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02
颗粒名称: 第六卷 农业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50
页码: 243-292
摘要: 本卷记述武清县农业发展情况,在古代至今,境内居民从刀耕火种开始农耕,发展至放牧和畜禽养殖。历史上盛产鱼、盐、枣、栗等物,现已成为农业大县,以夏粮、棉花、植树造林、农技推广等方面发展先进。在解放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责任制,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技术,农机化建设和水电改善了生产条件。
关键词: 武清县 农业 农业经济

内容

远在新时器时代,先民已在境内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白古屯乡小韩村有石斧出土)。西周时燕国人已放牧马、牛、羊,畜养猪、狗、鸡等畜禽。西汉时,燕地“有鱼、盐、枣、栗之饶”。后千余年,长期“多枣栗、少佃作”。蒙古中统四年,在河西务等地设养马场数处。元至元四年,在境内置中卫屯田。明洪武四年,魏国公徐达在境内置15屯。清乾隆七年,志载禾谷类作物27种、蔬菜36种、果树36种、树木10种、花卉41种、药材25种、家养畜禽及野生鸟兽49种、鱼12种、土产货物17种。水旱频繁,飞蝗严重。1939年种植、养殖、捕捞各业始有准确产量记载。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机、水电改变了生产条件;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促进了农、林、牧、渔各业的迅猛发展。武清已成为天津市农业大县,全国夏粮生产、棉花生产、植树造林、平原绿化、农技推广先进县和农机化示范县。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前的土地占有状况
  元、明时期土地大多数被官府屯田、圈丈。蒙古中统四年,中卫屯田万户阿海部屯田军侵夺武清北乡桑枣地20余顷;元至元四年,中卫于武清、香河等县屯田,各屯地界相去百里。十一年,因往来耕作不便,迁于河西务、荒庄、杨家口、青台等处。明洪武四年,徐达在武清屯田设15屯。嘉靖元年,帝将武清、东安地800顷赐外戚陈万言。
  清初,民大地(1亩合民小地3亩)2626顷、灶地94顷、宫边地3015顷、马房地2438顷、御马监地109顷、卫地328顷。顺治初年圈丈县境土地达4100顷,康熙四十年归并剥船地2468顷,到乾隆七年,民、宫、马共地1455顷,其中民大地244顷。
  1933年占地五百亩以上的地主237户,其中千亩以上大地主10户。1939年全县土地200万亩,0.4万户地主占地32万亩,2.3万户富农占地101万亩,0.4万户佃农仅有土地2万亩,为地主占地的十六分之一。
  二、土地改革前的土地制度
  明、清及民国时期,土地有买卖、典当、租赁、抵押等制度。
  1.土地买卖
  封建私有制合法的有偿地权转让。出卖土地者多为生活所迫的农民。据1939年县公署调查:上等地每亩80元(旧币),中等地每亩60元,下等地每亩40元。
  2.土地典当
  即土地活卖。农民因受经济压迫,时将个人田地典出而失去耕种权,只保留取赎权。但粮不过户,仍由出典人向官纳粮,赎期为3至5年,非期满不得赎回。
  3.土地租赁
  农民无地或少地,不敷耕种,多向地主、富农租借地亩耕种。种类有二:一为包租,按一年或一季收取租银或租粮。1939年每亩年租额上等地5.5斗,中等地3至4斗,下等地1至2斗(种什么交什么);二为分租,于收获后,按原定成数(如地主四成,佃农六成)分取谷物。
  4.土地抵押
  农民经济拮据,借债时将田单交付债权人作为抵押。1939年价值百元(旧币)的土地,通常只可抵借二三十元的债款。债期内,土地仍由自己耕种,按期付息;期满,付清债款,收回田单。无力还债时,以土地相抵。
  三、剥削方式
  解放前,剥削方式主要有中间剥削、放粮放款、雇工等。
  1.中间剥削:形式两种。一是佃富农(地贩子)从地主手中租出土地后,再转手出租,采取虚放亩数,提高租金,从中渔利;二是农民向地主租地时,要经其管事,每租田一亩要给管事一二升酬粮。
  2.放粮放款:农民向富户借粮借款,多受高利贷盘剥。百元以上要中人介绍、书立契约,并以房屋田产抵押,月息1至3分,逾期利滚利,甚者,倾家荡产。
  3.雇工剥削:无地少地农民,为生计所迫,经劳力市场或他人介绍,受雇于地富,俗称扛活的。按工期长短分为长工(年工)、短工(月工、日工)两种,他们劳动繁重、工时长、雇佣金低。一个长工一年要包30多亩地的农活及各种杂务,但一年只挣8至12石粮食。
  四、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
  1945年9月和翌年3月,先后在北宁铁路南、北解放区,开展了反霸、反奸、反特和减租减息、增资运动。
  1946年7月20日,中共路北武清县委决定在刘家务、辛庄寺等村进行土改试点工作,翌年11月底,在266个村中进行了土改。路南武清县仅在七区和一、二区的少数村进行了土改。
  解放后,全县进行土地粗分。1951年10月,中共武清县委决定在全县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结束。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47年在路北武清县的刘靳庄等村首先组织起较多的临时互助组,自愿互利。土地改革后又出现了常年互助组,组内成员三至五户不等。1952年,互助合作运动进入高潮时,全县共有互助组8837个。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翌年试办了7个初级社,开始使用新式农具、提倡密植、开展生产竞赛,粮食亩产高于单干中农四五十斤。1953年有初级社24个。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翌年,初级社发展到189个。7月沥涝,90%土地被淹,重灾社24个,部分中农拉驴退社。县委领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168个社办起打箔、织席、柳编、粉房、纺线等24种副业,两个月收入6.7万元,渡过灾荒,巩固了合作社。1955年初级社发展到707个。
  1955年7月,毛泽东主席作了《关于农业生产合作化问题》的十七条指示,11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初,大顿邱初级社率先转为高级农业社。高级社取消了土地入股分红,土地和折价投资后的牲畜、车辆、大农具都是集体财产,劳动力评工记分,按劳分配。年底全县共建成高级社536个。高级社推行新式农具,推广良种,改进种植技术,改土治碱,营造防风林,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957年底,高级社发展到628个。1958年9月,全县实行了人民公社化,1048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11个人民公社。
  第三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一、生产责任制走过的曲折道路
  1954年,初级社中已出现了包工计件等简单责任制,到1957年全县合作化后,尚未完善提高。
  1958年9月5日,全县11个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生产资料全社统一使用。
  1961年9月,部分社队实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超产奖)”、“四固定(土地、劳力、工具、责任)”定额管理小包工,少数队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扩大自留地,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后被说成是“单干风”而取消。
  1963年冬和1964年春在河西务、大沙河、大碱厂3个公社开展清工、清帐、清财、清库的“四清”运动,进行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大碱厂公社于1964年实现粮食亩产400斤,谓之上“纲要”。1974年全县粮食上“纲要”,后河淤、小营两个大队亩产超千斤。
  1975年9月和翌年12月两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出现“大批促大干”,“割资本主义尾巴”,强迫“车马归队、劳力归田”,推行“政治工分”,种植“一刀切”、劳动“大拨轰”,分配“大锅饭”,不算“经济帐”等“左”的作法。降低了工效,增产不增收,严重障碍生产力发展。
  1977年后始拨乱反正,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农村改革,使农业生产责任制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8年北口哨大队划分作业组,人均得超产粮35斤,翌年34个队实行包工到组和定额管理小包工,29个队增了产。
  1979年10月,县委书记徐景树带队去四川学习生产责任制经验,组织巡回报告团介绍经验。翌年1月在河西务搞试点,向全县推广“四专(队、组、户、人)”责任制。7月7日县委在下伍旗召开千人现场会,推广“联产计酬”责任制。
  1981年出现了“口粮田”(154个队)、“双田(口粮田加责任田)制”(218个队)、联产计酬(351个队)、“包产到户”(45个队)、“包干到户”(108个队)等责任制形式,6月2至3日,县委在城关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广。8月18至31日,县领导到河北省吴桥学习“双包制”后,县长李万鹏在广播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几统一”,防止损坏水利设施和集体财产。10月下旬,县召开三级干部会,交流“双包制”经验。翌年,282个队实行“双包制”,粮食比上年增产36.2%。北双庙四队粮食亩产从520斤提高到780斤,增加集体积累9777元,社员自行添置了大批生产资料。人均口粮、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4.3%和72.5%。聂营大队实行大包干,结束了多年吃返销粮局面,始向国家贡献余粮。
  1983年,90.4%的队实行了大包干,112个队实行双田制。1984年底,728个村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只大黄堡13个苇田村实行了定额管理小包工。1986年10月,进行了撤队清财,实现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乡村“几统一”系列化服务为辅的双层经营体制。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
  1.定额管理小包工
  是按不同作物、季节、工具、地块远近等差别,分别定出作业质量、数量、工分,限期完成,不达质量不记工,多劳多得的计酬形式。合作化初期安子上“阳光”社曾制定多达200余项定额,难于执行;1979年后,又有多数村队实行,减少定额项数,但管理复杂,质量难掌握,后逐步改为其他形式责任制。
  2.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含作业组)
  坚持生产队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实行“五定(劳力、地块、工分、产量、投资)一奖惩(超产奖、亏产罚)”和多种经营(棉花、林果、农机等),搞“四专(队、组、户、人)”的联产计酬形式,虽打破了“大锅饭”,又吃“二锅饭”,仍有平均主义现象。
  3.责任到劳责任制
  分联产、不联产两种,不联产的即定额管理小包工,联产的即是个人责任田。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四种形式:
  ①口粮田:按人固定一定数量的土地,由农户自营,产粮做口粮,其余土地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统一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②双田制:土地分为两种,一为口粮田(办法同上);一为责任田,又分三种情况:一是联产到劳或到组,二是定额管理小包工(不联产),三是包干(按规定上交征购和提留,余下归己)。
  ③包产到户:土地全部固定到户,分散经营,定产量、定工分、定上交,余者归己,生产队再按劳统一分配。
  ④包干到户(大包干):土地固定到户分散经营,集体提供“几统一”(耕、种、浇水、收割、脱粒等)服务,产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户有了自主权,工效和产量均大大提高。其弊端为土地零散不便机械作业,务工经商户粗放经营土地效益低,集体积累少,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等。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
  1980年7月起,实行乡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按产量、收支、上交、提留、积累、分配等10项指标的升降进行百分考核,60分以上再分一、二、三等奖,最高奖金150元。
  1984年春,多数村队进行地块调整(由原来每户10多块减少到4至5块),延长土地承包期(由原来3年延长到10至15年),制定土地投资补偿制度,承包后土地升级奖、降级罚,撂荒者除罚款外收回土地另包他人。鼓励农户开发荒地、坑塘,减免数年税收和提留,承包期可长达30年,当年就开发利用3.7万亩。
  各乡村根据各自条件,对农户实行耕种、浇水、收割、脱粒等“几统一”,且服务项目和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扩大到产前(种子、化肥)、产中(治虫)、产后(信息、流通)的系列化全程服务。根据自然条件划分作物区,统一品种,统一机械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其他田间管理也统一定出标准,限期完成,推广先进增产技术,实行集约经营。1984年首先从小麦、玉米开始,后发展到瓜、菜等经济作物,1986年以后,区域化种植已达120万亩以上。
  1985年农业承包合同管理走上正轨,改变了责任制初期承包双方的“口头协议”、“单方保证书”。翌年全县共订各业(农、林、牧、渔、企等)承包合同15.9万份,把双方的责权利束之以律,避免了责任纠纷。
  1980年起,逐年压缩粮田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1987年比1978年粮田减少30万亩,总产增长63.9%,使瓜、菜等经济作物大幅度上升。其后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林果、畜牧、养鱼等业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亦蓬勃发展。
