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统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56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统计管理
分类号:
C829.2
页数:
5
页码:
509-513
摘要: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武清县的统计工作发展历程和统计专业的分类。
关键词:
武清县
经济管理
统计管理
内容
第一节 管理体制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统计机构。统计工作由政府秘书室、建设科、农业科、教育科、民政科等有关科室兼管。
1952年12月,县政府设统计科,编制5人。1953年1月,根据政务院《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全县13个区公所配备了专职统计员,明确了县统计科为全县统计工作的领导机关,具体负责县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及社会情况等基本统计工作。1954年3月,区公所取消专职统计员,统计工作改由区长、秘书兼管。1958年公社及管区设专职统计员,生产大队由会计兼管统计工作。县直企事业单位和县办大厂配专职统计员。1959年后,公社及管区取消专职统计员。1961年安次、武清分设后,武清县人委统计科定编7人。1962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发《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县级统计机构的任务是:对县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资料整理和实行统计监督。1967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设立计划统计组。1968年9月,计划统计组又改为计划统计局革命领导小组。1973年6月,撤销计划统计局革命领导小组,建立县计划委员会,下设统计组负责统计工作。是年8月,武清县划属天津市,统计组始向天津市统计局报表。1980年统计组由计划委员会析出,建立县政府统计科,人员6名。负责全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收集、整理及主要职能部门的统计管理。1984年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全面反应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准确掌握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项专业统计范围均扩展到农村个体,并增加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工农业总产值、农村国民收入等综合情况统计指标。是年10月,建立县城乡抽样调查队(1987年改为县农村抽样调查队,编制7人)。1985年3月,统计科定编15人。是年11月,各乡镇配1名专职综合统计员(农业户口)。1988年11月,县政府统计科改为统计局。是年12月,招收38名全民合同制工人(农转非)担任乡镇综合统计员,取代农业户口专职综合统计员。1990年底,统计局有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10人(农村抽样调查队)。全县统计系统有14人取得统计大专以上学历,200人获得统计专业单科结业证书。全县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二节 统计专业
一、农业统计
解放初,仅个别区乡有村数、人口、土地、牲畜、农作物产量、植树、水利工程等基本情况报表。1953年后,以区乡为基层单位,以农业社为重点进行统计。主要内容有农业生产组织、户数、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受灾面积、农作物产量、农业社收益分配、林牧渔业生产及多种经营。1958年增加农具、电力机械、农田水利、农业总产量、农业总产值、水生植物面积与产量、副业生产及公社福利事业等。1961年增加农村电业、拖拉机及机引农具、农副业机械、土特产品播种面积与产量、农作物病虫害报表。1963年后,减少统计内容,压缩报表及统计指标。1966年后,在保留1961年统计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机井建设统计。1970年恢复农业总产值统计。
1981年增加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户建房统计,到1990年统计报表达29种,主要有农村经济组织、农业机械拥有量、主要农业机械所有制分组、农业机械化项目水平、农业电器化、水利化、化肥化、耕地面积、播种面积、自然灾害、产量、农产品出口总值、林牧渔生产情况、农业净产值等。
二、工业统计
1949年仅有私营工业厂家、手工业户数、从业人数、资金统计内容。1952年重点统计国营工业,内容有企业概况、产品、产量、产值、设备、职工人数、工资、福利。1958年增加机械制造、社办工业等内容。1961年统计按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分组,主要内容有企业概况、总产值、净产值、支农产品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及生产能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动力设备等。1966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报表,增加主要财政指标内容。1977年至1990年,统计内容主要有工业总产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净产值、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动力设备等。
三、商业统计
1949年仅有私人商业户数、人数、资金统计。1953年主要统计商业、饮食服务业基本情况和社会商品零售额及农产品采购量。1955年增加社会商品购买力统计。1958年增加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总值、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机构及社办商业统计。1959年增加商业部门商品加工年报。1965始只保留社会商品零售额1种报表。1973年恢复商业部门商品购销存总值。1974年恢复社会商品购买力年报。1977年至1990年,主要统计社会商品零售额、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商业商品购销存数量、农产品收购量、社会商品购买力,以及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机构、人员、经营网点等基本情况。
