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油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粮油储运
分类号: F762.1
页数: 5
页码: 397-4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储存、保管、仓储机械化和调运方面的相关情况。其中,储存方面介绍了官方和民间的储存方式以及粮食部门的建设和发展;保管方面介绍了建立专人保管责任制、无虫无霉无鼠害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活动以及仓储机械化的引进和发展;调运方面介绍了境内粮油两缺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外地调入和季节调剂的情况。
关键词: 武清县 粮油 粮油储运

内容

一、储存
  1.仓房
  官方粮食储存或建仓房,或租借民房,或利用庙宇。据载,元代皇粮储存,在河西务设置14仓。明永乐二年,于河西务盖起仓囤160间,约储粮145万石,转运京师。清光绪年间,官方规定,每栈房准囤粮160石,实际上各州县铺户,有囤至千余石,乃至1-2万石不等。1948年在城关、杨村,把民房改建仓房328间,仓容952万斤。
  民间粮食的储存常以囤、袋、缸为主,少量则以罐、坛存放于居室、闲房。
  粮食部门储存解放后,扩建新仓,修复旧仓。到1954年建直属库1个,营业所1个,区粮库10个,计有仓房432间,仓容1315万斤,均系民房改造。1955年在杨村直属库建苏式仓两栋,面积2000平方米,仓储2000万斤。1958年东马圈建直属库,盖简易仓两栋,仓容240万斤。60年代各公社相继建粮库,仓库面积不断增加。1973年公社粮库大部分迁出原址新建,到1978年除增建6个粮站外,有10个粮站扩建仓房4494平方米,扩大仓容1000万斤。
  80年代,仓储量继续扩大,仓储条件不断改善。仅1984、1985两年中,就建成各种类型仓房2.45万平方米,可容粮8199万斤。其中,杨村、豆张庄、东马圈3个粮库容量最大,仓库面积分别办8309、2715、2579平方米,仓储量分别为4233、942、789万斤。全县累计建仓房4.73万平方米,仓容量1.54亿斤。到1990年,县内所有民房祠庙仓全部改建为各式粮仓,总面积5.62万平方米,仓容2.07亿斤,是1953年仓容量的4.5倍。
  2.保管
  1951年各区库先后建立专人保管责任制,定期开仓检查登记,定期测温化验等制度。粮食入仓前,强调“干、白、净”,把好质量关,做好清仓消毒。入仓后通风密闭,注意除虫防霉,坚持测温化验,随时掌握粮情变化。
  1955年普遍开展无虫、无霉、无鼠害、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活动。实行季季普查,年度鉴定。是年,杨村营业所、东马圈粮站首先实现“四无”。1973年全县粮食系统职工,开展以创造“四无”粮仓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30个库站,组成9个小组,定期检查。此后,实现“四无”粮仓的数目逐年增加。1977年36个单位中,有29个达到“四无”标准。从1988年起,已成为“四无”粮仓县。
  3.仓储机械化
  1959年以前,仅有木制手摇扇车2架,作为清杂设备。粮油的搬、倒、码、灌、装、卸等均靠肩扛人抬。1958年曾试制出薯类切片机、烘干机等,但因技术力量薄弱,所制机械被闲置。
  1975年城关、王庆坨两个粮站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经过两年多努力,先后试制成10米槽型输送机2台、8米平型输送机1台、升运机2台、灌包机2台、和面机、切面机各2台、烘干机4台、抖面袋机30台、半自动售粮器1组,电子测温、测水、测虫仪1台,各种搬倒车3辆。除自造外,还由市局价拨或自行购置一部分机械。1980年全县34个库站实现仓储机械化的有13个。1985年有各种类型输运机96台,吞吐量较大的库站,基本实现了入仓入囤、码垛、卸车、装车机械化或半机械化,部分库站实现了过磅、检斤、计量、测水、成品粮和食油销售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二、调运
