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能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547
颗粒名称: 第十四卷 能源
分类号: F407.2
页数: 14
页码: 491-5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的武清县志的能源,包括电力、煤炭、石油、柴草、沼气、太阳能内容介绍。
关键词: 武清县 能源 工业经济

内容

第一章 电力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5年县政府组建临时办电小组。1957年建立电灯管理所。翌年,改称武清县国营电业管理所,有干部4名,职工53名。
  1964年建立供电局,下设财务股、业务股、技术股和办公室。1965年天津地区为统管起见,武清县供电局改为天津地区电力公司武清分公司。1966年4月,公司内设修试车间和修配车间。1968年9月,与水利局合并,建水电局电力中心站。翌年又分设,称电力局,内设生产组、办事组和政工组。1973年电力局改供电局,设生产办公室、技术室和财务室。1977年修试、修配车间合并,建修试所,有干部职工40余名。是年7月,组建35千伏工程队,负责架设线路和大修大改工程。1984年局内设职工学校。1985年6月,成立安装服务公司,主要承担高压线路和变压器台座的安装及低压线路的安装、维修等工程。是年10月,又组建4个10千伏工程队。1990年,供电局内设人事劳资科、用电科、供电科、调度科、财务科、供销科、纪检科、保卫科、办公室、工会、企业改革办公室、共青团和妇委会。全局有690名工作人员,其中干部101人,科技人员78人。是年底,全县变电站增至33个。
  第二节 电网建设
  一、输电线路
  1958年由天津白庙至杨村驻军35千伏线路T接引入县内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至杨村变电站。1959年由杨柳青引进35千伏输电线路至王庆坨变电站。1960年由天津北郊引入一条35千伏输电干线分别接入董庄扬水站和洪家庄变电站。至1976年共架设35千伏输电线路13条,总长127.8公里。1985年35千伏输电线路增至29条,总长201.4公里。至1990年,全县35千伏输电线路发展到32条,总长达222.8公里。至此,全县形成一个布局基本合理的高压输电网络。
  二、变电站
  1958年始建杨村变电站,2台560千伏安变压器,是年输出功率560千伏安。翌年,建王庆坨站,容量560千伏安。1960年建董庄、洪家庄2站,容量各为2000千伏安。1961年昭阳寺站运行1800千伏安。1962年泗村店水利专用变电站投运1000千伏安。1967年建东马圈与东肖庄2座变电站,容量分别为1000千伏安、1500千伏安。1971年化肥厂工业站投运,运行1800千伏安。1975年大良站、小谋古屯站投运,容量分别为1000千伏安、2400千伏安。1973年高坑扬水站与王三庄站同时送电,其容量分别为5700千伏安、2400千伏安。1976年建小王庄、东汪庄、氨水厂变电站,容量为3200千伏安、1850千伏安、3850千伏安。1977年建城关站,6300千伏安;陈赵庄站,2400千伏安;黄花店站,1000千伏安。1978年耿庄站建成并投运1000千伏安,汊沽港、渔常路2站送电,主变容量均为750千伏安。1979年汊沽港站建成,主变3200千伏安,拾梅、辛庄、大谋古屯3座电站,容量为2400千伏安、1000千伏安、1800千伏安。1981年河西务站送电,主变容量为3200千伏安。1982年杨村站改建110千伏送电。1984年化肥厂工业站停运。1987年建崔黄口变电站,主变1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是年8月,汊沽港站增容至6300千伏安。1988年7月,建小于庄水库变电站,主变1台,容量2500千伏安。翌年5月,东马圈变电站增容至1台主变3200千伏安。是年12月31日,董庄变电站迁至梅厂,主变2台,容量为3200千伏安。1990年5月30日,杨村11万伏变电站增容,1台主变由6300千伏安增至31500千伏安。是年底,全县建11万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31座,其中供电局辖11座,工业专用站4座,水利专用站16座。总计主变62台,总容量19885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3432台,容量341650千伏安。
  三、供电线路