  1987年,被划为天津市农村改革试验县,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寻求土地、工具、技术的最佳组合,使人务工有饭吃、务农有(足够的)地种。翌年出现5种形式:大户承包(依粮、菜、果、渔行业不同,面积大小不一)、联户承包、专业队承包、以厂带地(厂建农业车间)、集体服务农户经营。后一种形式要求区域种植、粮食亩产千斤以上;集体服务达80%的工作量,农户活劳动投入占20%,亩投资60至100元,实行有偿服务,口粮田按人均分;责任田由务农劳力承包,担负国家征购、集体提留和积累。1988年底有105个村、23.1万亩土地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占总耕地的16.4%。
  1986年全县乡村进行撤队清财,清理了债权债务,把原生产队财产资金转交村集体或做股到户。1988年开始提取农业发展基金(乡镇企业从税前利润列支10%,农户从上交提留中提20至30%,工商户每户交120元),用于农机水利设备更新改造。1989年12月除大碱厂乡外,33个乡、镇建立合作基金会,管理新老股金、发展基金等744万元,“有偿服务,保本增值,返利于民”。是年返利12万元,基金会收入4万元。翌年制定了有偿承包、有偿服务、足额收费、限项定额收费等制度,受益者负担,分期付款。数额控制在土地效益的10%以内,统筹费乡提乡管乡用,公积金村有乡管村用。公益金、管理费、服务费村有村管村用,建立使用审批制度,防止干部“乱花钱”。每个劳力年投义务工15个,用于农田基本建设。
  1983年7月党政企分开,大队改设村委会、农业社,生产队改村民小组。1984年2月,公社改乡。1986年撤消生产队,精简了干部。1986年底,村级经济组织因产业结构、经管水平不同,有农工商联合社、农业服务公司等不同名称。1990年初,开展内部审计,240村查处了违纪现象,710村完成改帐(借贷记帐),建综合台帐,设财产物资、经营收支、补农开支、折旧、干部工资、承包上交、基金会、征地费等科目,逐级定期上报,全面反映农村经济状况,有利于加强村户双层经营体制的经济调控和及时做出正确的指挥决策。
  第四节 生产服务体系
  历代农事均由县令(县尹、知县)通令督办。1930年县成立治蝗会(“七七事变”后解散),翌年成立农会(王大乎任干事长,下设6人,无活动)。县每年举办农产品评议的例会(事变后停办)。县建有农村合作社,从事资金贷放和产品物资购销运输,至1939年城乡已建组织310处,县设指导员、助手各1人(事变后停办)。
  1929年县建12亩苗圃1处,1932年县建20亩农场1处,每年选育优良种子、苗木分发四乡,俾使推广,1939年停办。
  解放后,县、乡(区、公社)两级除设有关科、部、办外,还建有多种场、站等技术服务部门。并由金融、粮、商等部门负责信贷和物资流通。农口各服务组织如下:
  农林系统:1949年建示范农场3处740亩(1956年撤改),1953年建县农技推广站,1956年下设13个区推广站。1956年建苗圃两处300亩(1964年改为1处)。1957年建气象站,1963年建土肥站,1964年建良种场1处150亩,1965年建种子站(公司)。1967年建地震办,1968年形成四级农科网。1973年建虫情测报站,7个公社配林业协助员。1979年建沼气办,社社均有林业协助员。1980年建立县农技推广中心,始建乡农校。1981年建县农业广播学校。1982年始建乡植保公司,1984年建乡林业站,1985年乡设农经管理员。1986年县林果机修部成立,1989年与生资公司合办植物医院。
  畜牧水产系统:1952年县建畜牧兽医联合会(13个分会),1954年县建兽医站。1960年接管商业部门配种站14个,乡设畜牧助理员,1965年有16个兽医诊所,1966年办兽医训练班(西南庄,半耕半读)。1968年有22个乡兽医站。1970年县办中专设兽医班,1971年村村有防疫员。1972年县建种鱼场(1981年改归市),1974年有兽医站27处,1983年建成泗村店种鱼场,县建水产技术推广站。1985年下朱庄联合体孵化鱼苗,县蛋鸡场部分改建种肉鸡场。1986年县建种猪场,1988年建立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水利农机系统:1957年县建拖拉机站,1960年设6个分站。1962年建扬水站4处,1965年建立水利排灌中心站,1966年试办乡农机站(1980年改服务公司)。1969年建水利修造厂,1971年建八一农机修造厂和县机井队。1973年县建农机供应站,1974年乡乡建有农机站,县建农机培训学校。1985年有国营(含乡管)扬水站41处、农机管理服务站7个、农机供应网点4个。1990年县农机化服务中心在建设中。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县乡村户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
  种植业的“几统一”服务。主要由村集体提供,分专业服务(水、电、农机、种子、植保)、综合服务、季节服务、常年服务,人员有专职、兼职等形式。张辛庄服务队提供浇地、耕播、化学除草、收割、脱粒、秸杆粉碎还田,代购化肥、种子、农药,请专家指导技术,代销瓜菜、瓜籽。农户只负责间苗、锄草、追肥等。
  多种经营的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按行业建立,自成系统,常年固定,形成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服务范围超出一乡一村,扩大到附近乡村和邻县,出现横向联合。董河养鹌鹑户,接雏、购料、交蛋三不出村。太平庄养鸡服务组为4个乡20个村提供服务。1986年春,全县有专业化系列化服务组织178个(乡办42个,村办136个)。系列化服务现已发展到各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1986年春,乡办服务组织257个,村办3477个,联合体办146个,专业户办1684个,及县直部门形成了全县范围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农口各局引入技术和良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金融部门解决资金困难,物资部门供应生产资料,工商部门办理执照。各乡除各种物资设备(农机、水、电)服务外,还建有各种协会、研究会,提供技术和信息,南蔡村乡瓜菜研究会解决了瓜农的买难卖难,促进了该乡西瓜生产的发展。
  乡村自办流通,发展商品生产。1985年初,县委、县政府支持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政策上与国营、集体一视同仁。1987年5月有乡办流通组织46个、村办29个、联合体办11个、个体办6906个,合计从业8788人。商品流通形成多渠道、少环节的畅通局面,加快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第五节 国营农业
  武清农场 1958年8月在藕店村附近建立,有地3万亩,始辖7个大队,1963年以后下辖13个大队。1967年在上马台公社西安子建立分场(卫东农场)有地0.2万亩,1970年分场撤消,划归公社。场部为全民所有制,有地0.51万亩,大队为集体所有制。1981年划归天津市农场局,1984年13个场辖队划回本县,组建下朱庄乡。场部成为市驻武清单位。
  萧刘杜农场 1960年4月在萧家庄、东刘庄、杜庄一带建立,有地1.34万亩,辖11个大队,1962年撤消,划归公社。第二章种植业
  第一节 耕地
  面积
  清乾隆七年,全县额内(民、灶)共地230顷,额外(宫边、马房、御马监、七卫)共地3879顷,境内耕地共约45万亩(因民大地1亩合民小地3亩),加上外飞地(拨补德州687顷),也仅51万亩。
  1939年全县耕地约200万亩。解放后的1949年,全县耕地189.75万亩,政府鼓励开荒,到1955年耕地增至190.37万亩。后因水利、交通和基本建设占地增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到1990年,全县耕地140.37万亩,其中水浇地140.06万亩。
  土壤
  境内均为潮土,分3个亚类,续分为17个土属,计146个土种(含复区3个)。按地势由高到低依次分布普通潮土(113.2万亩)、盐化潮土(22.6万亩)和湿潮土(11.0万亩)。普通潮土按剖面质地可归纳为砂性、壤质、粘性及夹粘、夹砂5大类,后两类属变异类型。
  按全国土地八级制分级标准,1982年全县土地分为二、三、四级,二、三两级又各分两个亚级,即分为三级五等。二级一等地(40.4万亩)是当时最好的土地,二级二等地(48.0万亩)分布最广,三级一等地(30.8万亩)、三级二等地(20.2万亩)分布渐少、质量渐次,四级地(2.5万亩)为沙荒重盐碱地。
  随着对土地投入的增加,农田基本建设水平的提高,实行区域化种植、集约经营、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吨粮田建设,使大部分土地增等升级;因产业结构变更,务工经商户粗放经营,有少部分耕地降级。1990年新增一级地8万亩(亩产吨粮或高产菜园),二级一等地增为55万亩,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二级二等地增为50.4万亩,三级一等地降为20万亩,三级二等地降为2.2万亩,两项22.2万亩为全县的拉后腿田,现已实施中低产田的改造计划,四级地增至4.8万亩,为重盐碱沙荒地。
  第二节 作物
  一、品种
  1.冬小麦:农家品种有小红芒、大红皮、早洋麦、五花头、和尚头、葫芦头、河南白。50年代引进碧码4,60年代引进华北187、农大311、北京8、平原50、农大45、北京10、碧码1、东方红1、定县72,70年代引进东方红3、济南2、科遗16、学81、东方红2、早硬45、科繁155、农大139、科繁51、农大90,80年代引进京作210、京双16、丰抗7、丰抗8、丰抗2、丰抗4、丰抗10、丰抗11、丰抗13,1986年以后引进农大146、农大142、京优626、京冬1、北农2、北京837、津麦2号。
  2.春小麦:50年代种植农家种,60年代引进甘肃96、欧柔等,70年代以后引进京红号、津春5号等。
  3.大麦:境内大麦均为春性,50年代种农家种,有芒大麦、米大麦,70年代后引进六石准、矮杆齐、天津1号等。
  4.玉米:农家品种有黄马牙、白马牙、二马牙、细皮黄、二秋子、大粒黄、把粗、大屁股快、金皇后、英粒子。60年代引进东陵白、朝鲜白、紫茬白、八行白、农大7、罗马尼亚双交、双跃3、维尔156。70年代引进群单101、群单103、群单105、新单1、白单4、胜利105、丹玉2、丹玉4、丹玉6、京黄113。80年代引进京杂6、京白10、京早7、黄417、中单2,自育蔡科1、武早1、武早2。1986年以后引进丹玉11、丹玉13、沈单7、唐玉1、中单15、农大60、冀单15、冀单17、掖单4、掖单5、掖单10、掖单13等。
  5.高粱:农家品种有红壳红、黑壳红、黄粘、大白、瞎八斗、牛腿。60年代引进熊岳253、歪脖红、朝阳红、千斤白、多穗、分支大红穗、平顶冠。1964年以后种植杂交高粱,引进遗杂7、遗杂10、遗杂19、忻杂7、忻杂52、津杂4、津杂9、晋杂5、原杂10、原杂11、原杂12等。
  6.谷子:农家品种有紫根、大黄、大白、钱串紧、刀把齐、绳头、毛毛虫、金钱子、铁头碰。60年代引进靠山白、焦谷、朝鲜茎谷。70年代引进华农4、三农1、鲁谷2、杨树谷,80年代引进青到老、豫谷1、日本大粒等。
  7.水稻:农家品种有小红芒、大白芒、葫芦头、白金、黄金。1956年以后陆续引进银坊、大葡萄黄、叶里藏花、早丰、秋丰、秋光、水源300粒、水源52、水源85、京引33、锦丰、垦丰45、野地黄金、7608。80年代引进红旗1、红旗16、京育1、京育2、京越1、东方红1、花育1、中丹2、秦选1、旱中春糯、中花9、中作180、石狩、秦爱。1986年以后引入中花11、中系8215、幸实、辽盐2、秋优20、京稻3、寒九、北丰3等。
  8.大豆:农家品种有大金元、小金元、小白眉、白合豆、海里站黑豆、一戳枪、大青豆。80年代后引入吉林3、向阳1、铁丰18、丰收10、冀豆4、234—1、112—2—4、平顶黄、科系170、诱变30、科丰6等。
  9.红小豆:农家品种有朱砂红、大红袍。80年代后引入81—95、81-74、E1022-1、冀红1、P85-6、80-131,1986年以后选育出H14、H1、H22。
  10.绿小豆:农家品种有明绿、毛绿,1986年以后引入中绿1号。
  11.杂豆:主要是豇豆,农家品种有白小豆、花小豆、白爬豆、红爬豆、花豇豆、千斤豆。
  12.甘薯:原为本地农家种,40年代传入日本洋白薯,50年代引进胜利百号、农林4、河北531、河北553,70年代以后引入北京红、徐薯18等。
  13.马铃薯:50年代始种植,引入男爵、天津蛋、丰收白等。
  14.棉花:原为中棉,1919年始种美国长绒棉,40年代传入美棉品种有斯字2B、斯字4B,50年代以后引入岱字15、徐州209,70年代以后引入徐州1818、鄂光、徐州142、黑山1、黑山2、沪204,80年代引入鲁棉1、徐州514、冀棉7、冀棉8、珂字315、中棉所10,1986年以后引入冀棉1、冀棉12、冀棉11、鲁棉6、鲁棉7、廊师7315-38、中棉所12、冀无3703、冀棉16等。
  15.花生:光绪七年始种植,50年代有大花生、小花生、油果等。70年代引进白沙1016、徐交4、伏花生、一窝猴,80年代引入花28、花37、海花1等。
  16.芝麻:农家品种有霸王鞭、大八杈、小八杈、八筒白,1986年以后引入冀芝1、北芝3。
  17.向日葵:农家品种有白籽、黑籽、大白边、三道眉,株型有独头、多头,以独头大籽的三道眉为主。1986年以后引入食葵2、5108、8377、7715、食葵2选。
  18.蓖麻:农家种,按茎杆有青、红两色,按果皮有光果、刺果,80年代初引入日本塔穗。
  19.麻类:有青麻、红麻,50年代引种黄麻。青麻农家品种有大叶青,1956年引入华北大青杆。
  20.药材:主要种类有红花、白菊、板兰根、生地、紫苏、白芷、元参、丹参、沙参、冬花、牛膝、枸杞等。
  21.萝卜:水萝卜有大红袍、粉皮、五缨水萝卜。青萝卜有索庄青、葛沽青、紫芽青、心里美。旱萝卜有大灯笼红。白萝卜有象牙白。
  22.胡萝卜:有红胡萝卜、黄胡萝卜。
  23.白菜:农家种有大麻叶(大核桃纹)、中麻叶、小麻叶、小青口、包头青、大绞棍青、小绞棍青、玉田锥、翻心白,70年代引入中青9、天津青口、834、津青9,80年代引入中青7、中青12、李嘴3、李嘴7、津青34等。
  24.芥菜:叶用有雪里蕻(春不老),根用有芥菜疙瘩。
  25.甘蓝:叶用洋白菜,70年代始种植,有牛心、平顶,80年代引入报春84、中甘11。花序用花椰菜,70年代始种植,有法国菜花、荷兰雪球,80年代引入白丰、绿菜花。球茎甘蓝有苤蓝,零星种植农家种。
  26.菠菜:春菠菜、冬菠菜,无刺种、有刺种(蒺藜狗),圆叶、尖叶、圆子大叶、大叶青。
  27.芹菜:南马集、上海大芹、空心芹、实心芹、白庙芹。
  28.芫荽:农家种香菜。
  29.茴香:农家种大茴香、小茴香。
  30.莴苣:茎用莴笋有鞭杆、棒锤,叶用有生菜。
  31.甜菜:叶用当地农家种莙荙、活劈菜。
  32.苋菜:民国时期为当地农家种。80年代引入美国1、美国2、美国3、河北1、河北2、西藏白、K112、R104。
  33.长豇豆(菜豆角):有十八豆、丝瓜青、六月鲜、一戳枪,80年代引入浙豇28。
  34.菜豆(芸豆):农家种有红粒、白粒、花粒、黑粒、九粒白、弯子、滚子、地豆、双季豆,70年代后引入78秋、春风2、春风4、津822、804、806、秋抗6、G0446。
  35.扁豆(火镰片):有青扁豆、红扁豆、白扁豆。
  36.茄子:紫茄、绿茄、白茄、凉水茄、大民、二民。
  37.辣椒:大羊角、小羊角、甜椒、柿子椒、天鹰椒(朝天椒),80年代引入世界冠军、茄门、天津8、海花3。
  38.蕃茄(西红柿):60年代始广植食用,有北京早红、丰收黄、大黄、津粉65、粉红甜肉,80年代引入鲜丰、强丰、早粉2、强力米寿、沈粉。