  1.调拨
  境内历来粮油两缺。早在清朝以前,南方和辽东的粮食就曾源源入境,以补欠缺。1939年从东北输入玉米以调剂民食。1940年县内所产粮食不敷应用,由天津输入面粉5万袋,大米5千包。小麦、合豆有少量出口。
  50年代,连年水患,缺粮严重,大部分粮食依靠外地调入。1949年至1959年的11年中,仅有1952年、1957年两年粮食自给,其余9年均吃国家返销粮。1956年灾后,曾由国内24个省、区调入粮食8108万斤。.1953年四季度到1959年,共计调拨入差32964万斤,平均每年调入5360万斤。
  60年代,除1965、1968两年农业丰收确有余粮外,其他年份仍缺粮。但由于采取压缩部分非农业人口,降低定量标准、实行“瓜菜代”、开展“节约一碗米”运动等措施,从而变入差为出差。在1960年至1969年期间,共调拨出差38169万斤,其中包括支援静海灾民、邢台地震灾区、季节和粮食品种的调剂。
  1974至1985年12个年头中,只有1975、1982两年调拨出差,其余年份虽属丰年,但因食物结构发生变化,粮食品种由粗变细,出现调拨入差,共调入粮食55795万斤。年均调入5072万斤。调入的粮食品种分为小麦、大米和面粉,专供饲料用的东北玉米也有少量调入。调出的只有红小豆和鲜薯,数量极小。
  境内所食油脂,大部分依靠调入,油料多为调出。60至70年代,调出油料多为蓖麻籽,80年代以葵花籽调出为主,多为以料换油。
  2.措施
  境内外粮油的调拨,始终保持“统一调拨”原则,没有上级调拨计划,县外粮油不准调运。县内粮油的调拨,必须由县局按季度、按月平衡计划。各库站或站与站之间,无权相互调拨。
  征购入库的粮食,在调运中,根据规定的义运里程(30华里以内,后改为提前一站)和合理流向,进行合理调度,一次安排到底,不做二次集运。为了方便农民,可就近跨界交粮,还可结合外调,边收边运。通过县局平衡,余粮库站到队验质后,可直接向缺粮库站调拨。在线路上搞直线运输。1965年县粮食部门抽出12名干部,对86条线路进行实地丈量,行程800多公里。按新丈量里程,仅3月份,直线运输粮食193万斤,节约费用1563元。
  3.运输渠道
  境内北运河曾为漕运要道。元天历二年经河西务运往大都(今北京市)的漕粮达352万石。明天顺年间,漕船达11775只,运粮435万石。清代河道浅阻,顺治四年至十四年县内先后备驳船800只,倒运漕粮。由于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曾兴盛一时的漕运,至光绪二十七年终结。民国时期,商家由天津用大车或民船输入大米。
  解放后,县内粮油的运输,以京津铁路、京塘公路、津宝公路形成运输网。以京津铁路为基点,以沿线各车站为枢纽。50年代初期,杨村直属库一直担负着县内北部,东北部、西北部粮油的调拨中转集中储备任务。东马圈、豆张庄两个粮站,分担着境内西部、西南部地区各粮站的调运中转任务。1965年津蓟铁路通车,崔黄口、曹子里两个粮站,又分担了东部、东北部地区的粮油调拨和中转任务。
  4.运输工具
  县外粮油的调运,天津市及邻近县份多使用汽车,其它地区基本上都是靠铁路运输。粮油的短途调运,除黄花店、大黄堡等泛区,或河水暴涨的特殊时期,曾使用木船外,主要是通过公路、土公路运输。运输工具,50年代曾使用手推车、铁皮车,间或有少量的胶轮大车及自行车,甚至人背驴驮。60年代,绝大部分使用胶轮大车。70年代,各种人、畜力的运输工具,逐渐被拖拉机所代替,亦可见到为数不多的货运汽车。进入80年代粮油运输以汽车为主,拖拉机为辅。短途运输,仍有少数使用胶轮大车。粮食局和饲料公司专业汽车队成立,加快了县内外粮油的调运和中转,同时减少了运费开支,提高了运输效益。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