  1955年,由当地驻军首次引入一条3.3千伏线路,供县委和礼堂照明用电。1958年,杨村变电站外供2条10公里10千伏线路,南送黄庄乡老米店试验田,北到大顿邱,西到夹道洼、小夹道扬水站和杨村各工商企业等40个村与单位,合计配电变压器16台,770千伏安,架设低压线路13公里。1959年路南地区王庆坨变电站运转后,全县供电线路发展到4条57公里。共有配电变压器51台,2400千伏安,低压线路35公里。解决了王庆坨地区、杨村、黄庄等4个公社101个大队和一个扬水站、6个扬水点的用电。1960年王庆坨站增容到1120千伏安,使10千伏线路增到6条317公里,向14个公社、192个大队和北郑庄、李楼、大南宫等7座水站送电。配电变压器达到226台,18100千伏安,低压线路117公里。1961年增昭阳寺、洪家庄、董庄3站,外供3-10千伏线路,全县达到10条384公里。梅厂、上马台、聂庄子、后巷等20个公社277个大队通电。配电变压器达到278台,22550千伏安,配电线路202公里,担负西蒲洼、后河淤等4座水站的供电。1962年杨村站增容到7400千伏安,外供线路达13条515公里,向28个公社422个大队与国营社管牛镇、孝力、扶头等10座水站同时送电。变压器达到380台,28960千伏安,低压线路287公里。1963年杨村站、洪家庄站增容,外供线路增到15条,546公里,使大良、下伍旗、河北屯等29个公社433个大队及杨店、北章庙等4座水站、4个扬水点通电。配电变压器426台,30845千伏安,450公里低压线路。1964年王庆坨站和昭阳寺站增容,供电线路增至17条614公里,使29个公社574个大队及郑楼等3座水站、7个扬水点通电。配电变压器459台,33925千伏安,低压线路计1407公里。1965年初,杨村站增容,供电线路23条,726公里,使29个公社计592个大队和东洲等水站通电。配电变压器589台,40251千伏安,低压线路1607公里。至1967年,全县供电线路增至23条963公里,608个大队及艾蒲庄、太子务、旧县等11座扬水站和16个扬水点通电。配电变压器达到737台,5159千伏安,低压线路1607公里。
  1973年为了安全供电,进行线路更新大改工程,用水泥杆和钢芯铝导线替代木杆及不合格的铁质输电导线。1987年7月,崔黄口变电站投入运行,供电线路4条,63.5公里,配电变压器121台,容量11895千伏安,低压线路321公里。1989年12月,梅厂变电站主变投运,供电线路4条,140.1公里,配电变压器222台,容量20490千伏安,低压线路332公里。至1990年底,10千伏供电线路发展到60条1917公里,配电变压器3432台,总容量341650千伏安,低压线路3877公里。
  第三节 电力供应
  1944年柳世平曾在大安镇(今下伍旗)北口建2台1500千瓦机组火力发电厂1座,供应镇内照明。1946年,因水源匮乏停办。
  1957年供电5.3万度,无工业用电,农业用电2.5万度,照明用电2.8万度。1958年7月1日,县内仅县城及黄庄、大顿邱等40个村庄通电。用电量达75.7万度,其中工业用电14.7万度,农业用电31.6万度,生活用电29.4万度。1965年供电1762万度,其中工业用电300万度,农业用电1132万度,生活用电330万度。1967年全县通电村庄发展到633个。1973年县内所有村庄通电,供电量达4605万度,其中工业用电750万度,农业用电3325万度,生活用电530万度。1984年12月始,实行计划用电,用电单位按分配指标定量供应,供电中推行避峰填谷,昼夜均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供电方式。为保障生产用电,有58个单位自备了小型发电设备,合计功率达12820千瓦。1985年供电17023万度,其中工业用电7700万度,农业用电5255万度,是年人均用电239度,每百亩土地用电平均14度。1990年全县售电27244万度,用于机械加工,化肥、水泥生产等方面的工业用电14080万度;用于水利排灌、乡镇企业、副业、粮食脱粒等农业用电6296万度;用于照明、广播、炊事及家用电器等生活用电6868万度。
  第四节 用电管理
  一、电业区划
  1981年县内形成规模较大的供电网络后,为便于统辖,实行区划管理。供电局调度科直接管理综合变电站,负责全县供电用电;35千伏以上线路由杨村35千伏工程队安装、维修;杨村、大良、城关、汊沽港4个10千伏工程队,承担全县10千伏配电线路架设维护检修任务;杨村镇内外和董庄、郭官屯、昭阳寺、大良、洪家庄、东马圈、城关、河西务、汊沽港、小王庄、王庆坨共13个用电所,负责全县用电、维修、安检、事故处理。
  1988年为进一步加强用电管理,4个10千伏工程队分别合属到13用电管理所,称综合变电站,担负全县用电及保障工作。
  二、安全用电
  近年,为确保安全用电,在供电局系统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考核,使职工严格遵守变电运行管理规程和外线管理规程,严格遵守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及劳动保护条例、惩罚条例。