四、物资统计
1954年开始进行物资统计,内容仅工业企业基本建设单位。1957年统计中断。1958年增加主要原材料消费、生产用物资、机电等产品供应情况及人民公社主要物资消费与库存等统计内容。1960年增加基本建设用物资购、销、存。1963年增加基本建设用钢材、木材、水泥消耗和主要物资地区拨入情况报表。1965年后,仅统计生产和基本建设用主要物资收支与库存。1966年后,对人民公社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部分年度)。1974年增加主要物资使用方向统计。1977年后,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用于生产、基本建设的物资消耗与库存进行统计。1979年后,增加物资消费与库存总值。1980年后,生产用主要物资按行业统计到集体所有制单位。
五、劳动工资统计
1956年开始进行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仅限于国营商业、文化教育保险、银行及手工业。1957年始,统计范围扩大为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基本建设、交通邮电、商业、物资、文教卫生、银行、保险、市政及服务业、国家机关及党政社团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数。1959年增加社办企业劳动者人数与工资。1966年后,统计范围未变,但压缩了统计指标。1977年至1990年,重点统计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就业情况、职工工资构成、劳保福利费用构成(含离退休、退职职工)以及部分行业职工文化程度、奖金、津贴、工龄、计划外用工等。
六、基本建设统计
1955年开始进行基本建设统计,主要有国家投资情况、房屋建筑面积等。1958年增加人民公社基本建设投资统计。此后统计指标时有增减。1977年至1985年,对地震灾害及重建情况也进行统计。1990年统计内容主要有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财务拨款、100万元以上新开工及竣工项目、各计划渠道投资完成情况、重点技术改造投资完成情况、更新改造完成情况、全民单位零星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固定资产投资构成等。
七、文教卫生统计
1949年仅进行中小学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统计。1955年教育增加师范、半工半读、职工业余教育及幼儿园等内容;卫生只统计个体开业。1958年主要增加除四害、讲卫生及广播设备发展、体育、文物、出版、科学技术情况。此后,统计指标时有变化。1990年统计内容有文化、教育、广播、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
八、交通邮电统计
1949年至1976年,统计时有间断。交通统计内容主要有机构组织、运输设施、运输能力、客货运输量;邮电主要有机构组织、邮电设备、邮电业务开展等。1977年至1990年,连续统计的内容有交通方面的公路桥梁、机动车辆、公路运输货运量、周转量;邮电方面有电话网路和主要机械设备、邮电业务量等。
九、物价统计
1978年开始物价统计,主要有商品价格及物价指数。1980年增加农产品与工业产品单项比价。1987年增加蔬菜零售价格指数。1989年增加全社会综合价格及国营综合价格计算。1990年,统计内容有日用品价格、零售物价指数、主要农产品收购价、农产品与工业产品单项比价、蔬菜零售价格指数、全社会综合价格及国营综合价格计算等。
第三节 统计服务
解放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即纳入国家计划管理轨道。1952年县统计部门在健全统计制度的同时,大力开展指标建设,并于是年搜集和整理了1950年至1951年县基本情况统计资料,为编制1953年至1957年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依据。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为正确引导私营商业走上合作道路,1954年进行了私营商业基本情况调查。1958年,为了解农民家庭实际水平,对常庄6户、安子上10户农家进行家庭收支综合调查。1961年为分析农业发展水平、速度以及工农业比重和大农业内部结构,增加了农产总值年报。1964年、1965年在3个村进行夏、秋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与此同时,整理、汇编各年度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资料,补齐因区划变更而缺口的资料,对个别指标口径不一和计算方法混乱进行甄别、调整。认真地核实、修订大跃进中不实数据,基本满足了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需要。1975年在挖掘、整理、补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1949—1973年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化大革命”中资料之不足,并为检查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编制第五个五年计划提供了依据。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决策的需要,大力开展统计调查,1980年进行能源和城镇住宅普查。1984年始增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主要内容有乡村财务收支情况、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农村固定资产结构、工副业生产、乡镇经济情况、农村经济联合体、国民收入,开展国民生产总值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1986年在完成国家点农村住户(120户)抽样调查的同时,又自行增加11个乡550户,1988年又扩大到34个乡镇1700户,统计指标也由1985年的300个增至1989年的809个。1987年进行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和投入产出调查。1988年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房屋普查、残疾人调查和体育设施调查。
在开展统计调查的同时,着力开展统计分析。1985年撰写统计分析21篇。1987年后,每年达近百篇,扭转了被动服务的局面。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