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60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文化艺术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11
页码: 581-5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的武清县志的文化的文化艺术,包括事业单位、文学艺术、民间艺术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武清县 文化 文化艺术

内容

第一节 事业单位
  一、文化馆(站)
  1.文化馆解放前,县城有“民众教育馆”,设在文庙里(今城关小学)。杨村、王庆坨各有一处“民众教育馆”。1949年2月经过整顿,城关民众教育馆改为“武清县文化馆”,专事群众文化工作。
  1949年6月,杨村、王庆坨两处“民众教育馆”分别改为“武清县杨村文化馆”、“武清县王庆坨文化馆”。
  1950年11月,县治迁杨村后,杨村文化馆更名为“武清县文化馆”。城关、王庆坨两处文化馆改为文化站。同时增设大良、崔黄口文化站。
  1952年9月,馆址移至县人民礼堂,占配房17间。设广播室、图书室、展览室、游艺室。冬闲时节,馆内举办识字班、美术班。利用广播、展览、黑板报、墙报、读报、文艺演唱、幻灯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965年在建国道西侧建新馆。1972年因整修河道,馆址被拆,迁杨村一中院内。1974年在杨村新开桥西侧重新建馆,有平房12间,设美术宣传组、文艺创作组、文艺辅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县文艺演唱、文艺创作、美术、摄影、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1985年后,馆内陆续增建台球室、录相室、游艺室等,添置大型电子游艺机4台,配备全套舞台音响设备。
  1986年在馆内建毛衣厂,职工为县内的文艺骨干。是年4月以工厂职工为主成立业余田野艺术团。1987年馆内建文艺厅,购置大型投影录相机一部。1990年有工作人员30名,全部评定了职称,其中馆员4名,助理馆员10名,管理员16名。
  2.文化站解放初期在城关、王庆坨两处建文化站,各有工作人员1名。后增崔黄口、大良两站,1953年4站相继撤销。
  1980年初,在南蔡村乡试建文化站。站址在公社院内,设工作人员1名,电影放映员3名,为民办公助性质。1981年5月,全县普建文化站,工作重点是辅导农村的基层文化活动,站址均在乡镇院内。1983年全县有23个乡镇自建站址,供文化活动的房屋173间。
  1985年乡镇文化站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达102名,其中16人转为国家干部。拥有房屋196间,所属影剧院和开放礼堂5座,总座位4030个。增置了扬琴、手风琴、橱窗、展牌、各种棋类及游艺设施,总藏书5.6万册。王庆坨、崔黄口、城关、汊沽港4个文化站形成较完备的文化活动中心。
  1986年后,有21个站“达标”。王庆坨、石各庄、南蔡村等十几个文化站多次被评为县级、市级先进单位。1990年石各庄乡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二、图书馆
  1933年“新生活运动时期”,在杨村建“河北省乡村实验民众教育馆”,设有1个规模较大的图书馆,馆址在河西教育局院内,藏书10000余册。城关也设1个图书馆,馆址在文庙(今城关小学)有1问藏书室,1名管理员。1937年日寇侵华,武清沦陷,图书散佚。
  1949年图书馆与文化馆合并。1951年有图书2000余册,1965年达到75000册。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对外借阅。另有流动图书箱10个,定期在各村俱乐部、团支部中借阅。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封存了图书。1977年夏经整理登记,库存书33000册。1978年恢复对外借阅。
  1979年12月,正式建立“武清县图书馆”,馆址暂在文化馆院内,占房12间,藏书27500多册,工作人员7名。设有外借处、阅览室、采编组。1980年工作人员增至10人,增设了农村辅导组。
  1984年在今育才路北端筹建新馆址,1985年竣工使用。建筑面积784平方米,设有外借室、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辅导组、采编组、书库和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增至23人,藏书10万册。经注销、下架、剔旧后实存图书52300册。
  因阵地小,藏书少,工作人员多,全县面积广,采取深入基层,走出去,变坐等型为上门服务型,变守摊为出摊,拓宽服务面,增加服务项目,设阅览点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书。如定期为老干部送书,为驻杨村空军、陆军部队战士送书,与学校联合搞读书活动等,提高了图书利用率。1987年被评为市局级“文明图书馆”,有4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1990年全馆工作人员38人,15人评定了职称,其中馆员1人,助理馆员9人,管理员5人。
