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七卷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607
颗粒名称:
第十七卷 文化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25
页码:
579-6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的武清县志的文化,包括文化艺术、新闻、文物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武清县
文化
地方文化
内容
解放前,境内农村文化生活较单调,农闲时节晚间有小的说唱,喜庆之日或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武术、花会表演。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宣传工作。1950年成立县文化馆,1956年成立县广播站,1980年县政府增设文化科。1984年成立文化局。县电视差转台建成并试播。1985年成立县广播电视局。文化宣传工作,逐步走入正轨。1990年全县有放大站、文化站34个,文化活动中心6个,影剧院7座,总座位6530个。县、乡、村三级扩音机803台,总功率152.73千瓦,喇叭4103只,在全县741个村庄中有714个村通播。拥有电视机184934台,电视普及村378个。
第一章 文化艺术
第一节 事业单位
一、文化馆(站)
1.文化馆解放前,县城有“民众教育馆”,设在文庙里(今城关小学)。杨村、王庆坨各有一处“民众教育馆”。1949年2月经过整顿,城关民众教育馆改为“武清县文化馆”,专事群众文化工作。
1949年6月,杨村、王庆坨两处“民众教育馆”分别改为“武清县杨村文化馆”、“武清县王庆坨文化馆”。
1950年11月,县治迁杨村后,杨村文化馆更名为“武清县文化馆”。城关、王庆坨两处文化馆改为文化站。同时增设大良、崔黄口文化站。
1952年9月,馆址移至县人民礼堂,占配房17间。设广播室、图书室、展览室、游艺室。冬闲时节,馆内举办识字班、美术班。利用广播、展览、黑板报、墙报、读报、文艺演唱、幻灯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965年在建国道西侧建新馆。1972年因整修河道,馆址被拆,迁杨村一中院内。1974年在杨村新开桥西侧重新建馆,有平房12间,设美术宣传组、文艺创作组、文艺辅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县文艺演唱、文艺创作、美术、摄影、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1985年后,馆内陆续增建台球室、录相室、游艺室等,添置大型电子游艺机4台,配备全套舞台音响设备。
1986年在馆内建毛衣厂,职工为县内的文艺骨干。是年4月以工厂职工为主成立业余田野艺术团。1987年馆内建文艺厅,购置大型投影录相机一部。1990年有工作人员30名,全部评定了职称,其中馆员4名,助理馆员10名,管理员16名。
2.文化站解放初期在城关、王庆坨两处建文化站,各有工作人员1名。后增崔黄口、大良两站,1953年4站相继撤销。
1980年初,在南蔡村乡试建文化站。站址在公社院内,设工作人员1名,电影放映员3名,为民办公助性质。1981年5月,全县普建文化站,工作重点是辅导农村的基层文化活动,站址均在乡镇院内。1983年全县有23个乡镇自建站址,供文化活动的房屋173间。
1985年乡镇文化站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达102名,其中16人转为国家干部。拥有房屋196间,所属影剧院和开放礼堂5座,总座位4030个。增置了扬琴、手风琴、橱窗、展牌、各种棋类及游艺设施,总藏书5.6万册。王庆坨、崔黄口、城关、汊沽港4个文化站形成较完备的文化活动中心。
1986年后,有21个站“达标”。王庆坨、石各庄、南蔡村等十几个文化站多次被评为县级、市级先进单位。1990年石各庄乡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二、图书馆
1933年“新生活运动时期”,在杨村建“河北省乡村实验民众教育馆”,设有1个规模较大的图书馆,馆址在河西教育局院内,藏书10000余册。城关也设1个图书馆,馆址在文庙(今城关小学)有1问藏书室,1名管理员。1937年日寇侵华,武清沦陷,图书散佚。
1949年图书馆与文化馆合并。1951年有图书2000余册,1965年达到75000册。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对外借阅。另有流动图书箱10个,定期在各村俱乐部、团支部中借阅。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封存了图书。1977年夏经整理登记,库存书33000册。1978年恢复对外借阅。
1979年12月,正式建立“武清县图书馆”,馆址暂在文化馆院内,占房12间,藏书27500多册,工作人员7名。设有外借处、阅览室、采编组。1980年工作人员增至10人,增设了农村辅导组。