  39.黄瓜:农家种有春黄瓜、秋黄瓜、地黄瓜、黄金坠、油条、棒锤、秋七寸,70年代引入唐山大刺、长春密刺、津研1、津研2、津研3、津研4、津研5、津研6、津研7,80年代引进夏丰、津杂1、津杂2、津杂3、津杂4、津春4。
  40.南瓜:中国南瓜有大磨盘、小磨盘、牛腿(骆驼脖),印度南瓜有白倭瓜、绿倭瓜、红倭瓜、白玉瓜、架倭瓜(吊瓜),美洲南瓜有西葫芦。
  41.冬瓜:有白皮、青皮、粉皮、一串铃。
  42.丝瓜:有棒锤丝瓜、棱角丝皮、蛇丝瓜。
  43.菜瓜:有八棱脆、花皮脆、羊角脆、绿皮脆、花条、一窝猴、蛮梢瓜、锥把甜、八棱酥。
  44.甜瓜:香瓜、面瓜,均为农家种。
  45.西瓜:农家种大籽打瓜有红瓤、黄瓤、大白瓤,70年代引入小籽西瓜、早花、蜜宝,80年代引入中育6、丰收2、丰收3、佳美、佳丽、佳佳、石红1、石红2、郑州3,1986年以后引入郑杂5、新优2、金花宝、新红宝、金钟冠龙和无籽西瓜。
  46.葱:鸡腿葱、高脚白、大菜葱、分葱,70年代以后引入章丘大葱、五叶齐。
  47.韭:有黄苗、弯苗、大青苗、马蔺韭、汉中冬韭、津南青韭。
  48.蒜:有红皮蒜、白皮蒜、马牙蒜。
  49.洋葱(葱头):有红皮、黄皮。
  50.藕:有莲藕、旱藕、红花、白花。
  51.石刁柏(芦笋):70年代始种植,品种为玛丽·华盛顿500、绿色飞人。
  52.食用菌:有平菇、草菇、凤尾菇。
  53.其它:零星种植的还有蔓菁、洋姜、草石蚕、紫菜头、洋大头菜、苦瓜、蕹菜、蕉藕、山药、黄花菜、紫苏、薏苡、胡麻、糜黍、芦粟(甜甘蔗)、蚕豆、大小豌豆、油菜、烟草(红、黄花)、香椿、葫芦、瓠子、草莓等。80年代引入甘蔗、甜叶菊、啤酒花、复合草。原有的荞麦、稗子现已不种。
  二、分布
  粮食作物原以低洼粘土地为多,棉花、花生以高燥沙土地为普遍,庭园隙地有蔬菜、瓜果零星种植。历史上主要产粮区在永定河老泛区,新泛区次之。主要产棉区在杨村、梅厂、大良一带城关附近次之。
  解放后,粮食生产一直被放在首要地位。50年代生产条件差,以秋粮为主,夏粮为辅。1956年进行洼地改造,扩种早熟作物春麦、马铃薯等,在筐儿港以北及夹道、泗村店、大黄堡等地发展水稻,又在城关和路南地区发展高产作物甘薯。以1958年为例,早熟作物20.9万亩(其中春麦12.9万亩)、水稻22.6万亩、高粱18.7万亩、甘薯21.1万亩、玉米26万亩,杂粮36.8万亩、冬小麦40.7万亩。此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水源缺乏,水稻面积锐减,杂交高粱又取代了甘薯,成了新的高产作物并大面积推广。早熟作物也下降,小麦、玉米面积增多。以1975年为例:早熟作物2.3万亩,水稻0.5万亩,高粱32万亩,甘薯2.8万亩,杂粮23.7万亩,冬小麦66.1万亩,玉米60.4万亩。随着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的建设,小麦、玉米成了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总产不断提高,为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1989年作物分布为:冬小麦55.5万亩,玉米66.9万亩,稻类0.4万亩,谷子2.5万亩,高粱4.5万亩,甘薯2.5万亩,大豆9.3万亩,杂粮5万亩(其中红小豆3.3万亩)。
  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麻类次之,药材等零星种植。棉花一般15至20万亩,1961年只有7.5万亩,1980年最少只5.4万亩,1984年最多为30万亩。1989年为10.8万亩。油料原以花生、芝麻为主,1980年以后向日葵面积扩大。1949年油料4.6万亩,1960年只有1.8万亩,1985年达25.9万亩,1989年17.3万亩。芦笋1985年0.6万亩,1988年2.2万亩。天鹰椒1989年0.6万亩。
  瓜菜作物原以白菜、萝卜、芥菜、葱蒜、韭菜、黄瓜、南瓜、豆角、茄子、辣椒、芹菜、菠菜为主。
  50年代以后陆续增加了马铃薯、蕃茄、洋葱、洋白菜、菜花等。瓜类主要是西瓜、菜瓜,甜瓜、面瓜为次。1949年瓜菜面积6.2万亩,1966年蔬菜只有1.0万亩,1985年增到3.9万亩,1989年增到17.2万亩。1955年瓜类只0.05万亩,1981年达3.15万亩,1989年增到6.3万亩。
  各种作物遍布全县,除大黄堡乡苇田村外,各乡(镇)村(街)仍以粮田为主,多种经营棉、油、瓜、菜各有侧重。现在主要作物分布情况如下:
  冬小麦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是黄庄、东蒲洼、豆张庄、曹子里、崔黄口、河北屯、大良、南蔡村、大孟庄、下伍旗、河西务、泗村店、白古屯、高村。
  玉米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豆张庄、东蒲洼、曹子里、崔黄口、大良、河北屯、下伍旗、南蔡村、大孟庄、城关、白古屯、河西务、高村。
  早熟作物以春麦为主,主要是曹子里、豆张庄、上马台、东马圈4乡较多。秋杂粮面积1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黄花店、豆张庄、泗村店、上马台。
  棉花面积1万亩以上的是城关、大王古庄、白古屯、东马圈。花生面积在0.25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陈嘴、曹子里、城关、大孟庄、双树、河北屯。芝麻面积在0.1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黄花店、曹子里。向日葵面积在0.5万亩以上的是豆张庄、泗村店、曹子里、上马台、梅厂、聂庄子。
  蔬菜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是南蔡村、北蔡村、大良、河北屯、下伍旗、河西务、大沙河。果用瓜面积在0.3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黄庄、豆张庄、东马圈、泗村店、高村。
  在发展生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促进流通、发展出口等方针政策指引下,已建成各种商品生产基地。如表:
  三、产量
  历朝农作物产量未见准确记载。1936年耕地128.8万亩,棉花21.1万亩,产皮棉53177市担。1938年特大洪水,田园荒芜。1939年全县耕地200万亩,粮食作物157.4万亩,总产93.1万石;棉花14万亩,总产350万市斤;花生12.6万亩,总产378万市斤;蔬菜5.4万亩,总产0.67亿市斤。
  1949至1990的42年中,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更换品种、改进技术,使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粮食耕地亩产从61市斤增到604公斤,总产从1.02亿市斤增到5.62亿公斤。其中夏粮总产从0.26亿市斤增到2.19亿公斤,秋粮总产从0.77亿市斤增到3.43亿公斤。冬小麦亩产从63市斤增到375公斤,总产从0.24亿市斤增到2.17亿公斤。玉米亩产从64市斤增到435公斤,总产从0.43亿市斤增到3.04亿公斤。棉花亩产从10市斤增到74公斤,总产从158万市斤增到888万公斤,其中1984年总产达3800万市斤。油料亩产从30市斤增到137公斤,总产从139万市斤增到2333万公斤,其中1986年总产达5445万市斤。瓜类亩产从1000市斤增到3534公斤,总产从50万市斤增到1.73亿公斤,其中1987年总产达4.02亿市斤。蔬菜亩产从500市斤增到4086公斤,总产从0.31亿市斤增到7.43亿公斤。各年各种作物的面积、亩产、总产详见附表。
  第三节 农技农艺
  历来沿用人、畜力耕作,以“二十四节”和口头传诵的大量“农谚”指导农事活动。民国时仍以靠天等雨一年一熟旱作农业为主。沙土地秋季深耕,春播前耕耙保墒,畜力不足者,仅行春耕。粘土地有免耕(潺种)播种习惯。盐碱地做畦纳雨,低湿地四周开沟排水。高燥地种棉及五谷轮作混栽,低洼地多种高粱、黑豆,永淀河泛区“一水(放洪)一麦”。播种,沙土地耠子开沟手撒种,粘土地多耧耩,亦有人工开沟点播者,播后覆土镇压或脚踩。肥料以土杂肥、人畜厩肥、饼粕为主,少有人造肥料(化肥)。基肥,每亩土杂肥一、二千市斤,追肥只有玉米在定苗后追施,粘土地很少施肥。田间管理,多畜力耥耘,人工锄耪,大镐捉地,除草培土。棉花、瓜类整枝压蔓,甘薯多翻秧。谷类收获后以磟碡脱粒、晒干风扬。玉米人工脱粒,棉花随开随摘,地下产物用叉镐收刨。地下害虫以信石毒谷防治。棉蚜虫于叶上撒干土或草木灰除治,粘虫、蝗虫人工捕捉扑灭。
  解放后,农业技术不断提高。50年代,推广新农具,评选良种,改进耕作;60年代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机耕、发展水浇地和科学种田,推广杂交种(玉米、高粱);80年代主要作物实现优种化,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加强测报、综合防治病虫、化学除草。由于机械化水平提高,水浇地扩大,保护地的发展,改变了作物布局和农时季节,由一年一熟向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和多熟制(蔬菜)发展,提高了产量,富裕了农民,调节了市场供应。
  一、土壤耕作
  1952年以后,有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应用,加深了耕层、熟化土壤和消灭多年生杂草。1958年大搞人力深翻,同时机耕面积也逐年扩大,1965年机耕面积达81万亩,机械作业项目逐步扩大到耙、压、打埂、平畦、播种、镇压,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工时,提高了作业质量。1985年机耕面积达到124万亩。1979年示范棉花免中耕、浅锄灭草。80年代,多实行秋季深耕或浅旋灭茬后种麦,夏收后旋耕或浅串播种以及铁茬播种,出苗后中耕灭茬等隔年深耕、深浅结合的土壤耕作法,深松及免耕播种(化学除草)也已点片示范应用。
  1957年出现机播作业,1974年小麦实现大面积畜力机播,80年代初推广小麦抗灾种植法(小耠子密行条播,集中施肥,浅覆土)。近年,推行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小麦又恢复了大面积机播,玉米、大豆也已实行部分机播,精量、半精量播种也已开始小面积应用,可以节省用种,提高出苗整齐度,减少间苗用工。
  二、种植形式
  50年代,一年一熟为主,多采用“单条杠(平播)”、“大小垄”玉米杂粮间套作、“满天星(点种豆类)”混作。1965年以后,小麦种植“三密一稀”、“四密一稀”,套种夏玉米,少数地块出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1972年以后,推行小麦“五八化”(五尺畦八条垄)。1976年推广“三种三收(小麦套夏玉米,收麦后间种夏谷或豆类)”,采取“七尺半”、“五尺”带田或“槐底式(竖畦横播小麦)”种植。1979年以后,小麦玉米实行两茬平作,夏秋粮并重。畦面大小依水源条件而灵活掌握,改套种为平播,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一年一熟制,可以是春播作物或秋播作物(一水一麦);一年两熟为冬小麦、套(夏)玉米(或夏谷、麦茬薯、麦茬稻等),或早熟作物(春麦)和夏播作物(夏大豆、小豆、向日葵等);两年三熟是以上两种熟制的组合,如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或春稻——冬小麦——麦茬稻。
  蔬菜,1979年以前一般只种春秋两茬,夏茬易遭病害。1983年以后地膜覆盖、温室、大中小塑料棚广泛用于生产,加上防治病虫技术的提高,多已变为三茬以上,早春茬小白菜、水萝卜、洋白菜、西红柿,夏茬黄瓜、西红柿、洋白菜、豆角,秋茬萝卜、大白菜、芹菜、香菜、菠菜,冬季温室生产黄瓜,拱棚生产绿韭。茄子、辣椒春提前或秋延后,搭配其它种类为一年两茬。瓜类一般与小麦等作物倒茬轮作,近几年西瓜既有早春覆膜栽培,也有夏播覆膜栽培。
  三、施肥浇水
  肥料种类 50年代仍以农家肥为主,1956年以后,大搞了积造肥,挖坑泥、河泥,发展养猪,冬季浇尿。化肥有硫铵(肥田粉)、骨粉、氯化铵、硝铵等,化肥用量每亩耕地2至3公斤。1966年以后,夏季大搞高温积肥(四合一)、压绿肥,秋季搞秸杆还田,冬季挖坑泥,土法生产5406菌肥。化肥增加了氨水、碳铵、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以氮肥为主,磷肥用量很少,到1973年每亩耕地化肥用量为17公斤,1980年每亩耕地化肥用量达25公斤。这一时期农家肥、氮化肥并重,施用氮肥增产显著。1982年土壤普查发现大部分土地缺磷,经试验缺磷地块,增施1公斤磷肥可增产粮食1.2至3公斤或油料1.6公斤。大面积施磷很快推开,到1985年累计施磷面积300余万亩。化肥品种增加了磷二铵、磷酸二氢钾、稀土、硼、锌、铜、钼等微肥,三十烷醇、缩节安等生长调节剂也用于生产,每亩耕地化肥用量达37公斤,此期为化肥为主,氮、磷并重阶段。近年,提倡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化肥用量逐年增多,1990年每亩耕地达45公斤。化肥品种又增加了二元、三元复合肥、各种作物专用肥,同时年年夏季大造有机肥和大田覆盖麦秸,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每年用于造肥的麦秸用量2.5亿公斤,每亩有机肥用量2至3立方米以上。
  施肥方法 50年代粗肥沟施,追肥穴施,少量化肥雨后追施。稻田地结合整地施基肥,追肥则结合浇水撒施。60年代追化肥穴施盖土或施于耥青沟内覆土。1965年玉米底肥采用“翻穴点种”,1971年采用“丰产坑”,1973年以后种化肥沟施,种、肥隔离。小麦追肥沟施或扎眼施,施后覆土。氨水随水浇施或扎眼施并盖土。菌肥用于拌种,钾肥叶面喷施。70年代后期出现了化肥耧、施肥器等,有机肥用量多时改沟施为整地时撒施翻入土内;过磷酸钙轧碎与有机肥堆闷发酵后再施;微肥拌种或叶面喷施。80年代施肥方法渐趋科学,采用氮肥深施、磷肥分层浅施、氮磷混施、三肥(氮、磷、有机肥)坐底,主要作物按叶龄分期施肥等新方法。如春玉米追施八叶肥,夏玉米追施六叶肥,小麦重施拔节肥,棉花重施花铃肥,花生追施初花肥等,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试验,指导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保肥力强的粘土地重施底肥,保肥力差的沙土地,除施底肥外,适当增加追肥。
  各项作物在施肥量上多少不均,小麦、玉米、棉花、瓜菜施肥量大,其次油料、豆类、杂粮施肥量小,瓜果蔬菜施肥量最大。
  灌溉能力 50年代从1.2万亩增加到近百万亩。60年代,因河道上游修水库,地上水不足,地下水配套差,1961年降为10万亩,到1966年又恢复到近百万亩。70年代后地下水位下降,采取机泵下座安装,灌溉面积50至100万亩。80年代采用小畦、地下管道输水、喷灌等节水措施,保浇面积百余万亩。
  灌溉方法 白地有春灌、秋冬灌。作物浇水以小麦、水稻、瓜菜为主,玉米、棉花等浇水面积很小。地上水充足时为大水漫灌,地下水多为畦灌,沟灌,喷灌面积不大。值遇旱年,缺水地块,仍有座水点种或播后浇蒙头水、担水补苗的。1982年以后实行水稻旱种,雨季以蓄代排。近几年小麦收前浇麦黄水,秋收前带青浇地,为下茬播种造墒,加快了播种和出苗。
  四、作物栽培
