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崔黄口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268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崔黄口镇
分类号: K928.5
页数: 5
页码: 343-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崔黄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杨村加之25公里。崔黄口镇政府驻地,辖34个村委会,包括46个自然村。
关键词: 武清区 村落地名 崔黄口镇

内容

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杨村加之25公里。崔黄口镇政府驻地,辖34个村委会,包括46个自然村。
  崔黄口 东汉初期形成村落。因地处潞河、潮白河入海口(雍奴薮通海)之旁,又是泉州渠入潞河、潮白河渠口处,加之海风大,地荒凉,故名渠风口、渠荒口。辽代当地盐业兴盛,契丹人进住,其发音“渠”、“吹”不分,演变成崔荒口;明初,江南富户移民随“龙”北迁,充实畿辅,传说崔、黄二姓大户入住,得名崔黄口。清雍正年间驻军,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
  小刘庄 位于镇驻地南0.3公里。明朝中叶,镇中大户刘姓的佃户在此垦种立村,得名刘庄。清朝中叶,分成东、西刘庄。民国初年,两村房舍连成一片,合成一村,复名刘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冠以“小”字。
  西城角 镇驻地南部。明中叶,山西移民迁此屯田,被安置在土城墙西南角外定居,渐成聚落,故名。
  东场(Cháng)、西场(cháng)分别位于镇东北、北0.5公里。为清康熙年间镇中大户于姓的打谷场,分东场、西场,由看场佃户定居成村,故名。
  白庄子 位于镇北1公里。清乾隆年间,圈为旗田,由崔黄口白姓庄头管理佃户屯垦立庄,故名。
  东黄辛庄 位于镇驻地西1.5公里。明中叶,此地为朝廷贵戚佃田,佃户定居成村,名皇亲庄。清代演变成黄辛庄,1984年为区别县内同名,更今名。
  前营 位于镇驻地南0.5公里。清初为大户甄家坟地,看坟佃户立村称甄家茔,后更名甄家营,民国初年更今名。
  赵家园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立村,此地划为赵姓旗地,佃户在此立村,以种菜为主,故名。
  高家台 位于镇驻地南1.2公里。清末,甄家营高姓迁此定居,其房舍建在高土台之上,故名。
  邢辛庄 位于镇驻地南1.2公里。清初被旗人圈为旗产,邢姓庄头经管佃户耕种,成村后称邢家辛庄,后演变成今名。
  坨泥寺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北魏时期成村,因村中建陀尼寺一座,故以寺为村名,后改今名。
  大周庄 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周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庄,故名。
  东粮窝 位于镇驻地东5公里。原名东狼窝,清乾隆年间成村,村落建在青龙湾决口附近的高隆地带。决口处冲成的大深坑,当地人称狼儿窝。村名亦称狼儿窝、狼尔窝。为区别北运河岸边的狼尔窝,按其方位称东狼尔窝。解放后改称东粮窝。另一说,原村名百草庄。因杨姓发家,其他姓以为“羊吃百草”,把大家吃穷了,遂和议改村名为狼尔窝,取狼吃羊(杨)之意。
  早安营 位于镇驻地东1.5公里。汉代末年,曹操率军队北征乌桓,在此安营屯田,后成村落,因村前遍植枣树,故称枣安营,后改成今名。
  武安营 位于镇驻地东南2公里。汉代末年,曹操率军队安营屯田,后成村落,传说五名老残兵丁安置于此,名五安营,后演变成今名。
  康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3.5公里。明初,山西移民康姓、刘姓迁此屯田立村,称康庄、刘庄。清代,两村连在一起,故名。
  苏楼 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苏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畿辅,被安置在此屯田立村,因周围地势低洼,苏姓盖的门楼较高,故名苏家楼,后简称今名。
  东高坑、西高坑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官府将几户高姓移民安置在此屯田定居,聚落在大坑东西两侧,故名东高家坑、西高家坑,后简称今名。
  龚小庄 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崇祯年间,为崔黄口龚姓家的佃户庄,故名。
  邢窑 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清顺治年间,邢姓一家在此建窑烧砖,后成聚落,故名。
  龚营 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明建文年间“靖难之役”,燕军将士龚姓三人阵亡,埋葬于此,成村后称龚武营,后演变成今名。
  大曹庄、小曹庄 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初,江南移民曹姓在此屯田立村,称曹家庄。清初,部分村民迁出,在村东另立东曹庄,原曹家庄称西曹庄。后两村房舍连在一起,故名大曹庄。民国初年,东、西曹庄再次分开,西曹庄称大曹庄,东曹庄称小曹庄。
