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65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社团
分类号: C912.2
页数: 9
页码: 653-6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清县义和团运动在境内兴起,建立了义和团和红灯照等组织,为抗议县令赵炳文对团民的围剿、镇压,各坛口散发“揭帖”,商定在五月初十进县城示威。经过一场战斗,杀伤了很多“洋鬼子”。西摩尔胆战心惊地说:“如果义和团也使用枪炮,我所率领的联军必定全军覆武清县还建立了工人联合会和总工会等组织,开展技术革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等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政议政,组织职工与县领导开展对话活动,并开展知识教育。
关键词: 武清县 社团 社会团体

内容

第一节 义和团
  清光绪二十六年春,义和团运动在境内兴起。780个村庄,村村都有义和团的坛口,较大的村镇都设两三个坛口,团民多为男女青壮年。有以黄布为标志的“乾”字团,以红布为标志的“坎”字团。男子组织义和团,妇女组织中有青少年的“红灯照”,壮年的“蓝灯照”,老年的“黑灯照”,寡妇的“青灯照”,还有讨饭者组织的“沙锅照”。
  王庆坨王猩酋记录了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王庆坨义和团的活动情况:本镇南阁设坛,树旗上书“红巾教”,半月后更名“义和团”。又有“红灯照”者皆妇人。以于二嫂为首,每日游街示威,四方团民云集南阁,多至2000余人。辕门斗方红联文曰:
  “奉旨练拳御外侮,严惩脏官锄内奸”。
  猩酋即兴赋诗曰:
  “绝无仅有此奇观,红巾为号义和团。
  坛外建旗书奉旨,衙中仗剑骂脏官。
  扬威大作平洋势,上法休教左道看。
  每日三餐得胜饼,众夷一见胆生寒。”
  “村有国民二百三,头包红巾袒胸肩。
  洋枪洋炮皆能避,雪刃钢刀手中端。”
  “红灯照内九妇人,自称天女下凡尘,
  上法咒语骂毛子,闻声丧胆吓掉魂。”
  义和团建立后,为抗议县令赵炳文对团民的围剿、镇压,各坛口散发“揭帖”。商定在五月初十进县城示威,赵闻讯坐卧不安,初十凌晨,欢迎团民于城外,一步一揖。是日,团民万人入城,秋毫无犯。商民摆茶桌、放鞭炮,以迎团民入城,是谓“大师兄闹衙门”。
  六月十日,境内团民在杨村、落垡、廊坊一线拆毁铁路,破坏桥梁,拦击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带领的侵略军,并把杨村镇改名为“平洋镇”。经过一场战斗,杀伤了很多“洋鬼子”。西摩尔胆战心惊地说:“如果义和团也使用枪炮,我所率领的联军必定全军覆灭。”
  第二节 工会
  一、机构
  1945年4月,路南武清县建立工人抗日救国会,解放战争时期改名工人联合会,1946年9月2日,改名津武县工人联合会,关东兴任主任。路北武清县于1946年3月,建立工人联合会,林一任主任。路南路北合并后,武清县未建县级工会组织,只成立搬运工会。1949年12月,组建县工会筹备委员会,毛松林任主席。1950年11月29日,召开县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县总工会。有基层委员会34个,会员1582人。1953年10月1日,改称县工人联合会。1958年,安、武合并改称县总工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组织瘫痪,被“工代会”取代。1973年恢复工会组织。5月21日,召开武清县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345人。有基层工会66个,会员2707人。1990年有基层工会251个,会员30044人。
  二、活动
  1950年县总工会建立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发动工人迅速恢复生产,以增产竞赛、节约捐献、参军参战等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协助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工人开展技术革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并建立俱乐部,开展工人体育、文娱活动。1979年后,工会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组织工人补习文化,学习技术,推进企业的民主管理。1984年7月,建第一座工人俱乐部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内设文体室、评书场、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剧场、灯光球场等,每天活动近600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会工作进一步加强:
  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986年组织各行业开展劳动竞赛287次。1987年县工会成立职工技术组织,完成技术攻关43项,引进新技术38项,开发新产品21种,改进工艺87项,创经济效益1200万元。开展“我为‘七五’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收集合理化建议3099条,行政采纳1978条,提高经济效益900余万元。是年,受理职工来信来访18件次。
  1988年举办“献计献策,立志达标竞赛”演讲会,经验交流会。1989年进行县办企业抽查,对682项危及职工安全、健康的隐患提出限期整改意见。9月向全县职工提出“大干100天,每人每天贡献1元钱”的口号,开展劳动竞赛385次,获经济效益658.85万元。是年,工会系统成立女职工工作委员会76个,至1990年多次为青年举办集体婚礼。
  1990年协助有关部门为亏损企业的近百名职工重新安排就业。各级工会组织还为职工建小浴池、小理发室、小存车棚、小伙房计1500余处,托幼园160余处。基层工会主席代表职工与厂长签订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共保合同,帮助厂长落实承包合同,组织职工完成承包任务,发动职工交风险抵押金。并连续五年开展了为“七五”计划献计出力竞赛活动。