  1.小麦 解放初种植农家种,大垄稀植,多不浇水,亩施粗肥一、二千市斤。1953年始更换品种,缩小行距,1956年有小面积水浇麦。1958年出现高密度播种(亩播量60市斤以上,有甚者500市斤以上)。翌年4月14日,毛泽东主席到豆张庄麦田视察,指示隔行间苗,应合理密植。60年代,无水源地区推广顶凌追肥,有水源地区,结合浇水撒施化肥。1965年以后种植“三密一稀”、“四密一稀”。70年代,以东方红号为主,两肥坐底,重施起身肥(春季一炮轰),种植形式“五八化”、“七尺半”或“五尺”带田,“丈畦二十四化”等。80年代初,旱薄盐碱地推广抗灾种植法,三肥坐底,后期三防(防病、防蚜、防干热风),叶龄指标促控法。1982年以后改为丰抗号品种,1985年以后又改为农大142、146、津麦2号。全生育期亩施粗肥3方,碳铵、过磷酸钙各100公斤,推广了冬前育壮苗、冬季耙轧防寒、春季返青拔节两次肥水,重施拔节肥,旺苗拔节始期重轧,喷多效唑,以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
  2.玉米 50年代农家种,春播为主,每亩千、八百株。60年代引入“农大”、“群单”号,推广“翻穴点种”。70年代初示范丰产坑丛播法,1975年分次追化肥,翌年推广蹲苗防倒,春播、麦套、夏播并重,密度每亩分别达到1.4、1.0、1.9千株。80年代,品种“京杂六”、“京早七”、“黄417”、“冀单15”、“冀单17”、“农大60”、“沈单7”、“掖单4”,以春播、夏播为主,密度逐年增加,到1990年春玉米密度每亩3千,夏玉米4-5千株。全生育期亩施粗肥2方,碳铵80-100公斤,过磷酸钙50-60公斤。近几年主要推广了三肥坐底,种、肥隔离,保全苗;重施春八、夏六叶肥,重管前期,提高整齐度,除治钻心虫,推迟收获促粒重。
  3.稻类 解放初种植陆稻,1956年以后改种水稻,有水育水插、水直播、旱直播三种。1959年示范油纸保温育苗,1962年改为小苗带土移栽。1965年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育秧,1970年推广湿润育秧,1976年推广水旱轮作和稻麦一年两熟,1982年以后推广水稻旱种(旱直播,苗期旱长、四叶后浇好几次水)和化学除草。
  4.甘薯 高垄栽培,原为火炕育秧,后改温床育秧、薄膜育秧。70年代曾种植子母薯(白薯下蛋),提倡手提蔓不翻秧。80年代推广三肥坐底,药剂处理种薯防治黑斑病。
  5.谷子 原为春播,钻心虫严重,70年代中期改为夏播为主,密度亦由原来2万株增到4万株,1982年以后采用温汤浸种等法防治线虫病,并推广叶龄追肥。
  6.高粱 50年代农家种,每亩2-3千株,1958年种多穗高粱,密度增到5-6千株。1967年以后以杂交高粱为主,每亩5千株。
  7.豆类 多与玉米、高粱等间作,一般不施肥,不间苗。60年代曾用根瘤菌拌种,80年代以后推广三肥坐底,实行间苗,大豆每亩1-2万株,红小豆0.7-1.2万株,重施初花肥,全生育期施肥量大豆每亩粗肥2方,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红小豆磷二铵10公斤,尿素7公斤,以夏播为主。
  8.棉花 50年代初每亩2千株,1954年起增到3千株,1955年实行分次打群尖,1956年推广蕾期追肥。6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1965年推广芽苗移栽,1966年示范营养钵育苗移栽。1973年推广高密度精整枝,1974年以后推广三肥坐底。1979年以后提倡14度地温播种,密度恢复到每亩3-4千株,1980年示范免中耕。此后,推广呋喃丹拌种、地膜覆盖、喷缩节安控徒长,改进了整枝法,只去营养枝,不捋土叶。重施花铃肥,苗期扒土晒茎防病。1989年引入无毒棉,整枝进一步省工。全生育期亩施粗肥1-2方,碳铵6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
  9.花生 50年代每亩2千穴,每穴4-6株。60年代每亩3-4千穴,每穴3-4株,1972年推广清棵蹲苗。1976年推广两肥坐底,疏播密植,每亩8千穴,分级粒选,双粒点播。1979年出现“揭盖清棵”和地膜栽培。80年代推广了钼酸铵拌种、初花期追肥。
  10.西瓜 70年代及以前技术无大改进,80年代以后,有地膜、改良地膜和夏播覆膜栽培,增加了产量、产值和改变了上市季节。1985年以后又出现了架西瓜、大棚西瓜、无籽西瓜、扦插繁育无籽西瓜和抗病嫁接西瓜技术。每亩施优质粗肥5方以上。
  11.大白菜 70年代以前以育苗移栽为主,80年代以后,面积扩大,以直播为主,亩施有机肥5方以上,立秋前3-4天作畦沟播,间苗1-2次,7-8片叶蹲苗,以后4-7天追肥浇水1次。喷瑞毒霉防治病害,立冬前收获。
  12.芦笋 秋播或春播于园田,沟播育苗,每月追肥浇水,翌年于沙性轻碱地定植,行距2米,株距0.3米,多施基肥,加强管理,秋后割去地上茎叶,第3年早春浇水后培埂,以后长到15厘米时逐日清晨破埂采收,麦收前开埂停止采收,追肥复壮,可连采多年。
  五、植物保护
  1.病虫草害 病害主要有禾谷类锈病、黑穗病、斑病、白粉病、稻瘟病、谷子线虫病,豆类菟丝子,棉花瓜类炭疽病、枯、黄萎病,甘薯黑斑病,茄果类疫病、霜霉病,大白菜软腐病、病毒病,芦笋茎枯病等。虫害有蝗虫、螟虫、粘虫、蚜虫、棉红铃虫、棉铃虫、红蜘蛛、金龟子、蛴螬、蝼蛄、金针虫等。草害有茅、芦、莠、马唐、稗草、画眉草、落藜、蓟、旋花、蓼、苋、蒿、葎、马齿苋、莎草、苍耳、鸡眼草等。
  解放初,小麦腥黑穗病,造成轧麦一场黑。棉红铃虫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蝗虫、粘虫亦时有发生,食禾几尽;盐碱地,地下害虫严重,造成缺苗断垄。60年代以后,主要发生粘虫、钻心虫、蚜虫、棉铃虫、玉米斑病。80年代主要有谷子线虫病、棉蚜、棉铃虫、小麦白粉病、蔬菜瓜类病害。草害,50-60年代垄大苗稀易于耥耪除掉,80年代作物密度大增不便清除,危害渐大。虫灾以1966年最重,受灾114万亩,成灾57万亩,其次1973年受灾21万亩,成灾14.7万亩,1976年受灾10.2万亩,成灾6.3万亩。此后虫害基本被控制,1985年以后受灾、成灾面积均在2千亩以下。50年代蝗区约有今14个乡的范围,1975年以后,被压缩在大黄堡洼为主的10万亩以内,1989年由于黄庄、小于庄水库建成蓄水,库区及外围地区也被列为蝗虫监视区。
  2.测报与植检 1956年始用糖醋液诱蛾监视虫情,1964年增加黑光灯诱虫,翌年建测报站,指导农民适时防治。1973年各社队采用杨枝把诱集成虫,1974年以后设测报点4个,防蝗站1处,并与相邻省、市、区、县建立联系,互通情报,适时防治,不使成灾。1957年对全县危险性病虫检疫对象进行普查,并采取措施控制蔓延,翌年农业部在王庆坨召开甘薯小象鼻虫防治现场会,我县受表彰。麦种拌赛力散、棉种熏蒸灭虫后再销售,消灭了小麦腥黑穗病和棉红铃虫。禁用棉加工下脚料积肥,控制了棉花黄萎病。谷子花而不实通过镜检,系线虫为害,用变温浸种减轻了危害。1980年两名植检人员穿着中国植检工装,负责种子调入调出的检疫,控制了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
  3.病虫草防治 50年代“防治结合”、“改治并举”,“人力为主,飞机为辅”,依靠群众,勤俭治蝗,飞机喷粉,人工捉拿,洼地改造,控制了蝗害。60年代“治早、治小、治了”、“治虫不见虫”,大量施药,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1975年以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狠治夏蝗,抑制秋蝗。“三查(成虫、卵、幼虫)两定(时间、地块)”治粘虫。加强测报,适时防治,推广抗病虫品种,改进耕作,保护天敌,禁用剧毒农药。80年代推广广谱、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
  ①药物防治 50年代以信石、六六六、滴滴涕、赛力散为主,60年代为乐果、1605、1059、3911、粘虫散等,70年代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甲胺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等,80年代为呋喃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粉锈宁、农抗120、来福灵、百菌清、农用连霉素、多菌灵、三氯杀螨醇、稻瘟净、种衣剂等。施药方法有毒谷、毒饵、毒土、拌种、喷粉、喷雾、撒颗粒剂、药液灌心、泼浇、灌根、熏蒸、涂茎等。施药工具,最初为自制简陋工具,50年代始用单杆喷雾器,60年代使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手摇喷粉器,70年代后出现机动喷雾器、喷粉器,进行超低量喷雾和手动喷雾器的低容量喷雾。50年代多次使用飞机治蝗,1987年以后多次用飞机治蚜。
  ②生物防治 1966年董标垡村以瓢治蚜,麦田捕捉,棉田释放。1968年后有白僵菌厂多处,采用以菌治虫,到1975年推广8万亩,效果85%以上。1973年后建繁蜂厂,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1982年推广3万亩。1981年使用颗粒体病毒防治地老虎70亩。
  ③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良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秋季深耕,处理秸杆减少越冬虫源,合理换茬轮作,西瓜嫁接,减少病原物浸染机会,高温积肥,发展沼气,粪便发酵处理,变温浸种,控制病原物传播。
  ④化学除草 1973年太子务村首次小面积玉米、棉花化学除草,1978年南蔡村开始水田化学除草,1982年砖厂村开始大面积旱稻化学除草。1985年以后小麦大面积化学除草普遍推开,1989年玉米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示范成功。主要除草剂有2,4-滴丁酯、2甲4氯、除草醚、杀草丹、阿特拉津、敌稗、禾大壮、拉索等。施药方法有播后芽前喷雾封闭地面、杂草三叶以前喷雾、水田撒毒土。
  ⑤植物医院 1982年城关、河北屯率先建起植保公司,零售农药,出租药械,开展技术咨询,承包除虫治病田间作业。此后各乡(镇)相继建立植保公司。1989年1月县植保站与县农资公司联办植物医院,各乡(镇)设立分院,双方分别担负信息技术和物资供应。县、乡技术干部为医师,作物为治疗对象,设有药房,以坐堂门诊、下乡巡诊方式,开方卖药,年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开方售药年逾千吨。收取少量咨询费,医院有了经费,农资公司年创利润5万元。1989年12月28日天津日报农村版,报道“庄稼患病何须愁,武清庄稼医院为农业生产护航”,翌年,香港《明报》、《科学致富与生活》、《瞭望》等报刊又相继报道。
  第四节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中历来沿用人畜力传统农具操作为主,主要有犁、耙、盖、耧、耠、铁瓦、砘、磙、锄、镐、镰、锨、三齿、大叉、碌碡、禾叉、木叉、扫帚、簸箕、粪箕、提斗、筛、薅刀、瓜铲、移刀、钉耙、挠钩、划拉子等。解放后生产工具更新较快,逐步走上半机械化,并向机械化过渡。
  一、农业动力
  1949年全县大牲畜3.7万头,其中农役畜3.4万头,到1990年全县大牲畜6.1万头,其中农役畜5.4万头,仍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
  1957年驻军资助建立八一拖拉机站(现天津师专分校处),引入进口拖拉机20台,670马力。1960年国家拨入国产拖拉机8台,在王庆坨、河西务、城关、后巷、杨村、石各庄设6个分站,全县拖拉机达97台。1966年始办社营站农机队。1976年被定为农机化试点县,全县拖拉机1.4千台,3.8万马力;农用动力机(电动机、柴油机)由1955年的25台300马力发展到2.3万台25.4万马力。1978年以后,农业机械出现国营、社营、队营、户营4种形式并存局面。1990年全县拖拉机8千台,12.9万千瓦,其中大中型1.6千台,7.4万千瓦。电动机3.2万台,26.3万千瓦,柴油机4千台,3.9万千瓦,成为主要农业动力,改变了农业生产力结构,解放了大批劳力,转移到林牧渔及第三产业,繁荣了农村经济。
  二、耕整机械
  1953年示范使用7寸步犁、双轮双铧犁等改良农具,加深了耕层。1957年国家拨给28部机引犁,并在豆张庄等地使用圆盘耙、缺口重耙、一机多引,又耕又耙,配套机组,每昼夜作业300亩。1975年,本县试制一批破冻犁,用于早春耕地。1990年全县机引犁1846部,其中大中型919部;机引耙3199部,其中大中型1020部。1975年始有旋耕犁338部,并逐年增加,1990年发展到3200部。实行隔年深耕或隔季深耕,浅旋结合施底肥,减少了农耗,有利于快速腾茬抢播,实现两茬平播高产栽培。
  三、水田机械
  1979年始有机动插秧机78台,由于水稻面积缩小,到1988年仅存16台。
  四、播种机械
  1957年始有机引播种机3台,1974年发展到63台,并增加3400台马拉播种机,基本实现小麦机播。1983年以后马拉播种机渐废。1990年有机引播种机2301台,其中大中型256台。1957年始有镇压器4台,到1990年为69台。播种速度和质量逐年提高,提高了出苗整齐度。
  五、中耕机械
  1959年始有中耕机6台,用于苗期中耕,1962年达28台,1985年仅存6台。
  六、水利机械
  1949年有水车726台,用于砖井提水,1958年达1.1万台,1983年以后淘汰。1957年始有水泵23台,1990年达1.8万台。1983年始有喷灌机778套,1990年为889套。抗旱排涝能力不断提高。
  七、植保机械
  1954年始有手动喷雾、喷粉器70件,1989年发展到3.9万件。1974年始有机动喷雾喷粉机两台,1990年发展到264台。50年代、80年代均使用过飞机喷药,控制了病虫蔓延。
  八、收获脱粒机械
  1957年始有脱粒机两台,1974年始有收割机26台,到1990年全县共有收获、脱粒机9472台,其中联合收割机23台,动力割晒机1820台,余为小麦、玉米脱粒机和扬场机。加快了收获脱粒速度,减轻了连阴雨造成的损失。
  九、运输机械
  1949年有大车、推拉车共1.5万辆,到1990年大车1.3万辆,推拉车10.9万辆。1949年有木船364只,1975年以后渐废。1974年有农用汽车7辆,1990年达1303辆,拖车7552辆,加上公路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农用物资、农产品运销速度。
  十、农田基建机械
  1962年始有整地机械1台,到1990年有推土铲550台,开沟机7台,使开渠、打埂、平整土地实现部分机械化,部分乡村挖渠已使用挖掘机。
  南蔡村乡张辛庄村,机械化水平较高,3412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940马力,耕、种、管(中耕、化学除草、秸杆还田)、收(小麦、玉米)、脱、打埂、开沟、平整、运输机械化,井渠配套,变场上打轧为地头分粮,劳力使用变投入三夏为从事瓜菜生产,1989年种植业劳力110人,人均产粮1.89万公斤,1000亩土地夏收夏种10天完成。
  1989年我县被定为农机化示范区,动工兴建农机化服务中心(京福支线与杨豆公路交点的东北隅),两年来边建站,边服务,陆续从国外引入大型农田工程机械。长臂挖掘机、湿地推土机等可承担大型工程的施工,服务范围也扩大到华北地区。对向我捐资发展农机化伟业的希腊船王约翰·S·拉齐斯,在京塘路畔(定福庄村南)立碑永志。
  第三章 林业
  第一节 树种
  境内树木按用途分为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乔木,经济林的灌木,生产干鲜果的果树,及园林观赏的花木。
  一、乔木