  北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崇祯年间成村,因村中多户养牛,取名花牛庄。而位居村南的草地村,百姓忌讳,认为牛吃草,会把草地村吃穷。后经协商,以位居草地村北更名北辛庄。
  陈相庄 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成村。原属十三汪窝(洼淀内的小村),即由13个小村构成,后汪窝村名废除,该村为其中之一,因位于各小村最南端,故名大南庄。清顺治年间,该村为京城陈相公家的佃户村,遂改名为陈相公庄。民国年间演变为今名。
  草地 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元代军队在此牧马圈占的草场,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周辛庄 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明末自大周庄迁出周姓几家,在此垦种另立新村,以姓氏得名周新庄。清代演变为今名。
  东赵庄、前赵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末成村,此地是朱姓大户的佃户庄,初名大朱庄。入清后佃权转让赵姓,遂改名为大赵庄。后有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仍称赵庄,故有大、小赵庄之分。1984年,为区别县内重名,依其方位更今名。
  修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修姓移民迁此屯田定居,渐成村落。以姓氏得庄名。
  幌刘庄 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元史》记载,元代军队屯田前已有村落,称荒刘庄。后因战乱村庄荒废。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王姓等户迁此屯垦,搭窝铺成聚落,称王家窝铺。清代王姓迁出,仍称荒刘庄。民国初年改今名。
  南三村 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由菜园、大庄、韩河三个小自然村组成。菜园,清初山西移民于大庄村北立村,以种菜为主,故名菜园;大庄,明中叶成村,由大庄、东道等几个小的聚落组成一个大的村落,故名大庄;韩河,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韩姓迁此屯田定居,因地处古运河畔,故名韩河。
  北三村 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由陈庄、吴庄、又辛庄三个自然村组成。陈庄,清代乾隆年间,崔黄口陈姓家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陈庄;吴庄,清顺治年间,崔黄口吴姓家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又辛庄,清道光年间,从吴庄迁出几户村民,在吴庄村后高地上定居成庄,初称吴庄后街,聚落逐渐扩大,改称又新庄。后演变成今名。
  辛庄寺 位于镇驻地西北4.3公里。汉代有聚落出现,村南发现东汉墓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在古庙望海寺旁定居,成村后取名新庄寺,后谐音演变成今名。
  中三村 位于镇驻地北3.5公里。由张庄、尤庄、大园三个自然村组成。张庄,清顺治年间,圈为王府旗地,张姓庄头在此雇用佃农耕种,故名;尤庄,清顺治年间,圈为王府旗地,有苏、尤两户庄头在此经管立村,称苏尤庄。后苏姓迁出,改今名;大园,清乾隆年间成村,多户以种菜为主,故名。
  店子 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清乾隆年间属旗产,佃户立村,得名佃子村。清末改今名。
  平庄 位于镇驻地北2.6公里。清康熙年间被旗人圈为旗地,平姓庄头在此立庄,故名。
  小白庄 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清康熙年间被圈为旗地,有白姓佃户在此立庄,因庄小,故名。
  于家庄 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元代成村,因官府奖励种榆树,村周榆树成林,故名榆家庄。后于姓进住,以姓氏更名。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武清村落发展史》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武清村落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了武清村落的历史演进、武清的自然地理环境、武清的人文特点、远古~秦统一前的武清聚落、秦、汉时代武清聚落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武清村落的衰败时期、隋、唐——武清村落再度繁兴、宋、辽对峙——武清村落稳定发展时期、金代——武清村落的复杂化、元代——武清村落的复兴时期、明朝——武清村落快速发展时期、清朝——武清村落持续发展时期、中华民国——武清村落趋于萧条时期、新中国——武清村落的巨变时期、历代河流洼淀变迁对村落的影响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区
相关地名