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五年,凤河上游建高各庄闸1座,桐林等村始由官办拦河筑坝,开渠引水营田数十顷,为时不长即废。民国末年,偶见人畜力龙骨水车,提水灌园。村边隙地菜园,多用井水,以辘轳、吊斗提水。值遇旱年,挖掘土井,担水点种。倘遇大旱,虽出苗,亦难免焦枯。求神祈雨,于农无益。
1949年全县仅有砖井1371眼,灌溉面积只有1.15万亩,盐碱地45.59万亩。40年来,在治河除害的同时,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渠系配套,除涝治碱,开发地下水源,同时修建防渗渠(管),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深渠河网化,排蓄结合,发展自备水源,提高工程效益。1990年易涝面积140.4万亩,除涝面积140.3万亩,水浇地面积104.1万亩,盐碱地36.3万亩,已改良25.5万亩,基本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
一、因势利导 分区排涝
在长期治河改洼的过程中,因需建站、设闸、配渠、埋涵、各大小积水洼淀及堤路围成的封闭区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排水路径,避免了排水纠纷,使洪沥水及时下泄或在泛区、滞洪区停蓄,把整体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1985年全县形成19个排涝区。
1.港北排涝区,以北运河、青龙湾河、筐儿港新北堤为界,沥水以排入大黄堡洼为主,也可向北运河、青龙湾河就近排放。
2.京津路两侧排涝区,以北面县界,南面龙凤新河、凤河及港沟河、北运河为界,采取分割治理,就近入河(又分为4个小区①甘桥区、②大孟庄区域、③河西务区域、④大沙河区域),除涝标准不断提高。
3.高村排水区,以县界、凉水河、凤河西支、排污河为界,沥水就近入河。
4.城关排水区,以县界、凤河西支、排污河、龙北新河、老龙河为界,高上地区由龙北新河自排,其余属泗村店机排。1973年以后,逐年建站,又分为4个小区(①泗村店区、②白古屯区、③城关、大王古庄区、④东马圈区),就近入河。
5.夹道排水区,以龙凤新河、京山铁路、龙凤故道、北运河为界。
6.豆张庄、高场排水区,以京山铁路、龙凤故道、老龙河为界。
7.黄庄、牛角洼除涝区,以京山铁路、老龙凤故道、北运河为界。
8.永南陈嘴排涝区,以县界、北遥堤、增产堤、中泓故道为界。
9.汉沽港除涝区,以中泓故道、黄王公路、渔常路及王庆坨乡界为界,原由南泓排入大清河,现改为入中泓故道。
10.王庆坨排水区,以县界、中亭河及汉沽港乡界为界,东北部沥水靠线河自排入大清河,南部排入清北水站。
11.大黄垡洼排水区,以县界、柳河、筐儿港新北堤、大尔路、武庄户为界,洪沥水由排污河导出。
12.排污河北果汪庄排水区,以津围路、黄沙河排干、排污河为界。
13.运东曹梅排水区,以北运河、排污河、津围路、运东干渠为界。
14.大白马港排水区,以津围路、老筐儿港北堤、排污河为界。
15.大三庄除涝区,位于曹子里乡排污河以北、津蓟铁路东、筐儿港新堤以南的封闭地区。
16.王三庄除涝区,以县界、排污河、老筐儿港北堤、津围路为界。
17.聂庄子排水区,以北运河、运东干渠、京山铁路、机场排水河、津围路为界。
18.太平庄排水区,以北运河、京山铁路、下朱庄、太平庄为界。
19.茨洲灌排区,范围是前卫埝以北,护路堤排干以西,眷营干渠以南,二十八支以北的永定河泛区。当永定河水量小于300秒立方米可排水,超过300秒立方米,前卫埝失效。在干旱时,可向永南送水浇地8万亩。
1989年全县除涝区重新调整划分为港北、大黄垡、运东、京津路两侧、城关、高场、夹道牛角、永泛区、永南9个大区,河渠相通,站站联用。排涝标准在10年以上。
二、除害兴利建设灌区
1955年以后,经过4年大干,首先建成港北和夹道洼两个大型灌区,1965年又建成木厂灌区(干支渠多属地上渠)。70年代以后,河道上游修建水库蓄水,沿河各地灌漑面积扩大,来水有限,主要依靠境内汛末蓄水,坑、塘、深渠(加深河底,改为地下渠)蓄水,遂形成分散的小型灌区。