  明、清至民国时期,以杨(青、白两色)、柳、榆、槐、椿为主,少量松、柏、杜、桑、合欢、银杏。解放后,杨树有小叶杨、毛白杨、辽杨(唐柳)、加拿大杨、新疆杨、小美12号、沙兰杨、合作杨、北京杨、小美扬等。1986年引进38、39、90、9803四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柳树有旱柳、垂柳。榆树有白榆、大果榆、明陵榆等。槐树有国槐、刺(洋)槐。椿树(用于造林、用材的)均为臭椿。此外还有泡桐、腊树、五角枫等。杨树分布在城关、大王古庄、高村、双树、河北屯、大孟庄等沙性土地区。柳树遍布全县,尤以低洼盐碱地居多。榆树以黄庄、陈嘴、黄花店、豆张庄、东蒲洼、下朱庄、曹子里等乡为多。国槐多在宅旁路边。刺槐、臭椿以曹子里、梅厂、大良、大碱厂等乡低洼盐碱地区居多。大良乡后营小学院内有两株雄性古银杏树,相传为明成化年间所植,距今5百余年,胸围4.5米左右,树高约15米。
  二、灌木
  有杜、桑、柳、酸枣、柽柳,解放后有杞柳、柳杆、桑杈、紫穗槐、腊杆等。灌木原多在沙丘、堤埂、田边、坟茔隙地生长,也有人工栽植的桑园,柳行。现多为渠边路旁及盐碱沙荒地种植,以树条、柳杆、木杈为产品。
  三、果树
  明、清时,梨有香水梨、秋白梨、红绡梨、鹤顶红、雪梨、杜梨、锦塘梨(山楂)。桃有毛桃、秋桃、扁桃、接桃。杏有土杏、海东红、金梅、水梅、吊枝干。李有玉黄李、青脆、牛心红、雁过红、麝香红、串鹊红。苹果类有苹菠、沙果、唬喇槟,以及石榴、樱桃、桑椹、葡萄、核桃、楸子、红枣、黑枣、花椒等。民国时,梨有鸭梨、广梨,桃有大久保、五月鲜、六月白,以及杏、李、枣、苹果、楸子、樱桃、桑椹、葡萄、石榴、核桃、红果等。
  解放后,果树品种增多,特别是80年代,大量引进苹果、桃、梨、葡萄良种。苹果以美国着色系富士类(秋富1、岩富10、长富2、青富13等)和短枝红星(钮红、顶红、红矮生等13个品系)为主,兼有乔纳金、红津轻、王林、红黄元帅、白龙、国光、红玉、鸡冠、印度、胜利、世界1号等。梨有雪花梨、巴梨、早酥梨、博多青等。桃较多发展的是优良早熟品种:春雷、津艳、庆丰、京红、北京26、三露水蜜、天津水蜜、土仓、白风、蟠桃等,1987年引种雪桃,耐寒性差,受冻死树。葡萄,生食品种原为玫瑰香,近年推广了巨峰、龙眼、大宝、乍娜、黑奥林、红富士等,1987年又引入无核葡萄11个品系;酿造品种有白羽、佳里酿、蛇龙珠、法国兰、贵人香、北醇等。李有牛心李、大个李。杏有香白杏、大杏等。此外还有沙果、海棠、红果等。果树现主要分布在三片一线,其中京山铁路南王庆坨、汊沽港、石各庄、陈嘴4乡镇属于津西北果树基地,另两片是筐儿港以北的双树、大良、下伍旗、河北屯4乡和县西北的城关、大王古庄、高村3乡、镇。京津公路沿线果树带有大沙河、河西务、大孟庄、南蔡村、徐官屯、下朱庄等乡镇。
  四、园林花木
  明、清、民国时有合欢、牡丹、木槿、丁香、碧桃、紫荆、望江南、爬山虎、夹竹桃、蔷薇、刺玫、月季等,多为富人庭院栽植,后渐少。1978年后,美化环境得到重视,机关、学校、街心公园及家庭美化多栽雪松、桧柏、千头柏、洒金柏、龙柏、云杉、南洋松、胡槐、龙爪槐、木槿、丁香、西府海棠、冬青、女贞、棕榈、苏铁、刺玫、月季等木本花木和常绿树。
  第二节 育苗
  清末至民国时,蔡村侯氏,王庆坨曹氏、胡氏各自建有私人花园(窖)两处,即蔡村“东、西花园”,王庆坨“曹家花园”、“珍砚堂”花窖,总面积20余亩。胡氏兄弟以育花为业,人称“花胡”,各建花窖、花圃,逢集卖花,至建国前夕,家败园废。
  1929年于城关北隅辟地12亩,建苗圃1处,育苗三万株,每年择其优种树苗分发四乡,广为栽植,至1939年停办。后1941年又辟地1.5亩,建1小型苗圃育苗。
  解放后,育苗面积不断扩大。1951年县建张桐营苗圃150亩,1956年撤并入韩指挥营农场改建的县林业苗圃,面积300亩,培育各类杨树苗,年产30万株;下伍旗农场改果树苗圃150亩,年产苹果、梨、桃、葡萄等果苗10万株(1964年改良种场),全县育苗面积达1200亩。1958年王庆坨光明街建120亩苗圃,是年全县首次嫁接繁育毛白杨树苗50亩。60年代中期,社、队成立林业队,自建苗圃“自采、自繁、自育”,1966年全县育苗面积达5500亩。在1964年至1968年5年间,仅毛白杨就嫁接繁育了300余亩,1975年提出育苗占耕地面积1%的要求,翌年全县育苗面积达1.54万亩。1979年崔黄口、大良、高村、河西务、南蔡村、后巷等12个公社建起社办苗圃,全县百亩以上苗圃32处。1979年县水利局在蒙村店建苗圃23亩,1981年县交通局在莲花池建立千亩大型苗圃1处。1983年前幼庄村鲁玉章成为拥有11亩苗木的育苗专业户,县拨育苗资金20万元,鼓励专业户育苗,实行资金、技术、种条、销售四优先,发展基地育苗3675亩,逐步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周立营村与北京东北旺苗圃合营建苗圃一处,面积530亩,专供北京市绿化用苗;县农技推广中心,建花木苗圃10亩,请北京林学院副教授孙福常驻指导技术,繁殖泡桐、桧柏、海棠、葡萄及月季、碧桃和温室花卉,并为天津市代培月季(1988年停办)。此后,育苗工作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出现了13个百亩以上、18个50亩以上的苗圃,六道口1个村育苗102亩,县乡村户共投资73万元,共育苗1.19万亩,年产苗木1571万株,其中毛白杨1百万株,实现苗木自给。1985年全县苗圃518处(国营1670亩,乡村4770亩,农户5495亩),年产标准苗木600万株,自给有余。因苗木积压降价,育苗面积下降,1989年为3610亩,县外购树苗30万株,投资45万元。是年对育苗基地实行资金扶植,凡育苗20亩以上,验收合格者补助100元,并由国家投资80万元,在港北森林公园筹建200亩优良种苗基地,以利使树苗有计划生产,满足造林需要。
  苗木繁殖,有种子自生苗、大树根蘖苗、人工压条、扦插、栽桩(杨、柳等)、嫁接(桃、李、梨等)、人工播种等。50年代育苗,杨、柳以压条为主,榆、椿用种子播种;毛白杨则先育砧木(扦插加杨)后嫁接(芽接、枝接、接炮捻)。60年代推广毛白杨埋条繁殖。70年代从引入的110个品种中,选出沙兰杨、小美杨进行重点繁殖推广。1978年购入海棠果10万斤,年底在南北辛庄召开种子沙藏现场会,翌春推广温床育苗,薄膜覆盖,夏季嫁接为苹果等种苗,当年成苗。1981年调入葡萄种条15万根,进行激素催根扦插、地膜覆盖育苗,泡桐采用根插繁育。以后推广葡萄直插建园(省去移栽)。1989年把选育的4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在高村、大王古庄、大沙河、白古屯4乡芽接繁殖12万株。同年在河北林学院郑君宝教授指导下,示范成功毛白杨硬枝扦插技术。育苗采取选好地、多施肥、稀密度、精管理,保证树苗全齐匀壮,出圃后,深耕断根,以利再育。
  第三节 造林
  明万历十五年,河西务城南西隅,地洼积水,为防泛决,仿苏公四周筑堤广百丈许,间种桃柳,并建池、桥、楼、亭,匾其名曰“南荡”,后称桃柳堤。
  清初,城关西门外,张桐营、草茨、吴堤等村杂植桃、杏、梨、李、杨、柳,后称西郊花柳,春季游人不断。光绪六年务关同知吴延斌于北运河两岸捐廉栽柳5万株,以固堤根、荫行旅。实行官种官收,民种民得,遇险即伐。
  1937年凡乡村道旁堤岸、坟边旷地、寺庙民宅,均栽有树木,后因日寇侵华,战乱频仍,洪水为患,摧残殆尽。1939年春,知县王文琳因公路两侧无树,通令各区警务分局督饬各该管界内沿路两旁一律栽植杨柳,共3万余株,成活6成以上。1942年于县城外四周护城河两岸及城内隙地,栽植杨柳8千余株,通令各区清明节前于公路堤岸两旁及各村闲散地普遍植树,以兴林业。1949年全县实有四旁树木25万株,其中京津公路两侧残存柳树450株。
  解放后,林业发展加快。
  一、四旁(村、宅、水、路旁)植树
  1950年响应中央人民政府“植树造林”号召,全县四旁植树达43.8万株。1956年响应毛泽东主席3月20日“绿化祖国”的号召,着手对京津公路、龙凤新河两侧进行绿化,栽树百万余株。1960年公路植树重点在武廊路、筐儿港北和夹道洼等地。1963年林木确权发证,群众植树积极性高涨,当年四旁植树140万株。1966年在京津公路两侧植树百余万株。70年代大量栽植白榆,1977年东洲村四旁树木发展到11万株,成为全县林业样板村。1979年全县四旁植树已达1363万株。
  1980年天津市确定武清为发展林业重点县,翌春在永定河堤植树2.5万株,并开始乡村公路和重点河渠绿化。1981年春,除毛白杨以外的杨柳树推广“三大一深(大坑、大水、大苗、深栽)”,在北运河堤植树0.6万株,绿化长度2.3公里,成活9成以上。1986年全县植树543万株,成活率76%,是历年来植树最多的一年。1987年植树320.5万株,重点在京津公路绿化带,全长46公里,两侧各50米宽,原有树木886亩,新栽果树4300亩,抗涝耐碱的片林227亩。是年冬及翌春,又在境外完成外环线38.7公里路段绿化,共植树4万株。1988年春,在小于庄水库植树5610株(其中果树828株)。是年武清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1989年重点进行津围公路两侧15至30米宽的绿化,完成17.2公里,共植(小美杨、白腊、垂柳、臭椿、果树)树3.8万株。京福、津同路经多年栽植,亦已完成绿化。1989年全县共有四旁树木2352.5万株,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15.6%。翌年四旁树木为2434万株。
  二、农田林网
  1953年在崔黄口乡修家庄、东赵庄、北辛庄至河北屯乡南、北口哨,沿青龙湾河西堤及下伍旗至蔡各庄等村沿北运河东堤营造了60多条、以柳树为主、宽5.5米、长15公里的农田防护林,两年后成林带,保护农田千余亩。1956年在王庆坨乡方官堤至汊沽港乡南遥堤营造防护林2827亩,主林带间距250至500米,副林带1千米,防护面积4万亩。同时在筐儿港北的大碱厂、后巷两乡营造了灌区防护林6百多亩。1958年春,筐儿港北下伍旗、崔黄口等八个乡的干、斗、毛渠及田间工作路旁营造千里网、百里带,杨柳直插造林240万株。一个月后渠道开宽、堤埝倍厚,林网被毁。1963年至1965年,崔黄口、河北屯、北蔡村、双树、下伍旗、王庆坨、汊沽港等乡先后恢复和新造了沙地防护林。60年代末期,高村乡沿渠路两旁营造林网,使85%的农田得到保护。
  1982年春,大孟庄、寺各庄、小王庄、昭阳寺、七相公庄、蒙村店、大王庄共营造林带19条,总长14.06公里,成活率85%。1982年豆张庄、黄庄等11个乡也营造了防护林,到1985年全县共营造农田林网6550.7公里,植树875万株,保护110万亩农田,此后,每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做到渠成、路成、林成。1986至1989年新增林网长度4320公里,植树648万株,使123.2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境内88%的农田基本实现林网化。
  三、沙荒造林
  境内三大沙荒,共5.2万亩。1949年大片沙丘上,只零星存有不堪材用的小老树。1950年春采取随高就低,直接造防护林和用材林2万亩。到60年代,崔黄口,河北屯、下伍旗、双树、城关、汊沽港、王庆坨一带的沙荒均已得到初步治理,村建林业队营造了沙荒用材林和青龙湾、北运河两侧防风固沙林。1960年在大王古庄、张桐营一带建蚕桑基地近千亩。1964年对蔡各庄沙荒进行改造,被1958年“大炼钢铁”毁掉的树木逐步恢复。60年代共改造沙荒2.5万亩,建果园1.27万亩。1977年,天津市供销社投资12万元,在丁辛庄、距城堡、大营、小金庄、石东、立新、蒙村店等沙荒地搞果树基地建设,后因干旱、管理粗放很少成活。
  1980至1982年,天津市农林、财政两局与蔡各庄、草茨、利尚屯、丁辛庄、距城堡等22个村,实行国、村合作造林,签订营造6085亩用材林合同,采取拖拉机平整沙丘,整地施肥挖大穴,然后植苗造林,到1985年底全县改造沙荒2.37万亩,其中高标准用材林0.47万亩,经济林0.63万亩,果园1.27万亩。1986至1989年,国家投资125.15万元,又完成沙荒改造1.65万亩,三片沙荒均已成林挂果。
  京山路南的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四乡(镇)1985年有果树7624亩,1986年被列入津西北果树基地后,又新发展果园16741亩,其中汊沽港已成为县内第一个万亩果园乡。此区有千亩果园5个,500至1000亩果园12个。
  筐儿港以北下伍旗、大良、双树、北蔡村4乡共有沙荒1.15万亩,经多年植树,已形成0.5万亩连片的人工林地,1986年“港北森林公园”名扬津门,市拨款120万元用于园林建设。1989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后园区公路与外围公路联为一体,绿地面积增到0.88万亩,其中片林0.66万亩,果园0.21万亩,苗圃1百亩。片林中,常绿树450亩,红叶林120亩。
  四、义务植树
  50年代,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下,县、乡、村组织干部群众以“义务劳动”的形式栽树,始于1956年。到1963年至1965年,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约20万人次,所栽树木占全县植树量的3成以上。此后10余年间进展不大。
  1981年3月16日,组织县直机关单位在永定河义务植树2.5万株,是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作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后,县政府于翌年初组建“绿化委员会”,设办公室,对应尽义务公民登记造册,核配任务(规定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也可完成与植树造林有关的相应劳动),使义务植树形成制度。3月12日(全国植树节)和20日(天津市植树节),全县32万人次义务植树58.4万株,成活率76%,1983年41万人次义务植树13万株,育苗320亩。1984年团县委决定3月25日为全县团员和青少年绿化日,是年全县39.8万人次义务植树76.1万株,育苗1894亩。1985年3月20日,市、县领导与0.6万军民在永定河堤挖树坑1.5万个。各单位各部门纷纷营造青年路、红领巾路、三八路49条、53公里,造纪念林3片40亩。1986年23万人次义务植树400万株,占总植树任务的75%,绿化了杨村镇雍阳东路一条街,有40个县直单位修了绿篱、花坛、草坪,30个乡绿化渠路358条,总长251公里。1987年45万人次植树225万株。1988年32万人次植树190万株,3月12日县领导带队到外环线植树0.1万株,浇树3.2万株。是年各乡共集资20万元(出资单位以资代劳)购买树苗,与群众专业队植树相结合。1989年县主要领导分别承包津围路、森林公园和果树基地的植树任务,各乡、镇书记、乡长也分包乡内主要绿化工程,全县32万人次,植树96万株。1990年出动34万人次,植树102万株。这10年间,共参加义务植树325万人次,植树1443万株。
  第四节 艺果
  一、栽种
  明、清至民国时,果树多散植庭院,面积较大的当属河西务桃柳堤、城关西郊花柳两处。1942年全县梨树0.5万株、桃树0.12万株、杏树2万株、李树0.2万株、枣树1.2万株、葡萄250株、石榴150株、樱桃50株,总计4.065万株,年总产1.37万担。1949年,大营、陈各庄、张桐营一带有几个较大梨园共7百多亩;土杏5-6百亩,集中在张桐营;县内东北部有红果树1百余亩;柿树1千株,散布在丁辛庄、距城堡;苹果树3株、大沙果1株,均生长在丁辛庄;葡萄28亩,在下伍旗。
