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860
颗粒名称: 谕旨
分类号: K206.5
页数: 9
页码: 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康熙皇帝多次下谕,对不同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其中包括取消民间房地圈给旗下、修建城墙、赈灾救荒、免除田赋和钱粮以及修建水渠等措施,以达到让人民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的目的。
关键词: 武清县 谕旨 爱新觉罗·玄烨

内容

圣祖仁皇帝
  康熙八年六月十七日谕户部:朕缵承祖宗丕基,乂安天下,抚育群生,满汉军民,原无异视,务俾各得其所,乃惬朕心。比年以来,复将民间房地圈给旗下,以致生民失立,衣食无资,流离困苦已极,深为可悯。以后圈占民间房地,著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圈房地,俱著退还民间。尔部即速通行晓谕,昭朕加惠生民至意。至于旗下无地,亦难资生,应否将古北等口边外空闲之地拨给耕种,著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确议,具奏。特谕。
  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初六日谕大学士:朕巡省南服,见经过地方,城垣圮壤者,所在多有。夫城垣者生民之保障、所以卫吾人者也,亟宜修筑之。其令地方官何以葺治,下之工部即议,取旨行焉。
  康熙二十五年九月初九日谕户部:自古帝王,抚驭九有,轸念民依,凡鞠谋生养为计甚周,犹以赐复蠲租为布德行仁之要务。朕嘉与海内元元,共图乐利,弛征减赋,时廑于怀,惟频涣恩施,俾万姓得沾实惠。念直隶畿辅重地,天下根本。宽租之诏,屡沛往年。但顺、永、保、河,较之畿南诸府,差役倍多,供亿尤剧,应加轸恤。又湖广湖南、福建、四川、贵州地方,昔年为贼窃踞,民遭苦累,今虽获有宁宇,更宜培养,以厚民生。应一体蠲免,用昭恺泽。直隶顺、永、保、河四府,及四川、贵州两省,所有康熙二十六年应征地丁各项钱粮,俱著蠲免;二十五年未完钱粮,亦著悉与豁除。湖广湖南、福建两省,所有康熙二十六年下半年、二十七年上半年地丁各项钱粮及二十五年未完钱粮,亦与尽行豁免。尔部速行该地方,通行晓谕,务使人民均被恩膏,以副朕爱育苍生至意。如有不肖有司官役借端朦混及私行重征者,该督抚指名題参,从重治罪;如该督抚徇隐不行纠举,或经参奏,或被告发,定行一并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廉熙二十九年正月初十日谕户部:朕抚育黎元,早夜孜孜,惟厚生是亟。重念积贮民之大命,曾屡颁谕旨,令各地方大吏,督率有司,于丰稔之年,晓谕编氓,务令多积米粮,俾俯仰有资,㐫荒可备。乃比年以来,未见实心奉行,闾阎盖藏,不能充裕,常平积谷,视等具文。即如畿辆近地,偶罹旱荒,民间蓄积鲜少,致为补苴之术。嗣后直省总督、巡抚及司道、府、州、县官员,于积谷事,宜切实举行,务令户有余粮,仓庾充牣,纵遇俭岁,艰食无虞,以副朕爱养生民至意。如有仍前玩愒,苟图塞责,倘遇灾歉,漫无储备者,将该督抚及地方各官,一并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通行。特谕。
  康熙二十九年二月初三日谕内阁九卿詹事科道:昨岁畿辅荒歉,朕虑民食维艰,或至流离道路,既蠲除其田租矣,复特发帑金三十万两,并动支常平仓粟,令该抚遍行赈贷,盖期灾黎得所,毋使离散也。今闻通衢相近之民,虽已获沾恩泽,而僻壤穷檐,究不能以自存,致于越乡去土者甚众。夫小民流移若此,则司牧大吏所赈救者安在耶?前所发三十万帑金,未审如何散给,所在人民有无转徙,应遣部院大臣往加详察。至于四方流民,率多就食京师。今年五城粥厂,虽经倍给银米,宽为其期,但恐饥氓渐集,无以遍赡,罔克均沾慈惠,宜增设粥厂,择各部满、汉贤能司官,俾亲赈焉。尔等其会议以闻!
