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305
颗粒名称:
序
页数:
2
内容
新编《武清县志》阅时六载,数易其稿而今成书,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建树,是全县人民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大喜事。
方志为“一方之全史”,它是以系统地记载一个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和各个方面的翔实资料为宗旨的综合性资料汇编。一部志书实质是一座完整的信息库。是“资政、存史、致用”的百科全书。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从西周开始,延续了三千年左右,明清时期颇为盛行;鸦片战争后逐渐衰落,民国年间尤甚。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大力提倡编纂新志。党和人民政府对地方志编纂工作一向十分重视,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修志大好形势。各级政府都把修志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遵照中央和市委的指示,县委、政府决定建立修志机构。由于县委、政府的重视,县志编委的具体组织,各方大力支持,编修人员的辛勤劳动,在资料贫乏、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修志工作进展顺利,成果显著。
武清自西汉建置以来,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辽迄清,地处京畿,达八州之冲,毂击肩摩。久为文化礼乐之邦,多文雅之士。县有志始自明万历十五年(1587),由知县陶允光主修。自此“百里封疆明于指掌,一方利疚较若列眉”,后经清康熙十四年(1675)、四十年(1701),乾隆七年(1742)、光绪七年(188))四次重修,为我县保存了许多有关自然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但因兵燹水患,年久散佚,现今保存完整的刊刻本只有清乾隆七年由知县吴翀主修的一部县志。为了搜集资料,修志人员以事业为重,深入实际,广征博采,认真考证,阐幽正讹,订故拓新,理其指要,核其名实,在掌握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依“详今略古,详独略同”的原则,编撰志稿,完成了浩大的文字工程。新志书的问世,将给人们以历史的借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书一方人和事,激千秋爱与憎”,使人“去恶而从善,舍邪而就正”,激发人们思乡爱土之情,鼓舞人民报国献身之志,从而为家乡、为祖国的“四化”大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新志书的问世,还将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乡土教材,为编修国史、市志和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无疑,对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编《武清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志书的编撰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立足当代,实事求是,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以体现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使志书虽出“百家之手”,而成“一家之言”。然“修史之难莫过修志”,由于编纂新方志,缺乏经验,难度很大,加之水平所限,难免错漏,恳切企望专家学者、修志同行予以匡正。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重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