1984年在今育才路北端筹建新馆址,1985年竣工使用。建筑面积784平方米,设有外借室、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辅导组、采编组、书库和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增至23人,藏书10万册。经注销、下架、剔旧后实存图书52300册。
因阵地小,藏书少,工作人员多,全县面积广,采取深入基层,走出去,变坐等型为上门服务型,变守摊为出摊,拓宽服务面,增加服务项目,设阅览点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书。如定期为老干部送书,为驻杨村空军、陆军部队战士送书,与学校联合搞读书活动等,提高了图书利用率。1987年被评为市局级“文明图书馆”,有4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1990年全馆工作人员38人,15人评定了职称,其中馆员1人,助理馆员9人,管理员5人。
三、新华书店
1951年秋成立“河北省新华书店武清分店”,租用杨村桥北客栈房屋5间做为临时店址,设施简陋,仅有职工5人。1952年借用县人民礼堂8间耳房做为营业门市部。1953年7月,购买杨村十街农民房产地1.2亩,房25间作为新店址。1957年书店始建正式门市部,人员增至13人。1964年,县政府将收归国有的杨村十街民房15间、地1亩拨给新华书店,扩大了书店规模。1965年图书发行量大幅度增长,年发行各种图书50多万册,其中《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10.8万册,占总发行量23%。
1968年翻修门市部5间,建图书库房13间,1970年图书库房翻修扩建。1977年又投资4万元翻修门市部。1984年建机场门市部5间。
1985年设业务股、农村股、门市部,有职工30人。1984、1985年连续被天津市新华书店评选为先进单位。1986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工资与图书销售挂钩,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销售额与利润明显提高。1986至1989年,销售额年递增28万元,利润年递增5万元。1989年调整图书馆库存结构,处理多年积压图书,压缩定货数量,年销售额增至228万元,利润13万元,报废图书损失由10万元降至4万元。1990年全店职工增至39人。
四、电影公司
1955年始建电影放映队,地址在原县委院内。有放映员8人,分3个队在境内流动放映,均用16mm放映机,年放映近1000场。1957年底建电影管理站。原有3个(16mm)队,又新建1个(35mm)队,借用原县礼堂做影院。3个(16mm)队在境内乡村流动放映,放管人员增至15人。1960年又增4个队,放管人员增至27人。1961年电影管理站迁至原县广播站院内。1965年放映队增至9个,为普及电影放映,全县建立580个放映点。1966至1968年停映。
1968年底恢复电影放映,至1970年有放映队11个,管理人员30人。1971年发展社办电影队,机种为8.75mm放映机。1973年县站购置35mm座机2部,在县人民礼堂使用。1974年社办队不断增多,县放映队作用削弱,是年底放映队发展到34个,其中社办队25个。1985年县站只留1、2队,一些人员转做管理工作。社办队所用8.75mm放映机逐渐被16mm放映机取代。是年3月底村办队发展到28个。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影事业发展很快,到1980年已有放映队143个。其中县办队2个,社办队33个,村办队104个,县直机关队4个。个别村办队开始使用16mm放映机。1981年1月1日,电影管理站改名为“武清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设办公室、发行组、放管股、宣传股。1985年全县有放映队169个,放管人员363人,王庆坨、汊沽港、崔黄口、城关先后建起集镇影院。1986年荣获国家电影电视部嘉奖铜牌1枚,1987年3月被国家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88年后恢复建立乡办队,解决了电影统筹问题。拓宽领域,一手抓电影放映,一手抓录相、迷你影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1989年10月,再次被国家电影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全县保留放映队56个,其中县办队2个、乡办队30个、村办队10个、个体队14个,放管人员160名。
五、剧团、田野艺术团
1.剧团 1960年4月20日,在廊坊成立“武清戏校”,设河北梆子、评剧两个剧种,先后招收学员80余人,年龄多为12至13岁。学校有13名教师,负责教戏排戏,因处学习阶段,主要是向领导汇报演出或在会议中试演。有《秦香莲》、《辕门斩子》等历史传统剧目。
1961年武清戏校河北梆子班迁址杨村,改名为“武清县少年河北梆子剧团”。上演剧目有所增加。1962年天津市小百花剧团南下演出,部分留守人员下放到武清教戏,剧团遂改名为“武清县小小百花剧团”。