1.港北大灌区1955年修建干渠、支渠、支排渠14条,闸23座,出民工1.4万人,动土65.7万立方米,挖斗渠、斗排1139条,浇地5万亩,翌年改种水稻。1957年开挖干渠4条,斗渠400条,建闸8座。1958年挖王庄干渠1条24公里,配支渠、支排27条154公里,斗渠17210条860公里,干排3条31公里,动土600万立方米。修闸48座,斗门17210个,1959年挖干渠1条,建闸1座,灌溉面积37万亩。
2.夹道洼大灌区1956年开挖龙凤故道为引水干渠,建闸7座,挖支渠7条,建涵洞1处、扬水站1座。1958年春,开挖斗渠240条,建闸8座。该区规模:干渠干排各1条16;6公里,支渠66公里,斗渠240公里,动土59.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万亩。
3.木厂大灌区1965年出民工0.9万人,深挖秦营干渠,疏整凤河及其支流。开挖京津公路两侧干渠、公路西中干渠,西边排,由孝力达甘桥,长20余公里,建闸4座、扬水站1座、涵洞1处,挖送水干渠5条,可灌漑凤河沿岸、京津路两侧30万亩农田。
4.港北地区灌漑由王庄进水闸解决下伍旗、大良用水。由李大人庄和杨场进水闸,给河北屯供水。大赵庄和东粮窝闸给崔黄口自流供水。九百户闸、傅官屯水站解决双树用水。三里浅、北蔡村和乡水站,3站解决北蔡村用水。大碱厂由筐儿港闸、中丰庄水站、长屯和二王公庄水站供水。后巷依靠黄、柳河蓄水和排污河倒灌。
5.运东地区灌溉 大黄堡洼区,可利用黄沙河积水、东王庄涵洞进水、东王庄及千户庄水点扬水,苇区靠黄、柳河倒灌和高坑水站排沥解决灌水,农田靠东粮窝引河蓄水及陈庄水站提水,河滩靠排污河或汛期淹没、洗碱。1974年以后,建了马道桥、北掘河、前台、曹梅、蜈蚣河、大辛庄、王三庄、北五村、西安子、上马台、柴关、上湾、运东等多处水站。1975年建徐官屯闸、开挖运东干渠。1982年,由大三庄将排污河南引,彻底解决了运东地区的灌溉,下朱庄可由乡水闸、水站提水。1987年又建成小于庄水库,蓄水灌溉。1989年8月动土兴建王三庄引滦泵站,流量6秒立方米,翌年6月竣工,用于上马台乡无公害蔬菜生产,效益面积3至5万亩。
6.京津公路两侧地区灌溉 大沙河可用秦营闸及11处扬水站供水,河西务由三里屯、庆子坑、孝力、扶头等5处扬水点灌溉,大孟庄由大道张庄、亭上、三间房、小王庄、大孟庄等6处水站供水,南蔡村由砖厂、甘桥水站及乡村21座水点供水。
7.高村灌溉区 三面环河,共有水站18座。1976年开挖凤港引渠7.66公里,除满足本区浇灌,还可为城关片送水。
8.城关地区 灌溉大王古庄由利尚屯闸拦蓄上游积水,由侯尚、董庄、四干3处水站提水,除本乡自用,也可为城关、白古屯供水。白古屯有小韩村闸、董庄闸进水,1973年挖青年渠并建闸,还有大魏庄闸、新房子水站,地上水充足。城关靠龙河进水,大王古庄四干、中干送水一部,乡水站提水灌溉。东马圈靠龙河、龙北新河蓄水,有水站9座。泗村店两面环河(龙河、排污河),有水站11座,闸1座,非汛期可提闸引水灌溉。
9.夹道洼灌区 三面环河,有闸6座,水站13座,既可提水,也可自流引水灌溉。
10.高场洼灌区 两面环河,1958年建水点3处,两用支渠3条,1961年建水站1座,修干渠1条穿过铁路,1969年修、迁水站各1处,1982年扩建水站1处,新建水站7座,能满足全乡浇灌。
11.牛角洼灌区 1962年建水站1座,干渠1条,干排两条,三合土护岸,可进行全洼灌溉。1974年建小营水站,永泛区建水点19处,1971年,建龙凤故道闸1座,利用河道蓄水,1989年又建成黄庄水库。
12.永南地区灌溉 地上地下水均缺,1965年建成东洲水站,即可为泛区洼淀排涝,也可由龙凤故道为永南送水;由黄花店水站经二级提水送至石各庄、汊沽港。1976年建渔坝口、汊沽港闸和七支、渔常路水站,可浇5万亩。陈嘴有水站12座,可浇4万亩。石各庄有水站8处,效益2万亩。黄花店建水站15座,可浇2.7万亩。
13.王庆坨地区灌溉 属贫水区,1959年建中亭闸、挖引渠,1969年建清北水站,1970年修复道沟子水站,新建水站3座,效益面积4.5万亩。
