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漕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51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漕运
分类号: F512.721
页数: 1
页码: 464
摘要: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元明清时期,北方和南方之间的漕运都依赖江南,河西务是重要的漕运重镇。明朝时,商货进京须由河西务领取红单进京交税,因此商业繁荣。清朝时,漕粮入运河,需用驳船倒运到京仓。民国时期,北运河航运基本被陆路运输所代替。解放后,曾筹建航运站,但因河水盈涸无常及闸涵阻隔而停办。
关键词: 武清县 交通 漕运

内容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大都和北方各地“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境内河西务为漕运重镇,元至元二十四年设漕运总司,在河西务设十四仓。
  明朝设户部分司、巡司。正统元年钞关从天津移此,商货进京须由河西务领取红单进京交税,车舟辐辏,商民攒聚,有“京东第一镇”之称。
  清代,河道浅阻,船只行到杨村后,漕粮须用驳船倒运通州。从顺治四年至十四年境内官备驳船234只,凡漕粮入运河,驳船先期预备守候,待漕船到达后即刻倒运京仓。康熙三十九年废除驳船。雍正五年设北运河务关同知。光绪二十七年漕粮全部改折,停止漕运。
  民国时期,北运河航运基本为陆路运输所代替,境内河道仅见天津、通县等地少数过往船只,河西务、杨村、北蔡村等码头时有民船停靠,部分农副土特产和日用百货经此集散。
  解放后,县内为开发北运河杨村至天津航运及利用境内永定河等河道发展水上运输,曾于1960年5月至1962年5月间筹建两个航运站,但因河水盈涸无常及闸涵阻隔,到1964年5月停办。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