  1953年修家庄王国庆、刘宗礼两户建起第一个互助果园,栽桃8亩,到1957年该村发展桃13亩,苹果、梨、杏、李等40亩。1956年王庆坨镇民主街和小范口两农业社开辟一片260亩的苹果园,因缺乏果树管理技术,成活率不高;又加上后来部分户闹退社,果园遂毁。60年代初,开始大量引进苹果,兼有少量沙果、海棠、杜梨、葡萄、核桃等树种,修家庄、南口哨、小范口、郑家楼、蔡各庄、小营、汊沽港、王庆坨等果园相继建立。1966年全县果园面积已达7130亩,果品总产45.9万斤,另有桑园678亩,产蚕茧4.2万斤。此后10年,果树发展徘徊不前。
  1978年以后,国家提倡发展多种经营,市场价格开放,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1980年,涌现出南陈庄、郑家楼、小范口、南口哨等早期丰产果园。1982年南陈庄、小押虎寨、宝稼营、郭庄等村建立酿酒葡萄基地,共8258亩。1985年全县有果园295个,共2.8万亩,总产952.6万市斤。1986年大沙河园艺场建立短枝红星苹果母本园70亩。是年全县发展了生食大粒葡萄。1987年沙河园艺场、亭上村建起不同熟期的系列化品种桃园。1989年西肖庄、太子务建起大个李、杏新品种示范园。1990年全县果园5.1万亩,成果面积1.7万亩,总产1924万公斤。
  二、培育
  境内栽种果树虽久,因面积小,零星分散,不作主业,缺水肥、少技术、不修剪、多病虫,往往见树不见果。
  60年代,通过到冀、鲁等地参观学习,办班培训,果树管理技术有了提高。采取大冠稀植、冬夏重剪、强调树型,加之水肥条件差,造成结果晚、产量低,平均亩产2-3百市斤。
  1979年后,人材培训、技术推广相结合,扭转以前重栽轻管的倾向,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先后试验推广了密植栽培、幼树防抽条、化学除草,合理追肥浇水、适时防治病虫技术。采用“轻剪、缓放、多留枝”的方法,边长树边结果,实现早期丰产,持续高产、稳产。对老树采取高接换头,通过加强管理得到返老还童,品种更新。近几年各果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排灌渠系配套,郑家楼和沙河园艺场则用上了滴灌和微喷新技术。1987年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整形素、多效唑和化学疏花疏果新技术都已用于生产,减少了用工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郑家楼的国光苹果平均亩产3750公斤,最高亩产5500公斤,一株24年生树单株产量1400公斤。小押虎寨兰印文承包的2.7亩葡萄,平均亩产3000公斤。在1988、1989年天津市果树丰收杯竞赛中,王庆坨、汊沽港、南蔡村3个乡的苹果、葡萄、桃均已获奖。
  第五节 植保
  一、病虫害
  虫害有榆兰金花虫、榆尺蠖、榆跳象、榆毒蛾、木蠹蛾、榆谷蚜、天牛、天社蛾、透翅蛾、蚜虫、四脚螨、潜叶蛾、地老虎、蛴螬、金龟子、椿叶蛾、梨小食心虫、红蜘蛛、梨茎蜂、大青叶蝉、刺蛾、柳毒蛾、豆天蛾等。
  主要病害有猝倒、立枯、花叶、霜霉、白粉、早期落叶、锈病、腐烂、干腐、溃疡、细菌性穿孔、破肚、根腐、根瘤病等。
  危害对象为杨、柳、榆、槐、椿及苹果、梨、桃、杏、枣、葡萄等。
  二、防治
  县内林果病虫害防治始于60年代,方法有刮树皮、树干涂白、秋季清除杂草枯枝落叶,耕翻土地、消灭越冬病源虫源,夏季喷洒药粉、药液治病灭虫。主要药剂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煤油、柴油乳化剂、六六六、敌百虫、敌敌畏、1605、杀螟松、辛硫磷、马拉松、磷胺等。工具为手动喷雾器、喷粉器,人工操作费时,效果差。
  70年代大量栽植榆树,金花虫、尺蠖、木蠹蛾大量发生。1973年县建病虫害防治科技组,设在东洲村,观察记载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以便及时防治。1975年市、县投资购买了120台高压机动喷雾器,拨给林地面积较大的社队使用。科技组改为病虫测报点,定时定点观测,发出预报,指导全县防治,在“治早、治小、治了”方针指导下,使用有机磷农药机动喷雾,防治效果大大提高。
  1980年县设专人负责植保工作,每年冬季进行技术培训,病虫测报点增到5个(加大赵庄、南口哨、南陈庄、郑家楼)。1981年在南陈庄试验性外激素引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成功,解决了虫果率高的问题。1982至1983年,县扶持黄庄、大孟庄、城关、王庆坨4乡建立森保公司。每公司2-3人,配备3台机动喷雾器,于病虫发生季节,对本乡及邻乡树木进行药物防治。但因病虫发生快,人力药械不足,仍未得到全面控制。1983年3月,永定河东堤扬水站附近金花虫成虫,每平方米多达3千头,大赵庄200亩用材林叶被榆尺蠖吃光。1986年县建林果机械、摩托车维修部(1988年扩建为销售服务中心),提高了机械完好率。1987年县建林业植保站,技术人员6人,病虫测报点两个(黄庄、大孟庄)。1989年春,高村、下伍旗、河西务、豆张庄、双树、大孟庄6个乡发生杨树天社蛾,为害面积0.8万亩,组成60人的除虫队,用汽车1部、机动高压喷雾器1台、手动喷雾器40台,仅用7天,全部除治一遍,效果90%以上,由于贯彻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方针,使林木病虫害大大减轻。
  第六节 林政
  一、确权
  解放前,树木栽植,实行“官种官收,民栽民得”,此法一直沿续到1952年底。
  1953年春,首次合作造林,当时规定对沙地防护林营造按“劳五、地三、资二”的比例分成,首先在大赵庄、修家庄、南北口哨、下伍旗、忠义、小营、蔡各庄、田水铺、北四百户等村施行。主要河流绿化为二八分成(投苗二成、土地八成),有国家投苗和个人投苗两种。
  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确定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在大赵庄搞确权发证试点,翌年全县共发林权证8万份。
  1972年县革命委员会发文规定:铁路及县级以上公路两侧植树,由各公社组织沿路村队进行,收益为县一成、公社二成、村队七成;各主要河流堤防,由沿河村队绿化,收益按县三、队七比例分成;干渠、社队公路的绿化,树随地走,收益归社队;社员个人栽树,章程不变。
  1981年,县政府做出“关于林木确权发证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进一步明确:国造国有、队栽队得、社员在允许的地点栽树归个人。
  二、定责
  1952年以前,树木为谁栽谁管,权、责合一。1953年以后,合作造林、集体造林,面积较大的建林业队、林业组,负责管理;小面积林木由集体临时派劳力管理,统一记工;林、果收益参加集体统一分配,分配比例(劳、地、资,县、社、队,劳、需)因时因地而异。
  1981年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允许对大面积的农田林网、堤路渠旁树木、用材林基地及果园等,实行专业承包,承包期30年以上。在“几定一奖”专业承包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大包干”、“联户承包”、“专业户承包”。放宽政策:用材树木做价保本,增值部分按比例(二八或一九)分成,大头归户,可以继承或转让。允许城镇待业、离退休人员及职工承包,享受同等待遇。大户承包成材后按三七分成,个人得七成,扣回预发工资。调整土地,扭转“种地不管树,管树不爱苗”的现象。1985年底,全县共签订承包合同4.1万份,承包林网植树354万株、育苗1万亩、果树1.4万亩,并办理了公证。其中有林业队组114个,承包大户831个。
  1986年以后,重点绿化工程由集体栽植,专人管护(乡村出工资)。1989年以后,果树有三种承包形式:一是果树专业队,统一管理,责任到人;二是统一管理,分户承包;三是专业户承包,即是村、户双层经营体制。
  三、护林
  清代河堤树木由护堤河兵分段养护,零散树木均由树主管护。因水患、兵祸,常栽常毁。
  解放后,树木由乡(社)、村(队)治安人员看护,因受政治运动冲击,出现几次较大的毁林。1956年“整风整社”时出现毁林。1958年至1960年“大炼钢铁”、“放卫星”,致使北蔡村2400亩沙荒林木全部被砍光,又加上大搞食堂化,伐林为柴,港北片毁林达80%,有的乡村树木基本砍光。1975年“割资本主义尾巴”,四旁树木遭到破坏,下伍旗乡高辛庄、马神庙两村共砍掉树木0.5万株,其中幼树0.36万株。砍后“麻雀飞来无处落”。后被市、县发现后,邻村砍树即被制止。
  针对毁林问题,1960年天津公署对滥砍乱伐比较严重的下伍旗、河北屯、崔黄口公社通报批评,县委、县政府做出加强护林严禁滥伐的指示,并对不合理采伐的东马圈、黄花店公社进行批评教育、罚款买苗,责令春天补栽。1962至1963年,遵照党中央的林木确权规定全县颁发林权证后,有效地控制了滥伐之风。1965年2月10日,县人委签发关于“加强护林工作”和“严禁猪羊牲畜放牧、保护幼树幼苗”的两个布告,使林木保存率有所上升。1972年县政府针对大南宫、东王庄、太子务、大碱厂等地未经上报批准私自砍伐堤防树木的现象,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并先后6次做出了关于林权和树木砍伐的管理意见,使林木保护有章可循。
  1979年4月,国家制定了森林法,翌年秋,即对蔡坊村社员盗树案件进行严肃处理:追回树木,14人包赔损失费、4人受党纪处分、4人被依法逮捕。1981年,县政府在“关于林木确权发证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中规定:凡私自砍伐或滥伐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林木,都应严肃处理。情节较重的,除追回原树木或原树价款外,还应酌情罚款。情节严重,又拒绝退赔的,应从严惩处,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1984年4月,县人大八届二次会议做出决议:重申严格执行林木砍伐审批制度,严禁损坏林木,对于护林有功人员进行适当奖励。是年县建立林业派出所、检察院设林业检查员、法院设林业审判员、各乡村设专职护林员2至3人。1988年3月21日建立港北森林公园治安派出所,由7人组成。此后,深入宣传“森林法”,制定了“七不批、三不准砍”原则,实行限额、合理、凭证采伐,采伐、栽植、管理相结合,坚持现场办公,并责成乡林业站监督,杜绝超伐。1989年全县共有专职护林员1900余人,是年8月29日建立护林防火指挥部,由10人组成;各乡(镇)水利、公路等部门设120人的林政检查员,佩带胸章,人畜损树有人管,小事查办不出村,大的毁林县里办。派出所建立以来,共查处乱砍伐、超伐和毁林事件71起,有效地保护了绿化成果。
  第四章 养殖业
  第一节 畜牧
  一、品种
  1.马 以本地马(蒙马后裔)为主。1957至1978年间,先后引进伊犁马、顿河马,繁殖未成功;1959年引入少量苏高血纯种马和俄罗斯重挽马,60年代与蒙马杂交繁殖成苏蒙、俄蒙混血马,于70年代在县内推广。1965年以后,从四川等地引入西南马(本地称川马),因体小似驴,又比驴难养,故数量很少。1990年全县共有马3146匹,其中蒙血马1573匹;苏蒙杂交马566匹,集中分布在黄庄、曹子里、梅厂、后巷、双树、大孟庄、大沙河、白古屯、黄花店等乡;俄蒙杂交马126匹,主要分布在陈嘴、豆张庄、东马圈、杨村、东蒲洼、大碱厂、泗村店等乡;川马95匹,血缘不清马786匹。
  2.驴 以本地灰驴为主。1960至1977年间引入14头渤海种驴,与本地灰驴杂交,体形变大。1990年全县共有驴28611头,其中渤本杂交驴936头,主要分布于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曹子里、聂庄子、泗村店、下伍旗等乡(镇)。
  3.骡 分驴骡、马骡两种,1989年全县共8920头,各乡均有。
  4.牛 本地黄牛占总数的70%。1960年和1979年畜牧部门引进少量南阳种公牛和海福特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但推广量不大,只占总数的0.3%。1981年和1983年,一些集体和农户引进140头黑白花奶牛。1990年全县有牛19546头,其中有黑白花奶牛782头,主要分布在下朱庄、聂庄子、豆张庄、大良、后巷、汊沽港等乡。其余为本地黄牛、南阳、秦川、海福特及杂交牛。
  5.骆驼 1969年商业部门从宁夏购入50头,于80年代初被淘汰。
  6.猪 原养本地民猪,80年代基本绝迹。1954年以后,引进内江、巴克夏、约克夏,1967年引进芦台白种猪50头,1978年后又引进荣昌、新金、枫经猪、北京黑猪。1980年又引进长白种猪141头,属瘦肉型猪,1985年以长白为亲本的杂交猪占40%。1985年又引入少量杜洛克种猪,1988年又引入大约克夏种猪50头。1990年全县年饲养量36.4万头,其中长本杂交猪占70%,主要分布在豆张庄、黄庄、河西务、大良、双树、河北屯、王庆坨等乡、镇;杜本杂交猪占2%,分布在汊沽港、黄庄、曹子里、大孟庄等乡。
  7.羊 分绵羊和山羊两大类。绵羊主要品种是小尾寒羊(蒙古羊种),山羊多为本地种。1956、1957、1982年先后引进11只新疆细毛种公羊改良本地小尾寒羊,发展十分缓慢。1977、1979和1980年先后从山东菏泽、天津南郊引入2378只青山羊,放到东马圈、大黄堡、上马台、聂庄子、梅厂、泗村店等乡内饲养;1983年从唐山引入奶山羊2500只,放到北蔡村、黄庄、大黄堡、上马台、曹子里、聂庄子、东马圈等乡饲养,因奶无销路,饲养量明显下降。1990年存栏羊18.8万头,绵羊8.7万头,主要分布在豆张庄、上马台、下伍旗、双树、东蒲洼、杨村、黄庄等乡(镇),其中有半细毛及改良羊1872头;山羊10.1万头,主要分布在梅厂、崔黄口、河北屯、北蔡村、大孟庄等乡(镇),其中有奶山羊760头。
  8.兔 1949年仅有本地白兔148只。1954年群众从外地购入青紫蓝兔饲养,到1959年,全县饲养量达12万只。1979至1981年,外贸部门先后引进安哥拉杂交长毛兔2282只和西德纯种长毛兔8只,投放到崔黄口、大沙河、陈嘴、大黄堡、北蔡村、河北屯、城关等地饲养繁殖,用于产毛。1983年,国际市场兔毛跌价,使饲养量下降,翌年价格好转,开始回升。1986年,又引入哈白兔饲养繁殖。1990年,全县有兔10.8万只,主要有青紫蓝、哈白、安哥拉,分布在城关、河北屯、东蒲洼、豆张庄、陈嘴、上马台、下伍旗、白古屯等乡、镇。
  9.貂 1973年开始饲养,用于产皮,有标准色、黑貂和彩貂(米黄、咖啡色、蓝色等)。1985年发展到4714只,分布在城关、北蔡村、大沙河、孔官屯、王庆坨、崔黄口、白古屯等地,1990年为2231只,分布在城关和崔黄口两镇。
  10.鸡 原以本地柴鸡为主。50年代初,农户零星购入九斤黄、澳洲黑、洛岛红、芦花等品种,60年代基本绝迹。1965年,引进肉蛋兼用的白洛克鸡,分布于城关、大孟庄等乡。当年发展10万只,1980年全县饲养量100万只。80年代初又引进了白来亨、星杂、海赛克斯、星波罗、京白Ⅱ、Ⅲ系等,大部分集中在集体和个体饲养场,占总饲养量的45%。1984年以后引入少量尼古拉、贝帝娜和青铜火鸡,只限于几个专业户饲养,存栏3百余只。1990年全县存栏鸡285.4万只,以京白Ⅱ、Ⅲ系为主的优种鸡达226万只,其次为星杂、海赛克斯。1990年引进依沙褐种鸡7000只。
  11.鸭 原有本地麻鸭和北京鸭两种。1957年存栏2.9万只。1980年粮儿窝养鸡场从天津李七庄引入3360只纯种北京肉鸭。1984年县食品公司从浙江、上海购入绍兴鸭种蛋41万个,孵化育雏5.6万只,投放到杨村、大沙河、后巷、大碱厂等乡22个村的专业户饲养;同年,从唐山引进3600只康贝尔鸭;1985年以后又引入高邮鸭;1988年以后引入美国樱桃谷鸭7000只,年繁殖肉鸭35万只,主要分布在大王古庄乡。1990年全县有鸭27.5万只,绍兴鸭、康贝尔鸭、高邮鸭、樱桃谷鸭共占80%以上。