1963年实行戏剧改革,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戏为主,以下乡下厂为工农兵演出为主。至1965年演出剧目有《社长女儿》、《会计姑娘》、《红灯记》、《血泪帐》、《龙马精神》等10几个现代戏。1966年3月,剧团全体成员下乡参加“四清”运动,1967年底回团。1968年剧团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人员减少到50余人。以上演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为主。
1969年改名为“武清县京剧团”,演出剧目仅限于样板戏,月平均演出20余场。1972年复名“武清县河北梆子剧团”,排演了河北梆子《龙江颂》、《渡口》、《审椅子》等现代戏。1976年剧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1977年恢复传统古装剧目,开始上演经过改编的优秀历史剧目。1985年演出场次228场,观众27万人次。1986至1987年演出场次下降,1988年解散。
2.田野艺术团 1986年成立,演员20名,除部分文化馆辅导干部外,多为农村的业余文艺骨干,白天在文化馆开办的毛衣厂上班,晚间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农村和工厂演出,很受群众欢迎。1988年田野艺术团取代河北梆子剧团,团址从文化馆迁至剧团院内。面向乡村、工厂和县直各大机关演出,是年演出80场,观众12万人次,翌年演出117场,观众17.5万人次。1990年艺术团边演出边辅导各大局的文艺骨干,帮助排练文艺节目,有力地推动了境内文化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文学艺术
一、创作与展览
解放初期,创作上注重小型多样的演唱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搞幻灯宣传和专题展览等。
1972年文化馆设文艺创作、文艺演唱、美术书法摄影3个辅导组,有计划地培训、辅导各类人才。各辅导组每年均举办1至2个培训班或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并积极组织骨干参加省市级举行的各类大赛,多有获奖。1973年文化馆创办《武清文艺》,后改名《春潮》、《潞河》。为各类文艺骨干发表作品提供阵地。至1990年已刊出62期,刊登作品2000余件。1990年各类创作骨干650人。其中文学骨干180人,歌曲、曲艺、舞蹈骨干150人,美术、书法、摄影作者320人,创作各类作品1000余件。其中在省市级以上展出、报刊发表、电台播放12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获奖。
二、戏剧
境内戏剧历史悠久,解放前多是一些小型戏班活动。利用冬闲余暇请师教戏,逢年过节或是在庙会时演唱。有的还到外地演出,较大戏班有小王古庄、大营、城关、梅厂、河西务等10几个。
大王古庄乡大营村戏班成立较早,有200多年历史,声誉较佳,始学哈哈腔,后学地方小戏,再后学传统剧目。有京剧《战长沙》、《打龙袍》,河北梆子《四郎探母》、《大登殿》等,经常到北京等地演出。小王古庄、枣林庄评剧团,城关、河西务京剧团,长屯河北梆子剧团也较有名气。
解放初期,较大村镇都有业余剧团,演出剧目主要有《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等。1957至1961年是剧团活动的低潮,绝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1962年后始有恢复。六道口、陈嘴、大杨庄等10几个剧团排演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社长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瘦马记》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业余剧团均停止活动。1979年后,文艺得到复兴,先后有30多个业余剧团恢复活动,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自己捐款、捐布票,购置服装道具。1981年天津市举办首届农民业余文艺调演,六道口评剧团演出的《秦香莲》,小王古庄评剧团演出的《卷席筒》, 荣获演出优秀奖。1981至1990年,每年春节期间举行业余剧团调演、汇演。先分片演出,从中评选出优秀剧目集中到县城作汇报演出。连续获演出奖的剧团有小王古庄评剧团、陈嘴评剧团、六道口评剧团、骚子营河北梆子剧团等。
三、曲艺
解放前,乡间有“说秋”之俗。劳动余暇,或田间,或村头,街坊四邻老少聚集在一起听说唱, 另有以卖艺为生的艺人、乞丐,沿街说唱,曲种多为数来宝、快板、单弦、大鼓等。遇有红白喜事, 登门表演,歌词通俗易懂,多为触景生情,即兴编词,现演现编。原籍大桃园村的全国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李润杰,早年亦在境内乡村流动演岀。