  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谕户部:朕念切民生,时厪宵旰,或在宫禁之中,或经巡省之地,务以编氓疾苦备悉咨询,其从各省来京陛见官员,及往来奉使人等,亦无不以各省雨泽曾否应时、田亩有无收获,并闾阎资生情形,一一体访。比年以来,因国家经费尚充,遂将各省地丁额赋及旧欠钱粮,节次蠲免;即从前未经停征之漕粮,亦逐年免征。总欲使海隅苍生,培固元气,庶臻于家给人足之风。今岁畿辅地方,虽禾稼未获稔收,初意小民糊口之需犹足资给,未义生计遂致艰难。顷者展谒山陵,沿途察访民隐,见今岁雨水过溢,田亩被淹没者甚多,谷耗不登,米价翔贵。又闻顺天、河间、保定、永平四府,所属皆然。目前米价既贵,将来春夏之际,时值益昂,小民必艰粒食。此朕目所亲睹。若来岁钱粮仍然征收,朕心实有未忍。顺天、河间、保定、永乎四府,康熙三十三年应征地丁银米,著通行蠲免;所有历年旧欠,悉与豁除。行文该抚,晓谕各属,务令人沾实惠,以副朕子育黎元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燕三十四年六月十五日谕大学士:近耍儿渡决口,及天津以南,此二处其相视河之故道,可开河,或达之海、或达之大河者,其识之,于十月间奏闻,当遣人往视。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谕户部:直隶顺天、保定、河间、永平四府所属地方,今岁永淹伤稼,三农歉收。朕巡幸所至,遍加咨访。闻高阜之处,尚有秋成,而卑下之田,被潦者多,计所收获,不能相敌。虽经勘灾颁赈,不致仳〓失所,而须办钱粮,若仍行征取,则民力匮乏,难以输将。朕心深切不忍,著将四府康熙三十五年地丁银米,全与蠲免,用示宽恤。其霸州、雄县、香河、宝抵四处,皆有水道,可以转输,每处著发米一万石,各差司官一员嗇往,照彼地时价,减值发粜,以资民食。著行文该抚,通行晓谕,俾均沾实惠,副朕轸念灾黎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七日谕户部:今岁直隶地方,雨旸应候,禾稼有秋,各郡民生,皆获安恒业。惟是去岁山东被灾之民,自冬月以迄春夏,流离转徙,入顺天、河间境内者甚多。于时设厂煮糜所在赈救,因而米价至今未减,诚恐近畿一路,闾井小民绌于生计,是宜加恩宽恤,用弘休养。顺天、河间二府属,康熙四十四年应征地丁银米,著通行蠲免。该巡抚即饬府、州、县官张示遍谕,务俾穷乡僻壤均沾实惠,以副朝廷优轸畿辅黎氓至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十七日谕户部;朕宵旰图维,勤求民隐,每欲敷蠲贷之恩,以为闾阎留有余之力。直隶、山东地方,四十二年偶遇灾沴,因特免山东四十三、四两年额赋,并四十一年以前积欠钱粮;直隶则顺天、河间两府,四十四年额赋,亦俱豁免。今虽屡年收获,民气渐舒,而所有宿適尚应输纳。朕念黎元方有起色,办赋犹艰,一时新旧并征,势难兼应,宜更加宽恤,以弘休养。直隶自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三年,各府属未完民欠银八万二千七百两有奇,粮五千九百石有奇;山东省,康無四十二年,各府属未完民欠银一百六十九万一千七百两有奇,粮五千九百石有奇。或见在征取,或分年带征,俱著通行蠲免,俾小民悉除適负之累。倘应征旧欠,有见完纳在官者,即准抵本年正赋。谕旨到日,各该抚速行所属有司,遍示晓谕;有不肖官吏,朦溷征收、不与开除明白者,该抚即时参劾,严加治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初三日谕户部:朕恭膺天眷,祗承列祖鸿庥,统御万方,子育兆庶,厪怀至治,宵旰靡宁。幸际海宇同风,边隅向化,遐迩中外,帖然衽席之安者,是皆仰荷天地、祖宗福祐之所致也。方朕八龄践祚之初,太皇太后问朕何欲,朕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惓惓此心,未尝一日少释。每思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为急。