  12.鹅 原为本地白鹅和狮头鹅两种,均为农户零星饲养。1990年存栏6.8万只,主要分布在河北屯、东蒲洼、大王古庄、东马圈等乡。
  13.鹌鹑 1983年聂庄子乡引入一批种鹑饲养,当年发展1万只,以后董河等村出现大批养鹑专业户,1985年全县饲养10万只,1987年最多达282.8万只,1990年全县163万只,分布各乡,均为专业户饲养。
  14.蜜蜂 解放前为中蜂,饲养量少。50年代末,引入意大利蜂,80年代以后出现养蜂专业户,1990年全县养蜂903箱,此外每年夏秋,大量浙江等地蜂农前来境内放蜂,提高了作物结实率。
  15.蚕 自古养殖家蚕,随棉花广泛种植而渐衰,1959年全县产茧1.2万斤,1966年产茧4.2万斤,70年代以后绝迹。
  二、饲养
  自本世纪以来,境内无天然草牧场,只有部分河堤、荒地、沟渠、坑塘及收获后的农田可供放牧。大牲畜均为棚圈饲养,猪羊以圈养为主,结合季节人工放牧或拴桩放牧。鸡、鸭、鹅为家庭散养。饲草,以谷草、高粱叶、玉米秸,豆、麦、花生秸杆,薯秧为主,杂以农副产品糠皮、麦麸等,精料以豆类、高粱、玉米为主。夏季以青鲜杂草为主,冬季开办五坊,利用糟渣喂猪。50年代以后,种植苜蓿,60年代引进水浮莲、水花生等青鲜饲料,70年代推广糖化、盐化、碱化发酵饲料喂猪。80年代鸡、猪、鹌鹑等开始按种类、性别、年龄(或日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大牲畜推广了青贮饲料、氨化麦秸喂牛,鸡粪喂猪等新技术。饲料加工,原来用铡刀铡草,60年代初猪饲料推广干磨或水磨方法,此后粉碎机(或打浆机)大量使用,经粉碎(或打浆)后用于喂猪、羊、鸡、兔及老龄大牲畜。80年代建有饲料加工厂,生产各类配合饲料。60年代以后建立养鸡场后,鸡由散养变为圈养或室内饲养,70年代末更普遍实行多层笼养,补充光照,调节室温,使用添加剂等。后推广到兔、貂、鹅、鹌鹑等方面。猪传统饲喂稀料,80年代以后出现了干料加饮水和湿料饲喂,以添加剂加湿料饲喂最佳。采用鸡粪发酵喂猪、氨化麦秸育肥牛,每年可节约大量精料。养鸡还推广了强制换羽,提高了产蛋率。1987年以来,推广蓟县“西吕庄养猪法(推广饲料添加剂,改脂肪型猪为瘦肉型猪,改喂稀食为干料,改玉米加粗料为配合饲料,改深坑大圈为封闭暖圈),”育肥期缩短到3.5至4个月,料肉比3.5∶1,瘦肉率百分之52.6至55。
  三、繁殖
  1.规模解放初,全县有14个大牲畜种畜户,从事以牛、驴为主的配种业务。1954年县政府扶持私人种畜户,种公畜增到40头(匹)(牛11、驴20、马9)。年配种2780头,准胎2067头。1958年开展繁殖保畜运动,实行“五保奖(保配、保准、保安全、保治、保驹)”和“三惩罚(发情不配罚、管理不当流产罚、幼驹死亡罚)”,全县选优自留种公畜308头,能繁殖的母畜9595头,配种率80%,准胎率63%。1959至1961年,有种公畜519头,游乡开展配种业务,两年繁殖幼畜0.5万头。1962年以后,大部种畜下放社队(县只保留20头种畜),社队自繁自养,年配种0.7万头,繁殖幼畜0.3万头。1978年以后,牲畜为户有户饲,多以人工授精为主,1985年人工授精0.2万头,成活幼畜0.18万头(马193、骡363、驴992、牛262)。1989年县有种公畜16头,农户种公畜257头,年繁殖成活幼畜0.6万头(牛0.27、马0.02、骡0.03、驴0.27万头)。
  1949年繁殖猪1.4万只,羊1.3万只,为乡村就近自然交配。1956年对养公、母猪较好的户进行奖励,1957年母猪和仔猪分别比上年增加700头和0.7万头,1960年县政府严禁宰杀种公猪和能繁殖的母猪,1985年以后猪多采用人工授精,1989年全县种公猪413头,能繁殖的母猪2.16万头,年繁仔猪20万头。能繁殖的母羊8万只,年繁殖幼羊15万只。
  1949年孵化雏鸡12万只,为自然交配,人工孵化为主。1982年26个基层供销社建孵化室,同时建立52个种蛋基地村,年孵鸡雏120万只。1984年县建万只种鸡场,当年出雏10万只。1985年全县孵化鸡雏280万只。1989年县乡有种鸡8万只,年孵化360万只。
  2.技术1957年前,全部为直交配种,此后,人工授精技术逐步推广应用。1957年北蔡村张秀申等人开始羊的人工授精,设3个授精站。1958年大牲畜开始使用人工授精,准胎率70%,1959年推广“热配”、“早龄配”、“重复配”以提高准胎率。1965年国营配种站推广人工授精、母畜妊娠鉴定和准驹检查,使准驹率进一步提高为85%。1984年种鸡场实行鸡的人工授精,受精率达90%,各乡兽医站开展猪的人工授精。1985年开始用冷冻精液给牛人工授精,使种公畜数量减少,而利用率大大提高。
  家禽原为群交野配,1965年后建立养殖场,改为人控品种内、品种间交配,1984年后改为人工授精;孵化,自古为母鸡抱窝孵化,后出现人工加温炕孵,1977年始采用电力孵化器孵雏。
  3.种场(站)
  ①配种站 1958年县商业部门先后建14处配种站(梅厂、大黄堡、杨村、崔黄口、王庆坨、黄花店、东马圈、城关、大良、河西务及原安次县境内4处),1960年改归畜牧局管理,又增加南蔡村、上朱庄两处,将杨村、崔黄口两处下放公社经营。1961年7月,局属配种站7处(安次分出4处,撤消东马圈、南蔡村、河西务,人畜分入其它站),人员45名,种畜74头。1962年底,经撤并、下放公社后,尚存4处(大黄堡、下伍旗苗圃、韩指挥营苗圃、上朱庄),1979年合建为局属配种站,下设人工授精点8处(下伍旗、大良、大孟庄、城关、豆张庄、陈嘴、石各庄、下朱庄),1985年有干部职工11人。1986年11月改为家畜改良站,设在八孔闸,1990年全场13人。
  ②种鸡场 1983年4月筹建,1985年6月建成,设在县棉织厂东侧,建筑面积3567平方米,1990年全场46人,为全县提供优良种鸡。
  ③种鸭场 1986年底筹建,1987年2月建成,设在泗村店,占地2600平方米,投资56万元,1990年全场11人。
  ④大约克夏原种猪选育场 1986年10月建成,投资80万元,设在泗村店,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1990年全场12人。
  ⑤北京黑猪选育场 1986年5月建成,投资50万元,建筑面积1987平方米,地点在泗村店,1990年全场8人。
  四、疫病防治
  1.疫病
  ①马腺疫 解放初部分地区发生,1956、1957每年发病百例以上。
  ②炭疽病 1958至1970年,发生在河西务、崔黄口、陈嘴、双树、大沙河、黄庄等地;涉及马、驴、骡、牛、猪、羊,死亡率100%,1962年仅庄窝1村即死亡大小家畜129头,同时有13名群众感染发病,经抢救脱险。此病70年代被消除。
  ③马鼻疽疫 50年代零星发生,1960年9乡36村病死50头,1963年大谋屯病死19头整蹄大牲畜。
  ④牛肺疫 1960年4乡发病47头,死亡8头,以后绝迹。
  ⑤牛气肿疫病 1957年苏羊坊发病3头,死亡2头。
  ⑥流感 1958至1962年各乡均有牛流感,发病率占75%,1974年有338村3千余头大牲畜发生流感,后得到控制。
  ⑦马媾疫 50年代,每年发病10头左右,后实行人工授精而绝迹。
  ⑧破伤风 50年代各年均有发生,马、驴、骡、猪年死亡10至20头,60年代后渐少。
  ⑨4号病 1967年始发生5头,以后零星发生,到70年代发病较多,1985年以后未发生,同年消灭了2号病,翌年3号病得到控制,由于防治及时,5号病从未发生。
  ⑩猪瘟 50年代发病死亡率为4%,1988年病死69头,翌年得到控制。
  ⑪猪痘 1956至1958年路南各乡共死1.1万头。
  ⑫猪副伤寒1958年12乡(城关最重)共死0.65万头,1989年路南、港北发病135头。
  ⑬口蹄疫 1978至1983年,每年发病300至500头。
  ⑭猪传染性肠胃炎 1985年76个村发病7百余头,死94头,后零星发生。
  ⑮螺旋体病 1978年4个村发病39头死8头。
  ⑯猪喘气病 1966年发病126头,死18头,后零星发生。50年代猪丹毒、猪肺疫发病死亡率1%。此外猪囊虫、弓形体、白痢、血痢均零星发生。
  ⑰羊鼻蝇蛆 1955至1962年王庆坨、汊沽港两乡每年发病40只左右,1982年下朱庄死亡50只,1985年泗村店发病200只,后被控制。
  ⑱羊痘 建国初每年发病40至50只,1958年发病143只、死32只。
  ⑲羊疥癣 1985年泗村店发病132只,系由内蒙购羊时带入。
  ⑳鸡新城疫 50年代发病死亡率20-40%,1978至1980年,发病率8.7%。
  ㉑禽霍乱 50年代发病死亡率20%,1978至1985年发病5.7万只,死亡2.9万只。
  ㉒鸡痘 1981年5个村发病1063只,以后零星发生。
  ㉓鸡喉气管炎 1983至1985年40个村发病6千余只,死859只。
  ㉔鸡副伤寒 1982年两村发病128只。
  ㉕球虫病 1983年5村发病2316只,死98只。
  ㉖马立克氏病 1986至1989年21个乡(镇)发病2.1万只,全部死亡。
  ㉗传染性法氏囊炎 1989年12个乡(镇)发病1.1万只,全部死亡。鸡白痢和枝原体病零星发生。
  2.防治
  ①检疫捕杀 检疫始于1964年。1967年始对铁路运输实行到站检疫,70年代初又加强了公路运输检疫,各公社兽医站定1至2人,路口设卡和深入大车店检疫。1980年始肉市、牲畜市、皮张检疫,1982年每乡设2至4名专职检疫人员,1985年发放证章,穿着中国兽检工装。1986年后,对食品站、冷冻厂、集市、屠宰厂、户实行宰前、宰后检疫,胴体盖章上市。检疫对象有鼻疽疫、4号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囊虫、口蹄疫、鸡新城疫、禽霍乱、马立克等。1967至1983年间,通过血液检验、补化反应、醇扩反应等方法共检出4号病大牲畜9百余头,均采取静脉注射来苏水,就地捕杀、深埋处理。1983年后,对检出的4号病畜改注弱毒疫苗打烙印,不再捕杀,是年对口蹄疫病猪也实行人工捕杀,脏肉用高温、盐酸处理后出售。1984年后,因发生狂犬病,狂犬咬人致死,而将全县家犬全部打死。1986至1989年共检出不合格猪肉两吨、病死禽畜1800余头(只),进行无害化处理,1989年对全县实行兽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核发卫生许可证649份。
  ②防疫注射 始于1953年,由兽医站人员下乡重点注射。1956年组织民间兽医划片注射,1959年建有十几人的防疫队伍与各社兽医深入乡村注射。1963年由县部署,公社兽医站组织村防疫员注射,1965年对猪实行注苗卡耳标记,无耳记不准收售,1974年对牲畜实行注苗发证,春秋两季防疫,全年补注。80年代形成县乡村三级防疫网,实行目标管理,承包责任制,由季节防疫发展到全年防疫。先后使用的疫苗有猪瘟结晶紫,鸡新城疫Ⅰ系、Ⅱ系,猪瘟兔化弱毒湿苗、冻干苗,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冻干苗,牛肺疫苗,大牲畜炭疽苗,破伤风苗,禽霍乱苗、猪(丹毒、肺疫)二联、三联(猪瘟、丹毒、肺疫)苗,马传贫弱毒苗,鸡痘苗,马立克苗,大牲畜3号、5号病苗,仔猪副伤寒苗,鸡喉气管炎苗等,以注射为主,滴鼻(鸡)为辅。1989年后,每年还进行5次普查,场地、圈舍消毒20余万平方米。注苗密度由50年代5-10%,发展到1989年的95%以上。鸡猪四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到0.02%和0.2%以下。
  ③病体治疗 解放前,民间兽医分散行医,只从事去势阉割和用少量单验方、中草药治疗常见病。1954年合作化运动中,开展大牲畜保槽,每头年交保槽费1.2元,治病时只收药费,不收诊费。60年代中后期,各公社兽医站相继建立,兽医队伍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药品、技术大大提高,一般常见病在本社治疗,疑难病转县兽医院治疗。1975至1976年陈嘴公社实行兽医合作医疗,即农户养猪、队养牲畜,每头交1.2至2元,兽医站实行四包(防疫、治疗、阉割、医药费)。1983年以后,兽医站实行定额承包,兽医人员主动下村入户送医、送药、送技术,并经营饲料和添加剂,兽医人员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提高,使发病率下降,治愈率上升到95%以上。
  3.兽医队伍
  ①兽医院 1959年8月建在杨村镇河西,1961年迁址上朱庄,1985年杨村镇兽医站并入,共11人,为杨村、徐官屯、县直驻军进行兽医防疫、检疫、治疗,并对全县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1987年底筹建,投资40万元,建筑面积1095平方米,地点上朱庄,1988年8月建成,下设畜牧、兽医、检疫、化验等股室,共24人,对全县进行畜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咨询等综合服务。
  ③乡、镇兽医站 1952年开始组建私人兽医联合诊所,翌年建成8处,从业24人。1958年药品设备作价入社改建成乡兽医站,1962年恢复私人诊所。1963年7月恢复乡兽医站,共16处、39人,1978年达30处、123人。1980年通过考试录用了部分集体职工,1985年33个乡(镇)都有了兽医站,1988年城关兽医站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89年全县33个兽医站共有干部职工208人。
  ④兽医培训
  专业兽医 50年代,县内有13名祖传民间兽医,1953年选派17名兽医,去津系统培训,1958年分3批每批7人去定县中兽医学校学习,结业后回站工作。1960年,县办初级兽医培训班,109人参加学习,1965年9名青年兽医去津系统培训,1966年40名乡村防疫员到县半耕半读学习1年,充实乡兽医站。1971年推荐35人到县学习畜牧中专,1975年以后,每年冬季分批轮训兽医人员,1982年对新顶替兽医进行培训,1988年有50人从广播学校中专毕业,1989年已有60%兽医达中专,20%达到大专水平。
  乡村防疫员 1955至1957年,举办5期冬季培训班,共培训987名防疫员,1958年根据天津专署“争取社社都有防疫员”的指示,又培训了兽医防疫员750人,到1960年共培训防疫员2200人。1964年又培训防疫员640人,以解决人员变动的问题。1966年以后,由各乡兽医站定期培训村防疫员,每年培训百人以上。1985年达到村村有防疫员,能独立防疫和治疗一般常见病,实现防疫治病不出村。1985年以后,每年办班10期,培训千余人次,各集体个体养殖场都有了自己的防疫员。
  五、生产经营
  古代畜牧为官民分营,官营用于军事交通,民营用于耕作动力和副食副业生产。1949年全县有大牲畜3.7万头、小禽畜55.8万头(只),均为户有户养,畜牧业产值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大牲畜4.4万头为集体所有,小禽畜以户养为主,集体给予支持,小禽畜发展较快,部分社队达到户均1头猪。
  1958年公社化后,强调“一大二公”,取消农户养猪,使生猪饲养量比1952年下降2万头。翌年一些社队办千头猪场,全县共建圈1.3万间,投入养猪劳力2500人,经济效益甚微。1965年县委号召大力发展养猪,提倡队繁户养,猪饲养量达29万头。1966至1976年间,割“资本主义尾巴”,养殖业发展缓慢,1970年全县猪只饲养量为13万头。1978年以后,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以后大牲畜逐步变为户养,猪、羊、鸡等小禽畜也出现大批养殖专业户、重点户、专业村,使养殖业突破家庭副业小圈子,向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发展。1980年收入千元以上的专业户34个,下伍旗乡邵庄徐凤明年交肥猪14头,曹子里乡陆掘河李永福养羊82只。是年全县畜牧业产值174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1983年全县养殖专业户、重点户1.2万户,其畜牧产值占全县畜牧业产值的17%。1984年出现由农户自愿结合的养殖联合体15个(猪9、鸡鸭6),养殖专业村50个(万只鸡17村,千头猪32村,百头肉牛1村)。1985年养殖专业户1.4万户、专业村184个、联合体32个。1989年集体猪场64个,年饲养3.1万头,年出栏30头猪以上的农户565个,年饲养3.5万头,占社会饲养量的20%,占调市商品猪的60%;国营集体蛋鸡场33个,养蛋鸡28.6万只,专业大户730个,养蛋鸡72.4万只,占社会产蛋量的50%。养肉牛专业户71个,饲养961头,养羊户1042个,饲养4.6万只,养鹌鹑1022户,饲养140.2万只,养鸭360户,饲养2.5万只。翌年,全县出栏猪、羊、鸡、兔皆在20万头(只)左右,出栏鸭13.5万、鹅2.9万、牛1.2万头(只),产禽蛋3.08亿公斤。