解放后,曲艺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50年代成立的盲人曲艺队,唱遍全县村村镇镇,誉满乡里。年节期间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曲艺也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曲艺节目无论是创作和表演,都较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取得一定成绩。盲人李学柱,多年来一直从事曲艺创作,创作的快板书《千里寻母》,获天津市1983年曲艺调演三等奖。
四、业余文艺演出
解放前无长期业余文艺演出组织,主要有临时剧团(戏班)、音乐会(吹鼓手)及一些说评书唱大鼓的老艺人,多为生活所迫自发从事卖艺活动。
解放后,主管部门对业余文艺演出进行了组织、辅导,多次组织文艺汇演、调演,并组织优秀业余文艺团队到各村巡回演出。
1980年后,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活动蓬勃发展,有农民组织的业余演唱队29个。全县规模的业余文艺调演每年举行一次,调演时间一般从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乡文化站自演,从中选出参加片汇演的优秀剧目;第二阶段,全县分8片按顺序依次演出,县里组织评选小组进行评选;第三阶段,各片汇演中评选出的优秀剧目,春节期间集中在县人民礼堂和各文化活动中心为广大群众汇报演出。1985年参加县文艺调演的演员229人,演出节目186个,观众近万人次,从中评选出县级优秀节目45个。
随着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兴起,大批农村青年涌入乡镇或村办企业。业余文艺活动也移进了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艺。1988年起,每年在暑期举办消夏晚会,县直各机关、企业组织节目参加演出,观众多达10余万人次。1990年举办首届乡镇企业文艺调演,城关、东蒲洼、曹子里、梅厂、汊沽港等12个乡镇获优秀代表队奖,76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汊沽港富强织物厂、石各庄钢珠厂、聂庄乡射月服装厂等14个企业厂家被评为先进单位。刘文芳和杨海燕独唱节目被选拔进天津市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职工汇演。
第三节 民间艺术
一、花会
境内民间花会历史悠久,解放前主要有鹤翎、杠箱、重阁、中幡、高跷、狮子、龙灯、小车、少林、旱船、竹马等,演出时间多在春节、元宵节和各期庙会。解放后,经常在正月举办各类花会调演。民间还盛行请会,义务演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花会被视为“四旧”遭禁10年。1978年开始恢复。1979年梅厂乡方辛庄村和南蔡村乡定福庄村小车会在天津体育馆演出,受到好评。春节期间举行汇演,集中13道会在县城流动演出,四乡观众多达十几万人。1979年后,花会发展到130道,规模逐年扩大,会种不断增多。1984年起,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花会调演。是年集中41道会,历时4天,共演出158场,参加演出的农民演员2100人,观众16万人次。从中选出29道优秀花会,于元宵节再次为群众演出。
花会汇演,活跃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1989年中国首届艺术节——天津海河之秋开幕式和1990年天津市举办的国际友好文化交流,均聘请敖嘴村双龙会和黄花店杠箱会进行首场表演,受到中外朋友的赞赏。1990年春节,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在天津市副市长钱其璈陪同下,来县观看演出。
二、杂技
境内杂技艺术约有1百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王庆坨、大王古庄、下伍旗等10几个乡镇。其艺术来源以铁路为界,路南源于吴桥县,路北源于北京。表演内容主要有气功、武术、杂耍、魔术、技巧等。主要活动方式有表演队、表演组和个人卖艺。有的常年去各地演出,以此谋生。有的仅在农闲时节演出。1981年后,常年活动的有大王古庄乡刘庄村沈勤,解放前在北京天桥学艺,主要表演气功油锅捞铁球,至今誉满乡里;东蒲洼乡胡台子村陈少先,解放初期在天津学徒时,业余拜师学魔术,曾参加过全国魔术大赛,《中国魔术大观》一书有他的照片和简介;王庆坨一街王连钢和几个同乡组成演出队,经年在外演出,主要表演爬杆、顶杠子、耍锸子;王庆坨四街安光林1家3口,亦经年在外表演魔术。除营业性演出外,另有娱乐演出,只在年节期间为乡亲们表演,如王庆坨的耍锸子,六道口的顶杠子,利尚屯的业余杂技等。
三、剪纸
境内剪纸艺术历史较久,除平时剪一些绣花用的花样子外,多在春节或喜庆日子剪些窗花。有“福”、“囍”字、“肥猪拱门”、“摇钱树”、“吊钱”等,另有装饰用的“云彩沟”、“寿瓶”等。大顿邱、杨村为历史上的剪纸之乡。
剪纸方法大体有2种,一是剪刀剪,花样自出,随想随剪,一次剪一两张或三四张,所用纸多是红纸;二是刀刻,一次刻出几十张,所用纸多是彩纸或宣纸。近年房室多为玻璃窗,剪纸花样与用料也有所改变。
