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产(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2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产(渔)
分类号: F326.4
页数: 5
页码: 285-289
摘要: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该地区的水产养殖历史和现状。该地区自明清时期开始就有水产养殖,清代水产种类丰富。解放初,该地区尚存大小洼淀53处,总面积84.2万亩,水产仍然丰富。
关键词: 武清县 养殖业 水产

内容

一、资源
  明、清时,境内水域广布,大小河流10余条,积水泊淀近百处,水族繁衍,先民得利。清代水产有鲤、鲂、鲫、〓、鲇、鯚、鲭、石鲢、鲢子、鳑头、螺、蟹、虾、蚌、菱、鸡头(芡)、蒲、芦苇等。至解放初,尚存大小洼淀53处,总面积84.2万亩,王庆坨、泗村店等坑洼盛产鱼虾,其它各处有水即有鱼。此时水产仍以鲤、鲫、黄颡、鳑鲏、鲶、鳖、麦穗、青鳉、〓鲦、黄鳅、棒花、鲑、圆尾斗、黄鳝、泥鳅、翘嘴、红鳍鲌、逆鱼、刺鳅为主。
  60年代后,进行洼淀改造,仅存大黄堡为滞洪、渔苇区。各处农田积水短期内即可排出,水域大减。1959年从湖北引进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苗150万尾,青鱼因饵料不足,未能存留。
  70年代后,北京市污水经排污河穿越县境,其它各河变为季节性河流,水质受到污染,影响天然鱼类的正常生长。1974年引进梭鱼试养未成功。1978年后,由捕养并重,逐步转向池塘养殖,坑塘利用率和养殖水面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坑塘1018个,共2万余亩。翌年,从山东引入日本白鲫未成功。后从天津引进荷元鲤、从山东聊城引入聊鲤。1984年从天津引入尼罗罗非鱼,翌年推广到梅厂、上马台、大黄堡等乡养殖。
  境内有低洼荒废宜渔面积3万亩,自1986年后,县里制定优惠政策,乡村集资与县外单位(廊坊管道局、天津西郊小孙庄)联合开挖、接受外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与结合修京津唐高速公路用土,每年开挖鱼池近千亩。1987年大黄堡和上马台两乡挖成4000亩商品鱼基地池,县内修建小于庄和黄庄水库两座,合计水面3900亩。到1990年仅大黄堡乡就挖鱼池4000亩、苇田改造2万亩,进行围苇养鱼,其余4万亩仍为野生捕捞水域。崔黄口、高村、城关用市贷款挖池1000亩,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挖池500亩,孔官屯农户集资挖300亩,北王平集体投资挖110亩,除路南水源缺乏地区外,各乡新挖鱼池共达1.4万亩。排污河是县内主要地上水源,1986年以后逐渐摸索出巧用污水养鱼的方法,即冬蓄春养,养前“试水”。现养殖品种仍以鲢、鳙、草、鲤、罗非鱼为主,1987、1988两年先后引入40万尾德国镜鲤和州河鲤,试养成功,并已推开。荷元鲤基本被淘汰。处于试养阶段的有1986年在大黄堡渔苇区投放蟹苗,1988、1989年引入幼鳖、牛蛙分别在北蔡村和前屯两处试养。
  二、养殖
  1.粗养始于1956年。在北运河两侧积水坑塘,投放野生鲫、鲤鱼苗,任其自由取食天然食物,无须特殊照管,春放秋捕,224亩水面总产26吨。1959年1159亩,1961至1964年连年雨涝,鱼随水走,天然鱼随处可捕,放养量下降,1962年仅养5亩。1965年后水源缺乏,放养面积逐年加大,1970年放养3150亩,总产仅50吨。
  2.精养1971年县内人工孵化鱼苗获成功后,放养水面达3900亩,在县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加大放养密度,投肥投饵,调节水质,亩产总产均有提高,是年总产530吨,其中距城堡和下朱庄村获亩产800斤,《河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予以介绍,并在省、地农展馆展出。1979年后,由国家投资,开始商品鱼基地建设,先后开挖鱼塘的村有北寺、后庄、大桃园、东丝窝、大程庄、泗村店、旧县、杨疙瘩、大顿邱、王杜庄、大黄堡乡各村、王三庄、崔黄口、黄庄、卞官屯、孔官屯、大宫城、西安子、曹子里、白古屯、南蔡村等。1989年全县养鱼面积2.34万亩,其中精养池0.8万亩,通过大密度投放鱼苗、投肥、投饵、全价饲料、人工增氧、防病,产量逐年提高。崔黄口的鲤鱼高产塘,亩产400公斤,其中有30亩,亩产782公斤;黄庄乡小营养鱼联合体,有30亩水面,一年两茬或二年三茬,亩产825公斤,亩收益700元,且调节了鲜鱼上市季节。1986年全县有增氧机13台,颗饵机5台,1990年分别增到74台和26台。1989年后,为适应饲料涨价,成鱼降价的新形势,改主养鲤鱼为主养鲢、鳙、草鱼,并在防病上下功夫,扭亏为盈。同时鱼禽结合,巧用污水,开发新型饲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3.网箱养鱼1987年在小于庄水库试验成功后,翌年扩大到2亩,每亩投资20万元,共52箱,主养鲤鱼,投苗规格每尾50克,每箱0.4万尾,通过精细管理,6个月后,总产6.5万公斤,亩产3.25万公斤。
