鞭炮声中,鱼贯前行。一般到村西口外的广阔地举行祭典。女儿从牛(马)车中取出灵牌,做洗脸、梳头、照镜子的动作。接着知客喊亲友祭拜,拜完后将牛 (马)车焚烧,家人亲友大哭一场。送路礼仪结束。
  在送路期间,请来的扛肩儿(拾杠者)吃午饭。众人回来后,包括吹鼓手,在大知客的呼喊声中,依次入席午宴。孝子、孝妇要到各桌前磕头谢拜亲友乡亲。
  (二)出堂 将棺材抬出灵堂、灵棚之意。是出殡中最隆重的仪式,一般都在午宴后举行。出堂前,知客领着孝子进入停尸的屋子转圈哭喊儿声“爸爸”或“妈妈”,俗称 “叫魂儿”,据传怕死者的魂灵不跟着灵柩走。知客见抬杠的壮劳力已将棺材捆绑好,高喊一声“出——堂——”顿时恸哭之声雷动,同时顿呐高奏,锣鼓齐鸣,鞭炮之声响彻云霄,抬棺材的人迈着细小整齐的步子,稳稳将棺材抬出灵堂。出二门时,因门框狭窄,在棺材两边抬杠的人不能过,需有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背材头,如果棺材重,还得两个壮汉拴好绳套摞膀背。要求棺材保持平稳,不许歪斜。
  棺材抬出大门外,材杠已经绑好,将棺材头朝西(意为向西天)稳稳放到杠上,用粗麻绳绑牢,扣上棺罩。棺罩形体如轿,上边饰葫芦状金顶,四周彩绘帷幔,四角坠以龙凤绸穗美丽壮观。农村出殡一般清16人抬杠或24人抬杠,大户也有32人、48人的。最多是皇帝出殡,用128人抬杠,可见规模之大。
  (三)起驾 棺罩起驾前,要举行最后的祭奠礼仪,孝子、孝妇及孝男跪在棺罩前,前边摆着祭桌,香炉,知客高喊:“老少姑爷、外甥、亲朋好友上前行礼啦!”每一个 人上前行礼,大知客要上一炷香。此时没有哭声,没有鼓乐响动,一片寂静。祭拜完毕,知客高喊:“还有祭的没有,没祭的下扎啦!”话音未落,木匠举起斧头将棺材盖上未钉下去的一个钉子“咚咚”砸下。知客接着高喊:“起—— 驾!”棺罩离地而起。跪着的孝女及孝男站起,孝子把烧纸的瓦盆摔破,俗称“摔丧盆”,意为让死者断绝尘缘。孝女们坐上送殡车,顿时,哭声又起。鼓乐、唢呐、鞭炮声震天动地。出殡队伍最前边是两个放炮的年轻人开路,接着是一个抱柳斗的人向空中抛纸钱,后面是举着纸糊的童男童女、牛车、马车、金山、银山等人;他们后面是吹鼓手;随后是 穿孝袍、举白幡的孝子及同族的亲门近支。边走边哭,很是悲壮。再后面是棺罩,棺罩后面是送殡的大车,女眷们坐在车上哭嚎。无论冬夏,长媳均用白布蒙头。
  送殡队伍缓缓行进到十字路口,往往被围观者拦住,要求听细乐班吹奏小曲、戏出,看打云锣者亮出绝活儿。此时棺罩撂地,孝子们转过身来跪在棺罩前。实际上,此时村民们已把吹鼓手演奏,当成一次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了。
  (四)埋葬 棺罩抬出村外,亲朋好友止步,孝子们向众人“谢孝”。棺罩卸下,家人和至亲携带祭品、纸扎等,随棺材前往坟地。早有风水先生和看守墓坑的人在那等候。墓坑里要铺五色麻,横三竖四;要撒五谷,保佑子孙有粮吃有衣穿。墓坑四角要放四个苹果、四枚硬币,寓意是老人平安入土,到西天有钱花。棺材下葬时,风水先生用罗盘调整好方向,棺材方可徐徐下落。埋葬时,亲人们要抓把土抛入坑内。待人们把坟头埋好,孝子将举的主幡插在坟尖上,再用孝袍兜一锨黄土回家,俗称“财”。走路时不许回头,到家门口要迈火堆,进屋把黄土放到炕席底下。至此,殡葬结束。
  八、葬后
  葬后礼仪包括服三、尽七、周年等。
  服三 俗称三天圆坟。亡者埋葬的第三天,家人(长子)起大早到墓地把坟头堆圆踏实,称圆坟。再祭奠一番。
  尽七 也叫“斋七”。葬后第七天,家人要到坟地祭奠一次,以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五七”。每“七”意为让亡者的灵魂回家一次省亲,家人要烧各种颜色的纸花。
  “尽七”完毕,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六十日 葬后的六十天是一次较隆重的礼仪。主人邀请糊匠扎船,迷信说法,亡魂在去西天极乐世界的路上,要过通天河,必须备船。故有烧船的习俗。
  周年 老人去世一年叫“周年”。亲朋好友要聚在一起祭奠亡灵,民间俗称“脱服”、“除孝”。这是对死者的最后一次祭奠,从此,子女不再守孝。此后,一家人生活转入正常。
  信仰习俗
  信仰起源于远古原始人的蒙昧时期,其遗风遗俗流传至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农业生产对气候的信仰,居住建房对河流土地的信仰,经商事业对财神及祖先的信仰,人生命运对生辰八字的信仰等。从思维特征上看,民间信仰是原始宗教“万物有灵,天人合一”观念的遗存与变异。由于古人对自然界万物认识低下,科学知识不全,把人的命运、国家兴衰、农业丰歉、家庭起落、事业成败、婚姻养育、疾病好坏,都归结于神鬼的主宰,受神鬼的掌握和干预。由于此地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地区,众多少数民族虽然基本上汉化,但许多信仰诸神鬼魂至今还有所遗存。