三、整平地面 开发地下水
县境虽地处平原,但地面仍然高低起伏不平。在1955至1960年大规模洼改时,为改种水田,进行了大量地面整平工作,累计整平50余万亩。1962年以后,全县开展学大寨运动,千米见支渠,中间开挖支排,百米见斗渠,斗内起高垫低,到1968年建成渠系配套的高产稳产田49万余亩。1975年秋,全县举行大兵团作战的土地平整,打破村队界限,分期分批地进行地面整平,此时,由乡统一勘测,集中使用劳力,按土地多少分摊劳力,避免平调,解决了村队之间的叉花地,各村队实现土地成方连片,为大面积机耕创造了条件。1982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每年秋收种麦前及秋白地也都进行了适当平整,以利灌溉。每年全县农田基本建设动土均在千万立方米左右,使土地园田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地上水源日渐不足的形势下,千方百计开发地下水,就成了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依生产条件的发展,水井经历了砖井、木管机井、锅锥井、水泥管机井、钢管深机井,由盲目打井到有计划打井,由重打轻管到打、配、管并重、电测选点、合理布局、分层取水,建立井灌区。
1949至1951年,打砖井393眼,扩大井浇面积5100亩。1952年打砖井733眼,水浇地达1.85万亩。后因雨涝塌损报废一部分。1956年掀起打井高潮,全县打机井22眼、砖井851眼、土井1552眼,缸管井110眼、透河井198眼。1963年打砖井1369眼,其中电配机井30眼,机配机井100眼,1966年全县机井达到311眼,砖井6335眼,浇地面积4.7万亩,又打成大锅锥井130眼,机井配套大幅度增长,其中电配1192眼,机配350眼。1971年县建机井队,翌年建立机井指挥部,到1973年除大黄堡、上马台外,社社建立机井队,有钻机43台、大锅锥71台,机井队共510人,其中深井钻机队310人,土洋并举,深、中、浅分层开发。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狠抓了机井机泵下座、井口封闭,提高了单井效益。3年共打机井2517眼。1974年全县打井队108个,587人,群众性水利建设队伍5万余人。全县有深井钻机19台,冲击钻30台,泵吸锥59台,洗井机4台,水泥制管厂21个,全年打井2031眼,井灌面积26.8万亩。1975年开始电测定位和水位观测,全县机井普查,培训机泵手927人,井队增设钻井工具维修车间。1976年地震损坏机井2661眼(锅锥井全废),国家投资150万元,完成洗井2037眼、修井295眼,补打434眼。1978年全县有水井7503眼,其中机井6183眼,已配套机井5999眼,井灌面积30.26万亩。1979至1980年在路南贫水区搞机井大会战,打机井250眼,总投资357万元。此后,各公社建水利管理站,村设管井员,加强了对打成机井的管理,使井灌效益得到提高。1981年大旱,砖井全部报废。1982年投资105万元,打中井290眼,河北屯公社更新设备33套,补打井45眼,架动力线2万米。1983至1985年,大搞配套、挖潜和节水蓄水工程,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建成河北屯、下伍旗、双树、大良、大沙河、河西务、高村、大王古庄8个乡的井灌区,总面积335.5平方公里,共有机井3496眼(浅1542、中1814、深140眼),有明渠38.97公里,暗渠59.3公里,井渠联通,调剂使用。到1990年,全县有机井7103眼(浅3372、中2222、深1509眼),井灌面积43.71万亩,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灌溉水源。
四、防渗节水 提高效益