  三、新华书店
  1951年秋成立“河北省新华书店武清分店”,租用杨村桥北客栈房屋5间做为临时店址,设施简陋,仅有职工5人。1952年借用县人民礼堂8间耳房做为营业门市部。1953年7月,购买杨村十街农民房产地1.2亩,房25间作为新店址。1957年书店始建正式门市部,人员增至13人。1964年,县政府将收归国有的杨村十街民房15间、地1亩拨给新华书店,扩大了书店规模。1965年图书发行量大幅度增长,年发行各种图书50多万册,其中《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10.8万册,占总发行量23%。
  1968年翻修门市部5间,建图书库房13间,1970年图书库房翻修扩建。1977年又投资4万元翻修门市部。1984年建机场门市部5间。
  1985年设业务股、农村股、门市部,有职工30人。1984、1985年连续被天津市新华书店评选为先进单位。1986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工资与图书销售挂钩,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销售额与利润明显提高。1986至1989年,销售额年递增28万元,利润年递增5万元。1989年调整图书馆库存结构,处理多年积压图书,压缩定货数量,年销售额增至228万元,利润13万元,报废图书损失由10万元降至4万元。1990年全店职工增至39人。
  四、电影公司
  1955年始建电影放映队,地址在原县委院内。有放映员8人,分3个队在境内流动放映,均用16mm放映机,年放映近1000场。1957年底建电影管理站。原有3个(16mm)队,又新建1个(35mm)队,借用原县礼堂做影院。3个(16mm)队在境内乡村流动放映,放管人员增至15人。1960年又增4个队,放管人员增至27人。1961年电影管理站迁至原县广播站院内。1965年放映队增至9个,为普及电影放映,全县建立580个放映点。1966至1968年停映。
  1968年底恢复电影放映,至1970年有放映队11个,管理人员30人。1971年发展社办电影队,机种为8.75mm放映机。1973年县站购置35mm座机2部,在县人民礼堂使用。1974年社办队不断增多,县放映队作用削弱,是年底放映队发展到34个,其中社办队25个。1985年县站只留1、2队,一些人员转做管理工作。社办队所用8.75mm放映机逐渐被16mm放映机取代。是年3月底村办队发展到28个。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影事业发展很快,到1980年已有放映队143个。其中县办队2个,社办队33个,村办队104个,县直机关队4个。个别村办队开始使用16mm放映机。1981年1月1日,电影管理站改名为“武清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设办公室、发行组、放管股、宣传股。1985年全县有放映队169个,放管人员363人,王庆坨、汊沽港、崔黄口、城关先后建起集镇影院。1986年荣获国家电影电视部嘉奖铜牌1枚,1987年3月被国家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88年后恢复建立乡办队,解决了电影统筹问题。拓宽领域,一手抓电影放映,一手抓录相、迷你影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1989年10月,再次被国家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全县保留放映队56个,其中县办队2个、乡办队30个、村办队10个、个体队14个,放管人员160名。
  五、剧团、田野艺术团
  1.剧团 1960年4月20日,在廊坊成立“武清戏校”,设河北梆子、评剧两个剧种,先后招收学员80余人,年龄多为12至13岁。学校有13名教师,负责教戏排戏,因处学习阶段,主要是向领导汇报演出或在会议中试演。有《秦香莲》、《辕门斩子》等历史传统剧目。
  1961年武清戏校河北梆子班迁址杨村,改名为“武清县少年河北梆子剧团”。上演剧目有所增加。1962年天津市小百花剧团南下演出,部分留守人员下放到武清教戏,剧团遂改名为“武清县小小百花剧团”。
  1963年实行戏剧改革,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戏为主,以下乡下厂为工农兵演出为主。至1965年演出剧目有《社长女儿》、《会计姑娘》、《红灯记》、《血泪帐》、《龙马精神》等10几个现代戏。1966年3月,剧团全体成员下乡参加“四清”运动,1967年底回团。1968年剧团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人员减少到50余人。以上演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为主。
  1969年改名为“武清县京剧团”,演出剧目仅限于样板戏,月平均演出20余场。1972年复名“武清县河北梆子剧团”,排演了河北梆子《龙江颂》、《渡口》、《审椅子》等现代戏。1976年剧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1977年恢复传统古装剧目,开始上演经过改编的优秀历史剧目。1985年演出场次228场,观众27万人次。1986至1987年演出场次下降,1988年解散。