  在社会上采取:1.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用电管理规程。2.各乡电管站直接管理村镇安全用电,以法规制约。3.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用电常识。4.加强季节性安全用电的检查工作。1972年后,在低压大改时改造了干支线,不合格线路全部更新,用电单位加装保安器3764台,使事故率呈下降趋势。
  三、电费收缴
  1957年后,电费收缴以用电管理所为单位,按月抄表收费。1981年始,各用电管理所(1988年改为电业管理所)负责抄表,下达电费通知至电管站,由电管站直接对用户收费,各用电管理所每月底汇总报局,供电局统一汇总后上报市农电公司。
  收费标准1979年前,农业用电每度收费0.06元,工业用电每度0.094元,照明用电每度0.17元。1980年始,农业用电每度0.058元,普通工业用电每度0.083元,大工业用电每度0.058元,然后再按变压器的容量每千伏安加收4元;照明用电每度0.145元。
  第二章 煤炭石油
  第一节 煤炭
  一、经营体制
  民国年间,县内杨村、落垡火车站附近有几家私人煤铺批零兼营,主要集镇亦有小型私人煤铺。
  1950年2月,县供销合作社在杨村、东马圈建立煤业批发栈。1953年7月,建立煤建公司,隶河北省天津地区煤建公司和县政府工商科。同时将杨村、东马圈煤栈划属煤建公司。1956年,煤建公司改隶县商业局。是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市场用煤统一由煤建公司经营。1973年武清划归天津市后,县煤建公司受市煤建公司和县商业局双重领导。1976年8月15日县商业局撤销,县煤建公司隶市煤建公司和县供销合作社领导。
  二、煤炭购进
  解放前,煤炭由私营煤铺自行购入,煤种主要有京(北京)西矿的无烟煤和唐山矿的烟煤。解放后,煤炭由国家按计划调入,煤炭主要来自北京、山西、河北等地。80年代,随着市场放开和生产、生活用煤的增加,县煤建公司、工业供销公司增加了计划外煤炭的购进。乡镇企业及个体企业所需煤炭属计划外自购。
  三、煤炭供应
  解放后,工业用煤由上级煤建公司按计划调拨;市场民用煤敞开供应,1961年后开始实行定量供应。1965年前,煤球为手工业生产。1966年开始生产机制煤球和102型手工蜂窝煤。70年代初,102型蜂窝煤实现机械生产。1980年机制蜂窝煤改为120型。现定量供应城镇居民用煤均为蜂窝煤,市场民用煤供应标准为:
  1.城镇非农业居民用煤
  1—3口人之家每月75公斤;4口人以上,增加1人每月增煤25公斤;6口人以上为175公斤。冬季每户增供取暖煤50公斤。
  2.机关单位用煤
  2—4人每月150公斤,5—8人每月200公斤,9—15人每月250公斤,16—20人每月300公斤,21—30人每月400公斤,31—40人每月500公斤,40—50人每月600公斤。50人以上单位炊事和饮水用煤分开供应,其中:炊事用煤51—70人每公斤粮供煤0.6公斤,71—100人每公斤粮供煤0.5公斤,100人以上每公斤粮供煤0.4公斤。
  冬季取暖用煤,使用暖气单位按取暖面积每天每平方米供应0.25公斤,使用炉火单位按每年每人600公斤供应,医院和幼儿园按取暖面积每天每平方米0.3公斤供应。
  第二节 石油
  一、经营体制
  1952年6月,天津专区石油公司在县城杨村设立石油推销小组,经办县内各供销合作社及销售点的批发业务,代办宝坻、香河、三河、大厂4县的油品中转业务。1955年7月,撤销石油推销小组,建立河北省武清县杨村石油批发中转站,受天津专区石油公司和县商业局双重领导。1958年6月,中转站划属县商业局燃料公司。1962年3月,恢复河北省武清县杨村石油批发中转站,隶天津专区石油公司和县商业局双重领导。1969年2月,复撤销河北省武清县杨村石油批发中转站,划属县商业局燃料公司。1977年8月,建立武清县石油公司,业务上属天津石油公司领导,行政上隶属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986年1月,武清县石油公司直属天津市石油公司。
  二、销售
  清末,县内出现少数兼营民用煤油(时称洋油)的铺店。民国年间,用煤油照明的店铺、住户渐多,煤油销量增大。
  解放后,煤油销量增长较快,1952年销量达70吨。1954年经营油品由原来的单一煤油增加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脂。
  1955年至1982年,石油销量逐年增大,供应按照“农、轻、重次序,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经销。1983年增加议价石油销售,坚持以平价油为基础,以议价油为补充的原则。1990年销售量达30326吨。
  三、运输
  1977年前,雇用外单位汽车、马车和人力车运输油品。1977年后,公司购置解放牌油罐车2辆、东风牌油罐车3辆、解放牌载重车1辆,但石油运输仍主要依靠县各级供销合作社、乡农机站、乡镇企业的运力。