境内农村多剪纸能手。白庄老人尚国臣,自幼爱好剪纸,他剪的鞋样、窗花、荷包、刘海戏金蟾等,别具一格,颇受人们喜爱。高村赵张氏,心灵手巧,剪纸艺术精益求精,她剪的“喜鹊登梅”被选入全国剪纸展览展出。1982年县首次举办剪纸展览,参展作品100余件,1985年再次举办,参展作品200余件,其中选入市展百余件,选送全国参展2件。
四、音乐
境内民间音乐以器乐为主,分布很广。多数村庄均有爱好者,主要乐器是管子、锁呐、笛、笙、云锣、鼓、钹等,群众称吹打乐。其演出的乐曲主要有翠竹帘、玉芙蓉、跳大神、老八板、陶军令、张公赶车、三归赞、醉太平、八仙庆寿等,曲牌多来源于戏曲和古代词赋。境内有名的乐师是下伍旗的张三柏,曾给天津时调著名演员王毓宝伴奏,电台多次录音。有名的乐队是周家务乐队,主要表演宫廷音乐,清朝曾被召进宫演出。
解放前民间音乐不被重视,称艺人为“吹鼓手”,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得到扶植。1986年秋,天津市首届民间音乐会在杨柳青举行,武清派出4个代表队,近百名演员。汊沽港、周家务、黄花店3个队获优秀奖,万庆德、胡玉廷、李庆新、王作文获乐师称号,肖庆山等20人获乐手称号。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广播
一、广播事业
境内有线广播是解放后开始兴办的。1958年7月,根据《中央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中关于“实行农村广播网化”的精神,开始筹建武清人民广播站,确定杨村镇一街中街1间30平方米房间为县广播站办公室兼播音室,设工作人员2名,是年8月1日正式播音。
1959年1月,安次、武清两县广播站合并,称“武清县人民广播站”;廊坊的广播站称放大站,县广播站工作人员增至9名。1961年6月,安、武分设,县广播站亦一分为二。由于工作人员紧张,设备短缺等原因而停播。1965年4月恢复,配备工作人员3名,站址仍在原处,隶属县文教局和县委宣传部双重领导,文教局负责行政领导,宣传部负责业务指导。1976年7月,改由县委宣传部领导。1976年广播站干部职工37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2人,设办公室、编播组、机务组、线务组。1978年5月建广播维修服务部,开展收录机、扩大机维修业务。1985年1月13日建广播电视局,下设办公室、编播室、机务科、外线科和差转台。至1990年,全局有工作人员81名,其中固定工63名,合同制工人9名,15人评定了技术职称,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1人。
二、广播设施
县站初建时,只有1台500瓦电子管扩大机及前及机,在县城各主要机关附近安装高音喇叭,各公社所在地安装舌黄纸盒喇叭,通过电话线向各公社输送广播信号,各公社话务员代为转播。1968年7月,为避免差错,县站添置601型收录音机1台,变原来的直播为录音播出。1969年3、4月间,广播站集中人力物力,架设由杨村至豆张庄村的广播专线,全长14.75杆公里,保证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我县豆张庄10周年庆祝大会的实况转播。是年5月,广播站集中精力进行小喇叭入户推广工作,1970年10月,全县入户小喇叭8万余只。1971年,广播信号改为载波线路传递,以解决电话与广播的矛盾,广播站添置了载波机、发射机,各公社放大站配备了载波接收机。
1976年3月广播站异地建址,是年底投入使用,新站有2层楼房1幢,共28间,另有平房10间,总建筑面积1092平米。广播器材有500瓦扩大机5台,602收录机4台,601收录机3台,其它收录设备4台,机务、线务专用设备8件,固定资产70.6万元。
1985年,全县直带广播乡24个,乡村两级扩音机801台,总功率148.46千瓦,县至乡广播线路237杆公里,493线对公里,乡以下988.4杆公里,844.7线对公里,单线1691.3条公里,地下线路35对公里,高音喇叭3350只,全县704个村通广播,通播率95%。
1986年后,伴随国民经济进一步好转,广播事业亦呈台阶型逐年发展提高。1990年,通播村达714个,通播率96.36%,县乡村三级扩音机830台,总功率152.73千瓦,喇叭4103只,其中入户喇叭110只。县至乡广播专线242.4杆公里,双线494.97对公里,地下线35.5条公里,乡以下1060.24杆公里,双线1032.71对公里,单线1517.46条公里。
三、广播节目
1958年建站初期,每天早晚播音两次,每次1小时30分,除定时转播中央及天津电台节目外,自办节目20分钟。主要内容为各公社提供的农事活动等。1959年改为早、中、晚3次播音。
1965年5月1日广播站恢复播音后,每天自办节目仍为20分钟,早晚播出两次,中午转播中央台有关节目。自办节目内容有本县生活、科技讲座、文艺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站维持播音,内容主要是报刊文章和一些反映农事方面的新闻与配合形势的文艺节目。
1982年8月,县广播站播出第一篇广告类稿件。1984年10月,编播组向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报送第一套自己采编播录节目,节目时间20分钟。