  2.田野艺术团 1986年成立,演员20名,除部分文化馆辅导干部外,多为农村的业余文艺骨干,白天在文化馆开办的毛衣厂上班,晚间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农村和工厂演出,很受群众欢迎。1988年田野艺术团取代河北梆子剧团,团址从文化馆迁至剧团院内。面向乡村、工厂和县直各大机关演出,是年演出80场,观众12万人次,翌年演出117场,观众17.5万人次。1990年艺术团边演出边辅导各大局的文艺骨干,帮助排练文艺节目,有力地推动了境内文化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文学艺术
  一、创作与展览
  解放初期,创作上注重小型多样的演唱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搞幻灯宣传和专题展览等。
  1972年文化馆设文艺创作、文艺演唱、美术书法摄影3个辅导组,有计划地培训、辅导各类人才。各辅导组每年均举办1至2个培训班或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并积极组织骨干参加省市级举行的各类大赛,多有获奖。1973年文化馆创办《武清文艺》,后改名《春潮》、《潞河》。为各类文艺骨干发表作品提供阵地。至1990年已刊出62期,刊登作品2000余件。1990年各类创作骨干650人。其中文学骨干180人,歌曲、曲艺、舞蹈骨干150人,美术、书法、摄影作者320人,创作各类作品1000余件。其中在省市级以上展出、报刊发表、电台播放12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获奖。
  二、戏剧
  境内戏剧历史悠久,解放前多是一些小型戏班活动。利用冬闲余暇请师教戏,逢年过节或是在庙会时演唱。有的还到外地演出,较大戏班有小王古庄、大营、城关、梅厂、河西务等10几个。
  大王古庄乡大营村戏班成立较早,有200多年历史,声誉较佳,始学哈哈腔,后学地方小戏,再后学传统剧目。有京剧《战长沙》、《打龙袍》,河北梆子《四郎探母》、《大登殿》等,经常到北京等地演出。小王古庄、枣林庄评剧团,城关、河西务京剧团,长屯河北梆子剧团也较有名气。
  解放初期,较大村镇都有业余剧团,演出剧目主要有《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等。1957至1961年是剧团活动的低潮,绝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1962年后始有恢复。六道口、陈嘴、大杨庄等10几个剧团排演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社长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瘦马记》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业余剧团均停止活动。1979年后,文艺得到复兴,先后有30多个业余剧团恢复活动,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自己捐款、捐布票,购置服装道具。1981年天津市举办首届农民业余文艺调演,六道口评剧团演出的《秦香莲》,小王古庄评剧团演出的《卷席筒》, 荣获演出优秀奖。1981至1990年,每年春节期间举行业余剧团调演、汇演。先分片演出,从中评选出优秀剧目集中到县城作汇报演出。连续获演出奖的剧团有小王古庄评剧团、陈嘴评剧团、六道口评剧团、骚子营河北梆子剧团等。
  三、曲艺
  解放前,乡间有“说秋”之俗。劳动余暇,或田间,或村头,街坊四邻老少聚集在一起听说唱, 另有以卖艺为生的艺人、乞丐,沿街说唱,曲种多为数来宝、快板、单弦、大鼓等。遇有红白喜事, 登门表演,歌词通俗易懂,多为触景生情,即兴编词,现演现编。原籍大桃园村的全国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润杰,早年亦在境内乡村流动演岀。
  解放后,曲艺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50年代成立的盲人曲艺队,唱遍全县村村镇镇,誉满乡里。年节期间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曲艺也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曲艺节目无论是创作和表演,都较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取得一定成绩。盲人李学柱,多年来一直从事曲艺创作,创作的快板书《千里寻母》,获天津市1983年曲艺调演三等奖。
  四、业余文艺演出
  解放前无长期业余文艺演出组织,主要有临时剧团(戏班)、音乐会(吹鼓手)及一些说评书唱大鼓的老艺人,多为生活所迫自发从事卖艺活动。
  解放后,主管部门对业余文艺演出进行了组织、辅导,多次组织文艺汇演、调演,并组织优秀业余文艺团队到各村巡回演出。