农田平整畦田化,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溉,节约了用水,加快了作业速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均匀一致)。但由井到作物行间,仍需经很长的渠道,渗漏跑冒仍有很大损失。1964年春,黄庄公社三里屯村首次修防渗渠近千米,节水效益明显,但因技术不完备,使用寿命不长。1980年开始修筑混凝土防渗明渠9.6公里(底宽0.3米,深0.4米,边坡比1:0.15),经测定,比土渠输水灌溉可节水40%,并大大节省作业时间。1982年全县累计修防渗渠155.1公里,控制面积6万亩。为减少水的蒸发损失,节省渠道占地,1984年埋设104公里塑料地下暗管,1.2公里混凝土暗管,又修筑防渗明渠132.6公里,可浇地8万亩。1990年防渗明渠达422.3公里,地下暗管590.5公里,控制面积23.67万亩。除杨村镇外,遍布全县,规模较大的乡(镇)有梅厂、崔黄口、河北屯、下伍旗、双树、大孟庄、河西务、大沙河、高村、大王古庄、王庆坨等。
1977年,我县首次在豆张庄村东小麦丰产田进行喷灌试验。喷灌后含水量适中,土层松软,地温高;作物健壮,亩增产25至50斤小麦,比畦灌节水一半。1978年县组建喷灌组,当年购入安装固定式喷灌机两套,浇地600亩。1979年喷灌机发展到17套,分布在王庆坨、汉沽港、东蒲洼3个乡,浇地1924亩。1980年,投资37万元,发展喷灌机40台,多为移动式塑料管道,便于拆装。1981年投资70万元,达到145台(塑管43套,铝管102套),可浇地1.65万亩。1982年投资89万元,发展279台,浇地5.4万亩。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发展小型喷灌机554套,共投资137万元,除大黄堡、河北屯、大沙河、高村、下朱庄5乡外,遍布全县29个乡镇,喷灌面积达8万亩。1984年又投资13万元,发展245套小型喷灌机。全县累计达到1284台,浇地9.6万亩。近几年由于管道老化报废,1990年仅剩689台,喷灌面积5.6万亩。
1986年从遵化县引入滴灌技术,在王庆坨乡郑家楼果园搞试点,面积182.2亩,该技术对苹果、桃、葡萄等低密度作物根部滴水保湿比沟灌可节水75%,节电63%。1987年发展到曹场等3村760亩。
1986年大沙河乡“鑫河园艺场”从天津市水利科研所引进微喷技术,试验果园10.8亩,蔬菜6亩,可节水66.7%,节电16.6%,增产25%以上。
五、综合治理 改良盐碱
风沙盐碱、旱涝虫雹是县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建国40年来,全县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土整治,治河修渠,排涝抗旱,防汛蓄水,平整土地,修台、条田,河堤、渠路,农田林网化,防风固沙,除涝灭荒,消灭病虫孳生地,大大减轻了灾情。
建国初,全县有盐碱地45.6万亩。1955年开始大规模的改土治碱,首先是洼改种稻,淡水洗碱压盐,令盐随水去。60年代以后,开展大规模的台、排、改综合治理,重盐碱地25米一排渠,轻盐碱地50米一排渠,台田15米一台面,台面四周修筑土埝,十米一道横埂,深挖排渠降低地下水位,以防盐随水来,再用淡水灌溉。修建大、中型扬水站时,注意了排碱问题,均设计了排碱水位,以防次生盐碱地的形成。80年代以后,实行深渠河网化、土地平整、提水灌溉,取消大水漫灌,合理用水,使盐碱地逐步得到改良利用。1989年京津唐高速公路在县内通过,所需土方,在划定的低洼盐碱地挖取,公路修成之后,也同时开挖了一批人工渔池,既可养鱼增加收入,又可蓄水改善生态环境,补给地下水源。到1990年全县有盐碱地36.3万亩,已改良利用25.5万亩(历年盐碱地改良统计表见前边“灌区”部分)。
随着河道治理,上游来水减少,各一二级河道均已建闸,分段蓄水,可蓄水2500万立方米。全县坑塘水柜1876个,可蓄水1680万立方米。深渠404条,可蓄水2673万立方米。两座水库可有效蓄水810万立方米。加上7103眼机井,基本可解除干旱威胁。1990年有效灌溉面积112.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