  2.参政议政
  各基层单位的重大问题,组织工会代表大会讨论审议。1988年2月,县工会组织职工与县领导开展对话活动72次,并将对话内容写成3份报告,提交县委、县政府。
  3.知识教育
  1986年5718人参加职工文化补习班,4032人考试合格。1987年5月,县工会举办职工法律知识竞赛,1000余名职工参加,结合法制教育,开展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是年,各级工会开展“创优质产品”,“假如我是用户”,“学先进、正商风”等活动。1988年4月,开展职工学习“十三大”文件征文比赛,征集论文1507篇。1989年3月,举办“我与改革”讲演活动,各基层工会推荐演讲稿255篇。是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县工会及时深入到面粉厂、煤建公司、供电局、自来水管理站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与职工谈心,稳定职工情绪和生产秩序。1990年初,开展“三热爱、一发扬”争当一名好职工竞赛活动。8月组织工会干部、先进分子300多人到驻杨村52854部队参观部队发展史和实弹演习,增强职工国防意识。10月召开典型事迹报告会。
  4.文体活动
  县工会每年组织一次乒乓球、篮球、象棋、围棋等体育比赛,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1986年开展文体活动270多次。翌年5月,组织“文化博览月”活动,231个基层工会组织,24036人参加。有文艺汇演、书法、美术、篆刻、摄影等作品展览,厂歌、行业之歌、创作、象棋、围棋、乒乓球比赛,县工会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1988年举办职工“文艺录音汇演”比赛,参加职工2863名,录制节目6041个。1990年有19个局参加全县职工乒乓球赛。
  第三节 贫协
  一、农会
  1945年4月,路南武清县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朱抗任主任。1946年9月,与天津县合并,称津武县农会,李守忠任主任。1946年1月,成立路北武清县农会,斗牛任主任。全县各乡村均以贫雇农为主体建立农会。1949年3月,成立武清县农会,李守忠任主任。
  农会掌管农村中的重大事情,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开展清算、复仇、反霸斗争。搞好土改、动员参军参战,抗美援朝,参加互助合作,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建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农会工作逐步由农业社的社员代表大会接替。
  二、贫协
  1964年10月,在重新组织“阶级队伍”的口号下,召开了武清县第一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选举了第一届贫农、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张悦庭任主席。各社、队相继建立了贫协组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贫协组织瘫痪,被“农代会”取代。1973年2月,恢复贫农、下中农协会组织,1982年全县撤销贫农、下中农协会组织。
  第四节 共青团
  1945年4月,成立路南武清县青年抗日救国会,由董芳任副主任,后冉树芳任主任。各区、村相继建立青年抗日救国会组织。1946年3月,成立路北武清县青年联合会,景辉任主任。大部分区、村建立青年联合会,简称“青联会”。1949年3月,建立武清县青年委员会。是年6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清县工作委员会。1953年4月,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清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250名,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清县委员会,高占鳌任书记。1957年7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武清县委员会”,简称共青团县委。“文化大革命”中组织瘫痪。1973年恢复。
  共青团组织在县委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开展适合青年特点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活动。50年代动员团员、青年参军,参加土改、镇反、“三反”等政治运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1月和1959年1月,各召开一次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79年4月,在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激发团员青年建设“四化”的热情,涌现出县级新长征突击手100名,县级新长征突击手标兵10名,市级新长征突击手38名,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2名。并评出县级新长征突击队38个,市级新长征突击队1个。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采集树种,绿化家乡”活动。与此同时组织青少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向农村五保户、困难户、烈军属送温暖。为给青少年提供活动场所,到1981年底,全县建280个“青年之家”。1982年团县委组织广大青少年第一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建青年卫生街860条,红领巾街588条。