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集市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7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集市贸易
分类号: F724.3
页数: 4
页码: 382-3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历史上集市的发展和变迁。古代集市已有定期交易,但受制于交通、人口等因素,集市时有增减。明清时期,集市逐渐增多,成为当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解放后,集市受到限制,但仍保持传统集市的交易方式。1978年后,集市贸易活跃,形式多样,规模空前。目前,全县共有19个集市,集市贸易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 武清县 商业 集市贸易

内容

一、贸易市场
  自古“日中为市,定期交易”。隋唐以后,寺庙林立,庙会繁多。较大村镇除定期集日外,还有定期庙会,商民聚会、钱物易主。解放后,破除迷信,庙会废止。
  明清时,现辖区内已有杨村、城关、河西务、崔黄口、王庆坨、大良、梅厂、黄花店、河北屯、南蔡村、蒙村、小营、太子务等10余处集市,各处集期各异,境内日日有集,商贩可流转追集。凌晨上市,近午散集。较大集镇,整日为集,按物品类别,分段开设粮、菜、鱼、畜、柴、百货、杂品、破烂等专市,并有车马旅店,方便行商远客。
  解放初,商品交易一般限制在自产自销范围。商业部门利用传统集市,收购农副产品,组织工业品下乡,定期举办物资交流会,活跃城乡市场。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粮食、油料、棉花等主要交易品不得在集市上出售,生猪、席、麻、鲜蛋等交易也受到限制,集市贸易日趋冷落。1961年初,在恢复的27个集镇中,交易者万人左右的大集镇有2个,千人以上的13个,千人以下的12个,3月份平均日成交额9950元。为指导和调节农贸市场,商业部门于各集市设置35个生产资料和52个生活资料供应摊,31个土副产品收购摊和11个农贸服务站。20天内售出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总值达2.3万元,收购物资总值1.4万元。1966年5月1日起,集市又受到限制,集期统一规定为一、六日。
  1978年后,恢复传统集期,集市贸易活跃,形式多样,规模空前,全县上市最高日流量44万人次,摊位28859个。经商者有的整天摆摊售货,有的逢集必到,名曰“追集”,上市物品不仅式样新颖、品种齐全,花色多样,且价格灵活,买卖双方可以面议。家禽、水产、花卉、籽种、水果、家具等上市,都设专门市场出售,尤以服装鞋帽、粮食、蔬菜上市量最大,各自形成专卖一条街。每逢节假日,各集体商店也纷纷上市摆摊设点,使集市更加繁荣。1985年,全县集市成交额达4520.17万元,相当于1976年的10倍。1985年后供销社系统为扩大商品零售额,各基层店纷纷走向集市。1990年全县集市成交额达8338万元,相当于1976年的18倍。
  1989年起,每年9月在杨村举办为期1周的秋季商品交易会,全县商品荟萃,乡镇企业厂家展销最新产品,县内外客商云集,洽淡业务,定购产品。厂商会面,交流信息,有利于改进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二、集市
  随着各地物产、交通、人口的变化,集市时有增减。清康熙十二年,有集11处,乾隆七年废止蒙村、小营集市,光绪七年增大良、汊沽港、王庆坨、梅厂4处集市,太子务因水患阻隔,交通不便,仅存腊月二十五日1个集日。民国时废北蔡村、汊沽港,增下伍旗集市。1952年增东马圈、大碱厂、大孟庄3个集市。1986年后,又相继增设大黄堡、高村、北蔡村、上马台、双树5个集市,1990年县内共设19个集市。
  1980年前,各集市都利用村镇街道、路旁设摊,阻塞交通、买卖不便,若遇阵雨、人货俱湿。1981年县工商局设市场管理科后,开始有计划地征地建房,设置售货亭等服务设施。杨村、河西务、城关、王庆坨、梅厂、崔黄口、东马圈等集市相继建成棋盘式农贸市场,场地连片、服务设施配套、客商顾客买卖方便。此外在较大村庄,日常都有货摊售货,农民可就近交易。
  1976年全县集市最高日上市摊1.24万个,最高日流量19.2万人,年交易额453万元;到1990年全县集市最高日上市摊3万个,最高日流量44.57万人,年交易额8338万元,其中农副产品5908万元、工业品2410万元。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