1985年进行节目设置改革,自办节目由原来分别改稿,共同拼凑的形式改为专题形式,编辑分工负责,节目设置每天30分钟。有武清新闻、乡镇企业、为听众服务、青少年之友、学习节目、科技讲座、法制园地、星期文艺、文艺欣赏、乡镇企业专题、本县生活、专业户园地12个专题节目。是年9月增设广告文艺,每次播音4分钟,每天播出3次,广告费收入用于编播室日常办公支出。翌年对部分节目进行了调整,增设了青年之友、讲理想比贡献和本县生活专题。
1987年调整了广播节目时间,每天播音4小时25分。转播上级台节目1小时30分,自办节目2小时55分,其中本县新闻节目30分,专题节目1小时30分,服务性节目55分。
1988年“运河两岸”专题节目采取县、乡联办形式,先后与曹子里、汊沽港、黄花店、黄庄进行联办,收到了较好效果。是年,报市电台节目9套,均播出。
1990年调整部分节目时间和设置,播音时间改为4小时10分钟,其中转播上级台节目1小时零5分,在自办节目中,本县新闻1小时,专题节目1小时10分,服务性节目55分。节目设置有本县新闻、运河两岸、为您服务、雍阳之声、科技之窗、学习论坛、法制园地、今日乡村、卫生与健康、星期文艺、信息与广告、广播文艺。是年,先后与石各庄、汊沽港、河西务、黄花店、东蒲洼、泗村店、王庆坨、下伍旗、双树、陈嘴、东马圈等17个乡联办“在家乡的土地上”和“今日乡村”两个专栏。
第二节 报刊
一、《雍光》
1931年12月25日由国民党武清县区党部主办,四开报纸型,每旬一刊,小五号铅字排版。本报注重地方消息,多以各区镇、各乡村新闻为主要内容。从第四期开始实行公开订阅,每份铜元6枚,1933年停办。
二、《新武周刊》
1940年5月由新民会武清县总会主办,每周一刊。报纸设新闻、通讯、人物特写、文艺副刊等诸多栏目。
三、《号角报》
1947年4月5日由中共津武县委主办,报纸型,为半月刊。1947年11月停刊,1949年1月15日复刊,1949年3月因津武县撤销而停办。
四、《翻身》
由县委宣传部组稿,1947年9月9日由中共武清县委主办,报纸型,刊出第二期后停办。
五、《支部生活》
1956年7月1日由中共武清县委创办,铅字排版印刷,四开报纸型。办刊宗旨为加强党内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基层党员的共产主义觉悟和政策水平,反映我县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活动情况,交流支部工作经验。1958年6月1日改为《武清报》,共出版45期。
六、《武清报》
1958年6月1日由中共武清县委主办,四开报纸型。本报文章短小,通俗易懂,报道题材主要采取评论、问题研究、说唱、快板、顺口溜等多种形式,以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1959年1月1日改为《武清日报》。
七、《武清日报》
中共武清县委机关报,刊期短,报道及时,内容丰富全面,适合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阅读,1959年7月16日停刊,共出刊226期。
八、《武清劳协》
1983年8月由武清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主办,四开两版报纸型,每月1刊,印数1万份。报纸面向全县个体经营者、专业户。以传递经济信息、表扬好人好事为主,多发短小精悍的消息,人物通讯。个体劳协成员每户赠阅1份。
第三节 通讯
1969年初,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成立报道组。1971年报道组隶属县委宣传部,1985年改名为宣传科,1990年有专职通讯员3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了通讯队伍建设,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普遍设立1至2名专职或兼职通讯员,形成一支有百余人的通讯报道队伍。新闻科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业务知识,请专家、记者传授写作经验,不断提高通讯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撰稿和发稿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提高。1969年至1971年,每年在省市级以上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发表新闻稿件50至60篇。1972年后,每年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天津电台、河北电台等发新闻稿300余篇。1977年7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一版发表了头条新闻《弄清路线是非,整顿经营管理》在全国农村引起广泛关注,先后有10几个县级以上单位来县交流经验。1990年在全国省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刊登、播发新闻稿件1100篇。其中30余篇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农村工作通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余篇发表在《天津日报》、《天津日报》(农村版)头版头条位置上。在省市级以上报刊、电台举办的新闻大赛中,有3篇文章获一等奖,4篇文章获二等奖,3篇文章获三等奖。