  第二节 水产(渔)
  一、资源
  明、清时,境内水域广布,大小河流10余条,积水泊淀近百处,水族繁衍,先民得利。清代水产有鲤、鲂、鲫、〓、鲇、鯚、鲭、石鲢、鲢子、鳑头、螺、蟹、虾、蚌、菱、鸡头(芡)、蒲、芦苇等。至解放初,尚存大小洼淀53处,总面积84.2万亩,王庆坨、泗村店等坑洼盛产鱼虾,其它各处有水即有鱼。此时水产仍以鲤、鲫、黄颡、鳑鲏、鲶、鳖、麦穗、青鳉、〓鲦、黄鳅、棒花、鲑、圆尾斗、黄鳝、泥鳅、翘嘴、红鳍鲌、逆鱼、刺鳅为主。
  60年代后,进行洼淀改造,仅存大黄堡为滞洪、渔苇区。各处农田积水短期内即可排出,水域大减。1959年从湖北引进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苗150万尾,青鱼因饵料不足,未能存留。
  70年代后,北京市污水经排污河穿越县境,其它各河变为季节性河流,水质受到污染,影响天然鱼类的正常生长。1974年引进梭鱼试养未成功。1978年后,由捕养并重,逐步转向池塘养殖,坑塘利用率和养殖水面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坑塘1018个,共2万余亩。翌年,从山东引入日本白鲫未成功。后从天津引进荷元鲤、从山东聊城引入聊鲤。1984年从天津引入尼罗罗非鱼,翌年推广到梅厂、上马台、大黄堡等乡养殖。
  境内有低洼荒废宜渔面积3万亩,自1986年后,县里制定优惠政策,乡村集资与县外单位(廊坊管道局、天津西郊小孙庄)联合开挖、接受外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与结合修京津唐高速公路用土,每年开挖鱼池近千亩。1987年大黄堡和上马台两乡挖成4000亩商品鱼基地池,县内修建小于庄和黄庄水库两座,合计水面3900亩。到1990年仅大黄堡乡就挖鱼池4000亩、苇田改造2万亩,进行围苇养鱼,其余4万亩仍为野生捕捞水域。崔黄口、高村、城关用市贷款挖池1000亩,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挖池500亩,孔官屯农户集资挖300亩,北王平集体投资挖110亩,除路南水源缺乏地区外,各乡新挖鱼池共达1.4万亩。排污河是县内主要地上水源,1986年以后逐渐摸索出巧用污水养鱼的方法,即冬蓄春养,养前“试水”。现养殖品种仍以鲢、鳙、草、鲤、罗非鱼为主,1987、1988两年先后引入40万尾德国镜鲤和州河鲤,试养成功,并已推开。荷元鲤基本被淘汰。处于试养阶段的有1986年在大黄堡渔苇区投放蟹苗,1988、1989年引入幼鳖、牛蛙分别在北蔡村和前屯两处试养。
  二、养殖
  1.粗养始于1956年。在北运河两侧积水坑塘,投放野生鲫、鲤鱼苗,任其自由取食天然食物,无须特殊照管,春放秋捕,224亩水面总产26吨。1959年1159亩,1961至1964年连年雨涝,鱼随水走,天然鱼随处可捕,放养量下降,1962年仅养5亩。1965年后水源缺乏,放养面积逐年加大,1970年放养3150亩,总产仅50吨。
  2.精养1971年县内人工孵化鱼苗获成功后,放养水面达3900亩,在县水产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加大放养密度,投肥投饵,调节水质,亩产总产均有提高,是年总产530吨,其中距城堡和下朱庄村获亩产800斤,《河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予以介绍,并在省、地农展馆展出。1979年后,由国家投资,开始商品鱼基地建设,先后开挖鱼塘的村有北寺、后庄、大桃园、东丝窝、大程庄、泗村店、旧县、杨疙瘩、大顿邱、王杜庄、大黄堡乡各村、王三庄、崔黄口、黄庄、卞官屯、孔官屯、大宫城、西安子、曹子里、白古屯、南蔡村等。1989年全县养鱼面积2.34万亩,其中精养池0.8万亩,通过大密度投放鱼苗、投肥、投饵、全价饲料、人工增氧、防病,产量逐年提高。崔黄口的鲤鱼高产塘,亩产400公斤,其中有30亩,亩产782公斤;黄庄乡小营养鱼联合体,有30亩水面,一年两茬或二年三茬,亩产825公斤,亩收益700元,且调节了鲜鱼上市季节。1986年全县有增氧机13台,颗饵机5台,1990年分别增到74台和26台。1989年后,为适应饲料涨价,成鱼降价的新形势,改主养鲤鱼为主养鲢、鳙、草鱼,并在防病上下功夫,扭亏为盈。同时鱼禽结合,巧用污水,开发新型饲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3.网箱养鱼1987年在小于庄水库试验成功后,翌年扩大到2亩,每亩投资20万元,共52箱,主养鲤鱼,投苗规格每尾50克,每箱0.4万尾,通过精细管理,6个月后,总产6.5万公斤,亩产3.25万公斤。
  4.鱼种繁殖 1969年境内首次在农场一队用荷花缸改制成孵化器,人工孵化鱼种80万尾。1971年下朱庄、下伍旗、距城堡3个大队相继建立孵化场,共产水花119万尾,并在杨店、安标垡、刘庄、黄辛庄、艾家庄设立水花培育点,获鱼种97万尾,1973年孵化点又增加双树和小押虎寨,县国营鱼种场也随之建立。1974年后,因水源不足乡村鱼种点渐少,1985年仅下朱庄和县鱼种场两处,年产鱼种80万尾。
  1986年后,鱼种繁育出现了新局面。1990年人工孵化点8处,年孵化水花0.2亿尾,水花培育点近百处,分布在全县20余个乡(镇),年产鱼种0.15亿尾;每年春季还从湖南、广东引进水花1亿尾,年底可育成大规格鱼种。在商品鱼基地,百亩以上大水面40余处,形成自繁、自育、自养体系,年产鱼种0.12亿尾,占全县60%。
  县鱼种场1973年建在农场,鱼种池75亩,1980年划归市农管局。1981年在泗村店新建种鱼场,挖鱼种池33亩,1983年水面增到143亩,年孵化能力700万尾,干部职工15人。1986年后,实行按合同承包,每年上交0.5万元,超额部分按比例分成。
  三、捕捞
  1.工具传统渔具有拉网、底网、撒网、丝挂网、赶网、缯网、张网、包网、罩、钓钩、风钩、箔、捞海、跳网、围网、船等,除拉网外,皆属小型渔具。1970年下达水产资源保护条例以后,罩、箔、风钩等渔具先后被禁止使用。
  2.捕获量1940年全县共捕获2000吨。50年代连年沥涝,治鱼成为低洼地区农民的主要副业,年捕获1-3千吨。1962年后,水域减少,资源衰退,每年仅数百吨,1982年仅50吨。1984年后又恢复到数百吨,1990年为1996吨。
  四、鱼病防治
  1.种类 自人工养鱼推广后,始发现鱼病,且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有赤皮病、疔疮病、打印病、鳞丘病、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鳃霉病、锚头鳋、鱼虱、弯体病、气泡病、中毒、小三毛金藻等,尤以肠炎和小三毛金藻为害最重。
  2.防治 80年代以后,采取防治结合,有效控制了各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1981年对新挖鱼池在使用前以生石灰、漂白粉清塘消毒,在池中设置食台。1985年王三庄用硫酸铜溶液泼入鱼池治竖鳞病,大黄堡用泼撒泥浆治小三毛金藻,效果均达80%,1986年后,采用疫苗浸洗鱼种防治草鱼三病(肠炎、烂鳃、赤皮)、JS-I杀菌消毒药饵治肠炎或投喂中草药(苣荬菜、铁苋菜、水蓼、葎草、蔓陀罗),可使营养治病一举双得。对锚头鳋采用酒糟治疗,小三毛金藻则可用施尿素解决。对泛塘的预防,是坚持巡塘,注意四看(天气、吃食、鱼态、水色)、控制施肥投饵、人工或机械增氧,保持水质清新。由于加强鱼病防治,未发生重大事故。
  五、水产经营
  民国时期,从事捕鱼约有0.3万户,且多为副业,王庆坨为最盛之区。1940年捕获400万斤,总值24万元,多运往京津。解放初,作物歉收,积涝多鱼。1949年原六区于家庄村189户治鱼,年捕鱼10万斤,收入1万余元。八里庄村111户捕鱼,两个月纯收入1300元。1954年全县渔业劳力0.9万人,产值11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1959年出现集体经营的鱼塘和以村队集体治鱼的方式,捕养并重,是年总产3304吨。1966至1978年,渔业局限于集体养殖,对社员个人从事野生捕捞加以限制,年均总产450吨左右,产值26万元。1982年后,鼓励个人发展水产养殖,1983年有1212户承包鱼塘,全县总产值47万元。1985年全县渔业联合体107个,承包10亩以上的专业户18个,产值占全县渔业产值194万元的90%。
  1986年后,每年新增鱼塘近千亩,1989年国营鱼场小于庄水库2000亩,鱼种场120亩,总产145吨。全县养殖水面23377亩,总产4203吨,捕捞总产1773吨。大黄堡乡养殖水面5200亩、围苇养鱼2万亩,总产585吨。是年对全县20个专业户调查,户养殖水面3.5至90亩,户均收入4500元,亩投资400元左右,每亩纯利258元。每个渔业劳力日均收入10元左右。乡级渔场10个,村办渔场30个。集体办场,资金充足,有利扩大再生产,崔黄口渔场实行大统小包,按比例奖罚。联合体生产,人员稳定,但资金不足,易产生分光吃净倾向,须加以引导。养殖结构从单一鱼种,发展为多鱼种混养;从单一鱼类向鱼、禽、畜多层次混养、良性循环、综合养殖、生态养殖方面发展。1988年建成的商品鱼基地,年投鱼苗150万尾,塘边养鸡1万只、鸭0.5万只、猪0.1万头,实现鸡粪喂猪、猪粪喂鱼、塘泥肥田的良性循环。1989年秋,成立渔政科,5名专职人员穿着中国渔政工装,宣传渔业法,保护水产资源,从未发生偷捕案件。1990年全县养殖水面26861亩,养殖加捕捞总产共6741吨。
  第五章 土特产品
  第一节 粮食 油料
  一、红小豆 种植历史悠久,每年种植6至8万亩,亩产近百公斤,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二、水稻 明万历年间已引水种植,解放后引进银坊、秋光、秦爱、越富、幸实、辽盐等良种,米粒椭圆,米质晶莹,香味醇浓,回味爽口。50年代中后期,在筐儿港以北进行洼改,种稻20万亩左右,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到此视察,港北稻名传中外。60年代以后,水源枯竭面积缩小;80年代推广水稻旱种,每年1至4千亩,亩产400公斤。
  三、小麦 明洪武年间即已广植,素为农村细粮。解放后品种技术不断更新,产量逐渐提高,80年代已成为农村主粮,1984年以后,引入农大146、142、津麦2等优质麦,耐肥抗倒,早熟抗病,含蛋白质15%,湿面筋含量35%,营养品质、烘烤品质达到国外上等水平。1989年优质麦通过鉴定,使食品加工专用粉不再依赖进口。每年种植50余万亩,亩产350公斤。
  四、玉米 种植历史百年以上,蝉联县内粮食作物总产之冠,原为农村主粮。建国后品种更新,产量大增,玉米深加工日益发展,已成为饲料和多种工业原料,县内制品有玉米淀粉、软糖、香酥果、玉米渣、玉米油和医用药品。每年种植60余万亩,亩产400公斤,原粮及其加工产品畅销各地。
  五、向日葵 种植百余年,近十年发展较快,以本地“三道眉”为主,每年种植9万亩,亩产百余公斤,除榨油外,经加工制成五香多味瓜籽,食之香脆不腻,行销于京津及邻县。
  第二节 蔬菜
  一、索庄萝卜 河西务镇索庄村种植青萝卜历史悠久,清时已闻名全县,民初已畅销于京津沪,素有“萝卜赛梨”之誉。富含维生素,有润喉、止咳、化痰促消化之功效。1985年,在全国农产品评比会上获第一名,始销往香港,每年播种千亩,亩产两吨。
  二、李楼韭菜 东蒲洼乡李楼村所产,盛名百年不衰,叶宽肉厚、断面三棱形,纤维少,味香浓,行销天津,播种500亩,亩产4吨,四季生产。
  三、三里屯菠菜 河西务镇北三里屯一带是集中产地,享誉京津上百年。叶大肉厚,形似牛舌,茎叶鲜嫩耐冬贮。每年播种数千亩,与农作物间作,主供冬季市场。
  四、芦笋(石刁柏) 种植历史仅十余年,为出口创汇作物。1990年获第14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
  五、无公害蔬菜 1985年在北小良建400亩生产基地,多施有机肥,用地下水浇灌,控制农药使用,经化验分析氯、镉、汞、铬、亚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维C、可溶糖、必须氨基酸含量高于国家背景值。采用名特优新稀品种、季节生产,周年供应,生产加工系列化,主要有黄瓜、豆角、西红柿、青椒、白菜、生菜、春菊、紫菜苔、绿菜花等。1987年全县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商品菜25万吨,供应天津市场。
  六、高档细菜 1985年大沙河乡建鑫河园艺场,引进专家和设备,靠技术密集从事特种菜生产,温室无土栽培,精装保鲜,专车定时送货,专为京津各大宾馆饭店供应细菜。
  第三节 瓜果
  一、西瓜 种植历史悠久。1983年南蔡村乡从中国农科院引入良种和技术,建良种繁育场和瓜菜研究会,播期品种系列化,供应时间长,色艳瓤甜(含糖9至12度),耐贮运。1985年在17个省市参加的“南蔡村西瓜品尝定货会”上,获一致好评,名传全国。西瓜销往京津及东北等地,种子销往全国。全县种植5万亩,亩产3至4千公斤。早中晚、夏播,排开种植,从6月初上市,可供到春节,且有无籽西瓜生产。
  二、苹果 清代已有栽培,近十年发展迅速,引入大批新品种,建成大片果园。品种有红星、富士、国光、世界一号等。小范口的红星,高庄个大,色味俱佳,交市果品公司冷库,主供春节市场。世界一号,单果重达1公斤。
  三、葡萄 清末民初只在少数家庭有栽培,80年代建园多处,品种熟期系列化。品种有玫瑰香、巨峰、龙眼、黑奥林等。主供京津及本地食用和中法合资酿造公司制酒。
  第四节 肉蛋鱼
  一、肉鸡 1965年开始肉鸡生产,品种白洛克,主供外贸出口。1985年发展到100万只,1989年达139万只。
  二、瘦肉型猪 1980年引入瘦肉型的长白种猪,1988年又引入优质大约克夏种公猪,投资220万元建成原种猪选育场,在提供优质种猪的同时,发展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淘汰了原有脂肪型猪,成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1989年向市场提供21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瘦肉率52.6-55%。
  三、鹌鹑 县内始于1983年养殖,生长快,成熟早,肉味美、细嫩而不腻、骨脆而酥。肉和卵可烹制多种菜肴。每年饲养2百万只,主供京津及山海关食品加工厂。
  四、罗非鱼 1984年以后始人工养殖,主产于大黄堡、上马台两乡,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在北京市场畅销不衰,1990年亚运会期间,供应各大饭店20余吨。
  五、鲤鱼 1980年以后始人工养殖,金鳞红尾、形美肉鲜,素为人们喜庆吉祥物,大小宾馆饭店筵宴必备之佳品,主产崔黄口及小于庄水库,每年供津门各大饭店50余吨。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