  1980年后,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活动蓬勃发展,有农民组织的业余演唱队29个。全县规模的业余文艺调演每年举行一次,调演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乡文化站自演,从中选出参加片汇演的优秀剧目;第二阶段,全县分8片按顺序依次演出,县里组织评选小组进行评选;第三阶段,各片汇演中评选出的优秀剧目,春节期间集中在县人民礼堂和各文化活动中心为广大群众汇报演出。1985年参加县文艺调演的演员229人,演出节目186个,观众近万人次,从中评选出县级优秀节目45个。
  随着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兴起,大批农村青年涌入乡镇或村办企业。业余文艺活动也移进了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艺。1988年起,每年在暑期举办消夏晚会,县直各机关、企业组织节目参加演出,观众多达10余万人次。1990年举办首届乡镇企业文艺调演,城关、东蒲洼、曹子里、梅厂、汊沽港等12个乡镇获优秀代表队奖,76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汊沽港富强织物厂、石各庄钢珠厂、聂庄乡射月服装厂等14个企业厂家被评为先进单位。刘文芳和杨海燕独唱节目被选拔进天津市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职工汇演。
  第三节 民间艺术
  一、花会
  境内民间花会历史悠久,解放前主要有鹤翎、杠箱、重阁、中幡、高跷、狮子、龙灯、小车、少林、旱船、竹马等,演出时间多在春节、元宵节和各期庙会。解放后,经常在正月举办各类花会调演。民间还盛行请会,义务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花会被视为“四旧”遭禁10年。1978年开始恢复。1979年梅厂乡方辛庄村和南蔡村乡定福庄村小车会在天津体育馆演出,受到好评。春节期间举行汇演,集中13道会在县城流动演出,四乡观众多达十几万人。1979年后,花会发展到130道,规模逐年扩大,会种不断增多。1984年起,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花会调演。是年集中41道会,历时4天,共演出158场,参加演出的农民演员2100人,观众16万人次。从中选出29道优秀花会,于元宵节再次为群众演出。
  花会汇演,活跃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1989年中国首届艺术节——天津海河之秋开幕式和1990年天津市举办的国际友好文化交流,均聘请敖嘴村双龙会和黄花店杠箱会进行首场表演,受到中外朋友的赞赏。1990年春节,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在天津市副市长钱其璈陪同下,来县观看演出。
  二、杂技
  境内杂技艺术约有1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王庆坨、大王古庄、下伍旗等10几个乡镇。其艺术来源以铁路为界,路南源于吴桥县,路北源于北京。表演内容主要有气功、武术、杂耍、魔术、技巧等。主要活动方式有表演队、表演组和个人卖艺。有的常年去各地演出,以此谋生。有的仅在农闲时节演出。1981年后,常年活动的有大王古庄乡刘庄村沈勤,解放前在北京天桥学艺,主要表演气功油锅捞铁球,至今誉满乡里;东蒲洼乡胡台子村陈少先,解放初期在天津学徒时,业余拜师学魔术,曾参加过全国魔术大赛,《中国魔术大观》一书有他的照片和简介;王庆坨一街王连钢和几个同乡组成演出队,经年在外演出,主要表演爬杆、顶杠子、耍锸子;王庆坨四街安光林1家3口,亦经年在外表演魔术。除营业性演出外,另有娱乐演出,只在年节期间为乡亲们表演,如王庆坨的耍锸子,六道口的顶杠子,利尚屯的业余杂技等。
  三、剪纸
  境内剪纸艺术历史较久,除平时剪一些绣花用的花样子外,多在春节或喜庆日子剪些窗花。有“福”、“囍”字、“肥猪拱门”、“摇钱树”、“吊钱”等,另有装饰用的“云彩沟”、“寿瓶”等。大顿邱、杨村为历史上的剪纸之乡。
  剪纸方法大体有2种,一是剪刀剪,花样自出,随想随剪,一次剪一两张或三四张,所用纸多是红纸;二是刀刻,一次刻出几十张,所用纸多是彩纸或宣纸。近年房室多为玻璃窗,剪纸花样与用料也有所改变。
  境内农村多剪纸能手。白庄老人尚国臣,自幼爱好剪纸,他剪的鞋样、窗花、荷包、刘海戏金蟾等,别具一格,颇受人们喜爱。高村赵张氏,心灵手巧,剪纸艺术精益求精,她剪的“喜鹊登梅”被选入全国剪纸展览展出。1982年县首次举办剪纸展览,参展作品100余件,1985年再次举办,参展作品200余件,其中选入市展百余件,选送全国参展2件。
  四、音乐
  境内民间音乐以器乐为主,分布很广。多数村庄均有爱好者,主要乐器是管子、锁呐、笛、笙、云锣、鼓、钹等,群众称吹打乐。其演出的乐曲主要有翠竹帘、玉芙蓉、跳大神、老八板、陶军令、张公赶车、三归赞、醉太平、八仙庆寿等,曲牌多来源于戏曲和古代词赋。境内有名的乐师是下伍旗的张三柏,曾给天津时调著名演员王毓宝伴奏,电台多次录音。有名的乐队是周家务乐队,主要表演宫廷音乐,清朝曾被召进宫演出。
  解放前民间音乐不被重视,称艺人为“吹鼓手”,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得到扶植。1986年秋,天津市首届民间音乐会在杨柳青举行,武清派出4个代表队,近百名演员。汊沽港、周家务、黄花店3个队获优秀奖,万庆德、胡玉廷、李庆新、王作文获乐师称号,肖庆山等20人获乐手称号。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