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柴草 沼气 太阳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55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柴草 沼气 太阳能
分类号:
F407.2
页数:
3
页码:
502-5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的武清县志的能源的柴草、沼气、太阳能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武清县
太阳能
沼气
柴草
内容
第一节 柴草
柴草历为农村烧煮取暖的主要能源。主要有作物秸杆、藤蔓、杂草、灌木、芦苇、树木的枯枝落叶、农副产品及木材加工的废弃料等。据统计,1949年产柴草30万吨(折合标准煤15万吨),1990年产柴草总量达60万吨(折合标准煤30万吨)。
解放后,由于畜牧业和副业的发展,部分软秸杆、藤叶做为家畜饲料、建筑材料及工艺品原料。70年代后,推广造有机肥和秸杆还田,每年耗去大量柴草。80年代以来,又推广沼气池,培育食用菌,柴草用途不断增加。据统计,1990年畜饲料耗柴草25万吨,其余柴草用作燃料和肥料。
为节省柴草,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节柴灶。节柴灶采用小灶堂,空气自流供氧,少柴勤添。由于燃烧充分,炊后余火少,热效率提高到20—24%,较旧式柴灶可节柴一半。至1990年全县节柴灶达13000个。因节柴灶火弱,农忙季节家庭无辅助劳力农户很少使用。
第二节 沼气
1958年始利用沼气。是年,杨村公社后河淤大队在集体饲养场兴建1个容积为50立方米的三合土结构沼气池,作为烧煮猪饲料的热源;筐儿港公社兰家庄1农民在自家庭院建起1个砖、混凝土结构沼气池,用于烧水和照明,因技术水平低,使用不久即废。
1979年建立县沼气办公室,推广沼气新工艺。1980年在大孟庄公社小押虎寨村试建混凝土结构沼气池,后因建筑材料涨价,建池投资较大,未能推广。1983年5月,在引进、消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建成抗碱玻璃纤维普通硅酸盐水泥结构池(简称GRC水泥池)5个。1984年在南蔡村乡、大孟庄乡、城关乡部分村庄推广,是年建池230个。由于GRC水泥池成本低,密封性好,产气率高,抗压强度大,抗冻性强,1984年获天津市农林科学技术改进三等奖。至1990年,累计建池1349个,分布在全县34个乡镇184个自然村。其间因损坏、失修、建房及液化石油气使用等原因,已报废114个。
开发沼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建池成本在400元左右,使用寿命20年,年可用期7个月(4月中旬至11月中旬)。1982年后,早春暮秋气温低时,投料多加秸杆、牛马粪便等热性发酵原料,同时在进出料口采取覆盖柴草、塑料薄膜等保温措施,使沼气池可用期延长1个月。单池(多为8—10立方米)每立方米容积日产气0.2立方米,可供5口之家做饭、照明。按年使用期6个月计算,可节电35度,节煤1.75吨。同时,沼气副产品(沉渣、肥水)可肥田。由于粪便、秸杆密封发酵,亦可改善环境卫生。
附记 1986年以后,在较大村镇陆续办起集体和个体石油液化气及炉具供应点,到1990年共20余处,分别从廊坊、天津等地购气,供应2—3千户家庭使用。
第三节 太阳能
1976年5月,县政府招待所始建1个采光面积为30平方米的太阳能浴池。1979年由天津大学设计,县科委投资7000元在县政府招待所建被动式太阳房7间,总采光面120平方米,年底投入使用。用于冬季取暖,室温可保持在25℃左右。1982年南蔡村乡郭庄一青年投资80元,自制1台抛物面聚光太阳灶,夏季15分钟可烧开生水4公斤。1987年6月,东蒲洼乡板金厂生产铜铝复合采热板心热水器和双筒、多筒闷晒式民用热水器。1988年南蔡村乡张辛庄成立村能源协会,63农户安装了热水器。是年,县内安装热水器的单位及家庭剧增,总采光面积1123平方米。1989年城关镇东街一家首建天津市农村最大的1栋被动式太阳能温控楼,内设30个自然间,总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冬季室温可达10℃,夏季室温较一般民房低4℃,年节省标准煤3吨。1990年新增太阳能采光面1450平方米。是年底,全县约有1600余户安装使用太阳能,累计安装太阳能采光面49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