第四节 电视
1959年县人委购国产北京牌17吋黑白电视机,为境内第一台电视机。60年代开始,电视机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生产大队。1979年全县拥有电视机944台。1980年后,电视机很快在家庭得到普及。
1984年建电视差转台,覆盖半径7.5千米,有50瓦电视差转机2台,监测机4台及部分仪器。是年12月开始,每晚用7频道转播天津电视台节目或中央台节目。
1986年6月,投资20万元建正式电视发射塔,塔高75米,并购置了发射机等附属设备。是年11月,又投资15.6万元建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1987年10月,电视差转台和有线广播机房楼竣工,建筑面积450平方米。1988年12月又新建1座4.5米卫星电视地面站,添置了附属设备,1989年电视差转48频道始试播。
1990年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投资30万元购置大3/4系统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差转台不但可以转播中央台、天津台节目,还可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节目。
第三章 文物
境内名胜古迹,志载及民间称道者颇多,历经沧桑,屡遭兵燹、水患、地震之灾祸,多数久已湮没,到解放时,可见其貌者寥寥。诸如武清县城,太子务凤凰台,黄花店无梁阁,大良永济寺塔以及泉州故城遗址在解放后亦因建设需要、地震、失修,先后夷为平地。
第一节 遗址
一、小韩村遗址位于白古屯乡小韩村南偏西1000米处,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文化层厚0.8米,土质呈黑灰色。遗址保存状况较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大张庄遗址位于东蒲洼乡大张庄东500米处,属战国至汉时期文化遗存。文化层厚达1.5米,遗址中尚存两口陶井。
三、田户村遗址位于高村乡田户村西1500米处,属汉文化遗址。遗址呈长方形,面积2.25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兰城遗址属汉代文化遗址。从遗址表面残存的碎砖瓦中采集到两块完整的“大乐思富”的瓦当。遗址尚未发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城堡
一、燕长城 为战国时期燕人所筑,位于豆张庄乡青坨村西南,延袤数百里,1930年仍少留痕迹。
二、泉州故城 位于黄庄乡城上村北500米处,1962年经考古确认为泉州故城建址。泉州城建于西汉初年(公元前266—前195年)是天津地方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建治之所。泉州城分内、外城,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已湮没在2米深的淤泥之下,内外城亦难区分。淤泥下文化层厚1米,宽17米,夯层厚10厘米。
三、雍奴故城 志载原在县南三角淀。周围200余里,即古雍奴薮。旧有城池,每遇云雾朦胧,渔人往见昔日城堞四起,城门宛然。后移治于旧县村南150米处,遗存有4层土台阶,俗称“四台子”。台子周围有大量隋唐时期残碎陶、瓷器及建筑材料。此处为雍奴及武清故城遗址。北魏的渔阳郡址亦在此处,现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武清县城 原在旧县。明洪武初因避水患,迁县治于元卫帅府镇抚衙(今城关镇)。正德六年知县陈希文始筑土垣。垣周1919丈、高2.2丈、下厚2.5丈、上厚1.5丈。嘉靖二十二年霸州兵备副使杨大章以垣内多旷地,截去东北两面,筑土城,树以女墙。城周1570丈、高2.7丈、下厚2.15丈、上厚1.05丈。三门各建城楼,东曰翠环沧海,西曰秀拥太行,南曰路近瀛州。北无门建镇雍楼,颜其额曰封联蓟阙。隆庆三年六月至五年八月,巡抚都御史刘应节,总督军务兵部侍郎谭纶,委参将姚龙,知县叚云鸿、张鹏相继将土城甃以砖。城周1470丈、高3丈、宽1丈。门各有楼,楼各有署:东曰辽海扬威,西曰太行献秀,南曰控引畿服,北曰拱翼神京,独不启门。清康熙七年大水,角楼尽圮,城亦间断冲塌倾颓。乾隆三十年领帑重修,三十一年竣工,设三门,东曰溯涧,西曰景岗,南曰定澄,三门各建城楼。北无门,建镇雍楼,并筑北极台于其上。道光七年、光绪七年、1916年都进行过大规模维修。志载:“诸县俱城,独武清称壮”。故誉为“铁城”。1958年被拆除。1989年西北隅尚小有痕迹,1990春痕迹无存。城基由东门北至南门西铺筑柏油路面。
(乾隆七年、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记载多有抵牾,经查阅资料,实地勘查,整理成文,以备考证)。
五、河西务城 河西务在元至元十三年,元至正年曾为漷州州址。明隆庆六年筑砖城,周635丈,高2丈,底2丈,宽1丈。设四门:东曰“寅宾”,西曰“拱阙”,南曰“阳明”,北曰“澄清”。