数十年以来,除水旱灾伤例应豁免外,其直省钱粮,次第通蠲一年者,屡经举行,更有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者。前后蠲除之数,据户部奏称通共会计已逾万万。朕一无所顾惜。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百姓,将安施乎!朕每岁供御所需,概从俭约,各项奏销浮冒,亦漸次清厘。外无师旅饷馈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因以历年节捐之储蓄,为频岁涣解之恩膏。朕之蠲免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恃此经画之有素也。比来省方时迈,已历七省,南北人民风俗及日用生计,靡不周知,而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朕洞瞩此隐,时深轸念,爰不靳敷仁,用苏民力。明年为康熙五十年,思再沛大恩,以及吾民。原欲将天下钱粮,一概蠲免,因众大臣集议,恐一各处需用兵饷拨解之际,兵民驿递,益致烦苦,细加筹画,悉以奏闻。故自明年始,于三年以内,通免一周,俾远迹均沾德泽。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厂东、广西、四州、云南、贵州各巡抚及府尹所属,除漕项钱粮外,康燕五十年应征地亩银共七百二十二万六千一百两有奇,应征人丁银共一百一十五万一千两有奇,俱著察明全免并历年旧欠共一百一十八万五千四百两有奇,亦俱著免征。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应蠲省份,至期侯旨行。民间旧欠既经豁免,嗣后每年额征钱粮务如数全完;倘完不及额,或别有亏空托称民欠,则负国甚矣,即责令督抚以下官员偿补,仍从重治罪。夫地方大吏,以及监司守令,皆与吾民谊均休戚者也。诚克体朕孳孳保赤之怀,实心爱养,力杜侵牟朘削,则闾阎咸得衣食滋殖,无有失所,而为官吏者亦身名俱泰,岂非升乎乐利之盛事欤!尔部移文各督抚,谕旨到日,即刊刻颁布,遍示穷檐,令咸知悉。特谕。
  康熙五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谕直隶巡抚赵弘燮:朕每年春间,行幸水淀。近见民生虽不能家给人足,比之往时,似觉差胜,但村庄之中,诵读尚少。朕思移风易俗,莫过读书,非此无可上进。况畿辅之地,乃王化所先,宜于穷乡懈野,皆立义学,延师教读,以勉励孝弟,可望成人矣。尔即遍示庄村,皆知朕崇文好学之深意。特谕。
  康熙五十四年十月三十日谕户部:朕早夜孜孜,轸怀民瘼,四方水旱,时勤咨询,惟恐闾阎之盖藏未裕,一遇俭岁,收获失望,穷黎即无以资生也。直隶顺天、保定、河间、永平、宣化五府所属地方,今岁雨水过溢,田亩被淹者甚多,谷耗不登,民艰粒食。现今缓征赈借,虽惠泽频施,而来春应办钱粮,若仍行征取,则民力匮乏,输将难继。著将五府州县康熙五十五年地丁银八十五万五千八百两零、粮米豆谷一十一万五千五百石零、草九万四千九百束零,俱通行蠲免。尔部行文该督,遍饬所属,实心奉行俾穷乡僻壤均沾朝廷德意。倘有不肖官吏私征侵蚀者,察出定行从重治罪。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二十二日谕户部:朕惟民为邦本,义年谷顺成,家给人足,乃惬朕抚育元元之意。自御极五十余年,宵旰孜孜无论遐近地方,编民疾苦必备悉咨询;设有水旱,蠲赈频颁,务讲求实惠沾被群生:盖不徒事轸恤之虚文也。直属顺、永、保、河、宣五府,去岁雨水过溢,谷耗不登,因全蠲额赋,发米减粜。今巡抚赵弘燮,以目下正当青黄不接之时,顺、永二府,米价腾贵,疏请借道库银六万两,委员赴乏米州县,贵买贱卖。朕思闾阎盖藏未裕,本地出米无几,以银易米恐价反致翔涌;现今京、通二仓,积米甚多,不如将旧米分发二十万石于各州县,赈济乏食穷黎。官无转售之劳,民获现在之米,于地万大有裨益。且畿辅地近京师,挽运亦易。著大学士等会同九卿,速行详议具奏。特谕。