  4.鱼种繁殖 1969年境内首次在农场一队用荷花缸改制成孵化器,人工孵化鱼种80万尾。1971年下朱庄、下伍旗、距城堡3个大队相继建立孵化场,共产水花119万尾,并在杨店、安标垡、刘庄、黄辛庄、艾家庄设立水花培育点,获鱼种97万尾,1973年孵化点又增加双树和小押虎寨,县国营鱼种场也随之建立。1974年后,因水源不足乡村鱼种点渐少,1985年仅下朱庄和县鱼种场两处,年产鱼种80万尾。
  1986年后,鱼种繁育出现了新局面。1990年人工孵化点8处,年孵化水花0.2亿尾,水花培育点近百处,分布在全县20余个乡(镇),年产鱼种0.15亿尾;每年春季还从湖南、广东引进水花1亿尾,年底可育成大规格鱼种。在商品鱼基地,百亩以上大水面40余处,形成自繁、自育、自养体系,年产鱼种0.12亿尾,占全县60%。
  县鱼种场1973年建在农场,鱼种池75亩,1980年划归市农管局。1981年在泗村店新建种鱼场,挖鱼种池33亩,1983年水面增到143亩,年孵化能力700万尾,干部职工15人。1986年后,实行按合同承包,每年上交0.5万元,超额部分按比例分成。
  三、捕捞
  1.工具传统渔具有拉网、底网、撒网、丝挂网、赶网、缯网、张网、包网、罩、钓钩、风钩、箔、捞海、跳网、围网、船等,除拉网外,皆属小型渔具。1970年下达水产资源保护条例以后,罩、箔、风钩等渔具先后被禁止使用。
  2.捕获量1940年全县共捕获2000吨。50年代连年沥涝,治鱼成为低洼地区农民的主要副业,年捕获1-3千吨。1962年后,水域减少,资源衰退,每年仅数百吨,1982年仅50吨。1984年后又恢复到数百吨,1990年为1996吨。
  四、鱼病防治
  1.种类 自人工养鱼推广后,始发现鱼病,且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有赤皮病、疔疮病、打印病、鳞丘病、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鳃霉病、锚头鳋、鱼虱、弯体病、气泡病、中毒、小三毛金藻等,尤以肠炎和小三毛金藻为害最重。
  2.防治 80年代以后,采取防治结合,有效控制了各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1981年对新挖鱼池在使用前以生石灰、漂白粉清塘消毒,在池中设置食台。1985年王三庄用硫酸铜溶液泼入鱼池治竖鳞病,大黄堡用泼撒泥浆治小三毛金藻,效果均达80%,1986年后,采用疫苗浸洗鱼种防治草鱼三病(肠炎、烂鳃、赤皮)、JS-I杀菌消毒药饵治肠炎或投喂中草药(苣荬菜、铁苋菜、水蓼、葎草、蔓陀罗),可使营养治病一举双得。对锚头鳋采用酒糟治疗,小三毛金藻则可用施尿素解决。对泛塘的预防,是坚持巡塘,注意四看(天气、吃食、鱼态、水色)、控制施肥投饵、人工或机械增氧,保持水质清新。由于加强鱼病防治,未发生重大事故。
  五、水产经营
  民国时期,从事捕鱼约有0.3万户,且多为副业,王庆坨为最盛之区。1940年捕获400万斤,总值24万元,多运往京津。解放初,作物歉收,积涝多鱼。1949年原六区于家庄村189户治鱼,年捕鱼10万斤,收入1万余元。八里庄村111户捕鱼,两个月纯收入1300元。1954年全县渔业劳力0.9万人,产值11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1959年出现集体经营的鱼塘和以村队集体治鱼的方式,捕养并重,是年总产3304吨。1966至1978年,渔业局限于集体养殖,对社员个人从事野生捕捞加以限制,年均总产450吨左右,产值26万元。1982年后,鼓励个人发展水产养殖,1983年有1212户承包鱼塘,全县总产值47万元。1985年全县渔业联合体107个,承包10亩以上的专业户18个,产值占全县渔业产值194万元的90%。
  1986年后,每年新增鱼塘近千亩,1989年国营鱼场小于庄水库2000亩,鱼种场120亩,总产145吨。全县养殖水面23377亩,总产4203吨,捕捞总产1773吨。大黄堡乡养殖水面5200亩、围苇养鱼2万亩,总产585吨。是年对全县20个专业户调查,户养殖水面3.5至90亩,户均收入4500元,亩投资400元左右,每亩纯利258元。每个渔业劳力日均收入10元左右。乡级渔场10个,村办渔场30个。集体办场,资金充足,有利扩大再生产,崔黄口渔场实行大统小包,按比例奖罚。联合体生产,人员稳定,但资金不足,易产生分光吃净倾向,须加以引导。养殖结构从单一鱼种,发展为多鱼种混养;从单一鱼类向鱼、禽、畜多层次混养、良性循环、综合养殖、生态养殖方面发展。1988年建成的商品鱼基地,年投鱼苗150万尾,塘边养鸡1万只、鸭0.5万只、猪0.1万头,实现鸡粪喂猪、猪粪喂鱼、塘泥肥田的良性循环。1989年秋,成立渔政科,5名专职人员穿着中国渔政工装,宣传渔业法,保护水产资源,从未发生偷捕案件。1990年全县养殖水面26861亩,养殖加捕捞总产共6741吨。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武清县鱼种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