1983年8月,团县委被团中央命名为“青少年义务采种先进单位”。1984年9月,团县委被中央绿化委员会和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队”。是年,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成立“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中心”,聘请教师361人,办培训班264期,培训学员4万余人,团县委被市有关部门评为“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先进单位。1985年团县委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全县19.46万名青年,参加植树的11.35万人,植树39.45万棵,育青少年林、苗圃226亩,绿化乡村公路和渠岸412条,总长达12.75万米。大黄堡乡的渔苇路工程被团市委命名为“青年最佳绿化工程”。3至9月,在全县乡村企业青工中,组织开展了“乡镇企业青工百业十行技术练兵比武活动”。这一活动经验,于10月10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是年,团县委被团市委评为“两创一提高”活动最佳组织单位。
  1986年团县委配合整党,改变以行政村设置团支部的单一作法,在乡、镇企业经委中设立团总支。团支部设置变为区域组合型、专业主体型、行业综合型多种形式。这项改革得到了团中央组织部的通报表彰。是年,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5月在南蔡村乡礼堂召开现场会。1986年12月1日至1987年1月15日,团县委在党校举办团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各乡、镇团委书记,部分县直和国办中学团组织负责人50多人。1987年4月19日至21日,召开共青团武清县第九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350名,团县委书记袁桐利作题为《投身改革、开拓进取,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再立新功》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武清县第九届委员会。8月召开了“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现场会。9月27日至10月31日,举办首届县直青年“十杯”赛。是年,在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中被团市委评为先进单位。
  1988年5月,团县委带领18个乡团委的干部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和新金县考察乡、镇企业共青团工作,并与两个区、县团委,新金县的18个乡团委分别结成友好团委。8月团县委组织成立乡、镇企业青年厂长(经理)协会。是年,路南片成立共青团工作联合会。
  1989年2月,开展“青少年学雷锋、支援国家建设有奖储蓄”活动,共储蓄集资4万元。4月团县委就中学生所关心的“中学生弃学经商”、“雷锋精神是否过时”、“现行三好学生评比的利弊”等热门话题组织了辩论会,澄清了社会上不良因素给学生们造成的影响。1989年“五四”青年节前后,团县委开展了“热门话题大家谈”、“话说改革十年”报告会,“青年智力杯竞赛”、“学雷锋送温暖”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全县有近10万名青年团员参加活动。团县委还注意做好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每年“六一一”都与教育局合作,在礼堂举办庆“六一”儿童节大会。9月团市委、市科委在县召开了“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现场会,团县委在会上介绍的经验在全市推广。11月2日,团县委向团员青年发出“发扬共青团的优良传统,洒青春汗水为家乡农田基本建设做贡献”的公开信,32万名团员青年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第一线,成立青年突击队157个,建青年工程278个,完成土方96万立方米。是年底,团县委被团市委评为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1990年1月,县直23个单位,450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学雷锋奉献青春活动,各乡、镇团委、少先队先后组织学雷锋活动330余次,参加活动的达13万人次。5月2日至4日,召开共青团武清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371名。团县委书记袁桐利作题为《团结全县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武清的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全面提高我县团组织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共青团武清县第十届委员会。7月16日,在石各庄乡召开了农村团的整体化建设现场推动会。9月29日至11月10日,团县委举办了第四届县直青年“十杯”赛,共有5000多人参加比赛,588人参加了县里的决赛。
  1985年至1990年,共评选出县级新长征突击手206人,突击手标兵10人,突击队84个,市级新长征突击手41人,突击队4个。
  第五节 妇联
