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东马圈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93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一节 东马圈镇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
页码: 396-3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马圈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25公里,东马圈镇政府驻地,辖13个村委会,包括12个自然村。
关键词: 武清区 村落地名 东马圈镇

内容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杨村25公里,东马圈镇政府驻地,辖13个村委会,包括12个自然村。
  东马圈(juàn) 辽代出现聚落。村南有辽代、元代聚落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因地处凤河与龙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水草丰盛,是个天然牧场。辽代为军队牧马场,辽军设圈(juàn)、棚饲养马匹,形成聚落后称马圈。后来人口繁衍、河流变迁,分出东、西马圈。
  西马房 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元代成村。元军牧马建成的马棚,成村后称马房。明代官府及民间养马增多,称马房的村落亦多,据所处方位称西马房。
  大谋屯、小谋屯 分别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3公里。明永乐年间,朝廷安置山西洪洞县移民在此屯田定居,因地势低洼多生蘑菇,立村后得名蘑菇屯。清代,村中有几户迁出,在附近立村,仍称蘑菇屯,故有大小之分。民国初年,依谐音改为大、小谋屯。
  田家务 位于镇驻地东北2.6公里。元代屯田军田姓首领驻地,成村后得名田家务(府),元代蒙古人说话“务”、“府”不分,亦名田家府。
  张标垡、安标垡、董标垡※ 分别位于镇驻地东北2.8公里、西北1.5公里、西北3.5公里。辽、金、元时代为官府的牧马场,分别称东马营、中马营、西马营。明洪武年间,安置军户屯田,凡耕垡过的土地,朝廷派人插标称垡,登录皇册。张标垡,即张姓营官屯田驻地立的村;安标垡,即安姓营官屯田驻地立的村;董标垡,即董姓营官屯田驻地立的村。三个标垡又根据所在的方位不同,称东标垡、中标垡、西标垡。
  小南旺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因村落小,居于洼淀之南,得村名小南洼。亦称小南汪。“汪”水洼之意。后演变称今名。
  西刘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辽代常、刘二姓始居于河道之旁,成村后得名常刘庄。后常姓迁出,遂改称刘庄。又因县内重名,相对方位居西,故称今名。
  常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明洪武年间,常姓人家自常刘庄迁此定居,成村后以姓氏得名。
  广善 位于镇驻地西北4公里。元代初年,四川广元县移民迁此,因怀念家乡的广善寺,立村后称广善,取广结善缘之意。
  半城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元代立村。村南有3.6万平方米的元代聚落遗址,当年各户以养羊为主。周围设土围子,开四个栅栏大门,如城,故称羊城。明正德六年(1511年),武清县治所建新城(今城关镇)。羊城与新县城只相距4公里,故更名“伴城”,寓陪伴县城之意。后讹传称半城。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东马圈
相关专题
西马房
相关专题
大谋屯、小谋屯
相关专题
田家务
相关专题
小南旺
相关专题
西刘庄
相关专题
常庄
相关专题
广善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