  四、储油设施
  1.杨村油库
  位于京山铁路与京津公路交汇处,占地76亩,始建于1957年。当时储油器具主要是木桶、大缸、木柜。1963年建容量为20立方米的砖木结构的油池8座,容量为30立方米的金属罐1座。1976年金属储油罐增至29座,淘汰油池和大缸等储油器具,汽油出库开始使用流量表。1977年铁路专线直达油库,是年又建容量为30立方米的金属罐3座。1978年修建长达3000米的油库地下管道,柴油出库亦使用流量表。1985年10月,建500立方米金属立式罐4座,库容量达5750吨。1987年改造接卸泵房,建起铁路栈桥,接卸油品半机械化。1987年润滑油出库间建成。1990年再次改造接卸泵房,提高了接卸油品的机械化能力。库容量5750吨,年吞吐量73716吨。
  2.豆张庄油库
  始建于1975年,占地20亩,库容量1000吨。
  第三章 柴草 沼气 太阳能
  第一节 柴草
  柴草历为农村烧煮取暖的主要能源。主要有作物秸杆、藤蔓、杂草、灌木、芦苇、树木的枯枝落叶、农副产品及木材加工的废弃料等。据统计,1949年产柴草30万吨(折合标准煤15万吨),1990年产柴草总量达60万吨(折合标准煤30万吨)。
  解放后,由于畜牧业和副业的发展,部分软秸杆、藤叶做为家畜饲料、建筑材料及工艺品原料。70年代后,推广造有机肥和秸杆还田,每年耗去大量柴草。80年代以来,又推广沼气池,培育食用菌,柴草用途不断增加。据统计,1990年畜饲料耗柴草25万吨,其余柴草用作燃料和肥料。
  为节省柴草,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节柴灶。节柴灶采用小灶堂,空气自流供氧,少柴勤添。由于燃烧充分,炊后余火少,热效率提高到20—24%,较旧式柴灶可节柴一半。至1990年全县节柴灶达13000个。因节柴灶火弱,农忙季节家庭无辅助劳力农户很少使用。
  第二节 沼气
  1958年始利用沼气。是年,杨村公社后河淤大队在集体饲养场兴建1个容积为50立方米的三合土结构沼气池,作为烧煮猪饲料的热源;筐儿港公社兰家庄1农民在自家庭院建起1个砖、混凝土结构沼气池,用于烧水和照明,因技术水平低,使用不久即废。
  1979年建立县沼气办公室,推广沼气新工艺。1980年在大孟庄公社小押虎寨村试建混凝土结构沼气池,后因建筑材料涨价,建池投资较大,未能推广。1983年5月,在引进、消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建成抗碱玻璃纤维普通硅酸盐水泥结构池(简称GRC水泥池)5个。1984年在南蔡村乡、大孟庄乡、城关乡部分村庄推广,是年建池230个。由于GRC水泥池成本低,密封性好,产气率高,抗压强度大,抗冻性强,1984年获天津市农林科学技术改进三等奖。至1990年,累计建池1349个,分布在全县34个乡镇184个自然村。其间因损坏、失修、建房及液化石油气使用等原因,已报废114个。
  开发沼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建池成本在400元左右,使用寿命20年,年可用期7个月(4月中旬至11月中旬)。1982年后,早春暮秋气温低时,投料多加秸杆、牛马粪便等热性发酵原料,同时在进出料口采取覆盖柴草、塑料薄膜等保温措施,使沼气池可用期延长1个月。单池(多为8—10立方米)每立方米容积日产气0.2立方米,可供5口之家做饭、照明。按年使用期6个月计算,可节电35度,节煤1.75吨。同时,沼气副产品(沉渣、肥水)可肥田。由于粪便、秸杆密封发酵,亦可改善环境卫生。
  附记 1986年以后,在较大村镇陆续办起集体和个体石油液化气及炉具供应点,到1990年共20余处,分别从廊坊、天津等地购气,供应2—3千户家庭使用。
  第三节 太阳能
  1976年5月,县政府招待所始建1个采光面积为30平方米的太阳能浴池。1979年由天津大学设计,县科委投资7000元在县政府招待所建被动式太阳房7间,总采光面120平方米,年底投入使用。用于冬季取暖,室温可保持在25℃左右。1982年南蔡村乡郭庄一青年投资80元,自制1台抛物面聚光太阳灶,夏季15分钟可烧开生水4公斤。1987年6月,东蒲洼乡板金厂生产铜铝复合采热板心热水器和双筒、多筒闷晒式民用热水器。1988年南蔡村乡张辛庄成立村能源协会,63农户安装了热水器。是年,县内安装热水器的单位及家庭剧增,总采光面积1123平方米。1989年城关镇东街一家首建天津市农村最大的1栋被动式太阳能温控楼,内设30个自然间,总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冬季室温可达10℃,夏季室温较一般民房低4℃,年节省标准煤3吨。1990年新增太阳能采光面1450平方米。是年底,全县约有1600余户安装使用太阳能,累计安装太阳能采光面49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