  世宗宪皇帝雍正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户部奏:直属九郡丰收,惟霸州七州县,田禾偶有淹损,应准该抚所奏停征。奉上谕:直隶九府,今秋岁登大有,惟霸州、东安、大城、武清、玉田、宝坻、梁城所七州县所,地亩稍被水伤,朕即谕巡抚李维钧,将仓粮发赈。今李维钧奏请,将七州县所被水村庄本年钱粮,缓至雍正三年麦收后带征,但念此小民生全初遂,若将今岁钱粮归于明岁带征,则新旧之赋输纳于一年之内,物力维艰,势难兼顾,夫百姓虽登乐利,犹资惠养有方。尔部行文该抚,著将霸州等七州县所被水村庄,虽未成灾,今年应征钱粮内,或应有蠲免之处,详查定议,具题。务纾民力,以副朕轸念黎元至意。
  雍正四年二月十五日谕户部:去秋北方多雨,直隶所属七十四州县被水歉收,朕心深为轸恤,叠沛恩泽,加惠穷黎,已将七十四州县被灾田亩之钱粮,照例蠲免。其余应征额赋,又复停征在案。朕思一省之中,既有七十余州县收成歉薄,则义有向邻封隔县谋生觅食之人。当此青黄不接之时,闾阎岂能充裕?若仍照旧征收钱粮,民力输将,未免竭蹶。用是特颁谕旨,施恩于常格之外,将雍正四年通省应征额赋,一体停其征收。俾民力宽舒,得用功于南亩,以副朕勤恤民隐之至意。尔部即遵谕行。
  雍正六年十月十四日谕户部:直隶为首善之地,今岁春麦秋禾,俱登丰稔,民人乐业,朕心深慰。但地方有历年带征之钱粮,若令闾阉之间新旧并纳,虽逢丰稔之岁,而民力未必宽然有余。因思历年带征之项,乃顽户之所拖欠也;明年额征之项,乃众民之所输将也。若欲使小民共被恩泽,惟有将明年之赋预行蠲免,则比户可以均沾。查直隶额征地丁等项二百四十三万余两,本地支销俸工及兵饷驿站等项,应给银二百零二万两,其应起运者,计四十一万七千八百九十两。著将雍正七年额征钱粮内,蠲免四十一万七千八百九十两。尔部可确查分数,行文该督,通行所属州县,一体敬谨遵奉,以副朕爱养黎元、加惠畿辅之至意。倘官吏等私自多征朦混中饱,或地棍等包揽侵蚀作弊藏奸,又或有司奉行不善,使百姓不得均沾实惠,经朕访闻必重治其罪,并将总督、司道等严加处分。
  雍正七年六月二十三日上谕:据怡亲王奏,河西务河堤漫开,附近之田禾、庐舍或有被淹伤损之处,朕心深为轸念。户部速派贤能司官,带帑银二千两前往,悉心查勘赈济,务令各沾实惠。
  今上谕旨
  乾隆二年四月十八日,总理事务王、大臣奉上谕:今年春夏以来,京师畿辅雨泽稀少,而山东地方亦有缺雨之郡县。朕亦屡降谕旨,多方筹划以为先事之备。今思节近小满,甘霖未降,麦秋料已失望,民心未免惶惧。除已经降旨缓征外,著将直隶通省,今年应征地丁钱粮,蠲免七十万两,山东通省,今年应征地丁钱粮,蠲免一百万两,俾民力宽舒,民气愉畅。如将来仰蒙天祐,霖雨普施,秋成不致歉薄,则闾阎沾朕格外之恩,亦加惠元元之谊,所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者。嗣后如得雨稽迟,有妨农事,则应行赈恤等事,仍应加意办理,毋使一夫失所。该督抚当仰体朕宵旰焦劳、惠普黎庶之心,督率有司敬谨奉行,务使小民均沾实惠,并出示通行,晓谕知之。钦此。
  乾隆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内阁奉上谕:朕念切民生,时厪宵旰,或各省督抚陛见,或遇司道各员请训,务以编氓疾苦备悉咨询。惟期海隅苍生,培固元气,庶臻家给人足之风。比年以来,畿辅地方,屡遇歉收,而江南旧年,被旱尤甚,此皆朕不德,以致上苍示警,遂使吾民有乏食之虞。朕甚恤焉!今幸赖上苍恩祐,各省春雨颇周,足资耕种。今念三省之民,幸有以安其心,尚未能复其旧,其被灾处所,既以蠲赈频施,屡颁谕皆,茲当开征之期,在被灾者固属艰难,而未被灾之地,同在一省,虽有轻重之分,而乏食受困则一。用是特颁谕旨,将直隶总督所属今年地丁钱粮,蠲免九十万两;苏州巡抚所属今年地丁钱粮,蠲免一百万两,安徽巡抚所属今年地丁钱粮,蠲免六十万两。该督抚务将朕旨家喻户晓,俾闾阎均受实惠,庶几和气致祥,以仰答上天之恩,而培民生之本。倘有贪官污吏,借端苛索,或私行征收者,该督抚不时察参。该部即遵谕行。钦此。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本文记述了清乾隆七年武清县的地方史,其中包括了建置沿革、疆域、城池、学校、集市、户口、课程、古迹、无产、职官、人物、艺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