  对神佛的信仰
  人格化的自然神。一是老天爷,被民间认为是一个主宰宇宙万物的全能大神。二是土地神,亦称“宅神”。在全国解放前,基本上村村都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三是河神,靠近运河、凤河边上的村庄多建有河神庙,祈求不要有水患,保人们平安。四是名贤神,将历史上对国家、对百姓有巨大贡献的贤士敬为神,如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后来历代统治者提倡尊孔敬孔,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再如关公,即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以忠义勇武留名。又如鲁班,是春秋时期著名工匠,本名公输班,由于创造如云梯、战船、磨、碾、钻木、弋等,由一个历史人物衍化成传说人物,此地木匠、瓦匠等能工巧匠崇拜为神。五是宗教神,主要是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并以观世音菩萨居多,说她神通广大,能降雨济世,能送子护嗣,展示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在1949年之前,南蔡村镇内各村一些比较大的村庄,除村村建造土地庙外,还建有以上诸神的寺庙,如南蔡村的兴善寺、文庙,六百户的娘娘庙,北商村的娘娘庙,南商村的三义庙,还有朱庄建有菩萨庙,每逢每年四月十八,还举行南蔡村兴善寺庙会、六百户娘娘庙会、北商村娘娘庙庙会,游人众多,商贩齐聚,一些善男信女参拜神佛,许愿还愿,反映了封建时期祀神之普遍。解放以后部分庙寺改为学校,在“文革”中均荡然无存。
  从植物类上看,有:松柏,象征长久、长寿;桃,民间认为桃树、桃枝、桃木可以避邪,桃果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枣和栗子,象征“早立子”,花生,意在妇女又生男孩又生女孩;柿子,意在事事如意;葫芦,意在多子多福;荷花,意在和合美满。
  从人工物类上看,石头,石与实同音,取结实耐久,在古时民间建房中,门有门墩石,房有柱脚石、台阶石,做为房宅结构部件;瓶,取平安如意之意;镜子,可以避邪、御魔,意在“平静”,并可用于梳妆打扮;朱砂、红布、红纸,有避邪纳福之意,在春节和家有喜事之时,红布、红纸大有用处,此时在红纸上书写吉祥文字,如春联中的抬头见喜、出门见喜、吉星高照、黄金万两、福字等,有良好祝愿的深层含义,还有对文字修辞的信仰与崇拜的含义。
  然而,随着现代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及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推进,神佛信仰和对鬼魂及各种动植物崇拜的人已越来越少了,靠奋发读书、立志成才、学习科技、提高技能、勤劳务农、勤奋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了,许多老旧传统、落后观念逐渐淡薄,一种现代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正在逐步形成。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御路古驿——南蔡村》

本书主要记述了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南蔡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位于京杭大运河畔,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商贸繁荣。文章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口述传统等多种方式,对南蔡村的历史人文进行了深入挖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南蔡村的村落发展成因、民俗综述、传统礼仪习俗、居住院落民俗、古人诗章与民谣、传说与轶事、历史名人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南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蔡村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