  1945年4月,成立路南武清县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赵玉茹任主任。各区、村均有妇救会组织。翌年3月,路北武清县成立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会,苏杰任主任。大部分区有妇联会,部分村有妇联会组织。1949年3月,合并组成“武清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吴健任主任。1956年2月,召开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与会代表205名,列席代表4名。会议审查批准了武清县一年来妇女工作总结,制定了1955年冬至1956年春妇女工作计划,交流了妇女工作的经验。选举产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孔凤兰、李秀珍任副主任,未设主任。1957年10月后,“武清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为“武清县妇女联合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妇联组织瘫痪。1973年3月,恢复县妇联组织。1988年下半年,县在各单位均建妇女委员会,设专职主任1名。至1990年先后召开8次妇女代表大会。全县乡、镇、村均设专职妇女干部,组织机构健全。
  抗日战争后期,县妇女组织一面发动妇女抗日救国,一面组织武装自卫,掩护抗日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妇女动员亲人参军参战、慰问部队、看护伤员、支援前线。同时,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反对封建买卖婚姻等。
  解放后,县妇联会通过区、乡、镇、村、工厂、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妇女组织和妇女代表,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妇女工作,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计划生育、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许多实际工作。
  1952年全县组织长期(常年性)和短期(季节性)两种托儿所。短期托儿所是农忙季节,子女小无人看管的妇女户与子女已大的妇女户,帮工换工;长期托儿所是妇女互相帮工的一种组织。是年,大顿邱初级农业社第一个办起了农村幼儿园,入园幼儿百余人。1956年5月15日,乡设民主妇联会,村设妇联会。1957年10月3日,“民主妇女联合会”改名“妇女联合会”。1958年7月,全县实现了托儿互助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妇联组织贯彻执行中央书记处关于“托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指示,发展城乡托幼组织。到1983年底,全县共建幼儿园575个,入园幼儿1.14万人,入园率达89.2%。县妇联配合县教育局,在每年暑假期间,为各乡、镇和县直各局培训幼儿教师和辅导员。
  1979年县妇联组织开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好;勤劳致富、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完成任务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勤俭持家好;移风易俗、文明礼貌、清洁卫生好;遵老爱幼、家庭民主和睦、邻里团结互助好的“五好”家庭活动,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0年县各级妇女组织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动妇女积极投入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大胆承包各项生产任务,发动和组织妇女搞好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生产。1981、1982、1983年全县涌现出“五好”家庭分别为59户、162户、372户。1983共有61户被评为市级“五好家庭”,17户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9月28日至10月10日,全县妇女开展慰问广大政法公安干警活动。12月15日至1984年1月15日,在全县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月活动。3月全县女干部、女职工首次开展“三八健康杯”体育活动通讯赛,并于“三八”妇女节参加了市妇联决赛,获郊县团体总分第二名。1985和1986年,均获郊县团体总分第一名,至1990年每年均举行一次“三八健康杯”体育活动通讯赛。
  1984年5月31日,县妇联、县体委等7个单位联合举行县首届幼儿母子运动会。至1990年共举行5届幼儿母子运动会。是年上半年,县妇联在杨村运河公园,建立了儿童乐园,园内有大型玩具20余种,6月1日正式开放。1986年3月至4月,组织了“三八”红旗标兵和津门女将报告团,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大讨论。5月17日在下朱庄村搞家庭教育试点,办起了第一个家长夜校。到1987年底,全县共办41所家长夜校,并在杨村镇、北郑庄、上下园分别开办家庭学堂试点。是年,全县建起妇幼之家40个,为妇女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县妇联在农村妇女中开展了十项种植、十项养殖、十项家庭手工业“三十”竞赛活动。年底评选出北蔡村、陈嘴、大黄堡、大良、城关、东蒲洼6个乡妇联为“三十”活动先进乡妇联。河西务乡周羊庄、杨村镇夹道、城关乡后庄等28个村妇代会为“三十”活动先进妇代会。全县“三十”活动女能人150名。举办各种类型实用技术培训班180期,参加学习17000人次。1986年,为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各乡、镇妇联普遍建立三级信访组织。1986至1990年共接待来信来访238件,为受害妇女出庭代理23次,代书法律文书15件,并参加出庭陪审。县妇联法律顾问组利用集日,赴各乡、镇做法律咨询。1986和1987年,每年组织一次妇女知识竞赛,以妇幼知识、科学育儿知识、时事政治、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