六、霍堡 位于大王古庄乡水霍堡村,为霍氏筑以自固,城堡早已无存。
七、十四仓 位于今大沙河乡东仓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堤淀
一、始皇堤位于城关西3里,1930年时微留痕迹。
二、桃柳堤 河西务城西南隅地势低洼,不宜农耕,浚池蓄水,广百丈许。四周筑堤,间植桃柳。池北浚月池,建“清令亭”。亭南建有栏桥一座。匾曰“南荡”,为堤、柳、桥、亭混然一体的江南园林建筑。“绯桃翠柳弄色描春,万绿垂荫交加长昼,浅水晴沙笼烟受月,玉干瑶枝槎牙立雪”。风致爽然,诚四序之奇观。
三、泉州渠 据《长安客话》载:泃水入潞河东南一带,古谓泉州渠。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曹操攻乌丸,为运输军粮所开凿的一条运河,因渠道南起泉州县故名。渠水上承潞河,下入鲍丘水,合口在泃河口东,称泉州口。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已涸,仅存故渎。
四、雍奴薮 又名三角淀,在县南。南至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周围200余里。其泽野包括近畿九十九淀:方淀、三角淀、大淀、小淀、武盍淀、清淀、洄淀、劳淀、护淀、畴淀、延芳淀、小阑淀、大阑淀、得胜淀、高桥淀、金盏淀、苇淀、大莲花淀、小莲花淀、浮鸡淀、白洋淀、黑洋淀、黄龙淀、鹅巢淀、牛横淀、火烧淀、下光淀、大光淀、粮料淀、破船淀、水纹淀、百水淀、五官淀、康池淀、广平淀、陈人淀、洛阳淀、齐女淀、边吴淀、燕丹淀、赵襄子淀、孟宗淀等。
第四节 寺庙
一、黄花店无梁阁 即玉皇阁。建于辽代会同年间,清光绪廿年七月二日,雷击玉皇阁,廿四年重修到顶,为市级保护文物。
玉皇阁原为四层建筑,阁后墙刻有福、寿、康、宁四字,每字一层,1976年7月毁于地震。
二、大良永济寺塔 位于大良镇东南隅,为辽代建筑,塔高20余米,八棱形,内藏古佛一尊。1964年10月倒塌。
三、孝力禅林寺 建于明末清初,1983年由市、县拨款修葺。
第五节 旧景
一、宝塔凌云 在黄花店乡解口村中,塔高耸入云,每逢阴雨,气象茫茫,仅见数级,甚为壮观。此塔确切建筑年代不详,1939年倾圮。
二、凤台春晓 位于泗村店乡太子务村西南隅。为元太子造船之所,旧有宫殿,为皇太后居处,故名凤凰台。台高数丈,云水苍茫,青苔叠翠。解放前常有游客来访。1950年因水灾被挖掉。
三、奎阁灯光 位于城关内学宫东南,俗称大楼。背临南街,楼高7.5丈有余,重楹叠砌,八窗玲珑,登楼可观全城胜景。旧逢元宵节或文昌帝君诞日,燃灯数百盏,光辉映射十余里之外。1952年因建杨村人民礼堂用料拆毁。
四、西郊花柳 位于城关草茨、张桐营一带,杂植桃、李、杏、梨、山楂、杨柳等树木,每当春光明媚,花柳争妍,游人络绎不绝。
五、潞水帆墙 潞水即北运河,又名白河。源出塞外,南流经通州,合通惠河、榆浑诸河至张家湾,总名潞河,南流杨村以北。曾达七省漕运,每逢夏秋,粮艘估舶昼夜往来,风帆上下,洵为县境一壮景。
六、桥门秀水 武清县城内棂星门外,因水所聚,浚池如半璧形,东有聚奎阁,前有魁星楼,两旁有圣域贤关二坊。解放后因学校扩建被拆除。
第六节 古墓
一、汉雁门太守鲜于璜墓 高村乡兰城村东约1华里,田野里分布着一些“岗子”、“坨子”,这些微凸的高地,为汉代墓葬,鲜于璜墓属其中之一。
二、辛庄寺古墓群 崔黄口乡辛庄寺东南200米处,有一汉代墓葬群,面积500平方米。该墓群未进行清理挖掘,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田户村墓群 高村乡田户村西有一处汉代古墓地,面积200平方米。原有数座砖室墓,现已被辟为耕地和房基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节 碑碣
一、鲜于璜碑 1973年5月,高村乡兰城村东出土了一通东汉桓帝延熹八年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此碑为解放以来汉代碑刻的重要发现,可称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珍品。碑体上锐下方,呈“圭”形,碑文皆为隶书,字体古朴雄健,笔势转折崭齐,隶意颇浓。碑文中刻载了墓主的身世、家族世系等,无撰文书刻者姓氏。碑现存天津历史博物馆。
二、导流济运碑 清康熙五十九年玄烨御书。立八孔闸民政局疗养所。
三、藏经阁碑记 清乾隆二年,高銮撰书。存河西务中学。
四、曹近野配张氏合葬墓志铭 清乾隆二十年,陈世倌撰,何国宗书,汪由敦篆刻。存东马圈乡东马圈村。
五、诗碑 弘历撰书。清乾隆三十二、三十五、三l十八年三次书。原立八孔闸,现存县图书馆。
六、邑侯胡公志思碑 清咸丰六年。存南蔡村乡扬水站涵洞。
七、武清县正堂告示碑 清光绪十二年。存梅厂乡梅厂村。
八、谥济昌刚节圣旨碑 清光绪二十七年。存大沙河乡东西仓村。
九、清建威将军周济昌庙碑铭 周庄山撰,商衍鎏书,清光绪二十九年。存大沙河乡东西仓村。
十、武清县第一区凤河西岸24村修筑残堤决口纪念碑 张承烈撰,韩毅书,1936年。现存城关乡机修站。
十一、新建辅阳桥、重修凤阳桥碑记 刘德旭书,1926年。现存东蒲洼乡东南行二支渠扬水站。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