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凿井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凿井工具
分类号:
TV53
页数:
2
页码:
317-3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农村水利施工和凿井工具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手工劳动到现在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施工,工具的不断改进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不同年代砖井清淤的方法和工具。
关键词:
武清县
水利机械
施工机械
内容
解放前,农民座水点种或栽甘薯在田间临时挖土井,所用工具为锹、锨,当土层剖面以沙性土为主时,为防坍塌用木桩、芦苇护壁。园田和村内饮水的砖井开挖时,先在井坑内置木井盘,上码砖筒,外用苇席,大缰紧固,地上搭木井架悬木滑轮,用筐、桶、大绳把所挖泥水提升到地面,下沉井筒。够深后接码井筒至地面,筒外覆土夯实。此类工具用至50年代。
解放前后始有插管井(压把井)、70年代始有土机井(跃进井),均为人力冲击凿成。所用工具有铁管(井管、探泥管)、铅丝、绳子、木杠、管钳、活搬手,凭人力感觉判断沙层,够深后下竹管或铁管、塑料管,按装井头或水泵。
50年代木管、缸管机井仍用人力凿成,地上搭5米高以上的井架,上置直径4米的大纺轮和木弓,两米高处置木板工作台,钻具为光锥和翅锥,数人在轮内足登轮转带动竹片升降井锥,4人在工作台上同步压扛冲击,靠木弓弹力复原,边压边转,遇沙层用泥浆护壁,够深后淘净淤泥、减薄井壁,下管回填稳固。此类工具使用不足10年。
60年代打锅锥井仍用人力,所用工具为锅锥、钻杆、绞车、绞磨等。人推钻杆带动锅锥转动,下部刀片旋泥土进锅,满锅后由绞磨、滑轮、钢丝绳提升倒泥。够深后下成节的砖、混凝土预制井管,回填稳固。70年代改用泵吸锥凿成锅锥井,下水泥、砂石预制井管。泵吸锥用动力连续旋转钻杆、搅混的泥水随即为泥浆泵抽至地上,直至够深为止,打1眼井1天即成。
70年代以后,凿井实现机械化,中深井用冲击钻(磕头机),深井用“516旋转式钻机”或“300型汽车黄河钻(旋转式)”。全套钻机一般由卷扬机、泥浆泵、转盘、钻杆、塔架等部分组成,钻井、下管等均实现机械作业。井管为水泥管或铁管,分光管、滤水管(花管)两种,水泥管用竹片抱接,铁管用管箍或电焊连接。回填滤料为砂石,用泥球封井。
解放前后砖井清淤,由人下井用锹挖泥,辘轳、铁桶提出井外。六十年代,锅锥井清淤用小锅锥淘井。七十年代修复机井,使用泥浆泵、9立方米空压机,通过高压气流、高压水流把淤泥搅混,溢出井外,直至见底水清,冲掉井壁粘泥为止。掉入井内重物,用四齿八钩、偏钩、正钩捞出。井管局部破损,在该部内嵌套管,用胶皮、砂石稳固。
早期打井选址全凭感观,看地上草木生长情况定位,打出水后用眼看口尝检验水质,成井率低。1971年始有电测仪,通过地面电法普查,摸清沙层深度及分布,指导井位合理布点和分层取水、确定井深。成孔后电测确定咸淡水分界、取淡避咸,成井后测定出水量。1982年建立化验室,增添了仪器设备,可以检测水的含砂量、含碱度、硬度、含盐量、含氟量等。通过电测、化验,结合地质水文资料科学找水,成井率大大提高。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