  1987年初,在县党校举办为期45天的乡、镇妇联主任培训班。采用问答、口答、笔答、办辅导班等形式,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1987至1988年,县妇联与团县委联合,分两次为24对青年举办集体婚礼。1988年在东蒲洼乡北章庙村建立本市郊县第一个法律顾问点。是年,县妇联被市有关部门评为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先进集体和“三十”活动先进县。
  为提高妇女干部的素质和业务水平,1989年两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和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妇女与改革”征文赛,“改革话十年”演讲赛,文艺演唱会、座谈会,深化形势教育。3月8日县妇联与文化局联合组织了庆“三八”首届家家乐文艺大奖赛决赛,参加决赛的有16户,演出的节目形式有歌舞、戏剧、曲艺、小品等。是年,建科研小组328个,1372人;攻关小组154个,863人。开展各种技术比赛95次,有10506人参加。县、乡妇联办各类妇女实用技术班808期,培训妇女47826人。1990年1月,妇联系统组成80余人的便民服务队,在全县掀起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近3万名妇女走上街头为群众做好事3万余件。7月县妇联组织了农村妇女种植业、养殖业知识竞赛,8月组织妇女干部法律知识竞赛。是年,在全国妇联生产会议上,县妇联作了典型发言。年底,评出“双学、双比”女能人100名,“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6个。
  第六节 工商联
  民国时期在县城和河西务分别建立了商会。
  解放初,城关、崔黄口、王庆坨、杨村有4个地区性商会。1952年3月,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首次召开工商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工商联合会第一届执委会,朱贵任主任委员。在主要集镇设10个分会,有会员千余人。至1962年,先后召开五次代表大会。选出五届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1967年12月,县工商业联合会被撤销。1986年12月6日,召开第六次工商业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常委12名,执委24名,主任秘书1名,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重新登记老会员185名,发展新会员104名。
  1952至1956年,工商联协助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沟通会员与政府的联系,协助政府组织生产和流通,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协商税收,团结教育私营工商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工商联组织会员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参与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实行民主监督,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商联组织开展经济咨询服务和微观领域的经营管理,对宏观政策进行论证。支援少数民族村、宗教村。配合县委实施“星火计划”。推动县办企业,乡、村企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1987年分别在白古屯、大碱厂、梅厂等乡举办了4期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针对企业具体情况,既有系统授课,又有业务答题。加强与海外商业组织和工商界人士的友好联系和业务往来。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服务,协助企业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并因地制宜地兴办经济实体。
  工商联恢复后,发挥网络优势,开展信息服务。到1990年发出供求信息、市场动态、产品开发等信息600多条,信息发往省、市、县工商联咨询服务组织71个,本地区经济单位86个。收到外地交流信息500多条,为企业单位提供市场动态。为乡、镇工商企业引进项目8个,推销滞销产品19种,调剂原材料余缺10项,交流闲置设备3项。在杨村建立商品展销服务部,直接听取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反馈给生产厂家。
  1987至1990年,县工商联带领企业会员3次参加全国工商联主办的产品展销会,共有21个厂次参加,成交额213万元。
  1990年对有代表性的51家乡、村两级工商业进行调查,掌握企业门类数量、设备、产品和经营能力,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向县委写出了书面报告。
  工商联坚持了月、季、年主委办公会、常委会、执委会制度。定期组织执委、常委和驻会干部学习,并紧密结合“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工商联不间断地开展联谊工作,对“三胞”眷属会员和老龄会员探视、慰问、组织学习座谈。
  1989年北京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时,工商联3次向会员发出公开信,驻会常委深入到杨村、梅厂、黄花店等乡、镇召开代表座谈会,宣传中央有关文件。会员坚守工作岗位,并做好家属和群众的工作。
  第七节 科协
  1978年11月25日,建立武清县科学技术协会,与科学技术委员会是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县科委副主任甄元勋兼任科协主席。
  1984年4月8日,白云祥任科协主席。开始筹备建立武清县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的工作。1985年3月,全县乡、镇建立科学技术协会34个,420个村建立了农村科普小组。重点村建立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70个,县直专业协会、学会10个。全县协会、学会会员总数为3200人。
  1985年3月28日至30日,在杨村召开科学技术协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150名,县委副书记白乐志、市科协副主席顾毅然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科协筹委会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武清县科学技术协会章程》,选举产生武清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5名,常委11名,白云祥兼任主席,各乡、镇均由1名党务副书记兼任科协主席,1名干部兼任科协秘书。
  县科学技术协会与各协会、学会协同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宣传活动,发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教育、科技咨询,加强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之间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
  1986年全县34个乡、镇科协有专业技术研究会87个,县直专业协会、学会11个,会员5500名。1987年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123个,科普小组450个,县直专业学会14个,共有会员6125名。95%的中小学校建立了青少年科技领导小组,有65名科技工作者、教师担任了科技辅导员。举办培训班361期,培训2.94万人。“科普赶集”957次,咨询5290人,有2107人参加外出学习考察153次。是年,举办“武清县首届科技周”活动,至1990年共举办4届。县召开了1200人参加的科普报告会。举办科普报告44场,派出咨询人员和科普宣传员876人,发科普资料149种,2.14万册,展牌390块。被天津市评为“科技周”活动先进集体。
  1988年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154个,农村科普小组502个。县直协会、学会17个,会员1.2万人。是年,在科技人员中开展了“讲精神文明,比科技奉献”和“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的“二讲二比”活动,召开“武清县首届科技论文交流会”。1989年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182个,会员1.5万人。举办科技报告会63场,印发科普资料2.8万册,派出科技咨询员和科普宣传员1100人次,制作展牌470块,设置科普柜台371个,推广实用技术13项。是年,召开了“武清县首届科技奉献”活动报告会。
  1989年10月13日,国务院第四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下发后,对81个协会、学会进行审查核实,准予复查注册登记的68个,其中县直28个,乡、镇40个,自行解散的11个,暂缓登记的2个。
  1990年已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190个,农村科普小组512个,县直专业协会、学会20个,科技示范户3385户,共有会员1.52万人。举办科普报告会75场,参加8500人。办科技培训班85个,培训4450人次。召开科技交流会11次,参加745人,交流论文75篇,经验交流会14次。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48项,取得经济效益4.1万元。
  主要专业协会、学会名单
  地震学会 农村卫生协会
  农业机械学会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会
  林果学会 粮食经济研究会
  广播电视学会 畜牧兽医学会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商业科学技术普及学会
  医药卫生学会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计划生育学会 农业学会
  水利学会 电力学会
  烹饪协会 环境科学学会
  瓜菜协会
  第八节 文 联
  1945年7月,路南武清县成立文学艺术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文联,边志存任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路南武清县文学艺术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改称武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 会。1946年8月撤销。
  1984年10月30日,重建武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并召开首届代表大会,出席会员178人,列席52人。县委书记王阁林和副县长窦树仁在“县文联”成立大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选举产生“县文联"组织机构,设理事18人,其中常务理事8人。副县长窦树仁任名誉主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克友任主席。
  县文联协助民间组建自发的文学团体有“雍阳书画社”、“潞河文学社”、“燕野曲艺社”,并成立了第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田野业余艺术团”。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